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代的欧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重点掌握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地位与影响。
2.掌握中古时期欧洲的主要国家及其特点,如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等,了解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宗教纷争。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等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作业设计:
(1)课后作业: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中古时期欧洲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运用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等历史概念。
(3)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地图、图片、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如“中古时期欧洲为什么被称为封建社会?”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内容学习:按照历史发展脉络,讲解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中古时期欧洲的文化:阐述基督教文化、骑士文化、世俗文学等文化成就,以及这些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4.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的地位与影响:介绍基督教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宗教纷争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影响。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二、在消退中寻找精神:中古拜占庭三、在分裂中寻求统一:中古俄罗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通过介绍何为中古欧洲引入新课:2.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三大主题:在黑暗中追寻光明:中古西欧的社会、在消退中寻找精神:中古拜占庭、在分裂中寻求统一:中古俄罗斯。

通过老师讲授,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及学习要点。

二、在黑暗中追寻光明:中古西欧的社会(一)社会秩序的纽带: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 以讲授、图片和材料的形式,向学生说明西欧封建社会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促进了社会的大重塑和进步。

“尽管我们可以将中世纪西方混乱的根源追溯至罗马3世纪的危机,但若将5世纪蛮族入侵看做是促成变化、加速灾难、彻底改变面貌的事件,那么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雅克·勒高夫著《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2.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亚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是什么?借助于学生的答案引入西欧封建社会特征的学习。

观看视频并且思考问题通过教师的讲授以及文字材料,使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归纳与思考的能力3.让学生阅读和思考材料一、二所提及的封建制度相关内容,指出采邑、附庸关系、领主与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统一等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然后,以分叉图的形式先向学生介绍基本特征之一的“封君封臣制”,说明它的形成背景、内涵、特点与影响。

4.设置两个课外延伸:首先,让学生阅读材料,比较欧洲大陆和英格兰封建制度的不同之处,指出封建制度的特征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比较西周分封制和西欧封君封臣制的异同,指出西周与西欧的制度的异同点。

5.以讲授的方式引入基本特征之二“庄园制”,引导学生认识它的内容、基本特点。

6.让学生阅读两则材料并指出农奴和奴隶的不同之处及中世纪庄园农奴生活。

7.以两张图片的形式向学生说明庄园内的生产活动。

《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

《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

《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基本知识】采邑改革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丕平献土琅城起义罗马天主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的复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重点知识】1、归纳西欧封建社会和罗马天主教廷的特点2、理解宗教神权对西欧社会的影响3、理解中古欧洲基督教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主流【课堂记录】一、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奴隶制结束: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西欧封建等级制(1)由来:采邑改革、分封土地西罗马灭亡后,日尔曼人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些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面临内忧外患,于是当时的宫相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

(此处说明此时的国王已经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宫相手中,为后面的“丕平献土”铺垫。

)(2)采邑改革核心:有条件的分封→无条件的赏赐何谓“有条件”,主要指:第一,受封的封臣必须对上级封主在政治上宣布效忠,在军事上服从,如不履行,封主有权收回采邑;第二,采邑只供封臣终身享用,但不可世袭。

(结合西周的分封制,分析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的分封制的异同点。

)(3)封建等级制特点分封基础:采邑分封,权利对应义务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以土地为纽带,组成自上而下的封建等级体系,封主通过授予封地,取得对下属封臣的统辖权;封臣得到采邑,则有接受封主号令的义务。

各封建主通过分封,建立起各级之间互为主从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只存在于上下互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

(课本34页图示及小字部分)(4)封建等级制的影响这种制度在当时对法兰克王国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调节了封建主的内部关系,增强了王国的政治军事力量(结合“分封基础”);但是这种制度直接导致整个西欧社会权力趋于分散化,形成政治上分裂割据局面(结合“从属关系”)。

(5)知识拓展试分析西欧封建等级制同印度种姓制度、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的异同点?【思路】本题重点在不同点,相同点只要学生知道同样是维持自身统治就可以了。

【不同点】西欧:封建主范围内;地方分权,王权衰微印度:涉及全体社会成员中国:权归中央,君主专制、罗马天主教廷1、教皇国由来(1)基督教产生与发展:罗马帝国镇压→定为国教(2)教皇国建立有利条件:地方分权,教会扩张奠定基础:丕平献土,教廷立国教会凭借罗马国教的余威影响西欧,并且趁机扩张。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背景,掌握该时期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知道中古时期欧洲的主要历史事件,如罗马帝国的分裂、查理曼帝国的建立、诺曼征服、十字军东征等,并能分析这些事件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学习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多元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理解和平、合作、共赢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际观。
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3.学生对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状况等方面可能存在误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澄清和纠正。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可能对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产生距离感,教师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相互交流。
2.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识。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5.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叙述了5—15世纪欧洲社会的变迁。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第一子目和第二子目是本课重点。

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君、封臣通过土地联系在一起,大小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领主独立行使权力的结果是西欧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

庄园也是适应自然经济的需要,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产生的。

作为个生产单位,庄园的土地划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

中古中后期,随着城市在西欧的兴起,国王利用城市的支持开始建立统一的王权国家。

在宗教上,中古西欧形成了教会和世俗政权并立的格局。

东欧部分主要谈了拜占庭帝国早期幸存的原因和《罗马民法大全》的编订;俄罗斯部分重在说明近代俄罗斯国家是在反抗蒙古统治以及随后的扩张过程中形成的。

仔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变化”和“多元”这两个关键词是本课的关键。

作为起始课,这里的“多元”不仅仅是指欧洲文明内部是多元的(西欧、东欧),而且,从世界各区域来看,欧洲文明也是当时世界“多元面貌”的具体“一元”。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中古时期的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庄园与农奴制、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变迁和《查士丁尼法典》已有基本了解,对教会的发展演变和俄罗斯不甚了解。

总体而言,学生对于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只停留在知识识记层面,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缺乏深入认知,需要通过某一因素构建起中古时期欧洲社会发展的逻辑框架。

三、教学目标1.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欧洲面貌有整体认知。

2.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观察示意图和补充材料,提取信息,具体说明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形成的条件与特征,理解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3.通过图片和材料,认识教权的兴衰更替,理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二元制社会中的地位。

4.根据地图和材料,综合探究中世纪欧洲社会所隐藏的生机与活力。

5.根据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历史大事件时间轴,认识两者的共同点,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通,彰显中古时期欧洲文明发展的多元特性。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古时期的欧洲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 掌握中古时期欧洲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对欧洲历史的兴趣,增强其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中古时期欧洲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王权)的演变,以及经济形态(如庄园、手工业)的发展。

2. 教学难点:理解中古时期宗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

2. 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古欧洲历史。

3. 制作PPT,用于呈现课堂内容。

4. 安排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以便上课时能更好地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同时,教师还会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会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如实地参观、讲座等,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拓宽视野。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古欧洲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欧洲城市兴起和基督教文化的背景和影响。

3. 能够分析中古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迁。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中古欧洲封建制度、基督教文化、城市兴起与经济发展。

2. 难点:理解封建制度下社会等级制度的复杂性和基督教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文字说明。

2. 准备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3. 准备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文献资料,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2.选做题(至少选择一项):
-撰写一篇关于中古时期欧洲某一国家的短文,要求涵盖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其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
-分析中古时期欧洲基督教会在政治、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结合具体历史事件进行论述。
-探讨中古时期欧洲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经济变革的作用。
3.拓展作业: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直观地展示中古时期欧洲的历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教学策略: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世界史的相关内容,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初步的了解,但对于中古时期欧洲的社会制度、文化特点等方面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
4.提醒学生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完成课本第2单元第3课的课后习题,加深对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知识的理解。
-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中古时期欧洲封建社会的思维导图,梳理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社会经济变革等关键知识点。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做到书写规范、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2.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二、教学理念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立足学情,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导入恰当的历史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历史课在学生的参与中、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圆满结束。

三、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东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基本社会状况。

并能够通过史料,进一步分析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特征。

在通过史料阅读,重点分析西欧封建社会如何演变的基础之上,理解欧洲社会如何走出封建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

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解释欧洲不同区域文明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文明的发展不是统一的,而是具有多元面貌。

四、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本专题内容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包括“西欧封建社会”、“东罗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三个标题,教材内容所涵盖的地理范围广,发展时间跨度长,且三个文明发展各具特色。

在教学中应着重梳理三个文明发展的大致脉络,了解其发展的多元特征。

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应该重点关注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及西欧是如何走出“中世纪”。

五、学情分析本课面向的高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求知欲望,但总体水平不高。

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空间广泛,学生仅有初中历史学习的一些片断记忆,对于新教材新课标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古时期欧洲不同文明发展脉络难点: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西欧走出“中世纪”的表现七、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讲述法、讲解法、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思考讨论。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 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史料的分析和解读,了解中世纪欧洲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形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宗教文化,理解西欧庄园经济、封建制度与基督教文明的关系。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历史脉络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位置关系形成基本的认知,建立历史时空的联系网络。

(时空观念)3.根据史料和示意图提取信息,概括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的特征,理解它们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通过理解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是在罗马衰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在继承和变异中分化出不同的文明,认识到多元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继而产生探索不同文明的兴趣和守护本国文明的担当。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状况教学难点:1.西欧封建社会的兴衰2.中世纪欧洲的多元文明教学过程导入用西欧中世纪家具史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用探案的形式层层推进,从家具的发展窥视西欧发展的大时代。

分析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文明的面貌。

分析重难点重点:中古西欧的社会状况;难点:封君封臣制、庄园制、农奴制、基督教、城市的发展;文明的多元性。

概念分析:1、中世纪:通过概念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中世纪的起止时间、性质,这样和家具呈现的阶段性变化对接上,其实也是在梳理西欧中世纪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蛮族入侵通过两幅蛮族入侵的图示的展示,体会这种大时空中持续的军事战争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如骑士文化、坞堡建筑,当然也会对政治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西欧封建社会提问学生:特征?宏观上把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这些中世纪的标志了解一下。

(一)封君封臣制度【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课本和视频思考封君封臣制度的背景、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特点是什么?【学生展示答案】教师做好过程中的思维点拨。

中古时代欧洲教案

中古时代欧洲教案

中古时代欧洲教案教案标题:中古时代欧洲教案目标:1. 了解中古时代欧洲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探索中古时代欧洲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特点。

3. 分析中古时代欧洲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古时代欧洲的城堡、骑士、教堂等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古时代欧洲的了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知识讲授:3. 介绍中古时代欧洲的历史背景,包括罗马帝国的衰落、蛮族入侵和基督教的传播等重要事件。

4. 分析中古时代欧洲社会的等级制度,包括封建制度和领地制度,以及农民、贵族和教士的地位和角色。

5. 探讨中古时代欧洲的政治体制,包括封建主义和君主制度,以及国王和贵族的权力关系。

6. 解释中古时代欧洲的文化特点,包括宗教信仰、艺术和建筑风格等。

活动实践:7.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中古时代欧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8.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中古时代欧洲的不同角色,如农民、贵族、教士或商人,通过对话展示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9. 制作展板:学生分组制作展板,展示中古时代欧洲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特点,并附上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

总结评价:10.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古时代欧洲的重要特点和影响。

11. 提供一份小测验或问答活动,检验学生对中古时代欧洲的理解程度。

1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提供进一步的阅读材料。

延伸活动:13.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中古时代欧洲。

14. 组织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古迹,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古时代欧洲的历史遗迹。

教案评估:-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板制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 学生对中古时代欧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学生在小测验或问答活动中的表现。

教案附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活动形式。

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资源、互动游戏或其他创意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精品-历史上中古欧洲社会教案优秀范文3篇

精品-历史上中古欧洲社会教案优秀范文3篇

历史上中古欧洲社会教案优秀范文3篇历史上中古欧洲社会教案优秀范文3篇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树立开拓创新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个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为什么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以及对比中西封建制度、城市的异同,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

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讲述琅城起义故事了解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探究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运用史料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它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猜一猜:下面这些建筑是哪个国家的?梵蒂冈介绍新课:一、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1)左图中的事件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从左图变化到右图的原因是什么?右图中的法兰克王国是由什么民族建立起来的?后来分化成了哪些国家?(2)在扩张中,国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国库没有充足的军费装备部队,兵员枯竭,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军队呢?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①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②奠定了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政治、思想、经济)合作与探究1:西欧封建制度有何特点?阅读史料:材料一:政治上:等级森严,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中国: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什么特点?(2) 材料一中左边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中西封建制度有何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会的地位与影响如何?合作与探究2:阅读史料:材料一:教皇为皇帝加冕卡诺莎雪地求饶材料二: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古时期的欧洲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掌握中古欧洲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对欧洲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中古欧洲封建制度、基督教文化、十字军东征等重要历史事件。

2. 教学难点:分析中古欧洲社会矛盾和演变,理解欧洲历史的变迁。

3.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史料和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和视频,用于教室展示。

2. 制作PPT课件,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

3. 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准备讨论和发言。

4. 确定分组,分配任务,组织教室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请学生简要回答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背景。

2. 引入新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期,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奇特的欧洲中古文明。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这一课,了解这个时期欧洲的历史和文化。

(二)讲授新课1. 查资料:请学生查找关于中古时期欧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中古时期的欧洲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2)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有哪些主要的特征?(3)这个时期欧洲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哪些重要成就?3. 全班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效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教室互动1. 提问:请学生回答教师关于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问题。

2. 讨论:关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历史,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3. 辩论: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深入探讨中古时期的欧洲历史。

(四)小结作业1. 小结:简要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特色和重要成就。

2. 作业:安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深入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继续探究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

希望 1. 学生应该按照指定的阅读清单进行阅读,理解并掌握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的知识。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史料分析和观点阐述。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3.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特点、发展趋势等。
2.强调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等概念在中古时期欧洲历史中的重要性。
3.提醒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或基督教会作用与影响的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6.观看与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撰写观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7.阅读拓展资料,如历史书籍、学术论文等,提高对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认识,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包括封建制度的形成、基督教会在欧洲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与灭亡。
2.掌握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如查理曼帝国的建立、伊斯兰教的扩张、诺曼征服等历史事件。
3.学会分析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如从封建割据向中央集权的转变,以及城市兴起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如封建主与农民的矛盾、基督教会与世俗权力的斗争等。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表格要求条理清晰,信息准确,便于比较分析。
3.针对中古时期欧洲的宗教文化,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要求如下:
a.明确研究问题,如宗教对欧洲社会、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b.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c.提炼观点,进行论述,字数在1000字左右。
4.为加强学生对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知识的掌握,布置以下复习题:
a.选择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b.简答题:针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设问;
c.论述题:要求学生对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发展进行综合分析。
作业布置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在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
c.利用比较法,将中古时期欧洲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共性与个性。
d.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地图、图片、纪录片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古时期欧洲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b.新课讲解:按照时间顺序,讲解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发展,突出重点、难点,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4.提高历史阅读、分析、概括和论述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历史地图、图片、文献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
3.采用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中古时期欧洲的社会变迁。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古欧洲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欧洲近代史,西欧封建社会是西欧社会形态演进的重要阶段,对深入理解唯物史观和全面认识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具有重要作用;中古欧洲是中古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意义重大。

本课教材正文部分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西欧封建社会”,讲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第二子目是“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涉及10—11世纪起,西欧城市的兴起,王权的强化,以及基督教会的地位;第三子目是“拜占庭与俄罗斯”,内容为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包括《罗马民法大全》的简要介绍,以及俄罗斯的崛起。

三个子目的内在逻辑是,首先介绍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然后讲述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即城市兴起和王权强化,最后拜占庭和俄罗斯作为补充,较为完整地呈现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二、学情分析初中历史教材用一单元四课内容介绍了封建时代的欧洲,学生对中古欧洲史有了一些直观了解,需要在此基础上理性分析欧洲封建社会的特征,深入认识其发展变化,全面认知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同时,高一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强,世界古代史与学生生活间存在距离,需要设置富有趣味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升材料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进一步锻炼辩证思维、批判思维,进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第一层次是了解分析历史事物,通过对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王权、城市、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的学习,了解中古欧洲封建社会产生发展的基本史事,分析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层次是在史事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地图等学习资料,通过问题引导思考和认识封君封臣制度与庄园农奴制度的关系,城市发展与王权强化以及基督教会之间的关系。

第三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对中古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理解西欧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化,认识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

一、课标分析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学生需要了解欧洲在中世纪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包括封建制度的形成、基督教的传播、城市的兴起等。

社会变化:学生需要了解欧洲在中世纪时期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包括庄园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兴起、文学艺术的发展等。

多元面貌:学生需要认识到欧洲在中世纪时期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交流。

二、教材分析《中古时期的欧洲》主要讲述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封建制度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这一课是世界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近代欧洲历史的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包括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庄园经济的发展等。

接着,教材介绍了封建制度下的政治制度,包括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城市的兴起和自治等。

最后,教材介绍了封建制度下的文化艺术,包括基督教的传播、大学的兴起、文学艺术的发展等。

三、历史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了解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时间跨度,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2)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史料等方式,了解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重要史实和历史证据。

(3)历史解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原因,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4)家国情怀:认识到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增强对欧洲文明的尊重和理解。

四、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部分内容,对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不够熟悉。

(2)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欧洲历史有一定的兴趣,但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1.唯物史观: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了解庄园法庭的相关内容。

2.史料实证:知道欧洲教会和城市发展的史实,体会二者对王权强化的影响。

3.时空观念:了解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历程。

重点: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难点: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城市自治产生的影响。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了解西欧庄园的组成。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

【新课讲授】【师】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

一、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封建社会(1)产生背景: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思考封君封臣制度的组成以及封君与封臣之间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2.封君封臣制度(1)产生背景: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权利和义务:封君授予封臣土地,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3)影响: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材料: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一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西欧中世纪史》【美】布菜恩·蒂尔尼西尼·佩因特【师】封君在分封土地时,往往会把士地上的农民一块儿授予封建主。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古时期欧洲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后续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知识。
2.运用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社会风貌。
1.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建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2.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对社会、文化的作用。
3.欧洲城市兴起与商业发展对社会结构、经济格局的变革作用。
4.中古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要求不少于300字,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古时期欧洲的历史。
2.突出重点,简化难点,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解欧洲封建制度、宗教文化等抽象概念。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中古时期欧洲历史的知识体系。
2.分析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过程及其对社会、文化的作用,要求不少于300字,旨在提高学生对宗教与历史文化关系的理解。
3.针对欧洲城市兴起与商业发展对社会结构、经济格局的变革作用,展开论述,要求不少于400字,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列出中古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其原因,要求不少于300字,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出示三个城堡照片
设问:上述城堡多修建什么时候?
教师:上述城堡多修建于中世纪,那么为什么中世纪掀起一股修建城堡的浪潮?这背后
有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西欧封建社会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一)基督教神权
设问一:中世纪西欧社会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蛮族现在变成了信奉基督的骑士,也知道希腊和罗马的学术被拿来支持基督教。

而教会,就居于这个怪异的结盟之间运筹帷幄,努力维系这个体制于不坠。

学术是基督教的,骑士也是基督徒,这个世界成了基督教王国,是耶稣基督的天下。

”——《极简欧洲史》
中世纪的西欧被称为教会的黄金时代,或称为信仰的时代,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组成部分。

教会组织和国家世俗政权组织,同为中世纪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陈钦庄:《基督教简史》
教师:(投影)大家看看中世纪人们的生活。

变化: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精选8篇)

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精选8篇)

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精选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中古时代的欧洲》导学案备课人:杨筱审核人:复核人:【学习目标】1、知道采邑改革西欧封建等级制罗马天主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的复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2、归纳西欧封建社会和罗马天主教廷的特点3、理解宗教神权对西欧社会的影响;理解中古欧洲基督教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主流【自主学习】一、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1、推行制度的改革,史称从此西欧形成制。

2、内容:。

3、特点:分级基础;从属关系。

4、影响:。

二、罗马天主教廷1、通过“”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此后,教皇既是又获得了权利。

2、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是三、西欧城市的复兴1、世纪前后,随着的提高,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的复兴的景象。

2、城市居民的主体是,他们以各种方式发起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或,或,其中最典型的是。

3、世纪前后,西欧诞生了一批最早的。

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拜占庭帝国(又称):首都,疆域特点,存在时间,影响。

2、覆亡标志:年,的陷落。

3、覆亡原因:缺乏创新、故步自封;;。

【合作探究】1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同印度种姓制、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有何明显区别?2、为什么说罗马天主教廷居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地位?罗马天主教廷为什么会居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地位?3、你认为城市的复兴给中古西欧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中古时代的西欧社会有哪些特点?(政治、经济、思想)【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最强大的是( )A.拜占廷帝国B.法兰克王国C.英吉利王国D.德意志王国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启示是:()A国家分裂必然灭亡B. 只有不断侵略扩张才能发展C.缺乏创新、故步自封必然被历史淘汰D.封建制度必然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3、古代时代,居西欧封建制度中心地位的是:()A.教皇国B.罗马天主教会C.国王D.骑士4、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民族是()A.土耳其B.日耳曼C.蒙古D.法兰西5、推动城市复兴的根本因素是()A.农业的发展B.经济的繁荣C.生产力的发展D.天主教会的统治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的等级差别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过渡:
西欧封建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基督教会成为最顽固的精神堡垒,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教会的统治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说教会的统治是黑暗的统治?教会的黑暗统治给西欧社会进步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二、教会的黑暗统治
1.借助“丕平献土”故事,让学生明白教会统治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教会统治时期被称为“黑暗时代”?(要求学生举出具体加以说明。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归纳,形成如下要点并板书)
(1)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强大的封建政治力量;
(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地主;
(3)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教育,反对学习神学以外的知识,禁止异端学说,是最顽固的
封建精神堡垒。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如下四个问题)
㈠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理解认识)
㈡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有哪些?(请学生勾画教材,并记住名称)
㈢城市兴起后不断掀起反封建主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四、拜占廷帝国的败落
本目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指导提纲为:
㈠弄清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即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而得名)
㈡了解帝国初期的繁荣状况(学生阅读教材大字和史海拾贝“圣索非亚大教堂”,感受被西欧人称作天堂的君士坦丁堡的繁华与富丽)㈢探究帝国由盛转衰主要原因(教师可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要点)
㈣探讨帝国兴衰的历史启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史鉴今)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8世纪时,促进法兰克王国封建化的制度是 A.元首制 B.庄园制 C.采邑制 D.等级制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
A.国王 B.农奴 C.平民 D.骑士
3.改变以往无偿分配土地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