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电子教案
(完整版)管理会计教案
1。营销人员意见综合判断法
2.专家小组法
3.德尔菲法
四、市场调查法(约10分钟)
Ⅲ、课堂小结
Ⅳ、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课时计划表
课题
第三章预测分析
利润预测
讲课节数2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第3 周第 1节第3 周第 2节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以及有关因素的变动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运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进行经营决策的相关分析。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编制贡献式利润表。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管理会计基础》电子教案 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基础
主编:周阅丁增稳
副主编:郑兴东王国清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录
项目一管理会计认知
任务1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任务2 我国管理会计框架体系
项目二战略管理
任务1 战略管理认知
任务2 绘制战略地图
项目三预算管理
任务1 预算管理认知
任务2 预算管理工具方法
项目四成本管理
任务1成本管理认知
任务2成本管理工具方法
项目五营运管理
任务1营运管理认知
任务2营运管理工具方法
习题与实训
项目六投融资管理
任务1 投融资管理认知
任务2 投融资管理工具方法
项目七绩效管理
任务1绩效管理认知
任务2绩效管理方法
项目八风险管理
任务1风险管理认知
任务2风险管理工具方法
项目九管理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任务1 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
任务2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项目一管理会计认知
一、判断题
正确的有:1 4 5 7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C 6.A 7.B 8.C 9.B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 7.ABCD 8.ABC
一、判断题
正确的有:1 2 5 6 9 10 11 12 14 15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B 5.A 6.C 7.D 8.A 9.D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BCD 7.ABCD 8.ABD 9.ABC 10.ABCD
一、判断题
正确的有:1 2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二、单项选择题
1. C
2. A
管理会计电子教案
务量为准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即(X高,Y高)和
(X低,Y低 2、计算单位平均变动成本b:
b Y高 Y低 X高 X低
3、将高点或低点坐标值和b值代入直线方程
Y=a+bX,计算固定成本a:
a=Y高-bX高
a=Y低-bX低
4、将求得的a、b代入直线方程Y=a+bX 便得到成本性态分析模型。
Home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 决定、数额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不受客观因 素决定、企业管理者可以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变动 成本。
Home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又 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的特点是区 别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 即变又不成正比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Home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
二、管理会计的概念
美国人约瑟夫G·路德巴克等人所说:“管理 会计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下定义,但是没有一个合 理简明的表述可以概括它所有的方面”。
992
64
13225
85
340
16
7225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教案标题:管理会计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理解管理会计在组织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
3. 学习管理会计中使用的常见工具和技术。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会计问题的能力。
适用对象: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本科)的管理会计课程
教案内容:
一、导入部分(15分钟)
1. 引入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兴趣。
2. 提出以下问题:
- 你认为管理会计在组织中的作用是什么?
-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什么区别?
二、理论讲解(30分钟)
1. 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强调其在组织决策和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
2. 介绍管理会计中常见的工具和技术,如成本-效益分析、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
三、案例分析(45分钟)
1. 分发管理会计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
进行解决。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就其优缺点展
开讨论。
四、教学活动(30分钟)
1. 设计一个小型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会计问题。
2. 提供实际案例或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团队中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
3.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需的管理会计工
具和技术。
五、总结和评估(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评估学生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小测验或小组
展示的形式。
教学资源:
1. 管理会计教材和课件。
2. 管理会计案例和实际情景模拟题。
《管理会计学》教案
《管理会计学》教案
第一章管理会计学的概述
●教学要求:了解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理,掌握管理会计的内容。能
够区别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现代会计二大体系在经济管理中的不同作
用。
●教学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是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独立的概念,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1.预测前景、
2.参与决策、
3.规划目标、
4.控制过程、
5.考评业绩
三、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现代管理会计包括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三项基本内容。
四、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萌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2.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极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现代电脑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的促进等是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是系统化、规范化、职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
五、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
基本假设:管理会计主体;理论行为;合理预期;充分信息。
基本原则:最优化;效益性;相关性;及时性;重要性;灵活性等。
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同属现代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管理会计教案
第一章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
1,区别:
2,联系:
3,(1)服务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
(2)基本信息来源是相同的
(3)在资料上互相补充互为利用
三,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与内容:
1,定义:
(1)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巧和概念,处理和分析企业的历史资料或预测的经济资料,以协助管理当局制定
经营目标,编制计划,作出各种决策,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2)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1982年提出一新的广义的定义,认为除审计以外的所有会计系统均应属于管理会计
(3)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正确地作出经营决策和提高计划和控制的管理能力而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4)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解释并承担相应的经管责任。
2,职能:规划、组织、控制、评价
3,内容:
(1)决策与计划会计:以提高经济效益,
(2)执行会计:以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果
四,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章成本习性与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成本习性
一,成本习性:即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固定成本:
1,定义:
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成本总额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2,特点:
(1)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数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
(2)超过一定范围仍然会发生变化
(3)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随数量的增减变动而成反方向变动
3,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
4,降低的途径:
三,变动成本:
1,定义:
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管理会计教案
2016——2017学年第1学期
教案
授课科目:管理会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所属系部:经济贸易系
课程基本信息
管理会计教案
课程简介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巧妙地把“管理”与“会计”结合起来,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管理会计》课程,要求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企业管理会计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在实践之中。
课程的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学科,其职能在于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主要内容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本课程共分十二章。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定义
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
(一)狭义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20年代-70年代)
狭义的管理会计,又称微观管理会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
(二)广义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广义的管理会计,是指用于概括现代会计系统中区别于传统会计,直接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等会计管理职能的那部分内容的一个范畴。
《管理会计》全套教案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越多,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低。其中,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对于盈亏临界点的影响,是通过变动成本线的斜率的
变动而表
现出来的。
5’结合材料和内容查看2.决策
(布置
任务,
标准要
求)
1、基本式
2、贡献毛益式
3、量利式
绘制及分析
25’倾听与关注多媒体
基本规律:
(1)当销售量为零时,企
业的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
(2)当产品的销售价格及
成本水平不变时,销售数量
越大,利润就越多,或亏损
越少;反之,销售数量越小,
利润也越少,或亏损越多;
3.计划
(学习
材料,问
题引导,
工作条
件,
分组讨
论)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贡献边际
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贡献边际率
25’实际动手练习4.实施
(形成
作品)
检查做图
《管理会计》课教学方案
单价=固定成本/销量+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销量
固定成本=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5’
倾听与关注多媒体
案例见教材91页。
3.计划
(学习材料,
问题引导,
工作条件,
分组讨论)
案例见教材92页。2、食品公司下年度的
预算资料如下:销售收入125,000元,变
动成本100,000元,固定成本10,000元。
(1)计算下年度预期获取多少利润。(2)
在下列情况下,计算该公司的获利多少:
边际贡献增加10%;边际贡献减少10%;
销售量增加10%;销售量减少10%;变动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教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教案类型:教学计划
主题: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和原理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
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1.1 管理会计的概念
1.2 管理会计的目标
1.3 管理会计的作用及优势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1 财务会计的定义和目标
2.2 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3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与对比
3. 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1 成本概念和分类
3.2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
3.3 盈亏管理和绩效评估
3.4 预算管理与经营决策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入管理会计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30分钟)
2.1 讲解管理会计的定义、作用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管理会计的价值;
2.2 比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不同特点;
2.3 分析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
3. 小组讨论与汇报(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管理会计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并汇报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 总结与提问(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管理会计的要点,并组织学生进
行提问环节,检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课件:包括教学内容的概述和案例分析的具体内容。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的企业案例,用于讲解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促进深入思考。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熟悉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2.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熟悉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案例分析法;
3.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30分钟)
1.教师介绍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3.教师展示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案例。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0分钟)
1.教师讲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并总结各种管理会计方
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三节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40分钟)
1.教师介绍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2.学生分组参与案例分析,探讨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
用和影响;
3.学生展示分析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六、教学工具:
1.投影仪;
2.实例案例;
3.小组分组。
七、教学评价:
1.课堂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价;
2.作业评估:布置管理会计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管理会计
的理解程度;
3.小结评估:学生在课堂结束时填写反馈表,总结当天的学
习收获和问题。
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对管理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学生参与积极,能够理解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但在案例分析中,部分学生表现较为 passative,下次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参与度。
《管理会计教案》
《管理会计教案》Word版
一、课程简介
1.1 课程目的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成本计算、预算编制、财务分析等方面。
1.3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管理会计进行成本计算、预算编制和财务分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教学方法
2.1 讲授法
通过讲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的知识。
2.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练习法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管理会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
3.1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介绍管理会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使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情况。
3.2 成本计算
讲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技巧。
3.3 预算编制
介绍预算的定义、分类和编制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编制各种预算。
3.4 财务分析
讲解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指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财务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
四、教学安排
4.1 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4.2 教学进度
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依次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
五、考核方式
5.1 平时成绩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5.2 期末考试
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管理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
6.1 教材
推荐使用《管理会计学》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管理会计案例分析》等参考书籍。
《管理会计》课程教案
《管理会计》课程教案
黎明
2008-8
第一章概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全书的第一章,由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教育五节组成。各节的内容共同构成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对理解和学习管理会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章的学习目的是从总体上使学生对管理会计有一个基本的理论认识。即明确什么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其基本内容;管理会计与相关课程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关系;管理会计人员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及其职业道德。
学习本章时,应要求学生把握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了解管理会计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区别和联系,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内容,即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第一节和第三节,即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下列符号*表示重点掌握内容,其余内容一般了解。)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二、管理会计的含义
1.管理会计的定义*
指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电子教案
第一章管理会计电子教案
教学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要紧使学生对管理会计有个总括的概念,并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对象、职能与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熟悉管理会计的地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熟悉管理会计形成与进展的原因。
第一节会计与管理的关系
一、管理的意义与性质
1、管理是人类进行社会生产的需要。
2、管理是生产力—生产要素的乘数作用。
3、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企业管理的进展历程
(一)经验管理阶段(18世纪80年代—19世纪末)
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管理目标是保护与扩大资本家的利润。
(二)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生产规模扩大、资本高度集中、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开始分离,管理成为专门的职业。
泰罗(Taylor)与法约尔(Fayol)
(三)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今)
行为科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数量管理:模型、经济预测、经济决策
系统管理:企业是由人与物构成的完整系统,管理应从整体出发
权变管理:不确定因素
信息经济学:信息有价值
代理理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
三、会计与管理的关系
会计本身就是一项管理活动,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
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
3.规划经营目标
4.操纵经济过程
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三、管理会计的内容:
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含决策会计、规划操纵会计与责任会计。
四、管理会计的原则:
(一) 最优化原则。
(二) 效益性原则,有两层含义:
1 是信息质量应有助于管理会计总体目标的实现;
管理会计电子教学案
WORD 格式可编辑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 .8.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 15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 24 第五章预测分析 .............................................. 40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 50.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上) .................................. .7.1.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下) ................................... 82. 第九章全面预算 . (97)
第十一章 存货控制 ...................................... 1.Q9…. 第十二章 责任会计 ...................................... 1.13.... 第十三章 作业管理 ...................................... 1.22.... 第十四章战略管理会计 ...................................... 1.25....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 2 ......... 第十章成本控制 ........................................................................... 1.Q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
(三)保净利点及其计算
1.保净利点的涵义
保净利点又称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目标净利润也称税后目标利润(记作TTP),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缴纳所得税后实现的利润目标。
2.保净利点的计算
在保利点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可推导出如下保净利点的计算公式:
保净利量( x″) =[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净利额( y″) =[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贡献边际率
3.保本点、保利点与保净利点计算公式的比较
从有关公式可见,不论是保本分析还是盈利分析,凡计算有关销售量指标时,均以单位贡献边际为分母;凡计算有关销售额指标时,则都用贡献边际率作分母(或可以用单价称以相关销售量),这是它们共性之所在;但这些公式的分子是不同的。
(四)保利成本及其计算
1.保利成本的涵义
保利成本是指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特定成本应当达到的水平,包括保利单位变动成本和保利固定成本两项指标。
2.保利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
保利单位变动成本(记作b'),又称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单位变动成本。
3.保利固定成本的计算
保利固定成本(记作a'),又称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达到的固定成本。
(五)保利单价及其计算
1.保利单价的涵义
保利单价(记作p')是指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应当达到的单价,又称为目标单价。
2.保利单价的计算
(六)利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利润(P)=(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安全边际销售量
=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销售额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