静能生悟 悟能生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能生悟悟能生智

——参加泰州市初中数学自主课堂展示与观摩活动收获

泰州市孔桥初级中学王瑞华

4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参加泰州市初中数学自主课堂展示与观摩活动,并上了一节试验课,内容是苏科版七下§11.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自主课堂建设。所谓自主,我以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获得知识方法,体验情感,收获经验,得到感悟,自信成长。“自主是学生的一种能力,更是学生的一种权利”。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如何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的关系?通过参加本次活动,结合我备课磨课上课的体会,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我所上的这节课,内容较少且简单,学生有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知识方法学习并不困难。本节课重点是: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难点是:当系数是负数时,将系数化为1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如何体现“自主”呢?在区教研室姚主任的指导下,本节课的设计较好的体现了:(1)问题引领思维;(2)静观生成智识;(3)概括培养能力。

1.问题引领思维

好的问题能带给学生有效思维。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思维,处理好“双主体”的关系,问题的设计很关键。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指向学

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积极思考。比如:本节课开始通过让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列出6个数学式子后,即(1) 14-2x=6;(2)

x—1>2.教14-2x>6; (3)2+2a>6;(4)4x≤2x+3;(5)5—x<1;(6)—1

2

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刚才得到的这6个式子,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并说说你分类的理由.学生回答:(1);(2)、(3)、(4)、(5)、(6).理由:(1)是方程,其他都是不等式.教师接着提问:同学们都是这样分类的吗?(若没有),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所分类的,(1)是方程,其他都是不等式(板书:方程不等式)那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方程?学生回答: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二字前板书:一元一次)教师提问:那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呢?学生回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板书)

这里提出了4个问题,环环相扣,每一个问题应该讲都在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学生需要思考,但能够自主思考,通过学生自主思考,逐步让学生自主类比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原先在提出第一个问题后,我是这样设计第二个问题的: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仔细推敲,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学生不知所云,而且处理不好就会偏离正常教学轨道。经姚主任点拨改为:同学们都是这样分类的吗?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分类的,因为这6个式子很明显,所以无价值在此开放发散。

所以在常态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很值得我们仔细考究,这样才能

让学生“明其意”、“有话说”,而且“如你所愿”,但又体现自主,带给学生思维的愉悦感。

2.静观生成智识

鲁迅先生说得好:“万物静观皆自得”。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安静思考方能得到感悟,悟出智识。我们平时的课堂,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一般的做法都是直接请学生回答,有时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对答如流”;有时学生不知所云,冷场;有时学生答非所问,教师“干着急”,支离破碎的不断引问,不能体现自主。本节课,我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会让学生静静的思考片刻,通过观察学生眼神,感觉大多数学生“胸有成竹”,有话可说才让其举手回答,真正体现“静能生悟、悟能生智”。同时在进行小组交流时,姚主任指导我,必须让学生思考后,带着自己的想法与同桌或小组交流,且课堂小组交流次数不宜太多,要体现小组交流的价值。本节课,一共安排3次小组交流。第一次是让学生观察其中的5个不等式,寻找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一下.”“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汇报一下你们交流后的想法,这些不等式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第二次是让学生自主求不等式14—2x>6的解集,并思考每一步的依据。我是这样引导的:“请同学们把过程写在作业纸第(1)题的位置。”“同学们都解好了,那请小组交流一下各自的解法与每一步的依据。”第三次是巩固练习生生评价后,教师引导:“全对的同学请举手.请同学们对照刚才所评价的,同桌之间交流订正一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才有自己的“悟”,

这个“悟”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前提都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见解,这样小组交流学生才有话可说,学生才会“我要说”。否则是“一生主讲,其他被听”,结果是场面热闹的背后,不仅效果不好,而且无法体现所有学生的自主性,有时还会慢慢扼杀部分学生自信心,钝化部分学生参与热情。我以为,这就是为啥当下教育专家提倡课堂“慢教育”的一点道理吧。

3.概括培养能力

关键处概括让学生完成,培养学生能力。无论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还是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比较,以及最后的归纳小结,我都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生生不断完善。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方法,感悟思想,不仅不易遗忘,而且培养学生能力,“授之以渔”,同时真正让学生由“自主”变为“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当然还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并不是让学生“自由”获得知识,在其间,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学习,快乐学习。

下午通过聆听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赵维坤专家(苏教版教材编者)的点评,深感不足,缺憾多多。比如:引例只有6个,不全面,比较单一;类比思想虽有体现,但突出指出到它的负面性;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没有真正吃透编者的意图,及早的归纳了解题步骤,等等。这些都是我今后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