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区间FTU的配电网网损计算方法
基于GIS系统图模转换的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
doi:10.3969/j.issn.1009-3230.2021.04.004基于GIS系统图模转换的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韦㊀斌ꎬ唐㊀铭ꎬ彭虹桥ꎬ麻敏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ꎬ广州510062)摘㊀要:针对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ꎬ结合配电网GIS信息系统数据资源ꎬ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系统的图模转换自动实现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ꎬ通过对GIS系统CIM文件进行简析ꎬ生成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所需基础数据ꎬ进而进行线损理论计算ꎮ算例表明本文方法不但能够减少线损理论计算数据人工采集工作量ꎬ提高工作效率ꎬ进一步提高线损理论计算的准确度ꎬ而且实现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自动化ꎬ为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常态化开展打下基础ꎮ关键词:线损理论计算ꎻGIS系统图模ꎻCIM模型中图分类号:TM72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3230(2021)04-0012-04TheoreticalCalculationofDistributionNetworkLineLossBasedonGISSystemGraph-to-AnalogConversionWEIBinꎬTANGMingꎬPENGHong-qiaoꎬMAMin-hua(PowerGridPlanningResearchCenterofGuangdongPowerGridCo.ꎬLtd.ꎬGuangzhou510062ꎬChina)Abstract:AimingatthetheoreticalcalculationmethodofthedistributionnetworklinelossꎬcombinedwiththedataresourcesofthedistributionnetworkCIMinformationsystemꎬamethodbasedontheCIMsystemgraph-to-analogconversiontoautomaticallyrealizethetheoreticalcalculationofthedistributionnetworklinelossisproposed.ThroughabriefanalysisoftheCIMfileꎬitisgeneratedthebasicdatarequiredfortheoreticalcalculationoflinelossofdistributionnetworkꎬandthenthetheoreticalcalculationoflineloss.ThecalculationexampleshowsthatthemethodinthispapercannotonlyreducetheworkloadofmanualcollectionoftheoreticalcalculationdataoflinelossꎬimproveworkefficiencyꎬandfurtherimprovetheaccuracyoftheoreticalcalculationoflinelossꎬbutalsorealizetheautomationoftheoreticalcalculationoflinelossofdistributionnetworkꎬwhichisthenormalstateoftheoreticalcalculationoflinelossofdistributionnetworkLaythefoundationforthedevelopmentofchemistry.Keywords:theoreticalcalculationoflinelossꎻGISsystemdrawingmodelꎻCIMmodel0㊀引㊀言收稿日期:2021-01-23㊀㊀修订日期:2021-03-06作者简介:韦㊀斌(1977-)ꎬ男ꎬ硕士ꎬ高级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ꎮ线损理论计算是电网降损节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ꎬ通过线损理论计算ꎬ摸清线损电量的组成和电网薄弱环节ꎬ按照轻重缓急制定远近结合的各种降损方法ꎬ达到电网经济运行的目的[1-4]ꎮ配电网线损主要包括配线损耗和配变损耗ꎬ理论线损计算需对配电网中所有配线和公变(专变损耗由用户承担)电量的损耗作出相应的计算ꎬ目前一般采用基于配变容量的等值电阻法ꎬ依据等值电阻法基本原理ꎬ开展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不仅要采集配电网拓扑ꎬ还要采集配电网各配变和各节段配线的基础数据ꎮ显然ꎬ数据涉及的范围很大ꎬ人工收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ꎬ而且容易出错ꎬ导致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不高ꎬ尤其是配电网网络拓扑变化频繁ꎬ致使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难以常态化开展计算ꎬ对配电网经济运行未能真正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5-8]ꎮ随着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提高ꎬ配电网GIS系统数据信息日渐完善ꎬ为配电网线损计算向网络化㊁集成化㊁智能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ꎮ为了减少线损理论计算的工作量ꎬ提高线损理论计算的准确度ꎬ本文在GIS信息系统已有丰富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上ꎬ提出基于GIS系统图模自动生成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基础数据的方法ꎮ1㊀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数据1.1㊀配网运行数据配网运行数据的基本数据如图1所示ꎮ图1㊀配网运行数据填写数据说明:(1)配网名称:必须填写ꎬ数据从cim文件中获取ꎻ(2)是否停运:必须填写ꎬ默认是否ꎬ根据设备运行状态选择ꎻ选择是将不参与计算ꎻ(3)额定电压(kV):必须填写ꎬ按实际选择ꎻ(4)月/日平均电压(kV):必须填写ꎬ介于额定电压的93%-107%之间(5)有功电量(MWh):必须填写ꎬ来源计量系统ꎻ(6)无功电量(MVarh):必须填写ꎬ来源计量系统ꎻ(7)最大电流(kA):必须填写ꎬ来源调度自动化系统或计量系统ꎻ(8)最小电流(kA):必须填写ꎬ来源调度自动化系统或计量系统ꎮ1.2㊀配线基础数据配线基础数据的基本数据如图2所示ꎮ填写数据说明:(1)所属配网名称:必须填写ꎬ对应配网运行数据的配网名称ꎻ(2)节段编号: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图2㊀配线基础数据获取该配线节段编号ꎻ(3)节段内顺序: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获取该配线节段内顺序ꎻ(4)导线型号: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获取ꎻ(5)分裂数: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获取ꎻ(6)线路长度(km):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获取ꎻ(7)节段所带配变编号: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获取ꎮ1.3㊀配变基础数据配变基础数据的基本数据如图3所示ꎮ图3㊀配变基础数据填写数据说明:(1)所属配网名称:必须填写ꎬ对应配网运行数据的配网名称ꎻ(2)配变名称: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获取该配线节段编号ꎻ(3)配变编号: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获取该配线节段编号ꎻ(4)配变型号+容量(kVA):必须填写ꎬ根据cim文件自动获取该配线节段编号ꎻ(5)设备类型:必须填写ꎬ按实际选择ꎻ(6)有功电量(MWh):必须填写ꎬ来源计量系统ꎻ(7)无功电量(MVarh):必须填写ꎬ来源计量系统ꎮ2㊀配网图模转换方法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需求数据包括配网运行数据㊁配线基础数据㊁配变基础数据等ꎬ所需要的数据量庞大且分散于不同系统ꎬ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收集ꎮ由于配网数量较多且结构复杂ꎬ导致形成的配网线损数据量庞大ꎮ为准确计算配网线损率ꎬ需要准确表述配网㊁配线㊁配变之间的逻辑关系ꎬ但由于大多数配网结构复杂ꎬ以及基层人员对配网线损数据填写方法不熟悉ꎬ导致形成的配网线损数据存在较多错误ꎬ进而影响计算结果ꎮ本文提出基于GIS图模生成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数据的方法ꎬ是根据GISCIM模型ꎬ结合拓扑关系ꎬ将线路上配变与线段关系梳理出来ꎬ形成配网运行数据㊁配线基础数据㊁配变基础数据ꎬ极大的减少人员的工作量ꎬ减少数据出错率ꎬ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ꎮ对新输入的CIM电网数据ꎬ在这里采用CIM模型中定义的端子(Terminal)和连接点(Connec ̄tivityNode)来表示ꎮ如果几个端点指向的连接点相同ꎬ表示这些端点连接在一起ꎬCIM模型定义了这种导电设备类与端点㊁端点与连接点之间的关联关系ꎮ这样ꎬ端点和连接点共同建立了设备之间的电器连接关系[8]ꎮ需注意ꎬCIM模型中每一个节点创建一个实体对象ꎬ保存数据库都会在数据库中分配一个唯一的主键值ꎬ用来区分其他对象ꎮ因此ꎬ每一张表的每一条数据对应一个对象ꎬ每个对象都有唯一的主键ꎬ这使得在解析线路各个设备的拓扑关系提供了关键[9]ꎮ在程序中ꎬ通过模板可以将CIM的所有设备数据都解析入库ꎬ利用各个设备的唯一主键ꎬ结合CIM模型中定义的端子(Terminal)和连接点(ConnectivityNode)模型来找到彼此连接的设备[10]ꎮ对整条线路的拓扑关系进行高效解析: (1)记录下存在相同连接点的设备ꎬ创建一张表T_FS_EDGEꎮ表里的F_FROM_ID和F_TO_ID分别记录前一个设备的id以及后一个设备的idꎬ以此来记录设备之间的先后关系ꎮ(2)根据设备的id找到属于该设备的所有属性ꎮ(3)结合CIM文件ꎬ已知设备之间的联系ꎬ将整条线路图进行简化ꎮ(4)获得解析结果ꎬ具体如图4所示ꎮ图4㊀CIM数据解析结果图具体拓扑步骤如图5所示ꎮ图5㊀拓扑步骤图3㊀算例分析本方法以配网GIS图模数据为基础ꎬ采用全局拓扑的方式来实现对数据的获取ꎬ通过Java语言来实现电网拓扑分析ꎬ实现自动生成配网线损理论计算需求数据以提高配网数据收集的工作效率ꎬ降低人为收集录入工作量ꎮ具体拓扑分析实现如下:首先ꎬ从变电站开始拓扑ꎬ找到在母线上存在有多个节段的杆塔ꎬ一般情况下杆塔上有2个节段以上的线段共同连接ꎬ可以视为这个杆塔上存在有分支线ꎬ如图6所示ꎮ图6㊀一般情况下存在配变的杆塔分支线展示图㊀㊀然后从该杆塔进行拓扑ꎬ找到属于这条分支线的配变ꎬ标记为配变1ꎬ并给杆塔到上一个节段的线路标记为节段1ꎮ按照由母线找到所有分支线ꎬ由分支线来找到配变这种关系一直拓扑下去ꎬ分别标出节段序号和配变序号ꎬ这种无向连通图的遍历方法简称 单拓扑点形成遍历 [11]ꎮ具体如图7所示ꎮ图7㊀标上序号的节段及配变展示图㊀㊀根据已经排序的配变对应上分支线ꎬ并对直线进行排序ꎬ再处理个别变压器在主线上的配变因为主线上有一些配变不属于分支线的ꎬ目前的处理方式是按照顺序排列ꎮ最后整合线路与支线的关系ꎬ运用Java程序ꎬ将所有数据封装到集合里面ꎬ利用poi组件ꎬ把数据循环插入excel表中ꎬ实现数据导出ꎬ具体如图8所示ꎮ图8㊀导出数据展示图4㊀结束语目前在年度理论线损计算中ꎬ特别配网数据收集以及填报㊁校核将近占用了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巨大的时间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S图模生成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数据的方法ꎬ从配网图模数据转换生成配网数据ꎬ它可以大大减少线损理论计算的工作量ꎬ提高线损理论计算的准确度ꎮ参考文献[1]㊀常㊀康ꎬ薛㊀峰ꎬ杨卫东.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09ꎬ33(7):10-15.[2]㊀陈树勇ꎬ宋书芳ꎬ李兰欣ꎬ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ꎬ2009ꎬ33(9):1-7.[3]㊀丁心海ꎬ罗毅芳ꎬ刘㊀巍ꎬ等.改进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几点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01ꎬ25(13):57-60.[4]㊀李红梅.配电网线损计算与无功优化[D].沈阳工业大学ꎬ2005.[5]㊀董树锋ꎬ何光宇ꎬ孙英云ꎬ等.以合格率最大为目标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09ꎬ33(16):40-43.。
配电网的损耗计算与降损措施
配电网的损耗计算与降损措施当配电网运行时,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将要产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计算这些损耗对于配电网的平安经济运行很重要。
虽然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是不行避兔的,但应尽力实行措施去降低它。
这从节省能源、降低电能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来看都是特别必要的。
配电网的损耗组成:变动损耗:与传输功率有关的损耗,产生在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串连阻抗上,传输功率愈大则损耗愈大,在总损耗中所占比重较大;固定损耗:仅与电压有关,产生在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并联导纳上,如输电线路的电晕损耗、变压器的励磁损耗等。
一、线路的功率损耗线路功率损耗计算见图1。
首端导纳的功率损耗计算见图2。
末端导纳的功率损耗计算见图3。
阻抗的功率损耗计算见图4。
图1 线路功率损耗图4 阻抗的功率损耗图2 首端导纳功率损耗图3 末端导纳的功率损耗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阻抗的功率损耗计算见图5。
导纳的功率损耗计算见图6。
图5 阻抗的功率损耗图6 导纳的功率损耗对于三绕组变压器,应用这些公式同样可以求出各侧绕组的功率损耗,见图7。
图7 各侧绕组的功率损耗三、配电网的电能损耗1.电能损耗和损耗率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在给定的时间内,配电网的全部送电、变电环节损耗的电量。
在同一时间内,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配电网的损耗率,简称网损率或线损率。
见图8。
图8 网损率由于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荷是随时都在转变的,线路的功率损耗也随时间而转变。
工程上采纳“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τ可以理解为:假如线路中输送的功率始终保持为最大负荷功率Smax(此时的有功损耗为△Pmax),在τ小时内的电能损耗恰好等于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则称为τ最大负荷损耗时间。
求τ:(1)Tmax:假如用户以年最大负荷Pmax持续运行Tmax小时,其所消耗的电能等价于该用户以实际负荷运行时全年消耗的电能A。
(2)求τ:由不同行业的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数Tmax。
由Tmax 和用户功率因数,查出τ的值。
基于馈线区间和GIS的配电网网损计算拓扑分析方法
此 外 , 量 监 控 终 端 单 元 的 装 设 也 是 配 电 自动 大
化 实 现 的前 提 之 一 , 样 , 电 网 网损 计 算 及 拓 扑分 这 配
和 通 用 性 的前 提 下 , 了 使 上 述 网 基 结 构 矩 阵 A 能 为
够 包 含 更 多 的 信 息 , 里 将 两 个 节 点 之 间 的 线 段 I 这 D
刘伟 李 恒 张 江 孙 福 杰 , 志 忠 , , , 郭
( .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电 气 工 程 及 自动 化 学 院 ,黑 龙 江 哈 尔 滨 10 0 ; 2 北 京 许 继 电 气 有 限 公 司 , 京 10 8 ) 1哈 501 . 北 00 5
摘 要 :结 合 配 电 自动 化 的 工 程 实 际 问题 , 出将 馈 线 区 间 作 为 一 个 图 , 将 区 间 内 各 节 点 作 为 图 的 顶 点 , 点 提 并 节
Ⅳ 列 的 网 基结 构 矩 阵 加 以 描 述 , 为 区 间 内 节 点 的 Ⅳ
个 数 。 矩 阵元 素 定 义 规 则 如 下 : 果 节 点 i 节 点 J 如 与 之间存在线段 , 元素 A 则 =1 否则 A , =0 该 网 基 。
结 构 矩 阵 描 述 了 配 电 网馈 线 区 间 内部 潜 在 的连 接 方
作 为 A 阵 中 的 非 0元 素 值 , 即节 点 i与 节 点 之 间 如 果 存 在 线 段 , 元 素 / 为该 线 段 I 否 则 / 为 0 则 4 D, 4 。
图 1 一 个 典 型 的 配 电 网 馈 线 区 间 模 型 , 首 是 除
析 就 可 以 从 过 去 以馈 线 为 单 位 转 变 成 以 区 间 为 单 位 。不 但 提 高 了计 算 精 度 , 且 进 一 步 提 高 了对 而 馈 线 区 间 内各 类 网损 ( 线 路 损 耗 、 变 损 耗 以及 管 如 配 理 损 耗 ) 分 析 能 力 , 利 于 决 策 部 门 的 分 析 与 管 的 更
配电网电能的损耗计算及降损措施1
配电网电能的损耗计算及降损措施摘要:配电网由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组成覆盖我国广大城市和农村,配电网的运行要保证电能质量合格、电能损耗低。
线损是在电力网运行中发生的,它的出现不可避免,要采取措施降低电能损耗。
关键词:配电网、电能损耗、无功补偿1、 引言电能损耗是在电力网运行中发生的,它的出现不可避免,要采取措施把损耗降低。
本文将首先提出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电压损耗、配电线路损耗以及无功功率补偿计算等计算的方法,并且在此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降损措施。
2、 配电网电能损耗计算的方法配电网电能损耗计算包括电压损耗的计算、配电线路电量损耗计算以及无功功率补偿容量计算等三部分组成。
2.1电压损耗的计算配电网在运行功率传输时,电流将在线路等阻抗上产生电压损耗U ∆,假如始端电压为1U ,末端电压为2U ,则电压损耗计算公式为12()/N U U U PR QX U ∆=-=+其中,P 为线路传输的有功功率,Q 为线路传输的无功功率,N U 为线路传输的额定电压,R 、X 为线路电阻、阻抗。
2.2配电线路电量耗损计算在配电网中线路的年电能耗损为2332322max max 3101010/(cos )A RI P P R U τττϕ---∆=⨯=∆⨯=⨯其中max P ∆为年内线路输送最大负荷时的有功功率,max I 为装置所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τ 为最大负荷耗损时间。
如果将功率因数cos ϕ由1cos ϕ提高到2cos ϕ时,线路中的功率耗损降低为12%[1(cos /cos )]100%P ϕϕ∆=-⨯当电压为额定值时,在农用配电网中变压器的年电能耗损为220max /()K N A n Pt S P nS τ∆=∆+∆其中,0P ∆为变压器的铁损,K P ∆为电压器的铜损,K 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ax S 为电压器的最大负荷,t 为变压器每年投入运行的时间2.3无功功率补偿容量计算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检测瞬时功率因数,自动投切电容器,保证功率因数在设定范围内。
基于GIS的农网网损计算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GIS的农网网损计算的研究与实现张立国;刘永福;陈丽;刘江涛;刘伟娜【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GIS的农网网损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GIS系统数据存储方式的特点,重新定义了新的数据表格式,并将GIS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定义特殊的节点数据结构,加快了潮流计算速度,进而进行网损计算;采用Visual C#开发了相应的应用程序,并成功应用到某实际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08(000)006【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配电网;网损计算;GIS;潮流计算【作者】张立国;刘永福;陈丽;刘江涛;刘伟娜【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40 引言理论网损的计算是农村配电网经济运行、无功优化及电网改造的基础,是考核电力部门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计算,可以对配电网的馈电线路结构和布局是否合理做出评价,可以了解网损的分布情况和薄弱环节,而网损计算以潮流计算为基础。
10kV农村配电网为简化继电保护,需要运行时呈辐射状,并且R/X比较高。
这两个特点使经典的潮流算法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受到挑战。
PQ分解法由于解耦条件的不满足而陷入困境,牛顿法也常常陷于病态,需要加以修正。
从实际情况来看,10kV配电网负荷不像输电网那样呈点状分布,而是呈面状分布,负荷点数目巨大。
为此,针对配电网潮流提出了特殊的解法,有些学者提出面向支路的前推回代法[1-3]。
本文在GIS的平台上不但实现了SCADA系统的原有功能,而且通过将GIS系统数据导入到新定义的数据表中,定义特殊节点数据结构,采用前推回代算法实现了辐射状配电网潮流计算,进而对配网的网损进行了计算[4]。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配电网线损是指电能从供电点到终端用户的传输过程中发生的能量损耗。
线损是电网运行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仅会造成浪费电能,还会对电网运行稳定性和供电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针对配电网线损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线损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线损。
下面将对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和降线损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一、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在配电网的不同部位设置测量仪表,通过对电能输入和输出的测量,计算出线损值。
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测量结果可靠,但需要在各个关键位置设置测量仪表较为繁琐。
2.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是通过对供电所或用户户表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推算出整个配电网的线损值。
间接计算法相对于直接测量法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受到数据采集的影响。
3.收支法:收支法是通过统计供电所的输送电量和用户的用电量,然后进行电能收支平衡,计算出线损值。
收支法是目前配电网线损计算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其结果比较准确。
二、降线损主要措施1.优化线路设计:合理规划配电网的线路结构和电压等级,在设计中减少长线路、导线截面过小等不合理因素,以降低线路损耗。
2.优化供电侧设备: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确保变电站主变压器的负载率适当,减少变压器的损耗。
3.加强线路管理:加强对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并修复线路的故障和损坏,避免因线路老化和破损导致的额外损耗。
4.优化配变供电:合理规划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和位置,减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保持变压器的运行效率。
5.优化用户侧负载:与用户协商,合理规划用户的用电负载,避免用户侧负载过大造成配电线路过载和损耗增加。
6.使用高效设备:采用高效率的配电设备和电气元件,例如低损耗变压器、低损耗开关等,以减少线损。
7.落实电力电量计量和考核:建立完善的电力电量计量和考核制度,通过对供电所和用户用电情况的计量和考核,激励供电所和用户降低线损。
GIS平台配电网故障目前所用诊断算法特点分析
GIS平台配电网故障目前所用诊断算法特点分析【摘要】基于GIS平台,利用空间搜索技术、数学模型以及简化了的关键设备的结构,能够有效的确定配电网故障的位置,方便专业人员及时的给予故障处理方案。
本文通过配电网故障的分类以及基于GIS平台配电网故障诊断算法两个部分对GIS平台配电网故障目前所用的诊断算法特点进行分析,方便处理和快速定位配电网的故障。
【关键词】GIS平台;配电网故障;诊断算法在对配电网故障进行诊断时,选择基于GIS平台并结合相应的诊断算法,能够改善配电网故障诊断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基于空间搜索算法的诊断效率,有利于帮助实现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故障的排查、诊断的仿真模拟。
一、配电网故障的分类开关、刀闸、线路、配变等配电元件共同构成了配电网,四个元件中只要有一个配电原件出现故障就会导致配电网出现故障。
在对配网的故障原因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相应的开关操作来使故障设备停电。
因为任何设备出现的故障都可以通过相应的馈线来反应,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故障的发生当作是在相应的线路上进行的。
所以,可以将配电网出现故障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1.单相接地单相接地一般是指,由于三相平衡遭到破坏,使得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配电网运行的时间越长会击穿相应设备的绝缘的概率越高,进而容易造成和引起更大的事故。
因为造成单相接地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单相接地是在所有的配电网故障中发生的频率最高的故障。
2.两相短路两相短路一般是指,由于外力、雷击等原因造成的用户停电。
两相短路往往会形成强大的短路电流,如果故障得不到及时的隔离,会导致线路的烧断。
3.三相短路三相短路是所有配电网故障中最为严重的故障,发生的频率较低,一般为人为引起。
4.缺相缺相一般是指,由于三相电机无法正常运行或者一相或两相电机的受电端没有电压所导致的配电网故障。
不管发生哪一种配电网故障,都会对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一旦发现有配电网故障,应在发现故障的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解除或者隔离,确保整个配电网能够照常运行。
基于电力营销GIS平台下的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分析与应用
基于电力营销GIS平台下的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分析与应用线损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重要工作环节之一,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
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旨在降低线损、减少损耗、提高效益。
本文主要基于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中配电线路实时线损分析功能,在线监控10KV配电线路的实时线损完成情况,及时剖析、解决、处理线损异常问题,实现对配电线路损耗的精确分析和闭环管控。
准确、动态、合理的维护线路线损考核模型,提高模型配置完整性和准确率,同时通过对线损异常线路的分析核查,及时有效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对计量故障、违窃用电用户进行查处并追补电量,及时挽回公司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标签:营销GIS 实时线损应用一、问题现状用电采集系统上线之前,对于10KV配电线路线损的计算,主要采用同一时间抄录线路关口表计、用户表计,手工计算供入、供出电量及线路损耗完成值。
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这因抄表不同步、用户计量设备故障发现不及时、用户违窃电等多方面情况,出现10KV配电线路线损偏高、波动异常等现象,从而加大线损管理工作难度。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上线后,其中‘线损分析’功能模块理论上能够实现对线路线损的实时监控,但因对其相关模块功能、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够,功能使用管控不到位,致使线损模型配置不正确、不完整,线路模型配置率、完整率不到50%,同时线损率异常线路数量也较多。
此外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不能直观、清晰的反映线路实时线损的完成情况。
二、提升目标(一)问题原因分析以往的手工计算线路损耗的方式已不能准确反应出线损的真实水平,而且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
如因用户数量较多,不能保证抄表时间严格同步,会造成线损出现较大波动;用户计量PT烧坏造成计量失准或是用户违窃用电,发现线损异常会有一定滞后性,同时还需要对线路所带用户进行逐户排查,不能及时、准确的确定异常用户。
(二)管理提升目标一是结合营销GIS平台相关功能,加大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线损分析模块的管理和培训力度,提高实际应用水平,规范线路线损模型配置流程,保证线损模型配置率100%,配置完整率100%。
基于GIS的配电网优化潮流计算
基于GIS的配电网优化潮流计算袁昕【摘要】在基于GIS技术的分块优化规划中,提出将负荷等效的潮流计算方法。
该方法是在前推回代的基础上,用双方向等效电压降落模型对网络进行简化。
详细阐述基于支路电流的前推回代潮流算法中负荷等效的简化方法。
%The step to predigest calcul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flow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al planning method that based on GIS is present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forward/backward sweep method, simplifying the network with the single-phase bilater-al equivalent voltage model. This article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n the simplified method regarding to load equivalent in this forward/backward sweep method based on branch current power flow.【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潮流计算;配电网;简化;负荷等效;前推回代潮流算法【作者】袁昕【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沈阳 1108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4配电网潮流计算是配电网分析的基础。
配电网规划及其网络重构、故障处理、无功优化和状态评估等都需要使用潮流数据。
如果缺乏有效的潮流计算方法,配电网络分析只能是一句空话。
以前提出的潮流计算方法大多是针对高压电网的,将它们应用到配电网时,存在计算效率较低、收敛性较差(有的甚至无法收敛)的问题。
基于GIS系统图模转换的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
基于 GIS系统图模转换的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用电负荷增加,电能的损耗也逐渐增大,其中台区配电网的线损已经达到了整个电网线损的百分之四十。
台区线损是居民电力系统稳定、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配电网运行效率的核心,因此精确、快速地计算台区电网线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发现造成线损的真实原因,从而很好地开展精准降损工作。
关键词:线损理论计算;GIS系统图模;CIM模型引言由于线损是电网公司运营的主要经济指标,各电网公司一直将线损率作为考核自己经营管理的主要标准之一。
近年来,随着各项降损措施的有效投入,电网线损率基本达到了合理的范围。
据统计,目前我国电网的综合线损率约6.50%,而其中中、低压配电网运行引起的线损占整个电网系统运行损耗的50%。
在发达城市地区,线损率每波动0.01个百分点,将影响到几百万kW·h的电量。
可见,挖掘引起配电网损耗的潜在因素存在巨大的经济价值。
1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数据1.1配网运行数据配网运行数据的基本数据如图1所示。
填写数据说明:(1)配网名称:必须填写,数据从cim文件中获取;(2)是否停运:必须填写,默认是否,根据设备运行状态选择;选择是将不参与计算;(3)额定电压(kV):必须填写,按实际选择;(4)月/日平均电压(kV):必须填写,介于额定电压的93%-107%之间(5)有功电量(MWh):必须填写,来源计量系统;(6)无功电量(MVarh):必须填写,来源计量系统;(7)最大电流(kA):必须填写,来源调度自动化系统或计量系统;(8)最小电流(kA):必须填写,来源调度自动化系统或计量系统。
1.2层次分析法提取线损指标层次分析法[18-19(]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提出,可以把复杂问题按照不同的准则和性质拆分为不同的因素,依据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和隶属关系分为决策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基于GIS的农村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研究
计 算 分析 能 促 使 供 电企 业 采 取 相 应 的 降 损 措施 ,
一
、
引 言
提 高 供 电 企 业 的 经 济 效 益 , 是 电 力 企 业 完 成 国 家 计 划 和 企 业 上 等 级 的 主 要 内 容 之 一 。 但 是 由 于 理
配 电 网 是 一种 和 地理 信 息 密切 相关 的 网 络 , 线 路 以及 配 电 设 备 和 用 户 的 分 布 都 有 明 显 的 地 理 特 征 ,这 也 决 定 了配 电 网 与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相 结
数 学 模 型 正 确 实 用 及 计 算 结 果 满 足 要 求 的 软 件 可 以大 大 提 高 电 力 线 损 管 理 部 门 的 工 作 质 量 和 效 率 。
二 、配 电 网拓扑 分 析
电 力 系 统 网 络 பைடு நூலகம் 扑 分 析 的 任 务 是 处 理 开 关 信 息 的 变 化 ,形 成 新 的 网 络 接 线 , 为 网 络 分 析 各 种 应 用 软 件 开 发 奠 定 基 础 。 电 网 潮 流 、 短 路 计 算 、网 络 重 构 、 停 电 分 析 等 高 级 应 用 都 需 要 使 用 网 络 各 组 成 部 分 之 间 的 电 气 联 系 这 类 信 息 , 电 网 拓 扑 分 析 的 性 能 直 接 影 响 到 整 个 电 力 网 络 分 析 计 算 的 运
合发展。
论 线 损 计 算 的 数 据 采 集 和 处 理 量 均 非 常 大 , 随 着
电 网规 模 的 不 断 增 大 ,其 难 度 还 会 增 加 ,所 以 线 损
理 论 计 算 的 实 际 工 作 难 度 与 所 采 用 的 计 算 工 具 有
基于GIS的配网网损计算的研究与实现
理论 网损 在计 算配 电网经济 运行 、 无功优 化及 电网改造 的基 础 ,是考 核 电力 部 门运行 管理 水 平 的重要 技 术经 济指 标 ,具 有极 其重 要 的作 用 。通 过计 算 ,可 以对 配 电网 的馈 电线 路 结构 、布 局 是否 合理 做 出评价 , 可 以了 解 网损 的 分布情 况和 薄弱 环节 。而 网损计 算 以潮流 计算 为基础 。 lk配 电网 为简 化 继 电保 护需 要 运行 时 呈辐 射状 ,并 且R X OV / 比较 高 , 这两 个特 点 使经 典 的潮 流算 法在 配 电网 的应 用受 到挑 战 。P 分解 法 由于解 Q 耦条 件 的不满 足 而 陷入 困境 ,牛 顿法 也 常常 陷于 病态 ,需要 加 以修 正 。从 实 际情 况来 看 ,lk 配 电 网负荷 不像 输 电 网那样 呈 点状 分布 ,而 是呈 面状 OV 分 布 , 负荷 点 数 目巨大 。鉴 于 此 ,人 们 针 对 配 电 网潮 流 提 出 了特 殊 的解 法 ,有些 学者提 出一 些面 向支 路的 前推 回代法 [ 3 。 1 ] 本 文 在 GS I 的平 台 上 不 但 实现 SAA 统 的 原 有 功 能 , 而 且 通 过 将 CD系
[] 4。
1新数 据表 的建立 在为 配 网作完G S I系统 后 ,在G S I系统 数据 表 中,各 个设 备之 间 的联系 都 是通 过配 电杆 塔 的唯 一标 示符 I 作为 中介 联系 在一 起 的 。而在 配 电杆塔 D
IE 3 节点 的树 状 网络和 某实 际 农村配 电网 中某一 馈线 分支 为例 为例 ,验 EE 3
配电网中的电力设备损耗计算与优化方法研究
配电网中的电力设备损耗计算与优化方法研究配电网是指将高压输电网输送来的电力分配到终端用户的低压电网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并确保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而在配电网中,电力设备的损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能效和电力质量。
因此,如何准确计算和优化电力设备的损耗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一、电力设备损耗的计算方法配电网中的电力损耗主要来自于电缆线路、变压器和开关设备。
它们在电力输送和转换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
因此,计算电力设备的损耗是优化配电网能效的关键。
1. 电缆线路的损耗计算电缆线路作为配电网中常见的输电方式,其损耗计算是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电力传输的物理特性,可以采用热模型方法来计算电缆线路的损耗。
该方法通过考虑电流、导体材料、环境温度等因素,建立电缆线路的热平衡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求解得到线路的损耗。
2. 变压器的损耗计算变压器作为配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其损耗计算直接关系到电网的能效。
通常,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包括铁损、铜损和运行损耗。
其中,铁损和铜损是固定的损耗,可以通过实验或公式进行计算;而运行损耗则与变压器的负载率相关,可通过实时监测变压器的负载率来计算。
3. 开关设备的损耗计算开关设备是配电网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其损耗计算可通过考虑开关状态、电流和电压等因素来进行。
一般来说,开关设备的损耗可以分为接触电阻损耗、开关分合动能损耗和泄漏磁场损耗等。
这些损耗可以通过实验或模拟计算来得到。
二、电力设备损耗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配电网的能效,减少电力设备的损耗,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优化电力设备的工作参数通过优化电力设备的工作参数,如变压器的负载率、开关设备的开关角度等,可以减少设备的损耗。
例如,通过合理调节变压器的负载率,可以使其运行在最佳点,从而减少电流和电阻的损耗。
2. 选择高效节能的电力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电力设备也是减少损耗的重要措施。
基于GIS中低压电网线损管理
基于GIS的中低压电网线损管理【摘要】电网线损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它可以反映电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基于gis 的线损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对电网线损管理工作进行革新,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增强系统的可视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线损 gis 管理系统1 引言能源问题,是各个大国越来越关切的重大问题;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的能源资源形势,对于进一步做好能源的科学合理管理和节约用能工作很有意义。
线损管理涵盖管理科学中的方法、理论、政策、制度等,又涉及计算机,电力等相关技术。
因此,寻求一种技术角度来优化线损管理是追求的目标。
结合电力网的地理特性、基于gis开发适用于电力企业的理论线损管理系统,是当前较为多见的线损管理实现方案。
2 线损管理的意义线损是电能在电网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周围介质中。
包括:有功电能损失,武功电能损失,电压损失,习惯称为有功损失为线损。
线损又分为,实际线损,理论线损,管理线损。
电力网规划、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比较和变电所的设计,都需要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这种规划、设计阶段的线损计算所要求的准确度并不高,但要求计算方法简便、实用,所以表格法和计算曲线法比较理想。
局部的线损理论计算,可用于对一些降损技术措施的效益进行预计,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选择经济合理的降损方案。
比较全面细致的线损理论计算,可以确定线损电量的大小及其构成,也可以揭示技术线损电量与运行的电压水平、负荷率、平均功率因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比较科学地制定降损的技术措施;全面的线损理论计算的结果,还可与统计所得的统计线损电量相比较,从而估算电能损耗的大小。
节约能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国关心的重要问题。
而电能又是日常,生产,生活必须的能源,因此如何管理,降低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线损加强管理能够将节约的能源损耗用来进行其它的能源投资。
配电网损耗
配电网损耗一、损耗分析1.1理论线损计算法均方根电流法是线损理论计算的基本方法。
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条件和计算资料,可以采用平均电流法(形状系数法)、最大电流法(损失因数法)、等值电阻法、电压损失法等方法。
下面介绍上述两种计算方法。
1.1.1均方根电流法1.2网损计算法1.2.1均方根电流法均方根电流法原理简单,易于掌握,对局部电网和个别元件的电能损耗计算或当线路出日处仅装设电流表时是相当有效的尤其是在0.4-10kV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中,该法易于推广和普及但缺点是负荷测录工作量庞大,需24h监测,准确率差,计算精度小高,日因为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缺乏自动反馈用户用电信息的手段,给计算带来困难,所以该法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1.2.2节点等值功率法节点等值功率法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对运行电网进行网损的理论分析时,所依据的运行数据来自计费用电能表,即使小知道具体的负荷曲线形状,也能对计算结果的最大可能误差作出估计,井且电能表本身的准确级别比电流表要高,又有严格的定期校验制度,因此发电及负荷24h的电量和其他运行参数等原始数据比较准确,且容易获取。
这种方法使收集和整理原始资料的工作大为简化,在本质上,这种方法是将电能损耗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功率损耗的计算问题,或进一步转化为潮流计算问题,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准确而又容易实现,因而在负荷功率变化小大的场合下可用于任意网络线损的计算,井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但缺点是该法实际计算过程费时费力,且计算结果精度低。
因为该法仅仅通过将实际连续变化的节点功率曲线当作阶梯性变化的功率曲线处理或查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的方式获取节点等效功率近似地考核系统状态。
二、降损措施1.简化电网的电压等级.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城市电网改造工程要求做到:从500kV到380/220V之间只经过4次变压。
除东北部分电网采用500kV、220kV、63kV、10kV、380/220V5个等级外。
其它电网采用500(330)kV、220kV、110(或35)kV、10kV、380/220V5个等级。
一种基于GIS平台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4 结 语
随着 地 区 电网与主 网的联 系越 来越 紧密 . 区 电 地 网的稳定 性 问题 日显重 要 。 区电 网应 重视 稳定分 析 地
计算误差取值。 在安排联络线送 电计划时. 还应适 当考虑电网可
能出现 的正常潮流波动 , 防止其导致电网越控制极限
运行。 参 考 文献
1 根据配电网 GS平台构建 的网络拓扑模型 , ) I 搜索当前配电网结构 . 通过判断开关的开闭状态以及 线路的连接关系获得线路全部节点信息。 2 通过对步骤 1 得到的结果进行化简生成节 ) ) 点结构图 , 去除线路中既不是分歧 、 也不连接配电变
判 断 是 否 收敛
压器 的杆塔 ,剩余杆塔 即为潮流计算需要 的全部节 点。对分支与节点的描述方式为 : 通过杆塔的 G I UD
图 1 GI S平台下 的配 电线路图
Fi u e 1 Dit i u i n p we r cr u td a r m a e n g r sr b t o r wie ic i i g a b s d o o GI S
基于GIS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研究与应用探讨
基于GIS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研究与应用探讨【摘要】基于GIS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对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本文对基于GIS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进行研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基于GIS拓扑分析的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不断完善,促进配网供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GIS拓扑分析;配网供电能力;评估;应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网的供电能力是影响供电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对配网供电能力进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评估结果,对配网供电能力进行调整,有利于配网供电能力的提高。
本文结合GIS拓扑分析,建立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对配网供电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改进配网供电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提高配网供电能力,促进供电服务质量的提高。
1 基于GIS的配网拓扑分析1.1 基于GIS的拓扑分析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较强的数据存储能力和输出能力,GIS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地理背景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GIS的数据存储能力对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进行拓扑分析,将GIS的功能有效应用到配网供电能力评估中。
GIS的数据存储功能主要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我国的配电网很多都是以辐射的方式形成拓扑网络,配电网需要较多的设备元件,并且分布面积较广,将GIS应用到配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中,就需要将配网中的地理图形通过GIS 转换成数字的形式,我国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在不断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与配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配电网的主要设备元件进行定位,如杆塔、配电变电站等[1]。
利用GIS按照配网相关设备元件的地理坐标对数据进行采集,并转换成数字形式,GIS对空间数据是进行分层组织的,对采集的空间数据进行分层管理,GIS平台能够根据数据绘制线路图,并且线路图一般能够符合实际地理背景图。
电力网网损率测试计算方法
电力网网损率测试计算方法电力网网损率是指电力系统输电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抗和电容等原因导致的电能损失,其计算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电能转换和输送过程中,电力网网损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电能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损耗功率法是一种直接测算电力网总损耗功率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进行测定,从而确定反映电力网网损率大小的指标。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测量电力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电能,即测量电源电能和负荷电能。
2.计算电力系统的总损耗功率。
总损耗功率是输入电能与输出电能之差。
3.计算电力网的网损率。
网损率是总损耗功率与输入电能之比。
网损率曲线法是一种通过曲线拟合计算网损率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力系统的输入电能和负荷电能的关系曲线进行网损率的估算。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电力系统的输入电能和负荷电能的历史数据。
2.通过将输入电能和负荷电能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一条关系曲线。
3.根据关系曲线,计算每个时间点的网损率。
4.计算出网损率的统计指标,如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基于物质平衡的测算法是一种基于电力系统的能量平衡原理进行网损率计算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传统的电能计量和测量,以及物质平衡原理来估算电力网的网损率。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测量电力系统的输入电能和负荷电能。
2.根据传输线路的特性,测定电力网的传输损耗。
3.使用物质平衡原理,根据输入电能、负荷电能和传输损耗,推算出电力网的总损耗功率。
4.计算网损率,即总损耗功率与输入电能之比。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如基于统计数据的估算方法、基于电流电压测量的功率损耗方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电力网网损率的测试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IS和区间FTU的配电网网损计算方法1引言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分析功能之一的配电网网损计算,在配电网络规划和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经济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已逐渐成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成熟的商用GIS平台不断涌现[1]。
网损计算中的拓扑分析是GIS平台成熟、可靠的基本功能之一。
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拓扑分析功能将会大大提高系统的开发速度及运行可靠性,可以使其具有相当的可扩展性。
配电自动化实现的前提之一就是大量装设监控终端[2-5]。
当具有这些条件后,配电网网损计算及拓扑分析就可以从过去的以馈线为单位转变成以区间为单位来进行[6],既提高了计算精度,又能加强对馈线区间内各类网损(如线路损耗、配变损耗以及管理损耗)的分析和管理能力。
但是,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配电系统只装设了馈线终端单元(FTU),而大量的配变终端单元(TT U)往往欠缺;而且监控终端的量测数据也有缺失。
因此,有必要改进原有的网损计算方法,使其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本文所述的配电网网损计算方法,就是基于上述成熟的实际条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并且充分考虑了配电系统的现有技术和能力。
2区间拓扑分析2.1配电网馈线区间数学模型区间拓扑分析是本文方法的基础。
专用的数学模型又是拓扑分析的前提。
采用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法[7]描述配电网馈线区间的拓扑结构。
将区间内部的各个节点作为图的顶点,节点间的线段作为图的弧,以线路上潮流的方向作为弧的方向[8, 9];区间的首端节点(即区间潮流的流入节点)的固定编号为0,其余节点编号无顺序要求。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建立配电网馈线区间数学模型。
(1)馈线区间的无向图描述模型把一个区间内的线段作为无向边,并采用N行N列的网基结构矩阵A加以描述。
N为区间内的节点数。
A矩阵元素定义规则如下:若节点i与j之间存在线段,则元素Ai,j=1,否则Ai,j=0。
A描述了配电网馈线区间内部的潜在连接方式。
不论在GIS图上还是在数据库里,配电网中的每个设备(如开关、配变和线段等)都对应着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即设备(ID)。
所以,为不失一般性和通用性,为了使矩阵A能够包含更多的信息,可将2个节点之间的线段ID作为A中的非0元素值,即节点i与j之间如果存在线段,则元素Ai,j为该线段ID,否则Ai,j为0。
图1为一典型的配电网馈线区间模型。
图中除首端节点外,其余节点可任意编号。
按照上述建立网基结构矩阵的方法,可建立区间的矩阵A显然,对于一实际的配电网馈线区间,其生成的矩阵A将是一稀疏矩阵,这样,就可以利用成熟的稀疏矩阵技术[10]对A做进一步处理,以提高算法的解算效率。
(2)馈线区间的有向图描述模型由于网基结构矩阵A只描述区间内节点之间的无向关系,无法表明区间当前的运行方式,所以还需要建立区间内节点的有向描述模型。
把线段上潮流的方向作为节点间线段的方向。
沿着该方向,则称潮流的流出点是流入点的父节点。
反之,则称流入点是流出点的子节点。
由于配电网的结构是辐射状树型结构,所以1个节点可能会有多个子节点,但仅有1个父节点。
这样,利用树的双亲表示法,可建立N ´1的区间有向描述矩阵。
其规则为:如果节点i的父节点是j,则由于区间首端节点在本区间内无父节点,则令其对应的元素值为-1。
显而易见,区间的有向描述矩阵A-表明了区间当前的实际运行方式。
与网基结构矩阵A一样,有向描述矩阵中只包含结构信息,因此还应当有设备信息才能满足实际计算的要求。
这样,将N´1的矩阵扩展为N´3的矩阵'。
其元素涵义:存放父节点号,存放节点设备类型,存放节点设备ID。
对于图1所示区间,可建立如下的区间有向描述矩阵'式中SW和SWi分别为开关类型和开关ID值;T和Ti分别为变压器和变压器ID值;P和Pi分别为其它类型和其ID值。
2.2网损计算中专用数据结构的定义上述2个矩阵是为了获得拓扑分析的结果而建立的,其中存放的是拓扑数据。
要利用这些结果继续进行网损计算,还需要定义计算专用的数据结构,即节点属性数据结构。
节点属性数据结构中,主要包括节点注入电流、节点配变容量、配变短路及空载损耗功率、节点馈入支路电阻等节点属性数据。
其中大部分成员数据来自于数据库中的配变、开关和线段属性。
2.3与GIS平台拓扑分析模块的结合商用GIS平台具有成熟的拓扑分析功能,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SDE)能够方便地实现空间数据与专题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
利用节点拓扑和弧段拓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诸如连通性、邻接性等拓扑对象间的空间关系。
同时,此类GIS平台通常会提供丰富的接口函数和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以便用户能更灵活地使用其内部各模块,使用户专注于数据结构与功能的构造,而不必关心其内部实现方式。
这样可以大大加快软件的开发速度并提高其运行可靠性。
在明确本文第2.1和2.2节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对GIS平台拓扑分析功能的调用过程,也就是利用该功能构造前述区间网基结构矩阵和有向描述矩阵的过程,需要用到GIS平台提供的拓扑分析编程接口。
对1个区间的拓扑分析完成后,网损计算模块会利用构造好的矩阵,在该区间内进行一系列的运算,继而得到区间网损,最终累加得到馈线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网损。
这样,在拓扑分析模块和网损计算模块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实现了二者在功能上的紧密结合。
2.4对区间末梢开关RTU欠测的处理在GIS的拓扑分析模块中,1条馈线上的各个区间是以各自的首端开关(首端系指区间潮流的流入端)作为标识和分隔点的,即本区间首端开关就是上1个区间的末梢开关。
由于在以区间为单位的网损计算中,需要用到开关处RTU的量测电流,但如果由于故障等原因无法提供该量测电流时,则认为此RTU处于“欠测”状态。
当本区间某一末梢开关欠测时,就要把该开关当作区间内“其它类型节点”加以处理,即在有向节点数组中将该开关对应的节点类型设定为“其它类型节点”,同时对以该开关为首端的区间继续进行搜索,这样就将本区间范围扩大到了以该“欠测”开关为首端的下1个相邻区间内。
3区间网损计算方法3.1方法的提出配电网是一庞杂的系统。
它具有数量巨大的节点、分支线和各种设备,而且很多设备不具备量测运行参数的条件,因此,要精确计算配电网的理论网损有相当大的难度。
在通常满足实际工程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一般采用平均电流法和等值电阻法进行计算。
具体可参见文[11]。
不同计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平均电流法对各监控终端上传的实测数据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装设不完全,则应用该方法就不再有效,这时可以采用等值电阻法。
然而,文[11]所述的等值电阻法其精度又较差,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损分析和管理需求。
针对目前很多配电网只装设馈线FTU,而缺乏大量的配变终端单元(TTU)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 IS拓扑分析和区间FTU的网损计算方法。
3.2方法的描述Iim(i=0、3)为开关节点RTU日平均量测电流,Ii(i=1、2)为负荷支路电流,I 1-2为节点间支路电流,SiL(i=1、2)为负荷容量。
若要计算该区间网损,就必须得到图中所有电流值,但由于没有装设配变终端单元(TTU),因此I1与I2没有量测值,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得到。
在配电线路电压降落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各支路电流的分布与支路负荷容量成正比。
因此可利用“线性网络的叠加原理”,从开关0的量测电流I0m中减去I3m,然后根据S1L和S2L的大小按比例进行分配。
即从开关3逆着线路潮流方向回溯而上,将I3m重新加回到所有经过的支路电流中,可得Imin、Imax和Iav分别为区间首端日最小电流、日最大电流和日平均电流。
式中It为区间首端FTU日整点实测电流。
这样,就可以利用文[11]的公式,将区间的线路损耗、配变铜损和配变铁损求出,从而得到整个区间的日网损。
将1条馈线所有区间的日网损累加,即得该馈线的日网损。
上述求解过程中,在按负荷容量分流时,由于缺少TTU,所以可以用配变容量代替实际负荷容量,这在二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应用上述方法的前提是,首先要得到区间拓扑分析的结果,即利用前述GIS拓扑分析功能完成对2个矩阵的构造。
此外,在计算过程中不必考虑开关的欠测问题,因为在拓扑分析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对欠测开关的判断和处理,计算时只需将欠测开关作为非开关节点处理即可。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拓扑分析模块与网损计算模块的相对独立性。
实际上,欠测的一种极端情况就是整条馈线只有出口处FCB上的RTU有量测值,其余开关均无量测值。
这时得到的馈线网损计算精度等同于文[11]中提出的等值电阻法的精度,其他非极端情况下的计算精度均要高于该方法的精度。
如果TTU装设完全,则计算精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3.3区间网损计算流程。
4结束语本文针对很多配电系统只装设馈线FTU,而欠缺配变终端单元(TTU)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GIS和区间FTU的网损计算方法。
该方法将常规的基于馈线的网损计算改进为按区间进行计算的网损算法,克服了TTU装设不完全的问题,提高了计算精度和速度,以及对各类网损的分析管理能力。
此外,该方法中用到的区间拓扑分析是基于GIS的,使拓扑分析和网损计算在代码级上进行了分离,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程序结构更清晰,并具有对不完整量测数据的处理能力和一定的通用性。
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山东省济宁市配电自动化。
实际测试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