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思考

合集下载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自古以来,哲学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学问,其本体论的探求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当然不能没有本体论,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仍有不同看法(如存在论等)。

目前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主要不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而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由于任何理解总是和它特有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必须注意考察马克思研究本体问题的方法论。

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论的考察,也许会有助于深化我们目前的研究和讨论。

马克思关于本体论问题的方法论,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但马克思有关本体论问题的这样几个方法论观点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

一、从“关系”的观点看待本体问题所谓“关系”,主要是针对“实体”而言的。

传统的形而上学,无论是旧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形而上学,还是唯心主义的主体性形而上学,都是关于超验性的“存在”之本性的理论,它力图从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出发,即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出发来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以及人的本性和行为依据。

马克思对于本体问题的研究,当然离不开对存在问题或世界观问题的探讨,但马克思所探讨的世界并不是离开人的生活的抽象的自然界和绝对的观念世界,而是人的“现实世界”和“现存世界”。

既然是“现实世界”,肯定离不了人与他所处的周围世界,或者说人与自然界。

这就必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而马克思正是由这种“关系”来审视问题的。

在马克思看来,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只能是“抽象的自然界”,而现实的自然界必然是与人的生活交融在一起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

正因如此,马克思无意于考察那种先于人类存在、作为万物始基的自然界的本性问题,而是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上,进而“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1页。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及其批判意义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及其批判意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09202208 作者简介:何建津(1973-),男,湖南郴州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博士;福州 350012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及其批判意义何建津 摘 要:哲学与本体具有天然的“不解”之缘。

马克思哲学对人之为人的最终依据这个基础本体论问题有过反复思索。

从他投身理论创造之时起,其理论思考的主题就没有离开过人的存在方式问题。

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现代形而上学意味,是具有“人学”意味的、人生成为人的内在依据。

揭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批判意义和现实批判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本体;实践中图分类号:B0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10X (2009)0420010205 在学界近年讨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过程中,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一直聚讼纷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多数情况下讨论者在三个前提性问题上存在一些没有经过批判性考察的预设前提,彼此之间自说自话,并不在同一个平台讨论问题。

这三个前提性问题是:什么是哲学本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初形态的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本文拟在厘清这些前提性问题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及其批判意义作一些分析。

一哲学的本性是反思,哲学的功能是批判。

所谓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并非我们通常所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之规律的总和”,而是说,哲学是对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各门具体学科的各种前提、假设、公理的批判和反思,为各门具体学科实现“范式”革命,确立最根本依据。

这里,所谓最根本依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与本体具有天然的“不解”之缘。

所谓“不解”,就是说不同时代和不同形态的哲学对“最根本依据”见仁见智,没有“唯一”、“确定”和“最终”。

而哲学的意义之一,也就在对“唯一”、“确定”和“最终”进行不断自我否定和超越的过程中,体现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那种超越有限追求无限、在不确定中追求确定的智慧本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前沿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前沿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前沿问题【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侯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仍然是一种富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哲学理论。

同时,它也面临许多重大的时代性课题,有些甚至具有根本的挑战性,需要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和时代条件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丰富和发挥。

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1.本体论问题是当代世界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人们甚至认为,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也不过是在拒斥传统本体论的同时所实现的一种当代的“本体论复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不仅是研究本体论需要加以讨论和澄清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理解。

这里首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是马克思本人的本体观。

对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与本体论的关系,学者们见解不一。

本文认为,马克思哲学有其“本体论”(“存在论”)。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变革就源于对传统本体论首先是传统本体观的变革。

马克思的本体论是一种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物质-实践存在论。

这一本体论构成整个马克思哲学大厦的基石。

同时,它也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的逻辑起点。

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概括为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物质-实践存在论,具有下述三层含义:其一,它表明了生产力的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基础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主要特征;其二,它揭示和展现出物质对象与人类实践活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内在关联,即将物质和实践这两者视为同构一体和密不可分的。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而作为客体的物质则是实践化的物质。

因此,就此而言,物质的实践和实践化的物质在马克思那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其三,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称为“存在论”,不仅符合“本体论”一词的固有含义,而且也更切合马克思哲学的主旨和本质精神(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之所以在多数场合沿用“本体论”这一概念,仅仅是考虑到既有的通行习惯用法)。

人们对本体论概念的理解颇具歧异。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哲学界围绕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开展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

至90年代后期,上述争论渐趋平息,随之而起的是生存本体论或存在论的说法。

如果说,80年代关于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争论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对话,那么90年代以后关于生存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则已经逾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释,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

一些论者由于片面夸张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的‚革命性‛意义,十分热心于用当代西方哲学的流行观念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关键就在于融入当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潮。

他们认为,当代西方哲学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实现了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范式向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范式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从尼采开始,经过克尔凯廓尔至海德格尔而宣告完成的。

如果这里谈到的仅仅是指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条发展路线,那丝毫不会让人惊奇;令人惊奇的是,据说这条发展路线也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与意义。

据说,是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一起共同推动了从近代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哲学向主客融合的生存论哲学的转变。

因此,对存在哲学或生存本体论的领悟就成为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意蕴的必由之路。

按照这个思路,就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及一系列基本观点与方法的根本改观。

譬如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命名的那样是一种‚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而是超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之上,因而也扬弃了主体与客体之对立关系的存在主义或生存本体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根本就不应该有认识论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的二元分割。

为了使这种说法获得文本上的支持,他们不得不把马克思的著作和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区别开来,认为只有马克思才是现代哲学(生存本体论)的创始者,而恩格斯等人由于受到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实证主义的熏染,始终未能走出西方近代哲学传统,即知性形而上学的阴影;然而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获得马克思全部文本的支持,于是他们或者求助于解释学,认为若拘泥于文本是不可能‚读出‛马克思的‚原始语境‛的,只有按照解释学的理解与体悟才能领略到马克思哲学的旨趣,或者干脆把马克思的后期著作臵之不理,只是从他1845年以前的早期著作中寻求支持。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知识词典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没有关于本体论的理论,就没有哲学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学术界争议颇多,其中既有关于译名的争论,也有关于本体论自身的争论。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本体的词义学考证,也不能因为各种唯心主义的、神学的,以及旧唯物主义形而上的本体论而否认它在哲学中的地位。

哲学中本体论存在依据的最深层的根源不是人的哲学思辨,我们不能依据某些错误的本体论观点而对本体论作为哲学问题采取拒斥态度。

本体论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人的实在处境和生存需要。

人生活在世界之中。

人是生活于世界中的人,人面对的是人的世界。

人的生存依赖世界,人必须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作为不同于具体自然科学的哲学学说不能无视这个最根本的事实。

对客观世界的具体把握是实证科学,而对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世界的总体性把握是哲学。

世界如何(它的本质和状态)?属于本体论问题;世界如何认识(认识世界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属认识论问题;世界的意义(应该如何)?属于价值论问题;如此等等。

任何一个够得上称为哲学问题的问题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与世界客观实在性问题相关联。

在哲学史上哲学领域不断分化又不断扩大,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

但无论怎样变化,对世界自身的认识始终是它的基础部分。

本体论问题并不能涵盖全部哲学,但本体论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一个哲学体系具有基础性的决定性意义。

世界是惟一的,但关于世界存在的本体论学说却是多样的。

我们可以不同意本体理论中的思辨形而上学学说,不同意柏拉图、黑格尔的理念论和绝对观念论,不同意生命哲学、唯意志主义哲学以及各种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学说,但我们不能反对本体论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归结为对本体论问题的抛弃。

其实即使是拒斥本体论的哲学仍然是以拒斥的形式包含着一种对世界实在性的看法。

尽管自古至今,各种各样的本体论学说都是为自己的哲学体系寻求基石,主张各异,但从根本上说它的核心始终离不开人类面对的世界即存在,问题只是它以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对存在进行诠释。

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争议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争议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争议的几个问题的看法黄楠森编者按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经常可以听到许多名家的精彩报告,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本刊特开辟“学院讲演录”专栏,将不定期选择其精品,收录在此栏目中刊出,以飨广大读者。

近年来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讨一元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C、实践论马克恩主义哲学问题,我也发表了一些文中的哲学,即在工作和建设中应用的哲学。

它章来参加讨论,从中也受到了启发。

随着新世是什么?人们观点各异,难以统一。

西方学者纪的到来,学术界很活跃,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认为,邓小平的哲学就是经济实用主义,中国学术观点,我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争议的问学者认为是实践哲学。

因为邓小平特别强调题从四个方面谈谈看法。

实践,如邓小平提出的“猫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等都特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与前景别强调实践。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现状的这种目前,在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估计,我认为不能同意。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由首先,这是贬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都有不物主义,也不符合事实。

有些学生不爱听马克同看法,有些观点实质是否定辩证唯物主义思主义哲学这是事实,但这只是一部分学生,和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用别的哲学来取代辩不是普遍现象。

其次,论坛上虽然出现了种种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1、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的看法。

仍是主流。

第三,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就是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目前流行的一种看法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解放思想、实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种:A、课堂哲学、事求是,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应用;改革教科书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开放等理论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义。

这种观点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基本矛盾理论,科学分析中国国情所得出的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哲学科学结论。

浅议马克思哲学的本质2

浅议马克思哲学的本质2

浅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用司马迁的这句感叹来解释当今各种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那么什么是正真的马克思主义呢?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在拜读了庄友刚先生的《广义历史唯物论》后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认为从解释学的角度看,的确如庄友刚先生而言,马克思哲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一种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而非唯心的哲学。

马克思哲学产生于西方近代哲学发展为现代哲学的转折时期。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从否定性的方面看,无疑应当从它与传统西方哲学的批判性扬弃关系中去寻求。

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运用费尔巴哈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颠倒的方法,指出真正的主体不是理念、国家,而是实实在在的家庭和市民社会,马克思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批驳黑格尔“整整一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而哲学精神不过是在它的自我异化内部通过思考理解即抽象地理解自身的、异化的世界精神”。

不仅对黑格尔,对整个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例如后来的鲍威尔、蒲鲁东等人,马克思都做了无情的批判。

马克思在1847年完成的《哲学的贫穷——答蒲鲁东先生的〈贫穷的哲学〉》论著中,对蒲鲁东的唯心主义思想做了尖锐地批判,阐述了马克思业已形成了的新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混淆了思想和事物”,“因为他的历史是在想象的云雾中发生并高高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的。

一句话,这是黑格尔式的废物,这不是历史,不是世俗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而是神圣的历史——观念的历史。

在他看来,人不过是观念或永恒理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使用的工具。

蒲鲁东先生所说的进化,是在绝对观念的神秘怀抱中发生的进化。

”同样马克思也讥讽鲍威尔等人倡导的思辩哲学是“儿子生出母亲”的哲学。

马克思正确的指出:“决不可把思维同那思维着的物质分开。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及其当代意义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及其当代意义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及其当代意义摘要:对本体论的追问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进行了批判,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呢?如果有,他的本体论是什么?该文介绍了当今国内主要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自古以来,哲学作为一种行而上的追问,其本体论的探求是不可被取消的。

他以寻求“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方式,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寻找“根据”、“标准”和“尺度”,她又以自己所承诺的“本体”作为根据,标准和尺度,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或“最高的支撑点”。

本体学说产生于古代,只是到了近代,才作为一个专门的哲学研究领域从混沌的哲学整体中分化出来。

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一般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基础说,哲学就是从追问世界的基础开始的;第二种是本质说,认为本体事万物存在变化的本质等;第三种是始基说或本原说,认为本体是万物的始基、基元和本原。

例如:“水”、“火”、“气”、“土”等,中外许多的哲学家都有把它们作为万物的始基和本原的例子。

随着人类实践、哲学与科学的不断发展,休谟,康德等对本体论存在价值提出了怀疑和诘难,之后,黑格尔又对本体论进行了改进,按照“实体即主体”的原则,建立了无所不包的庞大的思辨唯心主义体系。

黑格尔哲学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

其中,逻辑学是传统意义上最正宗,也是最完备的本体论。

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历史感使一切其他哲学本体论相形见绌,但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使人们意识到任何企图一劳永逸的解决所谓本体论问题的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因而对传统本体论进行批判,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种共同特征,因为黑格尔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最大代表,20世纪,黑格尔哲学中心受到广泛重视,所以20世纪的每一次重要的哲学运动,都以攻击黑格尔哲学观点而开始。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这个问题,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一直就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马德宝 近年来,由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引发了一场关于实践本体论的争论。

这一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正确处理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关系问题,与此相联系的是物质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如何认识哲学思维的本性的问题。

只有正确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依据经典作家的本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合理地给出实践本体论的规定。

一 本体论本体论一词,英文为ontology,该词来自希腊文ontos(存在)与logos(学说、言论),连起来,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言论”。

因而,从一般意义上讲,本体论是哲学中关于存在的理论,而不是关于非存在的理论,也不是关于存在的认识的理论。

本体论一词最早出现于德意志哲学家郭兰克纽(Rudolphus Goclenius)所著的《哲学词汇》一书,但是,对后人影响较大的,是德国哲学家Ch·沃尔弗的本体论规定。

Ch·沃尔弗把哲学分为实践与理论两大部分,本体论指的是理论部分,属于“理性的理论科学”,由宇宙论、心理学、神学三部分组成。

这样,他就把本体论看作是与“第一哲学”相同的、关于一般存在的理论。

在哲学史上,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历来深为先哲们所重视。

古希腊对于始基问题的探讨,宗教神学关于上帝是最高存在的论证,以及法国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给世界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础。

虽然他们关于本体论的规定大相径庭,对本体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在所有的旧哲学中,还是有一般的共同的理解的。

冯契先生在他主编的《哲学大辞典》中对此作了分析。

书中指出:“大体上说,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

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

本体论论文:本体论实践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论文:本体论实践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论文:本体论实践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文摘要】自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为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本体论以及是何种本体论的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学术界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进行仔细研究探讨和整体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了激烈论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观点不断地被提了出来,在这些当中实践本体论却占据了主流地位。

“实践本体论”把实践当作世界的本体或者人类社会的本体,突出地显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赋予了实践的概念并且使其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的提出使本体论的哲学问题第一次真正的摆脱了思维的领域从而直接的面对人的社会现实存在,不仅提升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从而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世界观,并且对现在的哲学问题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如果把实践的地位无限上升,当做世界的本体的话,从而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本体论”,这不仅曲解了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的真正含义,而且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所表达的实践的本质有很大不同。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不能采用这种哲学,而且应当还要坚决批判这种哲学。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通过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实现了西方哲学史上的革命性的变革。

实践唯物论不是实践本体论,它不仅坚持了对象性的存在的先在性,也就是说优先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而且还超出了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范围,特别强调了实践的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确立人的哲学地位和否定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因此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就在于思维方式的变革。

【英文摘要】Since the early 1980s so far, whether there is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at the ontological and what ontology debate will always never stopped, academia in Marxist philosophy research study and overall reflection carefully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intense debate, the variety of the Marxist ontology is constantly raised, and these practice ontology is occupied in mainstream position. “The practical ontology” the practice as the world’s ontology or human society ontology, showcases practice in Marxism philosophy of position and function, thus the concept of gives practice and make them hadving its ontological significance. “The practical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at ontology proposed first real off thinking of the field of directly thereby face social reality, not only promoted practice existing in the status of Marxist philosophy, but also prominent new world view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the research also has a certain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now.If the practice status rises, as the world’s infinite ontology to it,so we concluded that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practical ontology”, which not only misinterpreted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ontology, but also the real mean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practice with the essence of the expression is greatly different from the practice. Western history ontology is a kind of special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form, Marxist philosophy not only can’t use this philosophy, and shall also strongly criticizing the philosophy. In fact, marxist philosophy is also critical of traditional ontology by which founde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us fulfilling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ary change.Practical materialism is not the practical ontology, it not only has insisted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which means the first priority of the existence of objective world, but also admitted beyond tradition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of scope, especially emphasizes the practical effect, what made marxist philosophy with all previous distinguishes old materialism.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practice viewpoint to establish human philosophy position and negation of ontological thinking mode, so it can draw the marxist philosophy lies in the change to change by the ways of thinking.【关键词】本体论实践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英文关键词】Ontology Practice The Practical Ontology Marxist Philosophy【目录】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摘要4-5Abstract5-6目录7-9第1章引言9-12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9 1.2 选题背景9-10 1.3 文献综述10-11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11-12第2章实践本体论的渊源12-18 2.1 实践本体论的提出12-13 2.2 实践本体论的基本观点13-14 2.3 实践本体论的理论基础14-18第3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18-28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18-21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论18-20 3.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本体论20-21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争论21-25 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22 3.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22-23 3.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实践本体论23-24 3.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24-25 3.2.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生存本体论25 3.3 理论界对实践本体论的反驳25-28第4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实践本体论28-41 4.1 实践本体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28-35 4.1.1 实践本体论歪曲了马克思的物质观28-29 4.1.2 实践本体论把实践当做本体,而马克思的实践则不是29-31 4.1.3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实践本体论31-33 4.1.4 实践唯物主义强调非人化自然存在的重要意义33-35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本体论的批判35-41 4.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黑格尔本体论哲学的实质是唯心主义36-37 4.2.2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黑格尔本体论的逻辑方法37-39 4.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黑格尔关于自然的观念39-41第5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41-47 5.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在于实践观点的提出41-42 5.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42-47结束语47-48参考文献48-49致谢49-50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0【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本体论——精选推荐

本体论——精选推荐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欧阳康张明仓“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近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重要热点问题,这种研讨必将对我国哲学研究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

不过,对于马克思哲学有没有自己的本体论,人们的理解仍然很不一致。

有人甚至认为,从本体论方面解读马克思哲学,既看错了对象,也找错了问题。

那么,从本体论方面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中的变革意义是否恰当?如果没有自己的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何以奠基与立足?如果有,马克思本体论与历史上的本体论有何异同?其特色和合理性何在?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直接影响到对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准确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合理建构。

本文认为,本体论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批判和超越传统本体论,则是马克思实现哲学伟大变革的最重要基础。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显著特点在于,它坚持实践论思维方式和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本体问题,强调以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来统摄自然本体,并把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问题的探索之中,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以及探索建构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形态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此谈些初步看法,与识者共同探讨。

一、本体论探究的深层根据对于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我国哲学界近年来做了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讨,尤其是从词源学等各方面对于“本体”、“本体论”等基本概念和译名的辨析,[1]对于正确理解本体论问题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我们看来,对于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的探讨还可以换个角度并有所深化,这就是将其与人性和哲学本性探讨结合起来,寻找其深层依据。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体论问题之不可回避和不可抛弃,在于它是一种真正的和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本体论探究之所以具有近乎永恒的意义,在于它有着深刻的人性根据和哲学思维根据。

本体论追寻的意义在于它根源于又体现着人的超越本性和哲学思维的致极性、超越性方面。

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本体论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是中国哲学界许多热点争论所环绕的焦点。

此后,哲学界对它的兴趣一直不减,近年似乎又有高涨的迹象(注:从中国期刊网1994-2001年文库中检索,此间以本体论为论题的文章近300篇,而牵涉到本体论问题的论文多达9000余篇次。

)。

这一研究将对我国的哲学研究产生总体性的影响。

笔者从80年代末就参与哲学界关于本体论问题的争论(注:参见拙作《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求是学刊》1988年第4期。

),至今依旧保持着关于本体论的思索。

但是,今天重新谈论这一问题却似乎有一些茫然。

其中,最主要的困惑是:面对两千多年的哲学成果和中国哲学界几十年的探讨争论,关于本体论问题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对于这一提问,我们可以略加展开。

其一,我们不想再回到本体论与非本体论(或反本体论)的争论,因为,抛开深层次的理由,本体论在两千多年哲学争论中的地位已经使我们无法否认本体论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二,我们不想一般地停留于关于物质本体论(自然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历史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等等的争论,因为关于这些理论所能论证的,人们已经说了许多,而且,哲学的本性决定,在一些重大哲学问题上,我们永远不要期待得到惟一的、不可辩驳的解;其三,我们不能一般地谈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因为,他从未在严格的哲学推论的层面上直接探讨本体论问题,但如果转换一下本体论范式,则可以断言,马克思哲学具有深刻的、富有启迪性的本体论意蕴。

在上述限定的基础上,我们今天关于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就不应当局限于具体的本体论形态的争论,而应当回到本体论本身;而这必然要回到哲学的本性问题;而哲学的本性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的生存本性。

这样一来,我们就在人的存在的根基上同马克思学说会面,建构起立根于人的生存之上的新的本体论范式。

因此,我们的探讨首先从这样的问题开始:为什么本体论?换言之,为什么哲学要苦苦追问本体论?人之存在的本体论诉求我们首先想表述的一个基本命题是:本体论不只是哲学的具体论题或论域,它首先是哲学的本性,是任何哲学都以直接的或隐性的方式所内在地包含的不可或缺的维度或本质精神。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思考
么 是 必 须 坚 持 的普 遍 原 理 .什 么是 应 该 结 合实 际加 以发 展 的 原 理 . 么是 我 们错 误 的理 解 和 附 加 。 ” 什 二 、 马克 思 主 义哲 学本 体 论 归 纳 起来 的几 种 观 点 对
亚里 士多 德 指 出 :它 思 辨 作 为 存 在 的 存 在 、是 什 么 以 及 “ 存 在 东 西 的 属 性 。 …‘ 在 有 多 种 意 义 , … 因 为 它 表 示 实 存 …
野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所持 的观点 归纳起 来有 四种 : 物质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物 质—— 实践 本体论和 自然本体论。从马克思、 恩格斯和列宁的原著来 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只能是物质本体论 。
关键词 : 体论 ; 克思主义哲学; 质 ; 本 马 物 实践
革 . 是 对 哲 学 的性 质 、 点 和功 能 的 一 种再 反 思 和 再认 定 。 也 特
北 京大 学 黄 楠 森 教 授 在谈 到 对 辩 证 唯 物 主义 和 历史 唯物
者, 也是传统本体论的最后一个 代表 。 黑格尔在讲述沃尔夫 的
本 体 论体 系时 说 :本体 论 , 述 各种 关 于 ‘ ’ 抽 象 的 、 … “ 论 有 的 …
有本体论才研究这个全部的、 整个的“ 。 是” 这正是哲学和各门 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 ,哲学所追求的真是最 高层 次 “
的真 ”

的一句话 :这种活动 、 种连续不断的感性 劳动和创造 , “ 这 这种 生产正是整个现存 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 ”引用这一句话的人 , 没有注意到马克思 、 恩格 斯在 紧接着这 句话之后说 :当然 , “ 在 这种情况下 , 外部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 ,同时 , ” 持 实 践本 体论观点 的人 援引马克思在  ̄ 84年经济 学哲学手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什么,以及本体论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什么,以及本体论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什么,以及本体论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什么,以及本体论的方法论意义到国内80年代中后期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学术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行整体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了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激烈论争。

现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的由来分析"本体论"是我国最为流行的对()n tofogy一词的译名,但中国哲学乃至中国语文中都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概念。

马克思在叙述自己的哲学时,也从未正面使用过这一概念。

中国哲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是不使用"本体论"这个概念的。

80年代初在讨论哲学基本问题时,有的学者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主要讲的是本体论问题,第二方面主要讲的是认识论问题,而认识论是以本体论为前提的。

这样,"本体论"这个术语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从正面去使用。

基本生命形式的生态系统又成了派生的生命形式。

由于我们不能明确地确定什么样的关系是"适当的",比多的定义就变得很任意(〕不同的人可能说出不同的关系故事,来说明某物是不是有生命的。

当然,比多的确定是有意义的。

他对传统生命定义的批评以及对生命定义的一些方法论原则的强调对我们关于生命本质的进一步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本人在自己的哲学思考中,并没有对物质的本体论地位进行论证,这一论证首先是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来的。

列宁则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对恩格斯的思想从认识论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正是通过恩格斯与列宁的分析,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原则与物质本体论获得了逻辑的统一性,并且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以自然为本体的物质本体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基础。

而在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对物质本体论的地位进行了最为系统的表述:第一,它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为是对自然对象的唯物的、辩证的理解;第二,"世界按其本质说来是物质的","自然界、存在、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思维、意识等都是从物质中派生出来的;第三,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再论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

再论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

再论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作者:于波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10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本体论,以及有什么样的本体论的问题,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其中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成为争论焦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物质实践哲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一直存在许多争论。

其中包括有无本体论,有什么样的本体论。

其中有什么样的本体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

物质本体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在作为整体的世界中,实践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不可能成为本体。

而后者则在马克思关于“把事物、现实和感性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的论断基础建立起了实践本体论。

这就促使我们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本体论的概念。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本体论是什么的回答,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相应理论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本体论”人和人的实践根源于物质,又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物质、意识、时间、空间、实践等等都对立统一于物质这一根本的“存在”。

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不是旧唯物主义所指的某些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而是各种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东西。

列宁从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的关系角度,对物质下了科学的定义,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相对于意识、精神、思想等主观性的东西具有第一性、先在性、根源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第二,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和规律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发展思想,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客观世界,物质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遵循和利用其规律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第三,在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精神等具有同一性,人们的意识可以正确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虽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人类的意识具有可以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特定功能,就整个人类而言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无穷的,人们最终会最大限度地把握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

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实践对象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将得到深化,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无限接近正确的认识。

世界就其本性而言是可知的,但就现实性而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只能是接近正确的,人们永远无法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因为一方面客观世界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主观要达到和客观的统一,就必须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调整自己的认识甚至对客观对象进行重新认识、反复认识。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本体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本体论研究

48海外文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取消了“本体论”命题,其坚持的究竟是一种“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亦或是“生存本体论”、“劳动本体论”等?这是我国学界长期争论而久久悬置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国内哲学界围绕本体问题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释不断受到挑战。

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维度上,对本体论发展的沿革、实践的内在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超越性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重要理论内核。

纵观西方哲学史,所谓本体,往往被理解为关于存在的学说,对存在范畴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不同阶段。

一是把本体视为现象世界背后不变的本质观点。

本体,即世界的本源与本质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称之为“始基”,在传统哲学看来,世界存在着一个统一点,万物产生于此又复归于此,这种“本体”往往具有本体意义上的“惟一”且“不变”的特点,由于受当时人们认知水平的影响,本体往往只局限于感性直观之中,“本体论”问题也长期受制与时空的限制,无法合理的解释“事物如何由‘一’衍生成‘多’,而又回归于‘一’?”、“多个本原之间何以生成?”等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将其称之为“自然主义”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实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伟大飞跃,黑格尔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

在这里面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域[1]。

”巴门尼德用追问宇宙自然之逻辑在先的本质(存在)驱逐了追问宇宙自然之时间在先的“本原”打开了哲学家把本体论纳入认知领域的开口。

本体论问题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逻辑改造,形成使得本体论作为一门学问。

此后,无论是中世纪神学亦或是近代17、18世纪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旧哲学家们,或是刻意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从精神至上的大前提出发窥视世界,或是强调事物的客观物质性存在,将实践活动理解为人的本能活动,通过推出新的本体取代旧的本体,始终囿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康德的先验哲学试图调和思想与存在的矛盾,发现了人的认识既不是客观事物的单纯反映,也不是一种天赋观念,而是一种建立在经验之上的主观形式,“但是他为了反对功利主义伦理观而建立一种排除任何经验的,纯形式的道德形而上学”[2],不是在结构形而上学,相反是在重塑形而上学的至高地位。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马克思本体论概述•物质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马克思本体论的意义与影响•结论与展望01马克思本体论概述本体论的基本概念本体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探讨存在本身的问题,即研究实体、事物的存在及其本质、特性和关系等基本问题。

本体论关注的是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所有哲学的核心。

马克思本体论的背景与起源马克思本体论是在对传统哲学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本体论,认为其脱离了现实存在,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强调物质世界是基础,精神世界依赖于物质世界。

01马克思本体论的思想架构包括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02物质本体论认为物质世界是基础,精神世界依赖于物质世界。

03实践本体论强调实践是存在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和价值的源泉。

0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马克思本体论的思想架构与特点02物质本体论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所有客观事物的总称。

物质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存在,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物质的概念与定义物质的定义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宇宙中,如行星、恒星、黑洞、电磁场等。

要点一要点二物质的运动规律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由自然法则所支配的,如牛顿运动定律、相对论等。

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能够反映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对物质产生反作用,如人的行为和思想可以改变社会的面貌。

03社会存在本体论社会存在概念社会存在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各种社会要素和关系的总和,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等方面。

社会存在的特点社会存在具有历史性、具体性和实践性。

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并且是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社会存在的概念与特点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必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否存在本体论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肯定者曰有,否定者曰无。

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哲学界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旧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改革开放以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本体论的观点逐步流行,但争论一直存在。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解,因此围绕该问题的争论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作为主题,既有助于争论的进一步展开,也有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有助于在新世纪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关于“本体论”和“世界观”两概念的使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附录中使用了“本体论”概念,他说:“对神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的逻辑说明。

例如,本体论的证明。

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说,对神的存在的一切证明都是对神的不存在的证明,都是对一切关于神的观念的驳斥。

”(全集第2版第1卷第101页)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马克思所理解的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存在的理论,即本体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以及本体与非本体相互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论感觉、激情时使用了“本体论”概念。

他认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全集第1版第42卷第150页)。

所谓对人的感觉、激情的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是指“感觉、激情等等仅仅通过它们的对象对它们感性地存在这一事实而真正肯定自己”,是指“不同的肯定方式构成它们的存在、它们的生命的特殊性;对象以怎样的方式对它们存在,这就是它们的享受的特有方式”,即使“对象为他人所肯定,这同样是他自己的享受”。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地实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 经历 了哲学的 自我反思和批 判 , 越来 越 多的学者 开始从 实践 的角度 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 论也 是实 践本 体论 。“ 马克 思从 来不 以抽 象 论事物时 , 又总是从人类的实践 活动 , 其是从 生存实践 活动 即生产劳 动 尤
出发的”, 可见 实践在 马克思主 义哲学 中起着基础 和核心 的作用。并且 物
传统的形而上学 ,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 的伟大变革 在于它对传统 的形而上学的超越 , 摆脱了理论 对现实 的预设 , 以马克思 主义哲 学同 时 所
2 实践本体论及其 困境 . 实践本体论认 为, 实践是联 系人与客观世 界的纽带 , 人是社会 的主体 ,
也超越 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 , 马克思 主义哲学对传统 形而上 学 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 存在 着紧 密的联 系 , 部社会 生活 在本 质上是 实践 全 的批判就是对本体论的批判。 的。实践能够揭示 自然界 的性质和客 观规律 , , 人 社会 和 自然界在本 质上
中, 马克思 主义哲学本体论 目前 已发展 出了多种形态 , 括物质本体论 、 包 实
践本体论 、 性实践活动本体 论 、 感 历史 唯物 主义本体 论 、 社会存 在本体 论 、
社会生产 关系本体论 、 生存本体论等。但最 主要的争论集 中在物质本体 论 是第一性的 , 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具有能动 的反作 用, 物质和意识 的对 立仅 和 实践本体论这两种观点之 间。 仅是在本原意义上的。在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的前提 下 。 实践将物质 和精 在上个世纪 8 O年代 以前 , 国内学界 虽然对 本体论 问题 缺乏 明确的 意 神统一起来 , 人的实践活动调和了物质 和意识 之间的矛盾 。“ 物质 ” 马克 是 识, 但是在实 际上是信奉物质本 体论 的, 当时唯物 主义和 唯心 主义 的斗 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概念之一 , 在 唯物论 是马克思 主义 自然观 、 认识论 、 史观 历 争很显然是压倒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根 本原 则。而 自上个世 纪 8 O年代 以 的理论 前提 和基础 。


关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本 体 论 的 思 考
◆ 吴永祥
(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摘要】本体论是哲 学研 究中具有基础性和根 本性的问题 , 本体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 学本
体论是什 么, 哲学家们却有 着不 同的 回答 , 甚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 体论的 问题 , 也无法达成 一致 。本 文认 为马克思主义哲 学有
论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某种本体论 的基 础上进 行 的。 马克思 主义哲 学 自然 虚 无 。 也不例外 , 国外的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中还得 出了马克思主义
在 持物 质本体论观点 的学者看来 , 实践本体论存在理论上的 困难 :
第一 , 了多元论 的错误 。世界在 实践本体 论者 眼中是 由“自然—— 犯
I s e s o s e wh alS r e a sc p t im. ti a y t e y W l te tme n a i s l a
sr g l d wi a h oh rfr h rp c e .1wa h r tt u a d i t e tu ge t e c t e e o k t st e f o p tmy h h o i s n n o h r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 把实践作为马克思 主义 哲学的核心概念 逐渐成 为主 的、 静态的方式谈论物质 , 他谈论的是物质 的具 体样态——事物 ; 而他 在谈 流趋势 , 但是物质本体论仍有很多支持者。两派观点 至今仍 然时有 交锋 。 1 物质本体论及其缺陷 .
物质本体 论认为 , 实世界是 客观存 在 的物质世界 , 现 世界 的统 一性在 质要 通过实践来展 示 自身 , 依靠 实践活动 来不停 地改 变原来 的面貌 , 最终 于其物质性 ,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马克思 主义哲 学本体 论的 实质应 当且 只 成为实践的作品。( 下转第 9 8页 ) 0 /0 2 4 22 1 9
ve r m e. ’ ’
如果读者不知道在我国一些农村 , 婚礼结束 时孩 子们会涌向新娘掏 她
qatr o h recroai s urs f e mayl g op r o . a tn
WalSre sf tb i p b h al th ste t o d l t twa r ul u ytee r Duc et r wi w o . e i s t y ls h
哲学的核心就是本体论 的观点。 其次 , 本体 论来 源于传 统 的形而上 学 , 但
是在现代哲学中 , 二者是不能等同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对传统 的行而上学 社会——思维 ” 共同构成的一种三元结构。这不是一元论 , 是三元论 , 而 因 的超越可以等 同于对传统本体论 的超越 , 但并不 意味 着摒弃本 体论 本身 , 此犯 了多元论 的错误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是对之前那 些过 时的本体论 的扬弃 。 第 二, 违背 了自然界早 于人类 出现 的事实。实践 是人 类特有 的活动 ,
本体论 , 并通过对物质本体论和 实践本体论的对比分析 ,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物质 实践本体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自从哲学诞生的那一天起 , 类就 对世界 本原 的问题孜 孜 以求 , 图 能是物质本体 论。现 实的世界是指 “ 人 试 整个 世界” 而并非 “ 围世界”, 的 , 周 人 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本体论( no g ) O tl y 就是 说 明什 么是 世界的本质 和本 实践活动所能涉及到的领域 是极其 有限的 , o 因此实践不 能够成为本体 。承 性的学说或理论 , 关于存 在的一般 学说” 是“ 。虽然这 一术语 直到 1 7世 纪 认实践为本体 , 脱离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根基 。 就 才由德 国哲学家郭克兰纽首先使用 , 但是它所指称的研究领 域—— “ 在” 存 却早已存在 了, 因此可 以肯定地说本体论始于西方哲学的发端 。 在持实践本体论 观点的学者看来 , 物质本体论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 , 模糊了马克思 主义 哲学真正 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 哲学关注
由于本体论在哲学中的核心 地位 , 对本体 论 问题的研 究异 常地丰 富。 的是现实的人类世界及其发展规 律, 而不 是包举 宇内 的无限 的物 质世界 。 在西方哲学历史上 , 出现 了各 种不 同的本体论 观点 , “ 如 宇宙本 原论 、 质 人类接触不到的世界对于人来说是 虚幻 的, 物 不能作为哲学研究的对 象。 ( at , m tr也可译 为质料 ) e 本体论 、 理性本体 论 、 志本 体论 、 学本体 论 、 意 神 情 第二 , 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现 实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人类 改
热点问题。

的世界。从 高度抽 象的物 质概念 出发 的哲学 最终 只会离现 实的人越 来越 第三 , 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 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 唯 物主义哲学 , 是物质概念 并不是 它区别于 其他 唯物主义 哲学 的标 志 , 但 如
果将“ 物质”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 作 那就 忽视 了正是实践观 的确
T e Ne Yo k S o k Ex h n e a d t e Ame c n S o k Ex ha g r o h w r t c c a g h n i r a t c c n e ae b t h i h alS r e e . n t e W l te ta a r
感本体论 、 实践本体论 、 生存论 的本体论 、 自然存在 本体论 、 社会 存在本体 造I B世界、 创造新世界提 供强大地 方法论 指导 , 关注 的是 人类具体 生活 它 论、 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 人学本体论 , 等等” 。 的看法 , 物质本体究 中的
这种观点有漏洞的。首先 , 何一 种哲学理 论都 有 自己的本体 论 , 任 本 都统 一于实践。脱 离于人 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是“ 象的物质存在 ” 对 抽 , 体 论是无法抛弃的 , 没有本体论 的哲学是 不存在 的 , 因为任何 一种 哲学理 人而 言只 是不 存 在 的存 在 , 立足 于 这种 抽象 的 存在 只会 使人 最 终 陷入
T y b i h to g wo d n wal b c u e t e n h giht I d a s rg tp c e .1fl t e c i s a d b k t s he u l t e s n o e l e a s h y a d t e En l n i i h o k t et h on n a noe .A u d n f ei g o p i e sF n o t r s n n s d e l f e n ha p n s a - we e n t r n l o e c t e s Y o i d y t a h oh r. fe S r n t c o ae ma y s k—b o e s n e t n a k n t e a k ,a d h a - o r k r ,i v sme tb n sa d oh r b n s n e d
口 袋里预先准备好的零钱以图吉利这种 习俗 , 不会理解“ e 指 的是大人 就 w” 还是孩子 , 也不会理解“ e 为什么争先恐后地 去掏新娘的 口袋。如 果读 者 w” 知道这一习俗 , 就很容易理解 “” I 在摸到 钱时为什 么会 突然产 生强 烈的愉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 , 术界 至今没有形成 相对一 致 远 , 学 不能成为推动现实世界革命化 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本体论
在学术界 中有部分学者认为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本体论 问题 是采取批 立才诞生了唯物史观 的事 实, 从而无法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 统哲学形 判的立场的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没有本 体论。他 们认 为, 由于 本体论 来源 于 态到现代哲学形态转换的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