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抑郁症36例临床分析
中风后抑郁者观察与护理案例
中风后抑郁者观察与护理案例关键词中风;抑郁症;护理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常见病。
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其中中风后抑郁症最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
其表现为病人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空虚、厌烦、淡漠,认为活着无意义等。
由于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患者信心丧失,对治疗造成障碍,影响其彻底康复。
Moris等经过10年随访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如果伴发抑郁,将延缓脑卒中后的康复,导致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4倍。
200305~200508,我院收治中风后抑郁症18例,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8例住院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9岁,平均岁;病程最短28d,最长13个月。
其中缺血性中风14例,出血性中风4例。
18例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中风,且为首次发病,符合中风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排除昏迷、智力障碍、失语者。
治疗方法对中风后抑郁症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即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淤汤治疗。
疗效标准与结果疗效标准参照张氏的方法制定,以痊愈、好转、无效三项评定。
精神症状全部消失,情绪、情感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痊愈;精神症状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时有情绪、情感低落,能勉强处理一般日常生活为好转;精神症状无改善,情绪、情感低落仍明显为无效;疗效判定统一以3个月为期,包括住院期与非住院期。
18例中,痊愈5例,好转8例,无效5例,有效率%。
2、观察与护理对PSD的观察PSD是中风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
临床中我们发现,PSD患者的活动障碍常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又可影响PSD患者的康复,形成恶性循环。
PSD除造成情感上的痛苦外,还减慢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并可使死亡率升高。
同时,神经功能低下也应是继发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PSD的发病概率与病程也存在一定关系,病程越长,PSD的发病率越高,不过由于病例数稍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李君良;洪杰斐;林志雄【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08(003)023【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郁星菖志汤治疗.于治疔前及治疗1 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抗抑郁疗效,记录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6w末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率分别为83.3%、73.3%;HAMD评分治疗组1w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2周末起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MESSS评分两组6w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较氟西汀好,且起效更快,不增加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总页数】3页(P36-38)【作者】李君良;洪杰斐;林志雄【作者单位】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524001,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6例临床观察 [J], 王晗2.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J], 黄晓林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J], 李清亚;王晓慧;张清洁;宋瑞华;张尚荣;王耀东;谷军川;李家凤;赵荷艳4.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5例 [J], 邹启才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83例 [J], 李统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组( 尸<00 ) .5 。结 论 : 中西 药 结 合 治 疗 中风 后 抑 郁 症 能 提 高 治 疗 疗 效 , 善 临 床症 状 , 得 推 广 应 用 。 改 值 [ 关键 词 ] 中 风 ; 郁 症 ; 肝 通 络 汤 剂 抑 疏
中风 后 抽 是发 生 在 中 风 后 的 一 种 包 括 多 种 精 神 症 状 和 躯体 症 状 的 复 的情 感 障 碍性 疾病 , 床 上 以 情 绪 低 落 、 眠 临 睡 障 碍 和 兴 趣 减 退 等 为 主要 表 现 。 其 不 仅 妨 碍 患 者 神 经 功 能 l
吉林医学 21 02年 8月 第 3 第 2 3卷 3期
・
49 99 ・
用 目前 受 到 广 泛 重 视 , 活 菌 、 活 菌 、 体 裂 解 物 及 基 因组 其 灭 菌
[] 黄 璧 璇 . 西 医结 合 治 疗 小 儿 轮 状 病 毒 肠 炎 7 1 中 6例 [] J.
实 用 医学 杂 志 ,07 2 () 18 . 20 ,37 :0 1 [] 蔡丽敏 , 2 张 长 , 维 平 , . 状 病 毒 性 肠 炎 的 临 床 分 江 等 轮
[] 张歌心, 小明, 2 黄 王 钰 , . 风 后 抑 郁 症 与康 复 的 临 等 中 床 研究 [] 医学 研 究 通 讯 , 0 ,07 :0 J. 2 13 ()5 0
( ) 2 5 1 :3 . 明 中 医 ,0 4 1 ( ) 1 . 2 0 ,9 4 t5
活血 化瘀 药 还 可 以 改 善 循环 , 进 患 者 肢 体 功 能 康 复 , 另 一 促 从 方面 解 决 了引 起 中 风后 抑 郁 的一 个 病 因 。 同 时也 有 研 究 显 示 郁证 与情 志拂 郁 的 关 系 极 为 密切 , 先 是 气 机 失 调 , 后 影 响 首 然 至血 , 血失 调 与 肝 的 疏 达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在 治 疗 组 所 采 气 用 的 疏肝 通 络 汤 中 , 胡 能 疏 肝解 郁 , 芎 行 气 活 血 化 瘀 ; 柴 川 赤 芍 活 血 化瘀 , 参 活 血 安神 , 草 养 血 敛 阴 , 肝缓 急 , 药 合 丹 甘 柔 诸 用 , 奏 疏 肝 解 郁 、 血 通 络 之 效 。本 文 结 果 显 示 , 过 治 疗 共 活 经 后 , 疗 组 有 效 率 为 9 .% , 照组 为 7 .% , 组 对 比 , 异 治 0O 对 33 两 差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
[ 2]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2 期 头晕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TCD 检查显示定位针刺组 血流速度提高的幅度大于传统针刺组 ( P < 0. 05) 。 疼 痛组 VA S 疼痛评分经 t 检验 , 虽显示两组治疗前后均 有效 , 但定位针刺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 P < 0. 05) , 且传统针刺组针刺穴位多 , 患者痛苦大, 故定位 针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值得同道偿试。 参考文献
210 讨 论 颈椎间盘突出是在头、 颈负荷大、 外伤多 和过度劳损的情况下 , 由于椎间盘内压力的增高使其 变性而发病的。 突出的椎间盘刺激、 压迫颈部神经根、 脊髓、 主要血管或交感神经时而出现头晕、 颈项、 肩背 臂疼痛等相应的临床症状。 针刺颈部华佗夹脊穴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头晕、 疼痛等症状 , 同行及前 辈多有报道, 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 但笔者在临床 实践中观察到 , 此取穴方法远离椎动脉、 颈神经根, 针 刺难以直达病变部位 , 总显力量不足 , 依颈椎 M R I 定 位针刺相应的颈椎间盘突出的脊髓节段, 能直接减轻、 解除压迫部位的血管及神经 , 增加局部血液量, 改善病 变组织的血氧供应 , 促进神经炎症的消退[ 3 ]。 统计显示定位针刺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 92. 9% ( 头晕组) 和 87. 5% ( 疼痛组) , 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
病的临床观察 . 上海针灸杂志; 2006, 25 (8 ) : 18 2 19 .
(收稿 2007208 2 08; 修回 2007 2 10 2 90)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30 例3
郭爱松 李爱红 顾一煌△ 金宏柱△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江苏南通 226001) 摘 要 目的: 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照组 26 例单纯使用氟西汀治 疗 , 治疗组 30 例加针刺百会、 神庭、 印堂等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 见效时间以及治疗 ( 前后神经功能、 药物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或 P < 0. 01) 。 提示: 本方 法治疗本病能够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并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主题词 中风�并发症 抑郁症 �针灸疗法 穴, 百会 穴, 神庭 氟西汀�治疗应用 中风后抑郁症 (post st roke dep ression, PSD ) 是发 生在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 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 本研究对针刺结合 SSR Is 类抗 抑郁药氟西汀治疗 P SD 的临床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 以期两者结合能够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促 进 PSD 患者的康复。 临床资料 56 例 PSD 患者为我院 2003 年 3 月 ~ 2006 年 12 月 神 经 内 科 住 院 病 人, 根 据 入 组 时 Ham ilton 抑郁量表 (HAM D ) 得分采用分层随机的 方 法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0 例, 男 17 例, 女 13 例; 年龄 46~ 70 岁; 病 程 3 周~ 6 个 月; 入 组时 HAM D 分值 12~ 32 分; 其中脑梗塞 18 例 , 脑溢血 12 例。对照组 26 例, 男 16 例, 女 10 例; 年龄 45~ 70 岁; 病程 3 周 ~ 6 月; 入组时 HAM D 分值 11 分 ~ 32 分; 其 中脑梗塞 15 例, 脑溢血 11 例。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 病 程及入组时 HAM D 分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组者采用百忧解治疗,观察组在对比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配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
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HAM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耳穴压豆;柴胡疏肝散;中风后抑郁症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含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
近年来,我院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配合柴胡疏肝散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中风,中风后抑郁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4±109)岁,脑梗死19例,脑出血11例;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79±103)岁,脑梗死16例,脑出血14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患者均可独立回答问题,无意识障碍、痴呆等精神疾病,无言语理解及情感表达障碍。
12方法对照组3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采用百忧解(美国礼来公司生产)治疗,20mg/次,晨起口服,4周为1个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5例
1 6一 3
《 国 学 新》 卷第9 总 1期)0  ̄3 经验体会 Jn y niu 中 医 创 第9 期( 第2 9 21 2 ig a t i h
3 讨 论
抑郁症 是 中 后的常见并发症 ,发生 原因与中风损害脑 风
部肾上腺 素能和 5 HT能神经元 调节环路,导致 脑部去 甲肾 - 上腺 素及 5 H - T神经 递 质含量减 少有关 ,与 中风部 位有 关。
研究证实 , 害大 脑额叶及海马旁 回较 易发 生精神 障碍性症 损 状 , 症状 出现早 ,多伴有脑高级智能 障碍 ,属神经 内源发 且 生机制学说 口 】 。其次是 由于中风患者存在躯体症状 ,如偏瘫 、 悲观 自 卑情绪,兴 趣减 少,主动性下 降, 自 我评 价过低 ,思 维迟钝 ,甚至产生 自杀厌世 想法 ,这些症状 发生 中风后半年
研究,分析青壮年人 A I M 的临床特征 ,以预防 A I M 的发生 。
1 资料与方法
及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3 讨 论
1 一般资 料 . 1
选择 近十年来 笔者所在 医院住 院的 A 中 MI
多年 的流行病学观 察显示,女性冠 心病发病 比男性延 迟 1 0年 ,生育年龄 的女性 较少发 生心肌 梗死 【 ,本组 AMI 】 2 _ 者均为男性,与上述文 献报 道一致 。研 究表 明,吸烟是青壮
情志 不舒,思虑 过度 ,致肝 气郁 结 , 失健 运 ,气郁 痰 阻, 脾 百病 皆有气生 ,怪 病皆有痰蒙 ,故生怪诞 ,非痴非呆 ,主诉 较多,情绪悲观 ,时有急躁 , 不近人情,兴趣低下,不能配合。
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以中医为主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屡屡见诸文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10年来中医对psd的治疗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滕晶[1]认为情志内伤是中风后抑郁症之重要病因,脏腑虚衰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基础,气郁、痰瘀、正虚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变化。
是以气郁为先,由此导致了血瘀、痰蕴、气虚、血虚等病态链的病理变化,并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
高向丽等[2]认为中风后抑郁症的病理基础是肾虚痰瘀阻窍,在此基础上复加情志不遂而致气机郁滞,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出现精神异常改变。
并认为肾虚痰阻与气机郁滞互为因果,病程中可兼夹痰浊、郁火,日久可出现气血不足之证。
田卫卫等[3]认为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学中风、郁病之合病,其发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因病致郁,因郁致病。
由于风、痰、瘀、火、虚相搏郁结致使气血瘀滞不畅,肝失条达疏泄,神明失其清展而情绪低落,出现抑郁症状,而且抑郁状态可影响患者躯体残疾的恢复。
总结中风后抑郁症是在肾虚精亏,脏腑功能虚衰的基础上,血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机瘀滞,致使气血痰郁胶结,痹阻脑络,神明失用所致。
严容[4]认为中风后抑郁是其形成以脏腑虚衰为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因情志不遂致气机郁滞,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最终致精神情志发生异常改变。
其规律即以气郁为先,由此导致血瘀、痰蕴、气虚、血虚等虚实夹杂病态链的改变,在辨证治疗“郁”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虚”“痰”“瘀”的基本病理特点。
陈顺中[5]从少阳论治探析中风后抑郁症,认为血瘀痰结气郁是中风后抑郁的主要病机要素;认为少阳具有易气郁生痰成瘀的病理特点;认为中风后抑郁症与少阳相关,中风后抑郁症以气滞为主,肝气郁滞又是他脏气郁之始动因素,故开郁必以疏肝,并主张治疗从宣畅少阳为主。
2 中药治疗2.1 以肾虚为主从补肾角度拟方:谢静红[6]采用补肾解郁方(生地、熟地各20 g,山药20 g,山茱萸肉15 g,续断30 g,桑寄生30 g,醋柴胡15 g,白芍20 g,当归20 g,川芎30 g,蜈蚣3 条)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对照组服用帕罗西丁,结果表明补肾解郁方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
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研究进展摘要:中风后抑郁是中风病后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病痛。
中医在治疗该病上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综述当前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风病;抑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中风病已经成为人类第二大致死致残的重大疾病,又称为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较好高,主要表现为猝然昏倒,伴口角斜歪等出现半身不遂等症状[2]。
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中风后抑郁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近几年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中风后抑郁的病因病机杨晓华[3]通过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的病因病机方面的临床研究,总结出脏器虚衰、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为中风后抑郁的病因,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是中风后抑郁的病机关键。
2.中风后抑郁的辩证分型、治则郑丽[4]通过对多例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分析研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舌脉等中医证候总结出中风后抑郁的辩证分型及治则:①肝郁脾虚型,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祛痰开窍为主;②心脾两虚型,治疗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为主;③肝肾阴虚型,治疗以滋养肝肾为主。
3.中风后抑郁的中医治疗3.1 针灸治疗:金学峰[5]以电项针结合头针疗法作为试验组,以西药黛力新为对照组,研究其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差异。
王亚丽等[6]采用针刺结合百笑灸治疗中风后抑郁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邵莹莹[7]采用火针针刺头穴及背俞穴治疗中风后肝气郁结型抑郁的临床疗效,将临床中45例中风后肝气郁结型抑郁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火针组)和对照组(毫针组)。
实验组取头穴(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鱼腰穴、曲池穴、安眠穴、太阳穴)及背俞穴(心俞、肺俞、肝俞、胆俞、脾俞、三焦俞),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选穴取神庭、百会、神门、内关、合谷、太冲、心俞、肝俞、行间。
通过研究,火针针刺穴位的方法治疗中风后肝气郁结型抑郁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代谢,调节内脏功能,缓解神经血管受压。
卒中后抑郁36例临床分析
卒中后抑郁36例临床分析李晓红; 刘萍【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年(卷),期】2004(027)001【摘要】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 (PSD)的发病情况同年龄、性别、脑部病变部位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因素的关系 ,总结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入选的 79例脑卒中患者均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 (CCMD -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诊断并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评 ,在不同的相关因素条件下进行分析。
结果 79例患者中PSD确诊 36例 ,发病率为 4 5 .6 % ,其发病率同性别、年龄因素无关。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PSD的发病率有关 ,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发病率(80 .0 % )同中度或轻度发病率 (4 0 .0 % 4 1.0 % )相比显著增高。
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病变者PSD的发病率 (5 6 .3% 4 8.2 % )均显著增高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对于中重度PSD患者给予心理治疗及 5 -HT再摄取抑制剂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满意 ,总有效率达 85 .7%。
结论脑卒中患者中PSD发病率较高 ,且同病情轻重和病变部位有关 ,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临床上应给予足够重视 ,积极的心理和药物干预有效。
【总页数】2页(P40-41)【作者】李晓红; 刘萍【作者单位】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2; R749.4【相关文献】1.温胆汤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J], 杨冠华2.黄连温胆汤配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J], 李丹3.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48例临床分析 [J], 安超4.脑卒中后抑郁伴焦虑老年患者应用舍曲林+坦度螺酮治疗的临床分析 [J], 张国鲁;赵伟5.从肝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状态58例的临床分析 [J], 于明;曲秀杰;武金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风患者伴发抑郁症临床分析
中风患者伴发抑郁症临床分析
李昌树;聂本刚;熊文华;杨小芳;青绍华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14)1
【摘要】本文对360例中风患者伴发抑郁症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发病率及治疗方法和效果.其中脑梗塞207例,脑出血153例,均经CT证实.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测试,在中风两周后进行.结果发现抑郁症138例(占36.5%),重症抑郁37例(占10.3%).中风后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职业及中风部位无关.与中风性质,有无肢体瘫痪有关.中风后伴发抑郁症的患者对抗郁抑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2.7%.中风患者伴发抑郁症后,立即进行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1页(P38)
【作者】李昌树;聂本刚;熊文华;杨小芳;青绍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遂宁,629000;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遂宁,629000;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遂宁,629000;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遂
宁,629000;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遂宁,6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伴发抑郁症的临床探讨 [J], 杨爱雄;霍艳宁
2.43例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临床分析 [J], 马淑荣
3.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J], 刘波
4.中风患者急性期伴发抑郁症44例分析 [J], 魏贤文;李冬雪
5.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伴发抑郁症的临床探讨 [J], 杨爱雄; 霍艳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分析
和骨骼愈合 的速度。⑤骨生成细胞 能经 骨创 治疗 仪的诱导 , 骨
生长 因子 随之产生 , 其 中包 括骨形态发 生蛋 白、 胰 岛素样生 长
【 1 】 黄振俊 , 陈建新. 中西 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册.
相较 治疗前 , 2 组 患者治疗后 8周 HA M D评 分均有明显改 善( R0 . 0 5 ) , 观察 组患者改善情况 明显优于参考组 ( P < 0 . 0 5 ) ; 观 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 明显优于参考组( P < 0 . 0 5 ) 。见
表 1 。
表 1 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 患者 H AMD及 神 经功 能缺损评分 比较 ( ; ±s )
中国骨质疏松 杂志 , 2 0 1 0 , 2 0 ( 1 2 ) : 9 3 7 — 9 3 9 .
因子 Ⅱ及 B转化生长因子等。本文结果显示 , 观察组治疗后 的 消肿止痛疗效优 良率为 9 5 . 3 8 %, 显著优于对照组 的 7 2 . 3 1 %; 同 时, 观察组 的临床 平均愈合 时间亦显著 优于对 照组 , 差异有 统
1 . 4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 、治疗后 8 周采 用汉密尔
神 明失其清展 , 神失所藏而导致患者心神不 宁、 情绪低落 , 而当
气血瘀滞 时, 患者脉络受阻 , 导致 中风病的加重 , 患者康复受到
影响【 引 。 本文观察组采用头针配合疏肝解郁汤治疗 , 头针穿刺部
顿抑郁量表 ( H A MD) 对 患者 抑郁状态变化 情况进行观察 , 同时
3 讨 论
[ 2 ] 中华医学会精神 科学会冲 国精神疾病分 类方案 与诊 断标准[ s 】 . 南
中风后抑郁症调查分析报告
动 次 数 每 周 以 0次 、 、 3次 5次进 行 分 组 , 郁 症 患者 2 抑 2例 中
l 9例不参加社会活动 , 1 3例 周参 加 3次 。在 韩国 9例患抑 郁症患者均不参加 社会活动 , 中国 1 中风后遗症后 抑郁 3例
2 2 中风后抑郁症患病率的分析 . 2 2 1 性别与抑郁症患病率 比较 .. 4 8例中风患者 中符合抑
郁 症诊 断标 准 的 共 有 2 2例 , 患 病 率 为 4 . 3 。男 性 3 其 5 8% 1 例 中风 患 者 中患 抑 郁症 1 占 4 .8 。 女性 1 中风 患 5例 83% 7例
确 的认 识 , 综 合康 复 治 疗 并 不 十 分 了解 。 经 过 一 个 阶 段 的 对
患抑郁症 9例 , 患病率为 3 .4 ,中国调查 1 患抑郁症 10 % 9例 1 3例 , 病 率 6 .2 , 国 的 中 风 病 后 患 抑 郁 症 的患 者 明 患 84 % 中
显 多 于韩 国 ( 0 0 ) P< .5 。
2 2例抑郁症患者
中1 7例有语言障碍 , 7 . 8 。中风后遗症伴有语言 障碍 占 72%
[ ] 文薇 , 4 王文敏, 王荪. 中后情感 障碍 [ ] 国外医学脑血 管疾 卒 J. 病分册 ,9 9 2 7 :7 19 , ( ) 8 .
( 收稿 日期 :09—1 0 ) 20 2— 8
中 图分 类 号 : 1 4 .3 1 9 1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3 讨 论
17 0 6 (0 0 0 —13 0 6 2— 3 9 2 1 ) 9 16— 1
探 讨 中 风后 抑 郁 症 的 易 发 人 群 以及 社 会 活 动 ,患 者 的 心 态 等 因 素 与抑 郁 症 发 病 之 间 的关 系 , 预 防 和 治 疗 中风 后 为
燮理阴阳汤治疗中风并发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半月之久 。脉弦数 ,舌质红 ,苔黄 白,系风温之邪 ,未及时清
解 足 太 阳 、手 太 阳两 经 合 病 ,治宜 和 解 清肃 。 予 小 柴 胡 汤 加 给
按 :小柴胡汤 治少阳病之 主方 。少阳病 ,邪在半表半里, 所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是兼心 ,肺上焦之病。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食,是兼脾 胃中焦之病。上述感 冒,支气管肺炎之病 均在上焦,急性 胃肠炎之病在中焦 ,肝与胆互为表里,故凡见 少阳症,皆可随症选用上述各案。有 因患病之后,两经病先后 并发或同时合病 ;有因旧病加新感 ,内外合邪,故多系两经合 并之病,例二支气管肺炎 ,以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减 。 例三为
燮理阴阳汤治疗中风并发抑郁症 3 例临床观察 0
李凤 芝 ( 黑龙 江 省讷 河 市 中 医院 1 13 6 33)
中 图分 类 号 :R 8 29
文 献 标 识码 :B
文 章 编号 :1 7- 0 5 (0 8 30 5— 2 6 2 5 8 2 0 ) - 2 10
脑 中风 是 神 经 系统 多发 病 、常 见 病 。 死 亡率 、致 残率 高 其 是严 重 威 胁 人 类健 康 的疾 病 。 中风 后 抑 郁症 是 常 见 的 心理 疾 脑 病 , 以 自拟 燮 理 阴 阳 汤 为主 治疗 中风 后 抑 郁 症 3 , 受到 较 O例 为 满意 的疗 效 ,兹 报 告如 下 。
出物为黄色水样便 ,腹 中痛 ,脘腹胀满 ,口渴,寒热往来 ,特
来 就 诊 。脉 弦细 , 苔 白 , 少 阳 , 明同病 ,治宜 和 解清 里 。 舌 此 阳
总之,上例各案,均按 《 伤寒论》柴胡汤症治原则,以小柴
胡汤加 减 为主 ,随症化 裁 , 临床 运用 得宜 ,肤浅体会 , 以深 研 。 得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例 ,脑 出血 1 6例 。对 照组 5 6例 ,其 中男 3 2例 , 女 2 4例 ,平 均年 龄 5 . 岁 ;脑 梗塞 3 71 8例 ,脑 出 血 1 8例 。经统计 学 处 理 ,两组 之间 无显 著性 差异
[ j 杨 锡 强 ,易 著 文 . 科 学 [ 第 6版 .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4 儿 M1. 北
2 0 0 4: 3 1 1
两 者 混合 感 染 开辟 了新 的 途 径 ,对 临 床 用 药 也 有
一
定 的指 导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 王 亚 娟 ,胡 翼 云 ,杨 永 强 .一 反 应 蛋 白 在 儿 科 临 床 的 应 用 5 C [ 中华 儿 科 杂 志 ,19 ,3 () 8 J 】. 9 9 7 3 :15 [ ]张 玲 ,艾青 ,王 永 安 ,等. 6 感染 与 C 反 应 蛋 白 的关 系 [J. 一 J 吉
1 临床 资料
1 . 治疗组 .1 2
1 .. 中药 治 疗 . 11 2
基 本 方 :柴 胡 1g 5 、郁金 1g 5、
半夏 1g 白术 1g 2、 2 、石 菖蒲 1 g 0 、远 志 1g 5 、当归 1g 2 、川 芎 9 、地 龙 1 g g 0 、水 蛭 1g 气 虚 者 加 黄 0。 芪 3 g 山 药 1g 阴 虚 者 加 地 黄 1 g 枸 杞 子 0、 5; 0、 1g 0 ;热盛 者加 黄芩 1g 2 、栀 子 1g 2 ;腑 实者 加生 大
案 与诊 断标 准 》 。汉 密 尔顿 抑 郁 量表 ( A H MD)评
分 在 8分 以上 。排 除 有 明显 的失 语 及 严 重 的智 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6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随症加减并联合盐酸帕罗西汀(赛乐特),对照组单用盐酸帕罗西汀(赛乐特)。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单纯西药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症丹栀逍遥散盐酸帕罗西汀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中风后3~6月,为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
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但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甚少。
许多资料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较高,国内外文献报道为20%~79%,但多在40%~50%[1]。
近年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一直呈上升趋势,患者多精神痛苦,悲观失望,不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措施, 重者拒绝诊治和进食,甚者有自杀企图。
鉴于脑卒中后抑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积极抗抑郁治疗不但有助于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还可以减少其致残率和致死率。
笔者近9月随导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丹栀逍遥散为主方随症加减并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入组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
治疗组中女性16例,男性20例;年龄在45~78岁; 文化程度大学6例,高中12例,初中10例,小学8例;病程3月~3年。
对照组中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46~76岁; 文化程度大学7例,高中11例,初中10例,小学6例,文盲1例;病程5月~4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及HAMD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初始评分方面均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郁化 火型 .2气 2
症 见 心情急躁 易 怒 ,寻胸 闷胁
胀 ,嘈杂吞酸 , 口干而苦 ,大便 秘结 ,或头痛 , 目 赤 ,耳呜 ,舌质 红,苔 黄 ,脉弦数 。证属肝气淤滞 ,
郁而化火 。治宜清肝 泄火 ,理气 和 胃。方用丹栀逍 遥散加减 :丹皮 1g 5 ,栀子 1g 0 ,当归、自芍 、茯苓、 自术各 1g 2 。大便秘结者 , 加大黄 , 可 龙胆草 以泻 火
脾 失健运 ,治宜疏肝理气 健脾 ,方用逍遥散 与归脾
汤加减。柴胡 6 ,茯苓、 自术、 当归、 自芍、远 志 g
பைடு நூலகம்
几率 , 且使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了 3倍,西医认为, 中风后抑郁症 的发 生与 5羟色胺 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一
单胺神 经递质 减少有关 ,治疗用阿米替林 、舒必利 , 舒 乐安 定等 ,因头昏、 口干、嗜 睡等 副作 用较 多而 病人依 从性差 。我们根 据中医基础 理论结合现代 医 学进行 辩证论治 ,取 得 了较好 的效 果 。抑郁症总 由 情 志失调导致肝 气郁滞 、肝炎条 达 ,进一 步郁 阴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
3 6例 病人中男 2 4例 ,女 1 。年 2例
牛膝 、当归 、麦冬 、沙参、合 欢皮各 1g I 2 ,川楝子
5 。虚汗多加地 骨皮清 虚热 ,大便 秘结加瓜蒌仁滑 g
肠通便 。
龄大于 7 0岁共 5 , 1— 0岁 l , 1 O岁 1 例 6 7 4例 5 ~6 3 例 ,4 ~5 岁 3 ,4 1 O 例 0岁以下 1 例。其 中肝郁血虚 型 1 3例,气郁化 火型 4例 ,肝郁脾虚型 1 ,肝 3例 肾阴虚型 1 。 2例 1 治疗方法 . 2
维普资讯
Ch n o r a f i ia e On  ̄ c e Au u t2 0 . o . i aJ u n l Cl c l di eHv i n , R s 0 6 V l N o n M 4
・
经验 与教训 ・
中风后抑郁症 3 例临床分析 6
火 ,肝气郁滞又可使 气滞血淤 ,形成淤血 ,日久肝 肾 阴虚 ,脏失所养 。故治疗上 采取疏肝理气 ,清肝 泻 火,理气活血 ,滋补肝 肾之 法 ,取得 了较 为理想
的效果 。使患者 中风症状好 转 的同时积极参 加 日常 生活料理和 自觉锻炼身体 ,建立起生活的信 心。
1. .3肝郁脾虚型 2
症见情绪抑郁 ,多愁 善虑,悲观
症 干扰 和 阻碍 了 中风病 人 的康 复 ,增加 了患者 的住 院天数和经济 负担 ,增加 了褥 疮 、肺炎 等并发症的
厌世 ,善 叹息 ,失 眠多梦 ,身倦纳 呆 ,腹胀腹痛 , 舌 暗淡 ,苔薄 自,或 自腻 ,脉沉细 。证属 肝气郁 滞 ,
通便 ;口苦咽干,心烦失眠加黄芩 , 郁金以泻火除烦 。
状无反复。余下 4 例中途放弃治疗。
3 讨 论
抑郁症 已成 为 中风 后遗 症 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
据统计 占中风患者 的 3 % ̄4 %, 0 0 在这一群体中又有 7 %患者 因各种原 因而漏诊 , 中临床 医生及患者家 5 其 属对精 神疾病 的重视 和认识不 足是主要原 因 ,抑郁
减少 ,烦躁 ,面 色晦暗 ,胁 肋胀满 ,舌 质 暗,有淤 点淤斑 ,脉弦 。证属 气滞血淤 ,治疗疏 肝理气 ,活
血化淤 。基 本方用血腑逐 淤汤加减 :柴胡 、枳 壳各
恢 复 Ⅱ。 1。 3无效 :拒绝 治疗 或不配合治疗 , ~ 1 ;() I
对 日常 生活工作全 无兴趣 ,甚至有 自杀企 图,偏瘫 肌 力好转不明显 。 2 结 果
各 1g 党参 1g 2, 5 ,黄芪 3g 0 ,薄荷 3 ,枳壳 9 。气 g g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 医院崇明分院
( 0 l 0) 2 25
维普资讯
中 华临床 医学 卫 生杂 志 ,20 0 6年 8 ,第 4卷 ,第 8期 月
1 . 3治疗 效果
疗效观察 : 1明显好 转 , () 积极配合 治
疗 ,参加力所 能及 的锻炼及家 务和 日常 生活 活动 , 情绪稳定 , 偏瘫肌 力恢 复较为理想 , Ⅱ。 1 ; 2 约 ~1。 () I
1. . 1肝郁血淤型 2
症见情志抑郁 ,思维迟缓 ,运动
有效 :尚能配合 治疗 ,但情绪 不稳定 ,情感脆 弱, 生活 自理能力 不强 ,性格不如 从前活 泼 ,偏 瘫肌力
6 ;赤芍、红花各 1g g 2 ;自芍 、桃仁 、当归、郁金各 1g 。气 滞较重 ,可加青皮 ,香附加强行气 。病久淤 5 血 入络较重者 ,酌加 全蝎,地龙通 络止痛 。
上述 3 6例病人经 门诊 中药调理 治疗 1 个月 后 , 抑郁症状明显好转 2 ,有效 8 ,随访 1 4例 例 个月症
一
个废人 ,情志刺激 的强度超过 了五脏的 调解机能 ,
I干 多饮 ,大便 干结 ,舌红少苔 ,脉细数 。证属肝 7 肾隐虚 ,脏失 所养 。治宜滋补肝 肾 ,舒肝理气 。方 用一贯煎加减 。生地黄 3 g 0 ,枸蒺子 1g 5 ,山茱萸、
所以产 生了以情 志为病变 为主 的抑 郁症 。
惊 ,健忘 少寐 ,五 心烦热 ,腰膝 酸软 ,胁肋 隐痛 ,
中风是 目前 临床 发病率 ,致残率 ,死亡率都 很 高 的疾病 。它 来势急 ,变 化快 ,患者 自身功能 的丧 失是突然发生的 。没有 一个逐渐 适应 的过程 ,加之
患者对 自身病 情和特点 不 了解 ,担心 自己从 此成 了
王 恒
中图分类号 :R 4 . 1 7 9 +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12 —0 62 0)80 6—2 7 73 5 (0 60 —0 00 郁甚可加 郁金 ,合 欢花 以开郁安神 。肝郁失 眠者 , 加远志、酸枣仁 、龙骨 以安神定 志。 1. . 4肝肾阴虚 2 症见情绪低落 ,精神萎靡 ,心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