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汇编

合集下载

2019全国高考(Ⅰ、Ⅱ、Ⅲ、京津沪浙)化学反应原理试题深度解析

2019全国高考(Ⅰ、Ⅱ、Ⅲ、京津沪浙)化学反应原理试题深度解析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ΔH=-7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2.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B. 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其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L.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 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C.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D. 钠钾合金的密度小,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4.一种芳纶纤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芳纶纤维可用作航天、航空、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5.(15分)以化合物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M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1)写出化合物B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①能与FeCl 3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4)E 与Y 反应生成M 同时还生成甲醇,写出Y (C 5H 8O 4)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教师版)

(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教师版)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回答下列问题:(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B .0.25C .0.25~0.50D .0.50E .>0.50(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计算曲线a 的反应在30~90 min 内的平均速率v (a)=___________Pa·min −1。

467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19个专题分类汇编(word解析版) (1)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19个专题分类汇编(word解析版) (1)

专题01 化学与STSE --------------------------------------------------------------- 2专题02 化学用语与化学基本概念 -------------------------------------------- 6专题03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1专题04 离子反应----------------------------------------------------------------- 12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 ---------------------------------------------------------- 22专题06 元素及其化合物 ------------------------------------------------------- 28专题07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37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45专题09 电化学基本原理 ------------------------------------------------------- 46专题10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54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4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 ------------------------------------------ 74专题13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 96专题14 有机化学基础 ---------------------------------------------------------102专题15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113专题16 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115专题17 工艺流程题-------------------------------------------------------------119专题18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142专题19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修) --------------------------------------170专题01 化学与STSE(2019·全国Ⅰ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天津卷)及答案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天津卷)及答案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天津卷)及答案一、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实验步骤: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

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 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2)仪器a的名称是,其作用是。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II.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2018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 mL。

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

III.Na2S2O3的应用(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氧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0.(14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

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II中制氯气原理如下: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大水蒸气浓度c.加入催化剂d.降低压强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1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1卷)

绝密★启用前2019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2.(6分)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3.(6分)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4.(6分)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5.(6分)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2019高考真题化学原理综合题汇编(带答案)

2019高考真题化学原理综合题汇编(带答案)

2019高考真题化学原理综合题汇编(带答案)1.(2019全国Ⅰ,28)(14分)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回答下列问题:(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B .0.25C .0.25~0.50D .0.50E .>0.50(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 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上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 和P CO 相等、P 和P 相等。

计算曲线a 的反应在30~90 min 内的平均速率v (a)=___________kPa·min −1。

467 ℃时P 和P CO 随H 2O CO2- H 2H 2H 2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

专题1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回答下列问题:(1)Shibata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 ___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p和COp相等、2COp和2Hp相等。

2019年高考真题计算曲线a 的反应在30~90 min 内的平均速率v (a)=___________kPa·min −1。

467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9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_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2017-2019年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_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回答下列问题:(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B .0.25C .0.25~0.50D .0.50E .>0.50(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计算曲线a 的反应在30~90 min 内的平均速率v (a)=___________kPa·min −1。

467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高考(2019-2021)化学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教师版)

三年高考(2019-2021)化学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教师版)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21·山东卷)2−甲氧基−2−甲基丁烷(TAME)常用作汽油原添加剂。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甲醇与烯烃的液相反应制得,体系中同时存在如图反应:反应Ⅰ:+CH 3OH1K △H 1反应Ⅱ:+CH 3OH2K △H 2反应Ⅲ:3K △H 3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Ⅱ、Ⅲ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 x 与温度T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A 和B 中相对稳定的是__(用系统命名法命名);12ΔH ΔH 的数值范围是___(填标号)。

A .<−1B .−1~0C .0~1D .>1(2)为研究上述反应体系的平衡关系,向某反应容器中加入1.0molTAME ,控制温度为353K ,测得TAME 的平衡转化率为α。

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 x3=9.0,则平衡体系中B 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 x1=___。

同温同压下,再向该容器中注入惰性溶剂四氢呋喃稀释,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将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平衡时,A 与CH 3OH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c(A):c(CH 3OH)=___。

(3)为研究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向盛有四氢呋喃的另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 、B 和CH 3OH 。

控制温度为353K ,A 、B 物质的量浓度c 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代表B 的变化曲线为__(填“X”或“Y”);t=100s时,反应Ⅲ的正反应速率v 正__逆反应速率v 逆(填“>”“<”或“=)。

【答案】(1)2−甲基−2−丁烯 D (2)0.9α()()21011ααα-+ 逆向移动 1:10(3)X < 【解析】(1)由平衡常数K x 与温度T 变化关系曲线可知,反应Ⅰ、Ⅱ、Ⅲ的平衡常数的自然对数随温度升高(要注意横坐标为温度的倒数)而减小,说明3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即△H 1<0、△H 2<0、△H 3<0,因此,A 的总能量高于B 的总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A 和B 中相对稳定的是B ,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甲基−2−丁烯;由盖斯定律可知,Ⅰ−Ⅱ=Ⅲ,则△H 1−△H 2=△H 3<0,因此△H 1<△H 2,由于放热反应的△H 越小,其绝对值越大,则12ΔH ΔH 的数值范围是大于1,选D 。

新高考专用2020_2022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新高考专用2020_2022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专题14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1.(2022·浙江·高考真题)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相关实验:化合物X在空气中加热到,不发生反应。

请回答:(1)组成X的三种元素为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溶液C的溶质组成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①写出由X到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X难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尾气中相对活泼的2种气体_______。

【答案】(1) Ba、Cu、O BaCu3O4(2)HCl、H2SO4(3) 2NH3+BaCu3O4Ba(OH)2+3Cu+N2+2H2O BaCu3O4+12NH3H2O=3Cu(NH3)+Ba2++8OH-+8H2O(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尾气出口,若变蓝,说明尾气中有NH3。

将尾气通入冷的集气瓶中,若有液珠,说明有H2O【解析】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在加热条件下和足量氨气反应生成固体混合物A,A和盐酸反应生成0.960g紫红色固体应该是Cu,无色溶液B中加入0.015mol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1.165g 应该是BaSO4,无色溶液C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330g是BaSO4,据此解答。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u的物质的量是0.96g÷64g/mol=0.015mol,第一次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1.165g÷233g/mol=0.005mol,第二次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2.33g÷233g/mol=0.01mol,因此1.965gX中一定含有0.96gCu,Ba的质量是0.005mol×137g/mol=0.685g,二者质量之和是1.645g<1.965g,相差0.32g,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应该是氧元素,物质的量是0.32g ÷16g/mol=0.02mol,则Ba、Cu、O三种原子的个数之比是1:3:4,所以组成X的三种元素为Ba、Cu、O,X的化学式为BaCu3O4。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1.(2019北京)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

①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i.CH4(g)+H2O(g)=CO(g)+3H2(g) ΔH1ii.CO(g)+H2O(g)=CO2(g)+H2(g) ΔH2iii.CH4(g)=C(s)+2H2(g) ΔH3……iii为积炭反应,利用ΔH1和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___反应的ΔH。

③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H2O)∶n(CH4)=4∶1,大于初始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促进CH4转化b.促进CO转化为CO2c.减少积炭生成④用CaO可以去除CO2。

H2体积分数和CaO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t1时开始,H2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单位时间CaO消耗率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此时CaO消耗率约为35%,但已失效,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下。

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

①制H2时,连接_______________。

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2。

③结合①和②中电极3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极3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4 + 2H2O= 4H2 + CO2C(s)+CO2(g)=2CO(g) abc 降低H2体积分数在t1之后较少,结合CaO+H2O=Ca(OH)2可知水蒸气浓度较小,反应器内反应逆向反应,氧化钙很难和CO2反应,因而失效K12H2O+2e-=H2↑+2OH-连接K1或K2时,电极3分别作为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并且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解析】【详解】(1)①由于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反应物是甲烷和水蒸气,因而反应方程式为CH4 + 2H2O= 4H2 + CO2;②ⅰ-ⅱ可得CH4(g)+CO2(g)=2CO(g)+2H2(g),设为ⅳ,用ⅳ-ⅲ可得C(s)+CO2(g)=2CO(g),因此,还需利用C(s)+CO2(g)=2CO(g)反应的焓变;③初始反应n(H2O):n(CH4)=2:1,说明加入的水蒸气过量,又反应器中反应都存在一定可逆性,根据反应ⅰ知水蒸气浓度越大,甲烷的转化率越高,a正确;根据反应ⅱ知水蒸气浓度越大,CO的转化率越高,b正确;ⅰ和ⅱ产生氢气,使得氢气浓度变大,抑制反应ⅲ,积炭生成量减少,c正确;④t1时CaO消耗率曲线斜率减小,因而单位时间内CaO的消耗率降低,H2体积分数在t1之后较少,结合CaO+H2O=Ca(OH)2可知水蒸气浓度较小,反应器内反应逆向反应,氧化钙很难和CO2反应,因而失效;(2)①电极生成H2时,根据电极放电规律可知H+得到电子变为氢气,因而电极须连接负极,因而制H2时,连接K1,该电池在碱性溶液中,由H2O提供H+,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③电极3上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其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当连接K1时,Ni(OH)2失去电子变为NiOOH,当连接K2时,NiOOH得到电子变为Ni(OH)2,因而作用是连接K1或K2时,电极3分别作为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并且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

((完整版))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g·cm −3)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 ++Cl −A AA A A A 11.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 的K a1=1.1×10−3,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 .Na +与A 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 −的C .b 点的混合溶液pH=7D .c 点的混合溶液中,c(Na +)>c(K +)>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 2+/MV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9届高考三轮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2019届高考三轮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专题跟踪检测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巻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東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目前,处理烟气中SO 2常采用两种方法:液吸法和还原法。

Ⅰ.碱液吸收法25 ℃时,K b (NH 3·H 2O)=1.8×10-5;H 2SO 3:K a1=1.5×10-2,K a2=1.0×10-7; K sp (CaSO 4)=7.1×10-5。

第1步:用过量的浓氨水吸收SO 2,并在空气中氧化;第2步:加入石灰水,发生反应Ca 2++2OH -+2NH +4+SO 2-4CaSO 4↓+2NH 3·H 2O K 。

(1)25 ℃时,0.1 mol ·L -1(NH 4)2SO 3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

(2)计算第2步中反应的K =__________________。

Ⅱ.水煤气还原法已知:①2CO(g)+SO 2(g)S(l)+2CO 2(g) ΔH 1=-37.0 kJ ·mol -1; ②2H 2(g)+SO 2(g)S(l)+2H 2O(g) ΔH 2=+45.4 kJ ·mol -1;③CO 的燃烧热ΔH 3=-283 kJ ·mol -1。

(3)表示液态硫(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中,正反应活化能E 1________(填“>”“<”或“=”)ΔH 2。

(完整版)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11.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 的K a1=1.1×10−3,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 点的混合溶液pH=7D.c 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最新整理)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反应原理部分

(最新整理)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反应原理部分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反应原理部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反应原理部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反应原理部分的全部内容。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反应原理部分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

1×10−3 ,K a2=3。

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K sp(p)<K sp(q)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27.(15分)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g)ΔH1=100。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9个专题(解析版)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9个专题(解析版)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01 化学与STSE --------------------------------------------------------------- 2专题02 化学用语与化学基本概念 -------------------------------------------- 5专题03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9专题04 离子反应----------------------------------------------------------------- 10 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 ---------------------------------------------------------- 18 专题06 元素及其化合物 ------------------------------------------------------- 23 专题07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30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36 专题09 电化学基本原理 ------------------------------------------------------- 37 专题10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44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52 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 ------------------------------------------ 60 专题13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 78 专题14 有机化学基础 ---------------------------------------------------------- 83 专题15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 91 专题16 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 93 专题17 工艺流程题-------------------------------------------------------------- 97 专题18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117 专题19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修) --------------------------------------141专题01 化学与STSE(2019·全国Ⅰ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 2O 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Devil 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 2O 5。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 .Daniels 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 2O 5(g )分解反应:其中NO 2二聚为N 2O 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

体系的总压强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 =∞时,N 2O 5(g )完全分解):t /min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 p /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①已知:2N 2O 5(g )=2N 2O 4(g )+O 2(g ) ΔH 1=−4.4 kJ ·mol −12NO 2(g )=N 2O 4(g ) ΔH 2=−55.3 kJ ·mol −1则反应N 2O 5(g )=2NO 2(g )+ 12O 2(g )的ΔH =_______ kJ ·mol −1。

②研究表明,N 2O 5(g )分解的反应速率()2531210?min N O p kPa υ--=⨯⨯。

t =62min 时,测得体系中2O p p O2=2.9kPa ,则此时的25N O p =________kPa ,v =_______kPa ·min −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 2O 5(g )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 ∞(35℃)____63.1 kP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 2O 4(g )2NO 2(g )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_______kPa (K p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 N2O5NO2+NO3快速平衡第二步 NO2+NO3→NO+NO2+O2慢反应第三步 NO+NO3→2NO2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__(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答案】 O253.130.06.0×10-2大于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NO2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13.4AC【解析】分析:(1)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转化为氧化产物判断;(2)①根据盖斯定律计算;②根据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计算;③根据温度对压强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④根据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计算出二氧化氮、氧气的压强,然后再根据二氧化氮转化的方程式计算平衡时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的压强。

(3)根据三步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

③由于温度升高,容器容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且二氧化氮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所以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 2O 5(g )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 ∞(35℃)大于63.1 kPa 。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是63.1kPa ,根据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时最初生成的二氧化氮的压强是35.8kPa ×2=71.6kPa ,氧气是35.8kPa ÷2=17.9 kPa ,总压强应该是71.6 kPa +17.9 kPa =89.5 kPa ,平衡后压强减少了89.5kPa -63.1kPa =26.4kPa ,所以根据方程式2NO 2(g )N 2O 4(g )可知平衡时四氧化二氮对应的压强是26.4kPa ,二氧化氮对应的压强是71.6 kPa -26.4kPa ×2=18.8kPa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218.813.426.4p K kPa kPa =≈。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侧重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分析与计算,题目难度较大。

试题设计新颖,陌生感强,计算量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压强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角度去理解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和表中数据的灵活应用。

也可以直接把压强看作是物质的量利用三段式计算。

2.【2018新课标2卷】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kJ·mol−1C(s)+O2(g)=CO2(g) ΔH=-394kJ·mol−1C(s)+1/2O2(g)=CO(g) ΔH=-111kJ·mol−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 kJ·mol−1。

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 CH4、1mol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mol2·L−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__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B.v积减小,v消增加C.K积减小,K消增加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

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 a(CO2)、p b(CO2)、p 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47A劣于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ADp c(CO2)、p b(CO2)、p a(CO2)【解析】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根据反应特点结合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解答;根据转化率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2)①根据活化能对反应的影响分析;根据反应热结合温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图像曲线变化趋势解答;②根据反应速率方程式分析影响其因素结合图像解答。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所以催化剂X劣于Y。

A.正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K积、K消均增加,A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增大,B错误;C.根据A中分析可知选项C错误;D.积碳量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升高温度积碳量降低,这说明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D正确。

答案选AD。

②根据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知在p(CH4)一定时,生成速率随p(CO2)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根据图像可知p a(CO2)、p b(CO2)、p 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 c(CO2)、p b(CO2)、p a(CO2)。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化学计算等知识。

图像分析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注意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的答题技巧,看图像时:①一看面: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②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③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然后根据图象中呈现的关系、题给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解答。

3.【2018新课标3卷】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

回答下列问题:(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 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 3(g)SiH2Cl2(g)+ SiCl4(g) ΔH1=48kJ·mol−13SiH 2Cl2(g)SiH4(g)+2SiHCl3 (g) ΔH2=−30kJ·mol−1则反应4SiHCl 3(g)SiH4(g)+ 3SiCl4(g)的ΔH=__________ kJ·mol−1。

(3)对于反应2SiHCl 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

平衡常数K343K=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②在343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υa________υ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反应速率υ=υ正−υ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答案】 2SiHCl3+3H2O(HSiO)2O+6HCl114①220.02②及时移去产物改进催化剂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③大于1.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反应与能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的相关内容。

只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利用平衡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根据题目表述,三氯氢硅和水蒸气反应得到(HSiO)2O,方程式为:2SiHCl3+3H2O=(HSiO)2O+6HCl。

(2)将第一个方程式扩大3倍,再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加就可以得到第三个反应的焓变,所以焓变为48×3+(-30)=114kJ·mol-1。

③a、b两点的转化率相等,可以认为各物质的浓度对应相等,而a点的温度更高,所以速率更快,即V a>V b。

根据题目表述得到,,当反应达平衡时,=,所以,实际就是平衡常数K值,所以0.02。

a点时,转化率为20%,所以计算出:2SiHCl 3SiH2Cl2 + SiCl4起始:100反应:0.20.10.1(转化率为20%)平衡:0.80.10.1所以=0.8;==0.1;所以点睛:题目的最后一问的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实际题目希望学生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应该等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