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从不对称风险开始
合作之间的信任 感悟
合作之间的信任感悟合作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生活中的合作还是组织机构间的合作,都离不开信任这个基石。
没有信任,合作就无法建立起来,也无法持续发展下去。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合作中的信任问题,并分享一些个人的感悟。
合作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
无论是个人之间的合作还是组织间的合作,都要求各方能够相互信任。
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够放下心防,坦诚相待,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信任是合作的基石,没有信任,合作就会变得脆弱而不可持续。
信任需要时间来积累。
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交往和相互了解来建立起来。
只有在长期的合作中,我们才能够从对方的言行中观察到对方是否值得信任。
因此,建立信任需要耐心和时间的积累。
信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信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一方面,我们需要展现出自己的诚信和能力,让对方产生信任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信任对方,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空间。
只有双方都能够努力地去建立和维护信任,合作才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信任的建立也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合作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各方对合作的风险和收益有不同的认知,从而影响双方的信任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各方在合作中能够更加坦诚地沟通和合作。
信任的建立也需要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
在合作中,共同的价值观是信任的基础。
只有在双方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够建立起信任。
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们需要注意双方是否有共同的价值观,以免因为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摩擦和矛盾。
信任的建立也需要不断地维护和加强。
信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去维护和加强。
我们需要通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等方式来维护信任,同时也需要通过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加强信任。
只有不断地维护和加强信任,合作才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总结起来,合作和信任是密不可分的。
信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问题
信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信贷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信贷市场存在一种普遍的问题,即不对称信息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信贷市场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不对称信息问题的定义与表现不对称信息是指各方在经济交易中所拥有的信息量不一致的情况。
在信贷市场中,不对称信息问题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对自身的风险状况了解更多,而贷款机构对借款人的信息了解有限。
这种不对称信息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借款人可能会故意隐瞒自身的风险因素,以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或更低的利率。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贷款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水平,从而可能导致贷款机构的损失增加。
其次,不对称信息还可能导致贷款机构选择性地提供贷款,只向那些信用记录良好且风险较低的借款人提供服务,而忽视了那些信用记录较差或风险较高的借款人。
这造成了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对整个经济体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信贷市场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许多国家和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1.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提升通过要求借款人提供详尽全面的信息,以及贷款机构公开透明的贷款条件和利率,可以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借款人的信息披露可以帮助贷款机构更好地评估风险,而贷款机构的透明度则可以增加借款人的信任度。
2. 建立征信系统建立征信系统可以有效收集和记录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使贷款机构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征信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的共享性和可访问性,减少不对称信息问题造成的不确定性。
3. 引入担保机制在信贷市场中引入担保机制可以部分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
借款人提供担保物品或者第三方提供担保可以增加贷款机构的信心和安全感,减少贷款机构的风险。
4. 改进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风险评估模型可以从多个维度准确评估借款人的风险水平,提高贷款机构的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
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信息不对称是指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上出现的不对称性,即借款人对于自身信用状况和贷款用途的信息掌握程度大于银行。
信息不对称会带来诸多风险,最为明显的就是信贷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银行无法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偿还能力,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信贷决策。
银行为了减小信贷风险,常常会通过提高抵押品的要求、增加贷款利率、缩小贷款额度等方式来限制信贷风险。
但这些做法也可能会削弱银行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选择反应和不完全信任信息不对称还可能导致选择反应和不完全信任。
借款人可能在银行面前隐瞒负面信息,但在与其他银行接触时披露出来,导致银行的选择反应。
此外,银行在涉及到借款人的不确定风险时,也可能缺乏信任,因此可能会降低贷款额度或放弃发放贷款,导致银行在市场上的形象和信誉度受到损害。
三、信息不对称使得借款人的身份验证和贷款审批变得更复杂信息不对称还可能导致借款人身份验证和贷款审批的复杂化。
银行在处理大量贷款申请时,需要把握好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的平衡,而信息不对称会使得银行面临更复杂的身份验证和贷款审批程序。
信息不对称还影响银行在市场上的前景。
银行需要降低信贷风险,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数量,但信息不对称会弱化银行市场优势,使得银行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这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都将带来负面的影响。
综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借款人的身份验证和信息核查,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减小信贷风险。
同时,也应该通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市场优势、改善信誉度等措施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篇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2006年11月20日上午南京一男子彭宇称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2007年1月4日反而被告上法庭。
9月3日法院作出判决,彭宇被判赔45876元。
2009年10月天津车主许云鹤因为帮扶一位在道路中跨越栏杆而摔倒的老太,而被告上法院,许云鹤事件在原告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次年6月他被一审判赔偿10万元。
2011年9月14日下午两点,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昆明市麻园农贸市场门前路上,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却一直无人敢上前搀扶。
热心的许女士想上前搀扶,又担心遭人讹,成为昆明版的“彭宇”,最终找了两证人,才把老人扶起来。
更是有媒体爆出,四川达州3名小孩楼下玩耍时,看见一太婆摔倒便上前去扶,不料太婆却说是3个孩子将自己撞倒的,反而赖上了孩子的家长。
这一系列事件让我们措手不及,路遇跌倒老人怎么办?今日,有人在亚心网论坛上发了一篇帖子——《路上有人在你面前摔倒了,你会不会扶一把?》,人们纷纷“支招”:打电话通知其家人、拍摄视频取证、结伴搀扶……看见有人摔倒,人们的本能反应是赶紧上前施以援手,如今,“该不该扶”却成了热议的话题。
事实上,“做好事被讹”的确存在,另一方面,也与此类小概率事件被新闻媒体的报道炒作放大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此类事件在社会信任缺失的大背景下,极易引发共鸣和共振。
与此同时,当我们面对别人,特别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更是保留着“十二分”的戒备心。
走到路边看到乞讨者会在心里打大大的问号、买东西怕遇到假货、去医院怕遇见“医托”、想帮助别人怕上当受骗……在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这种例子简直不枚胜举。
其实,这些“戒备”折射出的都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降低。
有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了60分的信任底线。
报告的结论是否科学、准确,暂且不论,而信任度下降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引起人与人之间信任度下降的因素(1)在社会转型时期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信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在熟人社会中,大多数人是相熟相知的,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之上,实质是熟人信任,关系信任。
信任关系的分解过程
信任关系的分解过程信任关系的分解过程信任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根据可靠性、可预见性和互相依赖而形成的关联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信任关系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个人关系、商业合作以及政治交往等。
然而,信任关系的形成并非一帆风顺,它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信任关系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信任关系的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立、维持和破裂。
首先是信任关系的建立阶段。
建立信任关系是一个相互了解且积极配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观察、互相交流以及共同合作等行为来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这一阶段最核心的因素是透明度和可靠性。
当双方的言行一致,承诺得到履行,并且彼此表现出良好的信誉,信任关系便开始建立。
其次是信任关系的维持阶段。
一旦信任关系建立起来,它需要不断地维持和巩固。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根据信任的程度来决定对对方的依赖和支持程度。
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不断观察对方的行为,以确认对方是否继续值得信任。
如果双方能够继续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并且在需求和冲突发生时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任关系便能够得以维持。
最后是信任关系的破裂阶段。
尽管在信任关系中我们通常期望它能够持续下去,但有时它却因各种原因而会破裂。
当信任被破坏,人们往往会感到失望和痛苦。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重新评估对方的可靠性和值得信任程度。
这可能包括对过往行为的回顾、检查对方的动机和对于重要事件的观察等。
如果信任关系无法修复,它将最终瓦解。
信任关系的分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经验和信息。
人们通过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并且通过不断交流和观察来获取新的信息。
同时,其他因素如文化差异、个人态度和行为准则等也会对信任关系产生影响。
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对信任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他们在建立和评估信任关系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
此外,信任关系的自身特点也会影响分解过程。
例如,一个基于恐惧或者基于权力的信任关系可能会更容易破裂,因为其中一方的权力滥用或者行为不当可能导致对方的不信任。
信赖过度风险名词解释
信赖过度风险名词解释信赖过度风险名词解释概述信赖过度风险是指在商业交易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程度过高,从而导致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风险。
这种风险通常发生在买卖双方之间,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能力、意愿或者行为表现过于依赖,而没有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
原因信赖过度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信息不对称:当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一方可能会依赖另一方提供的信息,从而无法全面了解交易对象。
2.缺乏监管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这会导致交易中存在漏洞和不确定性。
3.道德风险:当买卖双方之间存在道德问题时,例如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就容易导致信赖过度风险。
4.未知变量: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未知变量(例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这些变量可能会影响交易的结果,从而导致信赖过度风险。
影响信赖过度风险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影响:1.经济损失:当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程度过高时,可能会忽略对交易对象的调查和评估,从而导致经济损失。
2.声誉损害:当出现交易问题时,受害者可能会质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从而对自身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
3.信任危机:当出现信任危机时,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恶化,从而影响未来的商业合作。
防范措施为了避免信赖过度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1.多渠道获取信息:在进行商业交易前,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交易对象的信息,并进行全面评估。
2.建立监管机制: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确保交易合法性和公正性,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加强诚信建设:应该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商业伙伴之间的信任度,从而减少信赖过度风险的发生。
4.制定应急预案:在交易中应该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未知变量和突发事件。
结论信赖过度风险是商业交易中常见的一种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可能会对双方造成经济损失、声誉损害和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信息获取、建立监管机制、加强诚信建设和制定应急预案。
从信任角度及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医患关系
G i f h a d i , era 2 0 , o. N . u e C i Mei n Fbur 0 9V 1 , o do n ce y 7 4
从信任角度及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医患关系
张竞 超 李顺 民 杨曙 东 张树 本 柯 山 刘 丹
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 医师执业环境 “ 较差”和 “ 极为 恶劣”的分别达到 4. %和 1. %。近 3 75 3 38 2 年来 , 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
疗纠纷 6 起 ,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 5 2 ,打伤 医师 5 ;单起医 6 . 起 4 人 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 30 0 万元 ,平均每起赔付额为 1. 万元。 01 8 全 国范围 内医疗 纠纷数量 明显上升 ,但和 医疗 事故并不成 比例。 这反映技术问题 不是主要原 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 2 医患之间关 系紧 张根本 的原 因是 医患之 间缺 乏信 任 医患关 系是 医疗 中最 基本最 重要 的关 系 ,也 是最复 杂的 人际关 系 ,建立 良好 的医患关系是保证 医疗工作 顺利进 行的必备条件 ,但是 这种关系从开始 就是有矛盾 的。 我们经常在 报纸上 看到一些医疗事故纠纷 的报道 ,甚至患者或其 家属殴打医师的事件 。仔细分析 ,其中不少纠纷是因为患者~方无理 取闹 ,而不是医院方面有什么过失 ,没有尽到 责任。为什么患者一方 会无理取闹昵?一个原 因是他们对 医院缺 乏信任 , 以 ,即使医院方 所
的探索或创新方法 ,医疗机构不得不花大量 时间处理 纠纷。其次 ,信 任危机导致矛盾加剧。矛盾加剧表现为 医疗纠纷不 断增 多,医疗 纠纷 后果更加严重。不信任导致很小的过失被不断放 大,互相之 间缺少谅 解 意识 ,矛盾 随之激化 ,形 成纠纷。在解 决矛盾时 ,各 自坚持 己见, 不肯让 步。部 分明确责任的医疗纠纷 由于 当事 人一方 不满意 ,大闹医
信誉、信用、信任概念和其关系辨析
葛雁峰宋光兴
趋势预测要科学准确;指标计算和评价方法必须科 学,要有一定的依据。
(3)针对性。信用评价指标必须具有针对性, 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指标体系应该有所区 别。目前国内的信用评价有证券评价、贷款企业评 价和特定信用关系评价三类。(4)公正性。信用评 价指标要符合客观事实,能正确反映评价对象信用 的真实面貌,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不能偏向评价对 象或投资主体的任何一方,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必 须态度公正,评价客观,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根 据个人爱好,任意改变指标项目、计算方法和评价 标准。
信誉、信用、信任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101
低。相反,不良信誉行为会产生负面影响,引起效
仿和报复行为,最终在整个社会中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是企业信誉外部性的具体表现,也正是我国目
前失信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6)信誉的脆弱性。信誉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积
累的过程,信誉的积累有赖于一贯的行为,还需要
交易次数的积累。因此,信誉的价值取决于持久性,
信誉、信用、信任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葛雁峰宋光兴 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云南 云南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云南
geyanfeng@1 26.eom
昆明650221 昆明650221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体系建设已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有文献中关于 信誉、信用、信任的概念不太明确,有时混用,这 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对信誉、信用、信 任的概念、特征、意义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三者 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信誉、信用或信任 的有关研究奠定了较好基础。 关键词:信誉,信誉评价,信用,信用评价,信任
(四)信用管理的意义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奠基石,企业信用管 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分。经济全球化、信 息全球化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挑战,企业信用管 理已经显得特别重要,同时,个人信用管理对于我 国金融企业也很重要。信用缺失问题已经阻 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商务部、中国外经贸企业协
不对称信息影响消费者决策
不对称信息影响消费者决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泛滥,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面临着各种不对称信息的挑战。
不对称信息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卖方和买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其中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的质量更高。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不对称信息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
1. 不对称信息对消费者的认知和评估产生影响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取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估和判断。
然而,当面临不对称信息时,消费者常常会遭遇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可靠性以及信息的筛选与过滤难题。
例如,一些商家会追逐短期利益,故意隐瞒产品的缺陷或负面信息,并夸大其优点。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能被误导或误判产品的真实价值,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
2. 不对称信息对市场交易中的信任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信任是促进交易进行的重要基础。
然而,不对称信息容易破坏消费者对卖方的信任,进而影响购买决策的形成。
当消费者发现卖方故意隐藏或变相提供虚假信息时,他们的信任会受到打击。
相比之下,当卖方能提供充足、真实和准确的信息时,消费者更容易建立信任,从而更愿意进行交易。
3. 不对称信息对消费者风险感知和决策权衡产生影响决策时,消费者不仅要衡量产品或服务的优劣,还需要考虑潜在风险。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以全面了解产品或服务的风险情况,容易陷入风险的盲区。
有些商家可能故意隐瞒产品的潜在风险,或者通过宣传手段淡化风险的存在,这使得消费者在决策时容易被忽略的风险因素所干扰。
因此,消费者需要提高风险意识,通过多方角度的信息获取和比较,从而更有效地权衡决策。
4. 不对称信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法律监管产生影响对于不对称信息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法律监管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来打击虚假宣传、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此外,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也至关重要,他们应该增强消费者知识、提高辨识能力和风险意识,以更好地应对不对称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信任(Trust)是什么?
信任(Trust)是什么?
要了解“信托”,那么就必须了解“信任”。
在英语中,信托和信任都是Trust,而在古代汉语中,“任”和“托”是近义词,都有担当、承担的意思,如《左传》中“臣不任受怨”和杜诗中的“真堪托死生”。
由此,我们先下一个判断,信任是信托的心理基础,信托是信任的一种外化表现。
那么是不是这样呢?
中国学者郑也夫曾经整理了中国古代典籍的“信”和西方典籍中“信任”(Trust)的各种解释。
其中“诚实”“信任”“信用”是中西方相通的概念,都有重视履行诺言的意味。
而从经济范畴上来看,中国的“信”解为“凭据、符契”,西方解为“信托”和“托拉斯”。
西方Trust所具有的更丰富的内涵是其较为复杂的商业活动所造成。
郑也夫根据中西方典籍、俗语和理论家的论述,分析了信任的特质:
(1)信任具有时间差与不对称性。
承诺与兑现之间存在。
信任的经济学分析
信任的经济学分析信任在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经济交易和合作的基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信任的经济学分析进行阐述。
信任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存在,合作双方往往面临着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损失。
如果双方彼此信任,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合作的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在信任较高的社会中,人们更愿意交易、合作和分享资源,而不必担心被欺诈或剥削。
信任有助于促进市场的发展和运作。
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需要各参与方的认可和合作。
只有当市场参与者相互信任,他们才会愿意进行交易和投资。
在信任较低的社会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将资金储存在银行而不是进行投资,这将导致经济增长受到阻碍。
相反,如果人们相互信任,他们会更愿意进行投资和创业,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信任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也至关重要。
金融系统的稳定依赖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
当人们对金融系统失去信任时,他们会从银行中提取存款,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增加。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信用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银行破产和市场崩溃。
建立和维护信任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任对于经济政策的实施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政府或政府机构的信任度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对其政策的接受程度。
如果人们对政府缺乏信任,他们可能不愿意遵守税收规定、遵守法律法规,甚至有可能采取非法或逃避行动。
这将导致政府无法有效地实施经济政策,进而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信任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市场的发展和运作,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并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
建立和维护信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非对称地位供应商与购买者信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中 图分 类 号 :F 7 文 献 标识 码 :A 23
本质是有 冒险的意愿 。
Mc ltr 为信 任 包 括 认 知 和情 感 AI e 认 i s
系 ,维系组织 间网络 ,促进组织信任的产 生。在 T a a dGh s a 模型中 ,社会 资 s i n o h l 本的结构维度 ( 用社会互动来表示 )和认 知维度 ( 用共同愿景来表示 ) 对社会信任 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互动可以促进
( n ia) p icp 1 r 。信 息 的不 对 称 发 生 在 交 易之
学者们 多从交易的脆 弱性 ( un rbly) V lea i i t 和风险 (i 出发 , r k) s 认为信任是 对对方行
为可预测性 的信心 , 从正式契约 的角度来 谈 信任。“ 信任是双 方的互相信赖 ,相信 在交易过程 中, 此不会利 用对 方的脆弱 彼
信任 ,可 以更好地 感知可信任性。而共同
的 愿 景 则 可 以促 进 信 任 关 系 的 发 展 。 Gu t 社 会 互 动 影 响 的角 度 指 出 企 业 联 li a 从
盟或其他企业问的重复联 系产生组织问的 信任 ,这种企业间的关系是发展的。
一
些学者从关系强弱方面来分析信任
社 会 关 系 的 角 度 来 谈 信 任 的 产 生 。 Rig n
& a eY n V nD e 认为社会 资本强化组织间关
}称 位 应 对地 供 商 与 买 信 关 的 发 购者任系建与展
■ 肖为群 ( 北京物 资学院商学院 北京 1 14 ) 0 19 ▲ 基金 项 目:本论 文得 到北京 物 资学 院流 通 经济管 理与数 量 分析研
回报的经验 ,则信任关系得 以建立。 3信任 的交互。Ma e 的信任模 型对 yr 于信任研究所起的贡献较大 ,但是其局限
信任危机在于机制
触 即 发 的 疫 苗 危 机 , 见 国 人 对 于 足
感, 使失信者 失去 当期 的和 未来 潜在的交
易机 会 。
பைடு நூலகம்
“ 苗” 疫 的信 任 度 已 相 当脆 弱 , 这 也 无 怪 然
于国 民。 近年来 , 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发 , 食
从 毒 奶 粉 到 “ 沟 油 ”从 “ 身钢 筋 ” 竹 地 , 瘦 到
信方行 动的条件下 , 通过 审慎 评估交换关
系 中可 能 遭 遇 的 收 益及 损 失 , 确 信 受信 在
方 守信 的利益 将 大于失 信 的成 本 情况 下
所 作 出 的理 性 选 择 。 果 预 期 损 失 将 大 于 如 预期收益 , 们则会选择不信任 。 人 对 于 信 任 的 产 生 机 制 , 克 尔 (u k 祖 Zc — e,9 6 认 为 , 会 性 特 征 、 易 过 程 和 r 8) 1 社 交 制度 中 , 度是 促使信任产 生的最重要机 制 制 。 度 性 因 素 会 被 内 化 为 社 会 成 员 的心 制 理 信 念 ,从 而 影 响 社 会 成 员 的 信 任 关 系 , 由于 大 家 共 同 信 任 这 些 制 度 , 而 使 行 动 从 者 之 间产 生信 任 , 实 质 是 这 些 大 家 共 同 其 认 可 的 制 度 承 担 了 对 行 动 各 方 采 取 监 督 及对违约行 动实施惩罚的功能 。 在 一 个 民 主 与 法 制 并 存 的 社 会 , 共 公 安 全 信 任 体 系 的基 础 无 疑 是 法 治 。 得 更 说
无论 是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信 任 体 系 , 或 亦
此 , 行 业 的信 任 就 代 替 了对 个 别 企 业 的 对 信 任 。 在 一 系 列 公 共 安 全 事 件 中 , 府 与 政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签订合同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合同的签署可以明确各方的权益、义务和责任,为商业交易提供法律保障。
然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
本文将探讨签订合同中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在签订合同之前,各方可能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
一方可能对市场条件、产品质量或竞争对手的信息掌握更为准确,而另一方则相对较弱。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签订合同时一方被误导或不公平对待。
为了减轻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签订合同前各方应积极收集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双方可以进行面对面的谈判,并明确约定信息披露的义务和标准。
此外,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中立的评估和调查,也能够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履行风险是指一方或双方在合同期间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风险。
这可能包括付款拖欠、产品质量不达标、交付延误等问题。
当合同无法有效履行时,受损害的一方可能会面临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
为了降低合同履行风险,各方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预防。
首先,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合同条款应明确约定双方的履行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其次,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互信和有效沟通来减少潜在的履约问题。
最后,合同中可以约定一些惩罚性赔偿条款,以迫使各方履行义务。
三、法律和合规风险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当事人可能未能充分了解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从而导致合同的法律效力受到质疑或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由于法律和合规要求的不断变化,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失效或不具备可执行性。
为了降低法律和合规风险,签订合同前应保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
各方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同不违反任何适用的法律或法规。
此外,定期审查合同条款,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更新。
合同中还可以包含强制性条款,确保各方遵守法律和合规要求。
谈判中的信任建立与维护
谈判中的信任建立与维护在商业谈判中,信任是一种关键因素,它对于双方的合作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和维护信任,谈判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并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谈判中信任的重要性、建立信任的策略以及维护信任的方法。
一、信任的重要性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常常面临风险、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信任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加谈判成功的概率。
信任可以帮助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高信息的共享与透明度,同时降低谈判的防御性姿态,增加合作的诚意,使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二、建立信任的策略1. 提供准确的信息:在谈判中,双方需要向对方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包括自身的利益、底线和目标等。
通过提供真实的信息,可以增加对方的信任感,并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2. 展示专业知识与能力:在谈判中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可以让对方对你的能力产生信任。
通过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双方可以相互了解并尊重对方的能力,从而建立更为稳固的信任基础。
3. 遵守承诺:在谈判中,双方要始终遵守承诺。
无论是关于时间、资金还是合作内容,双方都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只有做到言行一致,双方才能建立起可信赖的合作关系。
4. 倾听与尊重:在谈判中,倾听对方并尊重对方的意见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通过倾听并重视对方的观点,双方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信任感。
三、维护信任的方法1. 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应该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共同努力,双方可以减少争执和矛盾,增加双方的合作意愿,从而维护信任关系。
2. 保持透明度和公正性:在谈判中,双方需要保持透明度和公正性。
透明度意味着及时分享信息、揭示自身的意图和动机。
公正性则要求双方公正对待对方的利益和权益,确保谈判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3. 解决冲突的合理方式:在谈判中,双方难免会发生冲突。
但是,解决冲突时应采取合理的方式,避免伤害对方的利益和关系。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信任与信任建设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信任与信任建设问题一、前言信任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可以促进人们的交往,减少风险和成本,提高效率和效果。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复杂性的增加,社会信任的问题愈加突出,社会信任危机的风险也在不断升高。
本文探讨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信任与信任建设问题,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中寻求解决之道。
二、社会信任的概念与特征社会信任是指个人和群体在社会互动中对其他个体或组织的信赖,它包括了诚信、合作、互惠、宽容、奉献等多个方面。
社会信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
然而,社会信任也有其特有的风险和局限性。
社会信任是基于某些条件和假设的,缺少信任的条件和假设中断或改变时,信任会遭受破裂。
此外,社会信任还会受到人的个体差异、社会结构、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在不同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形态。
三、社会信任危机的原因与表现社会信任危机是指社会信任关系受到扰动或破坏的状态。
社会信任危机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1. 社会变革: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信任模式也随之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社会机构和社会规范的效力逐渐削弱,信任环境逐渐恶化。
2. 社会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分层和分质现象。
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僵化、封闭和冲突,信任会因此产生裂痕。
3. 实践失范: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或组织会违反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契约约定,破坏信任的基础。
这种行为会导致社会信任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社会信任危机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 社会信任降低:社会信任不仅是建立在个人行为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群体、组织和制度基础上的。
当公共信任机构、信任制度崩溃时,社会信任就会降低,影响社会运行的正常化和公正化。
2. 社会容忍度下降:社会容忍度是指公共空间中对异同、多元和矛盾的宽容程度。
中国社会信任危机:原因与对策
中国社会信任危机:原因与对策摘要:信任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
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性承诺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信赖的不确定性乃至不安全性的状况,使得当今中国人深深地感受到信任危机现象的客观存在。
研究和回答这种信任危机现象存在的原因,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
正文:信任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具有多层面的社会功能,它对人类社会生活而言具有不可或缺性。
信任是社会生活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信任,我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
信任常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润滑剂,社会组织的粘合剂,社会凝聚力的基础以及社会系统的动力。
在当前,中国社会以特殊信任为主、普遍信任发育不足的信任结构,以及制度信任尚未确立、社会信任总体存量下降现状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转。
因此,剖析信任危机现象的成因,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对我们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政治课题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简单地说,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传统的道德性的社会信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法制性的社会信任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
首先,传统的人际信任主要存在于长期的、稳定的、利益没有完全分化的熟人关系之中。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跟陌生人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这种交往常常是临时的、变化的,而且双方的利益关系可能是竞争性的。
在熟人关系中,交往的动机和方式也不同于过去。
因此,传统社会中那种强调个人义务,忽视个人权利的信任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人际关系。
但是,对于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中如何建立人际信任,人们还缺乏准备,社会舆论也缺乏切实可行的引导,因此不少人难免误入歧途。
一些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加强了防人之心;一些人觉得既然“先人后己”老吃亏,就干脆“先己后人”,多了利己之心;还有一些人信奉起“厚黑学”来,滋生了害人之心。
居间合同的风险以及防范是怎样的
居间合同的风险以及防范是怎样的居间合同是指一方作为居间人,代理另外两个或多个交易方进行协商,促成一项交易而获得报酬的合同。
在居间合同中,居间人在交易方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就居间合同的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居间合同的一大风险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交易双方在交易开始前,拥有的信息并不对等,其中一方可能拥有更多的信息,并以此获取不公平的交易优势。
例如,居间人可能向一方泄露了另一方的底线价格,从而导致交易方的利益受损。
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居间人应严守商业道德,保守交易方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
在居间人参与交易过程中,不得泄露任何对交易方有利的信息。
2. 交易方应尽量增加信息的对称性。
交易方可以通过进行信息共享、加强交流沟通等方式,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二、委托代理风险居间合同中的另一个风险是委托代理风险。
委托代理风险指的是交易方将交易事项完全委托给居间人代办,而无法有效监督和控制居间人的行为。
居间人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导致交易方利益受损。
为了防范委托代理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居间合同中明确约定居间人的权力和义务,并对居间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居间人应按照交易方的授权和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违背交易方的意愿。
2. 交易方可以通过合同约定违约责任和损害赔偿等措施,来对居间人的不当行为进行制约和惩处。
三、违约风险居间合同的第三个风险是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指的是居间人或交易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无法或不愿意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合同无法顺利完成,进而给交易方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违约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居间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补救措施。
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2. 居间人和交易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定的履约保证金或担保措施,以提高合同的履行率。
信任危机
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起源:"家国"之外更有一个"江湖"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2011年05月05日14:44 来源:人民网-《文化纵横》 生活在当今中国的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当下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弥散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内部。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并是一个当代独有的问题。
还是在18世纪,当时中国对于绝大部分西方人而言都还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但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就从商人和传教士的一些作品中了解到,中国是世界上缺乏“诚信”的一个国度。
早在现代汉学兴起之前,孟德斯鸠、康德、黑格尔,一直到韦伯和罗素,都把中国看成是一个“非现代的社会”的标本,一个缺少信任和信用体系的大国。
例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就认为,虽然中华帝国一直在形式化的儒家礼制和帝国法律控制下,但中国人对道德律令的不尊重却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金钱和利益追逐更是要远远超过对礼法的尊崇。
实际上,直到当代,儒家社会一般被认为是缺乏社会信任的社会。
对社会信任的缺失,中国人自己当然也处处感受到了。
当时人们对中国社会上的欺诈和信用缺失等问题了解得相当深刻。
晚明的张应俞甚至还写了一本传世名作叫《骗经》,专门列出了晚明常见的24种骗术,详解其运作手段和防范策略。
把“骗”列为经典,并且在当时和数百年后的社会上颇有市场,这一颇具灰色幽默的出版史奇闻,全世界并不多见。
其实,任何对明清以降的社会小说或者近代江湖小说略有了解的人,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信任问题也能有相当的了解。
如果我们愿意再度重温这些熟悉的经典,那就一定会惊叹中国历史的延续性,不论这种不信任是存在于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各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主要是商品提供者和消费者),还是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
当代中国的社会信任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它以前并不存在。
公平地说,社会信任在传统中国和改革前的中国社会没有被“问题化”,并不是因为那些时代有比现在更成熟的信任机制,而是因为在那种社会结构下“信任”还没有被充分资本化和“社会化”。
社会信任危机的逻辑形成及缓解之策
社会信任危机的逻辑形成及缓解之策当前,社会信任危机问题几乎弥漫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生活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的巨大障碍。
本文以社会信任危机的逻辑形成为切入点,对社会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分析框架,最后探讨了相应的缓解之策。
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才能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危机。
标签:社会信任危机;社会转型;逻辑形成社会信任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学的视野里,信任是指社会信任,信任危机也就是社会危机的表现形式。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人与人进行交往就需要信任作为保障,人们依据是否存在信任关系做出行动选择,如果信任程度低或者没有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受到影响,继而社会的正常秩序与运行也会随之被打乱。
信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也是由于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信任慢慢丢失,本文即从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角度去探究信任问题。
一、社会信任危机的逻辑起点福山认为可以把不同的文化区分为低信任文化和高信任文化。
其中,低信任的社会指信任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上的社会,高信任的社会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的社会[1]。
福山将中国归为低信任社会,这与传统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
1.社会背景。
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传统社会是不流动的,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是在相对固定的地域空间中度过的,这种不流动性便形成了一个熟人社会。
费孝通在《乡土社会》中讨论社会结构时讲:“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2]。
信任问题也就如同社会结构一般,表现出了“差序格局”的特征。
人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关系的强弱程度划出一个个圈子,圈子里不易发生信任危机,真正会发生信任危机的则是圈子之外的人。
2.文化背景。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以德治作为社会控制的核心思想,这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即“人之初,性本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任:从不对称风险开始Roger谭,战略管理顾问2012-8-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任是动态的,包括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组织之间。
组织倾向于反映里面的人想什么,有什么感受,以及干什么。
这只能从人与人之间开始。
问题始于管理层有一种信念,他们认为自己是得到信任的。
很多管理层的人认为公司里的员工信任他们是员工的责任和先决条件。
“你不相信领导怎么能把工作做好?”而对待员工的态度是:“你要得到我的信任才行。
”但是不少人反对以上的看法:“你要得到我的信任才行。
”根本上是错误的想法。
实际上应该是相反:首先要付出自己的信任,再看看别人乐不乐意接受。
这是基本规则,这种行为方式在很多成功的管理者身上都看得到。
这两种对信任的看法说明信任是有方向性的。
“银行的信用下降”这句老话的说法比说废话更糟糕,因为这句老话的说法没有将被信任程度的下降跟信任程度的下降区分开来。
这两种情况要求很不同的政策来处置。
不少人认为,信任始于尊重。
有了尊重才有关系,然后沟通交流,进而产生信任,最后就是合作。
合作是人类生存的方式。
单方信任的误区管理层对员工没有尊重,这好像是成了成规,事实上他们对员工经常表现出非常不尊重和轻蔑。
员工也清楚他们自己将来属于被解雇之列。
聪明的员工总是低三下四,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尽可能少冒险。
这样的偏差导致管理者觉得人们已经信任他们。
他们从来不觉得有需要去增加信任。
最终会导致不信任增加。
至今为止有些社区文化仍然像战后的情形,管理风格意味着生产力、效率以及要取得成功就要不择手段的理念。
老板和管理者的这种愿望导致将雇员看成是数目而不是人。
这样的后果是将工人看成是可消耗的,很难信得过的,以至于工人完全失去归属感,觉得失去工作是一眨眼的事。
很多职场是由畏惧来指引的、任由粗暴和冷酷无情泛滥;职场畏惧一直上升到管理层次,都有不安全感。
由于管理者和员工两方面对畏惧产生相互作用,这样的环境培育着完全不诚实的管理手段,全体都机械地粘附在过程上,没有改善的希望。
在“畏惧职场”,工人对管理层的信任度很低,任何管理层跟工人之间曾经存在的社会契约论之类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而这种契约在低工薪阶层特别体现得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工作保障,福利,以及工作量。
管理层的期望是雇员通过更努力、更长时间、没有补偿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在任由管理者摆布的职场,畏惧常常成了主要的促进动因,而人们很难对所畏惧的东西产生信任。
信任战略管理者们需要意识到“增加信任”的战略是唯一的战略。
信任是动态的概念,信任要不断培育到更高的层次才行。
信任会推动战略的实施,但信任也不能将领导风格替换掉。
信任跟领导风格一道,来加强可信度,起杠杆作用和影响力。
信任体现在合并、收购、和发外承包时使工人职位流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管理层应当提防将好的员工给解雇掉,因为这样做会给员工的忠诚和信任造成侵害,最终造成恐慌、焦虑、错误判断和不安全感。
如果每位员工都得到尊重,都得到特别的评价,而管理层重视从员工中获得可靠的反馈,致力于培育高绩效和高士气的工作团队,那么战略实施就会变得容易。
透明度经过很多年才培育起来的信任,可能因一次管理层的事件就会失去。
例如,有家企业的董事会进行一次最近薪酬调研并指示总裁将调研结果对管理层保密,连负责发工资的管理者也不例外。
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管理小企业,信息有目的地在一小部分人里头分享。
要知道,所有企业成员的平均工龄已经是23年了。
还宣扬企业的核心价值是“让开诚布公来指引我们所做的一切。
”那些董事会成员,大多是来自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他们认为这样的决定很适当,在他们原来的大公司里明显地将更多的信息作为机密。
以大公司的这种保密方式来作为他们的经验,来指导小企业。
而小企业的经验是,知识共享看来也能培育出信任。
当然,对于任何组织来说要维持真实的透明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重要的是信息公布的时机。
要适合时宜地告知员工有关公司业务改变,而不管这种改变的性质如何。
如果公司“秘密”让一个以上的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
有意无意的信息泄露对信息透明度的信任是致命的。
员工缺乏信任只是映射出对信息的时机信号产生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一直向下一层级的组织体溢出。
所以,管理层必须恒常地对员工进行各种方式的信息公布。
例如开会,书面公报,进行公司的事件跟踪,让员工和社会去观察。
向谣传公开直线通讯,等等。
这对于解决透明度问题也是至关紧要的。
管理好透明度的问题是不容易的,但是对于提高员工满意度,留住员工,成就真正的团队是必须要做的。
管理者行为往往专业经理人将事情弄得比实际需要的还要困难。
为了产生信任和维护信任,领导者不仅仅要反复讨论,而是要反复实践。
实施要困难得多。
管理者过分强调前者,从讨论那里找到很好的实施理由后,才到后者那里找出实施想要的东西。
对于管理者个人来说,个人信任是否很难取得,很难说。
但是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的话,信任或许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如果其中有管理者行为跟管理团队作出计划的信息不一致的话,那么管理团队的信任度很快就会失去。
比如,公司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在书写口号上的表述是没问题,像“活着要做有价值的人”之类,但是如果员工不会因为离开管理层就活不成的话,那么,这些书写口号就只是文字而已。
有多少次,我们看到某位经理人不是靠喊口号的?更基本的问题是,管理者们不应出于特别的需要来向员工讲“贴心话”。
他们不应为了某种目的而花言巧语,说什么“我们的员工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然后转过头来就解雇了20%的人员,或者关闭两间工厂,或者把业务承包出去。
很多管理者是靠背后捅刀子来升职的。
盗用别人的点子和劳动成果,或者靠关系。
假如员工和其他管理者识别这种行为,那么还会指望信任吗?不幸的是,很多更“成功”的商界人士相当的以我为中心和自私,他们的行为足以反映这种特质。
一旦人们识别出自己的同事/上司是为了他自己,需要的时候还以牺牲他们的利益为代价的话,信任马上就消失。
信任发展得很慢,但是失去会很快,而且很难重新获得。
制度上的信任制度上的信任就是很难产生和保持的东西。
找到一位值得你信任的上司容易得多,但当她/他升迁了怎么办?除非机构对信任和正直等问题看得很重,特别是招聘的时候。
但是正直和诚实等等标准是极其不确定的。
比如可以将性格和价值观放在第一位,置于能力之前,但是很难评价,有的应聘者特别会装。
另方面,很多机构在招聘的时候把能力评估作为优先考虑,这样就缺乏信任和正直可言,他们等于将多种矛盾赶进将来的领导团队里。
如果将招聘面试作为招聘风险的事前控制,那么事中控制的方式是,一旦受聘管理职位,工作过程评价必须包括当初的聘用要求条件,去清楚阐明像信任和正直这类事情。
对于员工来说,对管理者的信任来自其正直的表现和对员工的尊敬。
评估过程可能包括:提供上季度中该新入职管理者做过的一些事,例如向员工做过的正直诚实、培育信任、显示对员工工作表示欣赏等方面的事情。
允许管理者提供以上方面的行动证据能够在这些行动的基础上构建信任。
如果该管理者缺乏行动,那么对他提出改善的建议是从该管理者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已经做过的事情–而不是一些随意的要求。
信任的起源信任从个人交流开始在商业环境中,基于信任的关系是非常强大的。
甚至在艰难的情形下,当员工一直得到公司的知会的情况下,就算公司做出了很艰难的(比如裁员、破产、或者卖却)决定的情形,员工也会表示谅解,对公司和上层的信任也不会失去。
记得笔者参与收购一家美国在加拿大的分公司的情形,资方和工会早有计划,提前两年对工人进行其它技能培训,为今后谋职做准备。
信任是动态的,包括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组织之间。
组织倾向于反映里面的人想什么,有什么感受,以及干什么。
这只能从人与人之间开始。
在两人之间建立信任是一种亲密接触的过程,这大多是基于当事人的愿望和能力,去进行诚实的对话。
比较起互相抱怨对方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来,话题集中在你能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是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法。
最艰难的然而又是最有建设性的对话是去识别为了进一步改善关系,每个人愿意去冒什么风险。
人类生存总是离不开尊重,交流沟通,和信任。
这原则很简单,但应用起来很难。
不同层次关系的所有人,专家或者个人,都对管理-劳动信任关系的议题点头和微笑,来表示赞同。
然后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用多种不同方式去使自己腐败。
情况已经变得如此糟糕,以至于我们要坦率地讨论如何克服信任障碍,而不是如何达到信任目标。
从道德类似性开始信任首先是由道德的类似性产生的,然后由语言和行为来提升。
当人们通过互动来确认他们之间具有类似的精神道德层次时,给予或者接受信任的情形就会发生。
当知道一个人是诚实的好人时,信任就会向着他延伸。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非常精妙的属性。
信任出现在我们很多的日常经历中。
结婚、聘用、收养、以及关系。
一旦信任破裂,想要修复它几乎不可能。
或许在各种各样的公司里找不到很多信任的原因是成员之间缺乏类似的道德观。
由于较少的透明度和沟通,就会缺少信任的基础。
当透明度、诚实、沟通、以及可预测性同步出现时,信任就会跟随和增长。
信任风险不对称关系。
“信任”是一方信任而另一方被信任的不对称关系的结果。
作出信任的一方是做出了冒险;被信任一方就没有风险。
不对称围绕着风险转。
风险因素。
要理解信任,风险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要去检验信任,那就不是信任。
信任关系是一连串给予和接受的互惠的结果值得信赖。
Charles H. Green的研究指出,值得信赖由4个因素合成:可信性(credi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亲近性(intimacy)、以及自我指向(self-orientation)。
检验结果包括:女人比男人更可信任;4个因素中最有力的是亲近性(基本上是,人们跟你讨论问题时感觉安全和放心的程度)。
就常识来说,值得信赖元素中排行第一的职业是看护专业,这是亲近性(intimacy)的化身。
文化规范。
值得信赖和信任倾向只是部分的性格特质;它们同样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规范的影响。
基于个人关系。
以上所有的观点实质上都是关于个人关系的“信任”;这能够运用来解释“为什么信任度会如此低”的问题。
结束语信任度为何如此低?这是因为数十年至今我们都在用各种方式与信任为敌。
我们教授过竞争战略,不是协作战略;我们定义我们的事业是关于公司,而不是关于人;在激发人类行为方面,我们聚焦在激励模式,而不是责任义务的模式;我们给人类行为进行定位的模式是经济和战略模式,而不是更广泛的社会和组织伦理模式;我们崇拜定量分析,而不是常识。
我们开发的分析工具很大比重是关于现在价值(NPV)。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信任度不高的原因。
我们没有信任是因为我们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看重数据而不是感受;以及因为我们没有严肃地看待属于人类的努力的领域,而将它们缩小到“冷”数据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