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1]
食吗?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 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 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 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 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 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 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 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 豆沙制成,在包馅时, 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 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 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 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 成了。
清明节的习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
俗 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
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 杜甫的“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 你知道清明节有什么美食吗?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 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 踏青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心情。 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 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 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都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 抵暮而归。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

源》教学反思

本篇教学反思意在回顾和总结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便加以改进。本篇反思主要分成四个部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育效果和教学感悟。

一、教学设计

1.关于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侧重于掌握学生学习内容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但忽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情感体验和认识历史文化的意义。在今后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历史意义的传达。

2.关于教学资源的利用

本次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和图片等资源,直接以板书形式呈现,缺乏生动、形象的展示,下次应该加强多媒体素材的应用和多方面的展示。

二、教学过程

1.关于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依赖自己讲授,没有注重学生的互动。下次在教学中应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教师和学

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关于课堂细节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详细地介绍一些复杂的概念和事件,导致有些学生看不懂。以后教学中要把重点、难点讲解的地方加强一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育效果

1.注意力不集中

整个课堂学生有些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为课堂活动不够丰富,或者是课堂时间过长。以后教学中,应该更多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课堂时间不宜过长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在本节课中,我设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这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但是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导致有些学生的答案不够充分。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和更充分的表达机会,引导学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

四、教学感悟

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了教学的方方面面和深度。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尽可能多地利用教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PPT)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PPT)

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 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内容有历史的岁时文 化、汉族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三大部分;涉及领 域也很广泛,包括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礼仪、 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 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中华民族的道德观 和价值观。从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 它们传承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认识中华民族的 文化特色。
春节
清明节
习俗 1·扫墓 2·祭黄帝 3·踏青 4·荡秋千 5·放风筝 6·蹴鞠
中秋节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端午节
七夕节
❖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 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 明、心灵手巧的仙女Baidu Nhomakorabea凡间的妇女便在这 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 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 为乞巧节。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来源。有些节日是 适应人类自身发展而出现的,有些节日是农业经 济的产物,还有些节日则具有宗教信仰的色彩。 中国的节日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以后不少节 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奠仪式。到秦汉时 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端午等。魏 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 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 到充实。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已成为礼仪性、 娱乐性的活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38张PPT)

中国传统节日现今比较隆重的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起源于“火把节”每年的正月十五
主要活动
汤元 圆宵
清明节 the Tombsweeping Day
起源:古代帝王将相 “墓祭”之礼
时间:冬至后第108天
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
又叫“熬年”。
• 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 歌舞、曲艺、魔术、杂 技等节目,是年夜饭之 外的文化“盛宴”,每年全 球都有超过十亿人观看
• 全球华人的大联欢
• 全中国的“年会”
• 拜年与压岁钱
• 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 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 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 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 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 可以平安度过一岁。“辟邪”
• 年夜饭:大年夜,丰 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阖家团聚,围坐桌旁 ,共吃团圆饭。具体 食谱,南北各异,民 族各异。
• 鱼: • 年年有余
• 饺子:是取新旧交 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以北方为主
• 面条:长命百岁
• 汤圆:团团圆圆
• 放鞭炮、贴春联
• 除夕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 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
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
中国的节,一般都是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式,细 节,追思先人之德,念旧,调整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或闭门思过,或饮酒叙旧······所有的节日都是要 回到对先人,历史,经验的纪念,沉思上。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31张PPT
1·爆竹迎年 2·拜祭祖先 3·着新衣,戴花胜,饮春酒 4·拜年:由内及外,由近及远。 5·送穷鬼与祭财神 (4)正月初七“人生日”
1·七菜羹 芹菜代表勤劳;大蒜代表会算钱;葱代表聪明;韭 菜代表天长地久;芫荽代表缘分、大芥菜代表新春 发财、鱼代表富足有余等。故此七菜羹是一道集各 种兆头于一身的新春菜。
1·扫墓 2·祭黄帝 3·踏青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荡秋千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放风筝
6·蹴鞠
• 三·清明食品
鸡蛋,春饼,乌饭,螺蛳,清明粑
端午节
•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 来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 风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 夕 节
•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 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 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 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 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 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 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 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通过访问我们觉得,大家对传 统节日不是很了解,我们应该多了 解一些我们的传统节日,它是我们 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根据自己的 兴趣对节日进行了如下再调查研究。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以及翻阅相关书籍,我们了 解到:
•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 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 夕。
文化节到了,为了促进校园文 化建设,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 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决定尝试制 作一期校园展板,来激发学生的 爱国情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

源》课堂笔记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一、引入

老师问学生们:你们都喜欢过各种节日吗?有没有想过这些节日来自哪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二、学习内容

1. 农历的由来

老师给学生讲解了农历的由来。在古代,人们按照月亮的周期来计算时间,就是所谓的月历。但是月历的效果不好,因为每个月的长度会有所不同。于是,人们开始按照太阳的周期来计算时间,这就是农历。农历的正月是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2. 春节的起源

春节最初起源于古代的夏朝。那时候,人们认为每到年关,一定会有一只“年”兽来伤害人畜。后来,人们发现只要在家里燃放火把和敲锣打鼓,就能驱走“年”兽。于是,这种狂欢的方式就成为了春节的庆祝方式。

3.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的秦代。那时候,人们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来世的开始。于是,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祀祖先,希望祖先在来世里能够得到安宁幸福。

4.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的楚国。据说,楚国的诗人屈原因政治原因被贬到了汨罗江边。屈原悲痛欲绝,投江自杀。人们怕屈原的身体会被鱼鳖吃掉,于是就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船打鼓,以驱赶水中食肉动物。

5.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周朝。那时候,人们认为月亮是最美丽的,所以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在月下赏月,并品尝美味的月饼。

三、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了解了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这些节日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春节
• 春节起源: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另一名称叫过年,是我国最盛 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自西汉以来,春节的 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 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据记载,春节由冬天祭拜活动发展而来。冬祭是原始社会人们的 一种习俗。开始时,冬祭活动没有固定的日期,但一般都是在每 年冬天结束时进行。慢慢地,人们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开展庆祝 活动。随着时代的变化,冬祭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最终 成了一年辞旧迎新的节日,所以人们开始称它为春节。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 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 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 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习俗:
祭月、赏月、拜月、 吃月饼、赏桂花、 饮桂花酒
第二环节:品诗词 猜节日
抢答题
品诗词 猜节日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桃木板写上神荼、 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 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龙舟竞渡、吃粽子、凭 吊屈原
变(演变)
春晚、电话拜年、互联网 拜年、禁放鞭炮、微信红 包发压岁钱等 内容变化:祭奠烈士 形式变化:网上祭奠鲜花 追思
女儿回娘家、举办龙舟文 化节、小长假旅游等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材通过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通过本课学习,学

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习俗,为本课学习提供了生活基础。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认识节日背后

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

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

2.难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节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氛围。

2.谈话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节日起源、发展及习俗。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与节日相关的图片、资料、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节日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节日图片,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节日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重阳节
一、重阳节的含义及由来
含义: 农历九月初九,九是阳数,两个九叫“重 阳”。
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 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由来:
二、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
2.吃重阳糕
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在汉族古俗中,菊 花象征长寿。
我们知道了中国传统节 日,中国传统节日只是我们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东西,如 脸谱、跳绳、皮影等,我们 应该传承下去,你了解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
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全班讨论:
(1)怎么看待传统节日?——我的感 悟与思考。
(2)这些传统节日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还大吗?
(3)对于现在流行的“洋节”,如圣 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和愚人节等,你
教育部审定2011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22活动课:中国传统节
日的起源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月圆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谢谢
有什么看法?
1.使广大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外 来文化有一些初步了解。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共22张PPT)

春节习俗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
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
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
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腊月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 "了。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 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在清朝之 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 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 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 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 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 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 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 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 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 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第22课
春节的前奏? 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 老婆老婆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由印 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佛教徒认为 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 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从先秦 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 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 祀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除疫。 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来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风俗: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 游百病、佩香囊、挂艾草与菖蒲、 放风筝、栓五色丝线等
端午节的变迁 先秦时,南北风格各异,但是五月五日已作为
一个节日。战国时代,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 恶日。秦代之后,端午节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 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 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兵缯 了。隋唐埋藏,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 但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代端午节竞渡之风尤为鼎 盛。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如贴 天师符。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 但是规模却越来越盛行。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 非遗的节日。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
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 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 人“千里共婵娟”。
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 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 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 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3、请你将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 顺序排排队
节 日
春节
元 宵 节
清 明 节
端 午 节
中 秋 节
重 阳 节

历 或 阳
正月 初一

正月 4月5日 五月 十五 左右 初五
八月 十五
九月 初九
二、节日习俗大放送
• 每个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课前, 你们百度文库集了哪些传统节日的习俗?请 简单说说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端午节(学生小品表演)
端午节的起源:
• 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 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 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除夕夜要 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 ,再向同辈敬酒,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一 定要在上午。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 ,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 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 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 可缺少的活动。

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课件

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课件

探 讨
作为中学生,如何传承和发扬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总 结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 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 德观和wenku.baidu.com值观,珍视和弘扬民族优 秀文化,把祖国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搜 集
搜集河西地区特有民族裕固族的节 日和习俗。
第22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


岁时文化

汉族节日 少数民

族节日
思 考
什么是岁时文化?
活 动 一
岁时文化有哪些代表性的节日?
活 动 二
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并且简 要讲述该节日的习俗?
活 动 三
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并 且简要讲述该节日的习俗?
思 考
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国人生活的哪 些方面?节日反映了中国人怎样的 思想态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 (共21张PPT)
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对外 来节日要借鉴和包容,适当地合理地融入到本民族 文化当中。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把我们的传统文 化推向世界,融入到国际社会,从而发扬光大。
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正确对待外来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 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 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 节日,无一不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从这些 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wk.baidu.com
表格:节日习俗的变与不变(传承与演变)
节日 春节
不变(传承)
变(演变)
祭祀祖先、辞旧迎新、重 春晚、电话拜年、互联网
视家族、拜年、贴春联、 拜年、禁放鞭炮、微信红
压岁钱等
包发压岁钱等
清明节
清火明寒祭食祖、、 扫踏墓青上郊坟游、、插禁柳、内容变化:祭奠烈士
植树
形式变化:网上祭奠鲜花 追思
端午节
龙舟竞渡、吃粽子、凭吊 屈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 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 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 多
活动三、分享:
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习 俗和活动的传承与变化
放爆竹(年的传说) 拜祭祖先 着新衣,戴花胜,饮春酒 压岁钱 守岁 拜年:由内及外,由近及远。 送穷鬼与祭财神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共25张PPT) 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共25张PPT) 精品课件

练习
1、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诗词
中不是描绘元宵节的是 ( )
C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2、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
艾节、夏节等。 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活动课:中国传统 节日的起源
导入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节日。在
祖国悠久的历史中,这些节日是怎么形成和演变的?又反映出我
们民族怎样的习俗和文化观念?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学习, 走进这些传统节日,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探寻这些节日 的渊源。
新授
春节
南方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两样菜:一是有头有尾完整的鱼, 象征年年有余;二是丸子(圆子),象征团团圆圆。
福建:韭菜(久),豆腐(兜福),萝卜
(菜头-彩头),竹笋(节节高),鸡, 橘子(吉祥如意),甘蔗 (甜甜蜜蜜,节节高升)。 北京:荸荠(必齐) 南方:年糕(年高) 北方:饺子(更岁交子,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
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 A.柳条 粽子 D 春耕 屈原 B.月亮 月饼 团圆 嫦娥 C.菊花 九层糕 敬老 晋文公 D.艾叶 粽子 龙舟 屈原 ( )
3、中国古人在划分二十四节气时充分考虑了季节、气 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以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 。能够反映农作物成熟的节气是 A.雨水、清明 C B.惊蛰、谷雨 (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22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课件(22张)

元宵: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 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端午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江 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拿出饭团等食物丢 进江里,说是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 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 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端午习 俗有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等。
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A.元宵节
B.除夕
【春节】
端午习俗有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等。
相传,每年农历七我月初国七的传夜统晚,习“织俗女”与中“牛最郎”隆会在重鹊桥的相节会。日。古代“春节”与“春季”同义,
【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端元午宵 习节俗】有又赛称龙舟元、喝日雄黄、酒元、挂旦香袋、、新吃粽春子等等。。今春节是指公历纪元后的春节。春节一方
节日的发展
礼俗
端午 除夕 元宵
定型
商周
秦汉
内容 充实
隋唐
娱乐性 礼仪性
宋元
节日的 内容
岁时文化 汉族节日 少数民族节日wenku.baidu.com
清《龙舟盛会图》
清《清明戴柳图》中的祭扫场景
同学们,现在很多人更喜欢过外国人流行 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和愚人节等等,而 渐渐遗忘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对此现象你有什 么看法呢?请自由讨论讨论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 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不 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中秋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元节 七夕节 重阳节
端午节
春节
中秋节
LOGO
交子 守岁
团圆饭
拜年
压岁钱

01 02
03 04
小组小组合合作作探究探究
1.你知道的”洋节”有哪些?
2.你有喜欢的洋节么?说出喜欢的理 由。
3.对于现在流行的”洋节”你有wenku.baidu.com么看 法?怎样看待”土节”和”洋节“?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