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技术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疼痛康复的新利器----射频疼痛治疗仪
疼痛康复的新利器----射频疼痛治疗仪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最多、最常见的主诉,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避免发生疼痛。
据国际疼痛研究学会报道,成年人中患慢性疼痛比例的加权平均数为35.5%,范围是11.5%-55.2%。
其中男、女人口比例平均为:男31.0%(范围为9.1%-54.9%),女39.6%(范围为13.4%-55.5%)。
儿童(到18岁)占25%,其中男童19.5%,女童30.4%;而儿童中患有剧烈且经常疼痛者占8%。
老人(65岁以上)50.2%。
另据有关统计,我国约有三亿慢性疼痛患者,每年新增1000—2000万疼痛患者。
针对各种急慢性疼痛,一般分为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还是更愿意选择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包括药物、物理疗法、针灸推拿及微创介入疗法。
一般而言药物、物理疗法、针灸推拿也都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一些如神经根性压迫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癌症疼痛等慢性、顽固性、疑难性疼痛疗效不理想。
随着医学的进步,以臭氧消融术和射频热凝技术为代表的微创介入疗法在疼痛医学界得到迅速发展,许多靠传统治疗方法不能控制的疼痛,常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得到了完善的解决。
目前微创介入疗法已成为国内外治疗疼痛的主流,其中射频热凝技术是疼痛康复学者最为提倡,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全新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为微创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
射频(Radio Frequency ,RF)即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
射频热凝技术是通过射频仪经特定穿刺针精确输出超高频率射电电流(通常是在CT或C臂X 光机引导下),使靶点组织内离子运动摩擦生热,热凝毁损靶点区域组织、神经。
高选择毁损痛觉神经纤维传导支,阻断疼痛信号向上位神经传导,破坏疼痛传导通路,使之无法传入大脑,不能产生疼痛感觉和体验,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管理人体痛觉传导的神经纤维,属无髓鞘细纤维(Aδ、C),直径较细(2~4μm),通常在70℃~75℃时即发生变性;而管理运动及触觉传导的神经纤维,属有髓鞘粗纤维(Aβ)直径较粗(8~14μm),能耐受更高的温度。
疼痛射频消融手术原理
疼痛射频消融手术原理
疼痛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介入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过使用高频电流来破坏或切断神经传输疼痛信号的途径,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感。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利用放置于皮肤下的射频电极,将高频电流传递到目标神经。
这些电流产生的热能可以损坏或破坏神经细胞,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
在手术中,医生通常会使用影像学技术来引导电极的放置位置,确保准确切断疼痛传导通路。
射频消融手术的原理基于两个主要机制:电流产生的热能和组织的热敏感性。
高频电流会产生摩擦和震动,从而产生热能。
该热能在导电的组织中会引起局部温度升高,并可达到足以杀死或损伤神经细胞的温度。
然而,相邻的组织通常不受损伤,因为它们往往没有足够的导电性来吸收足够的热能。
除了热损伤外,疼痛射频消融手术还可以通过切割和破坏细胞膜来干扰正常的神经传导。
一旦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就会受到干扰,进而阻止疼痛信号的传递。
射频消融手术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较少的风险和创伤。
由于手术入侵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患者通常可以很快回到正常的活动水平。
然而,射频消融手术并非对所有类型的疼痛都有效,因此在考虑使用该方法之前,医生通常会评估患者的疼痛类型和严重程度,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射频热凝固术
射频热凝固术
射频热凝固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简称RFA)是一种
医疗技术,用于治疗一些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肿块或异常组织。
该技术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电性细针导入病变部位,将组织加热至超过60℃,从而破坏病变组织或肿瘤。
RFA术适用于多种场景,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
同时,RFA也可以用于治疗慢
性疼痛病症,如腰椎退行性疾病、骨转移痛等。
射频热凝固术相对于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具有多方面优势。
首先,该技术创伤小,可以在局部麻醉或静脉全身麻醉下完成,不需要大开刀口。
其次,RFA手术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
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术后并发症较少。
最重要的是,RFA手
术对部分患者来说是唯一的治疗选择,因为传统手术可能存在切除困难或无法切除的情况。
尽管RFA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RFA技术在治疗较大的肿瘤时存在局限性,因为电流热要能
够通过导电针覆盖到整个肿瘤区域才能有效治疗。
其次,术后有时会出现热灶周围的水肿或炎症反应,但多数可以自行缓解。
总的来说,射频热凝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和疼痛管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和射频消融
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和射频消融
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和射频消融:一种无创的疼痛缓解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在各种疼痛疗法中,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和射频消融因其无创、安全、有效的特点,逐渐成为疼痛患者的新选择。
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疼痛消融技术来缓解疼痛的方法。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带正负电荷的粒子组成的物质,当这些粒子受到适当的电压激发后,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这种光束具有高度的单方向性,可将疼痛信号传导至大脑,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低温等离子射频术通过刺激人体内的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缓解疼痛。
这种方法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尤其对慢性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射频消融是低温等离子射频术的升级版,它通过将等离子体发射器置于疼痛部位,发出高频射频信号,直接消融疼痛神经末梢,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与传统方法相比,射频消融具有更强的疼痛传导
效果,短时间内可显著缓解疼痛。
同时,射频消融具有可逆性,患者在治疗后可明显感受到疼痛的减轻。
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和射频消融的原理虽然不同,但都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可有效缓解疼痛。
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和射频消融更加便捷、舒适,对身体的伤害较小,尤其对老年患者、创伤患者和部分疾病患者具有很高的治疗安全性。
总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和射频消融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疼痛缓解技术。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两种方法在治疗各种类型疼痛上具有良好的前景。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腰椎射频消融的治疗原理
腰椎射频消融的治疗原理腰椎射频消融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背痛的介入治疗方法。
该疗法通过应用射频电流来破坏腰椎神经节块,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
治疗原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阻断疼痛传导,第二是改变疼痛的神经调控。
腰椎射频消融的治疗原理首先涉及到了疼痛传导的阻断。
当我们受伤或患有某种疾病时,身体会通过神经传递疼痛信号到脑部。
这些疼痛信号在神经间隙中传递,然后进入大脑。
腰椎射频消融通过应用射频电流,产生高频电流的热能。
这种热能能够破坏疼痛信号传递的路径,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
射频消融治疗时,医生会在患者的皮肤上注射局麻药以减轻疼痛。
然后,使用透视或超声引导,在简化的条件下,将电极精确地定位到患者的腰椎神经节块区域。
一旦电极定位准确,医生会进行射频电流的应用。
高频电流通过电极进入患者的体内,产生热能,并破坏神经节块相关的细胞和神经纤维。
这种破坏通过电热作用实现,破坏疼痛信号的传导路径,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其次,腰椎射频消融还可以通过改变疼痛的神经调控来减轻疼痛症状。
神经调控是腰椎射频消融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当我们感受到疼痛时,神经系统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促进或抑制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影响疼痛的感知和传导。
腰椎射频消融通过破坏或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路径,可以改变疼痛的神经调控过程。
具体来说,射频消融可以抑制疼痛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并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
同时,射频消融还可以通过破坏疼痛介质的释放和合成,进一步改变疼痛感知和传导的机制。
总结起来,腰椎射频消融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和改变疼痛的神经调控。
该疗法通过破坏神经节块相关的细胞和神经纤维,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路径;同时,它还通过改变疼痛的神经调控机制,抑制疼痛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和破坏疼痛介质的释放和合成,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
这一治疗原理是腰椎射频消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慢性背痛的重要机制。
脉冲射频治疗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脉冲射频治疗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脉冲射频治疗原理是通过电子学技术控制电极在高电场中瞬间加热组织,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与传统射频治疗相比,脉冲射频治疗是通过采用高频电压的脉冲波形来产生电场,从而减少细胞组织的热损伤和神经激惹,并且使得治疗效果更加精确。
目前脉冲射频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疼痛的治疗,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巨脾病等,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外,对于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治疗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应用主要分为经皮神经阻滞和经皮脉冲射频治疗两种方式。
经皮神经阻滞是将电极插入病变神经部位,通过产生脉冲波形的高频电场来阻断神经的传导,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而经皮脉冲射频治疗是将电极插入神经组织周围,利用脉冲波形的电场作用对神经进行刺激,从而产生有益的治疗效果。
经临床实践证明,脉冲射频治疗对于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疗过程中无需使用镇痛药,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无创伤方式,病人恢复迅速,疗程短,而且治疗效果稳定,不易复发。
然而,脉冲射频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治疗的适应症比较狭窄,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疼痛病症,因此在治疗前需要进行细致的评估。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治疗参数和技巧,避免对周围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脉冲射频治疗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临床应用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具有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期短、恢复快、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影响等优点。
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脉冲射频治疗有望成为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射频治疗疼痛的利弊
射频治疗疼痛的利弊
射频治疗是一种常用于缓解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通过利用高频电流刺激神经末梢,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
尽管射频治疗在疼痛管理中具有很高的效果,但也不是完美的。
本文将探讨射频治疗疼痛的利与弊。
利:
1. 疗效显著
射频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缓解。
2. 非侵入性
射频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康复时间。
3. 长效性
射频治疗的效果一般可以持续几个月到几年,不需要频繁治疗,方便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弊:
1. 并发症
射频治疗虽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出血等。
2. 效果不稳定
有些患者对射频治疗的疗效会有波动,可能在疼痛管理中无法持续起到理想的效果。
3. 费用较高
射频治疗相对较为昂贵,可能对一些患者来说是经济负担。
结论:
射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法,但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其利弊,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在选择射频治疗时,应选择合格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射频治疗疼痛的利与弊,为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射频治疗技术疼痛科专家共识
射频治疗技术疼痛科专家共识射频治疗技术是通过专用设备和穿刺针精确输出超高频无线电波作用于局部组织,起到热凝固、切割或神经调节作用,从而治疗疼痛疾病。
该微创治疗方法分为标准射频(热凝)模式和脉冲射频模式。
自19世纪开始已有使用电流损伤神经系统的动物实验,到20世纪中叶制造出第一台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射频发生器[1],使射频治疗技术付诸临床应用。
1997年荷兰医师Sluijter和工程师Rittman首先提出脉冲射频技术,因其不毁损神经,不出现神经热离断所造成的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和运动障碍,又具有显著疗效,因而在疼痛疾病治疗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是对传统的射频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补充。
经过多年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射频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治疗多种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手段。
射频治疗技术在疼痛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研究发展空间,目前,已在各级医院广为应用。
为明确射频治疗技术在疼痛治疗领域应用的特点、优势与不足,进一步规范其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特别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制定了本共识。
一、射频治疗基本原理射频治疗仪产生射频电流,此电流在置于患处的工作电极尖端与置于其他部位的弥散电极之间通过身体组织构成回路。
射频电流流过组织,产生不断变化的电场,电场对组织中的电解质离子产生作用力,使其以很快的速度前后移动。
离子流在组织内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磁场/热量,在组织内表现为场效应/热效应。
射频电极尖端的温度传感器实时将治疗区域的温度回传给射频治疗仪,当治疗区域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射频仪会自动调节电流强度以保持工作区域的温度,避免产生波动,达到治疗目的。
在射频治疗中究竟是射频电流的场效应还是温度的热效应决定了射频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
早期射频使用的是直流电,其所产生的治疗作用主要是源于人体组织电阻耗能而转化的热能。
高频交流射频仪出现之后,治疗区域内的热能主要是由于交流电的作用使工作电极与弥散电极间的组织分子互相撞击而产生。
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射频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射频仪器,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射频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02
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射频技术在神经性疼痛治疗中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尤其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射频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
射频技术在神经性疼痛治疗中主要应用于脊神经根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通过射频热凝或消融技术,对病变神经进行热能刺激或损毁,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射频技术简介 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射频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射频技术与其他疼痛治疗方法的比较 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实际应用案例分享
contents
目 录
01
射频技术简介
射频技术的定义
射频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的能量,对组织进行加热治疗的技术。
它通过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对组织进行可控的加热,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05
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射频技术在疼痛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最新研究表明,射频技术能够通过调节神经传导,缓解慢性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射频技术在治疗神经性疼痛、关节疼痛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前景与展望
详细描述
关节疼痛治疗的成功案例
射频热凝技术能够减轻肿瘤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词
对于肿瘤患者,射频热凝技术通过加热肿瘤组织,抑制肿瘤生长,减轻癌痛。在肝癌、胰腺癌等癌症治疗中,射频热凝技术成功应用于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该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脉冲射频治疗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脉冲射频治疗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一、脉冲射频治疗原理脉冲射频治疗是一种将射频电流传输到神经组织以治疗慢性疼痛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射频治疗,脉冲射频以脉冲的形式刺激神经,使其无法传递疼痛信号,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脉冲射频治疗不会破坏神经组织,因此减少了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治疗的疼痛感。
该治疗方法适用于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病变性疼痛、神经根痛等疼痛类型。
二、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脉冲射频治疗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治疗无效、手术无法实施的患者,脉冲射频治疗成为了他们的重要选择。
脉冲射频治疗还可以用于一些特定的疼痛病症,如颈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脉冲射频治疗的优势1. 低风险:相比传统的射频治疗,脉冲射频治疗对组织的损伤较小,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
2. 疗效持久:脉冲射频治疗的疗效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一次治疗可以产生较长期的缓解效果。
3. 无疼痛感:脉冲射频治疗本身对患者来说是无痛的,不需要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减少了治疗的疼痛感。
4. 适应症广泛:脉冲射频治疗不仅适用于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还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神经性疼痛。
四、脉冲射频治疗的不足1. 需要专业技术:脉冲射频治疗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操作者需要具备相应的医学背景和培训。
2. 治疗效果不确定:脉冲射频治疗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
3. 高昂的治疗成本: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脉冲射频治疗的治疗成本较高,对一些患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
五、未来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脉冲射频治疗在治疗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脉冲射频治疗将会更加普及,相关的治疗设备和技术将会不断地得到改进和优化,使得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和便捷。
随着对脉冲射频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会有更多的适应症和治疗范围的扩大,为更多疼痛患者带来福音。
脉冲射频技术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参数研究进展
脉冲射频技术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参数研究进展1997年,Sluijter在国际疼痛学会欧洲联合会第二次年会上首次提出脉冲射频这种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型技术。
该技术应用间断性的(脉冲频率为2Hz)、短时的(电流持续作用时间为20ms)、频率为500KHz的高频交流电作用于靶组织,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虽然一个周期内高频电流在持续作用的20ms内使靶组织接受到高电压(最早提出的输出电压为45V)并可产生热量,但在随后的480ms的间歇期内热量被消散,从而保证电极尖端的温度不超过42℃,因此不会造成靶组织的热损伤。
近年来,PRF技术得到全世界许多开展疼痛治疗医生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PRF技术应用于多种慢性疼痛性疾病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直接造成的。
临床上NP可表现为颈神经根性疼痛、腰神经根性疼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残肢痛和幻肢痛等。
PRF技术微创、安全、副作用少的优点使其在治疗NP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观察显示对于多种NP而言,PRF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技术。
然而,目前PRF的镇痛效果仍待提高,理想的PRF 参数、最佳的治疗部位等临床参数尚未确立。
本文综述PRF 技术治疗NP的实验和临床治疗参数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PRF临床疗效提供有益的指导,争取让非毁损的PRF技术成为更多NP病人的一种治疗选择。
1.PRF技术治疗NP参数的实验研究(1)PRF治疗NP的机制研究进展目前,PRF治疗NP的机制还不十分明确。
陈旧的观点曾认为PRF是通过产生一定的热量导致神经组织的损伤从而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治疗NP的。
近年来形成的共识是PRF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的电场效应导致靶神经组织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对PRF治疗NP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
射频针原理
射频针原理射频针原理是一种利用射频技术进行治疗的方法。
射频针通过在人体组织中释放高频电流,产生热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射频针治疗可以用于多种疾病,如慢性疼痛、神经系统疾病等。
射频针的原理比较简单。
首先,射频针会通过皮肤刺入人体组织,将射频电流引入体内。
然后,射频电流会在组织中产生热能,这种热能可以刺激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同时,射频针还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变神经传导,从而减轻疼痛。
射频针的治疗效果是通过热能的作用来实现的。
热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
而且,热能还可以使神经末梢兴奋,改变神经传导的速度和强度,从而减轻疼痛。
射频针治疗可以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减轻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射频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射频针治疗并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或者其他不良反应。
射频针治疗的过程是无创的,患者不需要接受手术或者服用药物。
射频针治疗的时间也比较短,一般只需要几分钟,患者可以很快恢复正常活动。
射频针治疗可以用于多种疾病。
例如,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射频针治疗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来说,射频针治疗可以改变神经传导,减轻症状。
此外,射频针治疗还可以用于美容领域,例如改善皮肤松弛和减少皱纹。
射频针原理是利用射频技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射频针通过释放高频电流产生热能,促进组织修复和改变神经传导,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射频针治疗安全有效,可以用于多种疾病。
射频针治疗的原理简单清晰,是一种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
射频技术在疼痛的应用
3, 腰、胸、颈(星状 神经节),交感神经 节毁损,治疗头、 臂、手、腹胸壁, 会阴和下肢特动性 血管疼痛,紫绀性 缺血疼痛,烧灼样 交感疼痛。
4,颈椎、 胸椎、腰 椎、骶椎 脊神经后 根节毁损 或脉冲射 频调节治 疗头、枕、 颈、手、 胸、下肢 玩固性疼 痛或癌性 疼痛。
蝶腭神经节是
由交感神经纤维 和副交感神经纤 维组成的自主神 经节,位于翼腭 窝与上颌神经毗 邻。
谢 谢!
谢谢!
5,慢性疼痛中50%左右伴有肌筋膜疼痛,用 射频消融替代小针刀和银质针,特别是松解颈部 斜角肌治疗卡压性臂丛神经疼痛、松解梨状肌治 疗卡压性坐骨神经痛取得良好的效果。
6,晚期癌痛,全身性疼痛或骨转移可经鼻 蝶窦穿刺脑下垂体消融镇痛效果好,有效达100%, 优良达75%,但远期效果不稳定。
7,椎间盘射频治疗常 用方法:靶点消融,盘 内减压,盘内加热 (IDET),缓解盘源性腰 痛,所谓纤维环成形术, 同时破坏环内的超敏神 经末稍。射频消融髓核 内,利用双极射频产生 的能量,将射频刀头与 组织间的电解质转化为 等离子体的离子蒸气层, 在椎间盘内切开多个槽 道,缓解疼痛和减轻椎 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刺 激,也称为等离子消融。
6, 治疗后神经炎及血栓栓塞发生率低。 7, 死亡率和并发症低。 8, 射频治疗虽有复发,复发时再重复射频治疗效果不 受影响。
1, 三叉神经 周围分支和 半月神经节 毁损,也可 行脉冲调节 射频治疗三 叉神经痛, 玩固性头面 疼痛。
2, 颈、胸、腰 椎小关节经毁 损,脊神经后 支毁损或脉冲 调节射频治疗 玩固性枕、颈、 肩、背、腰腿 痛。
射频技术在疼痛的应用
电压越低,获得感觉刺激越强,表面电极距
神经越近,一般认为,最适当的神经毁损距离 是3mm以内,电压增加到2v才感觉到痛刺激则 电极可能距神经1cm以上。
射频消融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射频消融对身体有多大伤害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某些健康问题,特别是关节和其他部位的疼痛。
尽管射频消融在治疗疼痛和其他症状方面具有积极效果,但一些人担心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射频消融对身体的潜在影响。
射频消融的工作原理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医生使用一种称为射频电极的设备,将射频能量传递到身体内的神经组织或其他目标区域。
这种能量会产生热量,导致神经末梢或组织被摧毁,从而减轻疼痛和症状。
射频消融通常被用来治疗慢性疼痛症状,如腰椎疼痛、颈部疼痛和关节炎等。
射频消融的潜在风险尽管射频消融通常被视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首先,射频消融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受损或热灼伤,尤其是当医生无法准确控制射频能量传递的时候。
此外,个别患者可能对射频能量过敏,导致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评估射频消融的风险与效益尽管射频消融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在许多情况下,其潜在好处可能超过风险。
在选择接受射频消融治疗之前,患者应与医生讨论潜在风险和好处,并权衡决定。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来评估射频消融的适用性。
如何最大程度减少风险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射频消融可能造成的风险,患者和医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确保选择经验丰富、资质合格的医生进行治疗,以确保射频消融过程正确执行。
其次,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以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小结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用于减轻疼痛和其他症状。
尽管射频消融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但在合适的情况下,其潜在好处可能超过风险。
患者在考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并了解该治疗方法的潜在影响。
通过合理评估风险和好处,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射频消融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射频技术在疼痛性疾病中的应用
l2 2 】周肆华 , 杨军 , 瑞莲 , 郑 等
高压氧 及脉 冲牵
【 张淑 萍 牵 引并 低频 脉冲 电治疗 颈椎 病_ 9 ] J I 巾围疗养 医学 ,0 8 1 ( ) 7 7 . 2 0 ,7 2 : — 8 7
l] 甘霈 . 1 6 复合手法治疗对椎动脉 型颈椎病患者
巾 医骨 伤 科 杂 志 ,0 8 l ( ) 1 1. 2 0 ,6 1: — 2 1
『 ]周宏 图, 2 0 谭文捷 , 等
高压氧及颈椎 牵引综合
【l 1 杨杰. 3 综合疗法 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 10例 2 临床观察l.国医论坛 ,0 8 2 ( ) 5 2 . J 1 2 0 ,3 1: — 6 2 f ]倪小 芬. l 4 综合 疗法治疗 5 6例颈椎病体 会l . J 1
固 性 疼 痛 病 人 解 除 疼 痛 而 免 除 了 手 术
开 刀之 苦 。
志 ,0 4,( :4 — 5 2 0 5 6) 9 4 0 4
1l 张 红.脊柱 小 角度扳 转 手法治 疗 颈椎病 临 8 床 观察 … .现代 巾 西 医结 合 杂 志 , 0 8 20 ,
1()6— 6. 7 4 : 5 5 6 5
『】 1 颜贻站 , 5 谢作完 , 明客.中医综 合疗法治疗 周 椎 动 脉 型 颈 椎 病 疗 效 观 察 【1 J .中医正骨 ,
・
3 8・ 7
伤 杂 志 ,0 6,1 2 :2 — 2 2 0 2 ( )lO l l
颈腰痛杂志 2 1 00年第 3 1卷第 5期
T eJunl fC rioyi n u oyj h ora o evcd naadL mbd n
射频应用于慢性疼痛治疗的机制
随着 医学科学 的发展 和进 步 , 频 热凝 ( a i 射 R do — r u nyT em cal ai F 简 f q e c h r oo g lt n R T, 称 射 频 , F) e u o R ,
三 、R P F的提 出
由于上 述 的猜 想 , 加 上 因 为 R 再 F包 含 了 热 能
变 ( 神 经 内膜 的 水 肿 ) 但 神 经 于 7天 内恢 复 正 如 , 常,R D G于 2 1天 内恢 复正 常 。8℃ 的 毁 损 可 引 起 0 以华 勒 氏 变 性 为 特 征 的 热 损 伤 。 以 上 数 据 表 明 4  ̄ P F并 不 是 依 靠 热 损 伤 来 达 到 其 临 床 治 疗 2C的 R
人臂 部或腿 部 的弥 散 电 极 , 活性 电极 和 弥 散 电极 之
过 4 ̄ , 2C时 电压 会 自动 降低 以免细 胞损伤 。 虽然兴 奋氢 原子 的 电子和加 热水 的最 适刺 激频
率 为 2 5 0 MH , 5 0 k z的 P F已被认 为是 有 ,0 z 但 0 H R
维普资讯
C ieeJu l f a dcn 0 8 1 ( hns oma o i Meiie 0 ,4,3 P n 2
. ●
综 述 ・
射 频 应 用 于慢 性 疼 痛 治 疗 的机制
孙 来保 魏 明 刘 松 汪卫 兵
( 广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麻醉科 , 广州 5 00 0 10 8 )
输 出电压一 般设 定为 4 但 当 电流尖 端 的温 度 超 5V,
但 对分 清楚 。本文 对现 阶段 的研究 进 展进行 了如 下综 述 。
一
、
对R F机 制 的早期 认识
射频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因素及各射频技术 的特点 。
1 CR F的 临 床 应 用
骶髂关 节 . 韧带 和肌 肉等 , 此类 患者进 为 96 月( 对 .个 3—1 ) oe 4月 。R zn等 [】 n对腹
行 单 部 位 射 频 治 疗 往 往 很 难 获 得 满 意 疗 股 沟 疝 术 后 痛 的 患 者 分 别 进 行 T:L 和 。 ,
疗模式 改变 。射 频治疗技 术包 括传统 连 08 ) 基础 值相 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0 1 。 .0 ) .6 。 续 射 频 技 术 (ot osrd f q ec , cni u ai r u ny n oe 持续射 频治疗无 效可能 是 因为在治 因此 P F可 能 有 效 地 缓 解 因 回旋 肌 腱 群 R C F 及其后 出现 的脉 冲射频 、 R ) 低温射频 、 疗前 ,一般需 先用短 效局麻 药行诊 断性 损 伤 引 起 的 慢 性 肩 痛 .改 善 肩 关 节 功 能 出 才 双极射 频等新 型射 频技 术 , 因操作 简单 、 阻 滞 . 现 疼 痛 减 轻 者 , 适 合 进 行 射 频 并 在 较 长 时 间 内维 持 疗 效 。
的脉 冲 射 频 治 疗 后 ,患 者 的 疼 痛 减 轻 年 的历 史 . R C F是 由 连 续 式 电 流 产 生 7 者 .行 多次 多部位神 经阻滞 以降低 假 阳 了 7 % ~10 并且疼痛 的缓解 持续 了 0 5 0 %, ℃~7 ℃ 的 高 温 , 组 织 内形 成 一 定 范 围 性 率 及 提 高 实 验 对 象 纳 入 标 准 均 可 改 善 6~9个 月 。 另 外 还 有 使 用 脉 冲 射 频 成 功 5 在 的 蛋 白凝 固 灶 , 主 要 适 用 于 一 些 经 药 物 上 述 问 题 。 治疗无效 或者 因药 物副作用 不能 耐受 而 13 影响疗效 的因素 . 治 疗 腰 背 痛 _】枕 大 神 经 痛 、 叉 神 经 痛 1、 2 三 影响持续 性射频 等 的相关 报道 。
fMRI在疼痛研究中的运用
确定动物及人类疼痛模型的有效性是人们长期 争论的一个问题 [ 11 ] 。在人类研究中 ,对原发及继发 受损皮区进行机械 (热 )或化学 (辣椒素 )敏化及试 验已用于神经病理痛 (对热及机械刺激的痛觉过 敏 /异常疼痛 )模型 。近来已有 fMR I用于辣椒素诱 导痛觉过敏模型的研究报道 。在这些研究中报告有 大量的脑区活性增加 ,部分最新研究开始确定 fMR I 在这些模型中的作用或价值 [ 12 ] 。研究证实了在敏 化与非敏化状态下对相同强度疼痛刺激的应答上脑 活动存有差异 ,这进一步说明疼痛强度本身可能不 是一种有价值的潜在疼痛传导通道状态测量方法 。 另一种可能是在敏化或非敏化状态间存有机械性差 异 。感觉性疼痛强度的改变可能反应的是 CNS感 觉通路上的急性改变 ,但可能与 CNS情感通路的改 变无关 ,而情感传导通路可能与个体对疼痛的整体 反应相关 ,且可能预测将来的疼痛状态 。最后 ,实验 模型的 fMR I研究可直接对比某些 CNS功能区的活 性 ,上述客观对比研究将允许我们确定模型与疾病 有何差异 ,并评价模型用于评价潜在治疗方法的有 效性 。
作者简介 : 杨汉丰 ( 1972 - ) ,男 ,四川南充人 ,博士 ,副教 授 ,主要从事腹部影像学的研究 ,特别是疼痛 影像与肝脏疾病的 MR I、CT诊断及其介入治 疗。
收稿日期 : 2008 - 04 - 03
痛 、抑郁诱导疼痛 、或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 。即 使基于临床疾病 (如癌痛 、糖尿病性疼痛 )的慢性疼 痛分类方法也未证实非常有助于理解慢性疼痛的潜 在机理 。最近一些学者提出机械性方法定义疼痛 , 他们提 议 用 特 殊 疼 痛 表 现 型 比 如 闪 痛 ( shooting pain) 、跳痛 ( bump ing pain ) 、及异常性疼痛 ( allodyn2 ia)可适用于所有的疼痛类型比如神经病理性痛 。 然而 ,这些方法是主要基于对周围神经及脊髓机制 的理解 。功能成像已经重新定义慢性疼痛为一种退 行性疾病 ,并且已经为一些复杂疾病比如纤维肌痛 这些疾病的研究带来了希望 。因为大脑的反应是对 疼痛的行为反应 (有意识或无态的 )最终的共同通 路 ,功能成像的运用将使人们能以一种客观的方法 认识疼痛 ,并更好的理解潜在环路 ,并帮助确定新一 代镇痛药的作用靶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技术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8-01T14:59:35.6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作者:吴刚
[导读] 慢性疼痛指的是因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仍然持续出现且超过一个月时间的疼痛,或者是反反复复出现疼痛感达到三个月以上时间[1]。
吴刚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摘要】目的:在慢性疼痛治疗活动中应用射频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慢性疼痛疾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
随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射频技术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而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方案(双氯芬酸钠含片)进行干预。
结果:在射频技术治疗方案干预下的观察组,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而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案(双氯芬酸钠含片)干预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慢性疼痛临床治疗活动中射频技术治疗方案值得实施与推广。
【关键词】射频技术;慢性疼痛;临床疗效;观察组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056-02
Appli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in chronic pain
Wu Gang. Friendship Hospital of Urumqi City, Xinjiang, Urumqi 83004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pp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Methods 56 cases of chronic pai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28 cases each). Subsequently, observ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F technology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rug treatment programs (diclofenac sodium lozenge) intervention. Results R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total efficiency was 100%,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drug treatment program (diclofenac sodium lozenge)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total efficiency was 82.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the treatment plan is worth implementing and popularizing. 【Key words】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in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group
慢性疼痛指的是因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仍然持续出现且超过一个月时间的疼痛,或者是反反复复出现疼痛感达到三个月以上时间[1]。
现本研究以下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慢性疼痛疾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在慢性疼痛治疗活动中应用射频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慢性疼痛疾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通过对比这些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时间等一般资料得知,他们之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意义。
1.2 方法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射频技术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而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方案(双氯芬酸钠含片)进行干预。
其中射频技术治疗方案具体过程如下:射频是由射频仪器简短发出脉冲式的电流传导到针尖的前方,作用点根据连续射频的神经裸露侧方为主,因此神经轴与针尖的关系需从平行走向改成垂直。
首先,指导患者仰卧于CT扫描床上,并且做好实施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等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依据患者不同疼痛部位而实施局部麻醉;其次,选择射频治疗托管针进针,在CT下对患者疼痛处进行扫描,以期为下一步调整穿刺针活动指导方向[2];第三,对患者进行射频电刺激定位,随后依据患者的不同反应而相应地调整穿刺针的方向与深度,以期精准穿刺患者的疼痛部位。
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双氯芬酸钠含片药物进行治疗,每天口服含片五次,每次一片,间隔时间为两小时最佳。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在对患者实施为期14天的治疗与干预后,应用静态时疼痛强度评分表来了解患者的临床疗效,最高分为10分,疼痛强度由0~10分,当患者疼痛强度缓解率达到65%,则视为治疗显效;当患者疼痛强度缓解率达到了30~65%,则视为治疗有效,当患者疼痛强度缓解低于30%,或者趋于严重化,则视为治疗无效,需要再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5.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应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则视为据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射频技术治疗方案干预下的观察组,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而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案(双氯芬酸钠含片)干预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另外,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约3个月时间的观察与随访得知,观察组患者在射频技术治疗方案干预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而对照组患者在双氯芬酸钠含片药物治疗干预下,其出现了4例复发情况,随后,这些患者均重新选择了射频技术治疗方案进行干预。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N/56)
*
注:P<0.05,则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射频技术治疗领域越来越广泛,由最早应用于神经治疗领域而逐渐朝着非神经毁损脉冲射频治疗
领域发展[3],在临床疼痛治疗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并且也获得广大患者的认可与支持。
射频医治属于一种介入性的操作,定位需要精确。
对于运用射频医治的医生要求其对于疼痛同路、预期效果以及解剖学有全面的认识。
尽可能借助于带有图像增强器且能旋转的C臂X线仪器来帮助医生利用骨性的定位,将电击套针向靶神经节附近行引导穿刺,之后再通过射频仪行阻抗检测和电刺激的实验,把温差、电极和穿刺套针准确放置。
部分射频医治操作能够在浅静脉为镇静麻醉状况下实行。
大部分色环品热凝的损害灶能够尽快恢复,在正确的操作下医治过后残留症很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均比较低。
若神经传导疼痛复发或恢复,可以重复实行射频热凝的医治。
射频技术治疗方案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其临床治疗疗效要高于药物治疗,此次对本院56例患者分别实行了射频医治与药物医治,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射频技术治疗方案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病症,帮助其减少因疼痛给生活、学习及工作造成的影响,总之,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因此,在今后临床治疗活动中,射频技术治疗方案值得实施与开展。
4.结论
综上,本研究以上将慢性疼痛治疗活动中应用射频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希望本研究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及临床同事提供一定参考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国良,王梅,陈继军,姜忠东,崔红.慢性疼痛患者心理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11(09):231-233.
[2]冯晨秋,王贞慧,高晖,娄凤兰.老年人慢性疼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4(12):264-267.
[3]付淼,罗芳.脉冲射频治疗慢性疼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0(08):79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