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税方法解析

合集下载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方法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方法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方法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实质是退还增值税进项税额。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免”,免增值税销项税额。

(2)“剔”,指调增出口产品成本。

究其原因是我国增值税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造成的。

调增出口产品成本会影响企业所得税。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其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3)“抵”,全部进项税额减去调增成本数额后的余额,抵减内销销项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时,缴纳增值税;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称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可退还增值税。

(4)“退”,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亦即全部进项税额抵减内销销项税额后的余额,应当退还增值税。

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①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②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O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操作实务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操作实务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操作实务为了鼓励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都实施了免、抵、退税政策。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正确操作免、抵、退税政策不仅可以减轻税收负担,还可以提高竞争力,增加出口收入。

下面将介绍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操作实务。

一、免税免税是指对出口货物全额或部分退还进口环节产生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一般来说,免税的主要程序包括报关和退税两个环节。

1.报关报关是指将出口货物的情况申报给海关,以便海关核实货物数量和品质,确认出口货物符合免税政策的要求。

在报关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相应的出口合同、发票、运输单据等文件,并按照海关规定填写报关单。

在填写报关单时,企业需注意以下几点:-填写准确的货物名称和规格,以避免误差导致退税金额减少。

-填写准确的出口货物金额,以避免退税金额被低估。

-如有需要,填写合理的价值评估材料,以提高退税金额。

2.退税退税是指在海关核定报关单后,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申请退还进口环节产生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在退税过程中,企业需要准备并提交以下文件:-退税申请表: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出口货物情况、退税金额等。

-报关单复印件:作为退税申请的依据和证明。

-合同、发票等相关文件的复印件:用于核实出口货物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在申请退税时,企业需注意以下几点:-提前了解和遵守退税政策的相关要求和限制。

-保留相关的退税申请单、复印件和发票等证据,以备将来被审查。

-定期检查退税申请的进展和结果,及时跟进和处理问题。

二、抵税抵税是指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与企业所要求退还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相抵销。

抵税减免的税款是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实际承担的税负。

在实施抵税操作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部门提交申请。

一般来说,申请抵税的时间为每年的2月至4月份。

-需要准备和提交相关的材料,如增值税发票、报销凭证等,用于核实和验证企业的税额情况。

-需要了解和遵守抵税操作的相关规定和限制,以避免违规行为和相关税务风险。

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方法解析

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方法解析

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方法解析2014年新年伊始,对于我国税制体制改革来说又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

从1月1日起新的《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文件开始执行,铁路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前期陆续出台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相关政策,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

铁老大被纳入了“营改增”范围意味着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原营业税纳税人转身投入增值税纳税人的阵营中来。

相对于营业税,增值税纳税人的核算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营业税是一只大雁那增值税就是一只雄鹰,营业税是一只小马驹增值税就是一匹千里马。

想训服雄鹰,驾驭千里马,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有训鹰人的技巧,骑士的能力。

在增值税的核算体系中,出口企业的核算法相对较为复杂,不但要计算纳税金额,还要计算退税金额。

随着经济体质改革的逐步深入,扩大内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改革需要,更多的要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出口,鼓励企业走出去赚取外汇。

为了给企业减轻负担卸掉枷锁,更好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国家对出口企业实行免税、抵、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措施,让企业的产品、服务等以零税率的方式近入到国际市场,以期占有更好的竞争优势。

平时财务人员接触出口退税的业务较少,且“营改增”以后许多新纳税人对增值税掌握不够全面。

现就“免、抵、退”计算方法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免、抵、退”计算法适用于生产企业(包括: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服务、劳务或委托外贸企出口自产货物、劳务、服务。

1、“免”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劳务、服务,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2、“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支付的进项税额,可以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3、“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因出口原因导致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以下详细解释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具体应用:一、出口型生产企业当期内销应纳税额的计算生产性企业出口适用“免、抵、退税”计算方法。

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计算方法

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计算方法

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计算方法
首先,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企业的出口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来确定的。

企业出口销售额是指企业所出口的商品的销售额,不包括增值税。

增值税税率是由国家规定的,目前一般为13%。

其次,计算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的出口销售额。

企业可以通过查看销售合同、出口报关单或出口发票等来确认出口销售额。

2.确定出口销售额后,将其乘以增值税税率,得到应退税额。

例如,企业的出口销售额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则应退税额为100万元*13%=13万元。

3.然后,需要查看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购买原材料、设备等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金额。

企业可以通过查看购买原材料的发票、购买设备的发票等来确定进项税额。

4.确定进项税额后,将其与应退税额进行比较。

如果进项税额大于应退税额,则企业可以将进项税额中的应退税额进行免抵退;如果进项税额小于应退税额,则将进项税额全部免抵退。

5.最后,将免抵退部分的增值税退还给企业。

企业需要向财政部门提出退税申请,并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和证明文件。

财政部门会根据企业的申请材料,审查并退还相应的增值税金额给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根据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企业在进行计算时应根据最新政策进行操作。

此外,企业
在申请退税时也需要注意提供准确、完整的申请材料,以确保退税申请的成功。

总之,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出口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来确定的,企业需要根据最新政策进行操作,并向财政部门提出退税申请。

增值税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算(非常实用)

增值税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算(非常实用)

增值税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算(非常实用)解税宝 2017-08-18 23:24【重要考点】1.当期无购进免税原材料:五步法。

(1)“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退税率)(2)“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剔”数额)大于0:本期应纳税额;小于0:进入下一步。

(3)“尺度”: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注意:2>3时,第2步减第3步=下期留抵税额。

(5)确定免抵税额:第3步减第4步=免抵税额。

【典型例题-教材例题改编】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

2016年6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68万元通过认证。

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

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

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2016年7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6月和7月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答案解析』6月份:(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2)当期应纳税额=100×17%-(68-8)-5=17-60-5=-48(万元)(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4)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26(万元)(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该企业当期免抵税额=26-26=0(万元)(6)6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22(48-26)万元。

会计经验:“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

会计经验:“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

“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

 含义:免税,免征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1.出口企业全部原材料均从国内购进,免、抵、退办法计算方法如下: (1)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抵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其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x外汇牌价x(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解释:此项的产生原因是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同。

 注: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

出口发票不能反映实际离岸价的,出口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由主管税务机关依法核定。

 (2)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3)比较当期应纳增值税额与免抵退税额的大小,确定应退税额: (4)确定免抵税额 2.如果出口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免、抵、退办法如下: (1)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抵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其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x 外汇牌价x(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x(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x出口货物退税率 (3)比较当期应纳税额与免抵退税额,以此确定应退税额:应纳税额与免抵退税额两者中较小者。

 (4)确定免抵税额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作者:裴淑红冯曙彦江燕红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16期摘要:目前,大多数国家实行出口退(免)税制度,使企业出口的货物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我国新增值税法也贯彻这一政策,出口货物在适用“出口免税并退税”时才会涉及计算出口退税的问题。

我国现行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政策主要有“免、抵、退”和“先征后退”两种计算办法,本文针对前者展开讨论。

关键词:“免、抵、退” 增值税计算办法“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中,“免”税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出口时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由于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零税率,除了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外,还需要将为生产出口产品所购进的项目已经缴纳的税款还给出口企业等纳税人。

一、适用范围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生产企业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二、退税额的计算按“免、抵、退”增值税办法办理退税的计算过程为:(1)免征出口环节增值税。

(2)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其公式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后者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为货物到岸价与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之和。

从上述计算公式可发现,出口退税销项税额的计算并非真正执行零税率,而是征税率17%或13%与退税率17%、15%、14%、13%、11%、9%或8%等之差,即“超低税率”,也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比率。

免抵退税计算方法案例详解

免抵退税计算方法案例详解

免抵退税计算方法案例详解免抵退税是指对应税率的货物和应税劳务,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和程序进行结算后,可以获得退还增值税的一种方式。

免抵退税是国家为促进出口和经济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政策,通过这个政策,企业可以免除抵扣进项税额的限制,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

首先是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为“免抵退税金额=出口销售额×免税性质货物标准税率”。

其中,出口销售额是指企业出口销售的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金额,免税性质货物是指国家规定的可以享受免抵退税政策的货物,标准税率是指国家规定的货物的增值税税率。

例如,企业在一年内出口销售了100万元的货物,这些货物的免税性质货物标准税率为13%。

因此,该企业可以获得的免抵退税金额为100万元×13%=13万元。

这个金额就是该企业可以获得的退还增值税的金额。

接下来是免抵退税申请的流程和要求。

企业在申请免抵退税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

首先,企业需要在每月的预缴税金时填写免抵退税申请表,申报应享受免抵退税政策的销售金额和免税性质货物的标准税率。

然后,企业需要在每年年底进行免抵退税终审,将年度免抵退税金额进行汇总,并进行审计审查。

最后,企业需要根据审计结果填写和提交免抵退税申请表,税务部门进行审查和核准后,企业才能获得退还增值税的金额。

免抵退税申请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需要具备出口货物的资格,即要有出口货物的合法合规的资格,包括注册登记、贸易许可证等。

其次,企业需要按照国家关于免抵退税的规定进行申报,如在预缴税金时填写免抵退税申请表,年底进行免抵退税终审,填写和提交免抵退税申请表等。

再次,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免抵退税金额进行审计,确保申请的金额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最后,企业需要配合税务部门的审查和核准,提供相关的材料和信息,如财务报表、销售合同、运输单据等。

总结起来,免抵退税是国家为促进出口和经济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政策。

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方法解析

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方法解析

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方法解析增值税出口退税是指为促进出口贸易发展,鼓励境内企业加大对外贸易投资,依法对企业出口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应税行为实行退税政策的一种制度。

出口退税的方式有免税、抵缴和退还三种,本文将主要解析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免抵退方法。

免抵退方法是指企业在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时,免除已欠税款在其他应纳税额上的抵缴,将已欠税款退还给企业的一种方式。

具体来说,免抵退税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征收增值税;另一种是已征收增值税但不必抵缴。

免征增值税是指对出口货物、技术和服务不征收增值税。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对于为出口而采购的货物、技术和服务,企业在购进时,可以向供应商提供出口退税凭证,以免除增值税的征收。

这意味着企业在购进出口货物、技术和服务时,可以不用支付增值税,进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不必抵缴增值税是指对于已征收增值税的出口货物、技术和服务,企业不必将其欠缴的增值税款抵缴到其他应纳税额上,而是由税务部门直接退还给企业。

企业在办理退税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和凭证,税务部门将根据企业出口销售额和已征收增值税额度进行核算,然后将已欠税款退还给企业。

免抵退税方法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凭证:企业在进行增值税出口退税申请时,需要准备相关的购销合同、出口发票、出口货物核销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证明文件。

这些文件需要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填写和签署。

2.进行电子申报:企业需要通过税务管理系统的电子申报功能,填报出口货物、技术和服务的信息,并将上述准备的材料和凭证进行上传。

税务部门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审核和核算。

3.完成退税流程:税务部门在核算和审核完成后,将退还企业应退税款的金额存入企业的指定银行账户中。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或其他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方法的实施需要企业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和操作流程,并具备合规的申报和管理能力。

同时,企业还需要保持良好的财务管理和税务核算记录,以便在申请退税时提供所需的凭证和材料。

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增值税退(免)税政策

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增值税退(免)税政策

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增值税退(免)税政策(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范围对下列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除适用《通知》第六条(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和劳务)和第七条(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和劳务)规定的外,实行免征和退还增值税[以下称增值税退(免)税]政策:1. 出口企业出口货物。

《通知》所称出口企业,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以及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

《通知》所称出口货物,是指向海关报关后实际离境并销售给境外单位或个人的货物,分为自营出口货物和委托出口货物两类。

《通知》所称生产企业,是指具有生产能力(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能力)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

根《关于企业出口集装箱有关退(免)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9号),企业出口给外商的新造集装箱,交付到境内指定堆场,并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同时符合其他出口退(免)税规定的,准予按照现行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

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视同出口货物,具体是指:( 1)出口企业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境外投资的出口货物。

(2)出口企业经海关报关进入国家批准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域)、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统称特殊区域)并销售给特殊区域内单位或境外单位、个人的货物。

(3)免税品经营企业销售的货物(国家规定不允许经营和限制出口的货物、卷烟和超出免税品经营企业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规定经营范围的货物除外)。

具体是指:①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海关报关运人海关监管仓库,专供其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统一经营、统一组织进货、统一制定零售价格、统一管理的免税店销售的货物;②国家批准的除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的免税品经营企业,向海关报关运入海关监管仓库,专供其所属的首都机场口岸海关隔离区内的免税店销售的货物;③国家批准的除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的免税品经营企业所属的上海虹桥、浦东机场海关隔离区内的免税店销售的货物。

第20讲_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退(免)税政策(2)

第20讲_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退(免)税政策(2)

第八节出口和跨境业务增值税的退(免)税和征税二、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退(免)税政策(五)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服务和无形资产增值税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增值税免抵退税涉及三组公式:第一组是综合考虑内、外销因素而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体现免、剔、抵过程,包括P95(1)和96(4)。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关于“剔”的计算:P95公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注意】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是指实际耗用的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剔”的简化计算公式:剔出的金额=(外销额FOB-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公式中“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的范围:包括当期国内购进的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的价格和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其中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应按当期全部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扣除当期全部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后的余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计算。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收齐有关凭证申报免抵退税时,以收齐凭证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扣除其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后的余额计算免抵退税额。

【例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6%。

2019年5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80万元。

解析生产企业增值税“免、抵、退”原理与计算过程

解析生产企业增值税“免、抵、退”原理与计算过程

参考文献[1] 梁东,连漪.品牌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熊凯.品牌结构战略与战术选择[J].商业时代, 2004(3).[3] 索颖,金占明.品牌战略的选择与实施[J].经济管理,2001(19).[4] 约翰·菲利普·琼斯.广告与品牌策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 Aaker David A.品牌组合战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6] Aaker David A.and Kevin Lane Keller.Consumer Evaluations of Brand Extensions[J].作者简介:金佳(1965-),女,河北青龙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副教授,经济学学士,主要从事会计学方面的研究。

解析生产企业增值税“免、抵、退”原理与计算过程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 金佳摘 要:实际中,无论是初涉财税工作的人员还是学生,觉得增值税“免、抵、退”管理办法的计算公式以及专有概念不易理解。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原理并应用好这种退税方法。

本文在对“免、抵、退”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详细解析了增值税“免、抵、退”涉及的专有概念以及各项税额确定的过程。

关键词:免抵退税 应纳税额 计算原理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b)-141-04为了鼓励国内企业出口货物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公平竞争。

我国“财税[2002]7号”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自2002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其计算公式比较复杂,计算原理不好理解,这对很多刚刚从事出口货物涉税工作人员以及学生来讲要正确计算退税额并非易事。

本文在对“免、抵、退”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详细解析了“免、抵、退”各项税额确定的过程,以帮助大家理解原理并应用好这种退税方法。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与计算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与计算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一、计算方法〔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那末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那末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二、分录架构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借:主营业务本钱〔出口销售额FOB ×征退税率-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退税额: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免抵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三、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典型例题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

该企业2005 年1 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 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 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 万元。

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退税和免抵退税如何计算?

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退税和免抵退税如何计算?

出口退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退税和免抵退税如何计算?免退税计算办法免退税办法: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以下称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货物劳务,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第二条第(二)项)退税率: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决定而明确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以下称退税率)外,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其适用税率。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第三条第(一)项)退税率的特殊规定:外贸企业购进按简易办法征税的出口货物、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出口货物,其退税率分别为简易办法实际执行的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上述出口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退税率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税率和出口货物退税率孰低的原则确定。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第三条第(二)项)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

(二)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

外贸企业应将加工修理修配使用的原材料(进料加工海关保税进口料件除外)作价销售给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应将原材料成本并入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开具发票。

(三)出口进项税额未计算抵扣的已使用过的设备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按下列公式确定:退(免)税计税依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已使用过的设备固定资产净值÷已使用过的设备原值已使用过的设备固定资产净值=已使用过的设备原值-已使用过的设备已提累计折旧本通知所称已使用过的设备,是指出口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摘要】审计实务中,发现不少人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一知半解,导致会计处理不正确,本文针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免抵退税计算免抵退税会计处理审计实务中发现很多会计人员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含义、计算及其会计处理的理解一知半解,导致会计处理不正确,出现少缴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情况。

下文就免抵退税的含义、计算和会计处理进行解析。

一、免抵退税的含义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

我国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照税法规定已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或免征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按照现行规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方式主要有免、退税,免、抵、退税,免税三种。

免、退税方式主要适用于外贸出口企业;免、抵、退税方式适用于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和视同自产货物,免征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经过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对未抵顶完的税额予以退税。

二、免、抵、退税的计算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2.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注意事项: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为截至当期已收齐单证销售额,包括本期销售本期收齐单证销售额和前期销售本期收齐单证销售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3.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注意事项:“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税方法解析编者按: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税款来降低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增值税出口退税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是关于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问题。

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对于免、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等相关概念的不理解或者误解造成的。

本期华税文章将对以上概念一一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一、增值税出口退(免)税的基本政策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16修订)第二条第(三)项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里所规定的零税率不同于免税,免税往往指在某一环节免税,而零税率是指整体税负为零,意味着出口环节免税且退还以前纳税环节的已纳税额,这就是所谓的出口退税。

出口退(免)税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出口免税并退税(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以下简称通知)中所说的适用增值税退(免)政策的范围)。

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在出口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这是把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出口环节与出口前的销售环节都同样视为一个征税环节;(二)出口免税不退税(即《通知》中所说的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范围)。

出口免税与上述(一)中的含义相同。

出口不退税是指适用这个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因在前一道生产、销售环节是免税的,因此,出口时该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的价格中本身就不含税,也无须退税;(三)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即《通知》中所说的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范围)。

出口不免税是指对国家限制或禁止出口的某些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的出口环节视同内销环节,照常征税;出口不退税是指对这些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出口不退还出口前其所负担的税款。

《通知》第二条增值税退(免)税办法规定,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税或免退税办法:(一)免抵退税办法。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二)免退税办法。

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以下称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货物劳务,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实际上,免、抵、退税只是一种特殊的免退税方法,抵也是免的一种形式。

采用此种方法是因为按退还进项税的概念计算,需要分清内销和外销的进项税分别是多少,这就需要准确确定出口货物耗用了多少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

为避免企业蓄意混淆内销货物和出口货物的生产成本,骗取出口退税,就不可能以内销、外销实际成本为依据来计算退税额,这样就出现了复杂的免、抵、退计算公式。

依照上文将增值税退(免)税办法具体规定归纳与下表: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算目前我国根据出口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性质不同,出口退税的计算办法也相应有所不同。

什么样的企业使用免抵退税办法,什么样的企业适用免退税办法上文已经有所介绍,接下来主要是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算方法予以分析。

在计算免抵退税时,考虑退税率低于征税率,需要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将其从进项税额中剔除出去,转入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中,因此,免抵退税计算实际上涉及免、剔、抵、退四个步骤。

三、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的理解为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实行免、抵、退管理办法,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把出口货物(劳务)在出口环节应交的增值税免掉;(2)把出口货物(劳务)在国内已经交的增值税全部退(抵)掉。

很多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思考的重心都在退(抵实际上也是退的一种形式)上而忽略了免,进而把免、抵、退等同于出口退税。

下面对免、抵、退相关概念做简要解析。

(一)免的概念理解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时,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即一般纳税人在内销的时候要缴纳增值税,但外销时则免征增值税,本环节的税负为零。

这就提示,由于外销环节不用缴纳增值税,出口退税不是退外销时的销项税,而是对出口货物采购时原材料里已经包含的进项税进行退税。

在采购原材料的环节中,虽然纳税人是销售方,但购买方却是税收的承担者,所以在生产企业产出货物时,该货物已经含有企业负担的增值税。

从会计处理方面理解,由于出口免税,没有销项税,相应的进项税是不允许抵扣的,出口退税其实就是重新承认这种进项税,这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就会有借方余额,表明是税务部门应退税的金额。

(二)退税率的理解出口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实际退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

它是出口退税的中心环节,体现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反映出口货物实际征税水平,退税率是根据出口货物的实际整体税负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由于出口货物的征税率和退税率存在一定的差别,企业出口货物环节还是承担了一定税负。

征税率和退税率的不一致,是因为企业当期采购的原材料不一定全部都用来生产出口货物,有的可能生产内销货物或者当期出口的货物还使用了包含前期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原材料等等,也就是当期采购环节中所有的进项税额度无法和当期应退税的额度和比率一致,如果国家不规定一个退税比例,退税计算就无法进行。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出口退税既然是退购进原材料环节的进项税,那么为什么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而不是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我们知道,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只能反映生产出来的全部货物量,但这些货物并不一定全部出口,而采用出口货物离岸价计算退税额,能证明企业有多少相应的货物出口,从而计算出相应的退税额。

但能不能找出相应出口货物的进项税购进金额呢?正如以上所分析,这个方法不切实可行,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征收成本效益来讲也是不允许的,所以,采用出口货物离岸价计算退税额,相对来讲比较简单。

(三)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的理解对于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以及免抵退税额概念的理解,需要结合计算公式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进行分析。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把这两个公式合为一个公式,再把公因式出口货物退税率提取出来,得到: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那么现在就能看清楚它的真正含义了。

从实务角度来看,只要是出口的货物,都应该退税。

对出口货物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税收返还,那是因为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已经包含了进项税,但不是所有出口货物的原材料中都含有进项税,有进项税的才可能要求返还,如果原材料本身没有含进项税,就不存在返还的问题,在整个计算免、抵、退的过程中原材料不用参与计算。

在计算返还的税款时,我们也可以把包含了这一部分免税原材料的出口额看作是无效。

也就是说,这一部分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由于在购进原材料时免征增值税,所以应该从正常的出口额中扣除,剔除掉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的出口额才是免抵退税额。

例1:某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17年2月出口销售货物50万美元,汇率1:6.5,当期购进免税原材料100万元人民币。

假设该企业当期无内销和其他采购事项,则:当期免抵退税额=(50×6.5-100)×13%=29.25(万元)(四)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理解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这样计算的原因包括三个,第一,免税购进材料本身不包含进项税,所以不应该计算免征和抵扣税额,因此要予以剔除;第二因为出口货物实际消耗的材料物资对应的进项税额无法准确确定,因此计算免抵退税额时采用人为设定其进项税额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这个比例就是定公式中的退税率;第三,基于第二条同样的理由,因为无法直接计算应退税额,所以变通的办法,先来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并以此作为间接计算免抵退的一个中间数据。

将其从公式一中的进项税额中剔除。

剔除后的部分就是当期全部进项税额中可以免征和抵扣的金额,实际上就是税法允许从当期内销部分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其实,只有在退税率低于征税率时才需要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国内采购环节的增值税进项税税率为17%,但生产出来的货物出口后假设只能退13%的税,则这二者之间的4%差额就是这个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由于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这个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就是不得退的进项税,是进项税的抵减项目,在会计处理上,对这4%的差额做进项税额转出。

(五)当期免抵税额和当期应退税额的理解免抵税额就是出口应退税额抵顶内销税额的部分,这部分不予退税。

当期免抵税额是指当期免抵退税额减去当期应退税额之后的余额,其反映的是免抵退税企业当期从内销应纳增值税税额中抵减的那部分出口免抵退税额,不是企业期末留抵税额,更不是企业次月的期初留抵税额。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现结合以下公式进行分析。

1、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这实际是一组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的判断公式。

采用的思路是:当期应退税额=MIN[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取二者中较小的一个)。

这里的当期末留抵税额实际上是名义留抵额,因为最终的实际期末留抵额=名义留抵额-当期实际退税额,而此处的名义留抵额=-当期应纳税额,当然这要满足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这个大前提。

也只有明确了这点才能明白以免抵退税额与当期末留抵额进行比较的作用,其实是在判断当期的名义退税额到底应该实际退税多少以及已经实际抵顶多少。

因为经过引申,这里的对比实际上是在对比当期名义退税额与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名义留抵额在数额上等于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或者负数(因为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比较?其实这才是免抵退管理办法的精髓所在,因为所谓的免抵,就是通过比较才能确定是否抵顶以及抵顶多少数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