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呼吸(6)
人卫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 肺换气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上皮基底膜
1.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 (0.2~1m)
肺泡上皮 含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的 液体分子层
2.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 (70㎡,安静时仅用40 ㎡)
肺泡 CO2
3.通气/血流比值( V•A/Q• )
间隙
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综上所述
分压差*溶解度 D∝
√分子量 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倍
当O2和 CO2分压差相同时,CO2的扩散速率约为 O2的21倍。在肺泡和静脉血之间, O2的分压差约 比CO2分压差大10倍。
综合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CO2的扩散速 率比O2的扩散速率大2倍。由于CO2比O2容易扩散, 故临床上缺O2比CO2潴留常见。
第五章 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O2
CO2
肺 O2 CO2
O2
血液 循环
CO2
O2 组织 细胞
CO2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示意图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 ( pulmonary ventilation ) 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1.肺通气的器官: 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 肺泡: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膜六层结构 胸廓:肺通气的动力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积
1.潮气量 (TV)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 500mL 2.补吸气量(IRV) : 平静吸气末,尽力吸气所能 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
3.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尽力呼气所能 呼出的气量。 900-1200mL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不能再 呼出的气量。 1000-1500mL
人卫版_生理学_第五章_呼吸)
(二) 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
的气体总量。 肺通气量 = 潮气量×呼吸频率 平静呼吸时, 正常成人约为:
500ml×(12~18)次/分= 6~9L/min 2.最大随意通气量: 尽力作深、快呼吸时的肺通气量。
正常成人约为70~120L/min
通气贮量百分比—— 衡量通气功能贮备能力的指标。
PO2高(肺) PO2低(组织)
HbO2
2. 是氧合,而不是氧化:
Hb的Fe2+与O2结合后仍是二价铁。
3. 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 ,
健1康gH成b人可H结b浓合度1约.3为4~115.03g9/mL血l O液2, .
① HHbb的氧氧容容量量为(≈2血01氧m容l/L量. )──100ml血 ②如 含量:液动H某b只中脉的人有H血氧Hb1Hb所4含b含4能氧量m量结含l(。≈为合量血1的为氧5g最1容/19大量040mO)m─l2,l─静量血1脉.液00血,mHl血b氧 ③动H脉液b则1血的中.3HH氧4Hbbb╳氧饱氧实容和1饱际5量度和结=为(度≈合2血:为0的.氧1:Om1饱29量l/和41/.02度00m)1─=l─. 9H8b%氧;
呼气开始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停止
第一节 肺通气
人工呼吸的原理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内压 ( 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膜腔: 位于两层胸 膜之间的潜 在、密闭的 腔隙,其内 仅少量浆液。
第一节 肺通气
胸膜腔负压的产生原理: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 若将大气压视为零,则: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第五章 呼吸
(TV),约为400~500ml。 2.补吸气量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
(IRV),又称吸气储备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500~ 2000ml。 3.补呼气量 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
(ERV),也称呼气储备量。正常成年人约为900~ 1200ml。 4.残气量 最大呼气末存留在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称为残气量
(RV)。正常成年人约为1000~1500ml。
(二)肺容量
肺容量是指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 的联合气量。
1.深吸气量 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 吸入的气量为深吸气量 (IC)。它是衡量最大通气 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功能残气量 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称为 功能残气量(FRC)。正常成年男性约为2500ml,成 年女性约为2000ml。功能残气量代表了吸气肌处 于松弛状态时的肺容量,肺弹性降低、呼吸道狭 窄致通气阻力增大时可使功能残气量增加。
(跨肺压即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在肺充血、肺水肿及肺的纤维化等病 变情况下,肺组织比较坚硬,弹性阻力增 大,肺的顺应性减小,此时吸气必须更加 用力,产生更大的胸内负压,才能有足够 的肺通气量
肺的弹性阻力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肺的弹性阻力增大时,肺顺应性降低, 出现吸气困难。如:肺充血、肺组织纤维化、
5.肺总容量 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称 为肺总容量( TLC),它等于肺活量与残气 量之和。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为5000ml, 女性约3500ml。
六、肺通气量
(一)每分通气量
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最大通气量: 只测10s或15s。
第五章 呼吸用(动物生理学 新版)
在组织活动加强时, PO2可降至15mmHg.在这段
PO2稍下降, HbO2就可大大下降, HbO2进一
步解离,氧含量仅为4.4ml,这样100ml能供应 组织15ml O2是安静时3 倍。
静脉
(at rest)
动脉
3> 氧离曲线的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Hb对氧的亲和力: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PO2,用
血浆溶解的CO2 扩散入红细胞中以这两种形式 存在。
1 以碳酸氢盐形式运输
(1)CO2来源:依分压差透过细胞膜及毛细血管壁进 入血液中。
在血浆中
特点:可逆、反应方向决定PCO2 ;由于碳酸酐
酶(CA)少,反应速度慢。
(2)大部分CO2在PCO2作用下进入红细胞,红细胞中
含有大量CA,使反应较血浆中快50.00 倍,H2CO3迅 速解离为H++HCO3-
五、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肺内气体 的总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 ×呼吸频率
解剖无效腔(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 生理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肺通气效率高: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回顾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含义
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吸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用力呼气时,呼气才是主动。
3 呼吸方式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
(二) 肺内压 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概念:肺或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初: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末 呼气初: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末
意义: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合;利于组 织血液中氧的释放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生理
意义:反映肺活量及呼吸阻力(弹性阻力及气道通
畅程度)。
(4)肺总量 = 肺活量 + 余气量 男:5000 ml; 女:3500 ml
(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1. 肺通气量(pulmonary ventilation) = 潮气量 × 呼吸频率
最大随意通气量: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 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
HbO2呈鲜红色, Hb呈蓝紫色
临床:发绀(Hb含量达5g/100ml),常表示缺氧。 例外:红细胞增多症;相反,严重缺氧和CO中毒
4. 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 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 Hb为紧密型 HbO2为松弛型
(三)氧解离曲线
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
•肺回缩
胸内负压
•胸内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 =大气压 - 肺回缩力 = - 肺回缩力
•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呼气末:-3 ~ -5 mmHg 吸气末:-5 ~ -10 mmHg
临床:气胸
胸内负压的作用:
①利于肺扩张, 实现肺通气
②利于静脉血、 淋巴液回流
第五章 呼吸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肺通气 呼吸气体的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1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
2 气体在血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
血液循环
组织细胞
肺
O2 CO2
O2 CO2
肺通气 肺换气 外呼吸
第五章 呼吸
小结:
肺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是实 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肌的舒缩 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是导致肺内压改变 的根本原因,因此,呼吸肌的舒缩是肺 通气的原动力。胸膜腔负压的存在,则 能保证肺处于扩张状态并随胸廓的运动 而张缩,是使原动力转化为直接动力的 关键。
(二)肺通气的阻力
呼吸运动产生的动力,在克服肺通气所遇到的阻 力后 , 方能实现肺通气。阻力增高是临床肺通气障碍 的常见原因。 弹 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臵有关 70% 性 阻 肺 力 肺弹性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2/3 通 肺弹性回缩力: 1/3 气 阻 非 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 力 弹 性 粘滞阻力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30% 阻 力 惯性阻力
4、化学因素:
◇儿茶酚胺→气道平滑肌舒张。 ◇PGF2α→气道平滑肌收缩;PGE2→气道平滑肌舒张。 ◇过敏反应时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气道平滑肌收缩。
◇吸入气CO2↑→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哮喘病人的气道上皮合成、释放肺内皮素↑→气道平滑肌收缩 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
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一)肺容积:(图)
呼
张恺芳
吸
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五章
概 第一节 第二节 肺
呼 吸
述 通 气
气 体 交 换
第三节
第四节
气 体 运 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概 述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功能: 摄取O2,排出CO2,调节酸碱平衡
呼吸全过程
第一节 肺 通 气
概念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通气的结:
血管网、粘液腺、纤 毛→加湿、加温、过滤、清洁、 防止感染、维持粘膜完整性 迷走N→ACh+M受体→收缩→气道阻力↑
生理学:第五章_呼吸
第五章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respiration)。
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①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气体运输;③内呼吸,即组织换气,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原理气体进出肺取决于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和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的相互作用,动力必须克服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1.肺通气的动力: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运动则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掌握)(1)呼吸运动: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的过程。
它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1)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过程①(平静)吸气时,膈肌、肋间外肌收缩T胸廓扩大T肺容积扩大T肺内压降低(v大气压气体进入肺T完成吸气。
②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
•呼气过程①(平静)呼气时,膈肌、肋间外肌舒张T肺弹性回缩,容积减小并牵引使胸廓缩小T肺内压增加(>大气压)T气体排出肺T完成呼气。
②用力呼气时,呼气肌也收缩T胸廓进一步缩小T肺内压进一步增加T更多气体排出肺。
2)呼吸运动的型式:①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腹腔内器官位移,造成腹部的起伏,这种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
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时主要表现为胸部的起伏,这种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运动呈胸式和腹式混合式呼吸。
②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称为平静呼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
当机体运动或吸入气中C◎含量增加而Q含量减少或肺通气阻力增大时,呼吸运动将加深加快,这种呼吸运动称为用力呼吸或深呼吸。
在缺氧、CQ增多或肺通气阻力较严重的情况下,可出现呼吸困难。
(2)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
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呈周期性波动。
吸气时,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至吸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反之, 呼气时,肺内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至呼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生理学 第五章呼吸
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
肺回缩 胸内负压
胸内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 =大气压 - 肺回缩力 = - 肺回缩力
呼气末:-3~ -5 mmHg 吸气末:-5~ -10 mmHg
胸内负压作用:
①维持肺泡扩张 状态,使 肺 随胸廓运动而 运动。 ② 利于静脉血 及组织液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CO2 + H2O
CA
RBC
H2CO3
HCO3- + H+
Cl(氯转移)
组织: 肺:
(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HbNH2O2+H++CO2 HbNHCOOH+O2
① 无需酶的催化, ② 反应迅速、可逆, ③ 主要调节因素是Hb氧合作用。
(三)CO2解离曲线
血液中CO2含量与PCO2的关系曲线
胸廓顺应性
胸廓的顺应性= △V(胸腔容积)
△P(跨胸壁压)
肥胖、胸廓畸形 胸膜增厚 腹内占位病变
胸廓顺应性
2.非弹性阻力
①惯性阻力 ②粘滞阻力 ③气道阻力
流速快、湍流、管径小 流速慢、层流、管径大 气道阻力大 气道阻力小
影响气道管径的主要因素
(1)跨壁压 (2)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 (3)自主神经对气道平滑肌舒缩活动的调节 (4)化学因素的影响
表面张力的作用:
使液体表面积缩小。
(肺塌陷)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
降低表面张力: ①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②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 小肺泡 DPPC密度大,T较小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概 述 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称为呼吸。 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维持体温的热量, 最终都是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在氧化 过程中,需要不断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 因此,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并将 二氧化碳排除体外。它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 和功能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 过程: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2.非弹性阻力 概念:指气流通过呼吸道时产生的气道阻力。 组成: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约占 总阻力的30%。 气道阻力:概念:指气流通过呼吸道时气 体分子之间和气流与管壁间的摩擦力。正常情 况下,气道阻力占80%-90%。
影响因素:气道阻力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 气道的口径等因素影响。 气道口径是影响气道阻力的重要因素,气 道口径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气道内外压力差, 自主神经调节平滑肌的舒缩, 体液中化学物质影响气管平滑肌的舒缩。
下
中
上
(3)下段:PO2(15~ 40mmHg) 表明:曲线坡度 更陡。 表明PO2稍有 下降, HbO2解离,血 氧饱和度就急剧下降, 放出大量的O2。 意义:维持活动 时组织的氧供。
2.影响氧离解曲线的因素 Pco2↑、pH↓、温度升 高、2,3-二磷酸甘油酸 ( 2,3-DPG )↑→氧解离 曲线右移→表明对O2的亲和 力降低。 Pco2↓、pH↑、温度降 低 、 2,3- 二 磷 酸 甘 油 酸 ( 2,3-DPG )↓→氧解离 曲线左移→表明对 O2 的亲和 力增加。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1.呼吸运动 概念:指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 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分类:吸气运动和呼气运 动。 主要的吸气肌有膈肌 和肋间外肌;辅助吸气肌 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胸肌及背肌等。 主要的呼气肌有肋间 内肌和腹肌。
第九版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液体中的气体分压也称为气体的张力
动脉血 混合静脉血 40 46 组织 30 50
血液和组织中气体的分压(mmHg) PO2 PCO2 97~100 40
生理学(第9版)
二、肺换气
(一)肺换气过程
气体的分压差的作用 O2:肺泡血液 PCO2:血液肺泡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生理学(第9版)
一、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气体分子从压力高压力低扩散,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称为气 体扩散速率(diffusion rate, D): 气体的分压 (partial pressure, P) 气体的分子量 (MW)和溶解度S
扩散面积(A)和距离(d)
过程:呼吸肌收缩/舒张胸廓的扩大/缩小肺内压/压力差
吸气(主动):膈肌、肋间外肌收缩
呼气(被动):膈肌、肋间外肌舒张 型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平静呼吸/用力呼吸
生理学(第9版)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2. 肺内压 (intrapulmonary pressure):肺泡内气体的压力(随呼吸运动而变)
1. 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平静呼吸时肺和胸廓的总顺应性(CL+chw)为0.1L/cmH2O
2. 非弹性阻力(inelastic resistance)
惯性阻力+黏滞阻力(小,忽略不计) 气道阻力:80%90% (气流速度、气流形式、气道口径R∝1/r4)
生理学(第9版)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比顺应性 平静呼吸时的肺顺应性 (L/cmH分+肺表面张力 肺泡II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张力
生理学笔记——第五章呼吸
⼀、呼吸过程 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外呼吸,包括肺通⽓和肺换⽓;(2)⽓体在⾎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
掌握要点:(1)外呼吸是⼤⽓与肺进⾏⽓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肺⽑细⾎管⾎液进⾏⽓体交换的全过程。
呼吸性细⽀⽓管以上的管腔不进⾏⽓体交换,仅是⽓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传送带。
对肺泡的⽓体交换来说,传送带构成解剖⽆效腔。
⽽呼吸性细⽀⽓管及以下结构则可进⾏⽓体交换,称为呼吸带,是⽓体交换的结构。
呼吸带内不能进⾏⽓体交换的部分则成为肺泡⽆效腔。
正常肺组织内肺泡⽆效腔为零,在病理情况下,可出现较⼤的肺泡⽆效腔,它和解剖⽆效腔⼀起构成⽣理⽆效腔,所以,⽣理⽆效腔随肺泡⽆效腔增⼤⽽增⼤。
(2)内呼吸指的是⾎液与组织细胞间的⽓体交换,⽽细胞内的物质氧化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内呼吸的⼀部分。
⼆、肺通⽓:⽓体经呼吸道出⼊肺的过程 1.肺通⽓的直接动⼒——肺泡⽓与⼤⽓之间的压⼒差(指混合⽓体压⼒差,⽽不是某种⽓体的分压差)。
肺通⽓的原始动⼒——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时吸⽓是主动的,呼⽓是被动的,即吸⽓动作是由吸⽓肌收缩引起,⽽呼⽓动作则主要是吸⽓肌舒张引起,⽽不是呼⽓肌收缩。
⽤⼒呼吸时,吸⽓和呼⽓都是主动的。
吸⽓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呼⽓肌主要是肋间内肌。
吸⽓肌收缩可使胸廓容积增⼤,肺内⽓压降低,引起吸⽓过程。
主要由膈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腹式呼吸,主要由肋间外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正常⽣理状况下,呼吸运动是胸式和腹式的混合型式。
2.肺通⽓阻⼒:包括弹性阻⼒和⾮弹性阻⼒,平静呼吸时弹性阻⼒是主要因素。
(1)弹性阻⼒指胸郭和肺的弹性回缩⼒(主要来⾃肺),其⼤⼩常⽤顺应性表⽰,顺应性=1/弹性阻⼒。
肺的顺应性可⽤单位压⼒的变化引起多少容积的改变来表⽰,它与弹性阻⼒、表⾯张⼒成反变关系,顺应性越⼩表⽰肺越不易扩张。
在肺充⾎、肺纤维化时顺应性降低。
肺泡的回缩⼒来⾃肺组织的弹⼒纤维和肺泡的液⼀⽓界⾯形成的表⾯张⼒。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 平静呼吸、用力呼吸和呼吸困难: •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平稳而均匀,每分钟12~18 次;吸气为主动,而呼气是被动。 • 用力呼吸:当机体运动,或吸 入气中的 CO2 增加、 O2 减少, 或肺通气阻力增大时,呼吸运 动加深加快,此时不仅参与收 缩的吸气肌数量更多,收缩更 强,而且呼气肌也参与收缩, 称为用力呼吸或深呼吸。 • 呼吸困难:在缺O2、CO2增多、或肺通气阻力增大较严重的情况 下,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运动显著加深,鼻翼扇动,同 时还会出现胸部困压的感觉。
呼吸全过程示意图
肺 静 脉 左 心
动 脉
组 O2 组 织 织 毛 细 细 血 CO 2 胞 管
组织换气
空 气
呼 吸 道
肺 肺 毛 细 泡 CO2 血 管
肺换气
O2
肺通气
肺 动 脉
右 心
气体运输
静 脉
外呼吸
(内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实现肺通气的器官包括呼吸道、肺泡和胸廓等。
呼吸肌
• 吸气肌:主要为肋间外肌和膈肌。 • 呼气肌:主要为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包括斜角肌、胸锁 乳突肌等。
(1)平静呼吸
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 胸廓的上下径;肋间外肌收 缩使肋骨上提,扩大胸廓前 后径和左右径 胸廓容积扩大,肺在胸膜 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入肺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 弹性阻力:弹性物体对抗外力作用下时所产生对抗变 形的力,即回位力。其大小可用顺应性来度量。 • 顺应性:度量弹性体可扩张性的参数,它反映了弹性 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难易程度。
顺应性大= 易扩张 =弹性阻力小 顺应性小=不易扩张=弹性阻力大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第五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1.呼吸:指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过程。
2.呼吸的过程:
外呼吸
肺通气:外界空气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和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气体扩散的影响因素
分压差×扩散面积×温度×气体溶解度
扩散速率=———————————————
扩散距离×√分子量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二. 肺泡气体交换和组织气体交换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
呼吸膜的面积 呼吸膜的厚度 通气/血流比值
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2.呼吸道的结构特征及功能
分泌粘液:湿润和清洁空气,受交感神经调节; 支气管及其分支:平滑肌收缩调节气道阻力,
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二.肺泡的结构和机能
(一)肺泡的结构
肺泡
肺泡上皮细胞:
I型:鳞状,95%; II型:圆形或立方状,5%,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基膜
肺泡隔:毛细血管网、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等。
原始动力——呼吸肌的运动 直接动力——气体压力差
(一)呼吸运动 (二)肺内压 (三)胸膜腔内压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系统
(一)呼吸运动——
指呼吸肌的舒缩引起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平静呼吸
吸气运动: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 大。
——主动
呼气运动:吸气肌舒张,胸廓复位。
生理学_第五章_呼吸
Hb结合O2量变化不大; ②轻度呼衰病人肺泡气
下段
上段
PO2↓ 明 显 而 Hb 结 合 O2 量 变化不大。
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 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
(3) (2)
⑵中段: PO2 40~60mmHg HbO2释放O2 的部分
特征:曲线较陡 意义:维持正常时组织 氧供
⑶下段: PO215~40 mmHg HbO2与O2解离的部分
第五章 呼 吸
制作人:张秀娟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21 学号:12772005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肺通气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总论
人体的呼吸过程是由三个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 的环节来完成:
(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 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 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 交换过程)。
Hb与O2亲和力↓ P50↑,氧离曲线右移
1)机理-波尔效应
H+↑→
R型
→Hb与O2亲和力↓
T型
2)波尔效应的意义
➢ 肺Cap: 血PCO2↓,[H+] ↓,氧离曲线左移,利于 Hb与O2的结合。
➢组织Cap:血PCO2↑,氧离曲线右移,促使Hb结合O2释 放。
2.温度
温度↑→H+活度↑→ Hb与O2亲和力↓→
≈2500ml
3.肺活量(VC):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 大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FVC):尽力 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呼 出的最大气体量。
单位时间内呼出的气体量占用力 肺活量的百分数 如FEV1/ FVC ☛时间肺活量FEV1
生理学_第五章呼吸
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5%)(容易缺氧气) 化学结合(不容易二氧化碳阻流) 碳酸氢盐(88%) 氨基甲酸Hb(7%)
1.碳酸氢盐:CO,主要运输开式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O,运输效率最高的形式
体液调节 平滑肌的舒张:肾上腺素 平滑肌强烈收缩:组胺、5-羟色胺
呼吸道的主要功能 通气功能 保护功能 加温湿润作用(鼻腔) 过滤清洁作用(纤毛的摆动) 喷嚏反射、咳嗽反射
肺通气原理 肺通气的动力 肺通气直接动力:外界大气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 肺通气原动力: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 呼吸肌 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呼吸运动过程 吸气:膈肌收缩、吸:安静状态下呼吸状态 平静呼吸的特点:吸气是主动过程;呼气是被动过程 平静呼吸特点:12~18次/分 用力呼吸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过程 肺内压 概念:指肺泡内的压力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肺内压和大气压之差,肺内压随呼吸而变化。 大小 吸气初:肺内压约低于大气压 ;1~2mmHg 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之初:肺内压则高于大气压;1~2mmHg 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胸膜腔内圧 胸膜腔是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密闭潜在腔隙。 胸膜腔内压(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负压: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都低于大气压,以大气压为零,则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形成原理: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力 若以大气压力为零位标准,胸内压=-肺回缩力 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胸内负压的意义 维持肺泡和小气道扩张状态 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气胸:当胸膜腔的密闭性遭到破坏时,空气立即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 气胸➡️内负压减小,甚至消失➡️肺将萎缩而塌陷 变为正值,为张力性气胸 临床 血气胸:车祸 胸腔积液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 肺的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对抗外力引起的变形而产 生的回位力。 顺应性: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可扩展性。 弹性阳力小,容易扩展,顺应性大。 肺的弹性阻力 肺的回缩力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泡表面张力产生的回缩力才是肺弹性阻力的主要部分。 呼气动力,吸气阻力 液体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指向液体中心,使液体收缩,并使其表面积收缩最小(球体) 液体密度升高,吸引力增加,表面力升高 肺泡表面张力 指液-气界面上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这种引1力有使液体表面积尽量缩小的趋势。➡️使肺泡缩小 指向肺泡中心的力 呼气的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的存在将造成 肺泡内压不稳定 增加吸气阻力 易产生肺水肿 Laplace定律的公式可看出:肺泡半径越小,由表面张力导致的回缩力就越大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概念:由肺泡分泌Ⅱ型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其生理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高教版中职生理学基础(第4版)《呼吸》PPT课件
20
9、肺总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
补
吸 肺活量
(二)肺通气量
气 量
掌握呀!
1、每分通气量气▲体
肺容量
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潮气。量
水
功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能。
残
残
气 量
气 量
静息时
6-9L 呼气位
补呼气量
21
2、生理无效腔与肺泡通气量
(1)无效腔 :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
少量 绝大部分
图
肺泡
O2 CO2
血 溶解的 溶解的
液 结合的 溶解的 结合的 溶解的
组织 O2 CO2
28
(一)氧 的 运 输
主要形式:氧合血红蛋白(HbO2 ) Hb与O2的结合
理解呀!
Hb与O2结合的特征 1、受Po2的影响:
Hb +O2
Po2 高 Po2 低
HbO2
29
2、是氧合不是氧化
15
2、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
惯性阻力 粘滞阻力 气道阻力
80%~90%来自大气道(直径大于2㎜) 10%-20%来自小气道(直径小于2㎜)
16
影响因素:
气流速度 气流形式 管径大小
小常识: 气管切开。
17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量:
1、潮气量: 约500ml。
了解补吸!
气 量
肺活量
2、补吸气量气体:约1500~2000ml。
22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的交换
气体扩散
肺泡气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
O2 气13体.6的分压差5.3:2是气体扩13散.3的动力 4
生理学测验5-6
第5章呼吸-单选题BADAD DBCDB DDBD BAACC DDCDC DCCAB ACCDD ADBB1.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 肺内压高于大气压B. 胸膜腔密闭C. 吸气肌收缩D. 呼气肌收缩2.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 吸气末和呼气末B. 吸气末和呼气初C. 吸气和呼气初D. 呼气末和吸气初3.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常见的病症是A. 肺栓塞B. 肺炎C. 休克肺D. 呼吸窘迫综合征4.若潮气量为500ml,解剖无效腔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时,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等于 A. 4200ml/分 B. 900ml/分 C. 3600ml/分 D. 1800ml/分5.呼吸节律形成机制最有可能的是A. 下丘脑神经网络的调控B. 脑桥的自发节律性活动C. 大脑皮层有意识的控制D. 延髓吸气切断机制6.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减少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B.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 稳定肺泡容积D. 降低肺的顺应性7.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呼气时高于大气压B. 吸气与呼气过程中均低于大气压C. 吸气时和呼气时均等于大气压D. 只有吸气时低于大气压8.肺的顺应性越大,表示A. 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均小B. 肺的弹性阻力和肺的扩张度无变化C. 肺的弹性阻力小,肺的扩张度大D. 肺的弹性阻力大,肺的扩张度小9.参与平静吸气的肌肉主要是A. 膈肌、肋间内肌B. 膈肌C. 膈肌、腹壁肌D. 膈肌、肋间外肌10.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将使A. 肺泡通气量增加B. 肺泡通气量减少C. 每分通气量增加D. 肺泡通气量不变11.若人为保持脑脊液pH不变,用含高浓度CO2的人工脑脊液灌流脑室不再引起通气加强,表明:A. 脑脊液中的H+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B. CO2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C. CO2可直接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D. CO2只能通过改变脑脊液[H+]而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12.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 肺内压高于胸膜腔内压B. 气道内压高于大气压C. 肺内压高于大气压D. 胸膜腔密闭13.在麻醉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哪项可使兔的呼吸停止:A. 切断两侧迷走神经B. 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断C. 在脑桥上、中部横断D. 切除大脑皮层14.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最主要形式是A. 形成碳酸B. 形成氨基甲酸HbC. 物理溶解D. 形成碳酸氢盐15.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吸气时膈肌收缩B. 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C.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D. 呼气是一个被动过程16.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A. 2,3-磷酸甘油酸减少B. 体温升高C. 血液pH升高D. 血液PCO2降低17.内呼吸是指A. 组织细胞和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 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 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D. 线粒体内外的气体交换18.当无效腔容量加倍而潮气量不变时,肺通气/血流比值的变化是:A. 减少,但大于一半B. 增大,但小于加倍C. 不变D. 减半19.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 气体分子量的大小B. 呼吸膜的厚度C. 气体的分压差D. 气体的溶解度20.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是:A.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不利于换气B.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C. 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D. 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21.吸气时发生的变化是A. 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上升,呼吸道管径不变B. 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下降,呼吸道管径扩大C. 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上升,呼吸道管径变小D. 胸膜腔内压绝对值上升,呼吸道管径扩大22.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A. 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B. 余气量×呼吸频率C. 潮气量×呼吸频率D.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23.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 余气量×呼吸频率B. 潮气量×呼吸频率C.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D. 肺活量×呼吸频率24.肺泡通气量是指A. 尽力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气体量B. 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量C.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D. 进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25.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肺通气/血流比值为A. 0.24B. 0.084C. 0.84D. 0.4826.关肺顺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用单位压力引起的容积变化来衡量B. 容易扩张的肺,顺应性大C. 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展性D. 与非弹性阻力成正变关系27.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 肺的弹性回缩B. 肺的舒缩活动C. 呼吸运动D.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28.潮气量增加(其他因素不变)时,下列项目中将增加的是:A. 功能残气量B. 补吸气量C. 肺泡通气量D. 补呼气量29.一个Hb分子可结合的氧分子是A. 4个B. 6个C. 2个D. 1个30.下列关于CO中毒的描述,错误的是A. Hb与CO的亲合力比O2大250倍B. CO中毒后病人出现严重缺氧,表现发绀C. CO与Hb结合后,可阻止HbO2的解离D. Hb与CO结合生成HbCO31.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 肺泡气B. 组织细胞C. 动脉血D. 静脉血32.对通气/血流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正常值为O.48B. 比值增大表示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增加C. 比值增大或减小都可导致缺02与CO2潴留D. 比值减小表示肺泡无效腔增大33.氧离曲线是:A. PO2与血氧容量间关系的曲线B. PO2与血氧含量间关系的曲线C.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D. PO2与血液pH间关系的曲线34.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无变化B. 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C. 胸内压大于肺回缩力D. 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35.胸膜腔内压等于A. 大气压-肺泡表面张力B. 大气压-非弹性阻力C. 大气压-弹性阻力D. 大气压-肺回缩力36.有关平静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B.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C. 吸气是主动的过程D. 呼气时胸廓自然回位37. 肺通气是指:A. 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 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C. 肺泡中CO2排至外环境的过程D. 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38. 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B. 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C. CO2主要以HCO3—形式运输D. 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39. 有关肺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降低胸膜腔内压B. 减少肺泡表面张力C. 降低肺的顺应性D. 促进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第5章呼吸-多选题问题1得 10 分,满分 10 分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有 所选答案: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 G) 酸碱度 PCO 2 温度问题 2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描述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比值减小,如同发生动-静脉短路 安静时正常值是0.84 肺尖部比值增大 肺底部比值降低比值增大,使生理无效腔增大反馈: 全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效腔Dead Space
定义:不能与血液进行
气体交换的气道空间
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 Alveolar
Ventilation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呼吸频率
每分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
=(500-150)× 12~18 = 4200~6300 ml
肺扩张
肺内压<大气压,
吸
气
(1)呼吸运动的过程:
膈肌舒张 胸廓上下径 肋间外肌舒张 前后、左右径 缩小
肺缩小
肺内压>大气压,
呼
气
(2)呼吸运动的形式
1)按动作部位分 腹式呼吸 膈肌活动为主
婴儿
胸式呼吸
胸腔积液 腔巨大肿块 妊娠 肥胖
混合呼吸
正常成人
2) 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当肺容积为肺总量的40% CL最大=0.2L/cmH2o
1L 5 cmH2O
1L 2.5 cmH2O
2)比顺应性 顺应性受肺总量的影响
测得的肺顺应性(L/cmH2O) 比顺应性= ———————————————————— 肺的功能残气量(L)
3)肺弹性阻力
•产生: •①弹性纤维及 胶原纤维
1/3
呼 收 缩
原动力:
胸 廓 扩 张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呼吸运动)。 缩 小
吸
肌 舒 张
肺
直接动力:
脏 缩 小
扩 张
肺内压<大气压 肺内压>大气压 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差。
吸
气
呼
气
1、呼吸运动
呼吸肌:
吸气肌 膈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
肋间内肌、腹肌
辅助肌
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1)呼吸运动的过程:
膈肌收缩 胸廓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缩 前后、左右径 扩张
④ 表面张力的问题
Ⅰ.肺泡表面张力 由液气界面的液体分子 相互吸引,使肺泡趋向 于缩小的力
•使液体表面积缩小。 (肺塌陷)
肺表面活性物质 Surfactant
来源:
II型细胞分泌的 一种复杂的脂蛋白
主要成分:
二软脂酰卵磷脂 DPL DPPC
表面活性物质作用:降低表面张力
生理意义:
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大小肺泡)
• • • • 潮气量 Tidal Volume 补吸气量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补呼气量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残气量 redidual volume
最大吸气
补吸 气量
1500-2000ml
500ml 900-1200ml
最大呼气
补呼气 量
⑵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①跨壁压增大,管径扩大,阻力下降
②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向放射状牵引作用
③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舒张 副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收缩 阻力减小 阻力增大
二 肺通气功能指标
(一)肺容积和肺容量 Pulmonary volume and Capacity
1. 肺容积 Pulmonary volume
吸气:吸气肌收缩(主动) 平静呼吸
呼气:吸气肌舒张(被动)
吸气:吸气肌收缩(主动)
用力呼吸 呼气:吸气肌舒张,呼气肌收缩 辅助肌参与(主动)
(3)特点:
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②平静呼吸时,膈肌 所起的作用>肋间外肌。
③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2.肺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内气道和肺泡内气体的压力。
1)肺静态顺应性曲线:
因为测定是在无呼吸肌参 与的情况下测定的,-- 静态顺应性曲线斜率上升, 顺应性增加,弹性阻力下 降。
构成
142页,图5-3
滞后曲线
静 态 顺 应 性 曲 线
斜率↓ 顺应性↑ 弹性阻力↑
吸气困难(如:肺充血、肺纤维化、表面活性物质↓ )
斜率↑ 顺应性↑ 弹性阻力↓ 呼气困难(如:肺气肿)
呼吸道和肺 Respiratory Tract & Lung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囊泡)
肺泡 Alveolus: 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肺通气的原理
气体进出肺需要两因素:
(1)动力 (2)阻力
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一)肺通气的动力
防肺泡破裂
(萎陷)
(2).胸廓的弹性
胸廓的顺应性Thoracic Compliance
胸腔容积的变化(△V) 胸廓顺应性= ──────── = 0.2L/cmH2O 跨壁压(△P) 肺的弹性阻力总是吸气的阻力,但胸廓则视其位置而定
(3).肺和胸廓的总顺应性
①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67%),不表现有弹性回 缩力;
临床:
●成人肺炎、肺血栓等 →表面活性物质↓ →肺不张。
吸气困难,呼吸障碍 通气障碍+换气障碍
●6~7个月胎儿才 开始分泌表面活性 物质,故早产儿可 因缺乏表面活性物 质而发生肺不张和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预防:最好的RDS的办法是预防早产儿。现在临床上常为产前预防。 1.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地塞米松5-10mg qd或Bid,连续用3天,一般在临 产前3天使用,超过效果不佳。 2. 沐舒坦的应用:1g /qd,连续使用5天, 可促使肺泡II型细胞发育合成和分泌PS。
②胸廓缩小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外= 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③胸廓扩大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4)影响弹性阻力的因素:
①肺充血、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肺纤维化和感染等原因→肺弹性阻力↑
②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破坏→肺回缩力↓→ 肺弹性阻力↓(肺顺应性↑)→呼气困难。 故肺顺应性加大并不一定表示肺通气功能好。 ③肥胖、胸廓畸形、胸膜增厚、腹内占位病变等 原因→弹性阻力↑(顺应性↓)
正常值:第一秒末占80%(83%)
第二秒末占96% 第三秒末占99%
意义:反映了肺活量容量的大小,又反
映了呼气时所遇阻力的变化。 评价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 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 =肺 活量+余气量 男性为5000ml, 女性为3500ml
(二)肺通气量 Ventilation
概 述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外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血液运输 内呼吸 组织换气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注意比较
肺通气的功能结构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ulmonary Ventilation
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根据Laplace定律: 2T(N/cm) P(N/cm)=———————— r(cm)
肺泡内压力(P) 与表面张力(T)成正比, 与肺泡半径(r)成反比。
产生负压
吸 气
(呼气)
肺泡表面积↑
DPL分散
(↓)
(密集)
降表面张力的作用↓ (↑) 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回缩 (↓) (扩张)
1000-1500ml
2.肺容量 pulmonary capacity
• 深吸气量 • 功能残气量 • 肺活量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
用力呼气量(旧称
时间肺活量 Timed vital capacity)
定义: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
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它所 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表示
• ②表面张力 2/3 (液—气界面)
肺弹性阻力
① 组成: 肺弹性阻力=肺表面张力+肺弹性纤维回缩力 ② 证据:充气-充盐水实验
充气时,液-气界面存在, 肺弹性阻力=肺表面张力+肺弹 性纤维回缩力
充盐水时,液-气界面不存在, 肺弹性阻力=肺弹性纤维回缩力
③ 结论:
在同等容积变化时, 注水压力<注气压力, 表面张力占2/3, 肺弹性纤维回缩力占1/3
肺内压
胸内压
胸内压形成
•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条件 •胸廓生长>肺生长
•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
•肺回缩
胸内负压
(4)胸内负 压的成因
肺 内 压 肺 回 缩 力 (大 气 压)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 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 迫使脏层胸膜回位
两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胸内压=0-肺回缩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Elastic Resistance Compliance
弹性:是指变形的物体在去除外力后能自动回位的特性
肺和胸廓都有弹性,即具有变形后回缩的能力。
弹性阻力:物体对抗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能力
弹性阻力概念则考虑回缩力的大小,回缩力越大则弹性阻力越大。
左侧为一单层橡皮囊,右侧为数层套叠的橡 皮囊,无论单层还是数层,他们都有良好的 弹性,变形后都能同等的回位。弹性虽然相 同,但弹性阻力却不同,造成同等程度变形 后,数层橡皮囊显然回缩力远远大于单层橡 皮囊。
平静吸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气入肺 气流停 气出肺 气流停
平静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平静呼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平静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3、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 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 产生压力差
方法 正压吸气式( 口对口 呼吸法,呼吸机) 负压吸气式(压胸法)
3.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