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2

合集下载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加强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主题。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加强全社会的民族大团结意识和国家宗教政策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宗教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组织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研究学习活动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丰富群众宗教知识储备,同时,针对当前宗教事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

组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如专题报告、专题研讨、宗教法规知识竞赛等。

3.开展民族宗教文化交流活动
以文艺演出、比赛、融合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深入了解多元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价值认同。

4.开展宗教事务公开透明化建设
加强对各地宗教事务的管理监督,推进宗教事务公开透明化建设,加强对宗教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依法依规对违法违规宗教行为
进行处理,同时要尊重信教自由,加强与宗教界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宗教机构的政策引导,依法依规开展各项活动。

三、活动要求
1.严格按照计划和要求组织开展活动,落实责任和任务。

2.广泛宣传活动,提高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3.积极组织各级干部和群众参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宗教工作能力。

4.活动执行中要遵守当地政策法规,尊重信教自由,加强与宗教界的沟通和联系。

5.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高中政治 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政治 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我国的宗教政策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拟 1 课时第 1课时三维目标(1)理解熟记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2)提高学生辨别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的能力。

(3)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自主备课一、梳理回顾《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知识线索:(一)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弘扬科学精神明确我国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不支持、不鼓励、不反对,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二、辨清几个有关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误区:师生共同解决练习册P63自主探究中的误区;误区一、我国的宗教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误区二、国家保护所有的宗教活动。

误区三、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误区四、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与外国宗教不相往来。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授课教师:李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它们都有哪些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2、通过学习、懂得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维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热爱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通过自己家乡的巨变,从而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认识到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教学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2、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教学难点: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7、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8、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9、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二、导入新课三、进行新课(一)展示学习目标: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二)、学生自学(三)达标测评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相关推荐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教学目标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要求,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我国宗教的基本概况,正确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并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节结构: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共设四个框题。

民族和宗教是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社会现象,在第一节讲完民族后讲宗教,这既和国家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又和民族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教材第一框《宗教及其社会作用》,首先讲了宗教的一些基本知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宗教的性质,产生的根源及复杂的社会作用。

第二框《我国的宗教概况》分析了我国的宗教概况,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变化。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在第一、二框题的基础上,讲了我国宗教政策,对于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为什么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就比较好理解了。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因此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来武装人的头脑,必须坚持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这是第四框《树立科学世界观单队封建迷信》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第一个框题宗教及其社会作用。

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宗教的本质。

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

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两方面来理解。

初中宗教信仰教案

初中宗教信仰教案

初中宗教信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宗教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信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宗教,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 主要宗教的基本知识3. 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正确看待宗教,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学生关注宗教问题。

2. 教学内容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师详细讲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和政策。

3. 教学内容二:主要宗教的基本知识教师介绍主要宗教的基本信仰、教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宗教的基本情况。

4. 教学内容三: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分析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价值观。

5. 教学内容四:正确看待宗教,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讲解如何正确看待宗教,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6.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宗教信仰的看法和认识。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他人信仰、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主要宗教的基本知识、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2. 谈话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宗教问题。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思考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主要宗教的基本知识等相关教材。

2. 网络资源:关于宗教的图片、视频和新闻报道等。

3. 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人教A版必修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2

人教A版必修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2

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2、明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3、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选择,具有显著优越性. 【重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主预习案一、教材助读1.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含义:是在领导下,各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行使的制度。

②自治地方:分为、、三级。

③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和。

④核心内容:自治权,其范围、内容涉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和决定的。

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蓬勃发展。

合作探究案读下列材料:拉萨市某中学举办了一次“我看西藏50年”的社会调查活动。

高三学生洛桑为了确定调查的方向,需要一些西藏50年经济生活变化的具体数据。

于是他打开电脑,点击了一个相关网站,下载了以下相关统计数据:西藏解放前后几项经济社会指标的比较请回答:(1)假设你是洛桑,你会从上述图表中得出什么结论?(2)在该网站上,自治区政府正就自治区的未来发展向广大市民征求建议。

如果你是洛桑,请就西藏的未来发展提一项合理化建议。

课堂检测案1.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第一章:民族宗教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民族的定义和分类理解宗教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我国民族宗教的基本情况1.2 教学内容民族的定义和分类宗教的起源和发展我国民族宗教的基本情况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二章:我国民族政策法规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掌握我国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法规的意义和作用2.2 教学内容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我国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我国民族政策法规的意义和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三章:我国宗教政策法规3.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掌握我国宗教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理解我国宗教政策法规的意义和作用3.2 教学内容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我国宗教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宗教政策法规的意义和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四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实践与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掌握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理解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五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5.1 教学目标了解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理解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在提高公民意识中的贡献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在提高公民意识中的贡献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六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1 教学目标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和发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民族政策中的重要地位6.2 教学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民族政策中的重要地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七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7.1 教学目标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和原则掌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和实施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我国宗教政策中的重要地位7.2 教学内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和原则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和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我国宗教政策中的重要地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八章: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平等政策8.1 教学目标掌握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平等政策的含义和原则了解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平等政策的内容和实施理解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平等政策在我国民族宗教政策中的重要地位8.2 教学内容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平等政策的含义和原则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平等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平等政策在我国民族宗教政策中的重要地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九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遵守与监督9.1 教学目标理解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重要性掌握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监督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执行的机制和渠道9.2 教学内容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重要性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方法和技巧监督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执行的机制和渠道9.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总结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内容展望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意识和素养10.2 教学内容总结学习内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高政策法规意识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民族宗教概述民族的定义和分类:理解民族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多样性。

我国宗教政策教案

我国宗教政策教案

我国宗教政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原则;2.掌握我国宗教政策的历史演变和现状;3.分析我国宗教政策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原则;2.我国宗教政策的历史演变;3.我国宗教政策的现状和特点;4.我国宗教政策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原则(300字)1.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平等、自由、管理、独立。

2.我国宗教政策的原则:依法治理、独立自主、保护合法权益、反对宗教极端主义。

二、我国宗教政策的历史演变(300字)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宗教政策:初期实行无神论,宗教遭受一定压制。

2.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宗教政策调整:政策由“限制”向“宽容”转变,政府开始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3.九十年代以来的宗教政策:政策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注重宗教的社会功能。

三、我国宗教政策的现状和特点(300字)1.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公民有权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2.国家控制宗教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宗教团体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活动。

3.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保持对宗教活动的合法性监督,维护社会稳定。

四、我国宗教政策的影响和意义(300字)1.维护社会稳定和宗教和谐发展:宗教政策的执行,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宗教的健康发展。

2.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宗教政策的落实,保障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权益。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述法: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原则和历史演变。

2.学生参与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宗教政策的现状和特点,分享看法和观点。

3.案例分析法:引入宗教政策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2.概念和原则的理解: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六、教学资源:1.教材:《政治与法律》等相关教材;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案例资料:收集和准备一些宗教政策相关的案例资料。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第一章:民族宗教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宗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宗教的历史发展脉络。

3. 让学生认识我国民族宗教的政策和法规。

二、教学内容1. 民族宗教的定义和特点2. 我国民族宗教的历史发展3. 我国民族宗教的政策和法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宗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民族宗教的政策和法规案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民族宗教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我国民族宗教的历史发展脉络。

3. 讨论:分析我国民族宗教的政策和法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民族宗教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和法规的理解。

第二章:我国民族政策法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 让学生认识我国民族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 我国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3. 我国民族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案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我国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 讨论:分析我国民族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主要内容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我国民族法规制定和实施的理解。

第三章:宗教政策法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宗教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 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 我国宗教法规的制定和实施3. 我国宗教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认识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 提高学生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增强法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政策2. 我国的宗教政策3.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4.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5. 学生应如何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及其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学生应如何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及其主要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性。

2.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民族优惠政策等。

3. 讲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管理等。

4. 分析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以案例形式呈现。

5. 讨论如何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7.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的了解程度。

3. 学生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自觉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教材。

2. 案例材料:关于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的案例。

3.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教学内容的课件。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 第二课时:讲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3. 第三课时:分析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4. 第四课时:讨论如何遵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传达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知识。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2)(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2)(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一起制造了伟大的祖国2、明白得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置民族关系的大体原那么及彼此关系。

(二)能力目标一、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那么,坚持了从实际动身,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目光观看、评判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辨别能力。

二、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切学习本课。

培育学生擅长将不同窗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适应,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处置民族关系的大体原那么及彼此关系★教学方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试探,讨论、交流学习功效。

★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一起制造了伟大的祖国,明白得明白得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及处置民族关系的大体原那么。

★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咱们常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域因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乃至战争,致使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

这说明正确处置民族关系,关于保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固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该重视民族问题。

(二)进行新课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4页材料,并试探所提问题学生活动:踊跃试探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本源,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帮忙下,西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这说明,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一起制造了伟大祖国的灿烂文明,保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在正确的民族原那么和民族政策指导下,慢慢形成了平等、团结、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我国处置民族问题的大体原那么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内容,试探我国的民族状况、民族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活动:踊跃试探并讨论问题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必然的民族组成的。

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2)

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2)

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2)人物三:63岁的索朗多杰:索朗多杰生下来就是桑嘎庄园的朗生(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

母亲没等民主改革便撒手人寰,父亲在改革后不久去世,他成了孤儿。

1968年9月,索朗多杰开始了乡村教师生涯,执教46年,培养学生上千名。

“在旧西藏,文盲率高达95%以上。

”索朗多杰说,“现在的孩子们能够坐在气派的教学楼里,用计算机软件上课,真是今非昔比。

教育投资越来越大,我的最大梦想是孩子们健康成长。

”人物四:55岁的边久:边久是首批参与的农民工之一。

改良土壤、修水渠、运树苗、种树……经过十多年摸索,他从农民工变身苗圃老板,他慈爱地抚摸着树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每棵树都像孩子一样,我的最大梦想是做强生态产业。

”人物五:58岁的农奴后代曲吉:在昔日有名的“乞丐村”里,58岁的农奴后代曲吉家有一辆小车、两辆工程车,儿子跑运输年收入60多万元,这样的变化只是新西藏的一个缩影。

站在阳光灿烂的庭院里,手捧滚烫的酥油茶,曲吉的脸上荡起幸福的笑靥。

她说:“黑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现在的心态跟年轻人差不多,想再打拼一下。

”【资料卡】据统计,1959年到2013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由1.74亿元跃升至807.67亿元。

另外,2013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2561元,增速首次排全国第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增速排全国第二。

300万西藏各族人民正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累累硕果:农牧民免费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僧尼养老保险、孕前优生免费健康体检、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同时,全区88.7%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新居,173万人的安全饮水和67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学生讨论】 1.西藏的农奴及后代生活发生了哪些巨变?2.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分析】民主改革55年来,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下,西藏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0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02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第三课,第五课的内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课的内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中国一一共产党指导的多党和政治协商制度;而本课的内容那么是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另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同时,由于民族和宗教问题存在着严密的联络,所以,在本课还安排了有关国家的宗教政策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识记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自治权,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国情和理论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培养理论联络实际的才能。

〔二〕才能目的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结合中华人民一一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自治权的规定,用实例说明我国民族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我国民族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观念,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四、学情分析1、针对本框在教材中是第二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民族的一些根底知识,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有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本框的难点,通过对概念的分解加深学生的理解;3、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宜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本框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来打破,以教师启发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4、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同样是本框的重点,可以结合前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含义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构造的过程1、这个过程依赖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构造2、学生的建构活动必然受外部环境的刺激影响,从而它是一个社会建构。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能力。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材料:镜头一: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教五大宗教。

佛教传入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产生于我国的道教有17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有1300多年,天主教和教是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我国的。

镜头二:我国各宗教都有爱国传统,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例如,佛教界提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思想;道教提倡“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倡导“爱国是伊玛尼(信仰)的一部分”;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诫命”;教强调“荣神益人”等。

宗教界人士积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实践这些思想和主张。

镜头三:2004年5月21日,50多名各大宗教的上层人士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代表全国上亿宗教信徒,批驳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年度报告。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说,美国炮制的年度报告,借宗教名义,利用一些道听途说的材料,对中国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状况进行恶意攻击,并公然为邪教“”张目。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5068儿童网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5068儿童网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 - 5068儿童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二202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掌握宗教政策,弘扬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面对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和宗教政策呢?这一堂课,我们就来解决你心中的疑惑。

二、复习预习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党领导的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依法执政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化法制化规范化。

初中民族常识教案002

初中民族常识教案002

初中民族常识教案002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 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3. 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民族的概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民族特点。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这些民族是如何分布的?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2. 教师提问:请大家举例说明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等。

2. 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饮食习惯、服饰特点、节日庆典等。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方面。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涉及民族关系的案例,如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政策的落实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谈谈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2.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3. 讲解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三、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学校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建议和措施。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谈谈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授课教师:李鹏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它们都有哪些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懂得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维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热爱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通过自己家乡的巨变,从而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认识到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9、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导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二)、学生自学
(三)达标测评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国家的关系
(2)设立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3)、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

(4)、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5)、保持或者改革并民族风俗习惯。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1)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2)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
民族的团结。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四、课堂练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
回顾课本内容后归纳课本重难点。

六、布置家庭作业
七、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