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差异比较

合集下载

2020年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 区域差异

2020年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 区域差异

候 季寒冷干燥
温和少雨
河流 资源
农业
工业 人民 生活 生态 问题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 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盛产春小麦 、玉米、甜菜,最大的商品粮基 地;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 熟,盛产冬小麦、棉花、花生;黄 土高原以出产谷子为主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 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湖泊众多,冰川广布,内流 区和外流区兼具
植被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 大部分地区为荒漠,部分

地区为荒漠草原或草原
主要为高寒荒漠
土壤
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
的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
缺乏发育成熟的土壤
区域内部自
然差异形成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 温状况
随距海洋远近而变化的 干湿状况
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 合状况
限制因素
北方
南方
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 面积广,森林、煤炭、石油、铁矿 丰富
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热量 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 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 丰富
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面临调整 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 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
积极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 设取得重大成就,工业化和城 市化进程快,人地关系日趋紧 张
4.意义
(1)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
共同富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 社会稳定 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将西部地区的 资源 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考点研析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区域与区域比较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区域与区域比较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区域与区域比较一、课标呈现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区域与区域特征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特征(1)整体性: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组成区域的各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的区域差异,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

(3)关联性: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如下图区域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知识点2:区域差异(1)区域的相似性(2)区域的差异性知识点3: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1)原则: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采取适宜的发展战略。

(2)考虑因素:在区域发展中,既要考虑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和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

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_(1)地理位置特征四、素养深化素养能力1: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_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2020届 一轮复习 湘教版浙江新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 :第32讲 区域差异 课件(48张)

2020届 一轮复习 湘教版浙江新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 :第32讲 区域差异 课件(48张)

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3.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
夏季受海洋季风影
响显著,普遍高温
自然 地理 环境 特点
多雨,冬季受北方 冷气流影响,大部 气 分地区寒冷干燥。 候 年降水量均大于 __4_0_0__毫米。气温 因纬度变化而变
干旱少雨的 ___大__陆__性_____ 气候,气温年
较差、日较差

独特的_高__原___ 气候,气温低、 日较差大,降 水少,太阳辐 射强
青藏高 寒区
海拔较低,包括第
海拔较高,地形以
自然
二级阶梯的黄土高 高原、__盆__地__为主,
原、四川盆地、云
以高原地
地理 地
主要包括第二级阶
贵高原、横断山区,
形为主,地
环境 形
梯的内蒙古高原、
第三级阶梯的沿海
势高
特点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
广大平原和丘陵地
尔盆地等

东部季风区
西北内陆干 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 寒区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 32 讲 区域差异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差异
(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
然地理环境特点
b
(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b
(3)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b
(4)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
c
我国主要区域的特点及差异
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
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大,无凌汛
部分河流河段有凌汛
煤、石油、天然气、铁 有色金属、水能、森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课件 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课件 中图版

解析:根据气候、地貌条件的差异, 可把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 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 区。图中的a、b、c、d位于受夏季 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雨热同期,
但由于季风的变率较大,该区也是世
界上水旱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地区之一。
由于该区跨纬度较广,南北热量条件有
较大差异,自南向北作物的生长期越来
越短,作物的品种也不相同。e、f属于
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距海远近
的不同,两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东
部降水量丰富的地方,植被以草原为主,
越往西降水量越少,植被也逐渐过渡 为荒漠。g是青藏高寒区,该地植被以 高山草甸为主,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 主;在河谷地区,由于热量条件相对 优越,可发展河谷农业,其中最著名 的农作物是青稞。
区域工业化阶段。
考点串讲课堂互动
考点1 区域的重要特征
划分区域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区域之间
的差异,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实现区域的
可持续发展。前提是明确区域的特征。
区域的众多特征中,最重要的是相似
性(整体性)、差异性和联系性(开放性)
三大特征,形成原因分析如下:
方法突破
解决有关区域特征分析的
问题需要熟练掌握的方法 (1)认真提炼题目材料中关于区域的纬 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地形等地理要素 的信息,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 素的特征。
自然环 境因素
差异形成的原因
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纬度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异,造 成了温度的不同;大气环流和海 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降水的不 同;寒暖流的流经也会对气候产 生影响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 和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 气候、地形、植被等 气候、植被、人类生产活动等的 差异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2课 区域发展差异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2课 区域发展差异 新人教版必修3
我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在多 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如下表所示:
区域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地形
自然 气候 特征
植被
平原和高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高原均有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社会 特征
土壤 水文 自然 资源
以棕壤和黄土为主 以红壤、砖红壤为主
第(3)题,以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考查区域的可持 续发展,实质是考查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可 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学生要将这三项内 容与具体的中药材加工业建立联系。生态方面促进中 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上,延长 产业链,带动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最后扩大就 业,增加收入,社会可持续发展。
规律技巧总结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分析和重要措施: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加大对西 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有利 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条件支持和 条件 帮助西部地区; ④西部地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一 些加快发展的经验; ⑤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 开发潜力大; ⑥西部地区的人民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2)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 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 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 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 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 重要窗口。
答案:
(1)对中国: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免受国际铁 矿石企业的控制);拓展国际市场。对巴西:有 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 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 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 (2)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 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 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 近,交通运输方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3:4.1核心考点 地理区域差异比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3:4.1核心考点 地理区域差异比较

[答案] (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 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 陕北:农林牧结合
核心考点突破 H
提升能力 突破难点
核心考点二 地理区域差异比较
[知识整合] 1.区域差异比较的基本模式 不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 多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差异比 较首先要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 地列举比较。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
命题点
思维切入点
地表环 境特征
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 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 育程度等
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
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状况, 水系特征
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省区、重要城
市和主要地形区等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我国四大区域地理特征差异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平原面积广大,温带季 地形以丘陵、山地、盆地为主,
自然
风气候为主,温带落叶 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亚
特征
阔叶林景观
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旱作农业为主;东北地 水田农业为主,“鱼米之乡”,
人文 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 长江流域有多个商品粮基地,但
(3)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地区比较的侧重点 ①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 等方面的异同。 ②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在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整改 措施等方面的异同。 ③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特点 等方面的异同。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区域差异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区域差异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区域差异分析典例分析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1 图2 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图l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图形解码:【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的农作物是青稞、小麦,丁地位于恒河上游,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两地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异同点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比较。

两地都位于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两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充足。

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丁地位于西南季风迎风一侧,降水多。

第(2)题,由题干可知,甲地为高原半干旱草原带,丁地为热带季雨林带,乙地海拔较高,为高山草甸带,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海拔较低,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水分和热量产生差异。

第(3)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汇集了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两条河流,流域面积较大,该区域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强度大,流域地形坡度较大,坡地开发,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答案】(1)青稞(小麦) 水稻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差异考点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差异考点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差异考点分析一、方法技巧如何分析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①气候差异的形成②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③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④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状况。

二、考点分析考向一区域差异的表现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西部沿海地区位于欧洲,两地都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东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快、水平低,西部欧洲均为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城市化阶段,速度缓但水平高;东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西部要低,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东部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于西部发达国家,且西部以乳畜业为主。

第2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题干获知时间是6月至8月,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航行方向由东向西。

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区域差异比较类

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区域差异比较类

八、区域差异比较类模板展示1.自然要素差异2.人文要素差异应用体验例读图,完成下题。

说出准噶尔盆地不同于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模板套用对型训练1.[2018天津文综,13(1),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图Ⅱ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

两市发展钢铁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靠近煤、铁矿产和水源,不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2.阅读下列关于非洲及其周围7月份气压及盛行风分布图,回答问题。

(28分)注:热带辐合带是指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1)分析图Ⅰ中,南半球等压线比北半球等压线平直的原因。

(8分)(2)比较图Ⅰ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10分)(3)比较图Ⅱ中M、N两处盛行风的风向及性质差异,说明N处盛行风的成因。

(10分) 3.[2017课标Ⅰ,37(2)(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2)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4.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呈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如下图),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达436条。

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年降水量达4 000毫米以上。

高三地理:区域差异分析类

高三地理:区域差异分析类

10.区域差异分析类模板展示1.自然要素差异思考方向答题模板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贫乏)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疏)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2.人文要素差异思考方向答题模板农业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应用体验1.(2014北京丰台一模)读图,完成下题。

区域和区域差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区域和区域差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相互联系的规律 (3)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__区__域__产__业__结__构__和空间结构提供 依据。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疑点辨析1】 地理位置和地理区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提示 地理区位和地理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易混淆。区 位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是指该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 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由此可知,区位概念包含位置概念。地理 位置可分为下列类型: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自然位置:海陆分布位置;政 治位置:各种政治力量的空间配置关系;经济位置:事物间的经济空间关系。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干湿区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 (1) 含 义 : 指 一 定 范 围 的 __地__理__空__间__ , 它 具 有 一 定 的 __地__理__位__置__ , 是 一 个 _可__度__量___的实体。 (2)特点
过渡
等级
相对一致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解题能力培养] (1)
冰川
绿洲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2)
夏 积雪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3)
新疆
天山
答案 (1)D (2)B (3)D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角度1 区域气温和降水变化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技法点拨] 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 从区位入手,整体把握。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区域差异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区域差异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区域差异一、考试内容区域差异(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3)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4)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二、考查方式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均常出现。

以中国地图为背景分析区域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特别是必修Ⅰ、必修Ⅱ主干知识与中国地图整合是考试的重点。

三、考点分析区域差异(以我国为例)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4.秦岭一淮河的地理意义(1)我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1月0__℃等温线通过——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

(5)水田主要分布区与旱地主要分布区分界线。

5.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位置范围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平四、考点训练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

读图回答1~3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较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3.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和干旱区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 1.B 2.A 3.D解析第1题,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地理 八、区域差异比较类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地理   八、区域差异比较类

八、区域差异比较类模板展示 1.自然要素差异思考方向答题模板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气候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形、地势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高×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贫乏)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疏)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贫乏);水资源丰富(短缺)2.人文要素差异思考方向答题模板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农业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类型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工业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 环境条件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应用体验 例 读图,完成下题。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65课时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65课时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目录
03 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十)
(1) 说 出 渭 河 平 原 南 北 两 侧 (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4分)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 位优势。(8分)
区域地理特征与差异类
目录
03 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十)
区域地理特征与差异类
答案 (1)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 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2)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 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目录
03 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十)
区域地理特征与差异类
真题感悟
[典例] (福建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 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 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下游地区
拥有四通八达的水陆空 有我国最大的沿
_交__通__运__输___网络,是我国 海_港__口__群___,是
东西部、南北方经济交流 国内和国际联系
的中心枢纽
的交通枢纽
目录
01 图表自主填绘
(2)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发展
地区
发展策略
上游
①重点发展特色__生__态____农业;②发展__休__闲___农业和乡村旅游;③建 立全国性的__能__源____、原材料加工基地;④巩固加强第二产业;⑤优先 发展__第__三____产业,利用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⑥建立现代化综合 _交__通__通__信___网络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差异比较
(2020·沭阳县修远中学高考模拟)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现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及南纬30°~45°、海拔400~600米之间的地区。

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

下图示意智利葡萄产区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1.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 A.地处山谷B.海拔较高
C.邻近沙漠D.靠近大洋
(2019·广东高考模拟)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2~4题。

2.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候多种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

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A.通风透气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防潮D.保温
4.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D.土壤
(2020·四川绵阳中学测试)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

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相同,但耕作制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地形D.降水
(2019·安徽合肥一中测试)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
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

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
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

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
变酸。

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致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

读图回答7~9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