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

合集下载

电泳的概念

电泳的概念

电泳的概念电泳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分离技术。

它利用电场作用于带电粒子(通常是蛋白质或核酸),使它们在凝胶或液体介质中移动,从而实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电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酶等,是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的运动作用,使它们在凝胶或液体介质中移动。

在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移动。

正常情况下,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但与粒子大小和形状、电荷密度、介质性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不同的生物分子在电泳过程中的运动速度和迁移距离也会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和纯化。

电泳技术的种类很多,包括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等。

其中,凝胶电泳是最为常用的电泳技术之一。

它利用凝胶作为介质,将带电粒子分离开来。

凝胶电泳可分为平板电泳和垂直电泳两种。

平板电泳是将样品涂在平板上,然后在电场中分离,常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

垂直电泳则是将样品置于凝胶中,然后在电场中进行分离,常用于分离DNA片段等小分子。

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电泳技术,它利用毛细管作为介质,将带电粒子分离开来。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效率高、时间短,常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等小分子。

等电聚焦电泳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等电点的电泳技术。

在等电聚焦电泳中,蛋白质会在电场作用下向等电点移动,当蛋白质到达等电点时,电荷中性化,停止移动。

这种电泳技术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双向电泳是一种将垂直电泳和平板电泳结合在一起的电泳技术。

它可同时对样品进行两个方向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辨率。

总之,电泳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离和纯化技术,它在生物科学、医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泳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泳的名词解释

电泳的名词解释

电泳的名词解释
1、电泳是什么
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2、电泳原理
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的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的碱性物质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它包括四个过程:电解、电泳动、电沉积、电渗。

3、应用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做蛋白质纯度的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时具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可以将分子大小相同而带不同数量电荷的物质分离开,并且还可以将带相同数量电荷而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其分辨率远远高于一般层析方法和电泳方法,可以检出10-9~10-12g的样品,且重复性好,没有电渗作用。

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其原理是带
大量电荷的SDS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克服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电荷的
影响而得到恒定的荷/质比。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蛋白质分子
量已经比较成功,此法测定时间短,分辨率高,所需样品量极少(1~100μg),但只适用于球形或基本上呈球形的蛋白质,某些蛋白质不
易与SDS结合如木瓜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此时测定结果就不准确。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蛋白质定量。

电泳后的凝胶经凝
胶扫描仪扫描,从而给出定量的结果.凝胶扫描仪主要用于对样品单向电泳后的区带和双向电泳后的斑点进行扫描。

4.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免疫电泳可用于①检查蛋白质制剂的纯度;
②分析蛋白质混合物的组分;③研究抗血清制剂中是否具有抗某种已知抗原的抗体;④检验两种抗原是否相同。

电泳

电泳
电泳又名——电着(著),泳漆,电沉积。创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最先应用于汽车底漆。 由于其出色的防腐、防锈功能,很快在军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才应用到日用五金的表面处理。由于其优 良的素质和高度环保,正在逐步替代传统油漆喷涂。
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 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 详细特点: (1)采用水溶性涂料,以水为溶解介质,节省了大量有机溶剂,大大降低了大气污染和环境危害,安全卫生, 同时避免了火灾的隐患; (2)涂装效率高,涂料损失小,涂料的利用率可达90%~95%; (3)涂膜厚度均匀,附着力强,涂装质量好,工件各个部位如内层、凹陷、焊缝等处都能获得均匀、平滑的 漆膜,解决了其他涂装方法对复杂形状工件的涂装难题; (4)生产效率高,施工可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大大提高劳动效率; (5)设备复杂,投资费用高,耗电量大,其烘干固化要求的温度较高,涂料、涂装的管理复杂,施工条件严 格,并需进行废水处理; (6)只能采用水溶性涂料,在涂装过程中不能改变颜色,涂料贮存过久稳定性不易控制。
影响因素
1.电泳介质的pH值
溶液的pH值决定带电物质的解离程度,也决定物质所带净电荷的多少。对蛋白质,氨基酸等类似两性电解质, pH值离等电点越远,粒子所带电荷越多,泳动速度越快,反之越慢。因此,当分离某一种混合物时,应选择一种 能扩大各种蛋白质所带电荷量差别的pH值,以利于各种蛋白质的有效分离。为了保证电泳过程中溶液的pH值恒定, 必须采用缓冲溶液。
I=1/2∑CiZi2 (I:离子强度;Ci:离子的摩尔浓度;Zi:离子价数.)
0.154M NaCl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I= 1/2(0.154×12+0.154×泳槽和电源。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


凝胶浓度的选择与被分离物质分子量密切相关
(Gel concentration selection and separation material molecular weight)
二、电泳的原理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

生物大分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分 子筛效应。不同的核酸或蛋白质,它们的分子量大小及构 型不同,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同 ,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在电泳分离后能保持蛋白质和酶 等生物大分子的生物活性。
(Application of electrophoresis)
琼脂糖凝胶电泳由于其所分级分离的生物大分 子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大,因此适合于分离核酸 (DNA和RNA)和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sis, PAGE)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特点
而在电泳中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这就是电荷效应。
EB显带(EB banding)
电泳后 EB染色
EB加入凝 胶中电泳
经EB染色后,电泳结果在波长为 254 nm的紫外灯下观察。
[注意] 在分子量相当的情况下,DNA的 电泳迁移率依次为: 超螺旋环状DNA>线状DNA>缺口环状 DNA
三、电泳的应用
(Poly propylene ethylene amines gel characteristics)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简称Acr)和交
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加速剂N,N,N
,N-四甲基乙二胺(简称TEMED)和催化剂过硫酸铵( 简称AP)或核黄素(VB2)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 状结构的凝胶。该凝胶具有刚性的凝胶孔,凝胶孔 径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丙烯酰胺的浓度。

电 泳

电     泳
(9)操作面板没有显示 1)确认端子PC-SD间是否短路; 2)确认端子P/+ - P1间是否确实安装了短路片。
第一节 电泳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或其他多电解质则由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团的解 离而带电。蛋白质具有正负两类解离基,称为两性电解质。 蛋白质在酸性介质中带正电,在碱性介质中则带负电。在某 一pH值时,其正负电荷相等,此时的pH即称为该蛋白质的 等电点。
2)检查输入信号 ①起动信号是否输入; ②正转和反转起动信号是否同时输入; ③频率设定信号是否为零; ④频率设定为4- 20mA时,AU信号是否接通; ⑤输出停止信号(MRS)或复位信号(RES)是否在ON状态, 信 号MRS、RES分配在Pr.60、 Pr.63; ⑥漏型、源型的接口是否安装牢固。
②轴是否被锁定。
5)其它
①操作面板的显示是否为错误内容 OC1等; ②点动运行时,Pr.15 点动频率的设定值是否比Pr.13起动频 率的设定值低。
(2)电机旋转方向相反 1)输出端子U、V、W相序是否正确 2)起动信号正转/反转连接是否正确; 3)确认Pr.17 RUN键旋转方向选择的设定值。
(3)速度与设定值相差很大
(5)电机电流过大 1)负荷是否过重; 2)转矩提升设定值是否设定太大。
(6)速度不能增加 1)上限频率设定是否正确; 2)负荷是否过重(搅拌机冬季时负荷可能变重); 3)转矩提升设定值是否太大、失速防止功能是否动作。
(7)运行时速度波动 1)检查负载; 2)负载是否有变化; 3)检查输入信号; 4)频率设定信号是否有变化; 5)频率设定信号是否受到感应噪声的影响; 6)连接晶体管输出单元时,回流电流是否引起误动作; 7)接线是否太长; 8)是否负荷GD2过小,确认没有噪声或漏电流等的影响。

电泳专业知识点总结

电泳专业知识点总结

电泳专业知识点总结一、电泳原理1.1 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会受到电荷与电场力的作用,从而在电场中产生迁移。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实现对带电粒子的分离和纯化。

1.2 电泳的移动速度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与电场强度、粒子的电荷和粒子的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电场强度越大,粒子的电荷越大,粒子的大小越小,其移动速度越快。

1.3 电泳的分离原理利用不同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的特性,可以实现对带电粒子的分离。

这种分离是基于粒子的大小、形状、电荷等特性进行的。

例如在蛋白质电泳中,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其移动速度也不同,可以通过电泳将蛋白质分离开来。

1.4 电泳的应用范围电泳技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和纯化方面,电泳技术被广泛应用。

此外,电泳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某些遗传病、DNA鉴定等领域。

二、电泳方法2.1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将被分离物质移动到一个固体凝胶基质中的电泳技术。

凝胶通常由聚丙烯酰胺或琼脂糖等物质制成。

凝胶电泳可以分为竖直凝胶电泳和水平凝胶电泳两种类型。

竖直凝胶电泳常用于蛋白质分离,而水平凝胶电泳常用于核酸分离。

2.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电荷,通过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来实现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分为SDS-PAGE和非变性凝胶电泳两种类型,分别用于分离已变性和未变性的蛋白质。

2.3 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核酸分离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核酸的大小和电荷,通过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速度来实现分离。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用于分离DNA、RNA等核酸分子。

2.4 离子迁移电泳离子迁移电泳是一种利用离子迁移速度不同的特性来进行离子分离的电泳技术。

离子迁移电泳通常用于分离无机离子、有机离子等化学物质。

2.5 薄层电泳薄层电泳是一种利用薄层介质实现分离的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

▪ (三)按照分离目的的不同,分为分 析电泳和制备电泳。
▪ (四)按照支持物的装置形式(电泳 装置)不同,分为水平电泳(支持物 水平放置,最常用)和垂直电泳等。
▪ (五)按照缓冲液pH值是否均一分为 连续pH电泳和不连续pH电泳。
▪ 1.连续pH电泳 支持介质各处的pH 相同,如滤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 电泳等。
▪ I=ΣCiZi2/2
▪ I:离子强度,Ci:离子的浓度,Zi: 离子的价数,Σ代表累加。
▪ 例:求0.015M Na2SO4溶液的离子强度: ▪ I=(0.015×2×12+0.015×22)/2=0.045
(mol/L)
▪ 缓冲液的离子强度影响缓冲容量、产热效 应和电泳速度。离子强度大,缓冲容量大, pH值稳定;但离子强度大,电泳速度慢; 同时离子强度大,电流强度大,产热多, 蒸发快。速度慢,会导致时间过长,标本 扩散。速度快,导致区带不整齐,分辨率 低。综合考虑,离子强度最好选在0.02~ 0.2mol/L之间。
▪ (二)按照电泳媒介不同(有无支持 物),分为自由电泳和区带电泳
▪ 1.自由电泳 自由电泳的媒介为溶液 (不用支持物),带电粒子在溶液中 自由移动,适用于生物细胞和生物大 分子的电泳分离,如显微电泳、等电 聚焦电泳、密度梯度电泳等。
▪ 2.区带电泳 媒介为支持介质,被分 离的物质经电泳后在支持介质上形成 区带称为区带电泳。区带电泳是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泳技术,适用于 蛋白质、核酸等标本的分离。区带电 泳根据支持介质的不同又分为滤纸电 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琼脂糖凝 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 1.缓冲液的化学组成(缓冲溶质) 缓冲 体系的组成常选用弱酸/弱酸盐、酸式盐/次 级盐。对缓冲液的要求是化学性质稳定、

电泳

电泳

移动界面电泳(moving boundary
electrophoresis)MBEP

是把电场加在生物大分子溶液和缓冲液 之间的界面上,带电颗粒的移动速度通 过用光学法观察界面的移动来测定,
稳态电泳(steady state electrophoresis )
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迁移一段时间后达到一 个稳定的状态,此后,电泳条带的宽度不随时 间的变化而变化,如等速电泳 (isotachophoresis,ITP)、等电聚焦电泳 (isoelectric fcusing ,IEF)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孔径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Kd P= c



代表凝胶的平均孔径 A C 代表丙烯酰胺的总浓度 K 常数,决定于凝胶内部交联结构的几何构 型,若交联构型近视于直角,为1.5 D 分子直径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量以及未 知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特点: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 重复性高、样品无需纯化。
区带电泳的主要技术
具有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具有防止电泳 过程中的对流和扩散,可使被分离的成 分得到最大分辨率的分离; 区带电泳中的常用技术 载体电泳:粉末电泳、纸电泳、凝胶电泳、 聚焦电泳 无载体电泳:自由电泳、毛细管电泳

凝胶电泳


作为电泳支持介质必须具有:化学惰性、不干扰大 分子的电泳过程,化学稳定性好、均匀、重复性好、 电内渗小等特性。 凝胶电泳的支持介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 PAG) 由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引 发剂和增速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 琼脂糖凝胶: 从琼脂中精制分离出的胶状多糖,其分子结构大部 分是由1,3连接的β-D吡喃半乳糖和1,4连接的3, 6脱水α-D吡喃半乳糖交替形成的;

电泳基本概念

电泳基本概念

1.电泳淌度
3.表观淌度
2. 电渗和电渗淌度
4.分离度
1.电泳淌度
电泳淌度(mobility)是指离子迁移速率与 电场强度的比值 v
ep
ep

q f
E
斯托克斯定律
F 6 r v
r
ep
2. 电渗和电渗淌度
电渗(electroosmosis)
在电场的影响下,带电荷的液体对携带相反 电荷的固定介质进行相对运动的现象。可以 改变带电离子在电泳中的移动速度甚至方向

4
影响因素:
R ( 1 4 2 ) ef [ UL d DL t ( ef eo ) ]
1/ 2
Thank you!
电渗淌度 co v eo / E
3.表观淌度
毛细管电泳中实际观察到的离子淌度称为表 观淌度,表观淌度是离子的电泳淌度和溶液 电渗

Ld / t U / Lt
4.分离度
2 ( t R 2 t R1 ) W1 W 2 t R t R1
2
R
电泳淌度epep电泳淌度mobility是指离子迁移速率与电场强度的比值斯托克斯定律电渗和电渗淌度在电场的影响下带电荷的液体对携带相反电荷的固定介质进行相对运动的现象
电 泳
电泳:悬浮或溶解在电解质溶
液中的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场
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现象称为
电泳(electrophoresis)
测定技术,主要用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 脂类、核苷、核酸等物质的分离和分析

电泳高考知识点总结

电泳高考知识点总结

电泳高考知识点总结一、电泳的原理1. 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将带电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运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当带电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移动时,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移动。

不同带电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了分离。

电泳的原理是利用这种原理将样品中的生物分子或者DNA片段分离出来。

2. 电泳的影响因素电泳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电场强度、pH值、温度、缓冲液种类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带电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和方向,进而影响分离结果。

二、蛋白质电泳1. 蛋白质电泳的原理蛋白质电泳是利用蛋白质的电荷和大小的不同,在电场中进行分离。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量,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者聚丙烯酰胺凝胶联苯胺柱电泳等方法,将蛋白质分离出来。

2. 蛋白质电泳的应用蛋白质电泳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可以用于蛋白质组学、临床诊断、药物研究等领域。

三、DNA电泳1. DNA电泳的基本原理DNA电泳是利用DNA片段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在电场中进行分离。

根据DNA片段的大小,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泳方法,如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2. DNA电泳的应用DNA电泳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可以用于分离DNA片段、测定DNA片段大小、检测基因突变等。

四、不同类型的电泳1. 纵向电泳和横向电泳根据电泳槽的不同,电泳可以分为纵向电泳和横向电泳。

纵向电泳是样品在电泳槽内的纵向移动,例如DNA凝胶电泳;横向电泳是样品在电泳槽内的横向移动,例如蛋白质凝胶电泳。

2. 连续电泳和间歇电泳根据电场的作用方式,电泳可以分为连续电泳和间歇电泳。

连续电泳是在电泳槽中一直有电场作用,样品一直在电场中移动;间歇电泳是在电泳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电场作用。

五、电泳实验的操作步骤1. 样品的处理在进行电泳实验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如蛋白质样品可以进行脱盐、蛋白质定位、热变性等处理,DNA样品可以进行酶切、PCR扩增等处理。

电泳

电泳

5、双向凝胶电泳(二维电泳)
第一向采用等电聚焦 根据肤质的蛋白质成 分中各个蛋白质的PI不同,将蛋白质进行分 离 第二向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SDS-PAGE)按蛋白质分子量大 小使其在垂直方向进行分离。其结果不再是 条带状,而是呈现为斑点状。
6、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是琼脂平板电泳和双向免疫扩散两 种方法的结合。将抗原样本在琼脂平板上先 进行电泳,使其中的各种成分因电泳迁移率 不同而彼此分开,然后加入抗体做双向免疫 扩散,把已分离的各抗原成分与抗体在琼脂 中扩散而相遇,在二者比例适当的地方,形 成肉眼可见的沉淀弧。
电泳仪的临床应用
一、血清蛋白电泳 新鲜血清经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电泳、染色后,通 常可见5条带,即清蛋白、α1、α2、β和γ球蛋白。许多疾 病总血清蛋白浓度和各蛋白组分的比例有所改变,通过血清 蛋白电泳图谱能帮助我们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尿蛋白电泳 临床进行尿蛋白电泳的主要目的是:① 确定尿蛋白的来源;②了解肾脏病变的严重 程度(选择性蛋白尿与非选择性蛋白尿), 从而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当不能进行 肾活检时,尿蛋白电泳结果能很好地协助临 床判断肾脏的主要损害。
电泳原理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 物质分子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带电,即 所带正负电荷量相等,故显示电中性。但在 一定的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条件下,某些物 质分子会成为带电的离子(或粒子),不同 的物质,由于其带电性质、颗粒形状和大小 不同,因而在一定的电场中它们的移动方向 和移动速度也不同,因此可使他们分离。
二、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样品本身:带电量,分子大小,形状 电场强度:电压 缓冲液:成分, pH ,离子强度 支持介质:电渗作用,吸附作用 温度

电泳名词解释

电泳名词解释

电泳名词解释电泳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力将带电粒子沿特定方向移动的分离技术。

该技术基于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受到电力的制约,不同粒子的速度不同,因而可以通过电泳将粒子分离。

在电泳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名词。

首先是电场,指的是由电荷产生的力场。

通过电荷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电场可以对带电粒子施加力,使其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遵循某种规律,该规律可以通过名为法拉第定律的公式表达。

电泳液是一种含有电解质的溶液,其作用是在电场中传导电流,提供电荷载体。

电泳液的选择对电泳分离结果有很大影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液体的性质。

常见的电泳液包括缓冲液和运行缓冲液。

缓冲液是一种用于保持恒定pH值的溶液,通常由酸和碱组成。

其作用是稳定电场和维持样本的电荷状态,以保证分离效果的稳定性。

运行缓冲液是电泳过程中用来运行样品的缓冲液,一般含有离子浓度较低以减少背景干扰。

电泳过程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受到电离子迁移速度的影响,导致粒子在电场中的层流运动。

电泳的速度由电场强度、粒子电荷数和粒子质量决定。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可通过名为赫歇尔公式的公式计算。

电泳也可进行泳动定量分析。

其原理是将不同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分离。

通过测量带电粒子移动的距离和时间,可以计算出粒子的迁移率,从而分析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电泳的分离效果可以通过电迁移率和分辨率来评价。

电迁移率是指带电粒子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移动的速度,其大小与电场强度无关,仅与粒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量有关。

分辨率是指分离带电粒子的能力,反映的是两个相邻峰之间的距离,分辨率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除了上述名词外,电泳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概念和技术,如凝胶电泳、蛋白质电泳、DNA电泳等。

这些名词都是电泳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电泳的理解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电泳

电泳

生物分子的带电状况

氨基酸、蛋白质
∣PI-PH∣
其主要解离基团是氨基和羧基,在不同PH下解离效果不 同,在PI时分子净电荷量为0。

核酸分子
其主要解离基团是含氮的碱基和磷酸基团,由于磷酸基 团的解离较强所以呈酸性,中性条件下带负电。
Q=∣PI-PH∣
电泳基本原理
E fv

qE
动力 F=EQ 阻力 f=fv v=Eq/ f 以球形分子为例 F′=6πrην ∴ ν=EQ/6πrη ν∝Q; ν随MW增大而降低。

A ///////////////////// - - - - ++++++++++ A支持物
B ///////////////////// ++++++++++ - - - - B支持物
+
常用电泳支持介质

醋酸纤维素薄膜
醋酸纤维素是把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素醋酸 酯。由该物质制成的薄膜称为醋酸纤维素薄膜。这种薄膜对 蛋白质样品吸附性小,几乎能完全消除纸电泳中出现的“拖 尾”现象,又因为膜的亲水性比较小,它所容纳的缓冲液也 少,电泳时电流的大部分由样品传导,所以分离速度快,电 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5μg的蛋白质可得到满意的分离效 果。因此特别适合于病理情况下微量异常蛋白的检测。 醋酸纤维素膜经过冰醋酸乙醇溶液或其它透明液处理后 可使膜透明化有利于对电泳图谱的光吸收扫描测定和膜的长 期保存。
常用染色方法
普通蛋白:氨基黑10B,考马斯亮兰,银染法; 脂蛋白:苏丹黑; 酶蛋白:酶联染色法; 糖蛋白: Schiffs Reagent , Alcian blue ; 核酸:溴化乙锭EB,吖锭橙;

电泳名词解释

电泳名词解释

电泳名词解释一、原理电泳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分散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时,其泳动的方向和电泳槽中的移动方向相反。

这样,带电粒子就会被聚集到特定的位置,并沿着电场的方向而迁移,故称电泳。

电泳也可以解释为:带电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现象。

二、目的要求1、了解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3、学习在不同的电场中测定电泳速度的方法。

4、学会根据不同的分离情况选择电压和时间的长短。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如表1所示。

四、实验内容(一)、实验目的1、学会自制简易直流电泳仪; 2、学习利用自制的简易电泳仪来测定DNA的电泳迁移率; 3、掌握自制电泳装置测定DNA电泳迁移率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步骤1、在滤纸片上滴加适量的蒸馏水后,在阴影部位展开,晾干备用; 2、在滤纸片上滴加适量甲醛后,点燃酒精灯后撤去酒精灯,盖上玻璃片; 3、用吸管吸取适量的水样,滴于滤纸片上,稍停片刻,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紫外分光光度值; 4、绘出电泳过程曲线,再计算DNA电泳迁移率。

五、注意事项1、实验时,一定要使滤纸片保持湿润; 2、吸取水样时,吸管里的水不要溅出; 3、实验前先做好预习工作,熟悉实验步骤。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1、每个实验小组至少完成两个电泳,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并由老师批改。

2、填写数据时,请用表格式的形式进行记录,将数据的具体数值和平均数都写清楚。

七、讨论问题4、认识用电泳鉴别区分天然产物。

第二节生物大分子的电泳法电泳的应用及前景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DNA的电泳分离法,了解此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水溶液: PBS(含0.05%氨水) 1/500, MgCl21/500, NaCl1/1000, H2O0.5%, FeCl21/5000,MgSO41/1000, pH5-6, 0.5N NaHCO3。

三、实验内容(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泳的应用及发展。

2、掌握电泳法的原理及方法。

名词解释电泳

名词解释电泳

名词解释电泳电泳(Eletting)是把胶体粒子通过电泳仪器迁移到固定的两块微小的金属板之间,分离带电荷的粒子的过程。

这些粒子带负电荷,所以按同一方向移动。

按照与电场相反的方向作为正向移动,即反向移动。

电泳的分辨率取决于被测样品的大小和性质。

被分离的样品尺寸越小,分辨能力越高;如果样品具有电荷,则只有强电解质才能被分离开来。

但样品电荷越多,分辨能力越低,只有某些盐类和显色剂可以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不同组分电泳时所需的电位差或所用电泳仪器的电极性质不同,电泳速度也不同,通常所用的电位差约为10-1V。

利用电泳技术可以将蛋白质分离、纯化,并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和分级,这样就可以对复杂混合物中各组分进行分析。

单向电泳:在两种不同电位的电极之间施加外加电压。

等电点是从零电位至无穷大的范围内的电位值。

在等电点处,分离过程停止。

随着电极距离的增大,电流逐渐减小,直到达到最小值,分离过程又重新开始。

不能达到最小分离的最短电位差,叫最小分离电位,简称最小电位,它比单向电泳的最小分离电位值高。

在使用较长的电泳电位时,电泳速度较快。

等电点电泳:在电极上施加恒定的电压,而不管电流的方向,这样可使电极的分离现象呈现两个极端。

当电极接近最小电位时,分离较快;当电极接近最大电位时,分离较慢。

应用这种电泳法,可以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级和鉴定。

在电泳实验中,以每分钟电泳10~30m的电泳速度为宜。

平板电泳:将若干个平行排列的金属电极按一定方向紧密地放在电泳槽的内壁上,形成的一个矩形电泳区。

因为这种电泳区的表面积远大于一个平行金属板电泳区的面积,所以叫做平板电泳。

这种电泳法的优点是:分辨率高,样品处理简便,移动时间短,因此应用广泛。

自动电泳:在两块相邻金属板之间安置一系列恒电位仪,根据测量的电泳电流变化,输出所测得的分离度(即分辨能力)等数据,从而计算出待分离样品的浓度。

这种方法在药品制造业中已有应用。

离子电泳:把电泳技术用于电解质的分离。

关于电泳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电泳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电泳的知识点总结一、原理电泳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分离的方法。

当带电粒子置于电场中时,其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运动。

在均匀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与其电荷量成正比,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因此,不同电荷量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二、工作原理电泳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力使带电分子在凝胶或液体介质中移动,根据分子的大小、形状、电荷量等性质,分子在电场中运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对分子的分离。

电泳分为直流电泳和交流电泳,其中直流电泳主要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

三、分类根据运动介质的不同,电泳可以分为凝胶电泳和自由流体电泳。

凝胶电泳是利用凝胶作为运动介质,通过凝胶的孔隙结构对分子进行分离。

自由流体电泳则是利用液体介质作为运动介质,通过调控流体流速和电场强度来实现对分子的分离。

1.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最常用的电泳方法之一,一般分为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

琼脂糖凝胶电泳适用于核酸的分离,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则适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凝胶电泳的主要优点是分辨率高,但缺点是运行速度慢。

2. 自由流体电泳自由流体电泳是一种高效的电泳方法,主要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自由流体电泳的优点是运行速度快,但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技术。

四、应用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制药、临床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医学研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电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DNA测序、基因检测、蛋白质分析等方面。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分离、鉴定和定量,为疾病机制研究、新药开发等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2. 生物制药在生物制药领域,电泳技术可用于对重组蛋白质的纯化、分离和鉴定。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和纯化,为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临床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电泳技术被应用于疾病标志物检测、遗传病检测等方面。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对病人样本中的DNA、RNA、蛋白质等进行分析,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泳技术简介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EP)。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1937 年瑞典学者A.W.K.蒂塞利乌斯设计制造了移动界面电泳仪,分离了马血清白蛋白的3种球蛋白,创建了电泳技术。

目录什么是电泳电泳种类电泳原理电泳展开什么是电泳电泳种类电泳原理电泳展开电泳Electrophoresis什么是电泳在确定的条件下,带电粒子在单位电场强度作用下,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即迁移率)为常数,是该电泳图谱带电粒子的物化特征性常数[1]。

不同带电粒子因所带电荷不同,或虽所带电荷相同但荷质比不同,在同一电场中电泳,经一定时间后,由于移动距离不同而相互分离。

分开的距离与外加电场的电压与电泳时间成正比。

在外加直流电源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介质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利用电泳现象使物质分离,这种技术也叫做电泳。

胶体有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的微粒带有电荷。

各种胶体微粒的本质不同,它们吸附的离子不同,所以带有不同的电荷。

电荷移动规律利用电泳可以确定胶体微粒的电性质,向阳极移动的胶粒带负电荷,向阴极移动的胶粒带正电荷电泳仪。

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硫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

因此,在电泳实验中,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向阴极移动,三硫化二砷胶体微粒向阳极移动。

利用电泳可以分离带不同电荷的溶胶。

例如,陶瓷工业中用的粘土,往往带有氧化铁,要除去氧化铁,可以把粘土和水一起搅拌成悬浮液,由于粘土粒子带负电荷,氧化铁粒子带正电荷,通电后在阳极附近会聚集出很纯净的粘土。

工厂除尘也用到电泳。

利用电泳还可以检出被分离物,在生化和临床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相继发展利用支持物进行的电泳,如滤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膜电泳、琼脂电泳;50年代末又出现淀粉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应用领域电铸电泳电泳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化学、毒剂学、药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等各个领域。

在直流电场中,带电粒子向带符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Peнce首先发现了电泳现象,但直到1937年瑞典的Tiselius建立了分离蛋白质的界面电泳(boundary electrophoresis)之后,电泳技术才开始应用。

本世纪60-70年代,当滤纸、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介质相继引入电泳以来,电泳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丰富多彩的电泳形式使其应用十分广泛。

电泳技术除了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分析外,最主要用于蛋白质、核酸、酶,甚至病毒与细胞的研究。

由于某些电泳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高分辨率及选择性特点,已成为医学检验中常用的技术。

电泳又名——电着(著),泳漆,电沉积。

创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最先应用于汽车底漆。

由于其出色的防腐、防锈功能,很快在军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近几年才应用到日用五金的表面处理。

由于其优良的素质和高度环保,正在逐步替代传统油漆喷涂。

电泳漆膜喇叭电著电泳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

详细特点:(1)采用水溶性涂料,以水为溶解介质,节省了大量有机溶剂,大大降低了大气污染和环境危害,安全卫生,同时避免了火灾的隐患;(2)涂装效率高,涂料损失小,涂料的利用率可达90%~95%;(3)涂膜厚度均匀,附着力强,涂装质量好,工件各个部位如内层、凹陷、焊缝等处都能获得均匀、平滑的漆膜,解决了其他涂装方法对复杂形状工件的涂装难题;(4)生产效率高,施工可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大大提高劳动效率;(5)设备复杂,投资费用高,耗电量大,其烘干固化要求的温度较高,涂料、涂装的管理复杂,施工条件严格,并需进行废水处理;(6)只能采用水溶性涂料,在涂装过程中不能改变颜色,涂料贮存过久稳定性不易控制。

(7)电泳涂装设备复杂,科技含量较高,适用于颜色固定的生产。

电泳种类移动界面电泳是将被分离的离子(如阴离子)混合物置于电泳槽的一端(如负极),在电泳开始前,样品与载体电解质有清晰的界面。

电泳开始后,带电粒子向另一极(正极)移动,泳动速度最快的离子走在最前面,其他离子依电极速度快慢顺序排列,形成不同的区带。

只有第一个区带的界面是清晰的,达到完全分离,其中含有电泳速度最快的离子,其他大部分区带重叠。

区带电泳是在一定的支持物上,于均一的载体电解质中,将样品加在中部位置,在电场作用下,样品中带正或负电荷的离子分别向负或正极以不同速度移动,分离成一个个彼此隔开的区带。

区带电泳按支持物的物理性状不同,又可分为纸和其他纤维膜电泳、粉末电泳、凝胶电泳与丝线电泳。

等电聚焦电泳是将两性电解质加入盛有pH梯度缓冲液的电泳槽中,当其处在低于其本身等电点的环境中则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若其处在高于其本身等电点的环境中,则带负电向正极移动。

当泳动到其自身特有的等电点时,其净电荷为零,泳动速度下降到零,具有不同等电点的物质最后聚焦在各自等电点位置,形成一个个清晰的区带,分辨率极高。

等速电泳是在样品中加有领先离子(其迁移率比所有被分离离子的大)和终末离子(其迁移率比所有被分离离子的小),样品加在领先离子和终末离子之间,在外电场作用下,各离子进行移动,经过一段时间电泳后,达到完全分离。

被分离的各离子的区带按迁移率大小依序排列在领先离子与终末离子的区带之间。

由于没有加入适当的支持电解质来载带电流,所得到的区带是相互连接的(图d),且因“自身校正”效应,界面是清晰的,这是与区带电泳不同之处。

电泳分离原理示意图a 移动界面电泳b 区带电泳c 等电聚焦电泳d 等速电泳L 领先离子T 终末离子电泳原理综述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的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的碱性物质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它包括四个过程:电解(分解)在阴极反应最初为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及氢氧根离子OH ,此反应造成阴极面形成一高碱性边界层,当阳离子与氢氧根作用成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涂膜沉积,方程式为:H2O→OH+H电泳动(泳动、迁移)阳离子树脂及H+ 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过程。

电沉积(析出)在被涂工件表面,阳离子树脂与阴极表面碱性作用,中和而析出不沉积物,沉积于被涂工件上。

电渗(脱水)涂料固体与工件表面上的涂膜为半透明性的,具有多数毛细孔,水被从阴极涂膜中排渗出来,在电场作用下,引起涂膜脱水,而涂膜则吸附于工件表面,而完成整个电泳过程。

电泳综述电泳(Electrophoresis)是指带电荷的粒子或分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大分子的蛋白质,多肽,病毒粒子,甚至细胞或小分子的氨基酸,核苷等在电场中都可作定向泳动.1937年Tis相关书籍elius成功地研制了界面电泳仪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它是在一U型管的自由溶液中进行的,电泳后用光学系统使各种蛋白所形成折光率差别成为曲线图象,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五种,随后,Wielamd 和Kanig 等于1948年采用滤纸条做载体,成功地进行了纸上电泳。

从那时起,电泳技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予以重视,继而发展以滤纸,各种纤维素粉,淀粉凝胶,琼脂和琼脂糖凝胶,醋酸纤维素薄膜,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为载体,结合增染试剂如银氨染色,考马斯亮蓝等大大提高和促进生物样品着色与分辨能力,此外电泳分离和免疫反应相结合,使分辨率不断朝着微量和超微量(1ng~0.001ng)水平发展,从而使电泳技术获得迅速推广和应用。

在此主要介绍常用电泳的一般原理及其应用.电泳的基本原理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大多都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称为两性离子。

常以颗粒分散在溶液中,它们的静电荷取决于介质的H+浓度或与其他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在电场中,带电颗粒向阴极或阳极迁移,迁移的方向取决于它们带电的符号,这种迁移现象即所谓电泳。

如果把生物大分子的胶体溶液放在一个没有干扰的电场中,使颗粒具有恒定迁移速率的驱动力来自于颗粒上的有效电荷Q和电位梯度E.它们与介质的摩擦阻力f抗衡。

在自由溶液中这种抗衡服从Stokes定律.F=6πrvη这里v是在介质粘度为η中半径为r的颗粒的移动速度。

但在凝胶中,这种抗衡并不完全符合Stokes定律.F取决于介质中的其他因子,如凝胶厚度,颗粒大小,甚至介质的内渗等。

电泳迁移率(mbility)m规定为在电位梯度E的影响下,颗粒在时间t中的迁移距离d.dm= ------------ 或m=V / Et·E迁移率的不同提供了从混合物中分离物质的基础,迁移距离正比于迁移率。

影响电泳的因素1.电泳介质的pH值溶液的pH值决定带电物质的解离程度,也决定物质所带净电荷的多少.对蛋白质,氨基酸等类似两性电解质,pH值离等电点越远,粒子所带电荷越多,泳动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因此,当分离某一种混合物时,应选择一种能扩大各种蛋白质所带电荷量差别的pH值,以利于各种蛋白质的有效分离.为了保证电泳过程中溶液的pH值恒定,必须采用缓冲溶液。

缓冲液的离子强度溶液的离子强度(Ion intensity)是指溶液中各离子的摩尔浓度与离子价数平方的积的总和的1/2.带电颗粒的迁移率与离子强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低离子强度时,迁移率快,但离子强度过低,缓冲液的缓冲容量小,不易维持pH恒定.高离子强度时,迁移率慢,但电泳谱带要比低离子强度时细窄。

通常溶液的离子强度在0.02~0.2之间。

I=1/2∑CiZi2 (I:离子强度;Ci:离子的摩尔浓度;Zi:离子价数. )0.154M NaCl溶液的离子强度为:I= 1/2(0.154×12+0.154×12)=0.1540.015M Na2SO4溶液的离子强度为:I= 1/2(0.015×2×12+0.015×22)=0.0453.电场强度电场强度(电势梯度Electric field intensity)是指每厘米的电位降(电位差或电位梯度).电场强度对电泳速度起着正比作用,电场强度越高,带电颗粒移动速度越快。

根据实验的需要,电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压电泳,所用电压在500~1000V或更高.由于电压高,电泳时间短(有的样品需数分钟),适用于低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如氨基酸,无机离子,包括部分聚焦电泳分离及序列电泳的分离等。

因电压高,产热量大,必须装有冷却装置,否则热量可引起蛋白质等物质的变性而不能分离,还因发热引起缓冲液中水分蒸发过多,使支持物(滤纸,薄膜或凝胶等)上离子强度增加,以及引起虹吸现象(电泳槽内液被吸到支持物上)等,都会影响物质的分离.另一种为常压电泳,产热量小,室温在10~25℃分离蛋白质标本是不被破坏的,无需冷却装置,一般分离时间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