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理证

合集下载

唯识论

唯识论
解析三种能变识
阿赖耶识 末那识 意识及前五识
一. 释难破执: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二. 标宗归识:彼依识所变。 三. 彰能变体: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一颂
玄 奘由梵译汉 霍韬晦由梵译汉 吕 澂由藏译汉 韩镜清由藏译汉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为三。 我法施设相, 虽有种种现; 彼实识转化。 此转化有三: 施设我及法, 各别种类起, 彼皆由识变。 此变又三类。 由假安立我和法,若诸种种等出现,彼者转为辨别识,此转为
三、 识变理论
识的转变与变现
异熟——种子成熟变现有情众生与外在境界 思量——生起人我之别、主客之分等心理作用 了别境识——形成外在境相的分别与认识
因能变与果能变 识的结构
安慧立识体一分说 难陀立相分、见分二分说 陈那立相分、见分、自证分三分说 护法立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分说
若无异为什么此心还见此心(指所缘影像)。 佛说:——“识所缘,唯识所现”。 这一道理,成为唯识学的核心。根尘识三缘和合产生
认识。这种认识仅仅是缘生的现象。根尘识三缘和合 时,必须由能缘根识的主观作用,变起一个相似于境 相的影像尘而分别,变而缘故,经过了主观的加工, 便非本然真相。影像尘终归为自心变现,故认识活动 终归为自心分别自心。

唯识学的四种寻思

唯识学的四种寻思

唯识学的四种寻思

唯识学中的四种寻思包括名寻思、事寻思、自体假立寻思和差别假立寻思。

1. 名寻思(Name Contemplation):这种寻思涉及到对一切法(事物)名称的推求。它认识到,各种事物的名称(名身、句身、文身)本身并不具有实质性的存在,因为这些都是基于约定俗成的假名而已。

2. 事寻思(Entity Contemplation):这种寻思则是针对事物本身的推求,比如五阴(蕴)、界、处等。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所谓的实事项实际上都是心识上的变似相分,它们是由因缘条件聚合而成,脱离了心识则不存在任何独立的实体。

3. 自体假立寻思(Self-Entity Hypothetical Contemplation):在自体假立寻思中,修行者会去探究诸法的“自体”,即它们的自身本质或固有特性。通过深入观察,修行者了解到无论是名的自体还是事的自体,都不具备独立存在的实质,因而是假立的。

4. 差别假立寻思(Difference Hypothetical Contemplation):差别假立寻思是指在能诠(表述)与所诠(意义)相应中寻找差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意识到,一切法的差别性也是依赖于假立的概念而存在。

这四种寻思作为唯识宗修行方法的一部分,旨在帮助修行者透过

对名、事、自性和差别的深入观照,体悟到一切法都是唯识所现,从而逐步剥除对现象界的执着,达到解脱的境界。

“种子本有与种子始起”问题及其价值意蕴——唯识学一个传统问题的再探讨

“种子本有与种子始起”问题及其价值意蕴——唯识学一个传统问题的再探讨

作者: 常峥嵘

作者机构: 山西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文化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宗教学研究

页码: 68-72页

主题词: 种子本有;种子始起;价值;无我;现在

摘要:以《成唯识论》为代表的唯识学在成佛的可能性问题上有“种子本有与种子始起”的争论,虽然这个争论的理论结果在纯理论逻辑的探讨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此争论本身若从价值与实践的角度观察,则不但对此理论本身的探讨有所助益,也可使佛学及其唯识学立足宗教实践的重现实意蕴得以进一步凸显。

唯识学课件ppt

唯识学课件ppt
唯识学的特点
唯识学强调“三能变”理论,即把一切现象归结为识的构造,认为识有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 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其中,阿赖耶识是万法的根源,是宇宙的本原和主宰。
唯识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唯识学的起源
唯识学起源于公元5世纪 左右,是印度佛教大德安 慧菩萨对无著菩萨《摄大 乘论》的注释。
供新的思路。
唯识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
02
分析唯识学中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
视角。
唯识学与文化研究的交叉研究
03
探究唯识学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价值。
唯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
唯识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
随着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唯识学有望在未来与其他学科领域 产生更多的交叉研究。
藏传佛教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唯识学的 影响,但在理论上仍然保持了自己的 特色。
与瑜伽行派的关系
唯识学和瑜伽行派有密切的联系,两 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
02 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译作阿梨耶识,是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本性与 妄心的和合,是宇宙万有的精神
本原,也是生死轮回的主体。
04 唯识学的实践应用
唯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自我认知
唯识学提倡自我觉察和内 观,有助于个体深入了解 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 我认知。

释正刚唯识学讲义

释正刚唯识学讲义

释正刚唯识学讲义

正刚唯识学讲义是一本关于唯识学的教材或讲义。唯识学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哲学学派,着重研究心识及其作用、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规律以及与外界的相互关系。

正刚唯识学讲义首先介绍了唯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包括佛陀时代的唯识学派的兴起以及后世对唯识学的发展和完善。

接着,讲义详细解读了唯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自性空、法界、唯识等。讲义对于心识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述了心识的六种根本能力和七种心理过程,揭示了心识与身体、感觉和觉知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对心识的研究基础上,正刚唯识学讲义进一步探讨了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规律,解释了因果关系、依起性、烦恼等概念,并指出如何通过修行和觉醒来超越痛苦和困惑。

此外,讲义还介绍了唯识学在佛教教理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如它在解释佛教义理、修行和觉悟道路方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正刚唯识学讲义通过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唯识学的理论和实践,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佛教中心识的本质和运作方式,并指导读者如何运用唯识学的思维方式来实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唯识学的特质

唯识学的特质

唯识学的特质

前言

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胜妙法门,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韩清净在《唯识指掌要论》中言:“这唯识一种法教,在如来一切法教中,是最究竟的,是最明显的,而且是最切要的。”太虚大师认为,佛法与世法是非一非异的互联关系。《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中道了义的唯识学,由自性缘起与业感缘起相结合而生的阿赖耶缘起,更立足现代化中化现代,净化人生,开发心智,提挈生命价值;三类境以性境为根本;三量以现量为前导;实证见道以能所相应的现观为准绳。《成唯识论》云:“观现在法有酬前对说现因。”过去未来皆依现在假立,业感缘起也以现在的作受为中心,修行证果始终以出世间而不舍世间的无住涅槃为归宿。所以唯识学更内契理外契机地体现菩萨乘的伟大之处,也为人本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时代的浪潮已把人们推到风口浪尖上,现代人产生了八大心理病症:都市白领工作紧张、贫困家庭生活压力、青少年染上网瘾、莘莘学子考试重负、商界精英事业受挫、独生子女适应障碍、中老年人缺少关爱、投资人士心理失衡,海湾地区再生战火,以“以人为本”、“明心见性”、“道法自然”为主体的人本佛教,实属当务之急,而作为人本佛教理论基础的唯识学,则成为重中之重。然而,唯识学以机教、教理、理行、行果、果机五循环相应而显示出教、理、行、果的特质,现略而述之,以求解于大方。

一、唯识教之特质

唯识教是诸菩萨为了开示众生,宣说真如实性,依名句文身而方便之教法,亦即经论。唯识总以六经十一论为所依而立宗。六经者:《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所谓《华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磨》、《楞伽》、《厚严》。”六经中,以《解深密经》为根本经典,故称“本经”。十一论者:《述记》同卷中云:“《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论》、《十地》、《分别瑜伽》、《观所缘缘》、《二十唯识》、《辩中边》、《阿毗达磨杂集论》等”;也称为“一本十支”,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以《百法》等十为支论。

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五)唯识学建立“种子论”的理论意义

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五)唯识学建立“种子论”的理论意义

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五)唯识学建立“种子论”的理论意义胡晓光

(五)唯识学建立“种子论”的理论意义

浅议唯识学的种子论

呈现在我人面前的世界,是多样性和变化性的世界。为了在观念界把这个世界因果关系阐明,唯识学建立了符合自身理论旨趣的种子论。人是通过心识功能来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心识的有意活动就是一种模拟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唯识学就是内心模拟思维学,种子是内心虚拟世界的单元。唯识学认为,转识成智首先要对心识内在功能进行如理认识和向智化方面转移。唯识学是了别学,是对符号性世界的认识学。不知道唯识学的特殊性,就无法真正得到唯识学的底蕴。唯识学为了说明认识的发生,当然认识与存在是同一规律,对认识的认识就等于对存在的认识。

认识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认识,在方法论上,不建立种子论,就无法描述认识存在之过程。中观学讲发生论只在因缘无性上讲。真常学讲发生论,全在于一心真如之体上讲。唯识学与它们都有不同,唯识学认为中观学式的因缘论可以把现象实理讲出,但无从说明认识的逻辑关系,种子论的提出就是要克服中观学在认识论上的不足,真常学之发生论是一种一体多用论,在唯识学看来,这违反因果规律,至少在世俗谛上是这样的。为了说明什么因得什么果,或者说什么果必

有什么因,所以唯识学才建立种子论。

在佛教中,只有唯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是完整的、有效的,所以玄奘法师才极尽全力弘扬阐发唯识妙理。我人不能离开思想进行思想,我人不能离开逻辑来理解事物,唯识学的种子论就是构成我人的思想逻辑的基本要素。学习唯识学种子论是彻悟唯识奥蕴的玄机。种子论的理论意义在于为唯识学的内在认识论提供了坚固的基石,唯识学把世界的原理,纳入种子的范畴中进行研究与揭示。在某种意义上讲,唯识学就是研究种子与现行之原理。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先⽣唯识学讲义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 册页91-227 刘洙源先⽣略历4⼀、唯识学之缘起5

⼆、唯识学之渊源5

三、唯识学之宗派6

四、唯识学西⼟东⽅之后师师承7

五、唯识学之显晦8

六、唯识学之宗趣10

七、唯识学之名义10

三能变及能变⼆种11

初能变即第⼋识11

三相11

初三位12

次五位13

种⼦六义13

熏习之义17

所熏能熏17

所熏四义17

能熏四义19

⽣熏之别22

⼼分四义22

四⼼分四师异说23

总以喻明27

三量28

真似之分31

⼋识三量分别32

三境(相分之分别)33

三境之体36

本识变义36

转变、变现、变似之义37 识变⼆种38

因缘变38

分别变38

能熏所熏之⼼分39

缘三类境之差别41

第⼋不缘42

第⼋定缘何法42

假实分别43

⾃变共变44

变他根依处46

⽆⾊何名变46

本识相应47

五受分别48

五所不同本识49 三性四法50

种⼦三性分别52 本识有⽆间断53 灭不灭之异53因果法喻53

诸法差别54

证衄挂妎54

⼆能变即第七识55 释名出体55

第七所依56

第七所缘57

王所分别59

料简所缘61

⾃性⾏相61

三量假实分别62 第七染俱63

第七余俱64

第七受俱66

三性分别66

第七界地66

分位⾏相67

引教证有第七67

据理证有第七68

共不共义69

四句分别69

恒⾏不共有四义70

⽴第七识之义70

三能变即前六识71

六种差别71

以何为根?72

根以何为义?72

第六何故独名意识?72 依境得名73

根境皆是识变74

⾃在位诸根互⽤74

⾃性⾏相75

⾃相共相76

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76 第六缘境分别78

法处⾊之种类79

五种总为三门80

唯识学五个重点

唯识学五个重点

唯识学五个重点

一,唯识学简介

唯识学(Epistemology)是对认识论的总称,探讨认知或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哲学的

一个分支,涉及诸多问题,包括认知客观真实性的证明、知识的历史及其他因素。唯识学

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价值,它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的生命体验,认识自己的心智,助人们

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二,唯识学的五个重点

1、认知实在论:它探讨我们能够获知什么是真实的知识,以及该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它

强调一般地使用经过观察和发现的事实之间的联系,以及一般地推断的可能性。

2、认识论的客观性:它强调,在这个范畴的思维过程中,客观知识的获得是以独立于任

何主观主观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及客观世界的实体是确定的,不随观察者的心理状态的

变化而变化。

3、知识来源和本质:唯识学注重知识的本质,关注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是来自何种

源头和质量,也就是知识主题、真实性、概念形式、正确性等。

4、历史和文化对唯识学的影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会对知识的理解甚至生成有很大影响,它们也会影响更深层次的唯识学问题,比如人们何以获知真实性,及其获知真实性的动因。

5、正确性和认知质量:唯识学不仅关注知识的本质,还关注知识的质量。它认为,知识

有其正确性,它将有助于理解和接受证据,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唯识学也考虑了

一些外部的认知质量,比如历史和文化背景等,以此来影响认知质量。

三,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唯识学所涉及的五个重点构成了它诸多研究主题的基础,是对认知过程

的一个系统考察。从而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真知、如何获得真知等认知问题。

唯识种子断论

唯识种子断论
缘起 是说“ 此有则彼 有 , 此生则 彼生 , 无则彼 无 , 此 此灭 则 彼灭 ” 的生 灭 流转 现象 , 强调 彼此 的依 存性 。
这 种依存 性并不 限于 时间上 的先 后关 系 , 且也指 明了 内容 上 的创 造关 系 。“ 不 孤 起 , 而 法 仗境 方 生” 世 间 , 的事事 物物 ( 切有为 法 ) 不是凭 空 而有 的 , 不能 单独 存 在 , 一 都 也 必须 在各 种 因缘 条 件 和合 之 下 , 才能 现起
20 年 1 06 月
上海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社
J un l fS a g a iest ( o il ce cs o r a h n h iUnv riy S ca in e) o S
Jn a .,2 0 06
Vo I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No 1 l1 .
第 1 卷 第 1期 3
发展过 程 中, 续形 成了业 感缘起 、 耶缘 起 、 如缘起 、 界缘起 、 大缘起 等关 于缘 起 的理论 。其 中 , 陆 赖 真 法 六 又 以唯识 学的赖耶 缘起最 具理论 代 表性 。


缘起 与种 子
唯识学是义 理佛 教 中最 具思 辩 特色 的学派 , 其理 论代 表 了大乘佛 教 的成熟理 论 。它建 立八识 说 、 习 种 说 及其 他一 系列 相互关 联 的理论 , 接化解 佛祖 创教 以来 面对 的 困难 。 直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隆藏法师

转载2015-10-08 02:33:42

一缘起

(第一碟)这一讲为大家准备的题目是《唯识初阶》,副标题是《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讨论》。要学习唯识,首先就应对唯识学的历史作一简单的介绍。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一位大菩萨出世,他就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有个同胞兄弟叫世亲菩萨。此兄弟二人在印度共同开创了瑜伽行派。瑜伽行派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法相学,2、唯识学,3、瑜伽学。依瑜伽行派的观点,从法相而言,法即是相,相即是法。所以自法观之,一切诸法无不是法、无不是相,所以称为法相。从唯识来讲,以识观之,所有的法,皆是唯识。法是识所生,相是识所变,所以从识的角度来讲,一切法皆是识,故名唯识。要证得法相和唯识的真实相,在瑜伽行派认为,皆要通过修行瑜伽行来实现。在瑜伽行派的内容里面,主要分成以上三个部分。而瑜伽行派的开创者无著、世亲二菩萨,他们所依据的圣典,主要是依据慈氏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传统的说法认为,如《成唯识论》中说,唯识学的圣典依据为六经十一论。{六经指:1、《华严经》,2、《解深密经》,3、《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4、《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译),5、《楞伽经》,6、《厚严经》(未传译)。十一论指:1、《瑜伽师地论》,2、《显扬圣教论》,3、《大乘庄严经论》,4、《集量论》,5、《摄大乘论》,6、《十地经论》,7、《观所缘缘论》,8、《阿毗达磨集论》,9、《二十唯识论》,10、《辩中边论》,11、《分别瑜伽论》(未传译)。}其中,六经以《解深密经》为首,十一论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而在《瑜伽师地论》中,它完整的包括了法相、唯识和瑜伽学。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里面也讲述了唯识这样的观点。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学习唯识学,在佛教界几乎成为显学了,但实际上

唯识学要义

唯识学要义

三、可熏性:指所熏之法自在,其性不坚密,适能 保留习气。 这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自主,就象心所,心所没 有自主,就不行。一个是不坚密常住,坚密常住就 是顽固不化、固定不变的东西,他已经固定了,就 不可再造就了。这是剔除无为法,说无为法不行。 四、可以与能熏相和合:所谓“相和合”,就是“相 应”,相应就是所熏之法与能熏之识 “同时同处, 非一非异,不相分离”。 此上四义,唯有第八具有;心所及其他七转识或有 间断,或不自在,又唯是染污,故不具此等四义。
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 、形色、表色)、声(内声、外声、内外声)、香 、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 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 、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 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

眼识:谓眼根对色境时,即产生眼识;但能见色, 未起分别。 耳识:谓耳根对声境时,即产生耳识;但能闻声, 未起分别。 鼻识:谓鼻根对香境时,即产生鼻识;但能闻香, 未起分别。 舌识:谓舌根对味境时,即产生舌识;但能尝味, 未起分别。 身识:谓身根对触境时,即产生身识;但能觉触, 未起分别。 意识:谓意根对法境时,即产生意识。此意识与前 五识之最大差别,在于能对五境分别善恶好丑。
(前六识的活动)的所有烙印。——业力的持有 者 2,它是生命延续性的保障:昏睡、休克、大醉 与死亡的不同;前生后世连续性的保障 3,它是当下生命运转的最深层支撑,也是整个 宇宙不失坏的保障。

唯识论的核心

唯识论的核心

唯识论的核心

唯识论说,人类从诞生以来,就有“我执”与“法执”,以致迷失大智。所以唯识论的目的,就是教人破除我、法二执,转识成智,以便见到自性。唯识论指出识有八种,分为三类。前六识为“了别识”;第七识为“思量识”;第八识为“藏识”,藏有前六识认知事物所必需的种子,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又能因时、因地、因事、因物而变异所藏的种子。种子分“有漏”与“无漏”两类:有漏就是有障碍,不利于开显大智;无漏则无障碍,有利于开显大智。从物理学来分析:前者的原因是各种波的扰动;后者则是波动平息。

八识可以各自为主,产生“现行”或功能,总称为“心王”;与心王相应的后效应称为“心所”。例如眼看花,眼识心王起作用,产生的贪爱称为心所。心所共51种,其中有5种“偏行”(如作意、触、受、想、思),5种“别境”(如念、定、慧等),11种“善行”(如无贪嗔痴、精进等),6种“根本烦恼”(贪、嗔、痴等),20种“伴随烦恼”(如忿、恨、悭、嫉等),以及4种“不定”状态(悔、眠、寻、伺)。心王与心所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分为4个部分。

见分——自己见到外界环境与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相分——见到外物后,在心中所留下的形象;对事理分析后,所留下的概念。

自证分——自己体验到见分所留下的相分,这实际上是第八识的染分与第七识的联合作用。另一方面,见分与相分属于前六识的作用,至于谁去识别这些作用,那也是第七识的执著与第八识染分的认知。证“自证分”——谁去认知“自证分”是否存在,那只能是第八识的净分(无漏种子与无漏法)。常人也有这个净分,但被染分所蒙盖,无法显现“证自证分”,但这个“证自证分”的潜在功

唯识学建模之初步探

唯识学建模之初步探

唯识学建模之初步探

王全龙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唯识学理模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员建模的思路和面临的间题。

关鍵词:唯识,模里,极复杂系统,X顒论,

I

—.唯识学建模的意义

1•什么是唯识学的建模

何是日常物体形状规则的模世,牛朝力学是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模里一算。肖然,合理的八识的轶所谓唯识学的建模,期是要给岀一个能描述八识运行的原理£11程的数理模塑。就如朋氏几塑的预言必须要符合唯识经论原义。比如,模型对种子的描述必须符合种子的久义⑷。

2.为什么要为唯识学建模

首先魁是深入理解唯识理论的需要。在任何一个时代学习唯识部面15着在当时思想文化背景下解渎唯识经论的间题。由于当今各个学科的理论都发展得精致人攒,人们的思辨也日趋精细,因此在研读唯识经典时自廉会出产生一些以往所未有的细致的IO, IOW子自类相续的il程是怎样的,遍it所执从依他起性上生起的il程是怎样的。即使

对照抵、及、藏等各种文本的文献负料进行解渎,诸如Kt类的细致间题在经论中也没有明确的解答。注恿到这个时代的数学物理等学科已经高度发这,当人们问一个过程是怎样的时候,实际上是期望能像牛顿物理描if物体的运动一样达到数学的刻画。八识作为一彳、认知结构,我们当加希望像用流形刻画时空结购一样用适肖的数学培言刻画丿I识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认知的11程a lift致的描述,以ig清以住一些较有争放的问题,说清一些自然培言难以说清的间题。就此而言建模当然是极为重要的。

其次,这是唯识傍法修行的需要。《摄夫乘论》将菩萨的修行为分为四地:胜解行地,见地,修地,无学地。而我们修学唯识的凡夫多处于胜解行地,“依)»解力,修诸廉『’o因此对唯识学的胜解板为关耀。这要求我们对唯识学有一个系貌全面、深刻细致的理解,就像全面理解大自然的规偉需要精确的统一理论一样,我们也需要一个精致的唯识数理模型,以射立牢固可靠的唯识世界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学种子理论探析---理证

2008年04月24日佛教在线点击:次

前言

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宇宙间一切万法不外乎缘起和缘生的两大道理。所谓缘起,就是说明诸法的起因;所谓缘生,就是说明诸法的现象。佛说无一法非因缘生,由此表明一切事物现象的产生必有其因,宇宙万有诸法不同的现象,完全是因缘的组合。然而,宇宙诸法既然是因缘所生,那么,谁是诸法的亲因?

它又是如何生起的呢?这是很多学者都无法解答的问题。唯识学认为,能为诸法的亲因者,就是阿赖耶识中的“功能差别”。所谓功能差别者,就是种子;也就是种子的一种力量和作用。所以色法中的山河大地,心法中的见相二分,皆是阿赖耶识的功能种子的力量和作用生起的。不过种子生起的诸法,不同于外道认为的一因而生多法;或由多因而生一法。而是由各各不同的种子,生起各各差别的现象。就是说一法的生起,必有一法的自己种子为因。而这一法的种子,唯限于这一法的亲因,决不可为它法的亲因。所以说,所谓种子,就是本识中能亲生自果的功能差别,此功能差别的因,是根据人们无始以来的善恶行为而形成的。

一、种子名义的成立

种子说的成立,是唯识学的一个重要点。因为要建立三世轮回,建立因果循环不灭,就必须要成立一法,以联系过去现在未来,使其不断。同时,还需要能够保存行为业力,使其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失去它的效能。基于此一观点,就产生了“种子”说。此说使转凡成圣的要点,建立在除去杂染种子而增长清净种子,而唯识学中阿赖耶识的似一似常的自体安立,也是从种子说上成立的。

种子是什么呢?所谓种子者,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自体中所具有的一种能够生起诸法的功能。即一切有漏无漏的色心诸法,皆是从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现行生起。此第八阿赖耶识中生果的功能曰种子。也就是第八识自体分中有能够生起色心诸法之力量和作用的种子,犹如稻麦等种子能生芽叶,从喻立名,名为种子。若从其自体立名,则名为功能。所生色心诸法,从本识之种子而起现行;即其未生起现行,故喻名种子。如《成唯识论》云:“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白果功能差别。”即从各自种子生起各自现行,故亲生自果。色心诸法种子各各差别,同时其功能亦各各差别,故云功能差别。如是所谓种子者,能也,力也,用也。因此世间一切万法皆从此起。于此有三义说明:一、种子为力,非色非心;二、力遍宇宙,故种子亦遍宇宙。一念起用,宇宙森然,种子无尽,宇宙亦无尽。三、种子无长短大小之分,现行生起时,相由见带,故识心分别一生,即摄全宇宙,无一物不含摄,亦无一处不摄法界。

二、种子产生的三种异说

人生的生命,宇宙的万有,既由各自的善恶种子而变现,但是这些善恶无记的种子是怎么来的呢?关于种子的产生这个问题,慈氏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中说:

云何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咸种姓。本姓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

在无著、世亲时代都无异见。到了世亲死后,诸师兴起了种种诤论,这里约举三种异说:

1、护月论师主张本有说。他认为第八阿赖耶识中所藏的一切有漏无漏的种子,皆由无始时来,法尔本来具有。并非从其它能熏之熏习而有。在经论中言有能熏法熏习有者,是说这能熏的法,熏习这本有的种

子,令生起增长;不是说这所熏之法,能于本有种子以外,可另熏生新的种子。所以种子仍是本有,没有新熏。因此,护月论师为成立本有的主张,并引用经文来证明一切有漏无漏种子皆是本有。如《成唯识论》云:

一切种子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

若依无漏种子本有说,如云:“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佛性,本来具有。此种佛性即是本有无漏种子,通常说的佛种。又《无尽意经》云:“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此中说的“界”即是种子,种种界就是种种种子,这些种子是无始时来具有的,不是新生的。又《阿毗达磨大乘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谓由无始来的种子,为一切法平等所依,然后生起现行。又《瑜伽师地论》云:

诸法种子体,无始时来,性虽本有,而由染净,新所熏法。

由此,以上依据经论说明,诸法种子,唯有本有;并且说明唯一本有种子,后生现行果法,可无杂乱。若说更有新熏种子,则新熏法尔,功能相等,有生不生杂乱等过失。所以,他认为种子唯是本有,而非新熏。

2、难陀论师主张新熏说。他认为一切有漏无漏的种子,皆由无始时来,法尔从现行熏习新生,非本来具有。就是说,种子不是原来就有的,都是互相熏习起来的。如说我们怎样会有佛性种子呢?这就要有多闻熏习,听闻正法,依法修行,如此熏习而成佛种子增长。如培养善的种子,消除恶的种子,乃至最后成为纯善品的无漏种子。所以说一切种子都是新熏起来的。若是本有的,就无须熏习了,无须用功修习了。如《多界经》云:“诸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又《成唯识论》亦云:

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花熏故生。

这是说,能所熏法是本有的无始的,而种子却是熏习所生的。又《成唯识论》云:

内种定有熏习,外种或有或无。闻熏习闻净法界,等流正法,而熏习起故。

由此,难陀论师依据这些经论说明,种子唯是新熏而有,而非本有。

3、护法论师主张本有始起并有说。他认为诸法能够生起现行的种子,是有两种:一本有;二新熏。所谓无始时来于本识中所摄藏的法尔能生一切法的功能差别,是名本有种子,亦名本性住种。又无始时来,从种子生起的现行诸法,依七转识的作用,再熏习其气分于第八识中,更成彼识后时生果功能,而为始起(新熏)种子,是新熏种子,亦名习所成种。此本有、始起二类种子,生起诸法的现行,是相待生起。亦有唯从本有种子生起者,如在见道最初刹那现行生起无漏智,但是,一般来说,都是本有、新熏两类种子相待相助而生起现行的,并不是单一的能生起现行;若说本无有种子,则无始创生之现行,便成无因;若说无新熏种子,则现行生起时,没有习气续流,亦不应理。所以,护法论师主张的本有、新熏两类种子,皆应成立。以上三说中,护法本有、新熏并建立,折中至当。由本有义成立故,见道最初刹那现行生起之无漏智,得以创生现行。由新熏义成立故,现行识能熏新种。此新种者,实即现行识的余势不绝者,所谓习气也。而现行识熏习生起新种子时,藏伏于阿赖耶识中一切本有种子之性类相同者,亦同时受其熏发而增长。故本有种子亦受现行识所生习气之影响。因此,一切种子,无论是本有、新熏,通得名之习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