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的特点
什么是珐琅彩瓷器?
什么是珐琅彩瓷器?说起这瓷器,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清代的珐琅彩,珐琅彩瓷器是清朝皇室⾃⽤瓷器中最具有特⾊的,珐琅彩绘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50年代欧洲佛朗德斯地区。
在康熙⼆⼗三年平定台湾以后,禁海开放,西洋制品⼤量涌⼊中国,西洋珐琅彩从此进⼊中国市场。
在进⼊中国市场后珐琅彩在⼯艺和⾊彩的选择上也上融合了中国元素,从清初⾊彩上的素净淡雅到清中期的雍容华贵,庄重威严,这都于当时的执政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珐琅彩的收藏价值极⾼,也正是因为它的收藏价值使得世上有许多以假乱真仿品在市场上浑⽔摸鱼。
今天就来教⼤家如何辨别雍正珐琅彩的真伪。
图1:清雍正玫茵堂典藏珐琅彩粉彩「平安春信」图碗,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12,000,000-20,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46,000,000, 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周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7-12-18, 尺⼨:直径11.9cm。
碗直⼝,弧腹,外壁曲线极为柔和、唯美,⾄底内收,承接圈⾜,底⾜修胎完美,胎质细洁致密,外壁以洋彩绘就梅花、南天竺、⽔仙,别具匠⼼。
外壁下侧绘就⼀对憨态可掬鹌鹑相伴,⾊彩绚丽,填⾊⼯整华贵。
⼀、⾸先看瓶⼦的形状我们在看⼀个瓶⼦的形状时,⾸先要了解瓶⼦出现的历史阶段,对瓶⼦当时时代的历史⽂化背景,造型的流⾏趋势及烧瓷的⼯艺都要有所了解,因为这些是可以鲜明的了解当时的⽂化特⾊,民风民俗。
随着时代的进步烧瓷⼯艺及形态也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素雅到华丽的阶段。
我们不说唐宋就以元、明、清这三个时期为代表、元代瓷器⼤多⾼⼤笨重,早期以古朴浑厚后期以秀美飘逸为造型特点,清代瓶⼦造型多种多样。
图2:清雍正珐琅彩⾍草纹葫芦瓶 ,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HKD 12,000,000-12,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35,790,300, 拍卖专场: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5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5-11-08, 尺⼨:⾼21.5cm;⼝径3cm。
雍正瓷器底足特征特点
雍正瓷器底足特征特点答案: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且有明显旋痕。
扩展:一、雍正时期瓷器特点1、雍正时期的瓷器,除了以仿明代永乐、宣德及成化瓷器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头尊、贯耳瓶、四连瓶、灯笼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足琵琶尊等。
2、雍正时期瓷器的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橘皮纹。
3、雍正时期官窑及民窑精品碗、盘圈足均呈现滚圆的“泥鳅背”,用手抚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细腻感。
4、雍正时期瓷器碗类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征,有的口径与足径的比例为2:1。
5、雍正时期民窑瓷器的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且有明显旋痕。
6、雍正时期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施青花料时系一笔涂抹,并无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小笔触痕;二是用加重点料来模仿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自然黑铁斑。
7、雍正时期仿明代永乐甜白碗、盘之类的瓷器,器物底部呈完全透亮的特征。
二、雍正时期瓷器款识特点1、雍正时期青花瓷器官窑只有极少数沿用康熙前期风格,落“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及其他明代瓷器款识。
2、雍正时期青花瓷器及粉彩瓷器落款主要为“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
3、雍正时期斗彩瓷器有少数落款为“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双方框款。
4、雍正时期颜色釉瓷器多数落“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5、雍正时期使用“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极少,“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集中用于仿钧釉、炉钧釉或茶叶末釉等瓷器。
6、雍正时期的“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堆料款只用于珐琅彩瓷器。
7、雍正时期在特别精致的粉彩瓷器或仿木纹釉瓷器上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描金款,这更是属于罕见。
8、雍正时期的瓷器款识把“清”字写成“淸”字的,则属于雍正初期瓷器作品。
9、雍正时期官古窑的民窑瓷器,大多落各种堂名款,如“正谊书屋”、“浩然堂”、“澹宁堂”、“百一山房”、“望吟阁”、“千松祭用”等。
10、雍正时期一般民窑瓷器使用香炉、灵芝、龙、凤、鹤、团花、席纹等各种图案标记作为瓷器款识。
清代珐琅彩瓷器的工艺特点
珐琅彩这种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生产历史很短, 前后约 40 年,跨 康 熙、雍 正、乾 隆 3 朝,3 朝 瓷 器 各 具 特色。 2.1 类似铜胎画珐琅的康熙珐琅彩
康熙帝善于学习 和 吸 收 外 国 科 学 文 化,使 得 外 国 艺术品得以进入中国,珐 琅 器 就 是 在 这 种 条 件 下 传 入 清宫的。珐琅彩瓷器更在铜胎画珐琅的影响下于康熙 晚期在中国试制成功。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康 熙珐琅彩 都 是 小 型 器 皿,有 瓶、盒、盘、碗、杯、壶 等,其 中以碗的数量最多。
· 28 ·
陶 瓷 Ceramics
( 综 述 ) 2018 年 10 月
������������������������������������������������������������������������������������������������������������������������������������������������������������������������������������������������������������������������������������������������������������������������������������������������������������������������
彩与纹饰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传世品都是色地珐琅 2.3 融合西洋画法的乾隆珐琅彩
康熙珐琅彩主要 采 用 景 德 镇 烧 制 的 白 瓷 作 胎,为 了 仿 效 铜 胎 画 珐 琅 满 器 施 彩 的 效 果 ,故 以 里 壁 施 釉 ,外 壁无釉的“反瓷”为 胎,在 胎 的 外 壁 上 通 体 满 施 珐 琅 彩 料。因瓷胎比铜胎质 地 较 为 细 腻 洁 白,映 衬 得 彩 料 更
清三代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及珐琅彩和洋彩的区别?
清三代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及珐琅彩和洋彩的区别?2018-03-15 19:24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
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及珐琅彩和洋彩的区别那么我们说到了雍正时期,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进一步发展,到了雍正六年的时候,就研发出了新旧的西洋的珐琅料,一共有21种颜色,在相互调色或已经发色成就的颜色就更多了,所以这个时候雍正的瓷胎画珐琅登峰造极,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个水平体现在三个地方。
第一是新彩料的研发成功。
养心殿造办处的文献记载,到雍正六年的时候就研究出了像月白色、白色、红色、绿色等等,多种的新的西洋珐琅料,这些珐琅料就使珐琅彩的绘画,它从表现的题材更为的宽泛。
清雍正瓷胎画珐琅牡丹花卉诗文碗第二是瓷胎瓷釉质量的提高,这一点也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我鉴定雍正瓷器,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的胎,雍正时期它的瓷胎这种质量的高度是往前往后历朝所不能及的,它这种釉是一种高白釉,白度非常高,所以有的朋友拿来请我鉴定雍正瓷器,如果我感觉到它这个胎质相对疏松,而且釉面明显发青,多半我都要怀疑,因为在我经手的这种雍正的精细的无论是五彩还是斗彩还是粉彩包括珐琅彩,它的胎釉尤其是釉的白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普遍胎釉都比较薄,所以分量特别轻,有时候上手的感觉会比你预期的感觉会轻一点,而且多半都能够透影,所以我们看到有一些做的很薄的雍正粉彩的东西光一照,它是透过来的,非常的莹润。
第三通过不断地研制,解决了在白釉上着珐琅色料的问题。
它的彩料附着的更为牢固了,就不用在色胎上反复上色,反复烧制了,这也提高了它的成品率和它的工艺水平。
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我们看康熙时期的珐琅彩都是模仿铜胎画珐琅,它是图案式的,完全是色地图案式的,而雍正时期就很好的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诗书画印统一起来,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叫诗书画印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四绝,把这种四绝的工艺统一在珐琅彩瓷上,我们看到不仅有绘画,而且有书法,有印章,有款识,把中国画的韵味带到了瓷器上,就把瓷器的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雍正是一位很有艺术修养的皇帝,他即位以后,曾多次颁旨规定瓷器的造型、纹饰等,强调注重产品的神韵和气势,对于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亲自审定后方可烧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雍正瓷器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雍正瓷器的特点1、雍正瓷器造型特征:雍正时期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
器型之美,可与以精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器相提并论,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恰到好处。
外形上素有”线条美“之誉。
确实增之一分则拙,减之一分则陋,给人以高雅之感。
2、雍正瓷器纹饰图案特征:雍正瓷器的装饰以绘画为主,兼用刻、印、堆塑和镂雕工艺。
绘画上承康熙晚期的清秀典雅风貌,书笔更加精细轻柔。
纹饰中,花卉内容最为丰富,常见有牡丹、桃花、海棠、菊、三秋、九秋、落花流水等等。
多色阶施彩画面细腻富丽,构图疏朗,图案简洁清晰。
3、雍正瓷器胎体特征:雍正时,瓷土选料精细,研粉、澄浆、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烧结火候适度,因而胎体坚白细润,成型规整,胎薄体轻,可和明代永乐、成化白瓷釉瓷媲美。
胎体迎光透视,莹润无瑕,有的略显淡青色(明代多显红润)。
大器胎体也能均匀一致,不显厚重;小剑气轻巧玲珑。
仿古代名窑器的胎体,和宋器那种黑灰色颇为相似,所以称为“铁骨大观”。
仿汝器胎体为香灰色或微泛红褐色,文献中比之为“铜骨之汝”。
无款的民窑器,胎体均细,无釉砂底也都光滑细润。
4、雍正瓷器釉面特征:雍正瓷器釉质莹润,表面光洁,釉面色调多数为纯白。
青花器的釉面,有的为追求宣德青花的效果,而呈现桔皮纹,并且有积釉较厚,呈云雾状,谓之“朦釉”,俗称“唾沫釉”。
5、雍正瓷器款识特征:雍正款识多而杂。
有本朝官窑款,有民窑款,有仿款,每一类款识又有许多种写法。
常见的官窑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三种题款。
楷书款早期为三行双圈,晚期为双行双圈或双框。
楷书款笔法挺拔峻峭,结构方正均匀。
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如何鉴定
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如何鉴定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如何鉴定步入清代盛世的雍正一朝,为时虽仅十三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某些品类所取得的成就远远炒股前后两朝。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一、胎釉。
胎体精细,洁白坚致,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看不见旋削痕,薄厚均匀。
釉面光亮莹润,玻璃质感强,纯净无瑕,白中微闪青花,带有明代风格。
二、青料。
采用我国浙江产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炼。
从颜色上看可分两种:一种是色泽幽静匀润,发色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没有太多的深浅浓淡的色阶,也有少部分是仿明成化的淡描青花,或仿明嘉靖青花的蓝中泛紫,淡描青花经常出现在一些小件器皿上,用笔纤细,淡雅宜人。
另一种是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釉中有小气泡,釉面有橘皮纹,系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风格,由于是用国产料代替进口料加以描绘,只能采取人工浓色堆点的方法,来体现黑色斑点及晕散,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死板一些,缺少永、宣青花自然流淌、深入胎骨的效果。
雍正时期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青花胭脂红、珐琅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外豆青里青花、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其中青花釉里红烧制很多,尤为精美,以青花绘辅助纹饰,釉里红绘主题纹饰,既保持了青花幽静雅致、沉静安定的特点,又增添了釉里红浑厚壮丽、鲜艳夺目的色调。
如故宫博物馆藏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盖罐、青花釉里红三果纹双耳扁瓶等,即为此类器的代表性作品。
三、造型。
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结构精巧,陈设与实用保持完美的结合,形成高雅而朴实的艺术风格。
雍正青花善于博采众长,无论是仿古铜器式样,还是对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单纯机械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来增强其清秀的表现力。
康熙青花中广为流行的棒槌瓶、凤尾尊、琵琶尊等器形很少出现,瓷器足部处理也没有前期常见的台阶痕、双圈足,均为滚圆的“泥鳅背”,用手抚摸十分润滑,俗称“灯草根”。
祖传四代绝世瑰宝雍正珐琅彩笔筒
祖传四代绝世瑰宝雍正珐琅彩笔筒原文地址:祖传四代绝世瑰宝——雍正珐琅彩笔筒原文作者:雄哥骑着导弹进城唯一珐琅彩有价无处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已通过中国文物鉴定泰斗国家文物鉴定最高权威耿宝昌老师的大弟子国家级专家桂金元老师鉴定为雍正珐琅彩真品!祖传四代绝世瑰宝《雍正珐琅彩笔筒》(孤品)简介:藏品:“雍正年制”双框蓝料款,白瓷胎画珐琅笔筒。
雍正七年至雍正十三年之极品珐琅彩,正如《陶雅》所云,“雍正窑极精之脱胎瓷画有四绝焉:质地之白白如雪一绝也;薄如蛋壳口嘘之而欲飞,映日或灯光照之背面能辨正面之笔画彩二绝也;以极之显微镜规之花有露珠,鲜艳纤细蝶有茸毛茎茎竖起之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
”清宫珐琅彩始于康熙末期,精于雍正后期,终于乾隆末期,烧制于皇宫大内,失传两百多年,故此被称之为:“官窑中的官窑,绝版的宫廷艺术品”她是一枝最美丽芬芳、典雅高贵的奇葩——清宫珐琅彩。
它那近乎脱胎的半透明瓷质,如同宫廷工笔绘画的彩饰和毫厘不差的制作工艺,都堪称世界彩瓷的之最,被人们誉为“彩瓷皇后”的美誉。
一流的画工,一流的制作工艺。
有关人士认为:这真是一件顶级或特级文物。
雍正珐琅彩局部、细部特征:藏品来历;我今年57岁,我小时候就经常听我母亲说,我的太老爷叫胡景桂,在光绪年间在朝廷做监察御史。
后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小光绪在御林军的护卫下逃到了山西太原,宫中的宝贝也带走不少,没能带走的,宫中的大臣们谁能拿什么就拿什么,不拿也就被八国联军给抢走了!所以我太老爷胡景桂就拿了这件雍正珐琅彩笔筒,在我们家相传四代,一百多年了。
但非常可悲的:我们中国官方的古陶瓷专家对于民间出现的清三代珐琅彩一律不认可!原因是:在全中国也找不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深入说明如何鉴定清三代珐琅彩的要领和标准,即使有,也是在讲历史或讲故事,并且还说道鉴定珐琅彩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它的数量不多。
(二)是没有相同的一对珐琅彩。
难道这就是鉴定珐琅彩的要领和标准吗?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中国的古陶瓷专家根本不具备鉴定清三代珐琅彩的技能!即使一个资深专家也只能看到照片和研究照片,你把确切无误的一件真品摆在他们眼前也不认识!宁肯胡说也不肯不说。
清雍正珐琅彩瓷器特点及鉴定方法!
清雍正珐琅彩瓷器特点及鉴定方法!
清雍正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珐琅彩瓷器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其特点是色彩明艳、图案精美、线条流畅、釉面细腻、瓷体坚实。
以下是鉴定方法:
1. 观察釉面: 雍正珐琅彩瓷器的釉面细腻光滑,无太多气泡、流线等瑕疵,质地坚实而厚重。
2. 观察器型: 雍正珐琅彩瓷器器型造型规整,线条流畅,整体比例协调,非常有美感。
3. 观察图案: 雍正珐琅彩瓷器的图案非常精美,色彩鲜艳,图案精细,层次分明,非常耐人寻味。
4. 观察底款: 雍正珐琅彩瓷器的底款通常是以“雍正年制”或“大清雍正年制”为主,字形工整、饱满,字体线条流畅、自然,且具有时代特征。
以上就是雍正珐琅彩瓷器的特点及鉴定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珐琅彩有哪些特征?
珐琅彩有哪些特征?
1、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2、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3、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4、珐琅彩色。
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
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
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5、色料特点。
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
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
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
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6、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
7、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
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
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字,这个“ 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
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
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匡。
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
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其特点,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让你大饱眼福,领略清雍正珐琅彩瓷的巅峰之作
让你大饱眼福,领略清雍正珐琅彩瓷的巅峰之作瓷器中的贵族—雍正珐琅彩,珐琅彩在所有瓷器中出身最高贵。
在珐琅彩诞生之前,明清两代的宫廷用瓷,全部由景德镇烧造后运至北京。
唯有珐琅彩,是在景德镇先挑选最为优质的素器,运到清宫造办处,再由宫廷画师绘画后进行第二次烧造。
珐琅彩瓷的出现与流行与康熙朝时西方画珐琅成品随着传教士引进清宫,生产技术备受康熙皇帝重视,甚至于进一步想要研发、加以超越的企图心息息相关。
虽然康雍乾三朝画珐琅的发展因三皇帝意向不同而略有不同。
然而,整体而言,紧接于康熙朝之后的雍正朝,从技术与装饰纹样两个方面来观察,堪称正处于一个传承、突破与转折的发展阶段。
雍正时期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
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
珐琅彩彩色繁多,多到十多种不同的色;绘制的花纹是堆起来的一层厚厚的料,有立体感,用手指可摸得到;珐琅彩料较厚的地方釉面出现极细的开片,并明显有玻璃质感;珐琅彩没有蛤蜊光晕散现象;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工笔画。
珐琅彩瓷自清康熙晚期创烧后一直被视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深受历代皇帝的珍爱。
雍正时,珐琅彩瓷的烧制更为皇帝重视,烧制时往往要秉承御旨,在怡亲王的主持下,分别于清宫造办处、圆明园造办处及怡亲王府三处设窑烧制。
其绘画多出于清宫如意馆画师之手,精妙绝伦,形成了融诗、书、画为一体的艺术风格,使珐琅彩工艺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
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最后一期来啦!敬请欣赏:清雍正珐琅彩瓷赭墨山水碗一对高6.8公分口径14.1公分底径6公分高6.7公分口径14.8公分底径6公分这对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胎骨极薄。
器内平素无纹,器外壁一面以赭墨画丛山峻岭之前,一男子于平台迎风望向左边水面,观看波波涌来潮水的景象。
其中一碗的男子临流独座,另一碗则采拱手而立姿态。
外壁另一面以墨书写有「蹊上红泉分径路,山中香雨有神仙」诗句,诗句前有「寿如」,后有「山高」(白文)「水长」共三枚红料印。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定要点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定要点鉴定雍正珐琅彩瓷器鉴定要点:1、瓷泥、瓷胎、釉、制作工艺等符合本代特点:2、器形特别规整,完美;3、绘画是宫廷画师的作品,非一般工匠所为,因此就具有文人画特点。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般来说画家能够在纸上画画,未必能够在磁器上画画,在磁器上画画除了要具备一般绘画技能,还得有在磁器上绘画的专门训练,造假不易,并且,有才华的画家自己的作品本身就值钱,造价成本也就很高。
文人画的特点就是能够画出人物或事物的个性特征。
人物能够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绘画中规中矩。
5、底足十分爽滑、细腻、洁白。
其他各朝代的和雍正本朝民窑产品都达不到它的水平。
这一点十分重要。
6、雍正朝珐琅彩瓷器一般不采用轧道工艺。
(雍正年制款珐琅彩四方瓶)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解决了瓷胎和珐琅彩料结合的技术问题,也就完全脱离了铜胎画珐琅的窠臼,装饰艺术上趋向中国本土化。
这些成就与雍正皇帝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
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的关心,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康熙皇帝。
不仅派弟弟怡亲王允祥统管造办处监制珐琅彩瓷,而且加强了巡视和督促检查,还亲自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原料使用、图案绘画乃至样式选定、高矮尺寸等都要一一过问。
虽然雍正朝前期解决了瓷胎和珐琅彩料结合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珐琅彩料的种类太少,满足不了雍正皇帝的雅兴和追求,还是在不断地试制新的珐琅彩料,故前期珐琅彩瓷器的品种也不多见。
目前所见的雍正朝珐琅彩瓷的造型品种有碗、盘、碟、杯、茶壶、盒、茶盅、酒盅、橄榄瓶等,碗又可以分为大碗、茶碗、官碗、膳碗、磐口碗等。
以小型日常用器为主。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已不再使用宜兴产的紫砂胎了,所采用的景德镇白瓷胎,选料精细,制坯工艺严格,成型规整,烧结火候适度,具有薄、轻、润、细、洁的特点,大件胎体匀称一致,小件器物轻巧玲珑,反映了雍正朝御密制瓷工艺技术的高超。
胎色,白度与透光度提高,迎光透视,有的略显鸭蛋壳状的淡青色;胎体,轻薄而莹润无瑕,几乎达到半脱胎状;胎质,坚白而细腻如脂。
珐琅彩鉴定
珐琅彩鉴定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
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
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人中国。
具体说来,掐丝珐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工艺水平均明显下降。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
乾隆时期制品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后的出品物也绝不逊色。
20世纪初叶,景泰蓝总体制作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
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做工细,质量好。
画珐琅技术自传入中国后,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康熙时期的画珐琅器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为主。
雍正年间的画珐琅器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超过康、乾二朝。
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珐琅器作为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门类,也吸引了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收藏对象以景泰蓝居多。
我们所指的景泰蓝收藏是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制作、工艺复杂的景泰蓝,当时景泰蓝工艺的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要求。
此外,十年浩劫后,国内遗存民间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蓝几乎荡然无存。
稀少的存世量与广阔的市场需求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反差和增值空间。
而且当今市场上景泰蓝器皿与同时代的景德镇官窑瓷器相比较,价格低得多,所以它的升值潜质相对也更大。
在中国古代,由于珐琅器最初从大食国(大食为唐宋时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
起源于波斯语称阿拉伯人为Tazi的音译。
有白衣大食(661-749),以叙利亚大马士革为首都,称倭马亚王朝;有黑衣大食(749-1158),以巴格达为首都,称阿拔斯王朝。
910年以后又有以开罗为首都的法蒂玛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后则是塞尔柱王朝(1158-1258)。
珐琅彩瓷器观后感
珐琅彩瓷器观后感一、珐琅彩制造的工艺特征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品。
后来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珐琅彩瓷器烧制成功于康熙年间。
康熙前的瓷器中黄色为氧化铁,而珐琅彩中黄色的成分是氧化锑,还有用康熙前没见过的胶体金着色的金红。
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
按装饰工艺不同,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法国画珐琅艺术家陈忠信被召至宫廷指导画珐琅器的生产。
在中外匠师的共同努力下,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很快熟练掌握了金属胎画珐琅烧制技术,并烧造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宫廷韵味的金属胎画珐琅器。
同时,造办处还尝试着将这种技法移植到瓷胎上,于是便产生了瓷胎画珐琅,即今人所称的“珐琅彩”。
珐琅彩绘不可或缺的是印章,也就是绘于题句前或后的印章。
印章的内容也多是固定的,是根据绘画的内容和题句内容而定的,像“先春、香逸、山高、水长、霞映、君子”等,用于印章的临摹技术高超,材料有用胭脂水的,有用矾红的。
款识一般的是为了显示瓷器制造的时间、瓷器生产的窑址以及占有瓷器的对象的身份。
珐琅彩瓷器款识还有它自身的特点。
康熙当政时,珐琅彩瓷器的款识只有“康熙御制”这一种写法,是四字两行在双线栏内写的,字体匀称,界于宋体和楷体之间,书写材料是蓝彩料或红胭脂水。
雍正掌权时,早期类似于康熙年间。
“雍正御制”四字两行的楷书款,但写款的材料用的是青花。
到了雍正中期,双圆圈线内用楷书写“大清雍正年制”最为盛行,书写材料仍是青花。
雍正晚期,款识又变成了在双线方栏内书写“雍正年制”,四字排成两行,书写材料又变回胭脂水和蓝彩料,但有个别不加双线方栏的。
珐琅彩
乾隆时期的作品较雍正时期的风 格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乾隆时期 的作品多华丽多彩 模仿西洋绘 画。另外还采取了锦上添花的画 法(又称爬花,在空隙处用针尖 画出蔓草纹。
乾隆时期的作品多成对,一对中 的两件瓷器虽然相似却却不会完 全相同,多配以含有吉祥寓意的 纹饰。
珐琅彩不仅因为其精美高贵而彰显于世,更是中国瓷
器史上首度在瓷器上融合了诗、书、画,使得书法和山水 花鸟得以在瓷器上呈现。
珐琅彩多为宫廷制作,因此制作要求十分严格。对于选料, 绘画,烧制,每一步都不能出任何差错,所以,存世的精品 十分少。且大多收藏在北京故宫,上海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 只有极少流失在民间。
而正是有了康熙帝对珐琅瓷器 的喜爱,我们才能在后来的几十 年中,见到更多精美的瓷器。
相传在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胡姓人家, 世代烧瓷为生。乾隆南巡时他的臣子将胡姓 制瓷献给皇上,得到皇上赞美。大臣想让胡 姓人进宫为皇上和制瓷。 因种种原因姓胡的 不愿意进宫,于是大臣们在宫里特设一个窑, 按照胡姓人的烧制方法烧制出了精美的珐琅 彩瓷器。为了表宫里与民间的不同,也为了 显示这种瓷器的出处,有人就将“胡”字拆 开,将专为宫中烧的这种珐琅彩瓷器叫做 “古月轩”。
公元1713年,法国人莱昂雷科多以传教士的 身份来到中国景德镇,在中国,人们都叫他殷 弘绪。他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在此后的 七年中,他不断的搜集有关瓷器的各种配方和 样本并寄回国,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烧纸出这 样精美的瓷器。
而在同一时期,清康熙皇帝开 始研究如何把珐琅技艺用在瓷器 制造上。来自利摩日的陈忠信把 家乡的珐琅器的制造技艺传授给 了工匠。利用珐琅工艺中对颜料 温度的精确控制,终于将发廊工 艺和东方瓷器完美融合。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珐琅彩瓷器特点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珐琅彩瓷器特点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釉上彩瓷品种之一。
珐琅彩瓷器是由铜胎景泰蓝演变而来,因其将铜胎画珐琅彩料画置于瓷胎之上,故称为“瓷胎画珐琅”,又名“珐琅彩瓷”,以别“铜胎画珐琅”。
因画珐琅彩料昂贵,烧纸数量有限,又因珐琅彩瓷专为清宫皇帝及宫中之用,故弥足珍贵。
它的生产历史很短,延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珐琅彩瓷器特点陶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原始瓷器-瓷器,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志中,距今约4000多年的历史。
真正瓷器的出现,是在东汉时期,首先是在浙江绍兴上浦小仙坛发现的东汉晚期陶瓷窑址和青瓷残片,其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粗糙原始性,已经初步符合了现代瓷器的标准。
中国陶瓷历经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在不同时期,都会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在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后,在陶瓷的发展中,也会出现一些创新,比如,87年法门寺地宫第一次出土唐代的“密色瓷”,宋代的“五大名窑”官、汝、定、均、哥,元代的青花等等,都是一个时代陶瓷鼎盛时期的代表。
到了清代中期,随着社会的稳定,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反应在陶瓷的发展上,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这个时期的陶瓷发展又有了很好的机遇。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釉上彩瓷品种之一。
珐琅彩瓷器是由铜胎景泰蓝演变而来,因其将铜胎画珐琅彩料画置于瓷胎之上,故称为“瓷胎画珐琅”,又名“珐琅彩瓷”,以别“铜胎画珐琅”。
因画珐琅彩料昂贵,烧纸数量有限,又因珐琅彩瓷专为清宫皇帝及宫中之用,故弥足珍贵。
它的生产历史很短,延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由于珐琅彩是专供宫廷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制作数量非常少。
社会上的收藏者很少有人能见到此类珍稀品。
故一般很难鉴别珐琅彩与粉彩的区别。
珐琅彩瓷器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前身就是“景泰蓝”,也就是所谓“画珐琅”,“景泰蓝”兴起于明代,是从西洋传入的一种工艺技法,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纸而成的工艺批。
清朝时期的珐琅彩
该作品以山水、花卉为主题,画面层次分明,色彩柔和,是雍正时期珐琅彩的 代表作品之一。
04 清朝珐琅彩的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的表现
1 2 3
工艺品
珐琅彩工艺品是清朝时期重要的文化产物,其精 细的工艺和华丽的色彩展现了清朝皇室的高贵与 奢华。
绘画艺术
珐琅彩工艺融入了传统绘画艺术,将绘画的意境 和技法与珐琅彩工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风格。
稀有性
珐琅彩器物数量稀少,尤其是高品质的官窑制品更是难得一见,因 此其收藏价值更高。
市场行情分析
拍卖市场
珐琅彩在拍卖市场上一直备受追捧,成交价格屡创新高。 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繁荣,珐琅彩的成交价呈现出不 断上涨的趋势。
私人收藏
许多藏家对珐琅彩情有独钟,不惜重金购买。在私人收藏 市场上,珐琅彩的成交价格同样不菲。
对现代工艺的影响
珐琅彩工艺在现代工艺领域仍具有重要地位,其技艺和美学价值对现 代工艺品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05 清朝珐琅彩的收藏价值与 市场行情
收藏价值评估
艺术价值
珐琅彩作为清朝时期的珍贵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独 特的工艺和精美的图案使其成为收藏家们的宠儿。
历史价值
珐琅彩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清朝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艺术风 貌,对于研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 增多,珐琅彩逐渐传 入中国。
珐琅彩在清朝的发展历程
清朝初期,珐琅彩的制作技艺尚 不成熟,主要作为装饰品使用。
康熙年间,珐琅彩的制作技艺逐 渐成熟,并开始在宫廷中流行。
雍正、乾隆时期,珐琅彩的制作 技艺达到巅峰,成为宫廷御用的
珍贵艺术品。
珐琅彩在清朝的用途与意义
珐琅瓷的特点与保养方法
珐琅瓷的特点与保养方法珐琅瓷的特点与保养方法珐琅瓷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
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珐琅瓷的特点与保养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珐琅瓷的特点珐琅彩瓷器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
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是宜兴紫砂陶胎外绘珐琅料彩,这也是难得一见的。
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
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
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
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康熙的珐琅彩瓷大多作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有花无鸟,显得单调。
而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
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
雍正时这些题诗的书法极佳,并于题诗的引首、句后配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红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与画面及题诗内容相配合,如画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画山水的用“山高”、“水长”章;画梅花的用“先春章等。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
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
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珐琅瓷的保养方法瓷器如果保养不当,会受到严重危害,不利于瓷器的长久保存,特别是传世和出土的精品,更应该精心保养。
瓷器的保养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同时,对瓷器的保养也不能太过以免又造成保护性的损害。
在此向诸位藏友介绍一下如何保养瓷器。
一、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署雍正御制四字双行款。
雍正珐琅彩瓷器上大都题写五言或七言诗 句,一般为两句,也有题一句的。其内容常与所 绘纹饰题材相呼应。如:
画山水题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或一江绿 水浮岚影,两 Nhomakorabea青山夹翠涛。
一开始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说世界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得的确确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
画燕子题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 画兰花题云深瑶岛开仙迳,春暖芝兰花自 香。 画牡丹题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 画莲花题妆凝朝日丽,香逐晚风多。
从传世品看,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器除了少 数如康熙朝珐琅彩瓷器那样以色地装饰外,大多 是在洁白如雪的釉面上直接彩绘。器物造型有 瓶、碗、盘、碟、盅等,均隽秀典雅,胎体轻薄, 有的达到半脱胎的程度。这些白瓷胎除了极个别 为清宫收藏的明代永乐白瓷外,绝大多数是由当 时景德镇御窑厂特制提供。其中雍正七年一次就
绝大多数器物上诗句迎首钤一印,末尾钤两印, 也有少数器物上的诗句迎首无印,而只在句末钤 印。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迎首佳丽,句末金成、旭 映。图章内容与所绘图案亦有关系。清末寂园叟 撰《陶雅》曰:乾隆朝画古月轩彩之金成字彤映 者,亦人名耶。有胭脂水小篆印文在。显然,寂 园叟将金成、旭映当成了人名,当属望文生义。
提供四百六十件,是历次当中最多的一批,这就 是档案记载的雍正七年二月十九日,怡亲王交有 釉水瓷器四百六十件,系年希尧烧造。郎中海望 奉王谕:着收起。遵此。于本日将瓷器四百六十 件交柏唐阿宋七格讫。于七年八月十四日,烧造 得画珐琅瓷碗三对,画珐琅瓷碟二对,画珐琅瓷 酒圆四对。九月初六日烧造得画珐琅瓷碗二对
作者华夏收藏网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7f6ca 易博
一开始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说世界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得的确确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
……。
一开始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说世界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得的确确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
雍正珐琅彩瓷器在图案装饰方面,一改康熙 珐琅彩只绘花卉,有花无鸟的单调局面,大量出 现描绘院画风格的花鸟、花卉、竹石、山水等图 案,画面空白处题以书法极精、内容文雅的相应 诗句,而且诗文的引首都有一方朱文闲章,句末
则有或两方皆朱文、或上为白文下为朱文的闲 章。雍正珐琅彩瓷器真正成为制瓷工艺与诗、书、 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雍正珐琅彩瓷器的外底均署年款,以蓝料彩 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宋錾体印章式款最为多见,款 外围以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极其规整,很像
一开始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说世界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得的确确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
是用刻好的图章印上去的。也有少数器物署上述 同式款,但无边栏。雍正珐琅彩瓷器也有署青花 款的,所见有雍正御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和大 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圆圈。青花款只能在 施釉前书写在瓷胎上。 2002 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一 件雍正蓝地珐琅彩花卉纹万寿长春浅碗,四字分 别题写于外壁四个花朵的中心,外底青花双方栏
画芙蓉桂花题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诗句均为行草书体,笔画流畅,与器形、纹 饰相配,相得益彰。诗句的迎首和末尾均配以内 容文雅的闲章,章之形状有椭圆形的、也有长方 或方形的,用料有矾红和胭脂彩两种,矾红印较 平滑,颜色接近橙红色,胭脂彩印则有凸起感。
一开始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说世界上没有这个人,但是他得的确确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