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与贮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课件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课件

肉类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
肉类食品含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不仅含有的必需氮基酸全面、数量多,而且 比例恰当,接近于人体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当肉类蛋白质在人体内被消 化时,分解出来的胺基酸即可被吸收。与肉类蛋白质相比较,植物类食物所提 供的蛋白质有时则不如肉类蛋白质的胺基酸成分那么全面,有的会缺乏8种人体 的必需胺基酸或者是包括8种必需胺基酸在内的20种基本胺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譬如谷类普遍缺少赖氨酸这种必需胺基酸。肉类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混合食 用,便可以互相补充,更具营养。
肉类中脂肪含量平均在10-30%左右,主要是各种脂肪酸和甘油三脂。俗称的瘦肉 是脂肪含量较少的肉,而肥肉是脂肪含量较多的肉, 畜肉的脂肪含量依其肥瘦有很大的差异。其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多数是硬脂 酸、软脂酸、油酸及小量其他脂肪酸。羊脂中的脂肪酸含有辛酸、壬酸等饱和脂 肪酸,一般认为羊肉的特殊膻昧与这些低级饱和脂肪酸有关。
草鱼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肉质肥嫩,味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 含蛋白质15、5-26、6克,脂肪1、4-8、9克,热量83-187千卡,钙18-160毫克,磷 30-312毫克,铁0、7-9、3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7毫克,尼克酸2、 2毫克。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 作用;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实 验表明,草鱼胆有明显降压作用,有祛痰及轻度镇咳作用。
鉴别注水肉
直观法:正常新鲜的猪肉,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肥肉呈乳白色,外观微干, 注水后猪肉肌肉缺乏光泽,表面有水淋的亮光。 手摸法:正常新鲜的猪肉,手摸有弹性,有沾手感;注水后的猪肉,手触弹性差, 亦无粘性。 刀切法:正常的新鲜猪肉,刀切后切面无水流出,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3. 温度的管理 整个贮藏期分三个阶段管理。 入窖初期,要在夜间全部打开通气孔,引入冷空 气,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贮藏中期,主要是保 温防冻,关闭窖口和通气口。贮藏后期严冬已过, 这时应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早晚进行通风换气。随 时检查产品,发现腐烂果蔬,及时除去,以防交 叉感染。 4.果蔬全部出窖后,应立即将窖内打扫干净,同 时封闭窖门和通风孔,以便秋季重新使用时,窖 内保持较低的温度。
四、通风库藏
◇ 结构和特点
通风贮藏库多建成 长方形或长条形,为 了便于管理,库容量 不宜过大,目前我国 各地发展的通风贮藏 库,通常跨度5~12m, 长 30 ~ 50m ,库内高 度一般为 3.5 ~ 4.5m 。 库顶有拱形顶、平顶、 脊形顶。
四、通风库藏
◇ 案 例
马铃薯的通风库贮藏 (1)贮藏特性 马铃薯的食用部分为地下块茎,收获后一般 有2~4个月的生理休眠期,长短因品种不同而异。 (2)贮藏条件 鲜食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3~5℃,但用作 煎薯片或炸薯条的马铃薯应贮藏于10~13℃。贮藏的空气相对 湿度为80%~85%,湿度过高易增加腐烂,过低易失水皱缩。同 时,应避光贮藏,因为光会促使马铃薯发芽,增加茄碱苷含量。 (3)通风库贮藏方法 入库堆码时要注意高不超过1~1.5m, 堆内设置通风筒,薯堆周围要留一定空隙以利通风散热。

农产品贮运工
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民,培养具有现代 农业意识和现代农业技术与技能的农业劳动者,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产品商品化 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贮运工作的重要性日渐 突出。


●农产品贮运工最基本的岗位职责 ●农产品贮运工素质要求

果蔬贮藏技术
简易贮藏

一、堆

四、通风库贮藏 五、冻 藏

农产品贮藏加工概论.pptx

农产品贮藏加工概论.pptx
食品工业的销售收入连续七年高于电子及通讯设备 制造业、电力、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设 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位居第一。
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1. 营养、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工艺规模化、 产品多样化、质量标准化、营养均衡化、 食用方便化、保鲜简易化、监控自动化、 国际一体化将是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的大 趋势
农产品贮藏加工概论
主讲 武 军
绪论
一、食品工艺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概念 1.食物 自然界生长的可供人们食用的各种动植物统称
为食物。
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食物可划分为两 个时期。
食物采集时期(food-gathering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远 的时代,人类以生吃肉 食,采集野生植物为主;
积累资金
和外汇收入
增强国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军事上、政治上具有保证作用和支持作用
(三)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食品工业以较快的速度持续、 稳定发展,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及关联农业、工业、第 三产业的大产业,成为永不衰败的长青产业。
1996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表明,食 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例首次上升 到第一位,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4.食品工业:是指有一定生产规模,相当的 动力和设备,采用科学生产和管理方法 ,生产商品化食品及其它工业产物的体 系。
5.食品工程:运用食品科学的相关知识、原 理和技术手段在社会、时间、经济等限 制范围内去建立食品工业体系与满足社 会某种需求的过程。
6.食品科学:是应用基础科学及工程知识来 研究食品的物理、 化学及生化性质及食 品加工原理的一门科学,它有着广泛的 研究领域。
2.1食品的三个层次的功能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课件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课件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中的质量控制
卫生管理
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确 保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清洁与消毒
人员卫生
对加工和贮藏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 保他们符合卫生要求,并保持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
定期对加工设备和贮藏设施进行清洁 和消毒,防止微生物滋生。
质量检测与监控
检测计划
制定全面的质量检测计划,确保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定 期检测。
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品牌建设、包装设计等环节能够提升产品形象,吸引更多消费 者。
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是农业产业链 的重要环节,能够带动上游的种 植、养殖和下游的销售、物流等
环节的发展。
加工和贮藏环节能够提供就业机 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
加工和贮藏环节还能够促进农业 废弃物的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 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农产品加工概述 • 农产品加工技术 • 农产品贮藏技术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中的质量控制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
责任
CHAPTER 01
农产品加工概述
农产品加工的定义与分类
农产品加工的定义
农产品加工是指将农业生产的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 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其品质、增加其 附加值的过程。
保障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环节能够通 过质量控制、溯源管理等手段 保障食品安全,确保消费者权 益。
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卫生条件 、添加剂使用等需符合相关法 规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加工和贮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 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 者投诉,保障消费者权益。

农产品贮藏加工学精品PPT课件

农产品贮藏加工学精品PPT课件
• 2000年以来,全国每年产水果6000多万吨、蔬菜4 亿多吨。果蔬含水量大,营养丰富,易受微生物侵 染、虫害,采后呼吸消耗大。
• 果蔬加工的作用: • (1)它是果蔬产品生产与销售、消费的重要环节。 • (2)它是保证农业丰产和丰收的重要手段。 • (3)果蔬加工可调节地区平衡,实行周年供应,
丰富市场。 季节性 地区性问题 • (4)果蔬加工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叶绿素b 黄绿色 C55H70O6N4Mg 叶绿素a:叶绿素b =3:1 2、特点 (1)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丙醇、乙醚、 氯仿、苯等有机溶剂中。
(2)不稳定:
a氧气及阳光下极易遭受破坏失绿。
b在酸性介质中形成脱镁叶绿素
如用稀盐酸、草酸处理,叶绿素四吡咯环中间的
Mg2+即可被H+取代生成脱镁叶绿素。
(二)类胡萝卜素 300多种 黄、橙、红
1、主要种类:
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番茄黄素、辣椒红素、叶黄素等
2、结构及性质
(1)化学结构: 分子中皆含有一条有异戊二烯组成的共轭多烯链 胡萝卜素:VA源 四萜化合物 α胡萝卜素:只有一个紫罗酮环 1分子VA β胡萝卜素:两个紫罗酮环,人体内转化为2分子VA γ胡萝卜素:只有一个紫罗酮环 1分子VA 其他无紫罗酮环的不具VA活性
绪论
• 一、果蔬加工和果蔬加工品
• 1、果蔬加工:以新鲜的果蔬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 理,消灭或抑制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持或改进果蔬 的食用品质,制成不同于新鲜果蔬的产品的过程。
• 2、果蔬加工品的类型 • (1)不同的分类方法 • 按物态:固态、液态、混合态、粘弹体态 • 按酸度:低酸性(PH≧4、5 ) 酸性(PH﹤4、5 ) • 按含水量:干制品(AW ﹤ 0、65)、半干制品(AW = 0、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第一章1.园艺产品品质的评价包括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个方面。

2.叶绿素a和b都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和热都敏感。

3.类胡萝卜素:脂溶性色素按结构和溶解性质的差异分为胡萝卜素类和叶黄素类4.多酚类色素:水溶性植物色素包括花青素类色素、花黄素类色素和儿茶素类色素三种类型。

花青素类: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是构成水果、蔬菜、花卉等美丽色彩。

也是园艺产品中主要的涩味成分之一。

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酸性中呈红色,在碱性中呈兰色。

花黄素类:花黄素类色素又称黄酮类色素花黄素类色素与Pb等重金属离子生成不溶性沉淀,并发生颜色变化。

在空气中久置易被氧化成褐色沉淀无色花黄素类色素与Fe2+作用生成兰绿色络合物儿茶素类:易氧化聚合或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黑褐色物质。

具有涩味。

5.水果的香气成分有机酸酯类、醛类、萜类为主,其次是醇类、酮类及挥发酸等。

蔬菜的香气成分主要含有以含硫化合物、醇、萜烯类为主体的香气成分。

6.我国习惯上分为甜、酸、苦、咸、辣、涩、鲜七种7.味感阈值(CT)。

阈值是指能感觉到该物质的最低浓度(mol/m3,%或mg/kg)。

一种物质的阈值越小,表明其敏感性越强。

8.甜味物质主要是糖及其衍生物糖醇也包括一些氨基酸、胺类等非糖物,9.甜味物质的性质与糖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与糖酸比有关。

其他。

10.酸味有无机酸和有机酸。

有机酸:1、柠檬酸2、苹果酸3、酒石酸11.涩味除丹宁类物质外,儿茶素(catechin)、无色花青素以及一些羟基酚酸也具有涩味。

12.苦味是味感域值最小的一种,是最敏感的一种味觉。

食品中的苦味物质有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另外天然疏水性的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以及无机盐类的Ca2+、NH4+等离子也具有苦味。

13.果胶物质的质和量根据其结合状况和理化性质分为三种类型:1、原果胶2、可溶性果胶3、果胶酸细胞壁由蛋白质、脂质、木质素、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组成果胶质,纤维素维持细胞壁的结构和机械强度第二章1.采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园艺产品的遗传和田间生长发育状况,即种类、品种、砧木、植株长势和成熟度等。

第一章 农产品贮藏-绪论 农产品贮运加工学 教学课件

第一章 农产品贮藏-绪论 农产品贮运加工学 教学课件

2、尚未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 果蔬流通链
为了进一步提高果蔬质量,减少采 后损失,解决采前采后脱节的问题,应 尽快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果蔬流 通综合技术,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在 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行“冷链”流通 。 3、贮运保鲜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较低
4、名、特、优果品贮运理论和技术研究不 足
0.0129
15.6
0.00%
0.02
62.24%
22
35.73%
0.0089
4
0.0046 -25.56%
17
-11.12%
出口国
87 72 16 24 13 13
表2 2006全国水果进口情况及趋势
果品
苹果 梨
柑橘 葡萄 香蕉
桃 菠萝 鲜草莓 荔枝 龙眼 猕猴桃
枣 柿 无花果 柠檬 樱桃 李子
(1)辐射保藏
(2)电磁场处理
6、生物技术保鲜
生物技术在水果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是近 年新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贮藏保鲜方 法。其中生物防治和利用遗传改良在水果保 鲜中的应用渐显端倪。
四、发达国家农产品贮运保鲜业的 现状与趋势
1、生产专业化、区域化 2、技术与设备先进配套 3、健全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4、依靠产业协会和产业化经营 5、完善成熟的市场体系
农产品贮运加工学
绪论
一、贮藏运销业概念的引出
当今世界,在科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着甚至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危机,需 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一起寻求解决的途径和 办法。人口、食物、环境、能源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四 大危机,其中人口和食物的危机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急需解决和处理的难题。在一定条件下, 人 口和食物的问题是一个人口和食物之间的平衡问题, 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解决:增加食物的供给;控制人口 的增长。增加食物的供给又可包括:增加农产品的产 量;减少农产品的采后损失。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2)细胞持水力 细胞具有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也有持水能力。 (3)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的器官所具有的表面。 蒸腾的速率与比表面积成正比。
2.外部因素: (1)空气湿度 影响农产品采后蒸腾作用的关键性因素是空气相对 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气量 (绝对湿度)与当时温度下空气所含饱和水蒸气量 (饱和湿度)之比。 (2)温度 温度升高可以加速水蒸气分子的运动,减低细胞胶 体的黏性。从而促进蒸腾作用。
例 如 , 甘 蓝 在 5 ℃ 的 呼 吸 强 度 为 24.8CO2mg/kg· h,则每吨甘蓝每天产生的 呼吸热为61.27×24.8=1519.5 kcal
影响果蔬呼吸强度的因素及其调控
内部因素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1、不同的农产品种类和品种、同一种器官的不同 的 部位、不同的发育阶段与成熟度,组织含水量等对 呼吸强度的影响各有不同。 呼吸强度: 南方>北方 夏季>秋季 叶菜>果菜>根 月季>香石竹>菊花
• (4) 口感风味 • 甜味增加:淀粉转变为糖; 酸味减少:有机酸转变为糖,离子中和; 涩味消失:单宁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或凝结成不溶 性物质。
乙烯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 一、乙烯的生物合成 二、贮藏环境条件对乙烯合成的调控 1、贮藏温度 2、贮藏气体条件 3、机械伤及化学药剂
乙烯的生理作用及其调控 1、呼吸高峰与乙烯 2、乙烯与成熟 3、其它生理作用,一个是促进叶绿体的降解,是 水 果和蔬菜转黄;再一个是促进植物器官的脱落;另 一个是引起水果蔬菜质地的变化,降低果实的硬度 。
呼吸温度系数和呼吸高峰
呼吸温度系数:在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10℃ 时呼吸速率与原来的温度下呼吸速率的比值。通常 表示为Q10。 呼吸温度系数反映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 该值越高产品呼吸受温度影响大。并且不同种类、 品种的农产品Q10的差异较大,在不同的温度的范 围内Q10也有变化,通常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的 Q10值大于温度较高的范围内的Q10值。

农产品加工学概论(PPT 31张)

农产品加工学概论(PPT 31张)

14
1.果蔬加工保藏原理 2.原料与处理
6
15
第八章 果蔬加工 1.果蔬罐藏7第五章 农产品加工过程单元操作技术 1.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第六章 粮食产品加工
16
第八章 果蔬加工 1.果蔬干制 第八章 果蔬加工
8
1.小麦加工 2.稻谷加工
17
1.果蔬糖制 2.果蔬腌制
9
第六章 粮食产品加工 1.薯类加工
• ㈡ 发展前景(高新技术应用) • 贮藏领域——商业化气调贮藏、减 压贮藏、高压静电场、辐照处理、真 空预冷技术等等。 • 加工领域——膜技术、超临界萃 取、超微粉碎、冷冻干燥、无菌灌装 、超高压加工、微胶囊技术等等。
思考题
• 试分析我国农产品采后高损耗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对策。
原因
• 1. 原料质量 • N/Ca、病虫害、内在品质、产地 • 2. 采收 • 成熟度、机械伤 • 3. 商品化处理 • 分级、保鲜剂处理 • 4. 包装运输 • 包装质量、运输条件 • 5. 环境条件 • 预冷、贮藏温度、湿度、气体成分 • 虫害、鼠害、霉变、腐烂
农产品加工学概论
L/O/G/O
课程概况
• • • • 总学时:36学时 专业必修课 考查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教学安排详见下表
周数
1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周数
10
课程内容
第六章 粮食产品加工
1.膨化食品加工 第七章 油脂加工 1.油料 2.油料的预处理
2
第二章 农产品的品质
11
3
第三章 农产品贮藏原理 第四章 农产品贮藏技术
农产品贮藏加工学的研究领域与发展前 景
• ㈠ 研究领域 • 1.采后生理学基础研究——乙烯、 成熟与衰老相关研究 • 2.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从本质上 改变其贮藏性能、抗病性能 • 3.与贮藏相关的环境条件控制技术 • 4.新型技术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贮藏方法PPT课件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贮藏方法PPT课件

水稻种子的贮藏方法
二、水稻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二)控制水分、掌握温度、严格标准、防止过高 水稻种子的安全贮藏与温度密切相关: 1)贮藏温度在20℃,水分为10%的稻种保存5年,发芽 率仍在90%以上。 2)温度在28℃,水分为15.6%~16.5%的稻种,贮藏30 天便生霉。 因此,种子水分应该根据贮藏温度不同加以控制。
发现有发热霉变的先兆,应及时摊晾。辍米时应
清除糠粉,对糠粉多的入库大米应重新清除,以
提高大米贮藏的稳定性。


发霉的大米
的 大

大米贮藏方法
(3)自然低温保管 为使大米安全越夏,可利用冬季和初春自
然低温,对大米进行降温降湿,入夏之前密闭 仓库,以减轻高温高湿对大米的影响。
小麦种子的贮藏
小麦收获特点:正逢高温多湿气候 易吸湿回潮、生虫、发热、霉变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基础知识
四、农产品的新技术保鲜方法: 1、辐射处理:是指电离辐射对农产品进 行处理,以达到贮藏保鲜目的的方法。
2、电场处理:是指通过稳定的高压作用 形成的静电场对农产品进行处理,达到保 鲜目的的方法。
水稻种子的贮藏方法
一、水稻种子的贮藏特性 (一)散落性差
水稻种子称为颖果,子实由内外稃 包裹着,稃壳外表面被有茸毛。 (二)通气性好
(二)控制水分、掌握温度、严格标准、防止过高
短期库:10~15℃或稍高,放纸(布)袋中存放5年左右 中期库:(温度0~5℃,r=50%~60%),种子含水量8%, 保存期10年。 长期库:(温度-10 ~ -15℃,r=32%~40%),主要用于长期 保存种质,保存期30~50年。当库中种子发芽率下降到一 定程度(65%~85%)或种子量下降到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就需要进行繁殖更新。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课件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课件
⑶ 小麦清理应达到的要求
小麦清理后应达到入磨净麦的质量标准: ① 杂质不大于0.3% ② 小麦经清理后,灰分降低不应少于0.06% ③ 入磨净麦水分应使生产出来的面粉水分符合国家规 定的标准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小麦加工
⒉ 小麦制粉
小麦制粉的任务是将净麦破碎,刮尽麸皮上的胚乳, 将胚乳研磨成面粉,分离出混在面粉中的麸屑。
小麦制粉的第一步是要把胚乳提取出来,与麦 皮和小麦胚分开,这是在皮磨系统完成的;胚 乳分离之后,再就是将胚乳磨成细粉,这是在 心磨系统完成的;分级后的麦心和麦渣分别送 往心磨或渣磨。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小麦加工
⑵ 粉路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简称粉路,即将研磨、筛理、清 粉、刷麸等工序组合起来,对净麦按一定的产品等 级标准进行加工的工艺过程。
⑷ 蛋与蛋制品
蛋和蛋制品如鲜蛋、冰蛋、全蛋粉、蛋白粉和蛋 黄粉等,是背靠食品中重要辅料之一。
⑸ 乳与乳制品
乳与乳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易被人体 吸收,营养价值高,且具有独特的风味。
⑹ 酵母
酵母是制作面包不可缺少的一种疏松剂,在部分 饼干生产中,也使用酵母作为疏松剂。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小麦加工
→烘烤→冷却→整理、包装→成品
① 韧性饼干的生产工艺流程
② 酥性饼干的生产工艺流程
③ 苏打饼干的生产工艺流程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小麦加工
⑶ 面团的调制
面团调制是将生产饼干的各种原辅料混合成具有 某种特性面团的过程。饼干生产中调制面团是最关 键的一道工序。
1) 饼干主要原辅料
① 面粉 ③ 糖类 ⑤ 疏松剂 ⑦ 其他
主要包括面包、饼干、糕点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 农产品贮藏原理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 农产品贮藏原理


此途径存在于所
乙 烯 的
有高等植物组织 中,是植物体内

生物合成乙烯最

主要的途径。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成熟和衰老作用
① S-腺苷蛋氨酸(SAM)的生物合成及作用
蛋氨酸 循环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成熟和衰老作用
② 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的合成
从SAM转变来的ACC被确定为乙烯生物合 成的直接前体。
在无氧或其他不良条件下,丙酮酸就进行无氧 呼吸或分子内呼吸,即发酵。丙酮酸脱羧生成 乙醛,再被还原为乙醇或直接还原为有机酸 (乳酸)。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呼吸作用
☞ 戊糖磷酸途径,又称己糖磷酸途径或己糖磷酸支路 ,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一种方式。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呼吸作用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呼吸作用
无氧呼吸的结果中,大部分底物仍以有机物 的形式存在,因而所释放的能量远比有氧呼 吸少。
在农产品贮藏中,无氧呼吸对产品是不利的。
某些农产品长期处于无氧或氧气不足的条件 下,通常会产生酒味,这是农产品在缺氧情 况下,酒精发酵的结果。
Company Logo
达到食用标准的完熟可以发生在植株上,也可以在 采后,把果实采后呈现特有的色、香、味的成熟过 程称为后熟。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成熟和衰老作用
衰老是植物的器官或整个植株体在生命的最后 阶段,组织细胞失去补偿和修复能力,胞间的 物质局部崩溃,最终导致细胞崩溃及整个细胞 死亡的过程。 生产上把植物组织最佳食用阶段以后的品质劣 变或组织崩溃阶段称为衰老。 果实的成熟与衰老都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乳品部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件(ppt 82页)

乳品部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件(ppt 82页)

2、沸点
u牛乳在一个大气压下沸点约为100.55℃左右。
u但沸点受乳中干物质含量影响,因此当浓缩一倍时 沸点上升0.5 ℃,即浓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时,沸点 约为101.05 ℃。
乳的滋味与气味
乳带有特殊的香味,经加热后香味强烈,冷却后减弱。
v新鲜纯净的乳稍带甜味,这是因为乳中含有乳糖的缘故。因 其中含有Cl-,所以也稍带咸味。 v乳的气味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吸收外界的气味。所 以每一个处理过程都必须注意周围环境的清洁及各种因素的 影响。
糖和β-D-半乳糖以β-1,4键结合的双糖, p 在乳糖酶的作用下乳糖可以被分解成单糖
乳糖不耐受症
乳蛋白质
|乳蛋白质是乳中最有价值的成分,蛋白 质在牛乳中的含量为3.0%~3.5%。
|乳中所含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其次 为乳清蛋白、脂肪球膜蛋白以及其他多肽 等。
酪蛋白
v 酪蛋白:是牛乳蛋白质中,在pH4.6时沉淀的部 分,约占乳蛋白质的80%以上。
Ø 理化性质上:相对密度高于常乳,达1.060,常乳是1.030;呈酸性;
冰点低于常乳。 Ø成分组成上:总干物质高出常乳1倍多; Ì脂肪、蛋白质含量高; Ì乳糖含量低; Ì灰分高(铁含量为常乳的4-5倍,铜含量为常乳的6倍);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含有多量的免疫球蛋白,为幼儿生长所必需。 目前利用初乳的免疫活性物质生产保健乳制品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初乳的成分与常乳显著不同,因而其物理性质也与常乳差别
p过 滤 多 用 滤 孔 比 较 粗 的 纱布、滤纸、金属网或和 人造纤维等作过滤材料
离心分离
乳分离是把乳分成稀奶油和脱脂乳的过程。 乳分离的方法有:静置法和离心分离法
牛乳的气泡
在收乳、储乳和保 温杀菌阶段,牛乳 受到机械搅拌或振 荡,以致产生气泡, 甚至产生块状脂肪。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_第一章_绪论课件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_第一章_绪论课件

农产品贮藏加工产业发展对策
1.以“主渠道、大流通、大市场、现代化”为目标,建 立科学的综合体系——采前管理、采后预处理、贮藏保 鲜、加工、销售等。
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果蔬流通冷链和流通 技术。(商品化处理)
3.健全民间协会组织,普及推广贮藏保鲜技术。 4.研究国内外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原料、品种 要适应市场) 5.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6.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引导。
五年累计增长(%)
42.2 92.6 26.4 108.8
年均增长率(%)
7.3 14.0 4.8 15.9
1310
5.3倍
44.5
1146
8.2倍
55.8
方便主食品 罐头
软饮料 啤酒
成品糖
250 178 1491 2231 700
458
83.2
360
102.2
3380
126.7
3062
37.2
农9产0品4贮藏与加工学_第29一.章1_绪论
第二节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_第一章_绪论
2000年和2005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
2000年
小麦粉 2759
食用植物油 837
肉类总产量 6125
其中:肉类制 407 品
乳制品 208 其中:液体乳 125
2005年 3922 1612 7743 850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_第一章_绪论
思考题
试分析我国农产品采后高损耗的原因,提出相 应的对策。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_第一章_绪论
可能造成流通中高损耗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 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距今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 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 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
20

.
17
奶制品 乳粉类 炼乳类 乳脂肪类 干酪类 乳冰淇淋类
.
18
奶酪(其中的一类也叫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 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 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 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 的食品。就工艺而言,奶酪是发酵的牛奶;就营养而言,奶酪是浓缩的牛奶。
包括羊奶、马奶在内,能被利用奶产品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要数牛奶。
.
15
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最难得的是,牛奶是 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种类复杂,至少 有100多种,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
在不同国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级。目前最普遍的是全脂、低脂及脱脂牛奶。 目前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当多,如高钙低脂牛奶,其中就增添了钙质。
.
12
羊肉的营养价值高,羊肉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 量都要少。相对猪肉而言,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维生素B1、B2、B6 以及铁、锌、硒的含量颇为丰富。进食羊肉所产生的热量高于猪瘦肉、牛肉等肉食, 而且是补虚益气的佳品。
.
13
检验检疫
.
14
奶产品及其制品
.
5
肉类中含糖量较低,平均只有1-5%。按照中医的理论,猪肉性能微寒、有解热功 能,补肾气虚弱;牛肉性温,可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羊肉性热适于体虚胃寒的人 食用。
.
6
肉类挑选
首先要看外观,新鲜肉皮肤有光泽,肌肉切面有光亮;变质的体表无光泽。
其次,可以用手试试弹性和黏度。新鲜禽肉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 经过指压后凹陷能立即恢复;而变质的外表干燥或者粘手,新切面发黏,手 按了之后不能恢复 原状并留有凹痕。
10
鉴别复冻肉 复冻肉是指已经解冻的肉二次冷冻或多次反复冷冻的肉。
识别复冻肉时可注意以下方面: 冻结状态时,颜色灰暗无光,脂肪灰白。 解冻后肉呈淡褐色,肉汁流失,组织松弛,用手指按压肉色无变化。 解冻后肉质松软而无弹性,骨髓由白色变为红色。
.
11
牛肉挑选
新鲜牛肉质地坚实,肌肉纤维较细,关节清晰光滑。用刀插入肌肉部分拔出时感到 有弹性,刀口处也立即收缩;色泽方面,新鲜牛肉肌肉红色均匀,脂肪淡黄或洁白, 有光泽。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压后的凹陷能复原;新鲜牛肉的骨髓充 满骨腔,其骨髓油亮色黄,有弹性,在骨头的折断处可以看见骨髓的光泽;新鲜肉 气味正常,煮沸后肉汤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香味。
.
4
肉类中脂肪含量平均在10-30%左右,主要是各种脂肪酸和甘油三脂。俗称的瘦肉 是脂肪含量较少的肉,而肥肉是脂肪含量较多的肉, 畜肉的脂肪含量依其肥瘦有很大的差异。其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多数是硬脂 酸、软脂酸、油酸及小量其他脂肪酸。羊脂中的脂肪酸含有辛酸、壬酸等饱和脂 肪酸,一般认为羊肉的特殊膻昧与这些低级饱和脂肪酸有关。
2.1.3 动物性产品的品质特征
动物性产品是指动物来源的食物。包括畜禽 肉、蛋类、水产品、奶及其制品等,主要为 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 和B族维生素。不同类型的动物类食物之间 的营养价值相差较大,只是在给人体提供蛋 白质方面十分接近
.
1
肉类
主要是指动物的皮下组织及肌肉,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卡路里。 在营养学里,牛、羊之类的哺乳动物的肉类被称作红肉。鸟类(鸡、鸭、鹅、 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 或双壳类动物 (牡蛎、蛤蜊)等动物的肉类被称作白肉。
有血腥味、屎臊味、腐败味及其他异味。
.
9
鉴别注水肉
直观法:正常新鲜的猪肉,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肥肉呈乳白色,外观微干, 注水后猪肉肌肉缺乏光泽,表面有水淋的亮光。 手摸法:正常新鲜的猪肉,手摸有弹性,有沾手感;注水后的猪肉,手触弹性差, 亦无粘性。 刀切法:正常的新鲜猪肉,刀切后切面无水流出,
Hale Waihona Puke ..7对猪肉的挑选要一看、二摸、三闻。
一看 正常鲜猪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肥肉呈乳白色,外观微干或湿润。 二摸 正常鲜猪肉,有韧性,用手指按压后,凹陷处立即恢复。 三闻 新鲜猪肉具有鲜肉固有的鲜腥气味,同时无异味,煮后的肉汤澄 清透明,脂肪滴均匀团聚表面,具有香味。
.
8
鉴别死猪肉
死猪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点,甚至出现暗红色弥漫性出血,也有的会出现 红色或黄色隆起疹块。脂肪呈红色、黄色或绿色等异常色泽。肌肉切面颜色发 红发紫,无光泽,挤压时血管有暗红色的血汁渗出。
.
16
鉴别方法 鼻嗅
新鲜优质牛奶应有鲜美的乳香味,不应该有酸味、鱼腥味、酸败臭味等异常气 味。 眼观 奶瓶上部出现清液,下层呈豆腐脑沉淀在瓶底,说明奶已经变酸、变质了。
搅拌
用搅拌棒将奶汁搅匀,观察奶液是否带有红色、深黄色,有无明显的不溶杂 质,有无发粘或者凝块现象,如果有以上现象,说明奶中掺入淀粉等物质。
.
2
肉类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
.
3
肉类食品含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不仅含有的必需氮基酸全面、数量多,而且 比例恰当,接近于人体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当肉类蛋白质在人体内被消 化时,分解出来的胺基酸即可被吸收。与肉类蛋白质相比较,植物类食物所提 供的蛋白质有时则不如肉类蛋白质的胺基酸成分那么全面,有的会缺乏8种人体 的必需胺基酸或者是包括8种必需胺基酸在内的20种基本胺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譬如谷类普遍缺少赖氨酸这种必需胺基酸。肉类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混合食 用,便可以互相补充,更具营养。
常见的蛋类有鸡、鸭、鹅和鹌鹑蛋等。其中产量最大,食用最普遍,食品加工工 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鸡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