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导线计算表(输入读数法)

合集下载

《测量学》经纬仪实验指导书 2018(1) (1)

《测量学》经纬仪实验指导书 2018(1) (1)

《经纬仪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仪器使用及安全须知

1、严格遵守“1米原则”、“一臂原则”!

2、严禁在道路中间安置测站!

3、严禁坐仪器箱子及其他实验器材!

4、长距离搬运仪器应装箱,短距离搬运严禁扛在肩上、不加任何防护!装

箱仪器拿起前,务必检查箱盖是否紧闭!

5、严禁将水准尺靠着树干、路灯或墙柱上!水准尺不用时,应顺着放在路

边。

6、仪器取用及装箱,严禁在手托或怀抱仪器箱的情况下进行!仪器装箱前

务必将所有制动螺旋松开,光学经纬仪须将竖盘指标补偿器关闭。

7、仪器安置前,务必检查三脚架是否安装稳固!在光滑地面上,必须做好

相应防护措施!

8、安置仪器时,在旋紧连接螺旋前绝对不能松手!

9、使用钢尺严禁遭车辆碾压!钢尺使用完毕应做擦拭处理。

10、三脚架、仪器上所有螺旋的使用宜用力适度,严禁用力过猛!严禁用手、

手帕等物擦拭目镜、物镜等光学部件!

11、实验/实习完成后,收工时务必清点仪器和工具,以防丢失!尤其是测

钎、尺垫等工具,应派专人负责看守与携带。

经纬仪实验1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根据测角原理掌握经纬仪的构造特点。

2、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轴系关系。

3、学会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认识DJ6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熟悉经纬仪各螺旋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2、了解经纬仪上主要轴线的名称及应满足的条件。

3、练习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

三、实验步骤

1、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掌握其使用方法。

将经纬仪三脚架架腿张开安放在地面上,使架头大致水平,三个脚尖插入地面使之稳定。开箱取出经纬仪放在架头上,一手扶住经纬仪,一手旋紧脚架中心连接螺旋,将经纬仪与三脚架稳固连接。逐一认识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了解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第十一讲 经纬仪导线测量与计算

第十一讲 经纬仪导线测量与计算

第十一讲经纬仪导线测量与计算

在城镇和矿山,最常用的图根加密方法是导线。导线是由若干条首尾相接而构成的折线。根据所用仪器,导线分为经纬仪导线、光电测距导线、罗盘仪导线和平板仪导线。经纬仪导线测量是用经纬仪测量各导线点的转角,钢尺丈量导线的边长,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出各待定点的坐标。根据工作内容和特点,经纬仪导线测量分为外业与内业两部分。外业工作主要包括导线的布设和转角、边长的观测。

一、导线的布设

(一)导线布设形式

导线的基本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

1.闭合导线

由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个导线点后仍回到同一个已知点上,它所构成的多边形称为闭合导线,如图5—10(a)所示。闭合导线有多边形条件和坐标条件作检核,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图 5—10 导线形式

2.附合导线

两端(始端和终端)均附合在已知点和已知方向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如图5—10(b)所示。这种导线,不仅有检核条件(坐标条件和方位角条件),而且最弱点位于导线中部,使附合导线在与支导线同等精度的条件下得以增加长度,故附合导线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3.支导线

从已知点B开始,用直线依次连接各待定点,形成自由伸展的折线形状,这种导线形式

称为支导线,如图5—10(c)所示。支导线另一端自由伸展,缺乏检核条件,终点点位

误差最大,故在生产中尽量少用。若用支导线测定控制点坐标,应限制支导线长度,并往返观测,以资检核。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导线还可布设成网状形式(即导线网)。

(二)导线布设规格

为满足不同比例尺测图和不同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各有关规范规定了导线的长度、观测限差和精度指标,形成了导线等级和技术规格系列。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见表5-4 表5-4 图根导线技术要求

测量学实习-导线测量-闭合导线测量

测量学实习-导线测量-闭合导线测量

测量学实习实习内容:导线测量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生态学

2011级一班

第四组

指导老师:刘红

学生:王汉清

学号:20100330

2011/10/23

测量学实习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导线的布设形式方法。

(2)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内业计算方法。

二、仪器设备:

DJ6型经纬仪1台、脚架1个、花杆2个、卷尺1个、塔尺1个

三、实习任务:

每组完成导线测量外业工作: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导线测量内业计算任务。

四、实习内容: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闭合导线

如图1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又回到已知控制点B上,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图1 闭合导线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导线点的选择及标定

导线点的选择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面积较大时,可根据测区内已有的小比例尺地形图和控制点的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实地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导线长度可适当放长。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4)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建立临时性标志

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并导线点统一编号。

水准仪 经纬仪 全站仪 GPS测量使用基本理论与方法

水准仪 经纬仪 全站仪 GPS测量使用基本理论与方法

3.基座
作用:把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下部脚 螺旋用于整平仪器
二、J6经纬仪读数方法
1分微尺的分划值为1ˊ;估 读到 0.1ˊ6"&
2“H”——水平度盘读 数; “V”——竖直度 盘读数&
水平度盘读数: 730424
73 01
三、J2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如图与J6相比;增加了: 1、测微轮——读数时;对径分划线影像符合& 2、换像手轮——水平读数和竖直读数间的互换& 3、竖直读盘反光镜——竖直读数时反光&
后视点 待测量点
测站点
4、点位放样
1功能:
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及已知点的坐标;在 实地标出P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X
待放样点P
后视点
测站点 Y
2原理 1先在待放样点的大致位置立棱镜对其进 行观测;测出当前棱镜位置的坐标&
X 后视点
当前棱 镜位置
待放样 点P位置
测站点 Y
2将当前坐标与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计算出 其差值&距离差值d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 值ΔX和横向差值ΔY&
hAB=h1+ h2++ hn =a1-b1+a2-b2++an-bn =a-b
二.水准测量的仪器与工具
水准仪按精度分为:DS05、DS1、DS3;其中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 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

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

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

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

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

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J6经纬仪

J6经纬仪

③检核 对于DJ6经纬仪,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应满足:
β 左 − β 右 ≤ 40′′
,否则,应重测。
④一测回角值 β左 + β右 β= = 68°42′09′′ 2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观测多个测回: ① 第一测回度盘归零; ②其他各测回间按180˚/n(n为测回数)的差 值,变换度盘; ③各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④取各测回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四)读数
方法: ①打开反光镜,使读数 窗光线均匀; ②调焦使读数窗分划清晰 (注意消除视差); ③按不同的测微器直接 读取水平、竖直度盘 读数(度、分、秒,秒为估读且为6的倍数)。
水平角:215˚06' 48 " 竖直角: 78˚52' 00 "
二、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 盘左: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 在望远镜的左边,又称正镜。 • 盘右: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 在望远镜的右边,又称倒镜。
测回法(只有两个方向)
1、操作步骤
①安置仪器于O点,对中整平; ②盘左(正镜)精确瞄准A点, 度盘归零,记录读数; 以上三步称盘左半测回或上半测回 ④盘右(倒镜),精确瞄准A点读数; ⑤逆时针转动仪器,瞄准B点读数。 以上两步称盘右半测回或下半测回
O B A
③顺时针转动仪器,精确瞄准B点读数;
•2、记录与计算(见表3.1)

光学经纬仪使用方法新

光学经纬仪使用方法新
• 2.整平的目的:
使仪器水平读盘居于水平位置。
• 3.对中的方法:
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点器对中两种。
(1)垂球对中及整平的步骤:
• ①安置三脚架:高度适中,使测点在垂球正下方, 且架头尽可能水平; ②粗略整平:调节三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③精确整平:调节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④精确对中:移动基座,精确对中; ⑤重复③ 、④ 两步,直到完全对中、整平。
第四章 角度测量
4.1 角度测量 4.2 角度测量原理 4.3 光学经纬仪 4.4 竖直角测量
第一节 角度测量概述
• 角度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 • 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 角度测量的主要仪器是经纬仪 • 角度测量的意义
• 水平角——坐标方位角——坐标(确定直线的方向和点的 平面位置)
(2)光学对点器对中及整平的步骤: ①安置仪器:高度适中,使测点在视场内; ②强制对中:调节脚螺旋,使光学对点器中心 与测点重合; ③粗略整平:调节三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④精确整平:调节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⑤精确对中:移动基座,精确对中(只能前后、 左右移动,不能旋转); ⑥重复④ 、⑤两步,直到完全对中、整平。
以上两步称盘右半测回或下半测回
•2、记录与计算(见表3.1)
①盘左(正镜)观测 瞄A,记录 a左= 0°00′36″ 瞄B,记录 b左= 68°42′48″ 上半测回的角值: β左= b左- a左= 68°42′12″

导线点测量教程

导线点测量教程

6、4、1 导线布设形式

(一)导线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得折线,称为导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得长度与各

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得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得坐标。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得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电磁波测距导线。

(二)闭合导线

以高级控制点A、B中得A点为起始点,并以AB边得坐标方位角αAB为起始坐标方位角,经过1、2、3、4点仍回到起始点A,形

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得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三)附合导线

以高级控制点A、B中得B点为起始点,以AB边得坐标方位角αAB为起始坐标方位角,经过5、6、7、8点,附合到另外两个高级

控制点CD中得C点,并以CD边得坐标方位角αCD为终边坐标方位角,这样得导线称为附合导线。(四)支导线

从一个高级控制点C与一条高级边得坐标方位角αCD出发延伸出去得导线称为支导线。由于支导线缺少对观测数据得检核,故其

边数及总长都有限制。

6、4、2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选点前,应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与高一级得控制点得成果资料,把控制点展绘在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得布

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勘,实地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如果测区没有地形图资料,则需详细踏勘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得分

布、测区地形条件及测图与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地选定导线点得位置。

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 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与量距;

(2)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与安置仪器;

《经纬仪使用》PPT课件

《经纬仪使用》PPT课件


A
0
00 36 68 42 12
第一
B 68 42 48
测回
68 42 09
O
A 180 00 24

68 42 06
B 248 42 30
68 42 15
A 90 10 12

68 42 18
第二 测回
B 158 52 30
68 42 21
O 右 A 270 10 18 68 42 24
B 338 52 42
• 盘左: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 在望远镜的左边,又称正镜。
• 盘右:观测者对着望远镜的目镜时,竖盘 在望远镜的右边,又称倒镜。
精选课件ppt
33
测回法(只有两个方向)
1、操作步骤
A
①安置仪器于O点,对中整平;
②盘左(正镜)精确瞄准A点,
度盘归零,记录读数;
O
③顺时针转动仪器,精确瞄准B点读数;
?使水平度盘水平3434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经纬仪的安置瞄准目标读数341341经纬仪的使用经纬仪的使用垂求对中及整平方法垂求对中及整平方法光学对中器对中及整平方法光学对中器对中及整平方法水平角测量的方法水平角测量的方法一经纬仪的安置一经纬仪的安置装照准部拧紧连接螺旋
第四章 角度测量
4.1 角度测量 4.2 角度测量原理 4.3 光学经纬仪 4.4 竖直角测量

全站仪测量及导线计算常用公式全集测量员适用手册

全站仪测量及导线计算常用公式全集测量员适用手册

工程测量人员使用手册

全站仪测量及导线计算常用公式全集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二、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五、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六、超高计算公式

七、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八、标准差计算公式

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

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x 1:QD 的X 坐标 y 1:QD 的Y 坐标 x 2:ZD 的X 坐标 y 2:ZD 的Y 坐标 S :QD ~ZD 的距离 α:QD ~ZD 的方位角

2. 计算公式:

()()212212y y x x S -+-=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x x y y arctg

--=α 2)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360x x y y arctg --+︒=α 3)当x 2- x 1<0时:1

21

2180x x y y arctg

--+︒=α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 β:JD 处的偏角

2. 计算公式:

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

T :曲线的切线长,23

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

实验二 精密导线测量

实验二  精密导线测量

实验二精密导线测量

一、实验项目

精密导线测量的方法及数据处理;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精密导线测量的方法;

2、学会精密导线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

J2光学经纬仪或全站仪、脚架、测钎等;

四、实验原理和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1.导线布设形式,根据测区的大小情况要求,导线可布设成以下三种:

1)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3)支导线

2.城市或工程测量导线测量技术指标

一二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

注意:1.可角度和边长分别测量,也可同时测量。

2.导线点要保存好,作为下次精密水准的水准点,两次实验的成果构成一个完整的二级导线控制成果。

3.本次实验可选二级导线,以校园I级(一级)导线点为已知点,布设平均边长约为200米的II级(二级)不少于四个,构成闭合或附合怀线。

4.记录坚决不能涂改和造假,更不能转抄,否则重测,如果记录错误,请将本测站“距离”列标明“作废”,本测站重测,并从下行开始记录。如有转抄或涂改,实验成绩为“0”分,自然不能参加本课程的考试,因为这是职业道德问题。

5.记录字不能出格。

6.测角主要限差:同一方向值的2C互差不大于13秒;上下半测回方向值之差不大于9秒;两测回同一方向值之差不在于9秒(一级导线才有此项限差);如果方向多于3个,则归零差不大天8秒,各记录员必须记牢,在一测站结束后必须算完限差,如果各项结果在限差范围之内,才能搬站,否则要重测。

五、实验内容步骤

1.在已知点架设仪器,对中、整平后用光学瞄准器大致瞄准测钎;

2.先调整目镜,使十字丝清晰,再调整调焦透镜,使目标像清晰(即目标像落在十字丝

导线点测量教程

导线点测量教程

6.4.1 导线布设形式

(一)导线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

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电磁波测距导线。

(二)闭合导线

以高级控制点A、B中的A点为起始点,并以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为起始坐标方位角,经过1、2、3、4点仍回到起始点A,形

成一个闭合多边形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三)附合导线

以高级控制点A、B中的B点为起始点,以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为起始坐标方位角,经过5、6、7、8点,附合到另外两个高级

控制点CD中的C点,并以CD边的坐标方位角αCD为终边坐标方位角,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四)支导线

从一个高级控制点C和一条高级边的坐标方位角αCD出发延伸出去的导线称为支导线。由于支导线缺少对观测数据的检核,故其

边数及总长都有限制。

6.4.2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选点前,应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的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把控制点展绘在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的布

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勘,实地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如果测区没有地形图资料,则需详细踏勘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

布、测区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地选定导线点的位置。

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 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水准仪记录表、水准仪闭合水准计算表、经纬仪观测记录表、经纬仪闭合导线计算表

水准仪记录表、水准仪闭合水准计算表、经纬仪观测记录表、经纬仪闭合导线计算表
日期: 天气:
测站 测回
水准测量记录手薄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记录者:
点号
后视读 前视读 数mm 数mm
高差 mm
平均高 差
备注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表
点号
实测高 高差改 改正后
测站数 差 正数 高差
m
m
m
高程 m
备注
Σ
缩略图
fh=Σh测 =
f容≤6√n=
计Vi算=-:fh/Σn×ni
日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fx=Σ△x测= fD=√fx²+fy²= K容≤1/15000
fy=Σ△y测= K=fD/D=
辅 fβ容≤10″√4=20″ 助 计 算
计算:
fD=√fx²+fy²= K容≤1/15000
K=fD/D=
: 号:
平距 备注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坐标方位角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距离 (m)
坐标增量计算值
△x
测站点 测回
后视点 前视点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
盘左 (L)
天气: 温度: 气压:
盘右 (R)
记录者: 仪器型号:
2C
盘左盘右 一测回间 各测回间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测角 (°′″)

经纬仪导线测量与导线坐标计算

经纬仪导线测量与导线坐标计算

实验四、经纬仪导线测量与导线坐标计算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地面上用经纬仪标定直线及用普通钢尺精密丈量距离方法。

2.学会导线外业的基本测量工作。

3.学会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

二、实验计划

1. 实验时数4学时。

2. 每实验小组由4到5人组成。1人观测,1人记录,2人扶尺,依次轮流进行。

3. 每组在实验场地上选定4到5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进行量距、测角。

4. 用罗盘仪测定起始直线的磁方位角,进行导线坐标计算。雅安地区磁偏角为西偏2度24分。据此推算起始边方位角。

三、仪器与工具

1. 由仪器室借领:电子经纬仪1台、50 m钢尺1把、测钎2根、水泥钉6个、钉锤1把、记录板1个、计算器一个,罗盘仪1台。

2. 自备:、铅笔、小刀、计算用纸、测角与测距记录纸。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指导教师讲解本次实习的内容和方法。

2. 在实习场地上选定比较平坦、相距60 m ~ 80 m的边长的多边形,构成一闭合导线,打入小铁钉(或油漆绘标记)。

3. 进行直线定线。

欲精密丈量直线AB的距离,首先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然后安置经纬仪于A点上,瞄准B点,用经纬仪进行定线。用钢尺进行概量,在视线上依次定出此钢尺一整尺略短的A1、12、23……等尺段。在各尺段端点粉笔绘标记,

4.丈量距离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丈量组一般由5入组成,2人拉尺,2人读数,1人指挥兼记录。丈量时,拉伸钢尺置于相邻两点,并使钢尺有刻划线一侧贴近标志。拉平、拉紧、拉直。两端的读尺员同时根据点位读取读数,估读到0.1mm记入手簿。每尺段要移动钢尺位置丈量三次,三次测得的结果的较差视不同要求而定,一般不得超过5mm,否则要重量。如在限差以内,则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此尺段的往

测绘常用记录表格样本

测绘常用记录表格样本

一记录表格

1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上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

管线点连接管探查管径埋设管线点管顶

管偏埋设

管材埋深备注示意草图预编号线点号方法(mm)方式特征附属物(m)日期

(m)

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

2 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污(雨)水管道实地调查表

测区:

图幅号:

权属单位:

管径或断面尺寸

管线点

连接管

管径 宽×高

预编号

管材

线点号

(mm) (mm)

埋设

管线点

管顶 管偏 埋设

底深 示意草图

方式

特征

附属物

(m)

备注

(m)

日期

示 意 草 图

煤气管道实地调查表

测区:

图幅号:

权属单位:

管线点 连接管 探查 管径 埋设 管线点

管顶 管偏 埋设

埋深 示意草图

预编号

线点号

方法

管材

方式

特征

附属物

(m)

备注

(mm)

(m)

日期

示 意 草 图

调查者(检查者) :

记录者: 作业日期:

电力管道实地调查表

测区:图幅号:权属单位:

管线点连接管探查埋设断面尺寸管线点埋深 (m)

电压埋设宽×高电缆直埋方

预编号线点号

管材管径沟备注方法方式

(mm)

特征附属物(kv)日期

(mm)根数( 外顶深)( 内底深)

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

电信管道实地调查表测区:图幅号:

管线点连接管探查管埋设

断面尺寸宽×高

预编号线点号方法材

管径

方式行×列

(mm)(mm)

权属单位:

管线点管顶

管偏埋设

总孔埋深

备注

特征附属物(m)日期

已用孔

(m)

调查者(检查者):记录者:作业日期:

工业管道实地调查表

测区:

图幅号:

权属单位:

管线点 连接管 探查 管径 埋设

管线点

管顶 管偏 埋设

埋深 示意草图

预编号

闭合导线的测量(测回法观测水平角、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闭合导线的测量(测回法观测水平角、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实验 3-01:闭合导线测量 (经纬仪钢尺导线测)
一、目的: 初步掌握经纬仪闭合导线观测与计算方法。 二、要求: 1、各导线边均要进行往、返丈量,往、返测较差的相对误差应≤1/2000。 2、各转折角均以测回法观测一个测回。 3、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β≤40"√n ,n 为多边形内角个数。 4、导线全长闭合差的相对误差 (fs/Σs)≤1/2000。 三、仪器与工具: DTJ6 经纬仪一台、30 米钢卷尺(或皮尺)一把、小木桩三个或油墨笔一支( 自备 )。 四、实验程序 1、 选点与标志: 在校园内选择两个已知点 A 、B ,再定出 C 、D 、E 三个待定点并 打下小木桩上钉一小铁钉或油墨笔在地面划“+”符号作标志,导线边长应超过 30 米。
2、测角: 依次在 B、C、D、E 上设置经纬仪观测各转折角ψ、β1、β2、β3、β4,计算角度闭 合差 β=Σβi-(n-2)×180°, 其中 n 为导线边数。要求角度闭合差β≤ 40"√n , 否则,重新测量各转折角。 3、量边: 采用平量法往、返丈量各导线边。 如,丈量 BC 边,每尺段移动钢尺(或皮尺)2~3 厘米两次丈量,长度之差 △BC=( BC" -BC' ),要求 △BC ≤ 5 mm,符合时则该尺段往测的长度为 : BC 往 = ( BC1 + BC2 )/2 否则,应再量一次或多次,取符合要求的两次长度的平均值为该尺段的往测结果。 4、各边长往、返测检核 : 计算该边往、返测较差 △D = ( DBC 往 - DBC 返 ),并计算其相对误差 △D/( DBC 往 + DAB 返 ),并化成为分子为 1 的分数,要求相对误差≤1/2000, 符合要求时,则中数 DBC = ( DBC 往 + DBC 返 )/2 为 BC 边的观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 斜 角 正 镜 倒 镜 斜边长 ° ′ ″ ° ′ ″
仪器高
觇标高


经 纬 仪 导 线 百度文库 算 表
测量地点: 测量地点: 测量日期: 测量日期: 者: 计 算 者: 计算日期: 计算日期:
坐 X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标 Y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Z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点号 测 站 倾 角 水 平 角 坐标方位角 斜边长 仪器高 觇标高 水平边长 后视点 仪器站 前视点 ± ° ′ ″ ° ′ ″ ° ′ ″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 00 00.0 0.000 - 90 00 00.0 0 00 00.0 0.000 0.000 0.000 180 00 00.0
经 纬 仪 导 线 观 测 数 据 表
工作地点: 工作地点: 测量日期: 测量日期:
后视点 后视点 仪器站 前视点 起始点
观测者: 观测者: 记录者: 记录者:
起始边方位角 ° ′ ″ X
仪器号: 仪器号: 钢尺号: 钢尺号:
起始点坐标 Y
者: 计 算 者: 计算日期: 计算日期:
H
水 平 角 正 镜 倒 镜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