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的介绍
初唐诗歌
第一章初唐诗歌•初唐诗:高祖武德元年(618)――睿宗延和年(712)•初唐历时近百年,为盛唐诗歌的繁盛做了三方面的准备:1、扩大了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2、完善了近体诗歌的体式;3、新诗歌理论的建设。
*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前五十年,宫廷诗的时代。
主要作家是以李世民为核心,包括李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魏征、上官仪、褚亮等人的宫廷作家群。
而“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的“上官体”是这一时期的诗风代表。
在野诗人王绩“以真率浅疏之格”(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特立于初唐诗坛,惠及初唐四杰。
2、初唐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
文坛上较热闹,改革诗风的呼声与创作实践同样强烈。
高宗武后时期,“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视野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
继之,台阁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
最后,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辟了健康的发展道路。
•总之,初唐诗歌虽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透露了新的气息。
•第一节初唐宫廷诗•整个初唐时期,宫廷文臣及帝王后妃在诗坛非常活跃,形成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
他们对格律诗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贞观诗风•宫廷诗第一阶段。
•唐开国后第一代诗人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大臣文士。
他们认识到南北文学不同的艺术特色,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
逐渐浮艳,尽管声律、辞藻运用方面日益精妙,但风格趣味却日益宫廷化,主旨归于颂美。
•当时诗歌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北文学合流的趋势,但其创作成就离“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文学理想还相距甚远。
•二、上官体•宫廷诗第二阶段。
•介于贞观、龙朔之间,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字游韶,贞观初进士,先后受到太宗高宗赏识。
《旧唐书·本传》云:“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
初唐时期的诗歌和思想
初唐时期的诗歌和思想初唐时期,是唐朝建立后的前几十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歌成为了当时流行的文艺形式。
这些诗歌不仅美好优美的表现出了作者们的感情,而且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也为后来的文化思潮奠定了基础。
一、诗歌展现的美好生活和情感初唐时期的诗歌,表现了作者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赞颂。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让人感受到直面险峻,摆脱束缚,放眼天下的壮志和抱负。
而对于爱情,初唐时期的诗人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美好的想象。
李煜的《雨霖铃》中,描述了一段抒情的爱情故事:“忆昔霖娘初到会稽山,煮酒持蝇壶,绿蚁新醅酒。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滴不尽相思血泪。
”这一段描写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浓郁与温馨。
二、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初唐诗人不仅表现出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而且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也反映在诗歌中。
杜甫的《登高》中,写到“晴川历历汉阳门,烟花如梦阙。
”这一句话,虽然描写的是壮观的景色,但反映出的是对旧社会的失落和对新期待的憧憬。
另外,白居易的诗《大风歌》中的“扶摇搨晴天,横空出世名。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这一段则表达了对于人生的关注和反思,让人思考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初唐诗歌对后来文化思潮的启示初唐时期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生活状态,而且在文化思潮上也为后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商隐的《悯农》,通过描写农民的苦难,表示了对于农民的同情与怜悯。
这种从弱势群体出发的同情、怨恨、愤怒等情感,成为了后期文化思潮的主题之一。
而对于爱情和个人主义的关注,也在后来的文化思潮中得到了发扬和传承。
这种抒情的情感和对个人状态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后来唐朝的女性文学,也即“女词派”的大发展。
总之,初唐时期的诗歌,不仅在意象上美不胜收,在思想上也荟萃了时代气息和文化思潮。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初的初唐诗歌,一直延续到晚唐的晚期诗歌。
本文将从唐初、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分别介绍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唐初的初唐诗歌唐初的初唐诗歌是唐诗发展的开端,也是唐诗的基石。
初唐诗歌以古体诗为主,受到了魏晋时期文人的影响。
初唐时期,诗人们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作品多以抒发思乡之情、抒发生活苦闷和政治抱负为主题。
代表性的初唐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二、盛唐时期的盛唐诗歌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唐诗的鼎盛时期。
盛唐诗歌以豪放派为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
盛唐时期的诗人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创作了许多卓越的作品。
代表性的盛唐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杜甫的诗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的作品以深沉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著称。
李白则以豪迈的气势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三、中唐时期的中唐诗歌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唐诗创作风格多样化的时期。
中唐诗歌以唐宋派为主,注重以诗为媒介传达思想和感情。
中唐时期的诗人们追求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题。
代表性的中唐诗人有白居易、元稹、温庭筠等。
白居易的诗作以细腻的感情和真实的写实手法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感情和描绘社会风貌为主题。
元稹则以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追求。
四、晚唐时期的晚唐诗歌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末期,也是唐诗走向衰落的时期。
晚唐诗歌以韩愈派为主,注重以诗为工具表达政治抱负和社会现实。
晚唐时期的诗人们以政治抱负和对社会变革的关注为主题,作品多以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政治腐败的批评为主。
代表性的晚唐诗人有韩愈、刘禹锡、李商隐等。
韩愈的诗作以气势恢宏和对政治现实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表达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愤怒为主题。
《唐诗宋词鉴赏》起始课——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三、中唐诗歌
1、奇险诗派
2、新乐府诗派(元白诗派)
3、诗豪 —— 刘禹锡 4、柳柳州 —— 柳宗元 5、诗鬼 —— 李贺
1、奇险诗派
韩愈、孟郊 代表诗人:
2、新乐府诗派
代表诗人:元稹、白居易 代表作: 《行宫》(元稹)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长恨歌》 (白居易) 《琵琶行》 (白居易)
民族风貌、征夫闺妇
②风格:以雄奇浑厚、豪迈奔放为主
③体裁:歌行体和绝句
岑参、高适、王昌龄、 ④代表诗人:
王之涣、李颀、王翰
《燕歌行》(高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⑤代表作: 《从军行》(王昌龄)《凉州词》(王翰)
从军行
王昌龄
凉州词
王翰
秦时明月汉时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万里长征人未还。 欲饮琵琶马上催。 但使龙城飞将在, 醉卧沙场君莫笑,
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诗鬼 ——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代表作: 南 园
四、晚唐诗歌
1、晚唐前期的“小李杜” —— 李商隐和杜牧 2、晚唐后期的两种诗风: ①浮艳柔靡 代表诗人:温庭筠、韦庄 ②现实主义 代表诗人:聂夷中、杜荀鹤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诗豪 —— 刘禹锡
代表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代文学史·第二章 初唐诗歌
3、诗歌内容 诗歌创作主要是应诏、侍宴、奉和、酬唱; 内容或描写宫廷及士大夫的优游生活,或赞美太平 盛世及帝王的圣德,或咏史、咏物,虚饰有余而真 情不足,甚至艳情充斥其中。 4、艺术上: 追求辞藻的典雅华丽,对仗的工稳巧妙,音律的和 谐婉转,用典的恰切精当。 这时期犹如人生的学习时代,虽然作品缺乏真情实 感,但积累了艺术经验,如四声的二元化、对仗的 定型等,都是后来唐诗尤其是近体诗繁荣所不可缺 少的。
(主旨) 全诗通过写秋风、寒露对蝉的迫害,抒发了 自己对被诬陷的悲愤和对统治者的抗议。题 为咏蝉实为自伤,寄托了诗人在特定处境中 的艰虞之感和飘零之叹。 (艺术特征) ⑴比兴和寄托的手法。 ⑵感情沉重。 ⑶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
唐诗中另两篇咏蝉诗
蝉
虞世南
蝉
李商隐
第一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一、贞观诗风与上官体 1.贞观诗风 ⑴特征:南、北朝文学由对立开始走向融合。 ⑵创作成员: 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如李世民、虞 世南、杨师道等。贞观诗风呈现宫廷化倾向 ⑶有融合南北文风的主张: 魏征《隋书 · 文学传序》对南、北文学不同艺术特色 有清醒认识,提出 “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 张,这是贞观时期唐太宗及其史臣们在总结历史经验 时形成的对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
“四杰” 所作诗文未脱尽绮丽习气,但反对齐 梁以来的浮艳文风,主张革新,作品题材较 为广泛,风格亦较清峻,初具雄伟气势,对 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
四 杰
王 勃
擅长诗体
五 律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滕王阁序》 杨 炯 五 律 《从军行》 卢照邻 七言歌行 《长安古意》 骆宾王 七言歌行 《在狱咏蝉》
初唐诗歌赏析
初唐诗歌赏析初唐诗歌,是指中国唐朝经历了几十年空虚苍茫后,在贞元元年(713年)至幼主唐玄宗熙宁元年(755年)之间发展起来的诗歌流派。
这段时期被定义为“初唐”,也就是唐朝的开端,唐朝朝代之交的一段时期。
初唐诗歌涵盖了诸多流派,如唐宋,杨炯,李端,骆宾王,王勃,吕温、贾岛,韦应物,陆龟蒙等等,这些诗人致力于创作出有辩证性、诗意性、新奇性、艺术性的诗歌,在初唐诗歌流派中,可以说是创作出非凡诗作的代表。
二、初唐诗歌现象:将传统诗写突破,向上发掘新的艺术初唐诗歌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它们抛开了魏晋以后的抑郁与固步自封,跳脱了传统的束缚,逐渐形成了新的创作风格,延续了唐诗的繁荣发展。
首先,初唐诗歌将诗歌写作传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从诗文结构上看,不仅有七言、五言等诗歌,还有八言、九言、双首、双诗等诗歌,使诗歌的结构更为丰富多样,在形式上更具有艺术水准。
其次,初唐诗歌注重理智性,不同于以往抒发豪情,它们更趋向于对社会生活中的人物行为和事件进行冷峻的审视、宽广的思考,从而把诗歌变成一种艺术表现的丰收。
三、初唐诗歌赋予人间灵性:空灵里带着美丽的色彩初唐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仅具有理智性,还蕴含着情感性,它们给人们带来灵性。
诗歌中抒发的情怀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实际的反思,更有一种反映宇宙万物深远美妙的观念,充满新奇的艺术特征。
通过赋予人间灵性的诗句,它们理性平和的情感,空灵里带着美丽的色彩,使每一句诗都充满着文学的艺术节奏,由此带给世人精神的享受,实为一种灵魂的解放。
四、当今推崇初唐诗歌:诗歌丰收,芳草永存初唐诗歌不仅仅是唐朝的开端,更是唐诗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诗歌创作突破了传统,丰收新的艺术,贡献了大量深具意蕴的诗作,芳草永存,令人叹服。
当今,不少人推崇初唐诗歌,把它们作为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参照,也是对初唐诗歌艺术高贵的远观,它们更引领着后世的艺术方向,影响着现今的文学艺术审美观念。
总之,初唐诗歌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其精彩的诗歌,令人叹服,激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实属艺术史上的绝唱之作,值得铭记。
第一讲初唐诗歌
绪论
一、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二、唐代文学的概貌。
三、唐诗的分期。
一、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1、唐朝国力强盛,成为东亚盟主。
2、中外文化的交流,胡汉文化的交融,统治者华
夷一家的政策。
3、南北文化的交融,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4、科举制的推行,大批寒门士子进入仕途。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 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 骆’,亦号为‘四杰’。”
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 移至江山与塞漠”,举凡离别、怀乡、 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皆入诗。 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 风格上改宫体诗的绮靡为真实情感的抒 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 放、铺张扬励。 形式上王、杨长于五律,卢、骆长于七 言歌行。
四、张若虚与唐兴象
兴象玲珑的意境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课堂讨论题:
1、赏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2、初唐诗歌在哪些方面为唐诗的繁
荣奠定了基础?
贞观诗坛
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
方、南方文士。主张南北朝不同文学风格的融 合。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
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 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 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 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矣。”——《隋书·文学传序》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 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 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 沿。”——《新唐书·文艺列传上》
《度大庾yǔ岭》 宋之问
初唐诗总结
初唐诗总结引言初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代表了中国文学从元明时期向唐代转变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诗人们借助诗歌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
本文将对初唐诗进行总结,以深入了解这个时期的诗歌特点、代表性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初唐诗的背景初唐时期,中国正处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
李渊建立唐朝后,社会逐渐安定,民生富裕,国力强盛。
这为文人士大夫们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资源。
初唐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初唐诗的特点初唐诗相对于以前的诗歌形式,有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1. 受到汉乐府和南朝楚辞的影响初唐诗受到汉乐府和南朝楚辞的影响,采用了一些古风的诗体和表达方式。
这些诗歌常常以流行曲调为基础,使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情感表达直接而深刻。
同时,初唐诗也吸收了楚辞的豪放激昂的风格,强调个人情感和感受。
2. 注重写实和描绘初唐诗注重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诗人常常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和人物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
3. 沉浸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初唐诗中,诗人们对自然和人生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他们对自然界的美景、季节变化、人间疾苦等进行了思考和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内心的感受。
这些诗作既有对生命和世界的感慨,也有对人生追求和理想的探索。
三、初唐诗的代表作品初唐诗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以下列举了其中几首:1.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通过描绘景物,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追求的理想和向上的愿望。
2.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铁马冯·唐龙州白苎冕。
千里中原尽舜烟。
芦洲去望·五里开波月孤烟。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丰收季节的美好和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初唐诗歌分类
初唐诗歌分类
初唐诗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1. 宫廷诗: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和宫廷情感,多以歌颂、赞美为主,代表诗人有上官婉儿等。
2. 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代表诗人有陈子昂等。
3. 山水诗:以山水风光为描写对象,强调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代表诗人有王维等。
4. 送别诗:主要描写离别之情,多以感伤、怀念为主题,代表诗人有王勃等。
5. 咏史诗: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代表诗人有杜牧等。
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也会有交叉或重叠。
同时,初唐诗歌也经历了由宫廷诗向山水诗、边塞诗等多元方向的演变。
2.初唐诗歌
1、扩大题材,使之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 走向江山塞漠。 2、改革诗风,注重现实,高扬时代精神,以 迥异于宫廷诗风的“骨气”、“兴寄”开启 了盛唐之音。 3、完善形式,为唐代五言律诗的成熟和七言 歌行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杜审言、李峤与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 友”。胡应麟《诗薮》:“初唐无七言律, 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 倡。”杜审言现存28首五言律,除一首失粘 外,其余的完全符合近体诗的粘式律。他在 五言律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杨炯,使五言律 的创作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代表作 为《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王绩
“好学,博闻强记……阴阳历数之术,无不 洞晓”,早年颇有雄心壮志,曾于大业中、 武德中、贞观中三次入仕,但由于“性简 放”、“笃于酒德,颇妨职务”,只得隐居 以终。
初唐四杰
四杰大都生于贞观年间,活动于高宗、武后 时期。以年辈而言,卢、骆大约比王、杨年 长二十岁左右。四人的创作个性不同,所长 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 律。
他们颇有文才,自负甚高,但官小而才大, 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 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 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追求一种十分明 确的审美追求,即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 骨气。杨炯在《王勃集序》中有明确的表述。
《白头吟》: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 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 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 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 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 何用钱刀为。
一、陈子昂诗歌主张的得失
他在打倒齐梁诗的同时,标举“汉魏风骨”, 并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 郎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 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 丽的文学。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 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初唐诗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初唐诗是唐诗繁荣的先行“初振”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
之后的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之先驱,他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又给诗歌注入了刚健、质朴的血液。
初唐诗对日后唐诗发展有两大贡献:一是转变了诗风,二是改进了诗体。
所以被称为“风神初振”。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初唐双璧”。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迁居河南巩县,官至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
他是杜甫的祖父。
原有集散佚,明人辑有《杜审言集》。
晋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
陆丞,作者友人,不详其名,时为晋陵郡丞。
这是一首和诗。
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
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
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
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
陆某原唱已不可知。
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
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
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
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全诗因物兴感,写自己宦游他乡,辜负春光,不能归家的伤痛之情。
从通篇来看,作者用的是即景抒情的常格,但开头却不落俗套,偏不从自然景物起笔,而是从自身写起.首句“独有宦游人”突出了诗人作为一个异乡游子与本地欣赏春光者迥然不同,为下文伤春蓄足了势头。
初唐诗歌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初唐诗歌的特点主要是什么初唐诗歌的特点主要是什么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初唐诗歌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初唐诗歌的特点初唐前期诗歌.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上官仪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初唐后期诗歌.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
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
“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
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
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
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
继“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
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初唐诗歌概况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
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
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正如明人陆时雍所说:“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诗镜总论》)南朝齐梁宫体诗:咏内人昼眠萧纲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倚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赋得樱桃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
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
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
昔作园中实,今为席上珍(唐太宗)第一节初唐宫廷诗人1、宫廷诗第一代诗人:唐太宗、虞世南、魏征、李百药等。
诗歌特色:华赡典雅,气象恢宏壮丽,洋溢着帝国初兴的气息。
宫廷诗第二代诗人:上官仪(龙朔变体)(1)诗歌以“绮错婉媚为本”,讲求诗歌对仗工整、用典精切、音律和谐优美、体制精巧玲珑的诗篇,为诗歌格律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提出所谓“六对”“八对”等写作技巧,对律诗形式的发展和格律的完善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唐上官仪曰: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日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日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
又曰:诗有八对:一曰的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是也;二曰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是也;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是也;四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心”是也;五曰联绵对,“残河河若带,初月月如眉”是也;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是也;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是也;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
空叹复空叹,朝朝君未归”是也。
去其重复,共十种:正名对(的名对):天地、日月、东西同类对:意义上属于同类的异类对:意义上属于异类的双声对:双声词对双声词叠韵对:叠韵词对叠韵词连珠对:叠音的形容词或象声词对联绵对:五言诗的二、"三字重叠。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
1. 唐初的诗歌特点唐初的诗歌以骈文和乐府诗为主要表现形式。
骈文又称为对偶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以对仗的语言形式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乐府诗则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白日依山尽》等。
2. 中期的诗歌创作唐中期是唐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浮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
他们以诗歌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家有王之涣、杜牧、杜甫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描写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语言简炼,意境深远。
3. 盛唐时期的诗坛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浮现了一大批诗人,他们的作品以形式多样、题材广泛而著称。
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还在思想和艺术上有所创新,使唐诗达到了巅峰。
他们的作品既有豪迈激昂的《将进酒》、《月下独酌》,也有婉约细腻的《静夜思》、《琵琶行》等。
4. 唐末的诗坛变革唐末是唐诗发展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末的诗人们开始反思和批评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
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元稹、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写实手法表现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总结: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唐初的骈文和乐府诗,中期的诗歌创作,盛唐时期的诗坛和唐末的诗坛变革。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诗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传承。
初唐诗歌的风格演变与特点
初唐诗歌的风格演变与特点引言初唐指的是自唐初年间(618年-712年)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初唐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的背景下,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风格和特点。
1. 风格演变1.1 早期初唐诗风早期初唐时期(618年-690年),诗歌形式多以五言绝句为主要表现形式。
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以明快、通俗、简洁为特点。
同时,由于五律等其他体裁逐渐发展起来,也使得诗歌创作更加多元化。
1.2 中期初唐诗风中期初唐时期(690年-705年),随着文人士大夫地位的提升和社会变革,诗歌开始呈现出更加雄浑厚重、豪放奔放的风格。
此时兴起了新乐府运动,并出现了许多长篇叙事诗。
在此阶段产生的一些著名诗人如王之涣、岑参等,他们的作品中显示了一种较为庄严的气息。
1.3 晚期初唐诗风晚期初唐时期(705年-712年),由于政治变动,社会动荡不安,诗歌的创作呈现出一种风格上的转变。
这段时期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题,并表现出忧国忧民、悲愤怀古等情绪。
2. 特点2.1 自然真实初唐时期的诗歌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讲求真实感和自然美。
创作者通过细腻而准确的描写,展示出自然界万物生机勃勃和恢宏壮丽之美。
2.2 表达个人感情初唐时期的诗歌追求真挚直接地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通过对爱情、友谊、离别、悲痛等情感主题的描写,打动读者并引起共鸣。
2.3 借古抒怀初唐诗歌中常常借古人名篇或典故来表达作者对时代变革和政治动乱的忧虑与思考。
这种借古抒怀的手法可以使作品具有历史意义,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2.4 形式多样初唐时期不仅有五言绝句形式的诗歌创作,还有七言绝句、律诗、乐府等各种体裁的兴起与发展。
这些不同形式的诗歌为文人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使得初唐诗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
结论初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而繁荣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诗歌创作以其丰富多样的风格和特点脱颖而出。
通过对初唐诗歌风格演变和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并进一步探索其中蕴含的社会背景与人文精神。
初唐诗文10首
初唐诗文10首以下是十首初唐时期的诗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滕王阁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咏鹅》-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易水送别》-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在狱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风》- 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赐萧瑀》- 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这些诗文涵盖了初唐时期的多个重要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体现了初唐诗文的风貌和特色。
初唐诗歌是怎样的
初唐诗歌是怎样的在诗歌历史上,唐代一直显得极其耀眼。
唐诗,与先秦散文、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称,足以见其对于唐朝文学的代表性意义。
在文学史上,一般将唐朝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而初唐往往指从唐618年建立到八世纪初年为止,共一百多年时间。
在这一时期,七言古诗、律诗能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对诗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诗人,先将其分为初唐前期与后期进行简单介绍。
初唐诗歌前期仍处于齐梁遗风的影响下,故轻靡琦艳的宫体诗仍占主导。
初唐诗歌:上官体指的是由宫体诗人上官仪所创造的一种诗歌风格。
上官体承袭了齐梁轻靡、浮艳的宫体遗风。
上官仪的诗歌内容多为对帝王的应和称颂,“绮错婉媚”,辞藻典丽。
上官仪提出“六对”、“八对”的主张,受到时人的追捧,影响极广。
《全唐诗》卷二收其诗共二十首。
2.王绩王绩585年-644年,字无功,是唐初的一位隐逸诗人。
其诗主要表现其隐逸生活以及对于现实的不满,主要题材以“酒”为主,文字浅显,风格质朴。
与宫廷诗人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
存诗五十余首,代表作《野望》。
初唐后期到了后期,齐梁诗风仍有其影响,但追求新诗风的趋势也已经出现。
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四杰》中称他们“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
”他们的诗歌突破了宫体诗的桎梏,使诗歌的题材从宫廷走向社会,抒发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愤懑不平之气。
初唐四杰的创作,使诗歌的内容和题材得到了拓展,对七古的正式成立和律诗的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2.沈宋沈宋指的是沈佺期和宋之问。
他们的诗歌大多是“应制诗”,总体价值不高。
沈佺期的《独不见》、《杂诗》以及宋之问的《度大庾岭》尚可。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五言律的确立,以及在创作中对七律的实践,完成了律诗“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见杨子怡《唐代文学讲义》,使后人有章可循。
3.陈子昂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2.四杰诗文,内容上有较大开拓,正象闻一 多所评,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 塞漠,其中最有意义的是以下几类。
A.边塞诗。
如杨炯《从军行》。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B.送别诗。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陈子昂和其它诗人
1.陈子昂 A.陈子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比四杰
更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的发展 指明了正确方向。他在著名的《与东方左史虬 修竹篇序》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 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 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B.陈子昂的代表作:
a.《感遇》三十八首 b.《登幽州台歌》
初唐诗
一.唐太宗和初唐宫廷诗人 二.初唐四杰 三.陈子昂和其它诗人
一.唐太宗和初唐宫廷诗人
1.唐太宗对初唐文学的发展起过巨大作用,因袭六 朝文风与改革六朝文风的矛盾在他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宫廷文人于太宗时臻于极盛 A.魏征是最典型的箴规讽谏型文人; B.上官仪的诗,时谓"上官体",以体美著称; C.沈佺期、宋之问,主要成就是使律诗进一步定 型规范化,学者宗之; D.杜审言对律诗的定型也做出重大贡献。
3.四杰诗的风格虽在语言形式等方面“不 脱齐梁之体”,“犹沿六朝遗派”,但在风骨 气象方面已显然不同于六朝。杨炯评王勃“壮 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在某种意义上正可视为四杰的总风格。
4.就个人风格而言,四人各有特色。陆时 雍《诗境总论》评为“王勃高华,杨炯雄厚, 照邻清藻,宾王坦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彼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C.写景咏物诗。
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D.讽刺诗。
如卢照邻的《Leabharlann 安古意》。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杂事三首
闻道黄龙戎,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二.初唐四杰
1.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 绮靡文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为此,对齐梁文 风的批判尤显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