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中心静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合集下载

静脉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

静脉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

处理
体外断管 立即反折导管末端 修复导管 拔管 体内断管 加压固定导管 手指按压导管远端的血管/立即于上臂腋部扎止血带,
病人制动,确定位置,取出导管。
内容提要
2 1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七) 2 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预处理
43
发热反应
(一)发生原因
与输入液体和加入药物质量有关 输液器具的污染 配液加药操作中的污染 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 环境空气中的污染 输液速度过快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送检→填写 输液反应上报表→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记录
急性肺水肿
(一)发生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 患者自身有心、肺功能不全,或年老体弱、小儿等。
急性肺水肿
(二)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咳嗽、出冷汗、胸闷、心前区有压 迫感或疼痛,脉搏细速、心律快、节律不齐。
在导管置入前应做好穿刺部位皮肤的准备。 在进行穿刺前、置管后、穿刺部位和导管维护时,应使用
皮肤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 穿刺部位盖以无菌高透气贴膜,注明置管日期、贴膜更换
时间、定期更换。 定期检查静脉留置装置,保持留置导管的通畅。 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当出现导管质量问题是应上报管理部门。
预防(2)避免微生物污染导管
根据患者的病情、预期治疗周期的长短和药物的性质选择 适当的静脉留置导管。
在急诊留置的外周导管48h内更换。 尽早移除不必要的静脉留置导管。 依照各种留置导管的可留置时间定期更换导管;按要求更
换输液装置和附加装置。 当使用多腔导管输注静脉营养时,应选定一条通路输注。 药液配制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被微生
物污染。不同性质的液体配制按规定的环境洁净标准执 行。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有效性,以下是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规范:预防感染类并发症- 消毒:在操作前,务必对输液部位进行充分的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

- 规范穿刺: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和针头,确保插入位置正确,并避免多次穿刺。

- 手部卫生:操作前后及过程中,保持双手清洁,洗手、戴手套等常规操作应得到遵循。

预防血管穿破类并发症- 技术熟练: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找到血管并正确穿刺。

- 观察仔细:在插入针头之前,仔细观察皮肤表面的静脉是否清晰可见,是否有异常情况,以避免血管穿破。

预防静脉外渗类并发症- 定期观察:输液进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观察输液情况,确保管路连接牢固、无渗漏。

- 保持通畅:避免输液管路的扭曲或堵塞,及时更换输液器和管路。

处理并发症- 感染处理:如发现感染征兆,立即停止输液,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并咨询医师进行评估和指导。

- 血管穿理:如果出现血管穿破并出血,应立即停止输液,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局部外敷,并咨询医师处理。

- 静脉外渗处理:若发现管路发生渗漏,应立即更换管路,避免药液进入组织间隙,咨询医师进行评估。

以上是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咨询医师并采取适当措施。

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操作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中心静脉置管(CVC)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通过经皮穿刺将导管插入静脉,用于重症患者的监测、输液、营养等。

然而,CVC手术后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导管脱出及移位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包括无菌敷料面积过小、患者在穿脱衣服或入睡时不慎拉出导管等。

临床表现为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等。

为预防和处理导管脱出及移位,我们应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加强巡视等。

导管堵塞或折管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包括导管扭曲或受压、血液凝固、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沉积等。

临床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等。

为预防和处理导管堵塞或折管,我们应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采用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正压接头的使用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包括封管不彻底、液体滴空、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等。

临床表现为患侧肢体、颈部、锁骨下皮肤有肿胀疼痛感、紫绀、皮温降低、肩周不适等症状。

为预防和处理深静脉血栓形成,我们应及时拔除导管,注意封管彻底,避免液体滴空,减少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等。

2.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细菌滋生,形成感染。

3.患者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温热、疼痛,有时可见分泌物。

严重者可发热、寒战、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无菌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2.定期更换导管,避免导管放置时间过长。

3.加强患者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4.发现感染应及时处理,局部可以使用抗生素软膏或液体清洗,严重者可使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总结】在进行医疗操作时,要注意操作技术和无菌操作,避免出现并发症。

对于已经出现的并发症,要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2.污染的穿刺部位可能会导致输液器具连接不及时,同时如果换药不及时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皮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大血管,使导管尖端到达中心静脉(上、下腔静脉)的方法。

中心静脉穿刺留置管术目前已被广泛推广。

尤其是在ICU、CCU等重症监护室应用更为广泛。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某些并发症的风险,如导管堵塞、空气栓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移位或滑脱、气胸或血胸、导管断裂等。

医护人员要注意预防,若不慎发生,应正确的处理。

导管堵塞原因导管没用适宜的封管液冲管可发生管腔内堵塞。

导管内血凝块、沉淀的不相容药物、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

临床表现输液不畅,接注射器抽吸有明显负压,推注有阻力;部分可见外露导管上附有凝固血液。

预防脂肪乳剂与氨基酸、葡萄糖必需分开输注。

输注血制品或脂肪乳等黏滞性药物后,必须立即进行冲管,再继续使用其他药物。

采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

应给以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

若导管冲洗不彻底,会形成堵塞。

同时应选择正确的冲管液冲洗导管。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压力增加的活动:如咳嗽等。

可使用抗凝药物以预防导管阻塞的发生,如肝素盐水等。

处理流程发现导管堵塞→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查找原因(检查是否存在导管打折等机械性堵管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用注射器回抽,严禁将凝固的血块推进血管内;解除导管阻塞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导管堵塞的物质所决定,血栓性临床常选用尿激酶溶栓;如不通畅拔除导管)→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及记录→科室讨论分析。

空气栓塞原因未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免疫力低下。

导管污染:在污染的环境中(如病房)置管,经导管输入血液制品、加药、抽血、行中心静脉监测,使用三通开关或更换添加输液装置等均可使导管或其接头受到污染而导致导管腔内感染。

置管者的操作熟练程度与感染率成反比,操作越不熟练,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越大,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和导管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

临床表现局部表现:穿刺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全身表现:寒战、高热(稽留热或弛张热),脉速、呼吸急促、头痛、烦燥不安等。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应急处理(一)发热反应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

2、预防措施(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2)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

3、处理措施(1)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2)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3)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

(4)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二)急性肺水肿1、临床表现(1)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或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严重者稀痰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变快或心律不齐。

2、预防措施(1)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3、处理措施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1)如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2)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在湿化瓶内盛30%-50%的酒精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状态。

(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4)安慰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三)静脉炎1、临床表现(1)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发病后可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致静脉回流不畅,甚至阻塞。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等。

【并发症】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原因】1.无菌敷料面积过小,粘性不够,特别在敷料潮湿后容易脱落,从而使导管脱出。

2.在如厕或穿脱衣服时常不慎导致导管脱出。

3.患者入睡后,在翻身或移动时无意识拉出导管。

【临床表现】回抽血及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

【预防及处理】1.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

3.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

4.加强巡视。

【并发症】导管堵塞或折管【发生原因】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

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

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

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

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

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

4.采用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5.正压接头的使用。

6.防止血液反流,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速停止,血液倒流。

【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原因】封管不彻底,导致血液回流;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未及时发现,导致血液回流;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 常见并发症
1.1 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①置管致猝死,主要有3种原因,呼吸、跳骤停与操作中过重压迫颈动脉窦有关;置管时损伤重要内脏及血管;气栓形成。

②损伤周围脏器,形成血胸、气胸、纵隔积液,心包填塞等。

③导管断裂。

1.2 与深静脉置管有关的并发症:①感染。

病人有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等为感染的易患因素。

②血栓形成与栓塞。

长期置管、血液浓缩及高凝状态的病人可能在中心静脉导管上形成微小血栓,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循环,可造成肺微小动脉栓塞。

③导管阻塞。

输注高价营养时,输入的脂类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导管内所致。

故脂肪乳剂与氨基酸、葡萄糖须分开输注。

另外,若导管冲洗不彻底,亦会形成堵塞。

1.3 其它危险因素:①血管侵蚀。

中心静脉导管顶端位置可因呼吸、心跳、颈部伸屈而移动(3~10 cm),伤及腔静脉薄壁(0.5~1 mm);高渗液化学刺激及导管尖端机械刺激、侵蚀甚至穿透血管壁,引起迟发性胸水。

②导管脱落。

多种因素导致病人精神不安,造成一过性认识混乱,出现烦躁不安;同时,局部不适感、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失眠不断翻身等,亦增加了导管脱落的可能性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引言
静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
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并处理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方法。

预防措施
1. 确保正确的注射技术: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注射,避免空气进
入静脉导致空气栓塞。

注射时注意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2. 检查药物和溶液:确认药物和溶液是否过期,以及是否与其
他药物有不良反应。

3.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
避免选择已经受损或者静脉曲张的部位。

4. 注射速度控制: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情况,控制注射速度,避免快速注射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

并发症的处理
1. 护理监测:在注射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红斑、肿胀等。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
止注射并做好记录。

2. 处理感染:若患者出现静脉注射相关感染,则需及时处理。

处理方式包括拔除导管、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局部卫生护理。

3. 处理血栓:静脉注射可能引发血栓形成,患者出现血栓相关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输液操作,采取适当的溶栓治疗方法。

4. 处理过敏反应:当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注射,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治疗,如注射抗组胺药物等。

结论
为了预防并处理静脉注射法并发症,医疗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注射,确保注射技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注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做好处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患者,男性,73岁,因大部分胃切除术后于 2015年5月转入EICU治疗,入室时神志呈全 麻未醒,呼吸机辅助呼吸,而后患者神志逐 渐转为清楚状态,自主呼吸良好,生命体征 平稳,因术后需要进行营养支持,责任医生 拟中心静脉(颈内静脉)臵管行肠外营养治 疗。 穿刺成功后,开始实行肠外营养,输注通畅 输注4h后,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达30次/ 分,胸闷气喘,主诉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 降至89%
导管位臵异常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肺与胸膜损伤(液胸)
处理 立即暂停输液 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 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量 、性质、色等 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 监测生命体征 脏器支持 对症治疗 心理护理,做好沟通
导管位臵异常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目前,多数机械损伤造成的并发症主要与颈内 静脉穿刺的盲目性有极大关系,也是导致医疗 纠纷的一个因素
肺与胸膜损伤、导管位臵异常 置管时并发症
动脉或静脉损伤、神经或纵膈损伤
空气栓塞、导管栓子、心脏并发症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中心静脉臵管的并发症: 与导管相关的感染有关:所以臵管前、 中、后均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这 是减少感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静脉血栓形成 留置期并发症 空气栓塞、折管、导管堵塞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解 剖 结 构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颈内静脉(前路、中路、后路)
常 见 穿 刺 部 位


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和锁骨下) 颈外静脉(进入锁骨下静脉呈锐角且有静脉瓣) 其他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贵要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等。

【并发症】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原因】1.无菌敷料面积过小,粘性不够,特别在敷料潮湿后容易脱落,从而使导管脱出。

2.在如厕或穿脱衣服时常不慎导致导管脱出。

3.患者入睡后,在翻身或移动时无意识拉出导管。

【临床表现】回抽血及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

【预防及处理】1.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

3.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

4.加强巡视。

【并发症】导管堵塞或折管【发生原因】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

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

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

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

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

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

4.采用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5.正压接头的使用。

6.防止血液反流,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速停止,血液倒流。

【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原因】封管不彻底,导致血液回流;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未及时发现,导致血液回流;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临床表现】患侧肢体、颈部、锁骨下皮肤有肿胀疼痛感、紫绀、皮温降低、肩周不适等症状。

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预防的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预防的护理
当代护士 2 0 1 3年 4月中旬刊
・1 6 1・
重 症 监护 病房 中心 静脉 置 管 患 者并 发 症预 防 的护理
吴 雪 明
摘 要 回顾 分析本院 2 0 0 9年 一 2 0 1 1 年收治的 1 0 0例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 , 对其进行护理 总结。1 0 0例患者在本院 医护人 员
2 张镜如. 生理 学[ M] . 第 4版. 北京: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0: 2 6 6 .
3 贾丽珍. 留置尿 管拔 出时机 对剖 宫产 术后 产 妇排 尿的 影响 [ J ] . 现代 临床护理 , 2 0 0 8 , 9 : 2 7— 2 8 .
4 王桂娣 , 王关芳. 妇科 手术病人麻 醉前后 留置尿 管舒适 度的



1 应 恩波. 产后 留置尿 管拔除方 法的探讨 [ J ] . 护理研 究 , 2 0 0 8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显增高 , 因此而产生的主动收缩可将尿液排 出。试验组患者在拔
除留置尿管前 , 将持续 开放性 引流尿管先 闭管 1 ~2 h , 这样有 利 于患者的膀胱括约肌收缩 , 维持膀胱平滑肌的张力。在拔除尿管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6 4 1 1 ( 2 0 1 3 ) 0 4— 0 1 6 1— 0 2
中心静 脉置管一 般具 有弹性好 、 保 留时 间较长 、 输 液选择种 类广泛等特点 , 重症监护病房 住 院患 者常 常选 择 中心静脉 置管 进行 血液输入 、 长期 的液体输入 以及 高营养 、 高蛋 白治疗输入 , 工作 单位: 4 3 7 0 0 0 通城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输液、输血、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治疗性操作。

置管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风险。

预防和护理并发症对于提高置管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一、患者相关的并发症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置管操作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5%-6%,严重的感染会造成败血症、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预防该并发症的关键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选择导管插入部位、定期更换导管等。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导管通畅、每天检查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肿胀、渗液等异常症状。

2. 血栓形成置管操作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液在导管周围凝固,形成血栓。

血栓形成不仅会影响导管的通畅性,还可能发生栓塞症状。

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导管插入部位、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导管移位和血栓形成,同时在导管使用期间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并根据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3. 气胸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操作中,如果发生了血管撕裂或穿孔,就有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甚至发展成张力性气胸。

预防气胸的关键在于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经验丰富程度,尤其是对于颈内静脉的操作要特别小心谨慎。

在护理方面,一旦发现气胸症状,应及时给予抢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二、护理进展1. 护理要求更加严格对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要求更加严格,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等。

在导管使用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导管插入部位的情况,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并对患者进行导管护理教育,使其了解自身的置管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 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重要护理对象,其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接受系统的技能培训,学习置管操作的最新技术和最佳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预防策略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预防策略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预防策略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予液体、药物和血制品等,同时也可进行监测和血液采集。

然而,这项技术并非没有风险。

在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术时,我们必须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讨论中心静脉置管术常见的并发症,并提供相应的预防策略。

1. 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术可能会导致感染。

为预防感染的发生,需遵循以下预防措施:- 术前彻底洗手,并按规定采用无菌穿刺技术进行操作。

- 在置管前,应对皮肤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并在穿刺点附近覆盖干净无菌巾。

- 穿刺后,确保连接部位无渗漏现象,必要时采用贴敷透明膜。

- 每天检查置管口及周围皮肤,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如更换胶布或透明膜。

- 定期更换插管,避免长时间使用。

2. 血管损伤在插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管损伤。

以下是预防血管损伤的策略:- 在插管前,通过超声引导等技术确定血管位置,减少损伤的风险。

- 遵循规范化的插管操作流程,包括正确选择插管部位和角度。

- 在穿刺时,注意避开血管弯曲处、瓣膜区域和狭窄血管段。

- 穿刺时尽量避免折返穿刺或多次穿刺,以减少创伤。

3. 血气胸和气胸正确的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可以避免血气胸和气胸的发生:- 在置管前,通过X线或超声检查确认导管位置是否准确,并避免在肺组织中穿刺。

- 在穿刺过程中维持恒定的负压,以减少气胸的风险。

- 避免插管过程中的快速进针和过度推动导管现象。

- 插管后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确,必要时进行X线检查。

4. 血栓形成中心静脉置管术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以下是预防血栓形成的策略:- 在插管后,定期检查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如进行血栓筛查。

- 避免长时间使用大直径导管和多腔导管。

- 在插管后定期进行血栓亲和性试验,以评估导管内是否有血栓形成。

5. 导管脱落和堵塞导管的脱落和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

以下是预防脱落和堵塞的策略:- 使用适当长度的导管,避免过长或过短。

中心静脉压测定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中心静脉压测定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中心静脉压测定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空气栓塞原因:1、延长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严密。

2、未及时关注莫非氏滴管水柱下降情况。

临床表现:患者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患者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

如空气量少,到达毛细血管时发生堵塞,损害较小。

如空气量大,则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预防:1、测量过程中注意检查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

2、及时关注莫非氏滴管水柱下降情况。

处理:1、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3、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2、导管堵塞原因:血液凝结。

临床表现:输注液体滴速缓慢或滴注停止,或无法从静脉导管内抽出回血,冲洗导管有阻力。

预防:1、测量前后规范执行冲管和封管技术。

2、发现管腔内有回血时应及时处理。

处理:1、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或脱出,排除机械性堵管。

2、发生血液凝结性堵管,可用5000u/ml尿激酶进行管内溶栓。

3、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1、医护人员因素,未规范执行手卫生、肝素帽和连接口消毒不彻底,不规范地冲管和封管。

2、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力低下,现存有或潜在感染者,有严重的合并症,营养障碍者。

临床表现:血流感染时出现发热(以弛张热或间歇热多见)、寒战、头痛、背痛、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1、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操作。

2、测量后更换肝素帽。

处理:1、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根据是保留导管还是拔除导管的不同进行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2、一旦确定导管相关性感染,遵医嘱拔除导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中心静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主要是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将导管插入到上腔静脉,用以检测中心静脉压、静脉输液给药、静脉高营养以及血液净化治疗等。

一、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误穿动脉:
原因:主要是由于穿刺操作不熟练,解剖结构,吡邻关系不清。

预防与处理:
(1)发生出血或血肿时,应局部压迫10-15分钟,不宜急于再次穿刺。

若该处最终穿刺未成功,则应以沙袋压迫至少30分钟并给予严密的动态观察。

(2)颈部穿刺后若患者主诉呼吸困难或憋气,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甚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仔细检查是否有血肿压迫气管或气胸/血气胸发生。

若症状由血肿压迫气管引起,可以粗针头试行局部放血减压;若症状由气胸/血气胸引起,则须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3)股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必须位于腹股沟韧带下至少两横指(成人),此处进针即使误穿股动脉也易压迫止血。

若进针点高于此位置甚至位于腹股沟韧带上则可误穿髂动脉,由于髂动脉位置深无法压迫止血故可引起后腹膜巨大血肿。

(4)无论何处穿刺,若有误穿动脉史且患者的血压进行性不明原因性下降,均须高度怀疑被误穿动脉的进行性活动性大出血,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气胸:
原因:操作技术不熟练;病人不配合,烦燥不安;胸廓畸形;胸膜有粘连。

症状:(1)一般发生局限气胸,病人可无症状,自行闭合;(2)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胸透确诊。

预防与处理:穿刺点不要太低,一般应高于/等于锁骨上二横指;穿刺针不要进针太深,一般应小于/等于3cm;胸膜腔穿刺,既可作为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半坐卧位,减轻上腔静脉的压力。

3、气栓:
原因:导管接头脱开。

症状:突发呼吸困难;右室流出道阻塞,C○下降,缺血、缺氧。

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

预防与处理:左侧头低位,通过导管抽吸空气;经皮行右室穿刺抽气;急诊
行体外循环。

4、心包填塞:
原因:置管过深;导管质地较硬,不光滑,钝圆;心脏原有病理性改变。

症状:突发紫绀,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音低远。

预防:选用质软,硬度适当的导管;置管不宜过深(12~14cm),管端位于上腔静脉或右房入口处为宜;防止导管移动,固定确切;注意观察导管回血情况,当测压水平面不随呼吸波动或显著异常,或发生房早、室早等心律失常时,应警惕导管移位。

处理:立即中止经深静脉导管注输;将CVC输注器的高度降之低于病人心脏水平;若经导管吸出的液体很少,病情又未得到改善,考虑行心包穿刺减压。

5、感染:
原因:无菌操作技术;病人全身状况;机体抵抗力;导管留置时间及护理技术;局部组织损伤、血肿、感染灶;输液种类:高营养液。

预防:严格无菌操作,每隔24h更换全套输液装置,放置细菌过滤器,滤孔0.45um;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2~4W 154天,穿刺点一周1-2次更换敷料;保持局部周围干净,尤其股静脉置管者;增强全身机体抵抗力。

6、神经和淋巴管损伤:
原因:颈内静脉穿刺进针太偏外侧,损伤臂丛神经。

症状:上臂由触电样麻木感或酸胀或上臂抽动。

预防:选用质软,硬度适当的导管;置管不宜过深(12~14cm),管端位于上腔静脉或右房入口处为宜;防止导管移动,固定确切;注意观察导管回血情况,当测压水平面不随呼吸波动或显著异常,或发生房早、室早等心律失常时,应警惕导管移位。

处理:退出穿刺针,调整后重新穿刺或重选穿刺部位。

淋巴管损伤:IJV与SCV汇合处有胸导管汇入,损伤致乳糜胸。

7、乳糜胸:
左侧颈内静脉和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有引起乳糜胸的报道。

这种并发症比较严重,常常需要外科治疗。

所以,应尽量选择右侧静脉穿刺。

附:
深静脉穿刺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