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复习)(1)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与案例
实践
在实践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生 态修复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 境质量。
案例
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成功地将一些废弃 地和低效用地转化为高效利用的土地,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 时也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THANKS
谢谢
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1
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理学、 土壤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2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形成、分 布、数量、质量、评价、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 面。
3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 遥感监测、数学模拟等多种方法。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Fra Baidu bibliotek
04
CHAPTER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与原则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原则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以合理、科学的方式利用土地资 源,确保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能够满足当代 和后代人的需求,同时维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健 康。
公平性、持续性、和谐性和高效性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要求在土地利用中实现代内和代 际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强调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防 止过度开发和资源枯竭;和谐性原则要求实现土地资源与 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高效性原则要求以最优的方式 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
第一章绪论
一、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和经济特性,将其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来阐述其资源特性和资产特性。
1、资源特性:(1)生产性是指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
(2)区域性,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规律性及地质地貌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其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
(3)动态性,不仅具有空间的差异性还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4)可更新性,土地是一种可更新资源,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的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并不会因为连续应用而降低;
(5)多功能性,土地是社会各种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可被用于各种不同用途;(6)有限性,面积的有限;(7)不可替代性,其为不可替代资源。
2、资产特性:(1)商品的特性,可以进行商品的流通;(2)产权特性,具有明显的产权特性;(3)增值特性,其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4)不动产性,源于其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和永久使用性。
二、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三、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景:1)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2)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综合研究4)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5)特殊土地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研究;6)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研究。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一、土地资源: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同时又时刻受到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5个)、填空(2*8)、简答(5-6个)、辨析(1-2个)、论述(1-2个,主要是土地退化、可持续利用、粮食安全这三个方面)
第一章绪论
1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学:是以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研究土地资源的分类、数量与质量性质及其时空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
2辨析
(1)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
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
(2)土地和土壤
土地和土壤不同,土壤是土地的构成部分中诸多自然因素的一种。
(3)土地与国土
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的总称:领土、领空、领海。
土地的概念要狭窄一些,海洋不包括在土地范围之内。土地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国土是一个政治概念,二者是在不同层面上作出的不同定义。
(4)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
《土地资源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土地科学?土地科学的研内容有哪些?
土地科学: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相互联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土地功能与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用途转化的机理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土地行政等内容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4)土地关系。
2,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
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他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
土地的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4)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5)土地用途的多宜性与多用性
(6)土地的不可代替性
(7)土地的社会性
3.简述土地与土壤 ' 国土、土地资源之间的差别?
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括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国土: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1)土地与土壤
它与土地的区别在于它是土地的组成要素:单纯的土壤是土地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壤的肥力是土地生产力的一部分;土壤的结构是土地结构的一部分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1.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术语,但对土地的科学定义没有统一的理解。不同的学者
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土地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虽然人们目前对土地概念的表达并不一致,
但他们对土地的理解相对较近。2.土壤
指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3.国土
土地是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空间的一部分,即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区域。土地不仅
指土地,还指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土地是一个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4.景观
景观是基本的自然地理单位,它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可以明显观察得到的一组限区
形成的特定的有规律的地域,是由地貌、植被、气候、土壤等多种自然因子以及人类活动
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各个组成部分有着共同的发展史。从自然综合体的角度看,景观与土
地的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最大区别在于:景观只考虑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而极
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的影响。5.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应该指
出的是,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对人类毫无用处的土地,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块土地不是一
种资源。因此,土地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混淆。
6.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科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征、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和时间变
化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1、简述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术语,但对土地的科学定义没有统一的理解。不同的学者
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土地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虽然人们目前对土地概念的表述并不一致,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土地资源学的定义?
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5.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6.简述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土地资源的产生与特征
1.简述土地资源的演变规律。
2.简述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土地资源的功能及特征?
4.如何认识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布及其意义?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分析
1.影响土地资源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的?
2.土地地表形态如何影响土地资源质量?
3.地表水与潜水的数量和质量对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试述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功能?
5.土地资源有哪些社会经济因素?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土地资源学复习
土地资源学
第一章绪论
土地科学——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土地科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
研究内容:
①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间的相互联系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
②土地功能与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用途转化的机理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
③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土地行政等方面的内容及其变化;
④土地间的关系。
国内外土地科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上溯到约2500年前我国《周礼》一书对土地的记载与研究。欧洲一些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也开始有关研究。特点:零星的、不系统的、以描述性为主的分析调查阶段。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二十世纪的30至40年代,对土地的研究以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制图为主
第三阶段(发展形成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是土地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特征:把土地作为自然综合体对待,建立土地分类、分级、评价与规划利用、管理等理论体系。
土地科学研究展望
1.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水土保持研究、荒漠化土地防治研究、盐碱化治理研究等方面。
2.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利用效果评价、土地使用制度评价、土地管理效益评价等。
3.加强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研究--土地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资源
的资产化管理研究等。
土地资源学复习提纲 (凌静)
第一章
1、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
2、土壤与土地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
(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
(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大气圈)、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相差甚远。
3、土地的基本特性(资源、资产特性)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4、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个方面)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包括:
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生物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
各要素以不同方式,从不同侧面,按不同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地影响着土地资源的综合特征。
气候要素:
气候从宏观尺度影响土地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分区,即光、温、水条件的差异,或热量区的划分,决定了我国东西南北的土地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全国的土地利用分区。
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光照指标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体系较多,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主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
积温:是指日平均温的累积,农业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温度总和。
一个地区的积温数表明某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选择和适宜性。
水:水分是土地利用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光、热、水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作业
一、概念
1. 土地: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经济综合体。
2. 土地资源: 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3. 土地资源类型:土地类型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而不是指土壤和地貌等某一个单一因素.
4. 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土地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
5.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6.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
7. 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土地所有制决定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市场形成和发育,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8. 土地报酬递减率: 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律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入劳动和资本,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就会递减的现象。或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时,人们就会发现土地报酬的变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土地报酬递减。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辨析、论述第一章绪论1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学:是以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研究土地资源的分类、数量与质量性质及其时空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
2辨析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
土地和土壤土地和土壤不同,土壤是土地的构成部分中诸多自然因素的一种。
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的总称:领土、领空、领海。
土地的概念要狭窄一些,海洋不包括在土地范围之内。土地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国土是一个政治概念,二者是在不同层面上作出的不同定义。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
3土地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类型: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土地分级:在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土地分类:按土地性质和特征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将一个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个体土地分级单位做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与归并,从而获得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
地域分异:指地球表层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其中具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土地类型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以及它们组合而成的一定格局或图式。类别:空间结构、数量结构
土地类型演替:是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转化的过程。匹配:是指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地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得调整与适宜性结果计算相结合的过程。(两个过程:①依据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性状的分析比较得出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②提出新的土地利用方式)
最小因子法:是指按单因子适宜性等级最小的那个因子的等级决定土地的适宜性等级的方法。(①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②通过对照比较确定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③对评价单元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进行比较选最小的等级作为这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
土地利用系统: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土地利用单元构成。土地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中的一切有机体与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综合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特点:整体性、开放性、区域分异性、可变性
土地质量:土地的状态或健康状况,特别是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土地持续利用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
土地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土地整理: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土地复垦:对被破坏的土地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土地开发: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的生产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的过程。
水土流失:即土壤侵蚀,是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地表土壤物质分离、破坏、运移和沉积的现象。
土地沙化:指由于风蚀水蚀等原因所引起地面物质中的细粒部分和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丧失,而出现地表物质粗化的过程。
土地次生盐碱化: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因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可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或土壤中逐渐积累的过程。
土地贫瘠化:指土地资源中的土壤养分总量及有效性不断降低的过程。
土地污染:土地因受到采矿或工业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的侵入,恶化了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使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并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和过程。
耕地保护:主要包括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的保护和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 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安排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土地利用资源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土地资源潜力评价:是指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及其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定级的过程。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价土地对待定利用类型适宜程度的过程。
土地资源经济评价: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的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反映土地利用方式的经济效果。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一种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维护公众利益的社会力量,是一个对既定目标不断修正、对影响土地利用发展演变的各种因素和不同利益集团不断进行协调的过程。
简答题:
1.土地的内涵
①土地是综合体,土地组成要素不可替代且其共同作用决定土地性质和用途;
②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③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地上层、地表层、地下层);
④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⑤土地的性质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土地资产与土地资本
①土地作为资源,是土地物质对人类社会需要的不可代替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因而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也是土地资本的基础。
②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特性功能。土地具有资源功能是指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和环境要素而言的;土地具有资产功能是指土地可以作为财产使用。
③土地资产是土地资本的物的表现。土地资本是指为改良土地而投入并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本。
综上,世界上大多数土地既是资源也是资产,同时也凝结了一定的土地资本。
3、土地的属性和功能:
土地的属性:土地的自然属性(生产性、整体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土地的社会性、土地的资产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土地的权籍性:地权、地籍)
土地的功能:养育、支撑、资源、资产、环境净化、土地景观、土地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