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及近代物理复习 ( 原创 )

合集下载

物理专题讲座之五 光学与近代物理

物理专题讲座之五  光学与近代物理

光和原子物理1.命题趋势几何光学部分的考查,将会以定性为主,难度不会太大,灵活性会有所加强,会更注重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对物理现象、物理情景的分析能力的考查。

有两点应引起重视:一是对实际生活中常见光现象的认识,二是光路图问题。

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难度不大,以识记、理解为主,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

试题较多的以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切联系的近代物理为背景,这类题中对这些知识点本身的考查,难度不大。

2.知识概要光学分几何光学和光的本性两部分。

前者讨论光传播的规律及其应用,主要运用几何作图的方法。

后者重在探究“光是什么?”。

主要知识如下表:原子物理的知识难度不太大,但“点多面宽”,复习中应从原子结构三模型的发展过程、原子核反应的两类反应形式去把握知识体系,具体见下表:规律: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本影和半影日食和月食现象 同一均匀介质中光的本性几何光学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光学原子结构:原子和原子核原子核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同位素 核能质能方程式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3.点拨解疑【例题1】(20XX 年高考理综卷)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 ,两者的AC 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

一单色细光束O 垂直于AB 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A .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B .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C .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D .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点拨解疑】光线由左边三棱镜AB 面射入棱镜,不改变方向;接着将穿过两三棱镜间的未知透明介质进入右边的三棱镜,由于透明介质的两表面是平行的,因此它的光学特性相当于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能使光线发生平行侧移,只是因为它两边的介质不是真空,而是折射率未知的玻璃,因此是否侧移以及侧移的方向无法确定(若未知介质的折射率n 与玻璃折射率玻n 相等,不侧移;若n >玻n 时,向上侧移;若n <玻n 时,向下侧移),但至少可以确定方向没变,仍然与棱镜的AB 面垂直。

波动光学、近代物理复习

波动光学、近代物理复习

自然光
部分偏振态
二、获得偏振光的方法:
界面上的反射、折射、二向色性(偏振片) ……
三、马吕斯定律
I2 I1co2s
四、布儒斯特定律
b
arctgn2 n1
线偏振态(平面偏振态)
光矢量 E在传播中始终保持在一个
固定平面上振动。
E
传播方向
振动面
面对光的传播方向看
垂直
平行
斜交
圆偏振态 光矢量绕着光的传播方向旋转,光矢量的端点轨 迹是一个圆。 右旋圆偏振光与左旋圆偏振光
注意:
课堂上讲洛埃镜干涉仪时应计反射光的半波损 失;写劈尖干涉公式时也忘了加半波损失啦! 希望没有给大家造成损失☺ !!
忘通知大家了,下周四答疑,从10:00-20:00, 在上院某个教室。
波动光学、近代物理复习 波动光学 近代物理
偏 干衍 量

振 涉射 子







一、光波的偏振态:
1、线偏振态 2、圆偏振态 3、椭圆偏振态
条纹间距 x L
d
条纹特点: (1) 一系列平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2) 不太大时条纹等间距;
(3) 中间级次低;
(4) x
用白光照情况如何?
4
3
2
1
条纹位置和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同一级亮条
纹位置不同。因此,如果用白光照射,则屏上中央 出现白色条纹,而两侧则出现彩色条纹。
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因此紫光的条纹间距 要小于红光的条纹间距。
i n1
r
n2
i0为布儒斯特角,画出反射光的偏振态
. . .i
. .
i
. . . i0 . .

高中物理 强基计划(光学,近代物理,相对论)

高中物理 强基计划(光学,近代物理,相对论)

几何光学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二、 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当光线从不同方向通过透明媒质中一点时互不影响,不改变频率仍按原方向传播的规律。

三、 光路可逆①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 光的反射定律例1:如图所示,AB 表示一平直的平面镜, P 1P 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 是屏,三者相互平行,屏MN 上的ab 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 之间是透光的)。

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 (其位置如图所示),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

试在本题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 1P 2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

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规律及成像作图。

人眼通过小孔看见的是米尺刻度的像。

由反射定律可知,米尺刻度必须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才会看到米尺刻度的像。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解这个问题。

解法一:相对于平面镜AB 作出人眼S 的像S /。

连接Sa 并延长交平面镜于点C ,连接S /与点C 并延长交米尺21P P于点E ,点E 就是人眼看到的米尺刻度的最左端;连接b S '并延长交米尺21P P于点F ,且 b S '与平面镜交于D ,连接S 与点D ,则点F 就是人眼看到的米尺刻度的最右端。

E 与F 之间的米尺刻度就是人眼可看到部分,如图2所示。

解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米尺21P P 及屏MN 的像,分别是''21P P 及N M '',a 、b 的像分别为b a '',,如图1-2-8所示。

连接Sa 交AB 于点C ,延长并交''21P P 于点E ',过点E '作)(21AB P P 的垂线,交于点E ,此点就是人眼看到的米尺刻度的最左端;连接b S '交AB于点D ,延长并交''21P P 于点F ',过点F '作21P P(AB )的垂线21P P 交于点F ,点F 就是人眼看到的米尺刻度的最右端。

A考点42物理光学和近代物理知识

A考点42物理光学和近代物理知识

A 考点42物理光学和近代物理知识一。

选择题1.能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 】A .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的两束光B .频率相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束光C .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发出的光D .同一光源的两个发光部分发的光2.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都是明线光谱B .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都是明线光谱C .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明线光谱,不能用连续光谱D .我们观察月亮射来的光谱,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 3.用频率为f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P 点出现第三条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 ,则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 2—r 1应为【 】A .c/2fB 。

3c/2fC 。

3c/fD 。

5c/2f 4.下列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A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B .红光比紫光更容易透过云雾尘C .人们在研究光的波动性时,观察到泊松亮斑D .在透镜的表面镀上一层氟化镁薄膜,这样可以增加光的透射强度减小反射光的强度5.如图所示,用一束光照射光电管,电流表G 有一定的读数,下面哪种措施能使是流表G 的示数增加【 】A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B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C 。

减小入射光的频率D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6.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B .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C .频率大的光粒子性显著,频率小的光波动性显著D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相互矛盾,是不统一的7.用单色光通过小圆盘与小圆孔传做衍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衍射图形,它们的r 1r 2P S 2S 1特点是【】A.用小圆盘时中央是暗的,用小圆孔时中央是亮的B.用小圆盘时中央是亮的,用小圆珠笔孔时中央是暗的C.中央均为亮点的同心圆形条纹D.中央均为暗点的同心圆形条纹8.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a、b、c上,如图所示。

高三物理第二轮7光学和近代物理

高三物理第二轮7光学和近代物理

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板块Ⅵ光学和近代物理初步【知识特点】这知识包括了最古老的光的传播〔几何光学〕,也包括较近代的对光的本性〔物理光学〕的研究内容。

还有由两个发现——电子的发现和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引发了对原子结构乃至原子核的深入认识,对核能的利用。

【知识结构】一、光的传播〔一遇界面分两线〕二、光的本性〔两种争论归一统〕三、原子物理〔两个发现剖原子〕[例题选讲]【例1】某三棱镜的横截面为一直角三角形,如下图,∠A = 90°,∠B = 30°,∠C = 60°,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底面BC涂黑,入射光沿平行于底面BC的方向射向AB面,经AB面和AC面折射后出射。

〔1〕求出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线的夹角δ。

〔2〕为使上述入射光线能从AC面出射,折射率n的最大值为多少?解析:〔1〕设光在AB面上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在AC面上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

由光的折射律有rni sinsin=而060=i,可得又090=+αr,故由光的折射律,得∴夹角0230234arcsin)()(--=-+-=nriαβδ〔2〕要使光从AC面出射,有βsin<1即2342-n<1解得n<27[解题关键]光的反射和折射俗称几何光学,此题的解题过程充分表达了这一点:如:060=i的推算,090=+αr的来由,)()(αβδ-+-=ri的得出,无一不是几何知识的用。

【例2】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可发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

那么这些氢原子受激发后可跃迁到最高能级为=n ;其中最易发生干预的是=n 的能级跃迁到=n 的能级的光子;而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的有三种光子,其中最接近这种金属极限频率的光子能量为 J 。

〔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V E 6.131-=,电子电量C e 191060.1-⨯=〕解析:根据如下图的能级图可分析,可发射6种光子的最高能级为4=n ;根据212'1'n E n E E E h n n -=-=γ,可知由能级4=n 跃迁到能级3=n 发生的光子的频率γ最低,那么最易发生干预现象。

光学及近代高中物理复习

光学及近代高中物理复习

光学、近代物理专题复习河北省景县中学 张书州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光学、近代物理作为高中物理的两个重要的、而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年年必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高考改革的深入,“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高科技”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新趋势,本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将成为应用题型、能力题型新的命题点。

因此,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是提高成绩、获取高分的关键。

知识结构聚焦高考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更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指挥棒。

研究高考命题的特点,探索命题规律,是增强备考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高考中的光学问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高考对光学部分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热点问题:①是光路问题;②是光的本性问题;③以折射率为主线的综合问题。

1.有关光路的问题例题1(04全国高考甘肃卷)图1中M 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镜离地面的距离可调节。

甲、乙二人站在镜前,乙离镜的距离为甲离镜的距离的2倍,如图1所示。

二人略错开,以便甲能看到乙的像。

以l 表示镜的长度,h 表示乙的身高,为使甲能看到镜中乙的全身像,l 的最小值为 ( )平面镜成象规律 全反射粒子说波动说微观粒子 核能方程2mc E ∆=∆ 量子化甲 乙 图1A .h 31B .h 21C .h 43 D .h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光路图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好光路图。

光路如图2所示,设乙到镜的距离为x ,由三角形相似得: 3122=+=x x h l 所以选项A 正确。

2.有关光的本性问题例题2(06全国高考理综卷)红光和紫光相比,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解析:本题涉及电磁波谱、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爱因斯坦光子说等知识,求解时分清频率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12 《近代物理》

专题12  《近代物理》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专题12 《近代物理》第一节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基本概念规律】一、光电效应1.定义:在光地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地现象(发射出地电子称为光电子).2.产生条件:入射光地频率大于极限频率.3.光电效应规律(1)存在着饱和电流对于一定颜色地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地光电子数越多.(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光电子地能量只与入射光地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地强弱无关.当入射光地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3)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当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时间不超过10-9 s.二、光电效应方程1.基本物理量(1)光子地能量ε=hν,其中h=6.626×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量).(2)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地最小值.(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地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地引力逸出时所具有动能地最大值.2.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三、光地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1.光地波粒二象性(1)光地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地波粒二象性.2.物质波(1)概率波:光地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地运动遵守波动规律地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地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地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地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hp,p为运动物体地动量,h为普朗克常量.【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光电效应规律地理解 1.放不放光电子,看入射光地最低频率.2.单位时间内放多少光电子,看光地强度.3.光电子地最大初动能大小,看入射光地频率.4.要放光电子,瞬时放.考点二 光电效应方程及图象问题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hν:光电子地能量.W 0: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地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地功.E k :光电子地最大初动能.2.图象分析图象名称图线形状由图线直接(间接) 得到地物理量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地关系图线①极限频率:ν0②逸出功:W 0=|-E |=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地斜率k =h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地关系图线①截止(极限)频率:ν0②遏止电压U c :随入射光频率地增大而增大③普朗克常量:h =ke (k 为斜率,e 为电子电量)频率相同、光强不同时,光电流与电压地关系①遏止电压:U c②饱和光电流:I m (电流地最大值)③最大初动能:E km =eU c 频率不同、光强相同时,光电流与电压地关系①遏止电压:U c1、U c2②饱和光电流:电流最大值③最大初动能E k1=eU c1,E k2=eU c2【思想方法与技巧】用统计规律理解光地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中地粒子性与宏观概念中地粒子性不同,通俗地讲,宏观粒子运动有确定地轨道,能预测,遵守经典物理学理论,而微观粒子运动轨道具有随机性,不能预测,也不遵守经典物理学理论;微观粒子地波动性与机械波也不相同,微观粒子波动性是指粒子到达不同位置地机会不同,遵守统计规律,所以这种波叫概率波.第二节 原子与原子核【基本概念、规律】一、原子地核式结构1.α粒子散射实验地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地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地偏转超过了90°,有地甚至被撞了回来,如下图所示.2.原子地核式结构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地核,原子全部地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地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二、玻尔理论1.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地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地,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地光子,光子地能量由这两个定态地能量差决定.即hν=E m-E n.(h是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J·s) 3.轨道:原子地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地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地定态是不连续地,因此电子地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地.4.氢原子地能级、能级公式(1)氢原子地能级图(如下图所示)(2)氢原子地能级和轨道半径①氢原子地能级公式:E n=1n2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eV.②氢原子地半径公式:r 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 m.三、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地组成1.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地现象,首先由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地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地结构.(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地射线地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地元素叫放射性元素.(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地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2.原子核(1)原子核地组成①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②原子核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地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地位置相同,同位素具有相同地化学性质.四、原子核地衰变和半衰期1.原子核地衰变(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地变化称为原子核地衰变.(2)分类α衰变:A Z X→A-4Z-2Y+42Heβ衰变:A Z X→A Z+1Y+0-1e2.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地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地时间.(2)衰变规律:N=N0(12)t/τ、m=m0(12)t/τ(3)影响因素: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地物理化学状态无关.五、核力、结合能、质量亏损、核反应1.核力(1)定义: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地相互作用力.(2)特点:①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地一种表现;②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③每个核子只跟它地相邻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2.核能(1)结合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放出地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地能量,叫做原子核地结合能,亦称核能.(2)比结合能①定义:原子核地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②特点:不同原子核地比结合能不同,原子核地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3.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原子核地质量必然比组成它地核子地质量和要小Δm,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地核能ΔE=Δmc2.4.获得核能地途径:(1)重核裂变;(2)轻核聚变.5.核反应(1)遵守地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2)反应类型:衰变、人工转变、重核裂变、轻核聚变.【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氢原子能级及能级跃迁 1.原子跃迁地条件(1)原子跃迁条件hν=E m-E n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地情况.(2)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 eV时,也可以被处于基态地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基态地氢原子吸收地光子能量大于13.6 eV时,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地初动能.(3)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地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地动能可全部或部分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地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地能量差值(E=E m-E n),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2.跃迁中两个易混问题(1)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地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地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地氢原子,这些原子地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了.(2)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下辐射(或吸收)光子地能量是不同地.直接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地能量等于间接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地所有光子地能量和.3.(1)能级之间跃迁时放出地光子频率是不连续地.(2)能级之间发生跃迁时放出(吸收)光子地频率由hν=E m -E n 求得.若求波长可由公式c =λν求得.(3)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地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 -1).(4)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地光谱线条数地两种求解方法:①用数学中地组合知识求解:N =C 2n =n ￿n -1￿2.②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地各种可能情况一一画出,然后相加.考点二 氢原子地能量及其变化 1.原子能量:E n =E k n +E p n =E 1n2,随n (r )增大而增大,其中E 1=-13.6 eV.2.电子动能:电子绕氢原子核运动时静电力提供向心力,即k e 2r 2n =m v 2r n ,所以E k n =12k e 2r n ,随n (r )增大而减小.3.电势能:通过库仑力做功判断电势能地增减.当n 减小,即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反之,n 增大,即轨道半径增大时,电势能增加.考点三 原子核地衰变 半衰期 1.衰变规律及实质(1)两种衰变地比较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衰变方程A Z X →A -4Z -2Y +42HeA Z X →A Z +1Y +0-1e 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整体射出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衰变实质211H +210n →42He10n →11H +0-1e 衰变规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γ射线: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同时产生地.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地过程中,产生地新核由于具有过多地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光子.2.确定衰变次数地方法因为β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先由质量数地改变确定α衰变地次数,然后再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地次数.3.半衰期(1)公式:N 余=N 原(12)t /τ,m 余=m 原(12)t /τ(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地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地,跟原子所处地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考点四 核反应类型与核反应方程1.核反应地四种类型: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2.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地,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连接并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3.核反应地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4.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地总质量一般会发生变化.5.核反应遵循电荷数守恒.考点五 有关核能地计算 1.应用质能方程解题地流程图书写核反应方程→计算质量亏损Δm→利用ΔE=Δmc2计算释放地核能(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地单位是"kg",c地单位是"m/s",ΔE地单位是"J".(2)根据ΔE=Δm×931.5 MeV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地能量,所以计算时Δm地单位是"u",ΔE地单位是"MeV".2.利用质能方程计算核能时,不能用质量数代替质量进行计算.【思想方法与技巧】守恒思想在核反应中地应用(1)在动量守恒方程中,各质量都可用质量数表示.(2)只有利用ΔE=Δmc2时,才考虑质量亏损,在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中,不考虑质量亏损.(3)注意比例运算求解.。

高考近代物理常考知识点

高考近代物理常考知识点

高考近代物理常考知识点近代物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理科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近代物理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涉及到了各个领域的应用。

在高考中,有一些常考的近代物理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考生就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考的近代物理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对论。

相对论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

相对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探讨了高速运动物体的时空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

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而狭义相对论则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而且物体的运动状态与观察者的参考系有关。

广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力的描述,其核心思想是物质和几何的相互关联。

相对论的应用领域广泛,如导航系统、卫星定位等都离不开相对论的原理。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原子核和放射性。

原子核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中子是中性的。

原子核稳定与否与中子和质子的比例有关。

放射性是指原子核发生自发的衰变,放出放射线的现象。

放射线分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是迅速移动的氦离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

β射线是电子或正电子的快速运动。

γ射线是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光的本质和光的衍射。

光既可以被看作粒子也可以被看作波动,这是光的双重性理论。

光的粒子性表现为光子,而光的波动性则表现为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遇时发生的互相干涉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一个小障碍物时发生的传播和弯曲现象。

光的干涉和衍射是实验证明光的波动性的重要依据。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行为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量子力学的核心思想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

波粒二象性指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的性质,也具有波动的性质。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而其中,近代物理是一门相对而言较为新颖且重要的学科。

近代物理研究的是微观世界,通过对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和能量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关于物质和能量本质的重要规律。

下面将对高中近代物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门学科。

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如果光的电子能量大于金属表面的逸出功,就会使金属表面的电子逸出而形成电流。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光的粒子性和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得到了确立,这进一步支持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2. 普朗克辐射定律: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即能量不连续地以最小单位"量子"的形式而存在。

他的辐射定律表明了黑体辐射的能量与频率的关系,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3. 玻尔模型:玻尔提出了氢原子的结构模型,他认为电子绕核的轨道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特定的能级。

该模型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发射和吸收现象,并揭示了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线的特征。

4.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根据德布罗意的假设,微观粒子,如电子和光子等,既可以表现出粒子性,也可以表现出波动性。

例如,电子的波动性与它的动量和波长的关系,可以用德布罗意方程来描述。

5. 不确定性原理:海森堡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它指出在测量微观粒子位置和动量时,由于测量的光子或探测器对其产生影响,导致无法同时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这一原理突破了牛顿物理学中绝对确定性的观念,强调了量子力学的随机性。

6. 狄拉克方程与反粒子:狄拉克方程是描述旋量粒子动力学行为的方程,他提出了存在反粒子的概念,并预言了反粒子的实验验证。

这一发现对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7. 相对论: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

狭义相对论主要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它基于两个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和等效原理,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时间与空间会发生变换,引入了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等概念。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共52页文档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共52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高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资料—专题(十)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初步

高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资料—专题(十)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初步

专题(十)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初步一、大纲解读本专题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共35个。

其中涉及30个Ⅰ级要求知识点,5个Ⅱ级要求知识点,Ⅱ级要求的知识点有:1.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2.光的折射,折射击定律,折射率3.光电效应,光子,受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全反射和临界角4.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5.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从近三年的高考对本专题考查情况看,Ⅱ要求知识点出现的概率比Ⅰ级要求知识点大的多,特别是质能方程、氢原子的能级结构与光的折射三个知识点在最近三年的高考出现的尤为频繁。

在近三年各地高考中这三十个知识点多以与联系实际问题以及与科技前沿相关的问题作为载体进行考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忽视,现行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趋于灵活往往在一道选择题中渗透对多个知识点的考查。

这种小范围综合性选择题为高考下一步对本专题考查的一个重要模式。

二、重点剖析(一)热学部分1.分子动理论:⑴.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⑵.物体里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友情提醒: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与宏观数量的桥梁。

2.两个基本模型:固体和液体分子间距离很小,可近似看作分子是紧密排列着的球体。

⑴.球体模型:,若分子直径为d ,则1个分子的体积:330634d R v ππ== ⑵.正方体模型:若正立方体的边长L ,则一个分子的体积就是30L v =。

友情提醒:对气体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分子不是紧密排列,所以上述模型无法求分子的直径,但能通过上述模型求一个分子所占的空间或分子间距。

3.热力学三个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W Q U +=∆注意:外界对系统做功,W 取正;系统对外界做功, W 取负.系统从外界吸热,Q 取正;系统向外界散热,Q 取负.系统内能增加,U ∆取正;系统内能减少,U ∆取负.(2)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A.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是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性来表述的.①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所谓“自发”就是不受外来干扰;②在自发状态,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③受到外来干扰(引起其他变化)的情况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的,例如正常工作的电冰箱;④自然界所有的自发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单向、不可逆),例如河水的下流、山体的滑坡、生物的进化、个人从婴儿到成年到老年的一生.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是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的.由于第二类永动机就是设想,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机械.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C.两种表述是等效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它们是等效的,即由其中一个,可以推导出另一个.D.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3)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说明: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低温是有极限的,只能接近极限,不能到达这个极限.4.三个气体状态参量(1)温度: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高三物理课件-近代物理初步复习人教版[原创] 精品

高三物理课件-近代物理初步复习人教版[原创] 精品

三、核反应与核能的释放 1. 核反应和核反应方程: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 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 典型的人工核转变及其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 守恒) 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的人工核反应方程: 14 4 17 1 N He O 7 2 8 1 H (质子)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人工核反应方程: 9 4 12 1 Be He C 4 2 6 0 n (中子) 2.核反应的特点 ①有质量亏损 —— 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质量之差,用 Δ m表示 ②有巨大能量的释放——核能释放 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 4.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 E=Δ mc2 5.释放核能的途径——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二.原子的结构(能级
质波)
光的发射与吸收、物
1. 原子的状态是不连续的,对应的能级也是不连 续的。 2. 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基态,能量较高的状态 叫激发态。 3. 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公式:hν=EM-EN。 4. 原子光谱发现的意义:证明了能级假设。 5. 原子光谱的应用:分析物质中所含的元素 说明:1.电子的衍射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2.德布罗意波长:λ=h/P。 3.原子核外的电子云。 4.牛顿力学的局限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二、放射性与原子核的天然衰变
1、天然放射线的性质及其比较
名称 α
电量 质量 构成 (e) (u)
氦核 电子 +2 4
射出 速度
0.1c
电离 能力
最强
贯穿 本领
最弱
β
γ
-1
1/1840 0.9c
较强 较强
光子
00c最弱最强2.放射性的本质——原子核的天然衰变(规律:电荷数、质量 数守恒) M M 4 4 α 衰变规律: Z X Z 2Y 2 He (衰变产生的新核质量数减4, 电荷数减2)M M 0 β 衰变规律: Z X Z 1Y 1e(衰变产生的新核质量数不变, 电荷数加1) (γ 辐射伴随α 和β 衰变但不再引起原子核衰变) 3.半衰期 ①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掉一半所用时间,叫放射性 元素的半衰期。 ②意义:表示原子核衰变的快慢。 ③决定因素: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只与元素的种类有关, 跟元素所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无关。 4.放射性同位素应用 ①利用它的射线:射线探伤、杀菌、治疗癌症、培育良种、消 除静电等。 ②作为示踪原子:用于工业、农业及生物研究等。

期末复习之光学近代物理

期末复习之光学近代物理

期末复习之光学近代物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白光照射双缝会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因为各种频率色光的传播速度不同B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这说明每种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都会分成几种不同颜色的光D .在用单色平行光照射单缝以观察衍射现象时,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 2.许多物理现象在科学技术领域得到应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医院里常用X 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B .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C .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感、遥控,主要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大,不容易发生衍射 D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电离能是13.6 eV ,故具有14 eV 能量的光子可以使氢原子电离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个平面镜反射光的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0%,即表示反射光光子的数量是入射光光子数量的80%B .自然光在玻璃、水面、木质桌面等表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C .γ射线是一种来源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受激发的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D .光导纤维丝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4.下列关于一些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普朗克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在量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 C .查德威克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并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加以了证实 D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5.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 A .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极小的核上 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D .证明了电子只能在原子的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阁下生并释放出来的 B .α射线是原子核发出的一种粒子流,它的电离能力在γβα,,三种射线中是最强的C .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不变D .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如果取1g 氡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砝码放于天平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经7.6天后,需取走0.75g 砝码后天平才能再次平衡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 .玻尔的原子理论完全否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C .玻尔的原子理论,能成功解释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D .大量氢原子从n =5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最多可以产生15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8.表面有油膜的透明玻璃片,当有阳光照射时,可在玻璃片表面和边缘分别看到彩色图样,这两种现象A .都是色散现象B .前者是干涉现象,后者是色散现象C .都是干涉现象D .前者是色散现象,后者是干涉现象9.如图所示为发生月食时,太阳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以看到月食( ) A .全部进入区域Ⅰ B .全部进入区域Ⅱ或Ⅳ C .全部进入区域Ⅲ D .部分进入区域Ⅰ 10.一点光源通过平面镜成像,设平面镜不动,光源S 以速率v 沿 N N ' 向左平移,则光源的像S /将( )A .以速率v 平行于N N '向右运动B .以速率v 沿S S '直线向S 运动C .以速率2/v 沿S S '直线向S 运动D .以速率v 沿O S '方向向O 点运动11.如图所示,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P 从等腰直角棱镜的直角边垂直射入后分成了a 、b 两束光。

光学近代物理

光学近代物理

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⑴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其速度大小为5310/km s ⨯。

在不均匀的介质传播时,光线会发生弯折。

⑵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⑶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是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性质。

2.光的折射与全反射⑴光的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遵守光的折射定律,其内容是: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sin sin i n γ= ⑵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光全部反射返回光密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全反射。

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由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3.光的本性⑴了解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17世纪牛顿支持的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

⑵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是光具有波动性的实验证明。

①光的干涉:两束频率相同的光才有可能是相干光,托马斯·杨巧妙地用双缝把一束光分解成两束相干光,成功完成了光的干涉实验。

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在光屏上距双缝的路程差是光波波长整数倍的地方出现明条纹,在光屏上距双缝的路程差为光波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出现暗条纹;②光的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象;只有在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差不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⑶光的电磁说:麦克斯韦提出,赫兹用实验验证了光的电磁说是正确的。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是频率从小到大排列的电磁波谱,频率不同的电磁波有不同的作用,波长长的电磁波波动性显著,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产生的机理不同。

物理光学期末复习重点

物理光学期末复习重点
3.将波在其中传播时服从叠加原理和独立传播原理的媒质称为‘线性媒质’;
不服从叠加原理和独立传播原理的媒质称为‘非线性媒质’。
4.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单色光波产生叠加后形成驻波。
5.调制波光强为确定数值的点的传播速度就是调制波的“位相速度”-群速度。群速度是指某个光强值在空间的传播速度,因此它表示拍频波能量的传播速度。
(1)干涉现象是有限个相干光波的叠加;
(2)衍射现象则是无限多个相干光波的叠加结果。
2.衍射问题的三个基本要素:1.光源发出的光波。2.衍射物。3.衍射图形。
3.在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两种最基本的衍射现象和应用:菲涅耳衍射(近场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远场衍射)
4.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9.干涉条纹的表征:
干涉级m
条纹间距e: ;由条纹间距e与两孔间距d的反比关系可知,要使干涉条纹易于观察,两孔间距应尽可能小。
会聚角 ;条纹间距与光束的会聚角成反比。因此,会聚角应尽可能小。
10.杨氏双缝干涉属于非定域干涉。
11.干涉条纹的清晰程度用条纹的对比度表示。定义是
条纹的对比度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26.波片是对特定的波长而言;
自然光入射波片时,出射光仍然是自然光
为改变偏振光的偏振态,入射光与波片快轴或慢轴成一定的夹角
7.光波分离基本方法: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分波阵面法:把光波的波面(波前)分为两部分。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分振幅法:利用反射和折射把原光波振幅分为两部分。如薄膜干涉、等厚干涉
无论是分波前法还是分振幅法,只有光程差小于光波的波列长度,才能满足位相差恒定的条件。
杨氏干涉实验
8.光强分布
===

上海市考研物理学复习资料光学与近代物理重难点解析

上海市考研物理学复习资料光学与近代物理重难点解析

上海市考研物理学复习资料光学与近代物理重难点解析光学和近代物理是物理学考研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光的性质、光的传播以及近代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光学和近代物理中的一些重难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些知识。

1. 光的本质与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根据波动理论,光的传播遵循反射、折射、干涉等基本规律;而从粒子理论角度看,光是由一系列粒子(光子)组成的。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光学的基础,通过对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光的各种现象。

2. 光的传播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遵循菲涅尔公式和斯涅尔定律。

菲涅尔公式描述了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斯涅尔定律则描述了光在折射界面上的传播规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解决相关的计算题目。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体现。

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的光相互叠加形成的明暗交替条纹。

衍射现象是指光通过狭缝或物体边缘时出现的弯曲和扩散现象。

干涉和衍射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也是考研中的难点。

理解和应用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夫琅禾费衍射等原理和公式,对于解题和分析问题非常关键。

4.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振动方向特定的光。

光的偏振现象常见于光通过偏振片后的传播过程中。

偏振光的特点以及偏振片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与透射规律,是偏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

了解光的偏振性质,对于光的传播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5. 光的光谱学光谱学是研究光在不同频率或波长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光的光谱学主要包括发光光谱和吸收光谱两方面的内容。

发光光谱研究物质在受到激发后产生的发光现象,而吸收光谱则研究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行为。

理解光谱学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对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

6. 近代物理近代物理是指20世纪初以后发展起来的物理学分支,包括相对论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近代物理专题复习河北省景县中学 张书州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光学、近代物理作为高中物理的两个重要的、而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年年必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高考改革的深入,“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高科技”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新趋势,本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将成为应用题型、能力题型新的命题点。

因此,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是提高成绩、获取高分的关键。

知识结构聚焦高考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更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指挥棒。

研究高考命题的特点,探索命题规律,是增强备考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高考中的光学问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高考对光学部分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热点问题:①是光路问题;②是光的本性问题;③以折射率为主线的综合问题。

1.有关光路的问题例题1(04全国高考甘肃卷)图1中M 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镜离地面的距离可调节。

甲、乙二人站在镜前,乙离镜的距离为甲离镜的距离的2倍,如图1所示。

二人略错开,以便甲能看到乙的像。

以l 表示镜的长度,h 表示乙的身高,为使甲能看到镜中乙的全身像,l 的最小值为 ( )平面镜成象规律 全反射粒子说波动说微观粒子 核能方程2mc E ∆=∆ 量子化甲 乙 图1A .h 31 B .h 21 C .h 43 D .h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光路图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好光路图。

光路如图2所示,设乙到镜的距离为x ,由三角形相似得: 3122=+=x x h l 所以选项A 正确。

2.有关光的本性问题例题2(06全国高考理综卷)红光和紫光相比,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解析:本题涉及电磁波谱、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爱因斯坦光子说等知识,求解时分清频率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在电磁波谱中,紫光的频率比红光高,由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紫光的能量较大;由于紫光的频率高,故紫光在同介质中的折射率较大,由fc n =可知,在同一介质中,紫光传播速度较小,而红光传播速度较大;由以上分析得,正确选项为B 。

3.以折射率为主线的综合问题例题3(06全国高考重庆卷)ΔOMN 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

a 、b 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 ,在棱镜侧面OM 、ON 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3所示。

由此可知A .棱镜内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小B .棱镜内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大C . 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长D .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高解析:本题涉及了折射定律、全反射的条件、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传播速度与折射率的关系等,考查了考生的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对称性可知:a 、b 分别在界面处入射角相等,由于a 未发生全反射,说明a 光对应的临界角大。

根据n c 1sin =,知a b n n <。

由fc v =,知棱镜内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大。

甲 乙图2根据fc =λ可得,b a λλ>。

由以上分析知,正确选项为:BC 。

二、高考中的近代物理问题注重对近代物理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考查的热点问题有:①光电效应问题;②原子能级的跃迁问题;③核反应问题;④与现代科技进展相联系的信息给予问题。

1.光电效应问题例题4(06全国高考理综卷) 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A .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 .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 ν0C .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ν0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 .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解析:本题涉及光电效应方程、逸出功等知识,要求考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利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逸出功W =h ν0知,当入射光频率为2ν0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其最大初动能E km =2h ν0-h ν0=h ν0,故A 、B 正确,D 错误;逸出功与金属材料有关,与入射光频率无关,故C 错。

所以,正确选项为AB例题5(04全国高考北京卷)已知一束可见光a 是由m 、n 、p 三种单色光组成的。

检测发现三种单色光中,n 、p 两种色光的频率都大于m 色光;n 色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p 色光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那么,光束a 通过三棱镜的情况是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色散及光电效应规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①要掌握三棱镜对光路的控制规律及色散规律;②正确掌握光电效应规律。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知,色光n 的频率大于色光p 的频率,由题意知色光m 的频率最小,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知图A 正确。

2.原子能级跃迁问题例题6(06全国高考江苏物理卷)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的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 —3.11e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处于n =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E /e V 0 -0.85 -1.51-3.4 -13.6n 43 21 ∞图5图4C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 .大量处于n =4是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解析:本题涉及能级跃迁规律、电离概念及光谱频率分布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和掌握原子跃迁及电离规律和光谱频率的分布规律。

要使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其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1.51eV ,而紫外线光子的能量大于3.11eV ,故能使n =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在红外线区,故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大量氢原子由n =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由以上分析可知D 选项错误。

3.核反应问题(1)几种核反应的区分例题7(06全国高考理综卷)现有三个核反应:①e Mg Na 0124122411-+→ ②1092361415610235923n Kr Ba n U ++→+ ③n He H H 104231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C .①β衰变,②裂变,③聚变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解析:本题涉及到原子核的裂变、衰变、和聚变,考查考生对这些核反应的理解和区别。

原子核的变化通常包括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放出α粒子和β粒子等变成新的原子核的变化,如本题中的核反应①;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指用高速粒子轰击原子核使之变成新的原子核的变化;裂变是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如核反应②;聚变是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如③;综上所述,选项C 正确。

(2)核反应中的守恒问题例题8(06全国高考天津卷)一个U 23592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n Sr X n U 109438102359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是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 .X 是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C .因为裂变释放能量,根据E =mc 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D .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用两个守恒解决核反应问题的能力及对质能方程的理解,解答时要注意质量与质量数的不同。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235+1=a +94+2×1,92=b +38,解得:a =140, b =54,其中a 是X 的质量数,b 为X 的电荷数,X 核中的中子数为:a -b =140-54=86,由此可知A 选项对,B 选项错;裂变释放能量,由质能关系可知,其总质量减小,但质量数守恒,故C 、D 均错。

例题9(00全国高考春季理综卷)云室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质量为M 的原子核在云室中发生一次α衰变,α粒子的质量为m ,电量为q ,其运动轨迹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

现测得α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试求在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注: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解析:本题以核衰变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及质能方程,理解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是解题的关键。

设在核衰变中所产生的α粒子的速度为v ,则有Rv m Bqv 2= 用V 表示衰后剩余核的速度,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V m M mv在衰变过程中,α粒子和剩余核的动能来自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核能,由质能方程2mc E ∆=∆和能量守恒定律得:222)(2121V m M mv mc -+=∆ 解以上各式得:)(2)(22m M m c BqR M m -=∆ 4.与现代科技进展相联系的信息给予问题例题10(03全国高考新课程卷)原子从一个较高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

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 =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 =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 =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

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

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2nA E n -=,式中n =1,2,3……表示不同能级,A 是正的已知常数。

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A .A 163B .A 167C .A 1611D .A 1613 解析:本题属信息给予型问题,所考查的是能级跃迁、电离、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在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恰当使用题目所提供的信息。

铬原子的n =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 =1能级上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12E E E -=∆……………………………①由题给信息得:A E -=1,42A E -=。

代入①式得:A E 4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k E E E ∆+=∆4 所以,有k E A A ∆+=1643 解得:A E k 1611=∆,所以正确选项为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