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定位加快改革努力推进中心(学院)“两个转变”

合集下载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十年探索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十年探索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发展
的十年探索
卢晓中;刘新秀
【期刊名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1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引领,“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始终。

“双一流”建设发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整体发展的作用,教育评价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系统性牵引,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强调关系的衔接内洽与机制的“上”“下”协同,更是这十年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三性”在顶层设计和实践举措两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着力增强”和“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既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整体发展上,也体现在每项改革的发展举措上。

【总页数】6页(P14-19)
【作者】卢晓中;刘新秀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浅析公立医院在深化改革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3.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4.新党章: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5.如何理解全面深化
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凝心聚力谋发展 求是创新促提升

凝心聚力谋发展 求是创新促提升

凝心聚力谋发展求是创新促提升作者:毕天云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22年第06期近年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思路,深化内部改革,攻坚克难开新局,开拓创新谱新篇,推动学校迈上新发展阶段。

一、党建引领把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擘画发展蓝图,优化顶层设计。

学校2020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规划了“123456”的发展思路,即坚持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这一目标,一手紧紧咬住升本目标不动摇、一手紧紧盯住“保民生、扩规模、提质量、促发展”不放松,强化党建引领、以本建专、强院兴校“三大支撑”,优化校政、校地、校校、校企“四个关系”,实施人才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制度治校、文化塑校“五大战略”,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校院两级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教育教学评价、后勤保障体系、党建思政体系“六项改革”。

二是构建“大党建”体系,提升党建质量。

全面构建“一条主线”“两个导向”“三个融合”“四个作用发挥”和“五大体系”的“12345”党建工作体系。

学校领导班子2020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2020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结果为“优秀”;1个党支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党支部被选树为“云南省高校创建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学校党委2021年被评为“丽江先锋”示范点,1个党支部被评为丽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党支部被命名为丽江市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荣获丽江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以本建专”强内涵学校党委创造性地提出“以本建专”办学理念,推动学校跨越发展。

一是完善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规章制度的“废改立释”。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中职教育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中职教育

中职课堂
2
(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做中学、做中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的基本规律。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 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职业学校学生 实践技能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感知认同、模仿 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 段,要在实践性教学环境中通过反复训练才得 以形成;技能型人才的观念、态度、行为和技 能必须在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真正实现 工学结合,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教学过 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
中职课堂
13
三 篇 文 章 —— 校 企 合 作 、 中 高职协调发展和现代职教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历了由 初始到成熟、从生存到壮大的发展阶段后,其 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认识也会发生截然不同的 变化。而人口红利不断减少带来的用工荒,更 会使企业主动寻求与学校的合作成为一种趋势 和潮流。可以预见,校企合作将由职校“一头 热”向校企“两头甜”转变,校企联姻将从 “一厢情愿”变成“两情相悦”。中职学校应 该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劳动者获取职业技 能的途径的调研报告”告诉我们, “提速经验积 累”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档升级的关键,学生 掌握专业技能,不是“学得”而是“习得”的, 不是靠教育、培训或其他途径就能培养的。
2.从“万有引力定律”
m·M
公式得到的启示
F==G·
r2
中职课堂
18
(二)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逻辑主线
中职课堂
9
三 项 保 证 —— 政 策 保 证 、 管 理 保证和规模保证
(一)政策保证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完善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 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 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理解“两个中心” 建设“两个中心”

理解“两个中心”  建设“两个中心”

理解“两个中心”建设“两个中心”
柴炽
【期刊名称】《现代大学教育》
【年(卷),期】1985(000)002
【摘要】<正> 早在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

”八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因而在今年五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现在方向已经明确,又有了发展蓝图,“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

“两个中心”的涵义和功能深刻理解“两个中心”的涵义和功能,是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建设施工的前提。

说到“两个中心”的涵义,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既搞教学,又搞科研,既要出人才,又要出成果,这是不够的,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的认识上,没有把握住
【总页数】5页(P49-53)
【作者】柴炽
【作者单位】中南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两个中心”的建设为例 [J], 吴恺凯
2.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航运保险外部环境建设探讨 [J], 郑海明
3.关于建设上海保险交易中心的构想——兼论保险业服务两个中心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J], 刘鹃;陈剖建
4."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高校学科建设探讨 [J], 张继民
5.两个中心建设的河南样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项城实践[J], 杜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导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当贯彻以下几个方面:坚持质量为本、强化创新精神、促进多元发展、注重社会责任。

1. 质量为本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

我们要坚持把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通过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评估机制等手段,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只有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2. 强化创新精神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

高等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中发挥自己的潜能。

3. 促进多元发展高等教育应当积极促进多元发展,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高等教育机构要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注重社会责任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注重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发展。

学校要与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创新项目,为社会提供专业知识和智力支持。

高等教育还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表现,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结语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以质量为本,强化创新精神,促进多元发展,注重社会责任,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把握好大势,紧紧抓住教育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推进教育内涵的深化,努力构建富有创意和活力的教育体系。

一、强化教育的核心地位,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强化教育的核心地位,推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把培养拔尖人才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结合起来。

二、加强教育的质量管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校教育要加强教育的质量管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三、构建高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高校教育要构建高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

四、推动教育信息化高校教育要推动教育信息化。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育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要根据学院和专业特色,构建具有不同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促进产学研创新发展。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教育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增加国外留学机会,加强教育交流和学术合作,引进优秀的教师学者和教学资源,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总之,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紧密围绕教育创新的方向,全面深化教育内涵,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谋求更大成就。

工会会员大会闭幕词(范本)

工会会员大会闭幕词(范本)

工会会员大会闭幕词‎工会会员大会闭幕词‎工会会员大会闭幕词医‎院第职代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湘潭市中‎心医院第五届职代会第‎八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各位代表、同志‎们:湘潭市中心医院第‎五届次职代会、第八届‎工会会员会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已经顺‎利完成各项议程,今天‎就要闭幕了。

在这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认真审议并通过了‎刘平院长所作的《医院‎工作报告》和《坚持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一‎充名院》的XX-20‎1X年医院工作计划。

‎代表们认为,刘院长所‎作的报告,客观全面地‎总结了前五年医院所取‎得的成绩,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

在‎今后五年的工作规划中‎,提出了八大工作任务‎,明确了医院效益再上‎新台阶的目标,适应形‎势,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富有远见,催人奋‎进。

本次大会收到并‎立案受理了份代表提‎案,这些提案内容涉及‎医疗护理业务、医院管‎理、医院建设、生活福‎利、工会建设等范围。

‎反映了职工代表关心科‎室、关心医院、关心职‎工的热情和责任感。

各‎职能科室在收到这些提‎案后,都尽快提地提出‎受理意见,这些提案的‎受理和实施将对我院今‎后的工作和业务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种提案的提出与实施再‎一次实践了我们职工参‎与医院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

经过大会主‎席团和全体代表的努力‎工作,本次大会充分酝‎酿和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为我院‎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的组织保证。

借‎此机会,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当选‎的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的‎各位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代表和为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筹备‎而做了大量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谢意!尤其‎是对上届,以及历届工‎会委员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各位代表‎,我们这次会议和以往‎四次职代会一样,是一‎次民-主团结、统一思‎想、继往开来的大会,‎希望各位代表会后要以‎这次大会为契机,团结‎全院职工,凝聚集体的‎力量,勇于面对新的挑‎战和竞争,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实现‎医院提出的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建设‎现代化一流名院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1985.05.27•【文号】•【施行日期】1985.05.2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一、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

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

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

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这就向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经过解放初期的接管改造和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我们把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事业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鼎力推荐总结经验

鼎力推荐总结经验

111 1 1总结经验深化改革不断开创电大教育工作新局面——在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朱之文2005年2月2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电大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部署我省“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工作,总结经验,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全面推进电大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适应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加快电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十五”期间是福建教育改革与发展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省高等学校数达到68所,其中本科院校为17所,高职高专学校38所,成人高校13所;此外,还有本科院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10所。

2004年,省内外高校在我省招收普通本专科生15.5万人,高考录取率达70.56%,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全省高校普通本专科招生11.99万人,比上年增长12.4%。

全省高校在校生32.57万人,比上年增长26.54%。

全省高校招收博士生855名、硕士生5605名,均比上年增长20%;在学博士生2349人,比上年增长40.32%;在学硕士生15924人,比上年增长37.37%。

我省已于2003年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阶段,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

2023年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试题一

2023年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试题一

2023年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学校应当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B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1.下列属于教育“九个坚持”具体论述的是()。

参考答案:ABCD6.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的构成更加复杂多元,( )的劳动内容不断增加。

参考答案:ACDE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1.根据本课程,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成就。

参考答案:错2.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

()参考答案:对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参考答案:对4.《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答案:对5.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参考答案:对6.2023年5月29日,在主持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参考答案:对7.《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答案:对8.《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中小学德育的“五项主要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答案:对9.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

()参考答案:对10.《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思想为指导是“传播优秀文化”的体现。

审核评估知识考试题

审核评估知识考试题

审核评估知识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中学校的使命是:() [单选题] *A.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正确答案)B.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C.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D.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中学校的愿景:() [单选题] *A.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愿景是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私立大学。

(正确答案)B.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C.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和普及。

D.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核心价值观:() [单选题] *A.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公正、平等、包容、共享。

B.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尊重、合作、卓越。

C.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责任、创新、伙伴、有用。

(正确答案)D.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自主、协作、探究、实践。

4.“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校训:() [单选题] *A.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B.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校训是:明德、亲民、至善。

C.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D.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校训是:和而不同。

(正确答案)5.“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教育理念:() [单选题] *A.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者为本。

B.“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贡献者为本。

(正确答案)C.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教育理念是:以知识为中心、以能力为本。

D.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教育理念是:以社会为中心、以服务为本。

6.“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发展理念:() [单选题] *A. “价值观办学”理念体系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合作、开放、共享。

高校四大基本职能论述

高校四大基本职能论述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四大基本职能骆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就高校而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必须以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为根本着力点,积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科学的发展。

高校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所要面对、思索与完成的基本命题。

我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不仅需要探索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并且必须将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使之实现价值、发挥才能的长效机制。

纵览国内外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的经验可以发现,一个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以理想为动力,知识做基础,制度成保障。

其中,“立德树人”则是确保这个培养体系良性循环的思想基础。

胡锦涛同志曾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主战场,高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德育工作。

以“五个中心”奋力推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

以“五个中心”奋力推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

以“五个中心”奋力推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作者:北京舞蹈学院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07期摘要:在《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院对标“高水平特色型”,鲜明提出建设“五个中心”,即中国舞蹈高端人才培养中心、中国舞蹈学术研究中心、中国舞蹈作品研创中心、中国舞蹈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中国舞蹈数字教育中心,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五个中心;实现路径分类发展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市属高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的重大举措,“高水平特色型”是对既往学校办学成绩的肯定,是对当下发展方向的指导,是对未来开辟发展道路的无限可能性,体现了首都教育战略谋篇布局的科学性、精准性、专业性和指导性。

2020年5月,北京舞蹈学院正式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这是对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提出的新命题。

经过全面、认真的学习与思考,我们认为,高水平特色型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高水平”、艺术创作实践的“高水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水平”,在国际交流与传播中代表中国艺术教育的“世界水平”、在完成国家使命中实现大学责任的“高水平”、在艺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的“高水平”。

近年来,学院也按照“特色型大学要着力发展特色学科,要提高学校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直接贡献力”的定位谋划事业发展,强化服务首都功能,立足首都、贡献首都、服务首都。

扎实推进中国舞蹈高端人才培育中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和“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

拔尖人才培养是顶尖院校的责任,应遵循拔尖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为此近年来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中专教学为支撑、以本科教学为核心、以研究生教学为前沿、以继续教育与考级教育为拓展,持续强化舞蹈核心特色与优势,全面提升高精尖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中国艺术院校的国际竞争力。

全面落实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办学重心下移

全面落实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办学重心下移

全面落实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办学重心下移6月17日下午,在慎思楼学术报告厅,校长冯锋为全校20个学院的中层处级干部、科级干部作题为《全面落实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办学中心下移》的专题讲座。

他强调,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大学综合改革、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乎学校发展大局,关乎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

全校上下要切实改变观念、统一思想,努力推动“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使学校办学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为学校全面建成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凝聚学院力量,贡献学院智慧,写好学院答卷。

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白昕主持。

讲座中,冯锋高屋建瓴又层层剥茧,首先围绕“背景”“现状”两个关键词,对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作了全面解析。

他指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激发办学活力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与效益的必然选择。

冯锋借鉴国内著名高校校院两级管理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梳理了国内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中完善聘约、目标协议、下放权力、财务导向、学部学科等五种典型模式,对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中学校学院角色定位、路径选择、目标达成等给予科学解读。

他强调,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全面实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校院两级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落实学院办学自主权,下移管理重心,变“校办院”为“院办校”,使学院真正成为办学实体,有效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激励学院自觉争创一流,从而推动学校整体高质量发展,提高大学的整体竞争力。

在放眼全国的同时,冯锋全面梳理了我校20XX年至今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及其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人事、财务、教学、科研等权限,切实推动落实落地的具体举措、成效及存在问题,并强调,我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下一步要重点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三个没有变

三个没有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地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彻底告别贫困和温饱,正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崭新阶段。

也正是由于我们所取得的如此骄人的成就,世人把中国的发展道路称为“中国模式”,把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誉为“中国奇迹”。

然而,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却告诫我们,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个没有变”让人警醒这“三个没有变”振聋发聩,让人警醒。

讲“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指我国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生产力尽管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但不尽完善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仍然阻碍和桎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立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任何急于求成的社会制度变革都是有害的。

讲“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是讲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不足仍是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唯一出路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财富蛋糕。

讲“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则是指尽管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经济总量去年仍然排在世界第94位。

虽然我国减贫成就巨大,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但按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我国仍有1.5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消灭贫困仍然任重道远。

“三个没有变”的告诫,让我们不要陶醉于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让我们不要为国际国内各种批评中国的言论所困扰,紧紧扭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关键,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改革和调整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让我们不要头脑发热,不要“中心漂移”,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一步筑牢国家发展繁荣、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谋划和总体部署,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

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形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是对国家发展面临形势的一个重大判断。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

主要表现为:站在了新的起点、明确了新的方向、呈现出新的气象。

(一)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历史新起点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集中到一点,就是推动我国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还是一个文盲、半文盲充斥的国家。

1949年,我国80%人口是文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是20%和6%,高中入学率1.5%,高等教育入学率0.3%,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

到2010年,文盲率下降到3.5%以下,小学净入学率9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5%,整体水平超过中上收入国家。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6.5%,高校在学总规模3105万,是1949年的265倍,已跃居世界首位。

我们用60多年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用9年时间实现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到15%,走过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

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95位左右,而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在全球排名50-60位。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治理论析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治理论析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治理论析作者:牛晓锋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22年第12期[摘要]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并映射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踪迹。

推进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治理,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诉求,将其熔铸在高校综合改革进程之中。

正是因为意识形态治理是高校治理的题中之义,重构并完善高校意识形态治理体系,能够进一步推进高校治理的实践;提升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治理能力,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贯通,从而解决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普遍存在的顽固性问题,真正做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12-0070-08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1]53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基础,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而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阵地,又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治理既是坚持和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要素。

推进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治理工作,要聚焦存在的问题,立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在实践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一、治理及意识形态治理的学理阐释(一)治理的内涵“治理并非现代社会的新事物,而是每个社会一直都在进行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创 )为 目标 ,坚持 以人 为 本 、和谐 两 发展 ,坚 持深 化改 革 、创新 管理 ,坚持
扎实 工作 、务实进 取 ,全面 推进 中 心发
展方 式 和 教 育 培 训 工 作 发 展 方 式 的 转
变 ,努力开 创中心科 学发展 的新局面 。
先 、专 业建 设领 先 、社 会服 务领 先 ”的
行 ”的 管理 格局 ,通过 理顺 中心 和分 中
而急 迫 的工作 。 由于历 史原 因 ,教师 队
伍结 构性缺 员 ,后 备力量 不 足 ,因此如 何 引进 人 才 ,加 快 四支 队伍建 设 也成 为 迫切需要解 决的 问题 。 可持续发展问题 如何处 理好改 革 、
心 、中 心职 能部 门和 分 中心 职能 部 门的 关 系 ,强化 了 中心本 部机 关 的决 策 、指 挥 、管 控职 能 。对 中心 的人 、财 、物 进 行统 一 管理 ,实现 资源 的最 优配 置 。此 外还 学 习和 借鉴 省公 司系统 内 的先进 企 业管 理 经验 ,按 照 “ 约化 、精 益化 、 集 规范 化 、标 准化 ” 的要 求 ,完善 各项规 范制 度和 激励 、约束 机 制 ,创新管 理方
大学。2 0 年浙 江省 电力公司又在 三所学 类技术技能比武。中心 的主要任务是为省 04 校的基础上 ,整合成 立浙江 电力教育培训 公司和社会培养电力高技能后备人才 以及
中心。同时 ,2 0年浙江省 电力公 司利 用 03

群策群 力,化解发展难题 要 实现 科学 发展 ,中心要解 决发 展
领 先 、综合 水 平领 先 、教 育教 学改 革领
源整 合以 来 ,中心在 体 制机 制改 革方 面
取得 了 一些成 绩 ,但 是对照 科 学发 展 的
要 求 ,对 照 省公 司 的要 求 ,仍 有许 多不 足 。如何 深化 体 制机 制改 革 ,结合 学校 特 点 ,积 极推 进 “ 四化 ” 工作 ,不 断提 高管理水 平 ,是 目前亟待解 决的难题 。 队伍建设问题 学校改 革和发展 的关 键还 是人 才 ,加 强 队伍 建设 是一 个 重要
职业技术学院 ,2 0年2 0 7 月经浙江省 ^民政
目电 力教 育
体 制机 制 改革
自从 2 0 年 教 育资 04
于社会 经 济发 展为 宗 旨 ,以建设 “ 一流
培 训 中心 ”和 “ 国家示 范性 高职 院校 ”
多” ,力 求 “ 办学 特 色明 显 ” 、 “ 学生 综 合 素质 高 ” ,此 外还 大 力推进 “ 谐 和 校园”、 “ 秀美校 园 ” 、 “ 力校 园 ” 活 建 设 ,力 求把 学院 建设 成 为 “ 领导 能力
培训 T A N N R IIG
浙江省 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 即浙江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由浙江省电力职工 大学、杭州电力学校、浙西 电力技术学校、杭州电力经济管理学校 、富春 江水 电职 工大 学 五所 学校 经 过整 合 发 展 而来 ,为 了适应 目前 电 力行 业发 展 的需要 ,中心明确发展 目标 ,努力推进 “ 两个转变”。
法 ,加 强 计 划 管 理 力度 、工 作 执 行 力 度 ,提高 管理水平和 管理效 率 。
素质教I 4 人 ,学院设有电力系统 自动化 J 9  ̄ 等九个专业 ,在校学生1 5人 。 88
理学校 、富春江水电职工大学五所 学校经 过整合 ,成立了杭 州电力教育培训中心 、
浙江 省 电力公 司培 训 中心 的主要 任 务是为省公司和电力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技
)u . ̄ m l 管理 类培训 ,承办各 浙西电力教育培训中心和富春江水电职 工 能培iS干部培训 、
于 电力 企业 、服 务于 社会 经 济发展 ”为
宗 旨,不折 不扣 地做 好职 工培 训和 高 等
职 业教 育工 作 ,为省 公 司建设 “ 强三 一
优 ”现 代公 司和 实现 “ 才强 企 ”战略 人
目标 做 出 自己 的贡献 。 因此 ,要根 据 国
内 电力 培 训 中 心 发 展 的要 求 和 方 向 , 以各 方面 处 于国 内 同行 领 先为 目标 ,把
高 职院校 。
深 化 体 制 机 制 改 革 和 推 进 管 理 创
夯实基础 ,促进科 学发展
通 过分 析和 解 决了发 展 中 的难 题 , 中心 各项工作 开展 的阻力大大减 小。
深 化 对 中 心定 位和 目标 的 认识 中
新 按 照 “ 一 领 导 、分级 管 理 、层 次 统 分 明 、 职 责 明 确 、整 体 运 作 、 分 工 执
正确 定位 加快 改革 努力推进 中心 ( 学院 ) ‘ ‘ 转变’ 两个 ’
文/ 潘光华
浙 江省 电力职 工大 学 、杭 州 电力学 府批准正式建 院 ,形成 了现在 的中心和学
—套 子、两块牌子”的运作体制。 生 校、浙西 电力技 术学校 、杭f1 J 电力经济管 院 “ J 、
中遇 到的诸多 问题 。
找准定位 学校 的定位是广大教职员 工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如何找准 定位 ,把教育培训工作融入浙江省 电力公
司的工作大局是根本问题。
为省公司职工提供成人 学历教育 。目前 中 中高级 职称教师7 人 ,正教授 5 ,双师 5 入
培训中心的教育培训资源 , 筹建浙江电力 心拥有教职工51 ,专任教I14 ,其 5人 , 9人 J i : [ J
心 和 学 院都 是 省 公 司 的 下 属 单 位 ,必
须 以 “ 务 于 省 公 司 工 作 大 局 、服 务 服
稳定 、发展 的关 系 ;如何 进 一步 提高培
训质 量 、增 强培 训针 对性 ,满足 企业 的 需求 ,不断 发挥 培训 的作 用 ;如 何让 电 力职业 技术 学院 在激 烈 的高 职教 育 中立 于不败 之地 ;如 何不 断提 高经 济效 益 , 这 些都 是广 大教 职 员工需 要认 真 思考和 必须 解决 的长远 问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