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动态与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区别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区别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区别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沙漠化与荒漠化是两个经常被用来描述干旱地区的现象,然而,这两个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它们有不同的定义和特点,并且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首先,沙漠化是指原本不是沙漠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变成沙漠的过程。

这种过程通常发生在干旱地区,其中水资源稀缺且水分蒸发率高。

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采伐、过度灌溉和土地不适当利用等。

当土壤暴露在风力和水力的影响下时,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水分流失和植被减少。

这种现象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地区尤为突出,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经济问题。

相比之下,荒漠化是指原本是沙漠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荒芜的过程。

荒漠化通常发生在沙漠地区,其特点是低降水量、高温和贫瘠的土壤。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气候变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和土地侵蚀等。

荒漠化导致土壤贫瘠,植被减少,甚至可能导致土地的失去肥沃度。

荒漠化的一个著名案例是中国西北地区的草原退化问题,这导致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困难和生态环境的退化。

无论是沙漠化还是荒漠化,这两个现象都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它们导致了土地的贫瘠和植被的减少。

这对于农业、畜牧业和人类居住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减少了土壤的肥力和水分的储备。

其次,沙漠化和荒漠化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由于土地的荒芜和植物的减少,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最后,这两个现象还会导致水资源的匮乏。

由于土地的贫瘠化和水分的流失,干旱地区的居民往往面临着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生存困境。

因此,沙漠化和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现象,它们分别描述了干旱地区土地逐渐变成沙漠和荒芜的过程。

虽然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原因和影响,但是它们也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采取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并保护我们的环境免受沙漠化和荒漠化的进一步威胁。

内蒙古主要侵蚀规律

内蒙古主要侵蚀规律

内蒙古主要侵蚀规律
一、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是内蒙古地区最为常见的侵蚀类型,主要发生在降雨量较大、地形坡度较陡的地区。

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地表土壤和岩石被冲刷侵蚀,形成沟壑、河谷等地貌。

水力侵蚀对地表的破坏较大,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和肥力。

二、风力侵蚀
内蒙古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风力资源丰富,因此风力侵蚀也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侵蚀类型。

在干燥气候和强风条件下,地表土壤和岩石会被风吹走,形成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会导致土地贫瘠化和沙漠化。

三、冻融侵蚀
内蒙古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凉,因此冻融侵蚀也比较常见。

在冬季,土壤和岩石因冻结而产生裂隙,随着气温升高,裂隙扩大,导致岩石碎裂、剥落,形成石海、石河等地貌。

冻融侵蚀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水文循环。

四、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是指由于耕作、采矿、道路建设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壤流失。

内蒙古地区的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过度开垦、放牧和采矿等区域。

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地退化、肥力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

五、混合侵蚀
混合侵蚀是指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侵蚀类型,如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的组合、水力和冻融侵蚀的组合等。

混合侵蚀对地表的影响更大,会形成更加复杂的地貌类型。

总结:
内蒙古地区的主要侵蚀规律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土壤侵蚀和混合侵蚀。

这些侵蚀类型会对地表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导致土地退化、生态失衡和生产力的降低。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各种侵蚀的影响。

土地石漠化的原因以及措施

土地石漠化的原因以及措施

土地石漠化的原因以及措施
一、土地石漠化的原因
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

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二、土地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1、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使植被恢复;
③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
④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

2、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以内陆河流流域作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分配上中下
游用水比例;
②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外围封沙育草带、绿洲边缘乔木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与绿洲内部的窄林带、小网格的护田林网相结合的防护林系;
③对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采取在沙丘表面设置沙障与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的防护体系;
④在防治沙害基础上,采取改良土壤等措施。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植树造林:通过种植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树种,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减轻风蚀和水蚀,有效防止荒漠化。

2. 草原恢复:通过退耕还草、封育禁牧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防止土地沙化。

3.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节水灌溉、修建水库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因过度用水而导致的土地荒漠化。

4. 农业结构调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投入,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5. 生态移民: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政府可以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将他们迁至其他地区,以减轻环境压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6. 科技支持:加强荒漠化防治的科技研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7.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荒漠化防治的引导和支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总之,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需要多方面的措施综合运用,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

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现状

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现状

呼和浩特市环境现状调查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蒙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

内蒙古人则通常省称为“呼市”.一、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调查1地理位置通过呼和浩特市卫星图可知: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市区位于北纬40.48 东经111。

41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

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

2地质地貌2.1 土壤特征呼和浩特市气候受地形海拔高度影响,水热条件随地形海拔高度的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对土壤的形成、发育产生明显分异,在海拔1900—2000米以上的中山,年平均气温较低,水分条件好,生物循环积累和淋溶过程较为明显,从而形成森林土壤和淋溶森林土壤;而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石质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则形成灰褐土、粗骨土及过度类型的栗褐土,在山前倾斜平原及黑河冲积平原,地形平缓,所形成的是隐域性潮土、盐土等。

2。

2 地貌特征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

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

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2。

3 地质单元2。

3.1大青山山前倾斜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大青山南麓,哈素海,小黑村,太平庄以北地区,长约90km,宽约10km.由大青山南麓各沟口形成的洪积锥裙、冲洪积扇裙河冲洪积一湖积扇前带构成.山前倾斜平原北高南低,坡度较大,尤以山麓地带最为明显。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东临辽宁、吉林两省,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北界俄罗斯,南与河北、山西两省接壤,地跨东经97°21'~126°03',北纬37°24'~53°23'。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地势大致由南向北倾斜,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由于内蒙古处于偏远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比较严重。

本文将就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进行详细探讨。

一、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现状1.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内蒙古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出产地之一。

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再加之长期受人类活动干扰,导致当地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中尤以草原退化、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突出。

2.草原生态退化内蒙古是著名的草原大省,由于牧民滥放、过度放牧等不当行为,导致当地草原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严重加速了草原的退化,草原面积减少、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受损、草原生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问题日益凸显。

3.水资源短缺内蒙古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

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内蒙古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缺水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土地沙化严重内蒙古草原地区大面积土地发生沙化现象,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土地资源严重亏损,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等问题,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5.生物多样性丧失由于长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破坏,内蒙古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严重损失,一些珍稀濒危动植物受到了威胁,特别是一些大型野生动物如狼、马、鹿等数量急剧减少,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二、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1.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长期以来,内蒙古地处偏远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重工业和煤炭开采等大规模资源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内蒙古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压力。

本文将从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1. 气候变化加剧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显现,内蒙古的气候变化更加明显。

夏季高温干旱,冬季严寒漫长成为常态,气候极端事件频发。

这种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草原退化、沙漠扩张等问题日益突出。

2. 生态破坏加剧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草原过度放牧、煤炭开采等行为导致了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化等问题严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3. 污染问题凸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内蒙古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4.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不断受到破坏,一些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对当地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1. 经济发展压力大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经济发展压力巨大。

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2. 区域发展不平衡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过度,而另一些地区的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 盲目的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内,内蒙古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经济增长,盲目追求GDP,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日益凸显。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中北部地区,拥有辽阔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近年来,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状况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源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地区的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包括采矿、放牧和农业生产等。

这些活动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垦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我们应该加强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气候变化也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变化明显,干旱和沙尘暴频繁发生,这对植被覆盖和土壤保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测,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合理安排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高也是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内蒙古地区的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意识和行动都还不够到位。

我们应该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和宣传,促进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同时完善监管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实行严厉的处罚。

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测,为农民和牧民提供及时的气象信息,指导其合理安排农田灌溉和放牧活动。

增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重视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并设立相关奖励制度,激励公众和企业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为了改善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加强政府的领导和协调。

内蒙古自治区应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其执法能力和环境监管水平。

加强与关联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改善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状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加强资源开发的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并加强政府的领导和协调,才能实现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内蒙 古 土 地 沙 漠 化 与 气 候 变 化 和 人 类 活 动
乌云娜 裴 浩 , ,白美兰
(. 蒙 古 大 学 生 态 与 环 境 科 学 系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1内 0 0 2 ;2 内蒙 古 自治 区气 象 局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101 . 005) 1 0 1
农 牧 民沦 为生 态 难 民 。④ 人 类 活 动 受 到 影 响 , 至 甚 危 及 人 民 生命 财产 的 安全 。 内蒙 古 自治 区大部 分 地 区属 温带 内陆 干旱 半 干
旱 地 区 。现 境 内 自西 向东 分 布着 巴丹 吉林 、 格里 、 腾 乌 兰布 和 、 巴音 温都 尔 、 布 齐 5大 沙 漠 和 毛 乌 素 、 库
围广 泛 危 害程 度高 , 成 的损 失 也最 为 严重 。沙 漠 造 化 是 在干 旱 多风 的沙 质 地 表 条 件 下 , 由于 人 为 活 动
破 坏 了脆 弱 的生 态 平 衡 , 造成 地 表 出现 以风 沙 活 动 为主 的土 地 退 化 , 称 沙漠 化L 。 沙 漠 化 的 直 接 危 简 1 ] 害可 以概 述 为如 下 几 个 主 要 方 面 : 导 致 土 地 质 量 ①
存 环境 的 恶化 , 增加 大 气 中悬 浮 颗粒 浓 度 , 如 加剧 水 土 流失 , 由于下 垫 面特 征 的 改变 , 候条 件 也 会发 生 气 恶化 。③ 生产 、 活设 施 的 破坏 , 阻 断公 路 、 路 , 生 如 铁 房屋 、 井 被掩 埋 , 库 淤积 , 水 水 由于家 园的 荒废 , 使 致
维普资讯
第 2 2卷 第 3期 20 0 2年 8月
中 国 沙 漠
J) ( URNAL OF DE ERT S RES EARCH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1.气候因素:气候干旱、高温和低降水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极端的气候条件导致土地水分短缺,植被无法生长,从而形成荒漠。

2.土壤因素:土壤质地差、肥力低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土壤因素。

贫瘠的土壤难以养活和支撑植被生长,进一步导致土地的退化。

3.生物因素: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重要生物因素。

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植被被动物过度利用,无法恢复;过度砍伐导致植被大量减少,土壤暴露,进一步加剧土地荒漠化。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如不合理的耕作、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等也是引发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破坏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针对土地荒漠化,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植被恢复:通过植物人工播种或引种,加快土地植被恢复的进程。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帮助土壤保持水分,固定土壤,加速土地的恢复。

2.水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水资源,包括引水、灌溉和防止水土流失。

修建水利设施,收集雨水,增加土地水分,为植被生长提供条件。

3.控制过度放牧:强化对牧民的管理和监督,限制草原的放牧数量和时间,避免过度放牧引发土地荒漠化。

4.合理利用土地:采取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避免大规模破土、频繁翻耕和单一农作物种植,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

5.确立保护政策: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监管,依法追究违法行为,增强公众对土地保护的认识。

6.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借鉴他国的治理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最佳实践。

总之,土地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可以减缓和遏制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恢复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日益扩大的具体事例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日益扩大的具体事例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日益扩大的具体事例内蒙古草原的历史变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古代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近代草原和“风沙四起,极度退化”的现代草原。

内蒙古地区在历史上是许多民族如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从事渔猎游牧的地方,也是汉民族开荒务农的地方。

各民族政权曾经为这块土地的统治权进行过十分激烈的争夺。

在古代,边塞地区大多是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人烟稀少,土地荒凉,被称之为“不毛之地”。

攻略或守土之战事,必得解决将士军备给养供应问题,而最佳选择无疑是屯田和徙民守边。

这是古代内蒙古地区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的原动力之一。

直到西汉中期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还是很好的。

史料载,汉代阴山山脉地区,“东西千余里,草木繁盛,多禽兽”,匈奴军“依阻其中,作弓矢,来出为寇”。

那时,除了最西部的额济纳、阿拉善地区外,内蒙古的其它地区大概还没有沙漠。

汉代是内蒙古地区在二十世纪之前人口密度最大的时期,公元2年,内蒙古地区的人口密度达到1.26人/km。

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并不大,但是当时内蒙古地区的人口重心在内蒙古的西部,且多集中在土默川、鄂尔多斯、河套地区,所以在这一带人口密度应该是相当大的,使这里原来的牧区改为农区。

持续180多年的大规模开垦使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局部恶化,鄂尔多斯地区的沙化现象就是在这个时期陆续出现的。

明代对生态的破坏并没有丝毫减弱。

明中叶以后,由于大量移民到此,耕垦面积日益扩大,建材和薪炭需求有增无减,森林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局部地区已显现出土壤沙化的势头,后因屯垦军民多逃亡,垦田废弃,就地起沙变得普遍。

早已逼近长城的毛乌素沙漠乘机肆虐,到嘉靖年间,鄂尔多斯南缘边墙一带在流沙的侵袭下,已是“四望黄沙,不产五谷”了。

然而流沙并未停止,它向南蚕食,湮没了陕西榆林附近的大片土地,陕西榆林镇东西延袤一千五百里,其间筑有边墙堪护耕作者仅十之三四,其镇城一望黄沙,寸草不生。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为广阔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包括沙漠化、草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1、草地退化内蒙古有大片的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

然而,近些年来,草原的退化问题越来越明显。

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草地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变化、沙漠化等自然原因。

这导致草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化加剧,动物资源减少,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威胁。

2、沙漠化内蒙古是我国沙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内蒙古的沙漠化程度和速度正在逐年加剧。

沙漠化会侵蚀水土资源,引发风沙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据统计,内蒙古的沙漠化区面积已经超过7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3、水资源短缺内蒙古的水资源短缺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内蒙古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上干旱气候,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另外,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是问题之一。

水资源短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同时也加剧了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

4、大气污染内蒙古的大气污染也比较严重。

主要原因是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产生的大量废气排放,以及污染治理技术不完善。

大气污染带来的影响包括空气质量恶化,健康问题增加,甚至引发雾霾。

二、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草地保护内蒙古在草地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草原移民搬迁工程、推广增殖放牧技术、增加草地禁牧区等等。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草地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保护草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化,增加牲畜数量和提高质量。

2、沙漠化治理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也在得到有效的治理。

其中包括荒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工程、沙石植被保护等措施,旨在提高沙漠环境的生态稳定性、泥沙旋流度和生物多样性,减轻沙尘暴的影响。

呼伦贝尔沙地现状及变化分析

呼伦贝尔沙地现状及变化分析

造 林 与治 沙
文 章 编 号 :0 6— 9 3 2 1 ) 6— 0 5— 4 10 6 9 (0 1 0 0 3 0
呼伦 贝尔沙地现状 及变化分析
邹继 峰 , 徐永 民 , 伟杰 , 刘 张德生
( 内蒙古 自治 区第二 林业 监测规划院 , 乌兰浩特 17 0 ) 34 0
摘 要 : 文章叙述了呼伦贝尔沙地土地现状及变化情况, 并对其沙化土地状况及治理进行了评价。
生 小禾 草 、 旱生 小灌木 、 木 和葱 等为 伴生 种 。 半灌
2 呼伦 贝尔 沙地 土地现 状
岗, 西邻达赉 湖和克鲁伦河 , 与蒙古 相连 , 至海 南 北 拉尔 河北岸 。行政 区域包括鄂 温克 自治旗 、 巴尔 虎 陈 旗 、 巴尔虎左旗 、 巴尔虎右旗 、 新 新 海拉 尔 区和满洲 里
地 面 积 为 7 .0 万 h 2 74 m ,占 沙 化 土 地 面 积 的
5 .7 , 表 5 67 % 见 。
24 沙 化土地 按 治理措施 类 型划分 .
表 2 沙化 土地按 沙化 程度分 布
单位 : h 万 m
第 6期
邹继峰等 : 呼伦 贝尔沙地 现状及变 化分 析
市 的部 分地 区。地 理 坐 标 为东 经 170 2 。0 , 1。0 ~11 1
北纬 4 。0 ~ 95 7 2 4 。9。总面积约 2 5 万 k .1 m。
根据 21 0 0年 6月 自治 区公 布 的 全 区第 四 次 荒 漠 化 和沙化 土地 监 测结 果 , 呼伦 贝尔 沙 地 沙 化 土 地 监 测 区总面 积 为 8 5 9 8万 h 3.3 m 。其 中 沙化 土地 面 积 为 1809 万 h 2 .7 m ,占 沙 化 土 地 监 测 总 面 积

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一、我市生态建设的主要成效呼和浩特地处西北内陆、土地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

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雨量由南向北递减,全区86%的地域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干旱少雨,风沙灾hai频繁发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多年来,按照分类指导,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把生态建设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建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建设山川秀美新景观的目标,实行封山禁牧,积极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生态建设,草原植被开始恢复,土地沙漠化得到遏制,林草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全区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水土流失治理使生产得到改善。

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方针,以大支流为骨干,以基本农田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765平方公里,建设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513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由5.6亿公斤提高到9.8亿公斤。

(二)生态林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采取封、飞、造结合,加大退耕还林、治沙造林和防护林建设力度,基本建成了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城乡绿化林为主的林业支撑体系。

全区造林达1583.6万亩,占林地总面积2949.7万亩的54%。

(三)草原保护与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目前全区3665万亩草原全面禁牧,1810万亩草场实行围栏,190万亩草原实施补播改良,天然草场植被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盖度分别增加了50%、20%、25%。

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次数减少,强度减弱。

(四)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整体逆转。

采用人工造林、划管封育、飞播造林及在沙漠边缘引水建设绿洲等措施,遏制了沙漠扩展,实现了人进沙退,成为全国唯一的沙化逆转市。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前言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通知》(林沙发【2008】261号)统一部署和安排,为了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我区开展了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全区大部处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最为广泛的省(区)之一,也是国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的重点省(区)。

我区的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在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自治区林业厅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历时15个月,圆满完成了全区的各项监测任务。

本次监测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数据判读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路线,全面应用了“3S”技术。

监测范围包括涉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12个盟(市)90个旗(县、市、区),监测面积97.69万平方公里。

全区直接参加监测的技术人员达303人,区划和调查地面小班58.1万个,获取各类信息3021万条,更新了《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地理信息系统》。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已经过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专家组的审定,并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的验收。

监测结果表明:我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呈现了持续双减少,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但沙区植被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恢复阶段,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和反复性。

本公报根据全区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编写,简要介绍了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及防沙治沙对策措施,旨在让社会各界了解我区的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共同关心和支持我区的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事业。

一、荒漠化①和沙化②土地现状(一)荒漠化土地现状截至2009年底,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1.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52.2%,分布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12个盟(市)的79个旗(县、市、区)。

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

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
等 生态重 点工 程 , 一 步优 化工程 布局 , 进 因
面 积 分 别 减 少 47 6 2平 方 公 里 、2 3平 方 15 与 20 0 4年 相 比 , 区 荒 漠 化 土 地 面 积 全 公里 。 减 少 47 6 1平 方 公 里 , 均 减 少 9 4平 方 公 年 3 2 土 地 荒 漠 化 和 沙 化 程 度 减 轻 。 与 、 里 。 20 0 4年 相 比 , 度 荒 漠 化 土 地 增 加 12 轻 .8万 1 荒 漠 化 类 型 动 态 变 化 、 平 方 公 里 , 度 荒 漠 化 土 地 减 少 11 中 .1万 平 与 20 0 4年 相 比 , 蚀 荒 漠 化 土 地 面 积 风 方 公 里 , 度 荒 漠 化 土 地 减 少 05 重 .1万 平 方 减少 2 1 86平 方 公 里 , 蚀 荒 漠 化 土 地 面 积 水 公里 , 重度 荒漠 化 土地 减少 01 极 .3万 平 方 减 少 5 0平 方 公 里 ,盐 渍 化 土 地 面 积 减 少 6 公 里 。 轻 度 沙 化 土 地 增 加 08 .5万 平 方 公 19 25平 方 公 里 。 里 , 中 度 沙 化 土 地 减 少 03 .3万 平 方 公 里 , 2 荒漠化 程度 动态 变化 、 重 度 沙 化 土 地 减 少 02 .7万 平 方 公 里 , 重 极 与 20 04年 相 比 , 度 荒 漠 化 土 地 面 积 轻 度 沙 化 土 地 减 少 03 .7万 平 方 公 里 。 增 加 17 4平 方 公 里 ,中 度 荒 漠 化 土 地 面 25 3 重点 治理 区生 态环 境 明显 改善 。重 、 积 减 少 l0 8平 方 公 里 ,重 度 荒 漠 化 土 地 7 1 点治 理 的科 尔 沁沙地 、 毛乌 素沙地 、 浑善 达 面积 减 少 5 9 0 7平 方 公 里 , 重 度 荒 漠 化 土 极 克 沙 地 、 伦 贝 尔 沙 地 、 津 风 沙 源 治 理 工 呼 京 地 面 积 减 少 15 2 1平 方 公 里 。 程 区等 区域 生态 环境 明显 改善 。沙 化 土地 ( ) 化 土 地 动 态 变 化 二 沙 植 被 盖度 提高 , 物多 样性 呈增加 趋势 。 生 与 20 0 4年 相 比 , 区 沙 化 土 地 面 积 减 全 4、 区 植 被 具 有 脆 弱 性 、 稳 定 性 和 沙 不 少 15 2 3平 方 公 里 ,年 均 减 少 2 1平 方 公 5 反 复 性 。 自治 区 处 于 北 方 干 旱 、 干 旱 带 , 半 里 。 沙 地 、沙 漠 和 具 有 明 显 沙 化 趋 势 的 土 地 广 l沙化土 地 主要类 型动态 变化 、 泛分 布 , 区植被 总体 上仍处 于恢 复 阶段 , 沙 与 20 0 4年 相 比 , 动 沙 地 ( ) 少 流 丘 减 自我 调 节 能 力 较 弱 , 有 脆 弱 性 、 稳 定 性 具 不 28 6 7平 方 公 里 , 固 定 沙 地 ( ) 少 18 半 丘 减 5 和 反 复 性 。 气 候 变 化 导 致 以 持 续 干 旱 为 主 平方 公里 , 定沙地 ( ) 加 37 固 丘 增 8 3平 方 公 的气象 灾 害频繁 发生 ,对 植被 建设 和恢 复 里。 影 响甚 大 。 同时 , 合理 的人 为活 动和不 合 不 2 沙化土 地程 度动态 变化 、 理 利 用 水 资 源 等 行 为 也 对 植 被 建 设 带 来 影 与 20 04年 相 比 , 度 沙 化 土 地 面 积 增 轻 响。 加 86 4 0平 方 公 里 , 度 沙 化 土 地 面 积 减 少 中 30 34平 方 公 里 ,重 度 沙 化 土 地 面 积 减 少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196 HUANJINGYUFAZHAN ▲布日古德(阿拉善盟环境监测站,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摘要: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当前全区生态环境现状,简要分析了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对进一步做好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内蒙古;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9-0196-02DOI:10.16647/15-1369/X.2019.09.115Pres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ner Mongol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Burigude(Alxa Leagu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Alashan Inner Mongolia 750306,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whole district, brief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in a targeted manner, and has a positive practical guid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the whole district. significance.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界于37°24′-53°23′N,97°12′-126°04′E之间,总面积118.3万km2。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1. 引言1.1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及重要性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其生态环境现状备受关注。

在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内蒙古的生态环境恶化情况日益严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内蒙古的草原遭受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等问题,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程度也在逐渐加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内蒙古地区的环境质量,也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非无解,只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治理措施,就有望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

加强监督与评估工作,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乎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与全国生态环境整体格局息息相关。

加强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深入剖析其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强监督与评估工作,都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只有不断努力、持续改善,才能够为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内蒙古地处我国的北部边陲地区,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内蒙古的草地退化严重。

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发,草原面积减少,草原质量下降,草地退化现象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影响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内蒙古气候干旱,水资源稀缺,加上人为活动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许多地区频繁发生水灾、干旱等自然灾害。

空气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内蒙古的工业排放量大增,造成空气污染加剧。

尤其是冬季取暖期间,燃煤排放导致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必须看到困难和挑战,更要思考解决之道。

只有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成因分析内蒙古生态环境的现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成因包括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气候变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几个方面。

内蒙古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1.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内蒙古中部。

该市在自然灾害方面主要受到干旱和沙尘暴的影响。

干旱是呼和浩特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会对农作物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

沙尘暴则是由于该地区干旱和沙漠化程度较高所导致的。

沙尘暴会给城市的交通、能源和环境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

2.包头市: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东部。

该市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和干旱。

洪涝是由于该地区降雨量偏多,地势较为平坦,排水能力不足而引发的。

洪涝会给城市的交通、农田和住房等方面造成严重的破坏。

干旱则会对该市的农作物生产和水资源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3.赤峰市: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北部,该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沙尘暴和冰雪灾害。

由于地处草原和沙漠交界地带,赤峰市的沙尘暴频率较高,对城市的交通和能源供应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赤峰市也会受到冰雪灾害的威胁,冰雪灾害会对城市的交通、供电和农田等方面造成严重破坏。

4.通辽市: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沙尘暴。

干旱是该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会对农作物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沙尘暴也是通辽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地处干旱和沙漠化区域,沙尘暴频率较高,对城市的交通和能源供应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

5.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沙尘暴。

干旱对鄂尔多斯市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沙尘暴也是该市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地处草原和沙漠交界地带,沙尘暴频率较高,对城市的交通和能源供应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困扰。

总的来说,内蒙古自治区各省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沙尘暴和冰雪灾害等。

这些自然灾害会给城市的交通、农田、住房和能源供应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需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荒漠化的缘由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具体缘由及防治措施如下,大家快来理解一下吧。

荒漠化的缘由一、人为活动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具体缘由及防治措施如下,大家快来理解一下吧。

荒漠化的缘由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缘由。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开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另外,不合理浇灌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二、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1、〔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2、多大风天气。

3、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4、植被稀有,植被掩盖率低。

5、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根底〕。

6、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过度开垦:调整土地利用构造,退耕还林还草。

2、过度放牧:家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

3、过度樵采:实行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5、人为因素的根本缘由:人口增长快,人地冲突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把握人口数量,进步人口素养,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殊大。

每年4到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

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家畜食用的优势草种渐渐削减,甚至完全丢失。

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才能大为下降。

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

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

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9 9 3 ( 2 0 1 5 ) 0 4 — 0 1 2 1 ~ 0 5
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动态与成因分析
董耀先 , 张光 , 乔宏龙 , 高岗 。
( 1 内 蒙古清水河县林业工作 站 , 清水河 0 1 1 6 0 0 ;2 . 内蒙古清 水河县喇嘛湾 乡林业工作站 , 清 水河 O 1 1 6 0 0 ;
A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a t e o f r e g a r d i n g ma t e i r a l s a n d mo n i t o i r n g d a t a o f l a n d d e s e r t i i f c a t i o n i n t h e y e a r o f 2 0 0 4 a n d 2 0 0 9 , t h e d y n a mi c s o f l a n d d e s e r t i i f c a t i o n we r e a n a l y z e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 At t h e s a me t i me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e f f e c t o f l a n d d e s e r t i i f c a t i o n i n Ho h h o t Ci t y w e r e e v a l u a t e d q u a l i t a t i v e l y ,a n d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s o f s o c i a l a n d n a t u r a l f a c t o r s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l a n d d e s e r t i i f c a t i o n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l a n d d e s e r t i i f e a t i o n i n Ho h h o t Ci t y d e c r e a s e s
3 . 呼和浩特市林业局 , 呼和浩 特 0 1 0 0 2 2 0 0 4 年和 2 0 0 9 年两期荒漠化、 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 , 对
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 化 、 沙化动态变化做出定量 的分 析 , 同时 , 对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及治理成效 做 出定性的评价 , 并从社会和 自然因素方面对荒漠化 和沙化土地进程的影响因素 , 做 了分析 。结果表 明, 呼和浩 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有逐年减少 的趋势 , 但 总体上处于治理与恶化相持阶段 。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动态变化; 成因分析; 呼和浩特市
中图分 类 号 : ¥ 7 7 5
文 献标 识码 : B
A ‘ na ’ l y s i ‘ s o n t ’ he Dyna 一 mi ‘ cs Cha 一 ’ ng e s a nd , _ 、 a us e s o t 一 La nd ’
第 3 8卷第 4期 2 0 1 5年 7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 n n e r Mo n g o h a F o r e s t r y I n v e s t i g a i t o n a n d De s i g n
v o 1 . 3 8 . NO . 4 J u l y . 2 0 1 5
De s e r t i ic f a t i o n i n Hu h h o t Ci t y
DO N G Y a o — x i a n , Z H A N G G u a n g 2 7 Q I A O H o n g - l o n g , G AO G a n g
y e a r b y y e a r ,b ut i t i s b o t h c o n t r o l l i n g a n d d e t e r i o r a t i n g , O 1 3 o v e r a l 1 .
( 1 . T h e F o r e s t r y Wo r k s t a t i o n o f Q i n g s h u i h e C o u n t y , Q i n g s h u i h e 0 1 1 6 0 0 , C h i n a ; 2 . T h e F o r e s t y Wo r k s t a t i o n s o f L a m a w a n T o w n i n Q i n g s h u i h e C o u n t y , Q i n g s h u i h e 0 1 1 6 0 0 , C h i n a ; 3 . T h e F o r e s t B u r e a u i n Ho h h o t C i t y , Ho h h o t 0 1 0 0 2 0 , C 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