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合集下载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认识摘要: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安全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安全生至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识。

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完善经济调控政策,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严肃查处责任事故,倡导安全文化,建全安全监管体制。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由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制度所组成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针对煤矿瓦斯,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隐患较多问题,持续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主要是从事井下作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阴暗潮湿,经常受到“瓦斯、煤尘、预板、水、火”等的威胁,加之技术装备落后,职工队伍素质不高,安全管理薄弱,在我国工矿行业中煤矿发生事故率和伤亡人数所占比例较高,重特大事故有发生,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安全生产始终是生产领域的头等大事,国家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相继颁布了《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管条例》等一系列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监管体系,为的是确保煤矿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安全第一”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一种认识论,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价值取向。

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

事故意味着对生命的摧残与毁灭,因此安全把保护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安全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及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面对不可预测的风险时,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应当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系统的预防机制,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保障员工和社会的安全。

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理念。

不论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环节,或是企业内部的操作,都要始终以安全为依归。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优先考虑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要实施安全第一的理念,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政策和规章制度,以确保所有员工都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通过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预防为主要求我们在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先行预判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为了做好预防工作,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标准制定、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我们可以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则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此外,在预防为主的原则下,我们还需要注重工艺设备的安全性考虑,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稳定。

综合治理的方法综合治理是指从多个方面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这种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行为控制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工程控制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和设备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危险品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降低人员接触危险品的风险。

在建筑工地上,可以设置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保护工人的安全。

管理控制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来规范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国家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安全生产

国家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安全生产

国家安全生产基本方针1、我国安全生产的其本方针是什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1)国家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扩展资料:根据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需要从三个层面上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实施最大限度的保护:一是在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即政府层面,把加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纳专入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最大限度地给予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是在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即企业层面,把安属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最大限度地做到责任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技术到位、投入到位。

三是在劳动者自身层面,把安全生产和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自我发展、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保护。

2、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我参加过今年的一次安全培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提法已经出现在了培训教材上。

可我认为,综合治理的提法是欠妥当的。

至于原因,zd简单说,是源于现在的安全管理体制。

安监总局作为《安全生产法》的主要执行部门,对各行各业都承担着综合监管的职能。

可很多行业又都有自己的主管部委专,这些部委都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其一把手由总理提名,人大通过),而安监总局的局长只需要由总理任命就可以。

因而,安监总局生来就和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等部委在地位上不平等,人家在内心里都不用正眼瞧你,你又怎么去对人家的所属行业综合监管呢?这是其一。

其二,在安监总局注册的安全评价师、安全工程师在社会上、在单位里一直没什么地位,属安全评价师甚至都通不过人事部的资质认可,弄得安全评价考试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也一直得不到保证。

如何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如何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如何正确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安全领域提出的一个目标和要求。

“安全第一”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础,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先要解决安全问题,保证劳动者在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劳动。

只有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生产才能正常的进行,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南宁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方针的核心和具体体现,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安全工作必须始终将“预防”作为予以统筹考虑,除了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以外,任何建筑施工、工业生产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必须将工作的重点纳入“预防为主”的轨道,“防患于未然”把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所有的机理或因素,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

安全和生产的辨证统一关系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安全工作必须围绕生产活动进行,不仅要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要促进生产发展,离开生产,安全工作就没有意义。

所以要综合治理,统筹一切有利的因素,安全工作,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措施、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事故的处理等通过“预防”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责任制落实出来,确保整个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促进生产的有效发展。

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并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

这一发展和完善,更好地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

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完整的统一体,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有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事故发生后组织开展抢险救灾,依法追究责任,深刻吸取教训,固然十分重要,但对于生命个体来说,伤亡一旦发生,就不再有改变的可能。

事故源于隐患,防范事故的有效办法,就是主动排查、综合治理各类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能等到付出了生命代价、有了血的教训之后再去改进工作。

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安全生产

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安全生产

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1、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新安全生产法(2017最新版本) 第一章总则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方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

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安全生产的方针有哪些?某化工厂,操作工在进行作业期间发现机器设备局部发生损坏并导致液体泄露,通知维修工对机器进行维修。

之后该操作工按照正常程序停机,此时突然发生爆炸。

其余工人听到爆炸声后,急忙报警并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灭火。

经现场勘察,爆炸是由机器未定期进行维修而耗损严重导致易燃液体泄漏引起的。

那么,请问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有哪些?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

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本案中,该化工厂未及时对机器进行维修导致事故发生,其违反了我国《安全生产法》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行业长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行业长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百度百科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

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3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方针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

从1949-2009年的60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这种演变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渐进。

[1]从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演变,可以看到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不同时期的不同目标和工作原则。

(1949-1983年)“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克服长期战争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经济建设。

据1950年3月8日原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府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就是毛主席所提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新民主主义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由…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来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我们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护劳动,如不采取保护劳动的措施,就不能实现…兼顾‟和…两利‟。

因此,今天要注意保护劳动者利益,而要做到这件事情,首先要大家改变重视机器、轻视人的观点,要学会重视人,要懂得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本,是人制造机器,而不是机器造人。

千百年来,旧社会都是看不起人,看不起劳动者,现在我们懂得了世界是劳动者创造的。

但要真正做到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不利条件,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不是主观愿望所能决定,而是受着客观条件限制的。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生产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现代社会,高效安全生产成为了各行各业都必须重视和关注的一个方面。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安全生产方针是一种管理文化理念,它能够引导企业的发展并确保生产活动符合安全要求。

安全第一安全生产方针的首要原则是“安全第一”。

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保障员工和相关利益方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

无论企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和挑战,安全始终应被放在第一位。

为了实现“安全第一”,企业应该建立和贯彻一套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和教育机制,确保员工了解并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其次,企业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工具,以减少工作环境带来的伤害风险。

最后,应该建立一套检查制度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

预防为主预防是防范事故和安全问题发生的有效手段。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强调在生产活动中,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预先识别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

首先,在开展生产活动前,企业应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通过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例如,在化工企业中,应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防止爆炸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其次,应制定完善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

例如,在食品加工企业中,应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确保原料和产品的安全质量。

另外,持续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是预防为主的重要环节。

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防治结合防治结合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已有风险和隐患的防范措施和对事故和事故原因的治理措施相结合,来减少安全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防范措施是通过主动的预防手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指在综合治理中,安全问题应被放在首位,并在治理过程中主要采取预防措施来防范潜在风险。

下面将从保障人身安全、保障财产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全三个方面阐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首先,保障人身安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核心目标。

人身安全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在综合治理中,应注重从源头上防范人身安全的威胁,通过加强社会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法律意识和道德教育等方式,预防人身安全事件的发生。

同时,要完善公共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系统,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保障人身安全,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保障财产安全也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财产安全是个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的保证。

在综合治理中,应加强对财产安全的预防和管理,例如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监管,打击经济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等意外事件;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控,预防财产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等风险。

只有在保障财产安全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和经济繁荣。

最后,保障社会安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重要目标。

社会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保证。

在综合治理中,应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安全问题,注重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此外,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只有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才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总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保障,从源头上预防潜在的风险和威胁的发生。

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够实现稳定和谐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全方位地进行综合治理,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与福祉。

安全生产九个一总结

安全生产九个一总结

安全生产九个一总结
安全生产“九个一”是中国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责任落实、技术保障、管理规范、宣传教育、事故调查”。

下面是九个一的总结:
1. 安全第一是最重要的原则,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必须以安全为首要考虑。

2. 预防为主是重要的措施,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保障安全,防范事故的发生。

3. 综合治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策略,各方面要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以确保安全。

4. 整体推进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5. 责任落实是最重要的保障措施,确保各部门、岗位起到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

6. 技术保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采用可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安全生产进行保障。

7. 管理规范是实现安全生产九个一的关键,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管理体系有利于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事故。

8. 宣传教育是安全文化的载体,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提高大众认识和素质,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9. 事故调查是发生事故后的重要机制,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加强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002年7月1日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表述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种提法是广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与时俱进、艰难探索 的成果,十分精练、科学,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正确地阐明了安全与生产的关 系、预防与事故处理的关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体现了党和政府 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该法于2014年8月31日进行修改,将“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修改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强调了安 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大跃进”期间,片面追求产量、速度,忽视甚至排斥安全工作的错误造 成出现伤亡事故高峰。
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伤亡事故再次大幅度上 升,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二个事故高峰。
197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强劳 动保护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
1980年8月,国务院做出决定严肃处理“渤海二号”翻沉事故,指出“安全生 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
1981年3月,国家经委、劳动总局等9个部门在《关于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 中提出“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同时要求“预防为主 ”。
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发展历史
1987年,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此后的表述一般为:在安全生产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1990年以来,政府文件或权威文章都宣传: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安全生产方针。
1.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展历史
1983年4月20日,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在《关于加强安全生 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贯彻预 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预防为主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方针预防为主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方针预防为主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内涵是什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其主要内涵是: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②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③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④要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1)安全生产方针预防为主扩展资料:安全生产法出台的目的及意义:《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格局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管理、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参与”。

一是明确国务院以及地方人民政府、政府各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和职能,具体体现在第一章《总则》第8、9、10、11、13、14、15条和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以及其他相关条款之中。

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公开、公正执法提供了依据。

二是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法》对各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安全投入、安全建设工程和安全设施、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做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

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企业负责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是明确了工会、村民委员会、从业人员和新闻机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协助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查处安全违法行为。

《安全生产法》专门规定了工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的权利义务,从而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延伸到城镇街道和农村,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格局。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什么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灵魂。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由来与含义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由来与含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总理密切相关。

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年3月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2008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

☆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1、安全第一的含义。

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

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细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细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细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口号和方针,应是具体的和实在的,能使大家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

这样的口号和方针才有实际意义和得于真正实现。

l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就是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安全工作,确保安全工作列入本单位的议事日程。

电力企业在各项工作中要处理好安全与质量、效益、进度、多种经营的关系,当发生矛盾时,应首先服从于安全。

安全第一,还应体现具备安全“一票否决权”,从而树立安全第一的绝对权威。

2 预防为主2.1 安全第一重在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的最好措施,是安全第一的基本做法,要实现安全就必须踏踏实实地从预防为主做起。

2.2 预防为主要以人为本,抓教育培训预防为主就是要教育培训员工学好技术本领、树立起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学会如何做、如何去做才安全。

电业员工应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精通专业技术和安全技术。

2.3 预防为主要首抓落实责任制预防为主就是要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各部门、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人人都懂得自己的安全责任,形成安全工作有人做,安全工作有人管,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彻底消除安全死角,清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有序生产。

2.4 预防为主着重事前控制预防为主就是未雨绸缪,认认真真的做好事故预想,制定好反事故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重点做好三保(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四防(防触电、防高空堕落、防火、防车辆交通事故)工作,切实做好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确保没有安全措施的事不做,没有安全保障的事不为。

2.5 预防为主要有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预防为主就是要坚持两票三制,杜绝无票工作、无票操作;要完善防误装置,杜绝误操作;要坚持事故调查“三不放过”原则,总结以往的经验和不足,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2.6 预防为主要坚持长期性预防为主就是要警钟长鸣。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什么都必须遵循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什么都必须遵循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什么都必须遵循的安全生产基本
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各行各业)都必须遵循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劳动过程中做好劳动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安全优先”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去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其他目标。

预防为主: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是安全管理方针;含义是“安全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国家迅猛发展的主旋律。

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安全科学管理,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把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

要做到安全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

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证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第一,这是经实践证明的重要经验。

“综合治理”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它是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是重要手段。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

在新时期,预防为主就是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法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安全生产法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安全生产法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引言近年来,事故频发引起了人们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

而在安全生产领域,安全生产法方针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企事业单位,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本文将从安全生产法方针的角度出发,探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是指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维护人身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安全问题不能被忽视或轻描淡写。

首当其冲的是,员工的安全是企业的命脉,而且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

因此,将安全放在首位是企业合法合规运营的基础要求。

为了确保安全第一的原则得以落实,企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 设立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修复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系统缺陷; - 建立安全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

三、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是指企事业单位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预防比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更为重要,因为预防不仅能够保护员工的安全,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企业应该执行以下措施: - 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加强宣传教育; - 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安全性能更高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自救和互救能力。

四、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结合是指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既要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也要同时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危害程度。

防和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进行。

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企业需要: - 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机构的职责和处置流程; -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和设备,确保事故发生后的及时救援和处置; - 开展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 - 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灵魂。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始终突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三条完善了安全生产总的指导方针,增加了综合治理,即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由谁最早提出来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均在1949年刚刚建国的当年就提出了。

前者是为了搞好煤矿安全,后者是为了搞好医疗卫生工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者联系在一起作为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完善于2005年10月的中共中央决议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安全第一”的提出关于“安全第一”的提出时间,是1949年提出的,是煤炭工业部在1949年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首届煤炭(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当时“确定全国国营煤矿的总方针是‘以全面恢复为主,建设以东北为重点’,提出在职工中开展保安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直到1957年1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民航局“关于中缅航线通航情况的报告”上作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批示后”,“安全第一”才成了各行各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方针。

尽管如此,作者还是认为,“安全第一”最早提出于1949年。

2.“预防为主”的提出“预防为主”最初是作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来的,其提出过程是:1949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军委总后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初步确立了全国卫生建设以“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卫生工作方针。

1950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主持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为会议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题词[8],并在会上经毛主席同意,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3、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
4、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5、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6、安全生产重在预防
7、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8、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9、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10、安全——我们永恒得旋律
11、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12、寒霜偏打无根草事故专找懒惰人
13、甜蜜得家盼着您平安归来
14、安全知识让您化险为夷
15、安全勤劳生活美好
16、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17、传播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知识
18、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19、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20、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
21、严就是爱,松就是害,搞好安全利三代
22、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23、健康得身体离不开锻炼美满得家庭离不开安全
24、安全就是家庭幸福得保证事故就是人生悲剧得祸根
25、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26、质量就是企业得生命安全就是职工得生命
27、为安全投资就是最大得福利
28、安全就是最大得节约事故就是最大得浪费
29、麻痹就是最大得隐患失职就是最大得祸根
30、安全生产,生产蒸蒸日上;文明建设,建设欣欣向荣
31、不绷紧安全得弦就弹不出生产得调
32、安全花开把春报生产效益节节高
33、忽视安全抓生产就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益如水中捞月
34、幸福就是棵树安全就是沃土
35、安全保健康千金及不上
36、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37、宁绕百丈远不冒一步险
38、质量就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39、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40、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41、小心无大错粗心铸大过
42、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43、粗心大意就是事故得温床马虎就是安全航道得暗礁
44、蛮干就是走向事故深渊得第一步
45、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46、杂草不除禾苗不壮隐患不除效益难上
47、万千产品堆成山一星火源毁于旦
48、安全就是增产得细胞隐患就是事故得胚胎
49、重视安全硕果来忽视安全遭祸害
50、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51、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52、秤砣不大压千斤安全帽小救人命
53、安全不离口规章不离手
54、安全就是朵幸福花合家浇灌美如画
55、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56、想要无事故须下苦功夫
57、入海之前先探风上岗之前先练功
58、筑起堤坝洪水挡练就技能事故防
59、骄傲源于浅薄鲁莽出自无知
60、防护加警惕保安全无知加大意必危险
61、骄傲自满就是事故得导火线谦虚谨慎就是安全得铺路石
62、镜子不擦试不明事故不分析不清
63、事故教训就是镜子安全经验就是明灯
64、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
65、记住山河不迷路记住规章防事故
66、不懂莫逞能事故不上门
67、闭着眼睛捉不住麻雀不学技术保不了安全
68、熟水性,好划船;学本领,保安全
69、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70、严格要求安全在松松垮垮事故来
71、好钢靠锻打安全要严抓
72、群策群力科学管理戒骄戒躁杜绝事故
73、专管成线,群管成网;上下结合,事故难藏
74、落实一项措施胜过十句口号
75、不怕千日紧只怕一时松
76、疾病从口入事故由松出
77、制度不全事故难免
78、安全措施订得细事故预防有保证
79、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
80、庄稼离不开阳光安全少不了规章
81、遵章就是幸福得保障违纪就是灾祸得开端82、
见火不救火烧身有章不循祸缠身
83、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84、违章违纪不狠抓害人害己害国家
85、绊人得桩不在高违章得事不在小
86、出门带伞防天雨上岗遵章防事故
87、您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您不留情
88、与其事后痛苦流涕不如事前遵章守纪
89、遵章就是安全得先导违章就是事故得预兆
90、气泄于针孔祸始于违章
91、安全靠规章严守不能忘
92、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93、小虫蛀大梁隐患酿事端
94、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95、只有防而不实没有防不胜防
96、走平地,防摔跤;顺水船,防暗礁
97、无事勤提防遇事稳如山
98、绿叶底下防虫害平静之中防隐患
99、宁可千日不松无事不可一日不防酿祸
100、船到江心补漏迟事故临头后悔晚
101、常添灯草勤加油常敲警钟勤堵漏
102、抓基础从小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着手
103、多瞧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104、沾沾自喜事故来时时警惕安全在
105、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106、毛毛细雨湿衣裳小事不防上大当
107、治病要早除患要细
108、抽一块砖头倒一堵墙松一颗螺丝断一根梁109、病魔乘体虚而入灾祸因麻痹而生
110、灾害常生于疏忽祸患多起于细末
111、只有麻痹吃亏没有警惕上当
112、漏洞不补事故难堵
113、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114、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115、思想松一松事故攻一攻
116、思想走了神事故瞬间生
117、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
118、求快不求好事故常来找
119、事故隐患不除尽等于放虎归山林
120、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12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22、安全就是幸福得源泉安全就是效益得保障123、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安全生产法》
124、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125、掀起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得高潮
126、把握安全拥有明天
127、广泛开展安全月活动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128、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129、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130、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31、安全伴君一生生命只有一次
132、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33、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134、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135、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136、安全生产违法必究
137、"再提高、上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138、百年大计质量先、安全生产记心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