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产量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种植密度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种植密度指导。

在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大豆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分为三个处理组:高种植密度组、中种植密度组和低种植密度组。

每个处理组分别设置了九个重复样本,总共27个样本。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实验地进行了充分准备,包括施肥、灌溉和土壤调理等。

首先,我们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大豆进行了生长观察。

在生长期间,我们每周测量了植株的高度、茎粗和叶片数量等指标。

结果显示,高种植密度组的植株高度较低,茎粗较细,而低种植密度组的植株高度较高,茎粗较粗。

这说明种植密度对大豆的生长有明显影响。

中种植密度组的植株表现出中等的生长状态。

其次,我们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大豆进行了产量观察。

在收获时,我们随机选取了10株植株,并记录了每株植株的总产量。

结果显示,高种植密度组的大豆总产量最高,中种植密度组的总产量次之,而低种植密度组的总产量最低。

这表明高种植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但过高的种植密度可能会导致竞争激烈,限制了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种植密度对大豆的产量影响主要表现在每株植株的结实数和粒重上。

高种植密度组的每株植株结实数最多,粒重最大;低种植密度组的每株植株结实数最少,粒重最小。

这表明种植密度对大豆的结实和籽粒的发育质量有明显影响。

高种植密度可以增加植株之间的竞争,促使大豆植株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更有效的生长,从而提高了产量。

综上所述,种植密度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促进大豆的生长和增加产量。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种植密度都可能导致产量的减少。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农民应根据具体作物的特性,结合土壤和环境条件,科学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以实现最佳的生长和产量效果。

播期和密度对绿豆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播期和密度对绿豆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经 常 晚播 的 生 产 实 际 , 通 过 2年 的 田 间 试 验 , 探 讨 了 5月 1 5日( I ) 、 5月 2 5 日( I I ) 、 6月 0 4 日( 1 I I ) 3个 播 期 和
1 2万 ( D 1 ) 、 1 5万 ( D2 ) 、 1 8万 ( D 3 ) 、 2 1万株 ・ h m。 ” ( D 4 ) 4个 种 植 密 度 对 绿 豆 植 株 性 状 、 干 物 质 积 累及 产 量 的 影 响。结果表明 : 相 比 于第 1 播期 , 第 1 I 和 I I I 播 期条件下 , 绿 豆 的株 高 、 茎粗 、 主 茎节 数 和 分 枝 数 均 有 所 下 降 , 但
延 后所 带来 的产 量 损 失 , 寻 求 适 应 实 际 生 产 条 件
不稳 , 严重 制约 了区域绿 豆 的产 业化 进 程[ 6 j 。因
此, 对于黑 龙江 省 西 部地 区绿 豆 的播 期 研 究 就 显 得尤 为重 要 。尽 管绿 豆在 该地 区 的适 播 期 较 长 , 从 5月上 旬至 6月上 旬 均 可 播 种 , 但 为 了等 雨 足 墒播 种 , 避免低 温 的不 良影响 。 实 现苗齐 、 苗全 、 苗 壮, 种植 户往 往 推 迟绿 豆 的播 种 时期 。前人 已有
积 累增 加 , 构 建 优 良群 体 结构 , 在 晚播 ( I l I ) 时适度密植( D 3 ) 的增 产 稳 产 优 势 更 明 显 。总 体 来 看 , I I D 2的 产 量 最高, 其次为 I I I D 3 , 2年 平 均 值 分 别 } 匕I — D 2处 理 高 6 . 3 8 和 3 . 0 8 。
绿豆( V i g n a r a d i a t e( I ) Wi l c z e k . ) 营 养 丰

密度对不同品种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密度对不同品种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2期经济作物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MNUB202001);牡丹江师范学院“十四五”双一流学科建设揭榜挂帅项目(MSYSYL2022018);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工程项目(SJGY20220619)。

作者简介刘晗(1999—),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的逆境生理研究。

*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3-08-28密度对不同品种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刘晗李傲宇李瑞敏于爽*(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为分析播种密度与不同品种大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不同品种大豆之间的差异性响应,以大豆的4个品种(省原豆1号、合农77、吉育204、黑农48)为试验材料,设5和10cm 株距双处理随机区组,对大豆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大豆的株高、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单株荚粒数和百粒重有一定影响。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4个品种的株高均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品种的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单株荚粒数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大豆品种的单株粒重与单株荚数和单株荚粒数以及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节数与株高和单株荚数以及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株高和底荚高度以及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同一密度下产量表现为吉育204>黑农48>合农77>省原豆1号。

吉育204相对于其他3个品种充实程度最高、长势最好。

关键词大豆;种植密度;品种;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S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2-0035-05大豆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居民获取优质植物油和蛋白的主要来源,是东北地区农民首选的农作物栽种类型[1]。

大豆的生产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品种、气候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等。

大豆栽培技术的进步革新对于大豆产量的增加以及我国大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意义重大[2]。

大豆是一种密植作物,在有限种植面积中,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并选用优质品种,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3]。

冬小麦-绿豆轮作下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冬小麦-绿豆轮作下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冬小麦-绿豆轮作下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郑海泽,曲运琴,张红芳㊀(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摘要㊀为研究不同冬小麦 绿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㊁产量以及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8和2019年2个年度,以安绿07-2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种植密度8万㊁12万㊁16万和20万株/hm 2,研究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㊁产量及构成因素㊁土壤含水量㊁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㊂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绿豆的株高和主茎节数均呈增加趋势,而主茎分枝数㊁千粒重则逐渐降低㊂当绿豆种植密度为12万和16万株/hm 2时,绿豆的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而在20万株/hm 2时出现下降趋势㊂绿豆茎秆和籽粒对氮㊁钾元素的吸收累积高于磷㊂此外,随着绿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㊂综合绿豆产量和冬小麦播前土壤理化性质,在晋南绿豆 冬小麦一年两熟区适宜的绿豆种植密度为12万~16万株/hm 2,可以起到绿豆经济效益与土壤肥力综合提升的效果㊂关键词㊀绿豆;种植密度;产量;土壤理化性质中图分类号㊀S 522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3)17-0034-04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3.17.008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Yield of Mung Bean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Winter Wheat-Mung Bean Rotation SystemZHENG Hai-ze ,QU Yun-qin ,ZHANG Hong-fang㊀(Institute of Wheat Research,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infen,Shanxi 041000)Abstract ㊀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on phenotypic traits,grain yield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ung bean,in 2018and 2019,th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Anlv 07-2with four planting densities,including 8ˑ104,12ˑ104,16ˑ104and 20ˑ104plants /hm 2.Phenotypic traits,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mung bean,and soil moisture,available nutrients were measured 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the plant height and stem node number increased,while the number of branches on main stem and 1000-seed weight decreased.The yields of mung bean were higher under D2(12ˑ104plants/hm 2)and D3(16ˑ104plants/hm 2)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others treatments.However,there was a downward trend under D4(20ˑ104plants/hm 2)treatment.The stem and grain of mung bean had higher uptake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compared with phosphorus.In addition,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of mung bean,soil moisture content decreased before wheat sowing.Taking the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before wheat so-wing and grain yield of mung bean into consideration,the planting density of 12ˑ104and 16ˑ104plants/hm 2can be optimal to improve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il fertility in mung bean and winter wheat double cropping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Key words ㊀Mung bean;Planting density;Yield;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基金项目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 -08-G10);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03D221002-2)㊂作者简介㊀郑海泽(1964 ),男,山西襄汾人,研究员,从事食用豆育种与栽培技术工作㊂收稿日期㊀2022-10-11㊀㊀绿豆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主要产区集中在黄河㊁淮河流域及东北地区[1]㊂栽培密度㊁生态环境㊁土壤特性等通过影响株高㊁群体叶面积指数㊁光合特性等植株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绿豆群体干物质积累和产量[2]㊂其中,栽培密度是影响群体结构和产量的最主要栽培措施之一㊂合理密植能保证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㊁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3],是协调群体和个体间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㊂种植密度过低时,植株的通风㊁透光性较好,可充分发挥个体的优良特性,但个体效应并不能补充群体优势;种植密度过高时,个体发育变弱,导致产量降低[4]㊂增加绿豆种植密度不仅影响其产量及效益,还增加土壤耗水量,降低冬小麦播前土壤储水量,进而影响后茬冬小麦产量[5]㊂绿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优质的粮肥兼用型作物㊂绿豆盛花期粉碎还田能有效提高后茬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6]㊂收获种子后,茎秆也可翻压作绿肥㊂虽然绿豆结荚后作为绿肥的生物量严重降低,但随着种植密度的改变,绿豆的群体干物质量及根系分泌物等会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7]㊂鉴于此,笔者以不同绿豆种植密度为研究内容,分析种植密度对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的影响,以期为绿豆产量和后茬小麦土壤养分平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㊀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韩村试验基地(36ʎ19ᶄN,111ʎ49ᶄE)进行㊂该区地处半干旱㊁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0~12.9ħ,降水量420.1~550.6mm,无霜期127~280d,多年平均降水494.19mm,土壤类型为石灰性褐土㊂试验前耕层(0~20cm)土壤基础肥力分布为有机质18.3g /kg㊁全氮1.1g /kg㊁碱解氮56.7mg /kg㊁有效磷6.445mg/kg㊁速效钾98.7mg/kg㊁pH 8.76㊂1.2㊀试验材料㊀供试材料为 安绿07-2 ,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供,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于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㊂1.3㊀试验设计㊀试验于2018和2019年在绿豆 冬小麦一年两熟区进行,冬小麦于10月初播种,次年6月收获㊂冬小麦收获后抢墒播种绿豆,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小区面积10m 2(2m ˑ5m),3次重复㊂绿豆播种行距50cm,每小区4行㊂于绿豆1和2片复叶时分别进行间苗和定苗,设置4个密度处理:D1(8万株/hm 2)㊁D2(12万株/hm 2)㊁D3(16万株/hm 2)㊁D4(20万株/hm 2),于8月下旬绿豆黑荚率达90%时进行人工收获㊂1.4㊀测定项目与方法1.4.1㊀绿豆植株农艺性状的测定㊂绿豆籽粒成熟时,每小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2023,51(17):34-37区内选择连续的10株进行产量性状测定,分别记录株高(plant height,PH)㊁主茎节数(stem node number,SNN)㊁主茎分枝数(number of branches on main stem,BRN)㊁单株荚数(pods number per plant,PNP)㊁荚长(length of straight pod,PDL)㊁单荚粒数(number of seeds per pod,NSP )㊁千粒重(1000seed-weight,TSW)㊁地上部干物质量等,结果取平均值㊂小区产量实产实收㊂1.4.2㊀茎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测定㊂在绿豆成熟期,每个处理选取30cm 长度的植株样点,将地上部收割,剪取基部3个节间的茎秆,105ħ杀青60min 后70ħ烘干至恒重,粉碎并过筛,参照McKenzie 等[8]的方法测定茎秆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㊂1.4.3㊀植株和籽粒养分含量的测定㊂将植株和籽粒分别置于烘箱105ħ杀青,65ħ烘干至恒重,称重㊂采用H 2SO 4-H 2O 2法消煮;凯氏定氮法测定氮(N)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磷(P)含量;火焰光度法测定钾(K)含量㊂1.4.4㊀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㊂绿豆收获后分层采集0~20和20~40cm 土壤,测定土壤含水量㊂自然风干,研磨过筛2mm,测定土壤pH㊁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㊁EC 值㊁碱解氮(alkaline hydrolysis nitrogen,AN)㊁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含量㊂测定方法参照鲍士旦[9]方法进行㊂1.5㊀数据处理㊀采用Excel 2003和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㊂2㊀结果和分析2.1㊀种植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的影响㊀由表1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绿豆的株高呈逐渐增加趋势,在D4处理(密度为20万株/hm 2)时达到最大值;D3和D4处理下绿豆株高显著高于D1和D2处理,其中D1和D2处理㊁D3和D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㊂绿豆的主茎分枝数(2018年除外)和主茎节数随密度的增加基本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D1和D2处理下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显著高于D4处理㊂随着绿豆密度的增加,其地上部干物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D3处理(密度为18万株/hm 2)时达到最大值;其中D2和D3处理下绿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高于D4处理,而D1和D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㊂此外,绿豆地上干物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㊂表1㊀种植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的影响Table 1㊀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mung bean年份Year密度处理Density treatment株高PHʊcm主茎分枝数BRNʊ个主茎节数SNNʊ个地上部干物质量Dry matter weight of shootʊkg /m 22018D155.2ʃ1.1b 3.61ʃ0.2a 13.5ʃ0.9a 2.13ʃ0.3b D256.2ʃ3.2b 3.65ʃ0.3a 11.5ʃ1.3b 2.99ʃ0.5a D358.7ʃ4.1a 3.41ʃ0.1ab 12.4ʃ1.1a 3.12ʃ0.5a D459.3ʃ2.2a 2.56ʃ0.1b 10.5ʃ0.9c 2.10ʃ0.7b 2019D154.1ʃ3.8b 2.78ʃ0.2a 11.9ʃ0.6a 1.98ʃ0.3ab D255.4ʃ4.1b 2.61ʃ0.4a 11.3ʃ0.7a 2.11ʃ0.2a D357.2ʃ3.5a 2.53ʃ0.1b 10.2ʃ0.8b 2.57ʃ0.8a D458.9ʃ4.3a2.31ʃ0.1b 9.8ʃ0.4c1.67ʃ0.1b与产量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yield0.1060.4350.2030.672∗㊀注:同列相同年份间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表示在0.05水平显著相关㊂㊀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of the same year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level.∗indicat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0.05level.2.2㊀种植密度对绿豆茎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㊀由表2可知,不同种植密度下绿豆茎秆中木质素含量为8.77%~表2㊀种植密度对绿豆茎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Table 2㊀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lignin and cellulose contents ofmung bean stem年份Year密度处理Density treatment木质素含量Lignin contentʊ%纤维素含量Cellulose contentʊ%2018D19.65ʃ0.5a 32.5ʃ2.1a D29.22ʃ0.9a 31.2ʃ2.2a D38.89ʃ0.8b 30.1ʃ1.9b D48.77ʃ0.7b 30.1ʃ1.8b2019D110.11ʃ0.7a 29.9ʃ2.1aD29.89ʃ0.9a 28.6ʃ2.2a D39.12ʃ0.3b 28.3ʃ1.1a D49.02ʃ0.1b 26.2ʃ2.1b㊀注:同列相同年份间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㊂㊀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of the same year indicated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level.10.11%,纤维素含量为26.2%~32.5%㊂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绿豆茎秆中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㊂其中D3和D4处理的木质素含量较D1和D2处理显著降低了3.58%~10.78%,而D1和D2间㊁D3和D4间差异不显著㊂绿豆茎秆中纤维素含量D4处理较D1和D2处理显著降低3.53%~12.37%,D1和D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㊂2.3㊀种植密度对绿豆产量的影响㊀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下绿豆的荚长为8.7~10.8cm㊁单株荚数为24.2~29.1个㊁单荚粒数为9.0~10.5个㊁籽粒千粒重为57.6~67.8g㊁籽粒产量为1367.4~1977.5kg /hm 2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绿豆的荚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D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单株荚数㊁单荚粒数和籽粒千粒重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㊂D1和D2处理下单株荚数㊁单荚粒数分别较D3和D4分别显著提高了8.71%~17.36%㊁5.21%~16.67%,D1和D2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㊂此外,D1和D2处5351卷1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郑海泽等㊀冬小麦-绿豆轮作下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理下籽粒千粒重较D4处理显著提高了3.07%~6.59%㊂绿豆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D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D2和D3处理的产量较D1和D4处理显著提高了5.48%~44.62%㊂表3㊀种植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Table 3㊀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factors of mung bean年份Year 密度处理Density treatment荚长PDL cm单株荚数PNPʊ个单荚粒数NSPʊ个千粒重TSWʊg 籽粒产量Grain yield kg /hm 22018D19.0ʃ0.3a 28.4ʃ0.4a 10.5ʃ2.1a 61.4ʃ1.1a 1567.1ʃ32.1b D29.1ʃ0.4a 28.1ʃ1.1a 10.1ʃ0.8a 61.2ʃ1.2a 1672.3ʃ23.8a D39.6ʃ0.5a 25.7ʃ1.2b 9.6ʃ0.8b 59.3ʃ0.9a 1732.0ʃ33.5a D48.7ʃ0.7a 24.2ʃ0.9b 9.0ʃ0.7c 57.6ʃ0.8b 1451.5ʃ45.3b 2019D110.2ʃ0.9a 29.1ʃ0.8a 10.3ʃ0.5a 67.8ʃ0.7a 1634.3ʃ44.2b D210.3ʃ0.3a 28.7ʃ0.7a 10.3ʃ0.4a 67.2ʃ0.8a 1723.8ʃ12.3a D310.8ʃ0.9a 26.4ʃ1.3b 9.4ʃ0.6ab 66.3ʃ1.1ab 1977.5ʃ56.2a D49.4ʃ0.1b 26.0ʃ1.8b9.0ʃ0.8b65.2ʃ2.1b 1367.4ʃ19.8c与产量相关性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ith yield0.675∗0.2370.2690.3101.000㊀注:同列相同年份间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表示在0.05水平显著相关㊂㊀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of the same year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level.∗indicat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0.05level.2.4㊀种植密度对绿豆植株和籽粒养分含量的影响㊀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密度条件下绿豆籽粒和茎秆对氮㊁磷㊁钾的吸收之间存在差异㊂D1处理下,籽粒的氮㊁磷㊁钾含量较高;D2处理下,茎秆的氮㊁磷㊁钾含量较高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绿豆茎秆对氮㊁磷和钾(2018年钾除外)的吸收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D2处理下茎秆养分含量最高;绿豆籽粒的养分含量(2018年磷㊁钾除外)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在D1处理下氮㊁磷㊁钾养分含量均较高㊂茎秆和籽粒对氮的吸收量较多,但对磷肥吸收量最少㊂表4㊀种植密度对绿豆不同组织氮㊁磷和钾含量影响Table 4㊀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contents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mung bean单位:g /kg年份Year 密度处理Density treatment茎秆Stem氮N磷P钾K籽粒Grain氮N磷P钾K2018D114.0ʃ0.7a 8.0ʃ0.8b 14.2ʃ1.6a 14.3ʃ0.5a 9.8ʃ0.4a 13.2ʃ0.4a D215.0ʃ0.8a 8.8ʃ1.2a 15.7ʃ1.5a 13.2ʃ0.5a 8.5ʃ0.5b 12.2ʃ0.5a D312.7ʃ0.9b 8.5ʃ0.6a 10.1ʃ1.3b 11.5ʃ0.4b 8.6ʃ0.8b 12.5ʃ0.4a D412.6ʃ1.2b 7.3ʃ0.5b 10.8ʃ1.2b 11.4ʃ0.9b8.5ʃ0.6b 10.2ʃ0.6a 2019D111.6ʃ0.6a 6.0ʃ1.5a 10.1ʃ1.1a 13.2ʃ0.1a10.2ʃ0.9a 11.4ʃ0.9a D213.7ʃ0.5b 8.0ʃ1.6b 12.8ʃ1.0b 13.2ʃ0.2a 9.7ʃ0.1b 10.8ʃ0.1a D313.0ʃ0.4b 7.7ʃ1.4b 12.0ʃ0.8b 12.3ʃ0.1b 9.4ʃ0.2b 10.1ʃ0.4a D412.0ʃ0.2b 7.6ʃ0.9b 11.1ʃ0.7a b 12.0ʃ0.4b8.8ʃ0.3b 10.1ʃ0.3a㊀注:同列相同年份间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㊂㊀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of the same year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level.2.5㊀种植密度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㊀从表5可以看出,随着绿豆种植密度增加,收获后土壤含水量有所降低,尤其D1处理0~20和20~40cm 土壤含水量较D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1.8%~20.0%和9.1%~13.8%㊂土壤pH 随着绿豆种植密度的增加没有发生显著变化㊂随绿豆密度的增加,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D3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最高,D1处理0~20和20~40cm 土层分别较D3处理显著降低了7.4%~14.6%和4.3%~5.1%㊂随着绿豆种植密度增加,土壤碱解氮㊁有效磷(2019年20~40cm 土层处理除外)和速效钾(2018年20~40cm 土层处理除外)含量基本呈逐渐降低趋势,尤其在0~20cm 土层降幅较大㊂3㊀结论与讨论种植密度对绿豆群体结构和产量影响较大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呈增加趋势,而主茎节数和分枝数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这与赵阳等[10]研究结果一致;然而薛鑫等[11]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其主茎节数呈增加趋势,与该研究结果有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研究中土壤肥力㊁种植制度㊁气候条件等差异有关㊂另外该研究发现,绿豆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 =0.672∗)㊂从产量构成要素来看,种植密度增加不利于结荚质量形成,造成单株荚数减少㊁籽粒千粒重降低㊂此外,荚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0.675∗),说明促进荚长对于产量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㊂该研究表明,当绿豆种植密度在12万和16万株/hm 2时,绿豆的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而密度在20万株/hm 2时产量出现下降趋势㊂殷丽丽等[12]研究指出,晋北地区绿豆的适宜密度是12万~18万株/hm 2,该密度范围内绿豆的产量6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表5㊀种植密度对绿豆收获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Table5㊀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soil basic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ung bean after harvesting年份Year 土层深度Soil depthcm密度处理Densitytreatment含水量Moisturecontentʊ%pH有机质OM contentg/kg碱解氮AN contentmg/kg有效磷AP contentmg/kg速效钾AK contentmg/kg20180~20D114.53a8.37a21.93b56.63a11.23a124.51a D213.22a8.50a22.45a52.67a10.98b123.44aD313.12a8.34a23.67a45.67b10.78b112.11bD412.11b8.61a21.98b41.21b9.23c111.23b 20~40D114.31a8.61a20.11b39.12a8.92a85.67a D214.01a8.76a20.12b35.67a7.86b83.45aD313.39b8.90a21.02a27.78b7.21b77.34bD413.12b8.91a19.22b23.44b 6.88c78.90b 20190~20D115.67a8.55a21.91b67.23a10.04a160.34a D215.01a8.67a23.41a62.18a9.03b152.34aD314.55a8.68a25.67a57.11b9.11b126.56bD414.01b8.90a24.11a50.12c 6.78c109.11c 20~40D114.67a8.77a19.08b47.62a7.98a93.45a D213.67b8.83a19.85b45.34a7.34a90.71aD313.03b8.90a20.11a41.22b7.55a89.23aD412.89c8.92a21.03a35.12bc7.12a78.94b ㊀注:同列相同年份间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㊂㊀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of the same year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0.05level.最高,而密度在21万~24万株/hm2时产量开始降低㊂薛鑫等[11]研究指出,种植密度为16万株/hm2时,绿豆产量最高,为2070kg/hm2㊂而该研究中,在种植密度为16万株/hm2时,绿豆产量最高,达到1878.23kg/hm2㊂赵阳等[10]研究指出,对于直立型绿豆品种辽绿8号在沈阳地区最适宜的播种密度是15万株/hm2㊂王桂梅等[13]在晋北地区研究得出,同绿1号的最佳种植密度是18万株/hm2,该密度下绿豆产量达到最高㊂这些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只是产量最大值不同,这与不同研究中选用的绿豆品种有关[14-15],也与生态环境㊁土壤质量和管理条件等差异有关㊂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绿豆单株之间对光照㊁水分和营养物质产生竞争吸收差异;密度过大时,环境条件无法满足单株光合作用及生长的需求,使得个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难以平衡发展,产量反而会下降[16-17]㊂㊀㊀除了考虑绿豆产量和群体结构外,也要考虑绿豆种植对后茬小麦的影响㊂在冬小麦-绿豆轮作区,夏作物常对土壤产生耗水,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绿豆收获期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较大的生物量造成蒸腾作用增加[18],易导致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过低,进而可能影响冬小麦出苗㊂因此,过高的种植密度可能会对后茬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19],这需要做进一步研究㊂此外,茎秆和籽粒对氮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钾,对磷肥吸收量最少㊂因此,绿豆收获后种植小麦前要注重对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有效补充㊂此外,过高的密度也会推迟绿豆的成熟时间[20],降低茎秆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容易在结荚成熟期遇多雨天气而出现倒伏甚至发生籽粒霉烂㊂综上所述,过大的种植密度不利于绿豆结荚和产量提高,会导致过多消耗土壤水分和养分,影响后茬冬小麦播种[21]㊂在合理的密度范围不仅可提高绿豆经济效益,还能起到养地和培肥的效果㊂因此,在晋南绿豆-冬小麦轮作区选择适宜的绿豆种植密度(12万~16万株/hm2)时,可以起到综合提升绿豆经济效益与土壤肥力的效果㊂参考文献[1]赵占营,楚光红,李思忠,等.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根系生长及花荚形成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37(5):62-69.[2]樊海潮,张继雨,王俊涛,等.种植密度对大豆新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20,52(2):38-42.[3]张翼飞,于崧,张文超,等.播期和密度对绿豆生长㊁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26-33.[4]杨宁.豆科绿肥-冬小麦轮作提高小麦产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效应与土壤机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5]邢宝龙,王桂梅.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绿豆的产量效应[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8):1276-1278,1320.[6]石英,张爱军,王红,等.太行山区鹦哥绿豆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89,2312.[7]张旭丽,邢宝龙,王桂梅,等.密度对晋北区大豆农艺性状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7(3):127-131.[8]MCKENZIE R R,DEYHOLOS M K.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treat-ments on stem vascular tissue development in linseed(Linum usitatissimum L.)[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11,34(1):1119-1127.[9]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赵阳,庄艳,陈剑,等.不同播种密度对辽绿8号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3(3):66-67.[11]薛鑫,周其军,刘国涛,等.不同播期㊁密度对绿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0(3):131-134.[12]殷丽丽,邢宝龙,陈晓亮.种植密度对晋北区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22(7):124-129.[13]王桂梅,邢宝龙,张旭丽,等.不同群体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1):23-24.[14]郝曦煜,肖焕玉,梁杰,等.绿豆氮磷钾施肥效应与最优施肥量研究[J].作物杂志,2020(5):127-132.[15]姚鹏伟,张达斌,王峥,等.豆科绿肥养分累积规律及其对后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3):111-117.[16]高伟,张泽燕,郝青婷,等.不同种植密度及覆膜对绿豆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20,48(10):1602-1605.[17]魏云山,高聚林,敖雪,等.施肥㊁密度对大豆群体生长及养分吸收的研究[J].作物杂志,2014(4):91-94.[18]罗高玲,陈燕华,吴大吉,等.不同播期对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30-33.[19]陈剑,葛维德.高密度种植对不同绿豆株型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3(6):104-109.[20]刘兴叶,邢宝龙,吴瑞香,等.晋北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及对产量构成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9(5):69-75.[21]杨宁,赵护兵,王朝辉,等.豆科作物-小麦轮作方式下旱地小麦花后干物质及养分累积㊁转移与产量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2,32(15): 4827-4835.7351卷1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郑海泽等㊀冬小麦-绿豆轮作下密度对绿豆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绿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绿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第40卷第5期 2021年5月Vol.40 No.05 May. 2021种子 (Seed)绿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朱慧珺,张耀文,赵雪英,闫虎斌,张泽燕,高 伟(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原030031)摘要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8个绿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绿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芙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芙数>芙粒数>百粒重>主茎节数>主茎分枝>芙长>生育期>株高° 2种分析方法均表 明,单株芙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优先考虑单株芙数这一因素,同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对品种进行综合容观评价°关键词:绿豆;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灰色关联度DOI :10.16590/j.nki. 1001-4 705.202 1.05.098中图分类号:S 5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 705(2021)05-0098-07Correlation and Ge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gronomicTraits and Yield of Mung Bean VarietiesZHU Huijun , ZHANG Yaowen , ZHAO Xueying , YAN Hubin , ZHANG Zeyan , GAO Wei( College of Agronomy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 ,China)Abstract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28 mung bean varieties (lines)wa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 plant, height., node number of main stem and pod number per plant,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yield. The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different, agronomictraits and yield were pod number per plant.> pod number> 1 00-seed weight> node number of mainst.em> branch of main stem > pod length > growth period > plant, height. Both of the t.wo methodsshowed that, pod number per plant,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yield. Therefore , pod number perplant,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in breeding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methods should be com ­bined for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varieties.Key words : mungbean ; agronomic traits ; yield ; correlation ; grey correlation degree绿豆(Vigna radiata )是豇豆属 Vigna )亚洲 豇豆 亚属(Ceratotropis)的一个栽培种,在温带、亚热带地 区广泛种植,中国是原产国之一,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

不同种植密度对矮生团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矮生团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2022 年省级农业生产发展 ( 第一批农业技术服务) 资金的通知 ( 项目编号: 黔财农 (2022) 44 号)
作者简介: 段明禹 (1985-) ꎬ 男ꎬ 硕士ꎬ 高级农艺师ꎮ 研究方向: 作物育种与栽培ꎻ 通讯作者舒中兵 ( 1980-) ꎬ 男ꎬ 硕士ꎬ 正高级农艺
师ꎮ 研究方向: 作物育种与栽培ꎮ
培历史ꎮ 团豆ꎬ 又名白芸豆ꎬ 属芸豆的一种ꎬ 蝶形花
1 2 试验地点
培种植ꎬ 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ꎬ 已有 5000 年栽
科属菜豆
[1]
ꎮ 与 芸 豆 相 比ꎬ 团 豆 因 其 籽 粒 较 圆 而 得
名ꎬ 主要收获干籽粒作菜豆使用ꎮ 其营养丰富ꎬ 蛋白
质含量高ꎬ 氨基酸种类齐全ꎬ 兼具药用和保健价值ꎬ
是调节人类膳食结构的良好食品
[2]

团豆作为山区农业生产种植的一种特色豆类蔬菜
作物ꎬ 适应 性 广ꎬ 生 育 期 短ꎬ 耐 贫 瘠ꎬ 生 产 上 需 肥
少ꎬ 耐旱、 耐低温ꎮ 很多山区都适宜种植ꎬ 种植团豆
不仅可以改善食物营养的供给状况ꎬ 提高居民的健康
水平ꎬ 同时发展豆类产业还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ꎬ
大ꎮ 处理 T1 与处理 T2、 处理 T3 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
平ꎬ 处理 T1 与处理 T4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ꎬ 处理 T1
与处理 T5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ꎻ 处理 T2 与处理 T3
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ꎬ 与处理 T4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ꎬ
与处理 T5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ꎻ 处理 T3 与处理 T4
2 1 6 不同种植密度对团豆单株荚粒数的影响
差异 ( p<0 01) ꎬ 处理 T1 与处理 T2、 处理 T3、 处理
T1>T2 >T3 >T4 >T5ꎻ 团豆单株荚粒数在 T1 处理下最

绿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绿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绿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定位梅丽1,蔡庆生2,徐宁1,刘春吉3,程须珍1(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2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南宁 530007;3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植物研究所,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4068)摘要:以绿豆Berken/ACC41 F10重组近交系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该群体已经构建的包含79个RFLP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对北京和广西两个种植环境下的11个绿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

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产量相关性状QTL 63个(北京25个,广西38个),分布于除第13连锁群以外的12条连锁群。

大部分QTL只在单一环境下被检测到,说明产量相关QTLs与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

两个环境均能检测到的QTL仅有6个,分别为控制荚长、百粒重、生育期的QTLs,这些能在不同生态环境发挥效应的QTLs对于绿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还发现2个QTLs富集区域和若干成束分布的QTLs,它们可能是发掘通用QTL的候选位点。

关键词:绿豆;重组近交系;产量性状;QTL定位QTL Mapping of Yield-Associated Agronomic Traits in Mungbean MEI 、Li1, CAI Qing-sheng2, XU Ning1, LIU Chun-ji3, CHENG Xu-zhen1(1Institution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2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530007;3CSIRO Division of Plant Industry, Indooroopilly, Queensland 4068, Australia)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sis th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 influence of the yield-associated traits in mungbean, RIL populations (F10)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an economical parent Berken and a wild parent ACC41 were planted in Beijing and Nanjing for their yield-associated agronomic traits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otal of 63 QTLs were investigated in Beijing and Guangxi (25 in Beijing and 38 in Guangxi), located on twelve linkage groups except the 13th group. Most of the QTLs were detected in single environment, indicating th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QTL and environment. Only 6 QTLs controlling pod length, 100-seed weight and day to mature were detected in both Beijing and Guangxi environments. Those QTLs are important for mungbean’s molecular-marker-assisted-breeding. Two regions on the 5 th and 9 th linkage groups with clustered QTLs relevant to multiple yield-associated agronomic traits and five linkage groups with bundled QTLs relevant to single agronomic trait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may provide the genetic loci of the universal yield QTL.Key words: Mungbean;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 Yield-associated agronomic traits; Mapping QTLs绿豆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耐瘠性强,并具有生物固氮能力,可以与禾谷、棉花、薯类等间作套种,是良好的救荒和填闲作物[1]。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在研究中发现,适宜的群体密度可以提高玉米茎秆的抗倒性,促进农艺性状的表现,并且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群体密度的选择与应用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在研究中还探讨了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的展望。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群体密度、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农艺性状、玉米生长发育、选择与应用、影响因素、研究总结、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种植方式的改变,如何合理选择和应用群体密度,以及了解不同群体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进一步了解如何有效利用群体密度调控玉米的生长发育。

通过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的影响,可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降低玉米倒伏的风险,提高农作物产量。

深入研究群体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可以为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和间距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优化玉米的生长发育环境,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和生长速度。

本研究旨在揭示群体密度调控玉米生长的机制,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的栽培技术指导,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的影响,可以深入探讨植物力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为提高玉米茎秆的强度和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群体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可以为科学制定玉米种植密度和种植模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助于优化田间管理措施,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种植密度对半直立型绿豆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半直立型绿豆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寸 舯业 阅
辑 花 神 伉 眼 及 破 除 傈 眼
张 增 为 ・ 方 才 臣 1 隋 洁 2 张 晓 洁 2
灼 珥 究
( 山 东 冠 丰种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县 2 2 0 ; 东棉 花研 究 中心 . 南 2 0 0 ) 冠 550 山 济 5 10
度是 2 0万 株 / m2 h
关 键 词 : 豆 ; 植 密 度 ; 直 立 绿 种 半
绿 豆 原 产 中 国 . 质 资 源 丰 富 . 国 各 地 都 有 种 种 全 植Ⅲ. 是我 国 的主要 食 用 豆类作 物 之一 , 豆 及 其制 品 绿
也是 我 国出 口创 汇 的主要 农 副产 品之 一 。种植 密 度是 群体发 展 的起 点 . 适宜 的种植密 度则是协 调群 体 和个 体
株 、0万 株 、4万 株 、 8 株 , 机 区 组 设 计 . 2 2 2 万 随 3行 区 , 3
次 重 复 , 长 47 m、 距 06 m, 区 面 积 92 mz管 行 .5 行 .5 小 .6 .
理措 施与 大 田栽培 相 同 。子 实成 熟后 .从 每小 区选 取
1 O株有 代表 性 的植 株进 行 室 内考种 , 调查 株 高 、 节数 、 分枝 数 、 单株 荚 数 、 长 、 荚粒 数 、 株 粒 重 、 粒 重 荚 单 单 百
处理 ( 万株mm ) 株 高 (m ) c 节数 分枝 数 荚长 (m ) c
前茬 为玉 米 , 5月 2 6日采用 机 械 开沟 . 工 播 种 , 人 磷 酸二 铵作 种肥 , 量 2 5 gh z播 后镇 压 试验 设 6 用 2 k /m 。 个 密度 处理 。 h 2 每 m 定植 分别 为 8万 株 、2万株 、 6万 l 1

不同播种期_密度_施肥量对夏播绿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不同播种期_密度_施肥量对夏播绿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响最大的是播种期 、其次是密度 、最后是施肥量 。 三因素的主效应十分明显 ,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提 前 ,适宜的密度和施肥量而提高 ,随着播种期的延 迟而下降 ,甚至不能成熟 。三因素的互作效应也 十分明显 ,密度过大或过小 ,施肥量的多少 、播种 期的延迟 ,都会使产量呈负增长 ,而只有适宜播种 期以及适宜的密度 、施肥量 ,才能达到高产 、高效 。 212 不同处理对干物质变化的影响
播种期 (月. 日)
-2
75000
- 1. 414 118950
0
225000
1. 414 331050
2
375000
变化区间 75000
0
-2
7. 5
45
-1
7. 10
150
0
7. 15
255
1
7. 20
300
2
7. 25
75
变化区间
5
处理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表 2 夏播绿豆三因素 D - 饱和设计实施方案
表 4 可见 :夏播绿豆产量在同一播种期内 ,随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 期
孙桂华等 :不同播种期 、密度 、施肥量对夏播绿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表 4 可见 ,在 5 种施肥量中 ,以 150 kg/ hm2 为宜 ,产量最高 ;施肥量在 300 kg/ hm2 时产量呈 下降趋势 。可能是由于施肥量过大 ,导致营养生 长过于繁茂 ,通风不良造成落花落荚而降低产量 。 因此 ,夏播绿豆施肥也要适量 。否则 ,会导致产量 下降 。

高密度种植对不同绿豆株型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高密度种植对不同绿豆株型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本研究试图从高密度种植对不同株型绿豆品种 的农艺性状 、 干物质积 累、 叶片光合生理、 产量 等方
面影 响进行 探讨 。
基金 项 目: 国家食 用豆产业技术体 系建设 专项( C A R S 一 0 9 一 Z 8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7—3 1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0 8— 2 6
果, 公 主 岭 中上 等 肥 力 条 件 下 , 绿豆密度 1 3彬 m
作者 简介 : 陈剑 , 助理研究 员, 主要研 究方向为食 用豆育种与栽培 葛维德为通信作者 , 研 究 员, 主要从 事食 用豆育种与栽培
研 究
量研究结果表明, 在吉林地区种植半蔓生吉绿 8号 , 适宜种植密度在 1 7 万株/ h m , 产量最高。
Hale Waihona Puke h m 、 2 4 . 0 7 ) -  ̄. / h m 和 1 2 . 0 万 h m ( 对照 ) 为3
个 密度 处理 , 研 究高 密 度种 植 对 不 同绿 豆株 型 品 种
农 艺性状 及 产量 的 影 响 。结 果表 明 : 辽绿 8号 直 立
株 型品种 随种 植 密度 加 大 , 植株分枝数、 荚数 、 粒 数
1 0 4
作物杂 志
C r o p s
2 0 1 3 . 6
作 物杂 志
C r o p s
高 密度种植对不 同绿 豆株 型 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 的影响
陈 剑 葛维德
( 辽宁省农业科 学院 , 1 1 0 1 6 1 , 辽宁沈阳)
摘 要 以直 立型 辽 绿 8号 、 半 蔓 生 型辽 绿 6
号 为试验 材 料 , 采 用 随 机 区组 排 列 , 以1 8 . 0万

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2):26-28引用格式:张璐,何录秋,杨学乐•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21(2):26-28.DOI:10.16498/ki.hnnykx.2021.002.007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张璐,何录秋,杨学乐(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摘要:通过油葵绿豆不同行比间作的比较,探讨间作方式对油葵、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在间作条件下油葵的株高增高、单盘结实粒数增加、产量提高,绿旦的主茎分枝数减少、单株荚果数减少、产量降低;油葵与绿豆间作吋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可显著增加总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以2行油葵与4行绿豆间作的种植力式(A1处理)表现最优,其产值可达3591.59元/667m2,比油葵单作和绿豆单作分别增加67.62%和159.92%。

关键词:油葵;绿豆;问作;行比;产量;产值中图分类号:S344.2;S5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21)02・0026・03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Row Ratios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s of OilSunflower and Mung beanZHANG Lu,HE Lu-qiu,YANG Xue-le(Hunan Crop 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410125,PRC)Abstract:This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row ratios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s of oil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inn.)and mung bean(Vigiia radiata Lin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intercropping mode,though the number of main stem branches,pod number per plant and yield of mung bean decreased,the plant height,seed number per disc and yield of oil sunflower increased,and the total yield and output value per unit area of oil sunflower-mung bean intercropp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ir respective monocropping,which showed obvious intercropping advantages.2rows of oil sunflower intercropped with4 rows of mung bean achieved the best perfbiinance,its total output value was53873.85yuan/hm2,67.62%and159.92%higher than that of oil sunflower and mung bean monocropping,respectively.Key words:oil sunflower;mun莒bean;intercropping;row ratio;yield;output value间作能够合理配置田间作物群体,使作物相间成行,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光能、养分等自然资源,使不同作物间协调生长叫合理的间作在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不同作物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减少农药和肥料的施用"有效控制病虫害P]o油葵是喜光、喜温的高秆作物.对氮肥等养分需求量较大,葵花油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油,含有丰富白J不饱和脂肪酸[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葵花油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4]c绿豆是较耐阴并有固氮作用的矮秆作物,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种类丰富,能增加土壤中氮的积累,且绿豆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叫油葵和绿豆2种作物搭配进行合理间作具有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增加种植效益的潜能。

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摘要】[目的]研究绿豆(Phaseolus radiatus)/玉米(Zea maysL.)间作对玉米、绿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与绿豆的间作模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绿豆/玉米间作比例分别为1∶2、2∶4、4∶2、4∶6、6∶4、2∶1,分别以玉米单作和绿豆单作为对照.[结果]与绿豆和玉米分别单作相比,绿豆/玉米间作模式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当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为6∶4时复合群体的总经济效益最高;绿豆与玉米间作,边际效应使玉米的一些农艺性状得到改善,而绿豆的一些性状得到减弱,这是受到负边际效应影响的结果.[结论]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以6∶4较适宜.【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27【总页数】2页(P10931-10932)【关键词】玉米;绿豆;间作;产量;农艺性状【作者】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我国早在公元前1世纪《汉汜胜之书》中就有关于瓜豆间作的记载,公元6世纪《齐民要术》叙述了桑与绿豆或小豆间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间作面积迅速扩大,间作模式很多[1-2]。

间作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分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际效应的增产作用。

绿豆几个表型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

绿豆几个表型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3, 39(7): 1172−1178/zwxb/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本研究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9)和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NB2012-2130135-25-09)资助。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程须珍, E-mail: chengxuzhen@caas. cn, Tel: 010-********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wanglixia03@, Tel: 010-********Received(收稿日期): 2013-01-05;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3-03-11;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3-04-23.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30423.1334.010.htmlDOI: 10.3724/SP.J.1006.2013.01172绿豆几个表型性状的遗传特性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刘 岩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摘 要: 种皮色泽和花青甙显色是绿豆(Vigna radiata )的重要性状, 可在纯度鉴定、辅助选择育种等研究中发挥作用。

本研究以绿豆核心种质种皮色泽、花青甙显色性状分析为基础, 配制杂交组合, 根据不同世代的表型调查, 探讨绿豆种皮颜色、光泽和花青甙显色等性状的遗传特征。

结果表明, 绿种皮对黄种皮为单基因控制, 绿色为显性; 黑种皮对绿种皮为单基因控制, 黑色为显性。

绿豆种皮光泽不符合简单性状的遗传规律, 且不同组合间后代的表型分布存在差异。

绿豆种皮色与光泽间无连锁关系。

植株各部位的花青甙显色对不显色为显性, 均符合简单单基因的分离特点。

进一步分析表明, 不同部位花青甙显色的相关性不一致, 其中控制幼茎色与复叶基部花青甙显色的基因紧密连锁在一起, 或为一个基因, 而控制龙骨瓣花青甙显色的基因与其他相关基因的遗传连锁程度最低。

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

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2, 38(4): 624−631/zwxb/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本研究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9)资助。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田静, E-mail: nkytianjing@, Tel: 0311-********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Liuchangyou2006@Received(收稿日期): 2011-07-22;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2-01-19;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2-02-13.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20213.1104.006.htmlDOI: 10.3724/SP.J.1006.2012.00624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刘长友1 范保杰1 曹志敏1 王 彦1 张志肖1 苏秋竹1 王素华2 田 静1,∗1河北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河北石家庄 050031,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摘 要: 以19个绿豆品种(系)为亲本, 采用非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及混合线性模型, 研究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绿豆全生育日数、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均以加性效应为主, 狭义遗传率较高且达极显著水平; 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总产量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显著或极显著, 狭义遗传率相对较低; 单荚粒数主要受显性效应影响, 广义遗传率较高; 播种至开花天数与株高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遗传和表型正相关; 单株荚数、单荚粒数与百粒重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百粒重与单株产量、总产量相关性不大; 针对全生育日数、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的选择可在早期世代进行, 而对产量的选择可以根据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在晚期世代进行。

吉林省近年来绿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吉林省近年来绿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作 者简介 : 徐 宁, 助理研 究员, 主要从事食 用豆品种资源研 究 郭 中校为通信作者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杂粮 杂豆研 究 基金项 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 系建设 专项资金 ( C A R S一0 9一Z 9 ) ; 吉林 省 科 技 发 展 计 划 重 点 项 目 ( 2 0 1 2 0 2 1 7) ; 吉 林 省 科 研 育种专项 资金项 目( 吉财农指[ 2 0 1 1 ] 5 l 1 号)
的集 散 地 和辐 射 源 , 年种植面积 1 O万 多 h m , 年 出 口量 1 0万 t 左 右 。特 别是 “ 白城绿 豆 ” 这 一 吉林 名
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验材 料
牌, 在 国 际市场 上久 享 盛 誉 , 在 出 口创 汇 、 调 整 种植
片长 与叶 片宽 随育 成年 代 的推 移 变化 不 显著 , 但 叶
呈线性增加 。每穗粒数、 结实率 、 单穗重和总穗数随
育成 年代推 移显 著增 加 , 并 与产 量呈正 相关 , 株高 随
片宽 与产量 呈 显著 正 相 关 。株 高、 主 茎节 数 和 分枝 数 随 育成年 代 的推 移 而 显 著 降低 , 其 中主 茎节 数 呈
供试 材料 为吉林 省 1 9 8 6—2 0 1 1年 间育 成 的 2 3 个绿 豆 品种 , 种 子 由原 吉 林 省农 业 科 学 院作 物 育 种 研究 所提 供 。供试 品种名 称 、 育 成年 份如 表 1 。
1 . 2 试验 地点 和设计
结 构、 改 善人 们膳 食 结构 等 方 面具 有重 要作 用 。 2 0 1 0年全 国绿 豆价格 飙 升 , 主要 就 是 由于吉 林 省 主 产区及其周边地 区绿豆产量大幅度下降所致 。 农 作物 产量 的增 加 主要是 由于遗传 改 良和栽 培 管 理 与技术 水平 的提 高 一 j 。关 于作物 遗 传改 良过 程 中农艺性状的演化 已有一些研究 , D o n m e z 等 和

绿豆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绿豆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本试验为 2009-2011 年的试验调查统计分析结
果, 研究涉及的 12 个性状经相关分析 (见表 1),株 高、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至结荚日数呈显 著正相关;主茎节数、荚长、单荚粒数、千粒重、出苗 日数亦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正相关。 一级分枝、结 荚至成熟日数呈显著负相关;出苗至开花日数、生育 期亦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负相关。 3.1 单株荚数对籽粒产量的作用
13.5
冀绿
1494.3 88
32.5 7.8
3.4
22.2
11.2

44.3 8.9
3.0
36.4
10.5
潍绿 2116 2063.7 88
40.1 9.0
2.4
32.7
11.9
安 07-3B 苏绿 04-23
合计 平均
r
1337.3 88
31.6 9.0
单 株 荚 数 与 籽 粒 产 量 呈 极 显 著 正 相 关 (r = 0.938), 即植株荚数的增多有利于籽粒产量的增加。 植株荚数通过荚长、单荚粒数、千粒重对籽粒产量有 较大的间接正效应。 因此单株荚数通过荚长、 荚粒 数、 千粒重 3 个性状平均进行间接选择对提高籽粒 产量有极明显效果。 3.2 株高对籽粒产量的作用
3.5 籽粒产量与结荚至成熟天数的关系 结荚至成熟天数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679),因 此 ,缩 短 结 荚 至 成 熟 天 数 有 利 于 籽 粒 产 量 的增加。 这与生育后期的霜冻有直接关系。 3.6 籽粒产量与其他性状间的作用
籽粒产量与出苗天数、 主茎节数、 荚长呈正相 关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r=0.256、r=0.552、r=0.225,但 未 达到显著效应。 证明这 3 个性状增加亦有利于籽粒 产量的增加。 籽粒产量与出苗到开花天数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r=-0.334,也未达到显著效应。 证明这一 个性状的减少亦可利于籽粒产量的增加。 籽粒产量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闫虎斌;赵雪英;张春明;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9【摘要】为了筛选出晋北地区绿豆适宜的种植方式,以晋绿豆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叶面积指数、群体透光率、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绿豆花荚期至鼓粒期必须要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以及合理的群体透光率,在密度18万株/hm2等行(D3H1)、18万株/hm2宽窄行(D3H2)以及20.25万株/hm2宽窄行(D4H2)3种种植模式下,群体叶面积指数较高,群体光照分布较为合理,能够有效保证花荚生长的营养需要;绿豆的净光合速率(Pn)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密度下,宽窄行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L导度均高于等行距种植;不同处理间绿豆籽粒产量最高的是密度18万株/hm2宽窄行(D3H2)种植模式(1 556.7 kg/hm2),其产量较20.25万株/hm2宽窄行(D4H2)和18万株/hm2等行(D3H1)2种模式分别高38.4,41.0 kg/hm2,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余5个处理;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粒质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宽窄行种植单株产量略高于同密度等行种植.综合比较叶面积指数、群体透光率、光合生理及产量相关指标,认为绿豆18万株/hm2,宽窄行种植60 cm∶40 cm是较为理想的高产栽培模式.【总页数】5页(P1477-1480,1586)【作者】闫虎斌;赵雪英;张春明;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22【相关文献】1.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J], 何爱萍;贺云梅;周龙祥;杨序春;陈兰金2.改良磷酸二铵对绿豆植株生长、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刘雅; 蔡光容; 牟保民; 李冰; 王诗雅; 刘美玲; 郑殿峰; 冯乃杰3.种植密度与株行距配置对河套灌区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的影响 [J], 孙祥春;李强;苗三明;王雪娇;张艳;樊秀荣;孙秀云;王艳军;高海燕;赵晓宇4.种植密度与株行距配置对河套灌区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的影响 [J], 孙祥春;苗三明;王雪娇;张艳;樊秀荣;孙秀云;王艳军;高海燕;赵晓宇;李强5.密度和行距配置对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蒯婕;李真;汪波;刘芳;叶俊;周广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a n g Gu i me i e t a 1 .
( Hi g h L a t i t u d e a n d C o l d We a t h e r C r o p s I n s t i t u t e , S h a n x i A c a d e m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Da t o n g 0 3 7 0 0 8 ,

要: 该 文探 讨 了不 同种 植 密度 对 直 立型 绿 豆 品种 的经 济 性状 、 产 量 构 成 因素 以及 产 量 的影 响 。 结果 表
明: 种植 密度越 大, 绿豆的株高越 高, 单株荚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 主 茎节数 、 荚长、 百粒重和单荚粒
数 则没 有 明显 变化 。不 同 的种植 密度 对 绿 豆产量 的 影响 呈现 先 增后 减 的 变化 趋 势 , 在 一定 的栽 培条 件 下 , 绿
c l i n e , n u mb e r o f ma i n s t e m s e c t i o n, p o d l e n g t h, s i n g l e p o d h u n d r e d k e r n e l we i g h t a n d n u mb e r o f g r a i n s i s n o o b v i o u s c h a n g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d e n s i t y o n mu n g b e a n p r o d u c t i o n h a s t h e c h a n g e
Ef fe c t s o f Di fe r e n t P o p u l a io t n De n s i ie t s o n Yi e l d a n d Ag r o n o mi c Ch a r a c t e r i s ic t s o f Mu n g Be a n
n o mi c t r a i t s , y i e l d c o mp o n e n t s a n d y i e l d.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p l a n t i n g d e n s i  ̄, t h e g r e a t e r t h e mu n g
t r e n d o f i n c r e a s e a f t e r d e c r e a s e s f i r s t ,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c e r t a i n c u l t u r e , mu n g b e a n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
豆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 同绿 1 号绿豆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密度是 1 8 万株/ h m 。
关键 词 : 绿豆; 种植 密度 ; 农 艺性状 ; 产量
中图分 类号
¥ 5 6
文 献标识 码

文章 编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5 ) 1 1 - 2 3 — 0 2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a p p r o p ia r t e d e n s i t y i s 1 8 0 0 0 0 p l a n t s / h m .
Ke y wo r ds : Mu n g b e a n s ; Po p u l a t i o n d e n s i t y; Ag r o n o mi c t r a i t s ; Yi e l d
b e a n o f t h e h i g h e r p l a n t j o b, n u m b e r o f p o d s p e r p l a n t i n c r e a s e d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d e n s i t y i s o n t h e d e -
t i o n o f s u i t a b l e p l a n t i n g d e n s i t y c a n g e t h i g h y i e l d s , wi t h T o n g l v n o 1 mu n g b e a n v a r i e t i e s o f h i g h y i e l d
安徽农学通报 , An h u i A . S c i . B u l 1 . 2 0 1 5, 2 1 பைடு நூலகம் 1 1 )
不 同群体 密度对绿豆农艺性状和产量 的影 响研究
王桂梅 邢 宝龙 张旭 丽 刘 飞 贺美忠
( 山西省农业科 学院高寒区作 物研究所 , 山西大同 0 3 7 0 0 8 )
C h i n a )
Ab s t r a nc t :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d e n s i t y o n t h e u p ig r h t mu n g b e a n v a r i e t i e s o f e c 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