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花木兰》《报花名》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花木兰|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花木兰|人教新课标(2023秋)
2.课堂互动不足:在本次教学中,我意识到课堂互动环节仍有待加强。今后,我将更多地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教学评价与反馈:在课后,我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对他们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花木兰》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文化传承与认同:通过学习《花木兰》这一章节,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音乐知识,还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难点的解析不够透彻: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音乐概念的理解仍较模糊。今后,我需要更加注重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旋律感知、歌词理解和音乐元素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花木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唱歌时更好地表达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团队合作和声部协调的基本原理。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尝试创作、改编,发展音乐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花木兰》教案1(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花木兰》教案1(重点资料).doc

《花木兰》教学设计(一)、感受豫剧(创设情境、组织教学)1、播放豫剧《花木兰》(同学听着音乐走进教室就坐)2、师生问好。

(二)、了解豫剧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片段属于戏曲当中的哪个剧种?(生:豫剧)豫剧是流行我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布置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你对它又了解多少呢?2、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并请几位同学起来发言。

(生:……)3、老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和归纳:(多媒体出示文字介绍)a. 豫剧的由来——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

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

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

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b. 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豪放的阳刚之气,善于扮演大气澎湃的大局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性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抵触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c. 豫剧的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

4、了解豫剧的名家名剧:名家:常香玉周海水陈素真马金凤崔蓝田阎立品名剧:《秦雪梅》《三上桥》《程婴救孤》《杜兰朵》(三)、学唱豫剧《花木兰》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豫剧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原文地址/showtopic-61575.aspx《花木兰》(出示图片)2、欣赏前简介《花木兰》的剧情: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孩子,花木兰在家长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身能花家带来荣耀。

终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戎.出征前老父赠木兰以宝剑一把,冀孩子于沙场上旗开得胜.时军中遭逢内忧外患,军官张奎,刘康等人为夺主管军官之职,争持不下,竟大打出手。

木兰出言劝阻,众人不听,木兰乃施展奇功,把混战将士打得东歪西倒,教一众俯首听命。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花木兰》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花木兰》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木兰》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基本技能和情感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花木兰》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尽管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但部分学生在演唱时仍然难以把握歌曲的情感。这让我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歌曲,表达出花木兰勇敢、孝顺的精神。
4.增加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创造性地运用音乐元素,发展个性表达和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花木兰》主题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的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演唱,并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举例:歌曲中的特定旋律、节奏型,如“5 5 6 1 2 3 2 1”等,以及歌词中表达的花木兰勇敢、孝顺的精神。
(2)民族乐器认识:了解二胡、笛子、琵琶等民族乐器的特点,辨识它们在歌曲中的音色及表现作用。
举例:区分二胡的悠扬音色与琵琶的清脆音色,理解它们在表现花木兰形象时的不同作用。
(3)音乐节奏与音高训练:通过学习歌曲,加强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训练,提高音乐表现力。
举例:练习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基本节奏,以及简单的音程跳跃,如“do-re-mi-fa-sol”。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音乐实验操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配合不默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K12学习】五年级音乐《花木兰》《报花名》教案设计

【K12学习】五年级音乐《花木兰》《报花名》教案设计

五年级音乐《花木兰》《报花名》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与评剧唱段《花为媒》,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欣赏乐曲《花木兰》,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北朝民歌《花木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讲的是原是女儿之身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经过十二年的浴血奋战,荣归故里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曾有多个不同戏种的版本。

此剧简略人们熟悉的故事交待过程,着重描写了花木兰对军中生活的心理体验,对家乡“当户织”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回归故里后的人生感悟。

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了解音乐各部分的情绪;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风格。

2.欣赏:评剧《报花名》。

原作成兆才,解放后经过改编,1963年由吴祖光等人编剧,拍成了电影,影响广泛。

这出戏并未跳脱俗套,是一部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的喜剧,然而却是十分可爱的一部作品。

它色调明朗,节奏欢快。

俏丽爽快的富家小姐张五可以及喜剧色彩极浓的媒婆阮妈,是最活泼出彩的两个角色,特别是张五可,说话做派很有些新女性独立泼辣的气质,叫人不喜欢都难。

《花为媒》的故事并不复杂:大户人家的小姐张五可,才貌双全,自视甚高,被媒婆阮妈说与王家公子王俊卿。

王公子早已属意表姐李月娥,相思成疾,对这门亲事不情不愿。

阮妈私下安排王俊卿相看张五可,王却找了表弟贾俊英代劳。

张、贾二人一见钟情,贾未挑明身份,张五可误以为王公子回心转意,十分高兴。

谁料那边李家也不是省油的灯,成亲当日,抢先施计把花轿抬到了王家,惹得张五可怒闯洞房。

一番混乱之后,众人终于弄清事情的原委,两对有情人各成眷属。

《报花名》是这出戏的名段之一,说的是阮妈要王公子前来张家后花园偷偷相看(实际上来的是表弟贾俊英),这边哄骗五姑娘下楼赏花,用报花名的游戏拖延时间。

张五可伶牙俐齿,借报花名之机,以牡丹玫瑰自比,把个有眼不识金镶玉的王公子好一顿挖苦。

报花名音乐教案

报花名音乐教案

报花名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报花名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花卉,并通过音乐表达来传达花卉的美感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演奏乐器和合唱等形式,表达对花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卉,并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作品。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演奏乐器、合唱和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花卉的欣赏和赞美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卉的特点和美感。

2. 学习和演奏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

3. 学习和创作表达对花卉赞美之情的音乐作品。

教学准备:1. 花卉图片和介绍资料。

2. 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3. 乐器和音乐器材。

4. 创作音乐作品的素材和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花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分享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花卉之间的联系。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 学习不同种类的花卉的特点和美感。

通过展示图片和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花卉的外貌、花语和情感表达。

2. 学习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

播放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聆听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如何表达花卉的美感和情感。

技能的培养:1. 学习和演奏乐器。

选择一种乐器,如钢琴、吉他或小提琴等,让学生学习演奏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

2. 学习和合唱。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演唱与花卉相关的歌曲,表达对花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情感态度的培养:1. 创作音乐作品。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创作表达对花卉赞美之情的音乐作品,可以是歌曲、器乐曲或合唱曲等形式。

2. 进行音乐演出。

安排学生进行音乐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创造力,同时表达对花卉的赞美之情。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花卉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五年级音乐教案欣赏《报花名》

五年级音乐教案欣赏《报花名》

五年级音乐教案欣赏《报花名》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报花名》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乐理知识。

引导学生参与合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报花名》的音乐特点。

运用合唱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美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报花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讲解歌曲中所描绘的花卉形象和意境。

2.2 音乐特点分析:分析《报花名》的曲调和旋律特点。

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拍子,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放松和声音练习,准备进入音乐学习。

3.2 聆听歌曲:播放《报花名》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3.3 学唱歌曲: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指导,提高合唱水平。

3.4 分析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拍子。

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乐理知识。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合唱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老师对学生的合唱进行指导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4.2 创意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花卉,创作一首类似《报花名》的歌曲。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音乐游戏:设计一个与花卉相关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团队合作和音乐感知能力。

6.2 音乐欣赏:向学生推荐其他与花卉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比较。

学生通过听赏不同风格的花卉音乐,提高音乐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第七章:课堂作业7.1 歌曲演唱: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报花名》歌曲,并在家长面前演唱。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报花名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报花名表格式教案

课题报花名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

2、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3、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了解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戏曲网站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哪种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3.小组介绍:评剧(1)发展历史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流行,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备注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

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于1910年左右形成。

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2)艺术特点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

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

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极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3)音乐特点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

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

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

(4)代表剧目《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等。

(5)优秀演员白玉霜,评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07年,卒于1942年,祖籍河北滦县。

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

她11岁从刘某学京韵大鼓,14岁拜老艺人孙凤鸣为师改学评剧,30年代与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木兰》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民间故事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感受到她的勇敢和坚强。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适合学生进行音乐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对于一些民间故事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理解她的勇敢和坚强。

2.学会歌曲《花木兰》,并能够进行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花木兰的故事,感受她的勇敢和坚强。

2.学会歌曲《花木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花木兰的故事,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花木兰》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花木兰的故事课件。

3.准备音乐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歌曲《花木兰》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花木兰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她的勇敢和坚强。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音乐元素,如歌曲的节奏、旋律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花木兰》,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他们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花木兰的歌曲,如《木兰辞》、《花木兰从军》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歌曲风格,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报花名》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报花名》表格式教案

课题报花名课时 1 课型新授教课内容赏识《报花名》1、经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认识评剧的历史、表演特色以及主要的剧目。

教课目的2、赏识《报花名》进一步感觉评剧演唱特色3、经过赏识、模唱感觉评剧艺术的深沉文化底蕴。

教课要点经过赏识、模唱感觉评剧艺术的深沉文化底蕴。

教课难点鼓舞学生踊跃参加、体验各项音乐活动,认识流行于本地域的主要戏曲的有关知识。

教课方法讲解法议论法教课准备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戏曲网站教课过程:备注1.教师课前要认识各小组的学习状况:戏剧种类、有关知识资料的准备状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发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一种戏剧?今日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3.小组介绍:评剧(1)发展历史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域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余一些地域宽泛流行,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道的剧种之一。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呼。

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长,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乡村,于1910 年左右形成。

1935 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2)艺术特色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易易懂,演唱理解如话。

表现时生活气味浓烈,拥有和蔼的民间风味。

它的形式也相当开朗、自由,极其善于于表现绚烂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民众所喜闻乐道。

(3)音乐特色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款式。

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表演上除在必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

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略加韵化而成。

(4)代表剧目《杨三姐起诉》《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等。

(5)优异演员白玉霜,评剧表演艺术家,生于 1907 年,卒于 1942 年,原籍河北滦县。

原名李桂珍,别名李慧敏,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

她 11 岁从刘某学京韵大鼓, 14 岁拜老艺人孙凤鸣为师改学评剧, 30 年月与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初中音乐教案报花名

初中音乐教案报花名

教案名称:《报花名》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报花名》,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词曲风格。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4.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歌曲《报花名》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表演方法。

3. 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报花名》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如旋律、节奏、词曲风格等。

二、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歌曲《报花名》的词曲结构,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特点。

2. 分析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如曲调、节奏、乐器等。

三、演唱技巧及表演方法(10分钟)1. 教师示范演唱《报花名》,讲解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情感表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自选角色,进行歌曲表演,教师评价。

四、民族音乐知识普及(1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如五声阶、民间曲调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音乐知识,共同交流学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报花名》的民族音乐特点。

2. 学生谈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报花名》的歌曲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报花名》,使学生了解了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演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案一. 教材分析《花木兰》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民间故事和英雄人物花木兰,感受她的勇敢和善良。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适合学生演唱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花木兰的故事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理解她的勇敢和善良品质。

2.学会演唱《花木兰》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花木兰故事的理解和歌曲的演唱技巧。

2.歌曲中的高音和节奏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花木兰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她的勇敢和善良品质。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演唱,教师指导纠正。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木兰的故事资料,图片和视频。

2.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伴奏演唱。

3.准备歌曲乐谱,分声部发放给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花木兰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她的勇敢和善良品质。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花木兰》歌曲,让学生感受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高音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分组指导,纠正发音和动作。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和评价,巩固所学。

5.拓展(5分钟)欣赏其他关于花木兰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木兰的勇敢和善良品质。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花木兰》,准备下次课堂展示。

8.板书(2分钟)书写课题《花木兰》,标注重点音符和节奏。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估计值,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调整。

报花名音乐教案

报花名音乐教案

报花名音乐教案报花名音乐教案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1、学生情况。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

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2、教学分析:五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

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

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更好的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任务:(一)、发声训练部分: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2、运用非连音及断音唱法时,声音要有弹性。

3、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4、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5、二声部发声逐渐做到声部和谐。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1、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

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

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

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

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

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

练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

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

(不说出名称)。

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

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花木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花木兰》教学设计

《花木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河北梆子音乐特点进行初步了解,增强学生对戏曲的热爱之情。

2.欣赏民乐与管弦乐队合奏《花木兰》,能够分辨乐曲的大体结构,乐曲的音乐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欣赏乐曲《花木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三、教学过程:1老师为学生展示穿在身上的名族风服饰师: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穿的这一身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师:是的,非常的民族风,具有民族特色,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和民族风有关系。

2.欣赏乐曲《花木兰》。

(1)老师演唱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2)简介花木兰:教师请同学向大家介绍课前收集有关花木兰的资料。

一起读读古诗《花木兰》。

【设计意图】老师演唱《谁说女子不女男》,大家一起说说花木兰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乐曲的欣赏做铺垫。

(3)完整聆听乐曲。

①乐曲分为几个部分?(A B A’)②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聆听后请同学谈谈初步感受。

(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①老师出示主题A,学生轻声跟琴哼唱,感受乐曲戏曲风格。

(可适当降调)②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结合花木兰故事说说表现了什么?(音乐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花木兰的飒爽英姿。

)③聆听音乐A部分,请同学为A部分自选乐器伴奏。

(模仿演奏)④提示学生在听的时候注意A部分乐曲是由那件民族乐器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呢?(板胡)【设计意图】用哼唱的形式感受旋律特点,加深印象。

用乐器模仿表现,增强学生的体验及理解。

(5)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老师出示主题B,学生随琴哼唱,感受戏曲风格。

①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表达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②聆听第二部分请学生为音乐自选伴奏乐器伴奏。

(模仿表演)③提示第二部分是由管子、笛子与管弦乐队一起演奏的。

(6)欣赏乐曲第三部分。

老师播放第三部分。

①提示学生注意第三部分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是与第一部分基本相同,只是结尾处更为激烈。

花木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花木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花木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花木兰》这首经典歌曲的故事背景。

2.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唱歌时的基本技能,如节奏、音高、调性等。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花木兰》这首歌曲的故事背景,表达思想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要求学生在不看歌词的情况下,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习《花木兰》的故事背景
1.讲述《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向学生介绍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播放相关配乐,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

活动二: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1.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让学生跟着曲调唱歌,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2.分段学唱歌曲,每一段结束后,带领学生分析歌曲中的情感。

活动三:欣赏《花木兰》
1.播放音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

2.请学生在不看歌词的情况下听歌,尝试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思考题
1.你们对《花木兰》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2.你们在听歌的过程中,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
3.你们是如何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的?。

五年级音乐教案欣赏《报花名》

五年级音乐教案欣赏《报花名》

五年级音乐教案欣赏《报花名》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报花名》这首歌曲,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

2. 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方言发音。

2. 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民歌的认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听过的民歌。

2. 教师简要介绍四川民歌的特点。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播放《报花名》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方言发音。

3. 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的背景。

三、学唱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2.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借鉴。

3. 选出优秀学生进行示范演唱。

四、歌曲讨论(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报花名》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报花名》这首四川民歌,让学生感受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增强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歌曲实践(10分钟)活动设计: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花名进行演唱,尝试用四川方言进行表演。

2. 鼓励学生创新,如自编动作、设计花名报导等形式。

3. 各组展示表演,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活动预期:1.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四川方言的演唱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七、音乐游戏(10分钟)活动设计:1. 教师设计一个与音乐相关的游戏,如“音乐接龙”。

《花木兰》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木兰》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木兰》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年级:五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花木兰》教材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设计思路】《花木兰》是一首具有河北梆子唱腔特点的乐曲,演奏形式为民乐与管弦乐队合奏。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聆听、声势、律动、模仿的方法,在听、唱、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河北梆子独特的魅力。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传统戏曲河北梆子,启发孩子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在学生心中播撒民族文化精粹的种子,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河北梆子音乐特点,能够运用音乐要素对曲子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分析,进而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能够听辨乐曲中的民族乐器并了解其音色特点,能准确的敲击乐曲中的节奏,能用明亮的声音,明朗的情绪演唱曲子的旋律。

3.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聆听、声势、律动、模仿的方法,在听,唱、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活动中,感受河北梆子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比音乐三个乐段中的情绪、速度,感受音乐塑造的花木兰形象,了解河北梆子苍劲悲壮、激越高昂的唱腔特点。

教学难点:用聆听、模仿、声势、创编歌词、听辨记忆A、B 主题旋律等方法感受唱腔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钢琴、梆子、堂鼓、铙钹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唱段,请同学们欣赏边思考:唱段中表现得人物是谁啊?。

(老师随音乐演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师:唱段中表现得人物是谁啊?生:花木兰师:没错,花木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浴血奋战,荣归故里。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具有河北梆子戏曲风格的《花木兰》,现在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随图形谱完整的欣赏乐曲,并思考: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音乐,教师跟随音乐画图形谱。

)师:通过观察图形谱,你发现了什么?(ABA’)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这首音乐作品,慢慢走进这位女英雄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花木兰》《报花名》教案设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与评剧唱段《花为媒》,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木兰》,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北朝民歌《花木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讲的是原是女儿之身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经过十二年的浴血奋战,荣归故里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曾有多个不同戏种的版本。

此剧简略人们熟悉的故事交待过程,着重描写了花木兰对军中生活的心理体验,对家乡“当户织”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回归故里后的人生感悟。

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了解音乐各部分的情绪;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风格。

2.欣赏:评剧《报花名》。

原作成兆才,解放后经过改编,1963年由吴祖光等人编
剧,拍成了电影,影响广泛。

这出戏并未跳脱俗套,是一部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的喜剧,然而却是十分可爱的一部作品。

它色调明朗,节奏欢快。

俏丽爽快的富家小姐张五可以及喜剧色彩极浓的媒婆阮妈,是最活泼出彩的两个角色,特别是张五可,说话做派很有些新女性独立泼辣的气质,叫人不喜欢都难。

《花为媒》的故事并不复杂:大户人家的小姐张五可,才貌双全,自视甚高,被媒婆阮妈说与王家公子王俊卿。

王公子早已属意表姐李月娥,相思成疾,对这门亲事不情不愿。

阮妈私下安排王俊卿相看张五可,王却找了表弟贾俊英代劳。

张、贾二人一见钟情,贾未挑明身份,张五可误以为王公子回心转意,十分高兴。

谁料那边李家也不是省油的灯,成亲当日,抢先施计把花轿抬到了王家,惹得张五可怒闯洞房。

一番混乱之后,众人终于弄清事情的原委,两对有情人各成眷属。

《报花名》是这出戏的名段之一,说的是阮妈要王公子前来张家后花园偷偷相看(实际上来的是表弟贾俊英),这边哄骗五姑娘下楼赏花,用报花名的游戏拖延时间。

张五可伶牙俐齿,借报花名之机,以牡丹玫瑰自比,把个有眼不识金镶玉的王公子好一顿挖苦。

那阮妈只盼着男方快来,说是自己也要报花名,却心不在焉,顺嘴胡扯,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使得这一段听上去趣味盎然。

这是新、赵版,新凤霞饰张五可,赵丽蓉饰阮妈。

新凤霞的唱腔清脆甜美,玲珑剔透,真个如银铃一般;那时的赵丽蓉,不过三四十岁年纪,却已是一副烟沙嗓,她的表演诙谐风趣,与新凤霞配合,一俗一雅、一暗哑一明亮,相映成趣,堪称经典。

歌词:
五可: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梨花红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

阮妈:你再报夏季给我听。

五可:夏季里端阳五月天,火红的石榴白玉瞻。

爱它一阵黄昏雨,出水的荷花亭亭玉立在晚风前。

阮妈:都是那个并蒂莲。

五可:秋季里天高气转凉,登高赏菊过重阳,枫叶留丹就在那秋山上,丹桂飘飘分外香,朵朵都是黄,冬季里雪纷纷梅花雪里显精神,水仙在案头添风韵,迎春花开一片金,转眼是新春。

我一言说不尽春夏秋冬花似景,叫阮妈却怎么还有不爱花的人。

爱花的人惜花护花把花养,恨花的人厌花骂花把花伤。

牡丹本是花中王,花中的君子压群芳,百花香比无颜色,他偏说牡丹虽美花不香,玫瑰花开香又美,他又说玫瑰有刺扎得慌,好花哪怕众人讲,经风经雨分外香,大风吹倒了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虽然是满园花好无欣赏,阮妈你带路我要回绣房!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复习歌曲《看大戏》
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

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
.简介花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
(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BA′。


(2)乐曲的哪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
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提示学生注意:(1)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结束部分情绪更为热烈。


(2)乐曲第三部分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木兰与将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得胜后荣归故里,家乡父老热烈欢迎壮士凯旋的场景。


6.完整欣赏乐曲《花木兰》,随音乐进行展开想象。

三、欣赏评剧《花为媒》唱段《报花名》
.初次欣赏《报花名》唱段。

提示学生注意唱段中唱到了哪些花。

2.再次欣赏《报花名》唱段,感受评剧的唱腔。

3.教师简介故事《花为媒》的情节。

4.教师简介评剧的唱腔特点及评剧艺术的代表人物──白玉霜。

5.随录音《报花名》,学生轻声哼唱。

6.欣赏《报花名》动画。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豫剧的《花木兰》和评剧《报花名》,请同学们课后复习故事《花木兰》,以及豫剧、评剧的唱腔,下节课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