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用爱浇灌—解决低年级孩子间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呵护,用爱浇灌—解决低年级孩子间的矛盾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王新宇

刚入职的我,进入了小学一年级,成为了一年级小豆包的班主任。刚入职的我和刚入学的孩子们一样,都是新的人生体验,我们都有紧张,未知感。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看似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上还有一类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在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们和我们,那就是小豆包的家长们。开学前的了解中,班级里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很高,孩子们在入学前就有很多学习的经历,艺术、科技等等,可以看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家六口人时刻关注的孩子得到家庭的很高期望,有时候对于孩子的一些事情会很紧张。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我很理解他们的这种心情,自己也是独生子女,也享受着家人们的关心和照顾,直到自己长大了才知觉小时候的那些不懂事。所以从年龄这个角度来说,孩子本身就是有一个从不懂事到懂事,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的,更何况一年级的孩子,我们要去理解,换位思考孩子的想法,走进他们的世界。所以开学的前一个月,我尽量多去了解孩子们,多和家长们沟通,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要多和家长们沟通孩子在校的情况。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班级的故事发生了。开学后的第二个月,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班级微信群忽然有一位家长 @ 了另一位家长,描述了一大段话说明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这个孩子的攻击。被攻击的孩子是一个小女孩,攻击他人的是一个小男孩。小女孩的家长在群里的描述大概是这样的:我的孩子在开学两个月来,三天两头受你家孩子殴打,总计 20 多次,最近一次,你家孩子把我的孩子水杯故意摔在地上,并且推到,坐在我孩子身上,拳打脚踢,导致屁股淤青。

此条信息一发出,小男孩的家长马上给出了回应,说自己会问孩子这件事情。同时,家长群里的其他家长看到了这条信息,马上恐慌起来,问了自己孩子,也回应,这个小男孩对自己孩子也有这样的行为。作为小男孩的家长,询问自己孩子,得到否定的答案后,看到群里家长都在攻击自己家孩子,情绪很是激动,感觉自己受到了人身攻击。作为老师,因为当时是周末,我也有自己的事情做,没有看到手机的信息,直到事情发展这样,我才知晓这件事。当时,小男孩家长给我打了电话,男孩母亲情绪很崩溃,认为自己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污蔑,要求我为她家讨回公道。事情发展的太快,我知道既然已经错过了关键时期,那更要快速反应,给出一个回应。但是一个新教师,面对这样一个大事,真是紧张的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把电话打给了学校主任,想请她给我点意见。在沟通之下,我们情况还了解的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之下,我编辑了一条信息,让大家先不要紧张,具体的情况我们还不是很清楚,明天孩子来校了解好后一定告知大家。就这样,班级群安静了。但是有关系好的家长告诉我,其实家长群的谈论并没有终止,家长们避开了我,仍然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也被这个孩子攻击,有的家长对于这样的行为进行评论,这其中,有一个这样的家长,自己的孩子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中,但是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以自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去评价所谓被攻击的孩子,说这样的经历会使孩子的一生受到伤害,弥补不回来,评价攻击别人的孩子,说这是霸凌。想象可知,第一次做家长的这些人,自己

还属于不适应阶段,出现这样的事情,会是特别恐慌的,这时,出现一个社会权威告诉你们,这是一种霸凌,你们的孩子受到了霸凌,那内心的恐慌感岂不是更加重了,那位心理咨询师家长,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家长们的私信一条一条发来,告知我,他的孩子有哪些问题,需要我帮忙解决。我一一安抚并记下后,迎来了第二天。

我调好课,在孩子一到校时,和主任一起就开始了对记录的孩子的谈话。十几个孩子,一一问过,已是中午,事实也是渐渐地清晰。原来,一年级的孩子是不明白什么叫做打的,家长们在家问孩子们后,孩子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认为前几天某某和我玩时用力的拍了我叫做打,拦着我非要和我聊天不让我过时叫做欺负等等,我们让孩子仔细回忆,在我们身上做示范,看看力度是怎样的,结果证明,只有那个最初反映的小女孩前几天确实被踢了一脚有淤青,其他都是孩子们不明白什么叫做打,不知道和别人玩下手轻重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就打算开始联系家长们来谈话了。首先约谈的是小男孩的家长,当他们知道自己孩子出现这样的事儿,他们很惊讶,因为在家孩子是无论如何不承认的,但是他们接受了这样的事实,表示愿意下午和对方见面,表达歉意。我们还约谈了那个心理咨询师家长,想想,这件事情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她有很大的原因,这位家长后来也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快放学时,小女孩的妈妈和姥爷来到学校,和我们沟通,就在马上双方见面和解时,校门外又出事了。接孩子时,小女孩姥姥情绪激动,不知孩子妈妈和姥爷在里面的情况,在孩子排队时,意图伸手去攻击那个小男孩,因为不认识还错攻击了另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的妈妈爸爸拎着道歉的礼物,看到这样的景象,也是很激动,认为孩子之间的问题,不应牵扯到大人,这时的校门乱作一团。我们的工作就这样又回到了原点,甚至还倒退了。又是一个长谈,在交谈过程中,我感觉到了,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对事情有误解但是会理解,重要的是姥姥姥爷始终是一个不理解的状态,所以才会有后续的事情。约谈结束已是 8、9 点,两个当事孩子家长的问题解决了,第二、三天,我们又陆续约谈了另外一些和我反映情况的家长们。后续中,我经常和小男孩家长沟通,一起教育孩子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友善待人。在事情慢慢平息后,我们召开了班会,教会孩子们如何和别人相处,如何友善待人,孩子们也渐渐的明白了,但是我知道,这样的教育永远不会停止。

一番沟通教育后,事情看似过去了,但是潜在的问题还是存在。当时事件伊始,孩子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到语言攻击,反复询问孩子事情的具体情况,在孩子这种极度不被信任的状态下,孩子的家长也受到了精神上的伤害,情绪崩溃时,孩子也在场。6、7 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场面,内心是非常恐惧和不安的。来到学校能看得出,孩子有些胆怯。

自此我特别留意这个孩子,一方面特别怕风云事件再次发生,另一方面也怕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班里的孩子们在家通过家长的聊天早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家长们不免也会叮咛不要和这个小男孩玩儿,孩子们对他也是敬而远之。在班里闹得人心惶惶的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小男孩有时候还是有点管不住自己,爱用肢体语言表示自己的开心或不开心。班里的同学们有的告状,有的被他告状,不得安宁。

这件事情后续的教育我想是更加艰巨的,我设想的解决办法是从两方面入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