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
儿童经口误服中毒在儿科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李星扎比亚古丽·买买提阿斯亚·司的克
儿童经口误服中毒在儿科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李星扎比亚古丽·买买提阿斯亚·司的克发布时间:2023-06-21T02:50:26.706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5期作者:李星扎比亚古丽·买买提阿斯亚·司的克[导读] 经口误服中毒又被称为急性中毒,通常是指毒物在短时间内通过黏膜,皮肤,消化道与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器官出现损坏,影响功能的发挥。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30054【摘要】经口误服中毒又被称为急性中毒,通常是指毒物在短时间内通过黏膜,皮肤,消化道与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器官出现损坏,影响功能的发挥。
据研究显示,急性中毒具有发病速度快,病情较复杂等特点,多发于儿科1岁~5岁的儿童中,究其原因与儿童认知能力,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儿童年龄尚小,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对某些药物,毒物缺乏正确认知,一旦误服便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针对经口误服中毒患儿,临床医学通常采取洗胃方法来处理,通过多次反复将一定成分液体灌入患儿胃腔使胃内毒物得到彻底清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儿童经口误服中毒在儿科急诊洗胃护理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一,儿童经口误服中毒的原因分析导致儿童经口误服中毒的原因诸多,1岁~6岁儿童群体的中毒几率更高,这是由于这一年龄段儿童的智力发育相对迟缓,好奇心强烈,爱好口尝物品,热衷于模仿成人的行为,增加了药物误服或偷服的几率。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86.4%儿童药物中毒均于家中发生,导致儿童中毒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未对危险药品严格管理,致使儿童误服,此外部分家长未对药品合理分类,将成人药物与儿童药物混合起来;从另一方面来看,家长在对儿童喂药时按成人剂量,未对药物的成分引起重视,最终导致药物过量。
针对毒性而言,如若患儿误食的毒鼠强,亚硝酸盐,安定药物,未及时抢救将会威胁到患儿自身的健康,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此外,患儿自身技能发育尚未完善,免疫能力较低下,一旦中毒后便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效果研究
健康域护理经消化道急性中毒在婴幼儿中有较高的发生概率,主要因为婴幼儿缺乏药品、物品毒性认识,并且活泼好动,对陌生事物好奇心重,容易误服有毒药物、变质食物等,或者过量服用药物,例如农药、鼠药、清洁剂、降压药、降糖药等,导致中毒,严重者会威胁生命[1]。
经消化道急性中毒发病快,进展迅速,可对患儿多器官造成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多器官衰竭,威胁患儿生命。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需要及时进行洗胃治疗,尽可能清除、稀释患儿胃内残留的毒素、有害物质,减少对脏器造成的损伤,挽救生命[2]。
有研究指出[3],婴幼儿胃部发育尚未彻底,胃黏膜相对脆弱,进行洗胃过程中不适感强烈,并且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操作难度大,延长洗胃时间,不利于患儿急性中毒抢救。
为此,在对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患儿进行洗胃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尽可能缩短洗胃用时,安抚患儿与家长情绪,但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儿洗胃舒适度,进而获得理想的疗效。
急诊护理在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中的应用,通过对急诊抢救环节进行明确,开通绿色抢救通道,结合小儿实际年龄、中毒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对患儿造成的其它影响。
本研究对急诊护理应用于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中效果进行研究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年龄0~8岁,男性52例,女性30例,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一般资料比较,如表1。
纳入标准:(1)患儿均采取洗胃治疗;(2)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3)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1)患儿入院后即死亡,未进行洗胃;(2)患有先天性系统疾病;(3)参与其它临床研究。
1.2方法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配合医生完成对患儿的初步诊断,并立即开展洗胃。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对患儿家属介绍洗胃方式,说明原理、作用、风险,详细告知病情,征得患儿家属同意。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分析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对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治疗阶段,为其提供急诊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儿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了急诊护理,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患儿进行急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急诊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身体机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急诊护理;效果在儿科急症中,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比较常见,其主要是由于家长疏忽和儿童安全意识欠缺,导致小儿误服一些药物、毒物诱发的急性中毒,如果未对其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呼吸衰竭,危及儿童生命安全。
而洗胃是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的首选方案,为了更好的提高洗胃效果,我院还为其提供了系统性的急诊护理,并达到了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研究过程中,随机抽取了我院儿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在1-6岁,平均(3.5±0.6)岁;实验组中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在1-7岁,平均(3.7±0.5)岁。
两组患儿临床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人员之后均进行了洗胃治疗,随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儿的体征和相关进行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处理,以确保洗胃治疗的顺利进行。
小儿误服的急救和护理
小儿误服的急救和护理发表时间:2015-11-04T14:05:44.48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第1期作者:周明敏[导读]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室小儿误服中毒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室,江苏215003)【摘要】概述小儿误服中毒的急救护理过程,总结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急救和护理特点,认为及时正确彻底洗胃,严密细致的护理观察可提高误服的抢救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小儿误服急救护理小儿误服中毒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
这一方面与该年龄儿童,特别是男孩,好奇心强、自主活动范围加大、对危险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喜欢模仿大人行为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家长缺乏儿童意外伤害意识,对儿童照顾不周有关[1 ]。
因此,仔细快速询问及时明确中毒经过,及时正确的彻底洗胃,快速有效清除毒物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笔者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月在急诊收治抢救观察护理的误服患儿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⒈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7例儿,男63例,女54例,年龄3个月~5岁。
误服干燥剂21例,误服洗涤剂11例,误服电蚊香液9例,误服化妆液6例,农药中毒5例,酒精中毒5例,误服樟脑丸2例,误服鼠药1例,误服药物(鱼肝油15例,降压药12例、减肥药10例,感冒药10例,镇静剂6例,避孕药4例)57例。
1.2 方法因小儿误服的种类剂量不同,就诊时间不同,年龄各有差异以及就诊前是否采取相应催吐等应急处理,117例患儿入接诊后在不延误治疗的情况下详细询问误服毒物的名称剂量误服时间,按照误服治疗原则进行紧急救治,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患儿进行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12小时动态检测,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及瞳孔变化,遵医嘱予保护胃粘膜,利尿治疗,必要时给予特殊解毒剂,保护肝脏等对症治疗。
2 结果本组117例误服患儿中,109例遵医嘱给予及时彻底有效洗胃,8例患儿在入院前已予催吐或洗胃治疗。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1-05T08:16:47.2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8期作者:张娇[导读] 小儿属于特殊群体,在接受救治工作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张娇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00摘要小儿属于特殊群体,在接受救治工作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降低依从性,影响治疗的效果,尤其是近年来小儿误服中毒事件的频发,直接威胁到小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小儿洗胃的护理工作,提出有效的洗胃护理要点具备关键意义。
关键词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护理近年来,小儿误服中毒的几率较大,是现代急诊科常见的病症,而洗胃是治疗手段中重要的举措,经过洗胃可以有效减少胃内的有毒物质,降低中毒程度,挽救生命安全,因此,洗胃效果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但因小儿配合程度差,心理发育不成熟,使得在洗胃的过程中易出现躁动感,加上小儿消化道管腔细长、口腔咀嚼肌发育不完全,导致胃内容物颗粒大,给洗胃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1],因此,本文整理了相关的资料,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将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内容做如下的综述。
1.洗胃时机立即评估患儿的病情,了解患儿的中毒原因,除强酸、强碱中毒外,需尽快采取急救措施,临床研究表明,越早洗胃,预后越佳,但如果超过6h,则洗胃效果不理想,但如果超过6h后仍能闻到洗胃液或呕吐物中有农药味,则不可放弃洗胃,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其他对症措施[2]。
2.胃管种类及型号选择不同的胃管有不同的干预效果,对于小儿来讲,需要在排除鼻腔水肿和狭窄的情况下,结合小儿的实际年龄尽可能选取较大型号的胃管,避免堵塞,并确保胃管韧性、弹性和硬度的适宜,胃管前端带有侧孔的可以充分接触胃壁,以更好的清除毒物,避免胃管堵塞,如采取经口胃管,需要选取口径大、管道粗的胃管,以加快毒物的清除速度。
3.置管方式与改进目前洗胃的置管方式包括经口置管和经鼻腔插管,前者的优势是可以插入较粗的管道,避免管道堵塞,缺点是易诱发患儿的不适感,诱发恶心呕吐等,而后者的优势是便于固定,不会增加小儿的不适感,更不会诱发恶心呕吐感,但缺点是该置管方式易受到鼻腔的狭窄程度或水肿程度影响,导致下管失败、困难,甚至刺激鼻腔,诱发出血等。
小儿误服药物中毒的护理体会
小儿误服药物中毒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误服药物中毒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50例误服药物中毒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分析2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包括总洗胃时间、初次洗出液体时间、住院时间(P<0.05)。
结论小儿误服药物中毒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缩短洗胃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初次洗出液体时间,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小儿误服药物;中毒;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药物中毒在临床并不少见,一般临床以开通静脉通路、急诊洗胃为主要措施。
但小儿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无法准确表达自我感受。
加之中毒因素不明,患儿临床表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洗胃过程中易诱发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及脑水肿等并发症,不仅危及患患儿机体痛苦、家庭经济损失,严重者可危及其生命安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模式,积极规避不良症状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显得极为重要。
但既往临床以常规护理为首选措施,虽获得一定认可,但实施于小儿护理中缺乏一定针对性,无法依据患儿具体状况制定针对性、适宜性护理干预,主要围绕成人护理进行干预,进而降低抢救成功效率,无法促进毒性物质排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护服务的完善,综合护理干预逐渐融入临床,且应用于小儿药物中毒急救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节约抢救时间,规避不良症状方式,优化护理质量[1]。
鉴于此,本文选取药物中毒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分析,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50例误服药物中毒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男女比例分别为10:15、7:18例,年龄分别为1—8岁、2—7岁,年龄均值分别为(5.52±0.71)岁、(5.51±0.66)岁,组间患儿的各项基线资料差异经检验显示P>0.05,有可比性。
小儿误服药物中毒的护理探讨
小儿误服药物中毒的护理探讨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小儿药物中毒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原有的护理方式。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临床观察记录及呼吸管理、心理疏导及开展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方式。
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特点及护理方式。
结果: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试验组轻度患儿数有9例,百分率为45%,而对照组轻度患儿数有4例,百分率为20%,即试验组轻度患儿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的预后情况及其临床症状的表现较对照组相比中重度患儿的人数明显下降,继而转为轻度临床表现症状。
结论:小儿药物中毒后的护理过程与质量直接影响到患儿的预后情况,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标签:儿童;药物中毒;护理特点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中毒是小儿患药物中毒的一种常见形式[1]。
小儿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昏睡、神志不清、伴癫痫发作,若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导致患儿的死亡。
家长对药品管理的疏忽而致使儿童误服是导致小儿患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上,小儿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质量十分重要,可直接影响到患儿的预后情况,经正确的护理方式护理患儿才可达到预期效果[2],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小儿药物中毒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5.3±1.7)岁;其中高血压类药物中毒19例,避孕类药物中毒12例,其他类药物中毒9例;发病时间在误服药物后20min~1.4h内,平均(45.3±2.8)min;就诊时间在出现中毒症状后25min~2.3h内,平均(53.4±5.8)min,40例患儿经及时抢救后未出现死亡病例。
小儿经消化道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小儿经消化道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李辉;洪学军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6(015)004
【摘要】小儿药物中毒的最常见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其原因主要为家人对医药、灭鼠药或农药保管不当,致使孩子误服。
1999-2004年,本院急诊共收治消化道
药物中毒患儿27例,现将这类患儿的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519-520)
【作者】李辉;洪学军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湖北,襄樊,441021;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湖北,襄樊,44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5.4;R472.2
【相关文献】
1.9例乌头类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J], 黎莉
2.小儿急性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J], 槐婉舒;姚艳
3.小儿药物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方法 [J], 刘玲;
4.小儿药物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方法 [J], 刘玲
5.青少年抑郁症药物中毒7例急救护理体会 [J], 徐海蓉;张海萍;杨陈琴;朱群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小儿误服药物或毒物中毒为儿科急诊常见的急症之一,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见,洗胃是抢救此类患儿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洗胃将患儿体内的药物或毒物及时、有效的清除,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或毒物的吸收,减轻对各个脏器的损害。
为了提高洗胃技术的治疗效果及抢救成功率,许多临床专家一直致力于洗胃技术的研究与改进,现将洗胃时机、胃管的种类及选择、置管方式与改进、插入深度、洗胃液温度与用量、体位、洗胃液的选择及洗胃方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1 洗胃时机当诊断明确后,除外强酸、强碱中毒,应尽快采取洗胃急救措施,越早采取效果越好。
临床上普遍做法是在发生中毒后的6 h内采取洗胃措施,如中毒时间>6 h,则大部分毒物已吸收进入体内,此时如采取洗胃治疗效果不显著。
中毒时间虽已>6 h甚至更长时间,呕吐物中或洗胃液中仍闻有有机磷农药味,因此在临床上不能因中毒时间>6 h而放弃洗胃治疗[1]。
潘德田等[2]通过对36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研究认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即使>6 h甚至24 h仍要进行洗胃,因为中毒72 h的患儿死亡后,尸检切开胃时仍有很浓的农药味。
目前一致认为,对有机磷类中毒者应不受时间限制,应该立即、反复、彻底地洗胃[3]。
2 胃管的种类及型号选择恰当地选择胃管直接影响洗胃效果。
为了提高洗胃效果,有人将胃管的管壁增加了侧孔,避免堵管情况的发生。
还有使用导尿管、肠营养管以及改良气管导管等进行洗胃。
胃管的型号应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在排除鼻腔水肿和狭窄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大型号的胃管,避免堵管的发生。
胃管韧性、弹性和硬度适宜,胃管前端带有侧孔的可以充分接触胃壁,更利于清除药物或毒物,减少胃管堵塞的情况发生,缩短洗胃时间;如果采用经口插胃管,胃管的口径较经鼻插管的口径粗,也利于药物或毒物的清除,缩短洗胃的时间。
3 置管方式与改进置管方式分经口和经鼻插管,经鼻插管优点是利于固定,患儿呕吐不会将胃管吐出;缺点是鼻腔狭窄或水肿时导致下管失败、困难以及鼻出血等情况。
急性中毒患儿的护理体会
急性中毒患儿的护理体会急性中毒是儿科的常见急症,凡是有毒性作用的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短期内引起组织、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征,甚至危及患儿生命,皆称为急性中毒。
其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被吸收。
而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及肝肾解毒功能的薄弱,因而中毒症状较成年人严重。
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大多由于年幼无知,好奇心强,缺乏一定辨认能力而导致误服。
因此,家长应对容易引起中毒的药品、食品加以严格保管,放置于幼儿不宜触到的安全地方,同时经常给幼儿讲解有关安全知识,增强其自身安全意识。
现将我院最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儿的有关护理体会汇总如下:1 一般临床资料今年1-4月份,我院共收治小儿中毒患者6例,平均年龄6周岁。
其中4例误服成人药物,1例食用杏仁过多中毒,1例食用发芽马铃薯中毒,经合理治疗后均治愈出院。
2 治疗原则对急性中毒患儿应在进行快速诊断的同时争取时间积极抢救。
首先立即中断毒物与机体的继续接触,对中毒原因尚未明确者,先进行一般的急救处理,包括尽快清除毒物,建立静脉通路,促进毒物排泄,阻滞毒物吸收,对症支持处理。
同时收集残留毒物、呕吐物或洗胃内容物,送毒物待化验室鉴定。
一旦毒物明确,则尽快应用特效解毒剂:如含毒蕈类食物中毒,则应用阿托品针剂;氰化物中毒则据医嘱应用美兰解毒治疗;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者则迅速应用维生素K1等。
3 护理体会3.1 时间就是生命急性中毒患儿病情繁杂、发病急、应急性强,因而其需求、处置急切,急诊医护人员对病情观察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最大限度的争取每一分每一秒抢救时间,真正体现急诊工作的时效观念。
因此迫切需要医护人员树立并强化生命第一的责任忧患意识,即时间就是生命。
3.2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详细认真的记录患儿神志、瞳孔、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在患儿入院的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路,以方便用药治疗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小儿经消化道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小儿经消化道药物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经消化道药物中毒急救和护理的有效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共收治32例消化道药物中毒患儿,通过总结和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对消化道药物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结果经过急救接诊、消除消化道毒物、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用药后患儿的反应、保持呼吸道畅通和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后,32例患儿全部治愈康复,没有严重并发症、死亡发生。
结论选择科学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快速消除和缓解患儿的消化道药物中毒后的症状,为患儿生命安全提供了强力保障。
关键词:儿童;消化道药物中毒;急救;护理由于儿童好奇心较重,加之家长对医药、农药等药物没有妥善保管,经常出现误服药物的情况。
在经过消化道后,儿童药物中毒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昏迷等,情况严重的儿童会出现休克,若没有及时有效治疗会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消化道药物中毒患儿急救和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具体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共收治32例消化道药物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8个月-11岁;中毒类型为降压药中毒17例,卤水中毒6例,避孕药中毒4例,农药中毒3例,其他2例。
从误服药物到出现症状时间在25分钟-90分钟,误服药物到就诊时间为20分钟-120分钟。
临床症状中呕吐16例,多汗8例,腹痛腹泻6例,惊厥5例,意识模糊11例,口唇发绀2例,在就诊前呼吸心跳停止2例,严重昏迷、衰竭5例。
1.2治疗与结果收治的32例患儿在经过催吐、洗胃、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畅通、根据中毒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抢救措施、及时补液、解痉、给氧等措施进行治疗,患儿全部治愈并且顺利出院。
2急救与护理2.1 急救接诊接诊时先观察患儿的中毒后表现症状,并根据家长口述来快速确定患儿误服的药物,了解服药时间,帮助医生快速确诊,为急救争取时间[1]。
2.2 清除消化道毒物在出现中毒症状后,及时的催吐和洗胃能够有效防止毒物的进一步吸收和扩散。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关键词: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护理研究进展前言:小儿意外损伤成为21世纪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
小儿急性中毒占儿童意外损伤的很大比例,同时也是急症科校,而常见的一种疾病,更多的是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
在急救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洗胃的方式。
目的是将胃里面的刺激物进行清除,避免毒素的进一步吸收,通过开展正确的洗胃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护理.1.1胃管的选择对于洗胃的过程,胃管的粗细,首先要结合小儿的年龄以及体型。
对于0到7岁的儿童选择12到14号鼻导管代替小胃管,这种优势是内劲大、软硬适中、能减小阻塞的发生,提高洗胃的效率,7-14岁就可以使用成人的胃管。
1.2洗胃液的选择通过使用特异性的洗胃液,能够将胃里面的毒物清除,协助治疗的作用。
而且小儿大多数是处于被动中毒的状态,中毒物不明,采取这种洗胃液,应该要慎用,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温开水等。
一般认为生理盐水相对于温开水更加的安全可靠,由于小儿耐受电解质丢失的能力差,当体内5%不含电解质的物质时可能发生惊厥情况。
1.3洗胃前期护理小儿出现中毒情况,到了医院时处于惊恐状态,家属一般表现为焦急,因此,护理之前要跟家属沟通稳定情绪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环节要跟家属明确讲明病情以及洗胃的步骤和重要性,从而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1]。
1.4体位选择在洗胃过程当中,患者的体位状态是保证洗胃效果的重要基础,同时,能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小儿洗胃,一般采取头低臀高左侧为便于洗胃液的注入和吸收,相比较浓缩,洗胃全程所需要的时间能保证洗的效果,与此同时,口腔要低于喉咙的位置,可以防止洗胃液进入到气管少窒息发生。
通过采取这种体位方式,能减少来自患者的重力影响,降低毒物进入肠腔,引起中毒概率。
1.4.1头低臀高左侧位,这个过程始终保持口腔低于喉咙位置,防止洗胃液进入到气管,并且由于各种体位及重力的影响,减少毒物的吸收[2]。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进展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进展摘要:在急诊中小儿误服中毒是常见急症之一,洗胃是对于小儿误服中毒进行救护的首选方法,主要的治疗目标是为了使胃内的毒物得到有效的清除,防止毒物的吸收,由于患儿年龄比较小,在洗胃过程中,会发生强烈的反应,不能配合护理人员进行主动的洗胃,使患儿的洗胃难度增加。
本文阐述洗胃液的种类与温度以及胃管的选择,并探讨了在急诊中小儿误服中毒的洗胃护理方法与洗胃后的护理。
关键词:小儿;误服中毒;急救洗胃;护理进展在儿科中的误服中毒是比较常见急症,小儿误服的原因主要与家长对药物的疏忽管理有关。
患者在误食中毒之后,病情发展比较快,情况比较危险,若不进行及时与合理地治疗,有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因此,需要对误服中毒的患儿尽快进行毒物的清除,使毒物尽快排泄出来,并进行对症处理,配合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加快患儿救治的进程。
一、洗胃液的种类与温度(一)洗胃液种类(1)清水与生理盐水在临床中清水是较为常见的洗胃液体,可以在毒物不明确时进行使用。
生理盐水可避免电解质紊乱,防止清水洗胃后,由于水分被大量吸收导致水中毒,引发惊厥与昏迷。
(2)2%碳酸氢钠2%碳酸氢钠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比较适用,碱性溶液可以水解毒物,减少其毒性,然而,若发生敌百虫中毒,要避免使用。
(3)1∶ 5000 高锰酸钾溶液对于生物碱与蕈类中毒比较适用,乐果中毒时要避免使用。
(4)液状石蜡发生脂溶性中毒,可以先取50mL~100mL液状石蜡进行口服,使其对毒物进行溶解,而不吸收,再进行洗胃。
(5)活性炭对于所有化学物质中毒比较适用,属于广谱吸附剂,活性炭的优点是不吸收、无刺激、没有副反应,是对胃内毒物进行清除的有效方法。
(6)1:1000硫酸铜溶液对于毒鼠强中毒者,可以使用 1:1000 硫酸铜溶液进行洗胃,可以提高疗效,减少病死率。
(二)洗胃液温度洗胃液温度要控制在35℃~37℃最为合适。
夏季水温可以稍低,水温过低会导致患儿发生寒战,过高会导致胃血管扩张,加快毒物吸收。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药物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药物的影响
胡晓艳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7(026)017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误服患儿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对治疗效果影响.结果患儿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临床治疗有积极影响,能提高患儿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3246-3247)
【作者】胡晓艳
【作者单位】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 [J], 甘婷
2.误服斑蝥中毒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报导 [J], 刘宏祥;杨光福
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儿科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中的应用 [J], 高瑞霞;李
慧;徐慧娟;刘金铃
4.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护理特点总结及护理宣教 [J], 梁梅婷;卓翠芳
5.全面护理干预策略在儿童误服药物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J], 王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
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误服药物后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小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儿进行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100例患儿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在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更高,且患儿家长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小儿;消化道呼吸吸收中毒;护理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家长在药物摆放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常常会引起小儿误服,从而导致消化道吸收后出现药物中毒现象,一旦没有及时的抢救措施,会给患儿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严重的情况下,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1]。
有研究表明,在抢救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可以极大的提升抢救成功率,在护理过程中,向家长讲述相关知识也能有效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本次研究引入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其与常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有效率,且家长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误服药物后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小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儿进行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100例患儿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患儿男孩50例,女孩50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4.97±1.02)岁,研究组患儿男孩51例,女孩49例,年龄1岁—11岁,平均年龄(5.01±0.97)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那如患儿家长均以鉴定知情同意书。
小儿误服药物中毒的临床护理研究
• 临床护理 •283小儿因为具有严重的好奇心,因此容易出现误服某些药物,出现中毒现象。
另外,家属水平有限也容易造成小儿误服。
患儿中毒后,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影响患儿生命安全[1]。
观察误服中毒药物患儿特点,对其实施全面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60例小儿药物中毒患儿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患儿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33±0.38)岁;其中药物超量中毒3例,安定中毒8例,灭鼠药中毒10例,有机磷药中毒9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0.5~9岁,平均年龄(4.62±0.74)岁,其中药物超量中毒5例,安定中毒10例,灭鼠药中毒8例,有机磷药中毒7例。
两组患儿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P >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具体包括:①对患儿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及观察,并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监督,严密监测其瞳孔放大状况及生命体征,避免患儿经受药物影响,防止患儿耽误病情。
②患儿年纪尚小,呼吸系统不完善,需对患儿呼吸管理进行强化,避免其呼吸质量受到影响。
保持患儿平卧位,确保患儿呼吸畅通,如有必要,可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
③患儿因为年纪尚轻,心智上还不成熟,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避免患儿出现心理障碍。
④患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护理人员应对患儿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保证患儿合理饮食,具有丰富营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⑤因为家长对药物监管疏忽,因此护理人员应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并告知家长及患儿共同参加,对患儿及家长正确用药进行指导,当出现用药失误后,应及时送至医院进行诊治,降低儿童二次出现的可能性。
⑥患儿洗胃为中毒后抢救中的关键操作,医师在对其实施洗胃时,应注意洗胃液使用剂量及温度合理性,使用一定措施避免患儿出现胃壁或者食管穿孔。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儿科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中的应用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儿科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5-19T15:34:16.1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0期作者:潘小凤蔡雪马小萍[导读]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儿科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潘小凤蔡雪马小萍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 610100【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儿科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60位在我院急诊儿科就诊的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分析效果。
结果:对比数据可知,研究组的护理效果(93.33%)比对照组(80.00%)的好,在护理两天后病人的病情严重分级程度情况比对照组的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96.67%)比对照组(80.00%)高,住院时长(6.31±1.04)d比对照组(7.56±1.32)d短,P<0.05。
结论:在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的护理中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急诊儿科;消化道吸收小儿经消化道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因为误服用毒性食物。
洗胃是将患儿胃里毒性物质残渣进行有效果地清除,在对治疗中使用合适的护理方法对患儿的恢复有积极效果。
针对性护理通过对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
本文就是对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做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60位在我院就诊的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位,在研究组中,病人平均年龄在四岁半岁左右,共有21位男性和9位女性,有11位患儿误食毒鼠强,有5位误食降压药,有8位因为中定中毒,其他情况6位;在对照组中,病人平均年龄在四岁半岁左右,共有19位男性和11位女性,有12位患儿误食毒鼠强,有6位误食降压药,有7位因为中定中毒,其他情况5位。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小儿误服药物或者毒物中毒是儿科急诊常见急症之一,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居多,急诊洗胃是常用的抢救措施,通过洗胃及时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药物或者毒物,最大程度减少药物或毒物吸收,减轻对脏器的损害。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时,恰当的护理干预直接影响预后。
下面就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措施进行如下综述:1洗胃操作护理1.1把握洗胃时机明确诊断后,除了强酸、强碱中毒,建议尽快洗胃,越早洗胃效果越好。
临床上普遍于发生中毒后6小时内洗胃,中毒时间如果超过6小时,大部分毒物已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此时洗胃的效果欠佳[1]。
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针对中毒者,不应该受时间限制,建议立即、反复且彻底洗胃。
1.2合理选择胃管胃管选择直接影响洗胃的效果。
根据患儿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的胃管,排除鼻腔水肿、狭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大型号的胃管,以免发生堵管。
胃管韧性、弹性及硬度适宜,前端带有侧孔的胃管可充分接触胃壁,便于清除药物或毒物,预防胃管堵塞,缩短洗胃时间。
若采取经口插胃管方式,胃管口径比经鼻插管的口径稍粗,便于清除药物或毒物,缩短洗胃时间。
1.3把控洗胃液的温度洗胃时容易忽视洗胃液的温度,通常认为宜25-38摄氏度。
有研究指出,洗胃液温度最好30-35摄氏度,该温度与人体体温接近,液体进入至胃内后对机体产生的刺激作用小。
若温度太高,可能引起胃内血管扩张,加速毒素吸收,导致中毒加重;温度过低可能引起寒战而加重病情[2]。
也有研究指出,采取固定冷热比例法,维持洗胃液温度于35-37摄氏度恒温状态。
1.4控制洗胃液用量用量与洗胃效果有一定关系。
洗胃液量过少,洗胃不彻底,毒物残留;洗胃液量过多,容易引起急性胃扩张,导致毒物进入至肠道而加重吸收。
通常来说,年龄小于5岁的患儿,急诊洗胃时洗胃液总量1000-2000ml即可,5-10岁患儿2000-3000ml即可。
洗胃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诱发脑水肿、肺水肿。
根据患儿的年龄决定每次灌入量,一般设置同年龄胃容量1/3左右[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16T10:13:28.133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4期作者:施永利李治清
[导读] 研究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儿科 7190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误服药物后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小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儿进行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100例患儿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在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更高,且患儿家长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小儿;消化道呼吸吸收中毒;护理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家长在药物摆放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常常会引起小儿误服,从而导致消化道吸收后出现药物中毒现象,一旦没有及时的抢救措施,会给患儿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严重的情况下,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1]。
有研究表明,在抢救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可以极大的提升抢救成功率,在护理过程中,向家长讲述相关知识也能有效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本次研究引入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其与常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有效率,且家长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误服药物后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小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儿进行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100例患儿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患儿男孩50例,女孩50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4.97±1.02)岁,研究组患儿男孩51例,女孩49例,年龄1岁—11岁,平均年龄(5.01±0.97)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那如患儿家长均以鉴定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严格监测患儿身体体征,并向家长进行相关医学知识教育。
研究组患儿进行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由于患儿的年纪普遍较低,心智发育不成熟,在药物中毒后往往会表现出不安、畏惧、哭泣等不良表现,这就导致很难顺利实施治疗。
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能会给患儿造成后遗症。
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儿积极的交流沟通,通过有效的方式安抚患儿的情绪,请治疗可以顺利进行,在必要的情况下,请求家长的协助,更好的对患儿进行治疗。
(2)由于患儿的身体发育不成熟,胃粘膜比较脆弱。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先对患儿进行催吐,刺激胃部蠕动,再实施洗胃,避免洗胃过程中损害到患儿的胃部粘膜[2]。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动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的躁动。
(3)患儿年龄小,身体免疫力较低,药物抵抗能力也较弱,常常会在用药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对患儿用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身体体征,避免出现意外事件的发生,详细记录好用药时间以及其发生的不良临床反应。
(4)患儿药物中毒多是由于家长没有足够的重视引起的,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往往会有自责心理,护理人员应当安抚患儿家长的情绪。
此外,护理人员应当向家长讲述药物的危险性,让家长提高重视程度,从而在之后的生活中保管好药物,避免小儿再次误服。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
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来反映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见表1。
2.2家长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儿家长非常满意计71例,满意计29例,不满意计0例,总满意度为100%(100/100),对照组患儿家长非常满意计41例,满意计44例,不满意计15例,总满意度为85%(85/100),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X2=16.216,P=0.000)。
3讨论
小儿由于认知的不成熟,往往会误服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出现药物中毒现象,此外,家长的不够重视也是引起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3]。
在小儿药物中毒后,应当第一时间施以治疗,但是由于患儿在治疗时往往会有不安、哭泣等行为阻碍治疗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施以有效的护理手段,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会依据小儿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减轻小儿的不安情绪,从而更好的接受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会向家长讲述药物的危险性,提高家长的注意,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在引入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更
高,P<0.05,这充分说明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在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中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并且有效提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在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道平. 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291.
[2]陈霞. 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4):123-124.
[3]胡晓艳.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药物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7):3246-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