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维健教授解秘中医养生
翁维健教授话养生
翁维健教授话养生本报记者黄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翁维健教授家宽敞的客厅里,记者看着年愈古稀的翁教授红润的面孔,挺直适中的身材,便向老专家提了一些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作为养生康复研究方面的专家,他的一些见解颇具新意。
翁教授说,养生保健作为世界预防医学的重要补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越来越多地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
养生是一种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防病健身、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如何养生呢,我们首先应了解自己的——体质和体能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
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
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
”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又有:“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老伤者,中气必损。
”由此不难看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体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如何改变不良的体质状态,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
但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中,只要我们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施,是可以纠正体质上的偏颇,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体能是人类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是从体质派生出来的。
这是一种使工作学习时表现活跃、愉快而不感到疲乏,同时还有余力去从事个人所好的休闲活动,以及能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体能训练不是仅指运动员,任何人的体能都可以通过训练、锻炼得以加强,但必须要方法得当,因人而异,持之以恒。
当今人们的体质、体能普遍下降,这将导致疾病丛生。
养生保健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要面向病前,即面向——亚健康状态翁教授说,现代人常受到来自社会、工作和家庭等诸方面的压力,再加上环境污染,引起人的健康状态的改变,表现为体力不支、疲劳等现象,即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本身仅是功能的紊乱,但若不及时纠正,各种疾病将会接踵而来。
赵水梁药膳大师开微博
赵水梁药膳大师开微博总有人发微博问其养生秘诀,他答:要心态平衡、营养平衡、动静平衡。
翁老心态确如二八年华,不仅到歌厅唱歌,唱的还是时下流行歌曲。
笔者很早就熟知翁维健这个名字,他是《药膳食谱集锦》的作者,由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出版。
这本书里的450种药膳食谱,有的来自《饮膳正要》、《本草纲目》、《食医心境》、《扶寿精方》等有关“食治”专著,有的源于“偏方治大病”的民间验方,方方注明出处。
翁维健以他多年从事中药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实践为基础,博览古今医书,广纳民间良方,将本草、食疗、养生三者熔于一炉,为药膳食谱“集锦”。
30年前,笔者初涉药膳,无论是个人实践,还是专业研究,都离不开此书。
后来此书被转送给同行。
2022年,笔者无意中发现此书再版,如获至宝,立刻收入囊中。
只是后来经不住一位同行苦求,又送给了他。
2022年,在一次研讨会上,笔者第一次见到此书的作者翁维健,他背来一大包书送给大家,正是《药膳食谱集锦》的“私家版本”。
为何是“私家版本”?原来这本书出版社不再印刷,可有所求的人大有人在,来人来电来函找到翁老,有的以亲情、交情为由,有的则不计价钱,无论如何想得到这本书。
在此情形之下,翁维健自费复印200本,用于免费赠阅。
获赠者都啧啧称奇,书的内容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作者自费印书,免费赠送更是罕见。
这本书此后笔者一直珍藏,不肯轻易示人。
其实翁老一直没有停止笔耕。
鉴于网络养生信息鱼龙混杂,他又开通了“翁氏养生”微博。
2022年3月1日,79岁的翁维健发表了第一篇微博:“职场打拼的白领女士,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常会有心感忧虑之时。
古代名医张仲景方:生甘草5克,小麦15克(炒黄),小枣5个(撕碎),放入保温容器,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频饮,常饮缓解。
”这条短短的养生微博,既实用又简便。
在翁老的微博中还能读到不少有趣的验方:“有在漆器厂工作的一朋友因为经常接触大漆皮肤过敏,最后导致汗腺封闭不能排汗,看遍了各大医院无果,最后老中医告诉他,每天顿顿吃肉皮冻,他吃了3个月。
老年防健忘5法
16快乐养生 2013.07⊙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翁维健作者简介老年防健忘5法酮类、花青素类等。
为此,首先要做到膳食平衡,在此基础上注意营养素的补充。
中医认为,健忘人群的饮食应以健脾益心,滋肾填精,化痰清心,活血化淤,滋肾阴,降虚火等为主。
可适量吃些能健脑益智的食物,如茯苓、葛根、枸杞子、核桃仁、黑芝麻、红花、红景天、胡麻子、黄芪、菊花、葵花子油、莲子、龙眼肉、麦芽、牡蛎肉、芡实、人参、桑葚、山药、山茱萸、山楂、酸枣仁、天麻、五味子、益智仁、银杏叶、薏苡仁、银耳、远志、紫苏子等。
下面介绍2款由以上原料制翁维健 教授,“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创导者,1993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
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主任、中医营养教研室主任等职。
并兼任中国保健协会、中国药膳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学会副会长等职。
近年来在国内外出版的著作有《常用中药》、《中药应用鉴别》、《药膳食谱集锦》、《中医饮食营养学》、《食补与食疗》等。
健忘者,多表现为失眠、形神疲惫、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痰浊食积扰心所致健忘者,多表现为胸闷、恶心欲呕;血脉淤阻所致健忘者,多表现为失神、言语迟缓、胸闷气短等。
老年人健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式,也无天然妙药,所以防患于未然就显得特别重要,而防健忘最关键的就在于养脑。
科学健脑可以通过以下5个方面调理——合理饮食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细胞活动和记忆需要足够的葡萄糖、优质蛋白质、卵磷脂、胆碱、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 12和叶酸)、胡萝卜素和各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多酚类、黄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后对往事或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
美国老年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普里特博士认为,人脑在15~20岁以后即开始衰退,但这种衰退不至于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25岁以前记忆力处于最高峰;35~45岁,人的认知功能会保持一定水平;从45岁开始,大脑发生变异和萎缩, 65岁以上则尤为明显。
翁维健:饮食保健信科学
翁维健:饮食保健信科学作者:崔普权来源:《科学养生》2008年第06期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保健专家的翁维健先生虽然年届古稀,满头银发,但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在他东直门的家中接受采访时,十分健谈。
翁维健,1933年出生,1950年之前学西医,1951年开始转攻中医,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1983年,创立国内第一个中医营养专业并任教研室主任。
1986年,创立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并任教研室主任。
在中医中药教学、科研工作及食疗、养生康复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贡献。
翁教授说,中医营养保健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更深层次地讲,就是利用天然饮食,将人体保持在最佳状态(甚至超常状态)中。
食物性能的补与泻两大特性,最能体现中医营养学的主旨。
他说,食物补则补气、养血、填精;泻则解表、下火、去毒。
中医营养学在生活当中的意义,与药物大致相同,这与西方药学中的营养概念不同,西方主张将食物与药物决然分开,不赋予食物以直接保健的作用。
然而在日益兴起的“天然疗法”中,中国食物的保健与治疗作用得到了广泛承认。
翁维健教授几十年来从事研究中国古代保健医疗食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因而他被世界誉为“打开食疗宝库的人”、“养生康复医学的带头人”。
他所研制的中国保健食品(寿膳)和医疗保健食品(药膳)食谱达千种之多。
翁先生的药膳食谱当中所介绍的药膳,并非含有药物的食物,而是有关天然食物含有药物般的作用,对人体是绝对无害的。
翁先生说,中医食疗、药膳是中医五千年来对人类杰出的贡献。
“疗效食品很值得研究和发展”。
翁教授说,药、膳同食,体现了人们膳食结构、饮食习惯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那种只讲究色、味、香、形,这不全面,还要加上“质”,这个质就是营养丰富、有保健作用。
疗效食品对人体无副作用,只要科学引导,容易被人接受,好处很多。
现代科学同样不排斥“以形补形”这一中国营养学的精髓。
杏林“奇葩”桃李芬芳
杏林“奇葩”桃李芬芳作者:梁海清李宁高雅来源:《养生大世界》2014年第09期近日,本刊记者有幸走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创始人翁维健教授,想了解他多年来在中医养生康复专业方面的艰辛研究历程。
下面是记者和翁教授的谈话择要。
《养生大世界》:多年来您为创建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想请您先简述一下您的学习经历。
翁维健:我1952年毕业于天津公立药科学校,本是学西药学的,毕业后曾在天津护士学校任药理学教师。
1956年,国家成立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所中医学院。
那时,23岁的我响应国家号召,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成为由西医转学中医的大学生。
经过6年刻苦学习,毕业留校任教,一直到1997年退休。
《养生大世界》:您任教四十年来都从事过哪些工作?翁维健:长话短说吧。
四十多年来,在本院曾从事医院医疗教学管理,还负责临床医疗和中药、中医养生康复等方面教学工作。
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副主任、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主任和中医营养教研室主任、教授和主任医师等职务。
《养生大世界》:那您后来怎么想起要创建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呢?翁维健:这是个有趣的故事,概括一个题目就叫“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1981年秋季,我的老师马继兴和谢海洲受人民卫生出版社邀请,准备为唐代孟诜和张鼎编著的《食疗本草》进行辑佚注释工作。
由于此书涉及很多古本草著作内容,工作量很大,因此二位老师想让我和另一位老师参与编写。
我很高兴地接受了此项工作任务。
《食疗本草》不仅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书,也是很有临床价值的经验方集。
该书原作者孟诜(约公元621-713年)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撰有《补养方》、《必效方》等书。
《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订,改名为《食疗本草》,专论食物疗疾。
原书已佚,仅有残卷及佚文,散见于后世本草著作中。
自本世纪初期在敦煌发掘出《食疗本草》残卷之后,有的学者对该书进行了一些辑校复原等工作。
但在佚文的整理、搜集方面,仍存在着资料欠缺、出处不详等缺点。
春分食疗方 调神提颜值
养生康复学开创者、食疗药膳名家翁维健的新书《饭菜就是特效药》按节气给出不同的饮食调理方案。
春分时节通过饮食可以调神提颜值,现选编推荐给读者,春天来了,一起美丽吧。
春分食疗方调神提颜值□翁维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依据天人相应理论,认为四季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大节气的温、热、凉、寒交替变化时,对人体生理均有一定影响。
把握住节气转变的特点规律,不失为人体除旧布新的契机。
春分,就是调神提颜值的好时机,以下从三方面给出饮食调理方案。
春分调睡眠春分时节,气候骤变会致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很多人也会因此出现或失眠或嗜睡的症状。
失眠日久,往往会伴有头晕,头痛,健忘,倦怠或食欲不振等症。
失眠的饮食调理原则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为主。
嗜睡,则是一种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嗜睡为脾失健运、心阳不振等因素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以健脾气,益心气,宣肺气,助阳气为主,也可食疗调理。
安神酸枣仁地黄粥取碎酸枣仁、生地黄各15克,加水适量制成汤剂备用。
大米100克,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至7成熟,再加入汤剂,继续煮至黏稠即可。
每日食用1次,可分顿佐餐食用。
经常食用本品具有滋阴安神功效,适合心肾阴虚,低热,入眠困难和早醒失眠者食用。
防困“大枣茯苓粥”取大枣50克,茯苓(掰碎)15克,小米100克。
共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将粥煮熟即可。
每日食用1次,可分2顿佐餐食用。
经常食用本品,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功效。
适合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血虚面色huang(白+光)白,大便溏稀等症的嗜睡者。
若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症状较重,并伴有口干发黏,可将茯苓改为安神兼有燥湿作用的“赤茯苓”。
美颜食疗春季,人体可借大自然升发之气,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进行护肤美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颜“莲花饮”据文献《日华子本草》记载:“镇心,益色驻颜。
”将适量干莲花(荷花)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片刻后,代茶频频饮用,边饮边添加沸水,味淡为止。
翁维健教授解秘中医养生
翁维健教授解秘中医养生
翁维健
【期刊名称】《健身科学:中老年》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由中医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内容可以看出养生原则,即体现或补、或泻、或调三条原则。
(一)养生求补:“补”是补充、补益、补养之意。
机体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 即会表现为体质或体能方面的衰退,通过采取进补养生方法可使机体恢复健康。
这就是《内经》所说的“虚则补之”原则。
(二)养生求泻:“泻”是排除、清理、
【总页数】1页(P)
【作者】翁维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12
【相关文献】
1.翁维健:维护大众健康——读《药膳食谱集锦》和『翁氏养生』微博
2.翁维健与他的养生理念
3.翁维良教授治疗复杂性心律失常经验谈
4.翁维良教授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经验举例
5.翁维良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动态诊疗方案可视化分析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八旬名老中医的冬季养心法
八旬名老中医的冬季养心法作者:翁维良张东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8年第12期上工治未病,翁老非常重视养生保健、未病先防。
初见翁老时,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言谈举止间透露的精神、干练、自信让人折服,完全想不到这位幽默的老人已经82岁高龄了。
注重养生,是翁老日常生活的写照,无论是饮食、起居都有着养生的思考。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陪伴翁老十几年的三样法宝——一袋调料、一包散剂、一壶代茶饮。
翁老的这包“调料”中,有高良姜、荜拨、陈皮、干姜、黄姜、肉桂等。
这些都是大家日常烧菜或是烹火锅时常用的调料,有何特殊?翁老告诉我们,这袋“调料”可不仅仅能烧菜煮火锅,关键时刻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原来,这些看似是调料的食材均是药食同源之品,被翁老巧妙配伍了之后这袋“调料”就成为了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的效方,也是翁老多年总结治疗心阳不足证经验的总结。
翁老不仅经常开给病人以治疗疾病,自己也常吃。
【药材】黄芪、三七、太子参、高良姜、荜拔、桂枝、丹参、赤芍、郁金等【功效】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用于心阳不足证。
其中黄芪是补气的良药,太子参补气效较人参稍弱,但性味平和不易上火;三七活血止血,行气散瘀,堪称理血药中的理气药。
高良姜、荜茇、桂枝皆温热,对于提振心阳有好处。
丹参、赤芍、郁金皆善活血化瘀。
诸药同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效力甚强。
翁老对自己的健康十分关注,遵循治未病的原则,考虑自己的年事已高,常见气虚的症状,应当补气强身。
翁老坚持定期体检,曾经发现动脉里有斑块,虽没有任何不适,但翁老对此高度重视,提前使用了活血的方法,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翁老以活血、理气的药物为主,根据自身辨证配伍其他药材,这便是养心散剂的由来。
【药材】三七、丹参、山楂、葛根、木香【提醒】翁老推荐的这个散剂是用于日常保养的,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用药前一定要去咨询专业的医生。
这个方剂虽不能直接使用,但重视身体状况,及时调理、积极保健的健康思想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学习的。
秋季养生:四面出击防秋燥
秋季养生:四面出击防秋燥作者:翁维健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2年第9期翁维健作者简介翁维健,教授,“中医养生康复” 专业创导者,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
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主任、中医营养教研室主任等职。
并兼任中国保健协会、中国药膳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学会副会长等职。
近年来在国内外出版的著作有《常用中药》、《中药应用鉴别》、《药膳食谱集锦》、《中医饮食营养学》、《食补与食疗》等。
入秋后,夏季的炎热慢慢散去,然而,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们感到舒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秋季气候偏干燥,空气湿度低且凉意逼人,容易诱发呼吸道、肠胃等各种疾病,还会使人出现乏力、失眠、头晕等“秋乏”症状。
秋季易发三种疾病“立秋”节气虽过,但夏日阳气尚未消退,秋日阴气也尚未透达,燥,就成为秋季主气。
防燥、防伤阴就成为秋季的主要养生措施。
秋燥伤人中医上称为伤阴。
中医认为,水为万化之源,是阴中至阴。
秋燥伤阴,伤津液,继而伤血分,耗气分,主要表现为体表发热、口干、舌燥、皮肤瘙痒、口渴、尿少、尿黄、疲惫、乏力、心慌、头晕、目眩、便秘等。
所以秋季应特别注意三种情况的侵扰,以免旧病复发。
咳嗽五行学说里秋季和肺均属“金”,中医常说“肺金”。
秋燥首先犯肺,引起咳嗽。
肺为娇脏,为上焦,水之上源,上火征象未得清理就会引起咳嗽,多表现为无痰、少痰、干咳,兼有音哑、咽痛或轻微发热等,中医辨证为肺燥咳嗽。
对症状较轻的肺燥咳嗽,可多喝些水,或吃些梨、白萝卜、鲜百合等清肺热养肺阴食物,如做一道百合萝卜汤或百合秋梨汤可减轻症状。
上火上火是对人体耳、鼻、眼、口、舌、齿、咽喉等部位所表现的一系列“火”、“热”症状的概括,例如,烂眼边、目赤、眼屎、耳鸣、耳堵、鼻塞、烂嘴角、口干、舌燥、舌红、苔黄、口黏、口腻、口疮、口腔黏膜溃疡、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等。
师友零金碎玉录(续4)
吨, 梅花牌蚕丝和高平丝绸一样都是传统名牌产品 。
考雄蚕 娥 即原 蚕 娥 , 称 晚蚕 娥、 娥等 , 出典 为 又 天 其 《 医别录》 名 中品, 多种本草亦有记载 。原蚕 娥系指 1年两 度孵 化的蚕称原蚕 , 成虫 为蚕 娥 , 其 因为 蚕 的生命 周期很
一
词是错 误 的 , 因为按 照 中医药理论 , 夜梦遗 精大 体有 虚
啊! 传说黄帝之正妻 螺祖教 民养蚕 于 山西省 东 南部 夏县
一
实两类 , 一般认为遗精 、 滑精属 虚者 当补 , 溢精或 称精溢是 指青壮年或久旷精满 自溢者不 属病态 , 而龟 龄集 是一派 补
肾壮 阳之品 , 安能 再用 于 “ 瓶满 自溢” “ 梦精 溢 ” 证 的 夜 之
每次用 1 5g 未 见 明显毒 副作 用 , 其腥 臭 味相 当严 0—1 , 但 重 , 的病人 不愿服 用含 有本 品 的汤 剂 , 有 因为 服后感 到恶
心, 因此临床上可将蚕娥烤 干研末 , 入零号 胶囊吞 服 , 装 可
解 决呕恶的不 良反应 。《 千金要方 》 是原蚕 娥研末 , 炼蜜 为 丸服 , 可谓异 曲同功 。中成 药 中配用 蚕娥者 似 当首推 山西 的特产 、 名产——龟 龄集 , 药 已有 4 0多 年 的历史 , 中 该 0 《
载能起阴萎 , 精强 志 , 于生育 , 接不 倦 , 益 敏 交 ……若使 阴
虚火盛而 用 此 为 淫戏 之 术 , 阴 愈 竭 而火 益 盛 , 不 速 则 欲
毙” 。这大概就是《 医别 录》 名 之言有 小毒 的注释 。就 笔者
的临证所见 , 品确有 补肾强精 , 本 改善 E ( D 勃起功能 障碍 ) 和精液质量 、 进受 孕 的作 用。去 年 冬天 曾治 一郝 姓 男 促
20161128北京养生堂:翁维良讲老中医的法宝
20161128北京养生堂:翁维良讲老中医的法宝现在医学不断地发展,但是,我们还是要相信中医治疗法,名老中医的养生法宝是大家都想要知道的,究竟怎样养生才是健康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老中医的法宝是什么吧。
下面是该视频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翁老介绍,中医认为心动过缓与心阳虚、心气虚关系大,如果您有以下症状,并且小心率长期在每分钟60次以下,就要尽早就医了。
心动过缓1、辨在心与在肾:一般而言,初病在心,久病及肾。
在心者以心悸为主,伴有自汗,背寒,舌质淡,苔薄,脉结代;在肾者多有腰酸,尿清长,或有淋漓不尽,畏寒肢冷,面浮肢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
2、辨气虚与阳虚:气虚者表现为心悸,怔忡,自汗,疲倦乏力,舌淡,脉弱;阳虚者尚兼有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齿痕等。
五十营呼吸养气法中医养气法如同养精法一样,遍及药物、食养、针灸、导引、气功各个领域。
这里仅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五十营呼吸法。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之气一个昼夜12时辰要运行“五十营”,就是运行14条经脉50周。
与此相应,为了符合营气和卫气的流动,呼吸就要放慢,6.4秒一次呼吸是正常的。
呼吸放慢,我们脉搏渐渐也会放慢,生命进程也就放慢,寿命就越长。
所以说慢呼吸,长寿命。
五十营呼吸养气法就是把呼吸放慢到6.4秒,并形成一种习惯。
这里介绍一种顺呼吸的方法:第一是吸气的时候腹部隆起,呼气的时候腹部收缩,这叫做顺呼吸。
《老子》曾说过,天地就像一个风箱,人体在呼吸时如能做到腹部有节律的隆起、收缩,像是在拉风箱,就达到要求了。
第二是慢呼吸有四个要求,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
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要放慢;匀,要匀称;细,就是要细微,不能粗猛。
还要注意:“吸人一大片,呼出一条线。
”吸进去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清气,要吸入一大片,呼出来的是体内的浊气,要慢慢呼出,呼出一条线。
动功的“五心养神法”动功的“五心法”,是取人体的五个中心穴位进行按摩。
为桃杏李子正名放心吃别过量
为桃杏李子正名放心吃别过量
又到了桃红、杏熟李子甜的季节,自幼我们就经常听大人们在耳边叨念:“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邀请中医养生教授和现代营养学专家同时给您解开这萦绕民间多年的说法,看看它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翁维健教授在撰写此文时查阅了大量的古代经典文献,马冠生博士身在瑞士世界卫生组织为撰写此文和编辑多次沟通,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令我们敬佩。
恶意评价毫无根据
■出场专家
翁维健:教授,主任医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夏季到了,桃、杏、李3种水果该上市了。
当人们提起这3种水果的时候,头脑里可能会浮现出那句俗语:“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三个水果为何得到如此恶名?
据笔者在元代一本《日用本草》中得到证实。
本书作者在杏子条目中说:“谚语,桃饱,杏伤人,良有意也。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早在700多年前在民间就流行这句本是好意的口头谚语,但到后来有人又说吃李子能死人,恐怕就无根据了,纯属恶搞而已。
现在我们就以中医的观点,梳理一下这3种水果的功效,好让大家给它们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桃子、杏子、李子都是蔷薇科植物桃树、杏树、李树的成熟果实,。
保健专家吉良晨、翁维健谈养生
保健专家吉良晨、翁维健谈养生作者: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4年第06期翁维健,1933年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中医营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学会副会长。
1951年开始转攻中医,在中医中药教学、科研工作及食疗、养生康复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贡献。
吉良晨,字晓春,满族,北京人,1928年2月出生,从医六十余年。
酷爱方术医药,喜嗜弄拳击剑,为买氏形意四代传人,露蝉门下五世弟子。
弱冠兼攻中医经典,博览方书。
21岁即悬壶京都,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而且有着深刻的理论思想。
在人类对生命与健康的理解发生变化的同时,中华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正日益引起国际医学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
养生当以防为主养生又称道生、摄生,是养生之道。
天有三宝是日月星,地有三宝是水火风,人有三宝是精气神。
到底这个精气神是什么呢?“精气”也就是“正气”(真气),泛指生命的精华物质及其功能。
比如说人的津液,人的血液,都可以说算精。
有了这个物质基础才能生成气,气本身就是动力,就是能量,就是活力。
所以有了精,才能有气,精气充沛了,才能体现出神。
养生的内容非常广泛,方法也很多,历代的养生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养生,要把“防”放在第一位。
《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张仲景《金匮要略》开篇即讲“上工治未病”。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提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人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
以“治疗为辅,预防为主”的思想来进行,能够防范于未然。
只有保证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
过去往往强调带病坚持工作,现在是有病赶紧去医院进行治疗,不要失去治疗的机会,所以“防”是最主要的。
养生的方法养生的方法大体归纳有三,一为食养,二为药养,三为气养。
健康靓丽可以吃出来
健康靓丽可以吃出来初春,又值三八妇女节,中医养生泰斗翁维健教授在北京青年报社,进行了一堂关于女性春季养生、美容讲座。
78岁的翁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专业的创始人,20多年来又挖掘了不少古法美容养生秘方。
对于养生和美容领域的心得,翁教授一直身体力行,虽然年近耄耋,却思维敏捷,精神抖擞,红光满面。
想做健康、美丽的女性,听听翁教授怎么说。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需要排出浊气中医认为人闷了一冬天身体内有许多的浊气,到了春天,万物复苏,人也应该把体内积压的有害东西都发散掉,因此在饮食方面主张以清淡为主。
大家都知道开春要吃点豆芽、芹菜、荠菜、百合这些蔬菜都有助于发散,还有一些属于药膳的方子,也非常便于操作,行之有效。
冷浸绿茶这是一个古方,后来传到日本。
中医说食物、药物都分三性:温热、寒凉、中性的。
绿茶属于凉性。
怎么喝呢?头天晚上睡觉前,拿凉开水把绿茶沏上搁在床头,早上起来空腹,先把这杯茶喝了,你会觉得一天都很清爽。
科学证明茶叶中的五大成分,其中两种是怕热的:一个叫茶多糖,一个叫茶多肽。
如果温度超过100度就被破坏了。
因此为了保护茶里面的这两个有效成分,就先用凉水泡。
喝剩下的茶渣子继续拿开水沏,茶叶里的茶多酚、茶氨酸和茶色素不怕热,也能够泡出来,这样喝茶的话,五个成分都被摄入了。
经过几十年食用结果证明,冷浸绿茶除了能在春天发陈,还有利于稳定血糖和血压,甚至能辅助降血糖和降血压。
牛蒡汤春天里第二个好饮料就是牛蒡汤。
牛蒡是好东西,菜市上就卖,很多人没有留神过,日本人就非常欣赏牛蒡汤。
把牛蒡洗干净,然后切片拿水煮,煮出的颜色是天蓝色的。
牛蒡汤既能够清表热,也能够清里热。
比如春天你稍微上点火了,眼睛发红,嗓子发干,还有点燥热,就喝牛蒡汤。
风热感冒了,眼睛红,嗓子紧,有点发烧,牛蒡的根也能够清内热。
桑菊饮桑叶不要在药铺买,药铺里的桑叶有药味,也比较陈旧,茶叶店里卖的就非常干净,是绿色的干叶子。
菊花一般分白菊花、黄菊花和野菊花三种。
把好三关健康过冬季
把好三关健康过冬季作者:翁维健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2年第12期《说文解字》说:“冬,四时尽也。
”冬季是四季当中最后一个季节,温度下降,阴寒之气逐渐显现,按照顺应自然的中医养生原则,冬季养生就要做到“一藏,二养,三防寒”。
而要做到这三点,日常生活中就要把好饮食、衣着和洗浴这三关。
在冬季,人体首先要保护和收藏体内“阳气”。
中国传统文化是形象思维,人们感受到冬季万物萧条,植物凋零,动物蛰伏或冬眠等自然现象,就联想到人的活动也要像动物一样,在冬季收藏“阳气”,保护体能。
按西医的说法,人在寒冷的环境里要保存热量、能量。
由此看来,科学无界线,在冬季预防保健方面,中西医道理是一致的。
要收藏“阳气”就先要“养”,或者说“养”是为了“藏”。
养是滋养,为了储备冬季足够的阳气。
滋养的措施包括营养平衡、生活规律、适量运动、适当休息、早睡不熬夜等。
应对寒冬只纳藏、养护阳气还不行,另外还需防寒气。
这就是中医冬季养生关键:“一藏,二养,三防寒”。
但是怎么从实际出发,才能在冬季养出一副好身板呢?这就得从生活细节做起,把好饮食调养、穿衣戴帽、洗浴这三关。
饮食调养为首要俗说:“民以食为天”,饮食调养在养生保健措施中占首要地位。
冬季想做到身体纳藏阳气、滋养阳气和防寒,也要从调理饮食着手。
中医理论认为:人有虚、实、寒、热表现,食有补、泻、温、凉四性。
冬季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身体机能处于虚寒状态,此时就应适量用一些平性或温热性食物来调整。
饮料方面可选择红茶、熟普洱茶、咖啡、可可、热牛奶、羊奶等。
菜肴方面可选用猪、牛、羊等红肉,因其铁元素含量较高,可提高血红蛋白携氧功能,起到增强“体内供氧”的作用,从而增强防寒功能。
适合冬季食用的红肉类菜肴有葱爆炒羊肉、芫荽爆炒里脊、姜丝炒猪肉丝、红烧四喜丸子、红烧咖哩牛肉等。
下面为大家介绍3款冬季温补性质的传统养生美食——温脾肾姜桂红茶枣蜜饮原料:红茶3克,桂枝(中药店有售)2克,生姜丝、枣花蜂蜜适量。
翁维健:维护大众康健——读《药膳食谱集锦》和“翁氏养生”微博
6月 1 日 , 今 天 是 六 集 锦 》出 版 。
儿 童 节 , 小 朋 友 们 节 祝
( 辑 编
王 滨 生 )
露癣 碍 霹
21 1 02年 o月 第 1 期 0
糍
獭 瓣
自 《 膳 正 要 》《 草 纲 方 : 甘 草 5克 , 麦 1 饮 本 生 小 5
日 快 乐 !夏 季 天 气 变 得 炎
小 目》《 医 心 境 》《 寿 精 克 ( 黄 ) 小 枣 5个 ( 热 , 朋 友 们 容 易 食 欲 不 食 扶 炒 , 撕
然 地 占 据 重 要 位 置 。也 就
医食 疗 小 妙招 轻 松 化解 :
乌 梅 3 6粒 , 蜜 适 量 , ~ 蜂
放入 保 温 瓶 7 0度 热 水 中
浸泡 9 0分 钟 , 可 饮 用 。 即
在这 时——2 1 0 1年 7月 , 国 家 新 闻 出 版 总 署 公 布 2 4种 不 合 格 养 生 书 籍 下
方 》等 有 关 “食 治 ” 著 , 专
碎 ), 入 保 温 容 器 , 沸 振 , 化 不 良 。 这 里 给 家 放 用 消
有 的 源 于 “ 方 治 大 病 ’ 水 浸 泡 后 代 茶 频 饮 , 饮 长 们 提 供 一 个 民 间 验 方 偏 ’ 常
橘 的 民 间 验 方 , 方 注 明 出 缓 解 。”这 是 翁 维 健 2 l “ 枣 饮 ” … … 有 此 症 的 方 02
名 人 中 心 授 予 “世 界 名 人 ” 号 。 退 休 后 仍 致 力 称
有 的 以亲 情 、 交 情 为 由 , 有 的 则 不 计 价 钱 , 论 如 无 何 都 想 得 到 这 本 书 。在 此
食物的相生相克【食物相克不存在】
食物的相生相克【食物相克不存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这一古老哲学思想在国人文化传统中积淀很深,衍生到饮食域最典型的就是“食物相克”了食物相克类物备受追捧,搭配禁忌的各类说法被广为传抄,根由是什么?一些来自中医古籍的“谆谆教诲”是科学的吗?文化与科学的界限是否常在不自觉中被混淆?饮食的身体获益与心情体验是不是已经背离了科学之道、自然之道?且看王兴国老师的署名文章――关于食物相克,即搭配禁忌的说法很多,自古就有,一直在民间流传。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饮食营养的关注度提高,这些内容频繁出现在报纸、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体上。
与此有关的出版物很多,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你都可以看到一排排关于食物相克、搭配禁忌之类的读物。
不但版本多,而且销量看好,实际上,近年来有关“食物相克”的书籍一直占据生活类图书销售排行榜的高位。
“连续数月荣登全国生活类图书排行榜榜首”“自2003年8月出版至今已重印10次”“贝塔斯曼书友会2004年、2005年度生活书上榜图书,卓越网2004年、2005年度超级畅销生活书,当当网2004年、2005年度上榜生活书,荣登全国各大书城畅销生活书排行榜”等说法随处可见。
这些书的封面或古色古香,或美轮美奂:书名或正言厉色,或危言耸听,不管这些读物的包装如何充满现代气息,它们的表达如何时尚,里面装的内容实际上都是“陈年旧酿”――可惜它们却不是上,关于食物相克的种种说法越整理越多,从十余种到数十种,再到数百种,笔者相信食物相克的说法很快会罗列至上千种之多,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几乎任何两种食物一起吃都是相克的。
食物相克为什么这么流行食物相克日益流行且深入人心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古老哲学思想在国人文化传统中积淀很深,食物相克的“理论”很容易被国人理解,也很容易被接受。
更关键的是,像食物相克这样的“科学知识”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那些传抄,总结、整理、传播这些“知识”的人,没有一个对这些说法进行过哪怕是最简单的验证,即吃一次试试!更可悲的是,就算有人吃过相克的食物也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可人们还是宁愿相信这些古老且不贴谱的说法,而不相信自己或别人的验证。
饮食决定健康
饮食决定健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翁维健教授受广东省保健协会之邀,来到花城广州传授中医养生经验。
第一眼看到翁教授本人,就知道他一定有很深的养生功夫,因为81岁的他身板硬朗、鹤发童颜,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台下几百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听到精彩之处,不时爆出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翁教授从40多岁开始就特别注重养生,如今已经81岁了,气色红润,没有老年斑,而且身体健康,每年体检血压、血糖都正常,连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增生都与他无缘。
翁维健说,中医养生内容十分丰富,但最主要是调整生活行为——平衡心态(心养)、平衡饮食(食养)、平衡动静(形养)。
其中,食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饮食决定健康,饮食决定生命!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也说过:“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食饮有节,谨和五味”。
意思就是说,食物要丰富多样,什么都吃一点,最好每天能吃30种杂食,营养即可平衡。
但要有所节制,不能因为味道好,喜欢吃,就不加节制。
翁教授说:“要想长生,肠胃得清。
”即要控制饮食,每一餐都吃七成饱,让自己有饥饿感。
吃饭要“慢吃等饱”,要避免吃得多,首先要避免吃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