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1

合集下载

文学类文章阅读备考策略

文学类文章阅读备考策略
看 文 后 有 没 有 注 释
“ 、 、 、 ” 基 本 语 文 知 识 的 积 累 外 , 要 了 解 语 修 逻 文 等 还

② 了解写作背景 : 文后注明的写作时间、 写作地
点 、 章 出 处 等 , 启 发 读 者 理 解 文 章 的 内容 主 旨 、 文 能
些有 关历史 、 美学 、 哲学等 方面 的知识 。直接 应用
2表 达 方 式 .
现 代 文 阅 读 题 题 干 的 设 置 一 般 包 括 三 个 方 面 的 内 容 : 设 的 情 境 、 问 的角 度 、 题 的 意 图 。创 创 设 命 设 的 情 境 、 问 的 角 度 是 显 性 的 , 意 图 则 是 隐 性 设 而
的. 但又 是 最关 键 的 。 只有 与 命题 意 图 吻 合的答 案
文学类文章阅读备考策略
■ 湖 南 省 涟 源 市 第 二 中学 张 锦 辉
虽不 甚科 学 , 也便 利 于 应 试规 却 答 现代 文 ( 学类文 章 ) 文 阅读 题 时 , 些考 生 有 散 文作 粗 略分 类 , 好 这样 的感觉 : 文章读 完 了 , 意思模 模糊 糊知 道 一些 , 律 方 法 的 总结 归 纳 。
就是 做 起题 来 . 从 下手 , 着 头皮 懵 懵懂 懂 把题 无 硬 答 完 了 . 完 对 答 案 时 , 迷 瞪 瞪 云 里 雾 里 不 知 当 考 迷
时所云 , 其失分 之惨 可想 而知 。
那 么 .文 学 类 文 章 阅 读 备 考 有 无 捷 径 ?答 题 有 无诀 窍?
、 ●, f )I ■ J
神 : 究作 者 的创 作 背景 和创 作 意 图 ; 作 品进行 探 对
“ ” “ ” 实 其 虚

现代文阅读题拿高分方法

现代文阅读题拿高分方法

现代文阅读题拿高分方法现代文阅读要抓住有效分,需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特征进行分类备考。

详细来说,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现代文阅读题拿高分(方法),盼望大家喜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命题探究从全国部分考区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状况来看,近年来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1)选材。

从选文看,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意人文科学学问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

(2)题型。

从题型分布上看,大部分试卷采纳9分3题的选择题,只有少数试卷消失了多选题。

而且选择题的设问方式也是时而选对,时而选错,因而对考生的审题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有些省份还保留了“应用题”和“探究题”,有肯定的难度。

(3)考点。

从考查内容看,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面相)当广泛。

包括《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力量层级(B理解;c分析综合)、六个力量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中又以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考查重点。

2.误区分析(1)以偏概全。

指命题者有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主要“陷阱”有: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

解题技巧:阅读文章时,要特殊留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例如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全部”“部分”等。

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作其他特别标志。

(2)张冠李戴。

指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有意改换施事者或受事者,有时也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或者甲乙丙等不同事物各具不同的特点、状态、作用,选项将它们原来的对应关系打乱,进行错误的组合。

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现代文“大阅读”是高考试卷中分值较高的模块,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又以能力点考查丰富、选文多变、单题分值较高、提分难度较大,成为测试中的“硬骨头”。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文体阅读的意识。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熟悉文体特征,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梳理清楚作者的思路,抓住文章最核心的内容,而不被纷繁的情节、意象迷惑。

比如散文的写作思路多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小说则围绕三要素展开。

其次,要学会审题,读懂题干暗示给我们的多种信息——答题区域、涉及考点、答题方向等,这样才不至于答非所问。

下面重点讲讲文学类文本常见题型的备考策略。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题型很多,大致来说,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一、分析与概括题这类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及结构思路的把握。

常见的有以下题型。

1.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如2012年安徽卷《往事(二)之八》:文章前一部分是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

解题策略:该类型题目要求梳理文章的感情脉络,其实质还是梳理行文思路。

抽剥出每个层次中的情感要点,并按先后发展的逻辑连接起来,就是情感的变化发展了。

对这类题,第一步,整体感知,对文章主题有一个基本把握。

第二步,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画出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关键词句(如主旨句、过渡句等)。

第三步,对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紧张、期待——兴奋憧憬——坚定执着——失望无奈2.概括文意,理解主旨。

如2012年北京卷《心灵的篝火》: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

解题策略:本题是内容概括和重要词语含义两个题型的融合。

答题时在文中找到有关“绝顶”的内容,然后分析概括。

概括文意题,关键是把握各个部分的内容,弄清楚它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参考答案:①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②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③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做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试图超越。

新课标高考语文题型全归纳

新课标高考语文题型全归纳

新课标高考语文题型全归纳**《新课标高考语文题型全归纳》**高考语文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科目之一,其题型丰富多样,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新课标高考语文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为考生提供实用的备考策略。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备考现代文阅读时,考生需要注重阅读量的积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同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具体来说,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大意;2. 关注细节,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3. 根据问题要求,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信息;4. 合理推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判断。

二、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另一重要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断句及诗歌鉴赏能力。

备考古代诗文阅读时,考生需要注重文言文词汇的积累,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把握诗歌的整体意境;2. 关注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和语言特点;3. 根据问题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鉴赏;4. 结合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推断。

三、语言知识运用高考语文中的语言知识运用主要考察学生的词汇、语法、标点符号及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

考生需要注重词汇量的积累,熟练掌握语法规则和标点符号的用法,同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备考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正确使用常用词汇和成语,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错误用法;2. 规范书写标点符号,避免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3. 结合语境使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四、写作高考语文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重写作技巧的掌握和素材的积累。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条理性,合理安排文章段落,使文章表达清晰、逻辑严谨。

2024届高考现代文阅读Ⅰ考情分析及备考策略+课件

2024届高考现代文阅读Ⅰ考情分析及备考策略+课件

情境化设题 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 观点和方来解决遇到的 实际问题
论证思路 情境化设题,能用文本 提供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观点和方 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下定义 行文脉络
20-23年全国卷Ⅱ分析
新高 选材 考卷
客观题
1.内容的理
解和分析
2023
(正确)
年 (新 课标 全国
政论时评学术论文 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 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 2.内容的概 括和分析(正 确)
3.内容的分 析和评价(正 确)
命题点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这与毛泽东本人 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社会科学虽不 能……倘若……/只有……才…… 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可佐证语言材 料的重要/如果调查者……,被调查者就……/即便调查者 ……,也……
(对信息的整合重组)
(新 克唐纳《后
概念、作用/意义/影响、
课标 全国 Ⅰ卷 )
真相时代》
2.内容的理解判 断(不正确)
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有些人……/“它的价格不 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每个新手辩论
作者的观点 绝对化 (信息的转述/判断)
者”……可见……/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真正的伤害
2.内容的理 解判断(不 正确)
Ⅱ卷 》
3.材料一和

材料二论证
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
学术论文
1.相关内容
辛红娟《中国典籍“谁 的梳理(正确
2022 年 (新 高考 全国 Ⅱ卷 )
来译”》 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 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杨乃乔《<红楼梦>与 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 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 翻译的创造性》

高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论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论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备考策略浅析现代文阅读题作为语文高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

它由三部分组成:必考现代文阅读、选考类文学作品阅读、实用作品阅读,所占分数是31分。

分值加大了,主观题的考查力度加大。

“高考的目的就是淘汰大多数。

”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似乎就是靠这一部分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拉开考生的分数档次,学生答题不太理想。

一.点击现状学生答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没读清读准题干要求,审题不清不全。

(2)没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答题思路混乱,对文本信息筛选不准。

(3)不能利用文本信息整合答案,发挥较多,过于主观,分析脱离文本。

没有紧扣文本,无中生有。

(4)答案笼统,不分明,不能根据题目分层分析而后回答;只有观点,没有依据。

(5)答题不规范,做答语句不规范,明显影响表意清晰准确。

(6)切入角度不准确,答非所问。

二.探究原因1.缺乏对文本的整体阅读把握很多学生做答时把次要信息当作主要信息,以次要信息作为组织答案的依据,造成答案偏差较大,失分严重。

这主要还是由于缺乏整体阅读的意识。

拿到试卷,先看题目而不做文本通读,没有做好整体阅读,理清基本思路,不能把握好全文的内容重点、议论中心,被作者文章开头为引入话题而提的某些问题所牵引,先入为主,关注了次要问题而忽略了主要问题。

2.文本结构层次把握能力较弱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中心,也与其不会分析文章结构层次,不懂得通过文章结构、语句层次的变化把握文意有关。

学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缺乏分析文本结构层次的技巧运用,喜欢作跳跃性阅读,对应题目寻章摘句,如此就容易出现概括片面、肤浅、作答不准确的问题。

3.信息筛选能力弱以上的相关原因,往往就会影响到对文本相关信息的筛选。

筛选不当,不能很好地利用文本关键词语整合、组织答案,自然也影响作答的准确性。

4.审题不准不严,造成对题意解答有偏差5.缺乏答题规范意识表现在:(一)是语句表达不规范,或是有语病,或是省略不当,如“国学要批判发扬。

也谈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也谈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学生:最富哲理的句子,“风是乡村的魂”, 最难懂的 “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悟 出一点道”
高考题: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 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4 分)
高考题: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 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6分)
《弯弯的月亮》词曲:李海鹰演唱:刘欢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 脸上淌着泪/像那条弯弯的河水/弯弯的河水流啊/流进我的心上 呜――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
去的歌谣
啊 我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呜 ――
反思二,要精心做好课堂常规阅读教学, 指导学生读书,明确阅读能力培养绝非 朝夕之功。
“现在不少阅读课不闻读书声,只见做题目,没有兴 趣的引导,没有视野的拓展,没有研读的快乐,没有 探究的发现,更遑论情感的体验、精神的培养和人格 的塑造。”——曹勇军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 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 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 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 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 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 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 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 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 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 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 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 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 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 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 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 符挂在枝柯上……

现代文阅读命题综述与备考策略

现代文阅读命题综述与备考策略

3 .课 外 文 学 作 品 考 查 独 占 神 同在 》 , 占6 0 %, 而 考 说 明 文
鳌 头
从抽样情况看 , 雷 打 不 动 的 代 文 阅读 整 体 呈 现 这 么 一 个 现 是 课 外 文 学 作 品 这

象 :各 地 均 倾 向 于
文 学 作 品 的考 查 , 冷 落 议 论 文 的 考 查 ,说 明 文 则 稳 居
大概在 2 1 ~ 2 5分 之 间 。 其 他 考 连 续 性 文 本 ( 即间 断文本 ) 主 题
区 的分 值 也 各 有 差 异 ,如 北 京 阅读 悄 然 走 红 , 如嘉 兴卷 的《 关
卷 三个语 段是 3 0分 ; 广 东 卷 两 于 文 化 保 护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主 题 个 语段 是 3 3分 , 其 中 名 著 语 段 阅 读 》 、 宁波卷 的《 今天, 我 们 怎
色 彩 浓 厚 。 如 浙 江 省 涉 及 母 爱 合 P I S A( 国际学生评 估项 目) 提
的有 湖 州 卷 《 妈 妈 和 房 客 》、 嘉 出 的关 于 阅读 能 力 的 要 求 : 强 调 兴卷 《 我的母亲 》 、 丽 水 卷 《散 高 层 级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包 括 步》 、 义乌卷《 妈 妈 的树 》 ; 带 有 “ 获取 信 息 ” 、 “ 解 释文 本 ” 、 “ 作
海、 黄 冈卷外 , 其余 各市 很少考 易 受 语 言 文 字 所 承 载 的 内 容 干
到议 论文 ; 浙江省 除 了湖州 、 丽 扰 , 忽 视 它 的言 语 形 式 。从 言 语
查, 占1 0分 。 除 绍 兴 卷 只 考 文
4 .从 语 言 文 字 走 向 言 语 形

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及方法

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及方法

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及方法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及方法一、重视回归教材高考考试材料在课外,知识点却在课内。

二轮复习更应该回归课本,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复习,从而获得全新的视野。

高考复习一定要“回归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文言字词句、诗歌鉴赏等基础知识绝大多数都出自课文。

高考各类文本的选材都与教材中的课文存在联系或有相似性。

例如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考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以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通过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来解题。

二、规范答题习惯在二轮的专题复习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科学控制答题时间。

通过模拟考试,要有效地培养自己准确填涂答题卡、看懂试题内容、看清答题要求、在指定位置作答、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等好习惯,这些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细节决定成败。

在二轮专题考试训练中,作答要立足分值,紧扣采分点作答;考后要研究参考答案,揣摩参考答案的思考角度和表达方式,力求使自己的作答更接近参考答案;作答要全面详尽,言简意赅,最好分点作答,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这样既便于阅卷老师评卷,更便于自己多得一两分;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抓好“面子工程”,尤其是作文的卷面书写。

三、整合知识网络在二轮复习中,学生要构建自己的语文知识网络,与一轮复习的高考考点进行整合归纳,理清每一个考点究竟包含了哪些考查内容,明确每一个考点所考查的能力点是什么,它通常会怎么考,考点与考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由此构建成自己的语文知识网络。

如果考生能认真细致地将这些考点整合归纳,就能够形成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四、提高复习效率在二轮复习中,考生要确保每天有一定的做题量。

做题的目的是为了积累巩固知识,掌握总结答题规律。

对于训练中做错的题目,要建立错题本,也可以在使用的资料上做出特殊标记。

错题恰恰是训练的重要收获。

每个星期都要抽出一定时间,自觉主动地去浏览纠错本,把已经做过和考过的试卷中的重点题目做好小结归纳,提高训练效率。

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一)

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一)

关注阅读的“点”
所谓阅读的“点”,就是阅读的重点。阅读时 要从“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等要点中确定阅读的“重点”,也就是我们平时 所说的“考点”。 • 由于文体不同,文章有着不同的阅读“对象” 和阅读“亮点”,比如主旨、内容、结构、文风、 语言、修辞、背景等等。但是,现代文阅读的 “检测点”常常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点”。 所以,阅读文章时,首先要准确、正确地把握文 章的这些“点”,因为命题者正是抓住这些“点” 来命题的。
命题者的意图
答题的方向
对句子的考查
要求筛选信息、整合信息
作者深爱海棠是因为: (1)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 香”,海棠虽然“无香”, (2)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 人,秾纤适中, (3)充满生机。 (要将原文中的引用或比喻,改为平实 语言)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 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文阅读解题过程中的重要 能力之一,所以就成为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重要内 容。 • 所谓文中重要信息,可以是文中的基本概念 和重要知识,也可以是对重要概念、重要知识的 阐释,还可以是最能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所谓 筛选、提取,包括阅读过程中对一段信息的搜寻、 辨别、筛选、转换、组合、概括等。
命题意图
区间
答题方向 抓住关键词语 筛选重要信息
句子含义
3~6节
分析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以及 所起的作用,总起句领起3~6节。
关键词语:
绝美
全方位
第三遍阅读:检查答案, 注意格式。
• • • • 注意: 题干和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是否遗漏。 答题的格式是否正确。 表述是否准确。
• 黄丝桥古城,雄踞1500多年,依然永恒地 存在。 • “南方长城”,隐藏着两个表面脆弱而骨 子里却十分坚强的民族。 • 沱江边千古一绝的吊脚楼,撑起两个可爱 的民族。 • 凤凰山和清清的沱江,孕育了出类拔萃的 英雄男人。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

高。0 年课 改省区卷 还考探究 能力 7 题 。因此 , 这两种层级能力的训练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6
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体分 解为 部分 ,或将 事物 的个别 特 须强化。 征 、个别方面分解出来 的过程 。当我 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 、 评价 们根 据需要 筛选 出相关 的语 言信 息 能力 ,首先应 了解各类文学体裁 的特 时 ,分析便 已开始,许多所筛选出的 点 ,因各 自的特点不同 ,阅读理解也 信息只有经过我们合理分解 ,才能与 各有侧重。小说 阅读就是要把握小说 需要解决 的问题联系起来 。 的三要素 ( 、情节 、人物) 以及 环境 综合 :即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部 他们之 间的关系 ,明确小说 的主题 , 分之间各个部分、个别特征 、各个方 体会小说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阅读则 面结 合起来 思考 的过 程 。信 息 的整 需揣摩作者通过 怎样的表达技巧 , 传 合, 文章中心意思、作者观点和态度 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的把握等都需要综合能力 。综合需 要 探 究能 力 的考测 包括 三个 考查 分析为基础 ,分析透彻到位 了, 合 点 :一是从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 综 才能水到渠成 ,在综合思考上之所以 品丰富的意蕴 ;二是探讨作品中蕴涵 出问题 ,往往是分析存在不细致造成 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三是对作品 的。 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在 分析 、 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 、 解 训练学生解答探究能力中 , 要让学生 决问题 的最基本的方法 ,考生做语文 明确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发掘必须要依 试卷 中多数 题 目 ( 个别 识记 题 目除 托文本 ,注重点面结合。强调发掘其 外)都要使用分析、综合的方法。一 中的时代 特征和反映 出的人 生价值 。 般地说 ,现代文阅读题 目中 ,对词语 能够通过研究文本的疑难 问题 ,根据 句子的理解 , 文章结构 、思路的认 对 自己的现实积累提 出见解 。 识 ,信息的筛选 ,多用 分析的方法 ; 同时 ,在平常的语 文教学与复习 而对信息的提取 ,对 文章中心思想 , 过程 中, 要让学生明确评价标 准。例 作者在文 中的观点 、态度的把握和 根 如 ,不同的鉴赏内容 , 其评价标准不 据文章 内容进行推断想象 , 则需综合 同,如选材 、组材是否典 型,文章结 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 构 是否 完整 ,过渡是否 自然 、恰切 , 需要特别指 出的是 ,高考现文阅 前后照应是 否合理 ;表现手法是否有 读试题 中 ,随鉴赏评价 内容的加强 , 利 于表现 主题 ;语言表达是 否准确 、 有时 “ 分析 、综合 ”不单 是 “ 手段” 连贯 、得体 、是否简练 、生动 、丰富 “ 方法” ,而是作为 “ 目的”出现在考 多彩等。 圆 题 中。如20年福建高考题 , 1题 05 第 6 要求从 “ 从取材 和语言两方面 , 对本 周堵红 .教 师.现居 海南三 亚。

2011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与题型分析

2011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与题型分析

2011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与题型分析叙述类文章阅读三“步”曲:(1)阅读文章,整体感知;(2)审明题干,明确出处,再找原文相关段落;(3)整体分析,全面作答,分点表述。

题型分析1.层次结构(考与不考都应关注,它是读文必备的能力)2.题目——题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意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3.概括内容——概括语段、事件或全文中心4.分析语言——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强调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

(1)结构上作用: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

在中间: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等。

在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等。

(2)内容上作用: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出或深化中心(一定要将中心的具体内容表述出来)5.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6.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特别是小说)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7.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使形象生动,使语言传神;拟人:把……赋予以人的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强化语气,发人深省;设问:引起人们思考,引起下文;排比:强化语势,使语言精炼、有力,强调了……8.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记叙】使读者对事物变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抒情、议论】抒发作者......的情感;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环境描写】设置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与开头形成照应;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从高考真题研究备考策略——信息类文本专题突破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从高考真题研究备考策略——信息类文本专题突破

【2024备考】从高考真题研究备考策略——信息类文本专题突破透视近几年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I卷】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4分)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6分)【2023年新高考Ⅱ卷】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6分)【2022年新高考I卷】(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4分)(2)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2022年新高考II卷】(1)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4分)(2)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2021年新高考I卷】(1)请简要分析材料-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4分)(2)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分)【2021年新高考II卷】(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4分)(2)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

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6分)【2020年新高考I卷】(1)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一个简要定义。

(4分)(2)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6分)【2020年新高考II卷】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信息类文本三步读文法一、勾画重点词句1.勾画论点句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述,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词之后。

2.勾画论据“如”“例”等句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3.标注关键词①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②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③某些指代词;④含有肯定和否定意义的关键词;⑤提示信息的词;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手法作用
表现手法主要是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 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 个方面作答 例11.(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当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 张副、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到“他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 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重庆卷文本是筱敏的《山峦》,“他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是比喻修辞,结 合文题、内容和试题提示“义无反顾的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答 案拟定如下: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 了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 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试题不一定以“作用”的面目出现,有时设置为表达效果 或好处,有时要求对语句进行赏析,但答题时必须考虑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例12.(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 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 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 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于赞叹。
人称的作用: ①用第一人称叙述焦味亲切自然、便于直接、 自由地表述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②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 利于交流思想感情,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 更加强烈感人; ③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 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
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5.然后用高考真题做例子来印证上述 内容,强调小说就是这么考,这么答 题的。
(安徽20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 象特点。
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 析。
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 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 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 识,谈谈你的见解。
4.环境作用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 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不只小说中有,散 文中多有出现。小小说和散文是最受命 题人青睐的两种体裁,考查自然景物便 顺理成章,如: 例13.(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 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与描 写起什么作用? 例14.(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 “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三)历年优秀高考题强化训练板块
现代文复习所有考点用例我基本上是选用 高考真题,因为它题目和答案设计相对科 学和规范。但除此之外,我还是安排一个 复习板块为“历年优秀高考题强化训练板 块”,目的有二:一是优秀的高考卷设题 时考查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大,做一份卷子, 可以接触到几个常规又典型的题目,同时 借这过程再强化答题策略及完美答案的示 范。
现以“作用题”为例。“作用题”是高考现代 文阅读的一大亮点,2008年19套试卷有11套对 其进行了考查。纵观近几年高现代文阅读题, 笔者发现,“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七个方 面切入: 1.开头作用
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 如: 例1(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 “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简要分析。 例2(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 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表达技巧类 [命题特点]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 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发什么 艺术效果等。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它对塑造人物形 象起到什么作用? 2.请分析……的表达效果。 3.小说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 析。
[答题方略] 小说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外貌、语言、 心理、行动、细节、环境等描写方面的技巧,有 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表现手 法方面的技巧,有主次、详略、线索等材料安排 方面的技巧,有铺垫、悬念、伏笔、过渡、照应、 详略、衔接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有顺叙、倒 叙、插叙等叙述方面的技巧,等等。回答此类问 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要回答 这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 境加以说明。
例3(辽宁)(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切 梦 刀 李健吾 19.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在文 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条列述。
20.作者赋予了“切梦刀”怎样的含义?请根据文意加以 阐释。 21.文中写到“姐姐”的死,没有直接用“去世”等字 眼儿描述,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2.结尾作用 近几年高考命题人对此有较多关注: 例1(全国卷I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 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2(全国卷I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 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人称作用 对确认人称运用(或变化)和作用 的考查是高考试题命题制得一种样式, 如: 例1.(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 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 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 《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2.(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 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 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 样写有作用?请赏析。
谢谢!
斜阳芳草寻常物, 解用都为绝妙词。
例2(湖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土地 韩少功 18、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 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答:(1) (2) 19、“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 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不超过40个字)(4分) 20、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 题。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 是什么?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 么?
22.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 简要赏析。
(四)探究性阅读题板块。探究性阅读题 从08年一出现,09年马上全面铺开,这两 年势头不减,所以我也关注这一块,尽量 安排一两节时间,讲解这一类题型。 题目特点: 考题开放化 解答个性化 答案多元化 读写结合紧密化
(五)关于规范答题。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的原则是“常抓不 懈”,自始至终渗透在各类练习、考试的 讲评中。但我还考虑用一节时间,通过讨 论、点评那些不规范的错例来进一步强化。
(江西卷20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晚 秋 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 作用。 17.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 过程。 18.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 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 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二)专项题型归纳 根据高考阅读题命制规律,把 问题形式归类,比如“作用题”、 “鉴赏题”——语言、结构…… “特点题”——开头、结尾、标题、 结构……“评价题”等等
高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 1
2012.3.15
一、按照《大纲》所规定的考点进行全面系 统的复习,也就是说“现代文阅读”这一 板块中所出现的知识点:从第一点的“理 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到第九点的“评价 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我都逐 一进行复习,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明晰的知 识网络。这一点相信大家的做法会大同小 异,我在这里不作赘述。
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6.线索作用
高考考查的行文线索主要有事物线、情感线、语句线,如: 例7(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 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例8(年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 构上的作用。 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 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 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予以考虑。江西卷答案可拟 为:“伤心”与文本中的“忧愁”“焦灼”“忧虑”相呼应,它们 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串起了文章的材料,使文章结构紧 凑,又呼应了文章主题。福建卷答案应是:落叶既是指在外漂泊、 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也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 叶”是本文的线索,起着组织材料、贯穿全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 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 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 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小说考查的热点。这种题型 的命题形式有: (1)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某某”这一人物形 象。 (2)人物对话的分析鉴赏 (3)人物细节动作分析 (4)人物塑造方法。
5.过渡作用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 启下, 如: 例5(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 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 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避下文,交代了作用自认为写 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他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 内容,如: 例6(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 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根据山东卷的材料《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 式接见近了你”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
[答题方略] 对此类题型,我们可以从四方面思考: 第一,重视小说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着 人物的性格。 第二,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语 言、行动、心理、细节等等,进而发掘出人物善 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2.故事情节类 [命题特点]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 感知小说的起点。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小说中某情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简要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及作用。 (3)这篇小说情节高潮应是那部分?为什么? (4)小说结构特点。 (5)情节安排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