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14第六章-断层-4
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层理:通过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有: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几个概念:岩层、沉积岩层、层面(顶面、底面)、厚度、原生构造。
岩层与地层概念的区别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
倾向:岩层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
倾角:岩层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层序没有间断。
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层序有间断,有地层缺失1.平行不整合: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在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
2.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产状又不相同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外力: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另一个物体施加于这个物体的力,有面力和体力。
内力:是同一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固有内力和附加内力。
应力: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力场:一系列点的瞬时应力状态均匀应力场、非均匀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的应力状态规模上:局部构造应力场、区域构造应力场、全球构造应力场时间上:古构造应力场、现代构造应力场应力轨迹:表示构造应力场中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作用方位的应力迹线应力集中:在均匀应力场中局部的应力异常增大现象应力集中一般出现在以下部位:断裂的端点、拐点、分枝点、错列点和待交会点及空洞周围等。
光弹实验和数值计算可以显示出应力集中现象。
均匀变形:岩石的各个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称为均匀变形。
非均匀变形:岩石各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和性质变化的变形称为非均匀变形。
线应变: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横向线应变/纵向线应变=泊松比泊松比<=0.5弹性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又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第六章 断层
第六章断层1.什么叫断层、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层: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破裂,两侧岩石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面:断层的断裂滑动面,断层面可以是一个平面也可以是一个曲面,大型断层的断层面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断裂面,往往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破碎带,简称断层带。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表或地下某层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
断盘是断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
描述方法如:东盘、西盘;上升盘、下降盘。
2.什么是相当点、相当层?相当点:是指未断之前的一个点在断层位移后出现在两盘上的两个点。
相当层:指出现在断层两盘的同一地层。
3.断距和滑距各有哪些类型?各指什么?两相当点之间的距离是断层的真位移,称为总滑距。
总滑距的分量及再分量也都是真位移的分量,均以滑距称之。
依据相当层测算的断层位移是视位移,称为断距。
断距类型:地层断距:指断层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铅直地层断距:指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铅直距离。
水平断距:指两盘相当层层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滑距类型:水平滑距:总滑距的水平投影。
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线上的分量。
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投影。
铅直滑距:也称断层落差,是总滑距的铅直分量。
倾向滑距:倾斜滑距的水平投影。
4.按形态、力学成因和组合关系,断层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1)按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a)根据断层产状和所在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相同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倾向相同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斜交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地层层面平行根据断层产状和岩层产状关系的断层分类示意图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向断层;d-顺层断层b)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分类: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F 1-纵断层;F2-横断层;F3-斜断层2)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
第六章 地质构造解读
(一)走向 岩层走向是表示岩层在中 间的水平延展方向。岩层面与 任一个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 线(图6—4中AOB)。当岩层 面是平面时,其走向线为一组 水平的直线;当岩层而是曲面 时,其走向线就成为水平的曲 线。 走向线两端的延伸方向称 为走向。
图6—4 岩层的产状要素 ABCD—水平面;EFGH—岩层层面; AOB—走向线;ON—倾斜线; ON'—倾向线; a—(真)倾角
10
(二)倾向 岩层倾向表示岩层向地下倾斜延伸的方向。在岩层面上过某一点 沿岩层倾斜面向下(或向上)所引的直线称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 面上的投影线称为倾向线。倾向线所指的岩层向地下侧倾的一方称为 该点岩层的倾向。走向与倾向相差90º 。 水平岩层自然无走向和倾向可言;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的倾向指 向较新岩层一方;倒转岩层的倾向则指向较老的岩层一方。 当倾斜线与岩层的走向线垂 直时,称该倾斜线(图6—4中 ON;图6—5中AD)为真倾斜线。 相应的倾向线(图6—4中ON'; 图6—5中OD)称为真倾向线, 相应的倾向也称为真倾向(简称 倾向)。当倾斜线与岩层的走向 图6—5 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 线斜交时,称倾斜线(图6—5中 ABCD—岩层层面;OECD—水平面; AC)为视(假)倾斜线,相应 AD—真倾斜线;AC—视倾斜线; 的倾向线(图6—5中OC)称为 a—真倾角;β—视倾角; 视(假)倾向线。相应的倾向称 ω—真倾角与视倾向夹角; 为视(假)倾向。 γ—走向线与视倾向间的夹角
11
岩层的倾角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 它是指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锐夹角, 亦即倾斜线与其相应的倾向线的锐夹角。 真倾角和视倾角存在如下关系:
tanβ = tanα· cosω tanβ = tanα· sinγ
证明:
图6—5 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 ABCD—岩层层面;OECD—水平面; AD—真倾斜线;AC—视倾斜线; a—真倾角;β—视倾角; ω—真倾角与视倾向夹角; γ—走向线与视倾向间的夹角
《构造地质学》第六章(断层)
东非裂谷
环状断层
构造是由若干条弧形、半环
状断层围绕一个中心成同心圆状
排列之组合。
放射状断层 构造是由若干条断层自一个 中心向外成辐射状排列之组合。 种构造组合型式形成是隆拱作用 引起的平面引张之结果,规模一 般不大,以小型为主。
放射状断层 环状断层
斜列型 (雁列式)断层
斜列型断层构造是由若干
条彼此平行的正断层呈斜
2. 断距
被错断岩层在两盘对应(标志)层之间的相对距离——断距。在 垂直岩层走向和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各种断距是不同的。
垂直岩层走向剖面 上
地层断距——断层两 盘上对应层的垂直距 离(ho)。
铅直地层断距——断 层两盘上对应层的铅 直距离(hg)。 水平(地层)断距—— 断层两盘上对应层的 垂直距离(hf)。
三、 断层各论(类型)
(一) 正断层
1. 一般特点 在自然界,断层倾角较大,普遍>45°(60°~ 70°为 主). 正断层只有一维运动标量,在垂直断层面方向上和走 向方向上没有位移量;但在水平面上,有二维运动标量, 即在垂直地面方向上和水平面方向上有位移,但走向方向 上没有位移量。
2. 正断层组合型式 阶梯状断层(组合型式) 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的上
(二)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 正断层 2. 逆断层 3. 平移断层 4. 正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 5. 逆平移断层-平移逆断层 6. 枢纽断层
下盘上升
上盘下降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
(二)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 正断层 2. 逆断层 3. 平移断层 4. 正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 5. 逆平移断层-平移逆断层 6. 枢纽断层
逆冲断层是低角度逆断层中的一 种,断层倾角更小(<30°)水平位移 量达5km以上。 断层上盘是远处推移而来的称为 外来岩块(体)或逆冲岩席;断层下盘 意味着相对未动称为原地岩块(体)。 当断层上盘的外来岩块或逆冲岩 席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外来岩块 剥蚀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 现为: 一大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 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构造窗; 一大片被强烈剥蚀出来的原地岩 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 岩块——飞来峰
【构造地质学】第14章 走向滑动断层
简称走滑断层, 一般特指大型的 平移断层,是两 盘顺直立断层面 相对水平剪切滑 动的断裂构造。
左阶式和右阶式
在雁行式走滑断层系 中,除根据两盘相对 错移方向分为左行和 右行外,还根据雁行 断裂的相对排列和叠 置关系,分为左阶式 和右阶式。
左阶式:指各次级断 裂顺走向依次向左错 列。
正花状构造
负花状构造
正花状构造是收敛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压纽性构造 负花状构造是离散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张纽性构造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构造剖面图盆地东侧拉马右行走滑断裂带 内的正花状构造引起盆地东部隆升
雁列式褶皱和牵引式弯曲
双重构造
双重构造:表现为两条走滑断层围限的断块中形成一套 与主断层斜交的次级雁列式走滑断层的现象。
右阶式:指各次级断 裂顺走向依次向错列。
Hale Waihona Puke 二、应力分析Compression Dilation
Dilation Compression
走滑断层阶式弯曲引起的不同受力状态
• 右行走滑断层右阶式弯曲引起拉伸和断陷盆地; • 右行走滑断层左阶式弯曲引起的挤压和断块隆起
拉分盆地 花状构造 雁列式褶皱和牵引式弯曲 双重构造
三、走滑构造样式
拉分盆地 Pull-Apart Basin
拉分盆地的规模变化很 大,大者长逾百公里, 宽数十公里,小者长数 百米宽只数十米。根据 世界上已查明的拉分盆 地的长宽比统计,比值 约为3∶1
花状构造
花状构造:在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由分支断层呈 花状散开的现象。按照其结构和性质可以分为正花状构造和 负花状构造。
地震鼓包
断层构造
A:花岗质糜棱岩 受后期脆性断裂作用 成为花岗质角砾岩- 成为花岗质角砾岩- 郯庐断裂
A
B:大理岩质角砾岩 -郯庐断裂 B
25
右:糜棱岩中的石英塑性 变形(拔丝构造)-新疆 变形(拔丝构造)-新疆 )- 中巴公路盖孜水文站
左:长英质糜棱岩中的石英 拔丝构造-中巴公路布伦口 拔丝构造-
26
动态重结晶石英的静态恢复-新疆塔什库尔干 动态重结晶石英的静态恢复-
12
(8)重力滑动构造(gravity sliding-spreading) sliding-spreading) 重力滑动构造(
组成: 组成: 下伏系统、 下伏系统、 润滑层、 润滑层、 滑面、 滑面、 滑动系统 分带: 分带: 后缘拉伸带、 后缘拉伸带、 中部滑动带、 中部滑动带、 前缘推挤带
10
graben in this alluvial fan. fan.
11
(7)剥离(拆离)断层(detachment) 剥离(拆离)断层(detachment) 为一上陡下缓的大型铲状正断层(listric为一上陡下缓的大型铲状正断层(listric-normal fault)。主要产出于盖层与基底之间, fault)。主要产出于盖层与基底之间,上盘包括一套正断层组 )。主要产出于盖层与基底之间 合,发育区域隆起背景上,是岩石圈多层次拆离,盖层在基底 发育区域隆起背景上,是岩石圈多层次拆离, 上滑脱的具体表现,具有垂向分带性即:表层次为正断层组合; 上滑脱的具体表现,具有垂向分带性即:表层次为正断层组合; 中层次为塑性变形为主的韧性剪切( 15km);深层次, 中层次为塑性变形为主的韧性剪切(8-15km);深层次,伸展 );深层次 塑性流变。 塑性流变。
21
二、哈佛奈模式(W.Hafner 1951) 哈佛奈模式( )
第六章 第四节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床。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床
矿区大面积出露斑状花岗岩,其中 有花岗片麻岩的捕虏体。
脉岩发育,成矿前和成矿后的都有, 形成顺序是花岗伟晶岩脉、长英岩 脉、矿脉、闪长岩脉和煌斑岩脉。
矿体类型属石英脉型,矿脉主要为 裂隙充填而成,交代作用轻微,含 金石英脉有五六十条,走向北东, 矿脉规模大小不一,最长的超过 2000m,厚度变化大,10cm到 10m不等。
热 液 脉 型
上面提到的这几类金矿床,并认为造山型 金矿可形成于地壳中很大的深度范围内 (从近地表一直到>15km的深度上),表
金 现为在地壳不同深度上连续成矿。并参考
矿 Gebre-Mariam等(1995)对太古代脉状金 床 矿的分类,认为造山型金矿也分为含义完
全相同的三类,即浅成、中成和深成金矿
– ①方铅矿、闪锌矿组合; – ②方铅矿、闪锌矿、锡石、白钨矿、黑钨矿组合; – ③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组合; – ④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银(金)组合。
内蒙甲乌拉-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内蒙拜仁大 坝铅锌银矿、湖南桃林铅锌矿等矿床都属于这 一类型。
Gebre-Mariam等报道了 产于次绿片岩相区的低 温热液金矿。
海水
斑岩-煌 斑岩脉群
大气水 此绿片岩相 低绿片岩相
角闪岩相
角闪岩相 伟晶岩脉 岩浆热液
麻粒岩相 Pb、Sr、Au
变质热液 Pb、Sr、Au
Pb、Sr、Au?
1
2
3 地幔或下地壳源热液
图1 成矿过程中的地壳剖面示意图 1.花岗质侵入体;2.含矿构造带;3.矿液运移方向
液
系,矿体主要产在大断裂带或热流值异常地区。
脉 型 矿
断裂构造对矿床的形成、产出位置、矿体的形 状和规模等有明显控制作用。
构造地质学电子版
构造地质学电子版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和构造变形场第二节地壳-岩石圈的层圈式结构和构造层次第三节构造观和褶皱幕问题第四节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主要参考文献第二章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岩层构造第一节面状结构和线状结构的产状第二节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第三节软沉积变形第四节水平岩层不整合的构造意义和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第三章构造研究中的应力分析基础第一节应力第二节应力场主要参考文献第四章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主要参考文献第五章岩石力学性质第一节岩石力学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第三节岩石的能干性第四节岩石变形的微观机制第五节岩石断裂准则主要参考文献第六章劈理第一节劈理的结构、分类和产出背景第二节劈理的形成机制和应变意义第三节劈理的观察与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第七章线理第一节小型线理第二节大型线理第三节线理的观察与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第八章褶皱的几何分析第一节褶皱和褶皱要素第二节褶皱的描述第三节褶皱的分类第四节褶皱的组合型式第五节叠加褶皱主要参考文献第九章褶皱的成因分析第一节纵弯褶皱作用第二节横弯褶皱作用第三节剪切褶皱作用第四节柔流褶皱作用第五节关于褶皱作用问题主要参考文献第十章节理第一节节理的分类第二节雁列节理和羽饰构造第三节节理脉的充填机制和压溶作用第四节区域性节理第五节岩浆岩体中的节理第六节节理的野外观测主要参考文献第十一章断层概论第一节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第二节断层分类第三节断层形成机制第四节断层岩第五节断层效应第六节断层的识别第七节断层的观测第八节断层作用的时间性主要参考文献第十二章伸展构造第一节伸展构造型式第二节伸展构造模式第三节构造反转第四节伸展和挤压两种作用和两类构造对比主要参考文献第十三章逆冲推覆构造第一节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第二节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结构第三节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第四节逆冲作用与褶皱作用第五节逆冲推覆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第六节逆冲推覆构造的地质背景及其与滑覆和岩浆活动的关系主要参考文献第十四章走向滑动断层第一节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结构第二节走向滑动断层的应力状态第三节走向滑动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构造第四节区域剪切应力场引发的雁列构造和陆块旋转主要参考文献第十五章韧性剪切带第一节剪切带的基本类型第二节韧性剪切带的几何特征第三节韧性剪切带内的岩石变形第四节韧性剪切带的运动方向的确定第五节韧性剪切带的观察与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第十六章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一节面状和线状构造产状的测定方法第二节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地质图的读图分析第四节基础性地质剖面图的编制第五节岩石有限应变测量的技术和方法第六节构造主应力方位的确定和古应力大小的估算第七节构造模拟与实验研究第八节计算机技术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和构造变形场一、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力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现象。
第六章-4 走向滑动断层
第一节 走滑断层的基木结构
一、走滑断层的基本特点
走滑断层常具以下特点: ①走滑断裂带包括一系列与主断裂带相平行或以 微小角度相交的次级断层,单条断层延伸一般不 远,各级断层分叉交织,常构成发辫式; ②常伴生有雁列式褶皱和断裂,及断块隆起和断 陷盆地等构造; ③断层带常呈直线延伸,甚至穿过起伏很大的地 形仍保持直线性,在航空照片、卫星照片上显示 良好的直线性。
15
16
图 复合拉分盆地的形成过程(据Aydin等,1982)
17
一个大型拉分盆地内部可能存在次级拉分 盆地,形成盆中盆或堑中堑构造 (图14-12)。 次级地堑中又会发生断块隆起,从而构成 堑中垒构造。
18
19
(三)拉分盆地的地质特点
拉分盆地与其它成因的盆地比较起来,发 育快,沉降快,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 沉积物和沉积相:取决于环境。如果拉分盆 地位于大陆边缘,早期为陆相沉积,后期因强 烈下降海水侵入而转为海相。也有一些拉分盆 地早期为海相,后期与海隔绝变成湖相沉积, 最后以河流相沉积告终。如一直处于大陆环境, 则全由各陆相沉积充填。
20
在长期拉伸生长的大型拉分盆地中, 地壳相对减薄,热流值一般较高,常发生 火山活动。 大厚度的富含有机物的海相和湖相沉 积,在快速沉降和埋藏及高热流作用下可 形成良好的生油层,走滑断层伴生的雁列 褶皱油层。各种碎屑沉积为良好的储提供 了充分的储油构造圈闭。因此 , 拉分盆地是 具有重要意义的油气远景区。拉分盆地也 是盐类等沉积矿产的聚积产出源地。Leabharlann 323321
二、花状构造
花状构造是走滑断层系中又一种特征性构造。 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撒开,故称 为花状构造。根据花状构造的结构和力学性质可 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 正花状构造 是聚敛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压 扭性应力状态中形成的构造 ( 图 14-14) 。一条陡立 走滑断层向上分叉撤开,以逆断层组成的背冲构 造。 自然界也有一些非走滑断层引起的类似花状的 构造。鉴别花状构造的准则是构造的平面和剖面 的结构及区域应力场等特征。如果是花状构造, 则剖面上背冲式断层向下汇总为一条陡立的走滑 断层,区域上显示走滑断层特点。
构造地质学 实习讲义 第14章 赤平投影原理与应用简介1203
大圆图解。
圆柱状褶皱:各切面交线平行,且平行于褶皱枢纽, 这些经线大圆交于(β)点,即β轴=褶皱枢纽投影。
32
D7054 Cam-O 褶 皱 岩 层 产 状 统 计 图
33
D7052Cam-O褶 皱 岩 层 产 状 统 计
34
1.投影平面245°∠30°;20°∠60°;340°∠40°;120°∠70°。 2.投影直线42°∠62°;130°∠45°;220°∠50°;315°∠32°。 3.投影平面NW318°∠26°的法线(即极点)。 4.投影包含直线258°∠40°及42°∠62°的平面的产状。 5.已知铁矿层产状为154°∠40°,求下列各方向剖面上的视倾角:80°、330°、290°、 240°。 6.在公路转弯处的两陡壁上,测得板状含金石英脉的视倾斜线产状分别为120°∠16°和 227°∠22°,求该板状含金石英脉的产状。 7.岩层面产状为150°∠40°,岩层面上有擦痕线,其侧伏角为30°SW,求擦痕线的倾伏 向和倾伏角。(提示:作出岩层面的大圆弧后,由大圆弧的走向SW端沿大圆弧数其被纬线小 圆弧所分割的30°,即得擦痕投影。) 8.求平面254°∠30°与145°∠48°的交线产状。 9.求平面335°∠30°与平面235∠48°的夹角及夹角平分面的产状。 10.一圆柱状背斜北西翼产状为330°∠45°,北东翼产状为65°∠35°。求:(1)东西向 直立剖面上两翼的视倾角及两翼之间的夹角;(2)横截面的产状、横截面上两翼的侧伏角及 两翼之间的翼间角。 11. 某地灰岩中发育一对共轭剪节理,一组产状为190∠76°,另一组产状为278°∠53°, 假定两组节理的锐角等分线方向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求三个主应力轴的产状。
断层
上盘下降
正断层
上盘上升
逆断层
水平错动
平移断层
上盘斜向上升
逆平移断层
上盘斜向下降
正平移断层
断层的平面图符号
34
55
断层形成机制
断层面的破裂性质——剪切面 应力状态与断层类型——共轭剪破裂规律 ——安德森模式
正断层
组合:
构造环境:伸展
逆断层
*一般特征:压剪性,挤压强、破碎强、构造岩定向强。断面波状 弯曲,破碎带宽度呈透镜状变化。 断面倾角>45:高角度 断面倾角<30:低角度逆冲(逆掩)断层 位移较大的逆冲(逆掩)断层——逆冲推覆构造 上盘:推覆体、外来系统
岩层倾向、断层滑动方向、剖面效应规律?
2.倾向(横)升降断层引起平面上产生平移断层假象:
褶皱核部宽度发生变化
岩层倾向、断层滑动方向、平面效应规律?
断层的观察与研究
1.识别标志
1.1地形地貌 *突变
*线性沟谷
*断层三角面
*水系变化
1.2构造标志
*构造不连续(类型、产状突变) *构造透镜体和破碎带
第六章 断层
岩层或岩体沿断裂面明显位移的构造
断层要素
1.断层面、断层带:断层产状 2.断盘:依断层面产状——上盘、下盘 依两盘相对运动——上升盘、下降盘 依平面方位 3.位移:断距——断层两盘同一被断岩层之间的距离 滑距——断层两盘被断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断层分类
1.产状分类: 走向、倾向、斜向、顺层;纵、横、斜 2.相对运动分类:正、逆、平行、复合(斜滑)
4. 断层岩 *研究意义
断层的变形行为——脆性断层与韧性断层
*断层岩的分类 碎裂岩系列: 角砾岩、碎粒岩、碎斑岩、碎粉岩
断层岩糜棱岩系列: 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韧性剪切带产物
第6章 断层(4)
标志层的角砾岩在断层面上的分布,可以推断两盘 位移方向。
● 碎裂岩 碎裂岩:断层带中的破碎物质,若进一步被搓磨 成更细的碎粒或粉末,而后又被胶结而成的岩石, 称为碎裂岩 碎裂岩。 碎裂岩 原岩颗粒直径d=0.1~2mm,称为碎粒岩 碎粒岩;若碎粒 碎粒岩 岩中残存一些较大的矿物颗粒,则构成碎斑结构, 称为碎斑岩 碎斑岩。 碎斑岩 原岩颗粒直径d<0.1mm时称为碎粉岩(超碎裂 碎粉岩( 碎粉岩 岩)。
断层性质、断层和岩层的倾斜关系、是否重复或缺失, 断层性质、断层和岩层的倾斜关系、是否重复或缺失,三者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知道两个条件,即可确定第三个条件。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知道两个条件,即可确定第三个条件。 (示表) 示表)
2、地层在剖面上的重复和缺失
返回本节
二、横断层引起的效应
1、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 当倾向断层的两盘顺断层面倾斜滑动时,侵蚀夷平 倾向断层的两盘顺断层面倾斜滑动时, 的两盘顺断层面倾斜滑动时 后的两盘岩层表现为水平错移,给人以平移断层的 后的两盘岩层表现为水平错移,给人以平移断层的 平移断层 假象。 假象。 示图
返回本小节
(四)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
(3)阶步和反阶步 在断层滑动面上与擦痕直交的微细陡坎,称为阶步。 在断层滑动面上与擦痕直交的微细陡坎,称为阶步。 阶步 阶步的陡坎一般面向对盘的运动方向 面向对盘的运动方向。 面向对盘的运动方向 反阶步的缓坡与陡坡并不是以圆滑曲线连续过渡, 反阶步 而是以开口的折线 开口的折线相连接。它所指示的断层运动方 开口的折线 向与阶步正好相反。
● 糜棱岩 糜棱岩: ○糜棱岩的特点是颗粒细小,具有固态流动造成的 条带状定向构造,空间产状上位于一个窄带。岩石 和矿物的颗粒直径在0.01mm以下。 糜棱岩的细粒化不是研磨成的,而是高温(约 400℃)、高压(300~400MPa)条件下塑性变形动 态重结晶 重结晶的结果。 重结晶
构造地质学-走向滑动断层
拉分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二、花状构造
1. 正花状构造 (1)逆冲断层组成花束状构造组合 (2)断层下陡上缓,凸面向上 (3)地层构成背形,但不具褶皱弯曲 2. 负花状构造 (1)正断层组成花束状构造组合 (2)断层上陡下缓,凸面向下 (3)地层构成向形,地堑式
同时出现雁列褶皱、牵引构造、双重构造
正 花 状 构 造 负 花 状 构 造
2. 中部剪切,前端挤压、后端拉伸
三、两条交切走滑断裂带的应力状态
1. 两条断层同向楔尖滑动时,引起挤压隆升 2. 两条断层离向楔尖滑动时,引起拉张断陷
第三节 走向滑动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构造
一、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
1. 几何特点: (1)两条走滑断层间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 (2)菱形断陷,两侧边为走滑断层,平直 (3)另两边为正断层,曲、短,不规则 2. 同时期、同性质、雁列式走滑断层活动的产物 3. 发育快、沉积厚度大,强烈时可有火山活动
左行平移断层
右行平移断层
第二节 走向滑动断层的应力状态
一、剪切断裂带的应力状态
1. 剪裂隙(R):两组,一组发育,与主断裂呈15° 相交,另一组不发育
2. 张裂隙(T 裂隙):兼有剪切性质 3. 压裂隙(P 裂隙):兼有剪切性质
可用应变椭球体表示
二、走滑断裂带弯曲部和端部的应力状态
1. 走滑断层弯曲部位根据斜列方式和旋向的不同, 分为挤压区和拉张区
第十四章 走向滑动断层
第一节 走向滑动断层基本结构
一、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特点
1. 一系列与主断层平行的次级断层,或斜交的发辫断层组合 2. 伴生雁列褶皱、断层、断块隆起、断陷盆地 3. 两侧地层依次错开 4. 断层带直线延伸
中国海洋大学 基础地质学II(第08章)断层构造
断层线和断层带
左侧:地质图; 右侧:构造图;
断层线
下盘
上盘
上升盘
下降盘
下降盘
上升盘
断层面
断盘(上盘)
断层线
断盘(下盘)
常用的断层位移量
1.滑距
相当点:指未断前的一个
点在断层移动以后分成两个 相邻的点。
相当层:指同一地层由于
断层移动而分别在断层的两 盘出现。
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
差异升降运动也可在升与降过渡的挠曲地段产生正断 层,其产状乃向下降一侧陡倾。这种断层的产生可能同地 壳向上隆起形成的垂向挤压及相应侧向拉伸的应力状态有 关。
正平移断层和平移正断层属斜向(滑动)断层
上盘斜向下降
断层两盘既不顺断层走向方向也不顺倾向方向滑动的断层,位移与走向和倾 向斜交。因此,总位移在走向和倾向上有两个分量。当平移分量>下降分量称为 正平移断层;当水平分量<下降分量称为平移正断层.
逆平移断层和平移逆断层属斜向(滑动)断层
上盘斜向上升
断层两盘既不顺断层走向方向也不顺倾向方向滑动的断层,位 移与走向和倾向斜交。因此,总位移在走向和倾向上有两个分量。 当平移分量>上升分量称为逆平移断层;当水平分量<上升分量称 为平移逆断层.
斜交式断层 F1-平移断层;F2-逆断层;F3-正断层;U-上升;D-下降
2、断层的剖面组合类型
断层剖面组合类型
a-阶梯状;b-地堑;c-地垒;d-”Y”字型;e-叠瓦状;f-花状
A-阶梯状断层组合
由若干条产状大致相同的正断层平行排列,在剖面上各个断层 的上盘呈阶梯状向同一方向按顺序依次下降。
阶梯状断层的深部延伸
思考题 1、什么叫断层、断层面、断层线、断盘? 2、什么是相当点、相当层? 3、断距和滑距各有哪些类型?各指什么?
断裂构造之断层
3.构造岩标志 3.构造岩标志
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错动,导致 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错动, 断层面附近的岩石破碎、碾压变形, 断层面附近的岩石破碎、碾压变形, 甚至发生重结晶作用和矿物的定向 排列,产生新矿物, 排列,产生新矿物,形成与原岩明 显不同的新岩石,即构造岩( 显不同的新岩石,即构造岩(构造 角砾岩、压碎岩、糜棱岩、构造片 角砾岩、压碎岩、糜棱岩、 )。构造岩的存在是断层的直接 岩)。构造岩的存在是断层的直接 标志, 标志,碎裂变质岩的延伸方向就是 断层的延伸方向。 断层的延伸方向。
断盘的命名
上盘 NW盘 盘 NE盘 盘
SW盘 盘 下盘
SE盘 盘
二、断层的位移
(一)滑距 断层面上某一相当点(化石、 断层面上某一相当点(化石、结 核等), ),被错开后的直线距离称滑 核等),被错开后的直线距离称滑 总滑距)。 )。滑距在断层走向上 距(总滑距)。滑距在断层走向上 的投影为走向滑距, 的投影为走向滑距,在倾向上的投 影为倾向滑距。 影为倾向滑距。 (二)断距 断距是指断盘两侧对应层之间的 距离。 距离。在不同的剖面上断距具有不 同的分量。 同的分量。
5.根据标志体的错开 5.根据标志体的错开
(二)断层的识别标志
1.地貌标志 1.地貌标志 (1)断层崖 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 (1)断层崖 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常使断层的 上升盘形成陡崖,这种陡崖称之为断层崖。 上升盘形成陡崖,这种陡崖称之为断层崖。 (2)断层三角面 断层崖受到水流的侵蚀切割, (2)断层三角面 断层崖受到水流的侵蚀切割, 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 断层三角面。 断层三角面。 (3)错断的山脊和水系 (3)错断的山脊和水系 山脊和水系沿某一方 向错断常常是断层存在的标志 。 (4)湖泊 湖泊、 (4)湖泊、泉水的带状分布 (5)不同地貌单元的线状分布山区与平原、 不同地貌单元的线状分布山区与平原 (5)不同地貌单元的线状分布山区与平原、高 山与低山等的线状接触带暗示断层的存在。 山与低山等的线状接触带暗示断层的存在。
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地质构造——断裂构造-断层》
〔二〕断层断层指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体发生了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它包含了断裂和位移两种含义。
断层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可到达上千公里,小的几米,相对位移从几厘米到几十公里。
断层不仅对岩体的稳定性和渗透性、地震活动和区域稳定有重大的影响,而且是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和会聚的场所。
在规模较大的断层附近或断层发育地区,常赋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1.断层要素断层由以下几个局部组成,如图2-17所示。
ab-总断距;e-断层破碎带图2-17断层要素图断层面是指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
断层面可以是平面、曲面,也可以是波状起伏面,其上常有擦痕。
断层破碎带有时断层两侧的岩石不是沿着一个简单的面运动,而是沿着一个由许多密集的破裂面组成的错动带进行的,这个错动带称为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中常形成糜棱岩、断层角砾岩、断层泥等。
断层线是指断层面〔带〕与地面的交线。
断层线的方向表示断层的延伸方向,它的形状取决于断层面的形状和地面起伏情况。
断盘是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
假设断层面是倾斜的,位于断层面上侧的岩块叫上盘;位于断层面下侧的岩块,称下盘。
假设断层面是直立的,可用方位来表示,东盘、西盘、南盘、北盘。
断距是指两盘沿断层面相对错开的距离,称为总断距。
总断距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为水平断距,铅〔垂〕直分量为铅〔垂〕直断距。
2.断层的类型〔如图2-18〕(1) 根据两盘相对位移划分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如图2-16所示。
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正断层一般是岩体由于受到水平张力作用使岩层产生断裂,进而在重力作用下产生错动而成。
这种断层一般规模不大,断层面倾角较陡,常大于45°。
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逆断层一般是岩体受到水平挤压作用的结果,所以也称为压性断层。
逆断层规模一般较大,断层面呈舒缓波状,断层线方向常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方向一致,与压应力方向垂直。
构造地质学——断层之二
第四章 断层(fault)
主 要 内 容:
1.断层几何要素 2.断层分类
3.断层各论
4.断层效应
5.断层形成机制 6.断层的观察和研究
7.同沉积断层 8.韧性断层
9.区域性大断裂
一、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
Anderson(1951),用之解释正断层、逆断层和平 移断层的形成与主应力方位关系。
5、岩相和厚度的急变
大型走滑断裂 同沉积断层
二、断层面产状的确定
1、直接测量:野外露头,主要针对中小断 层。
大断层则不易直接测量,可从与其伴生的次级 断层推测。
2、地质填图:填绘出断层界线,用“V”字 形法则确定。
3、钻井资料:如三点法求产状法。 4、物探、地震数据解释断层
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
北京西山奥陶系灰岩中的擦痕与阶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反阶步:有些断层面上的小陡坎并不面向对盘 的运动方向,而是指示本盘运动方向,这样的 陡坎称为反阶步(帕特森,1958)
4、派生构造
a) 羽状张节理和 剪节理
b) 小褶皱
5、断层角砾长轴排列方向
三大系列
分别代 表不同 的深度 层次和 温度压 力环境
2、第一种附加应力状态:
①水平挤压力左侧>右侧; ②水平挤压力向下增大。
3、第二种 附加应力状 态:
水平挤压
力在水平
方向上自
左向右指
数递减。
4. 第三种附加应力状态:
①岩块底面呈正弦曲线分布的垂向力; ②沿底面分别向两侧的水平剪应力。
第四章 断层(fault)
主 要 内 容:
2、构造标志
1)构造线的不连续
2)构造透镜体和劈理化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拆离组合伸展模式
分层拆离组合伸展模式 主要强调: 1. 岩石圈的分层性特征; 2. 大型拆离断层(滑脱 断层)在岩石圈裂陷 伸展过程中所起的重 要作用。
• 变质核杂岩
– 由于岩石圈的伸展、拆离、基底隆升和地表的剥蚀作用 由于岩石圈的伸展、拆离、 使地壳深部的变质岩和深成岩逐渐上升而出露地表, 使地壳深部的变质岩和深成岩逐渐上升而出露地表,这 套深部岩石称为变质核杂岩。 套深部岩石称为变质核杂岩。
变质核杂岩
• 研究表明,在北美 研究表明, 西部Cordillera造山 西部 造山 带中( 带中(从北部加拿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 经美国西部向南至 墨西哥西北部), 墨西哥西北部), 长约3000km、宽约 长约 、 300km的带内,发 的带内, 的带内 育有至少27个变质 育有至少 个变质 核杂岩。 核杂岩。
变质核杂岩的主要特点
1. 外形呈孤立分散的穹隆状产出,直径一般十余公里 外形呈孤立分散的穹隆状产出, 或数十公里。 或数十公里。 2. 由强烈变形、变质的基底(常有岩体侵入)(下盘) 由强烈变形、变质的基底(常有岩体侵入)(下盘) )(下盘 和轻微变形(变质)的盖层(上盘)构成, 和轻微变形(变质)的盖层(上盘)构成,基底与 盖层之间以规模巨大的低角度拆离断层分隔。 盖层之间以规模巨大的低角度拆离断层分隔。
伸展构造型式
(三)拆离断层: 拆离断层: (R. L. Amstrong, 1972)/ 北美西部科迪勒拉伸 展构造: 展构造:大型低角度 犁式/铲状正断层 铲状正断层/异地 犁式 铲状正断层 异地 年轻地层与深层次老 地层。 地层。
伸展构造型式
特征: 特征:
– 介于新的盖层和老的基底 之间; 之间; – 上盘正断层组合:阶梯状、 上盘正断层组合:阶梯状、 半地堑组合; 半地堑组合; – 上盘为异地岩块,下盘为 上盘为异地岩块, 原地岩块; 原地岩块; – 上盘、下盘变形差异,上 上盘、下盘变形差异, 盘为脆性伸展变形, 盘为脆性伸展变形,下盘 为韧性变形; 为韧性变形; – 构造岩:从碎裂岩系列构 构造岩: 造岩—糜棱岩系列构造岩 糜棱岩系列构造岩。 造岩 糜棱岩系列构造岩。
• 基本要点: – 低角度(~12°)大位移正断层的发现; – 伸展变形—大型低角度正断层—旋转变形—上盘旋转正断层— 下盘微弱变形—单剪变形; – 地壳至地幔的伸展减薄具有不均匀性; – 下盘隆升与变质核杂岩;
(三)分层拆离伸展模式 (Delamination—detachmentment model )
大陆裂谷的主要特征: 大陆裂谷的主要特征:
• 地壳有所减薄,岩石圈因伸展明显减薄,莫霍 地壳有所减薄,岩石圈因伸展明显减薄, 面向上隆升; 面向上隆升; • 构造上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正断层为主的地堑、 构造上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正断层为主的地堑、 半地堑组成的复杂地堑系。 半地堑组成的复杂地堑系。地貌上表现为断陷 谷和断陷盆地; 谷和断陷盆地; • 巨厚陆源碎屑堆积 双峰式火山岩(流纹岩 拉 巨厚陆源碎屑堆积/双峰式火山岩 流纹岩—拉 双峰式火山岩( 斑玄武岩或响岩、粗面岩—碱性玄武岩 碱性玄武岩); 斑玄武岩或响岩、粗面岩 碱性玄武岩); • 负重、磁异常 高热 浅源地震,边界表现为明 负重、磁异常/ 高热/浅源地震 浅源地震, 显重、磁梯度带。 显重、磁梯度带。
变质核杂岩的主要特点
3. 拆离断层为一个脆—韧性转变条件下形成的断层带, 拆离断层为一个脆 韧性转变条件下形成的断层带,发育了 韧性转变条件下形成的断层带 从碎裂岩—微角砾岩 角砾糜棱岩—绿泥石化角砾糜棱岩 微角砾岩—角砾糜棱岩 绿泥石化角砾糜棱岩— 从碎裂岩 微角砾岩 角砾糜棱岩 绿泥石化角砾糜棱岩 糜棱岩—片麻岩 片麻岩。 糜棱岩 片麻岩。 拆离断层原始产状近水平,在伸展拆离中变成犁式, 拆离断层原始产状近水平,在伸展拆离中变成犁式,上盘多 发育Domino式断层组合;在变质核杂岩周缘出现箕状盆地 式断层组合; 发育 式断层组合 在变质核杂岩周缘出现箕状盆地— 半地堑,其中常常堆积了一套粗碎屑沉积。 半地堑,其中常常堆积了一套粗碎屑沉积。
(一) 纯剪切伸展模式 (Pure shear )
• 要点 要点: – 共轭高角度正断层系、对称地堑、裂谷盆地 共轭高角度正断层系、对称地堑、 – 岩石物理状态与岩石圈变形 – 水平拉伸纯剪变形与非旋转应变 – 上部地壳至下部地幔的均匀变形
(二)简单剪切伸展模式
(simple shear model)
思考、讨论题 思考、
1. 逆冲推覆构造、飞来峰与构造窗、断坡与断 逆冲推覆构造、飞来峰与构造窗、 断层转折褶皱(断弯褶皱)、 )、断层传播 坪、断层转折褶皱(断弯褶皱)、断层传播 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滑脱褶皱)、 )、断滑褶皱 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滑脱褶皱)、 突发构造、构造三角带、 突发构造、构造三角带、双重构造 2. 绘图说明褶皱与断层的关系。 绘图说明褶皱与断层的关系。 3. 绘图说明逆冲断层的扩展方式。 绘图说明逆冲断层的扩展方式。 4. 简要说明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 简要说明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
第七章 断层与断层作用
• 断层概论 第四节、伸展构造 • 断层作用 (extensional tectonics) • 逆冲推覆构造 • 伸展构造 • 走向滑动断层
一、大陆伸展构造型式
• 以正滑断层、剪切带和拆离断层为主要滑动系 以正滑断层、 统形成的构造型式,包括: 统形成的构造型式,包括: 地垒—地堑 地堑( (一)地垒 地堑(Horst and Graben)
4.
三、关于大陆伸展模式
• McKenzie、Wernicke、 Eaton、Lister的大 、 、 、 的大 陆伸展构造模式: 陆伸展构造模式:
– – – 纯剪模式( McKenzie ,1978) 纯剪模式( ) 单剪模式( 单剪模式( Wernicke ,1985) ) 分层剪切模式( 分层剪切模式( Eaton,1980;Lister等,1991 ) , ; 等
思考、讨论题 思考、
地垒与地堑、 地垒与地堑、半地堑 拆离断层及特征 裂谷的基本特征 变质核杂岩的主要特征 绘图说明大陆伸展的简单剪切模式 和纯剪切模式。 和纯剪切模式。
二、变质核杂岩
70年代研究美国西部 年代研究美国西部Cordillera 造山带时发现 年代研究美国西部 的一种特殊构造单元, 的一种特殊构造单元,并提出变质核杂岩的 概念, 年代以来研究甚广 年代以来研究甚广, 概念,80年代以来研究甚广,并掀起大陆伸 展构造研究的高潮。 展构造研究的高潮。
二、变质核杂岩
伸展构造型式
(二)裂谷
• 概念提出:J. W. 概念提出: Gregory (1894), , 东非裂谷 • 概念:岩石圈板 概念: 块作背离水平运 动或地幔隆起时 地壳中发育的断 陷谷。 陷谷。
大陆裂谷(如东非裂谷 )
陆间裂谷(如红海—亚丁湾裂谷 )
大洋裂谷(如大西洋中脊的裂谷 )
伸展构造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