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

【高中生物】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

【高中生物】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总光合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能力,它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仍然倍受青睐。

笔者经过汇总归类,初步探究解题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数据表中的关键字进行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量表示,则CO2的“同化”、“固定”或“消耗”量指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吸收”或“从环境(或容器)减少”量指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一片相同条件下的绿叶分为四组,在不同温度下黑暗1H,然后点燃1H(相同的光照强度),测量其重量变化,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三十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和黑暗处理前的体重变化/mg+3+3+3+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7℃左右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净光合速率在27~29℃时基本相同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分析: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表中的数据绘制的曲线显示,暗处理后的体重变化代表呼吸频率,29℃暗处理1H后的体重变化最大,因此B是正确的。

光照1小时后和黑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代表2小时内的净重变化。

实际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7℃、28℃、29℃和30℃的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和3mg/h,最适光合温度约为29℃。

27℃、28℃、29℃和30℃下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和2mg/h。

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进行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判断

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判断

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判断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总光合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能力,它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仍然倍受青睐。

笔者经过汇总归类,初步探究解题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并作推论(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则表示,那么,“同化”、“紧固”或“消耗”co2的量则表示的就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稀释”或“环境(或容器)中增加”co2的量则所指的就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三、根据测量模型的实验原理并作推论(1)液滴移动法测定模型:密闭透光小室中放入nahco3缓冲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在植物的生长期,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净光合作用释放o2,致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移动。

(2)圆片下浮法测定模型:利用预热赶出叶圆片非政府间隙中的气体,叶片可以沉水底。

由于光合作用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减少,叶圆片可以由原来的下陷状态而下浮,根据下浮的快慢,即为能够比较光合作用的高低。

(3)半叶法测定模型: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总光合量。

(4)黑白瓶法测定模型: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只有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量=黑瓶中溶解氧的变化。

(完整版)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完整版)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也即是总光合作用强度)= 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的总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 (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理1h后重量变化值最大,故B正确。

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表示在这2h内的重量净变化,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7℃、28℃、29℃、30℃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9℃。

27℃、28℃、29℃、30℃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2mg/h。

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与测定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与测定

-12-
(2)总光合速率 ①用CO2表示:m1+m2,即叶绿体利用CO2或固定CO2总量(为细胞 呼吸量与净光合作用量之和)。 ②用O2表示:n1+n2,即叶绿体产生O2的总量(为细胞呼吸量与净光 合作用量之和)。
-13-
典例2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 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关闭
图甲中的A点表示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则图乙中的 m2或n2可表示此时植物的细胞呼吸强度,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 n3、n4,A、B两项正确。在图甲中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
A.图甲中A点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可用图乙中的m2或n2表示 度,植物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 B.在图甲中的A点时,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 n2、n3,C项正确。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3值关闭 C.在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 太低 项错误。 D D.,D 图甲中 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关闭
根据题图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约为30 ℃,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约为55 ℃,因此,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A项正确。净光合
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项正确。在0~25 ℃范围内,呼吸速率变化幅 度小,光合速率变化幅度大,因此,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
率的大,C项正确。温度为45 ℃时,净光合速率为0,超过45 ℃,净光合速率关闭
-9-
典例1(2017北京理综)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 如下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

光合作用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的“总”与“净”1 光合作用的“总”与“净”的测量指标由于绿色植物的活细胞每时每刻(不管有无光照)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体只有在有光时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也就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体又被光合作用利用。

所以人们把在光照下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只是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的量,没有把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计算在内)称为净光合作用。

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净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总光合速率,即: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际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实际CO2消耗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可采用以下测量指标:1、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植物体(或叶片)释放的C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

2、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或叶片)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3、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植物体的叶肉细胞释放的C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

4、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的叶肉细胞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5、植物体的叶绿体吸收的CO2: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量,植物体的叶绿体释放的O2: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量。

6、植物体的线粒体吸收的O2: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的线粒体释放的CO2:表示呼吸消耗量量。

归纳如下:表示真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植物叶绿体释放的氧气量;植物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的氧气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也即是总光合作用强度)= 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的总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页脚内容1四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理1h后重量变化值最大,故B正确。

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表示在这2h内的重量净变化,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7℃、28℃、29℃、30℃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9℃。

27℃、28℃、29℃、30℃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2mg/h。

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页脚内容2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的“总”与“净”1 光合作用的“总”与“净”的测量指标由于绿色植物的活细胞每时每刻(不管有无光照)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体只有在有光时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也就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体又被光合作用利用。

所以人们把在光照下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只是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的量,没有把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计算在内)称为净光合作用。

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净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总光合速率,即: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际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实际CO2消耗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可采用以下测量指标:1、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植物体(或叶片)释放的C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

2、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或叶片)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3、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植物体的叶肉细胞释放的C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

4、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的叶肉细胞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5、植物体的叶绿体吸收的CO2: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量,植物体的叶绿体释放的O2: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量。

6、植物体的线粒体吸收的O2: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的线粒体释放的CO2:表示呼吸消耗量量。

归纳如下:表示真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植物叶绿体释放的氧气量;植物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的氧气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判断

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判断

总光合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能力,它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仍然倍受青睐。

笔者经过汇总归类,初步探究解题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三、根据测定模型的实验原理作判断(1)液滴移动法测定模型:密闭透光小室中放入NaHCO3缓冲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在植物的生长期,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净光合作用释放O2,致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移动。

(2)圆片上浮法测定模型:利用减压逐出叶圆片组织间隙中的气体,叶片会沉于水底。

由于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叶圆片会由原来的下沉状态而上浮,根据上浮的快慢,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3)半叶法测定模型: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总光合量。

(4)黑白瓶法测定模型: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只有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量=黑瓶中溶解氧的变化。

白瓶既能光合作用又能呼吸作用,所以净光合作用量=白瓶中溶解氧的变化。

真正光合量(总光合量)=白瓶中溶解氧的变化+黑瓶中溶解氧的变化。

光合作用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的“总”与“净”1 光合作用的“总”与“净”的测量指标由于绿色植物的活细胞每时每刻(不管有无光照)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体只有在有光时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也就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体又被光合作用利用。

所以人们把在光照下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只是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的量,没有把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计算在内)称为净光合作用。

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净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总光合速率,即: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际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实际CO2消耗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可采用以下测量指标:1、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植物体(或叶片)释放的C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

2、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或叶片)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3、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植物体的叶肉细胞释放的C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

4、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O2(黑暗中):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的叶肉细胞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5、植物体的叶绿体吸收的CO2: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量,植物体的叶绿体释放的O2: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量。

6、植物体的线粒体吸收的O2:表示呼吸消耗量量,植物体的线粒体释放的CO2:表示呼吸消耗量量。

归纳如下:表示真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植物叶绿体释放的氧气量;植物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的氧气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净光合作用和总光合作用

净光合作用和总光合作用

如何正确区分真光合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1.光合作用速率概念辨析 光合作用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 CO2 吸收量或 O2 的释放量, 也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表示。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积 累物质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 O2 并释放 CO2,因此,测 定光合作用速率时没有把呼吸作用以及呼吸释放的 CO2 被光合作用再固定等因 素考虑在内,得到的是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称为表观光合作用速 率或净光合作用速率。

如果在测得光合作用 CO2 吸收量(或 O2 释收量)的同时, 测定呼吸作用 CO2 释收量(或 O2 吸收量)并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即得 到实际总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

即: 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如图所示,数值 a 是测定到的植物 CO2 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速率。

数值 b 是植物的呼吸速率,a+b 为真光合作用速率。

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光合作用,植物一生中所累积 的物质总干重取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2.审题技巧 根据试题中的表述,如何区分真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现归纳如下:表示真 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叶绿体释放的氧气量; 植物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的氧气量;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表示净 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容器中减少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叶片释放的氧气量; 容器中增加的氧气量; 植物叶片积累或增加的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3.典例解析 下图表示 A、B 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当在 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 两 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2)A 植物在光照强度为 9 千勒克司时,2 小时 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 mg。

净光合 总光合

净光合 总光合

净光合总光合
净光合和总光合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重要概念。

净光合作用,也称表观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实际产生氧气的量或者实际消耗二氧化碳的量。

这是指除去植物的呼吸消耗剩余积累下来的量。

在具体的测量中,一般测的光合作用,未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那部分,是植物真正积累下来的部分,这就是净光合。

而总光合作用,也称作真光合作用或实际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制造有机物的总量,包括呼吸消耗的量和积累的有机物的量。

这个概念是在考虑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情况下,计算出的植物光合作用的总量。

总的来说,净光合和总光合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考虑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在具体的研究和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场景,可能会选择使用不同的概念。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也即是总光合作用强度= 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的总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例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理1h后重量变化值最大;故B正确..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表示在这2h内的重量净变化;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7℃、28℃、29℃、30℃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9℃..27℃、28℃、29℃、30℃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2mg/h..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2坐标系中横坐标是“CO2浓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D;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二氧化碳浓度;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E;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二氧化碳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3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或“CO2浓度”:若纵坐标出现负值时图C和图F;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曲线的起点在纵坐标的负轴上;其对应值表示“呼吸速率”此点只进行呼吸作用 ..例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5mg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解析:a点没有光照;此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为0;该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0×9-5×15=15mg;适宜提高CO2浓度;光合速率增大;呼吸速率减弱;则a点上移;b点左移;c 点上移..答案:C2 右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答案:B3 下面甲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答案:C13.8分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移动;b点将向移动..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请分析影响这一结果的外界因素是:①;②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13.8分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上左3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4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②水中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 5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2分8.9分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内与大棚内CO2浓度变化有关的两种细胞器是和 ..2一昼夜中CO2光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此时间点的含义是 ..3一昼夜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 4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理论上你认为图甲中的B点有机物应 C点〈填“等于”、“大于”或“小于”..5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 ..6假设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请在乙图中补画出12时至24时的CO2吸收速率曲线8.8分1叶绿体线粒体2在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36时~18时 b 4小于56mg 6见右图典例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答案A。

总光合和净光合区别

总光合和净光合区别

总光合和净光合区别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也即是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的总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理1h后重量变化值最大,故B正确。

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表示在这2h内的重量净变化,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7℃、28℃、29℃、30℃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9℃。

27℃、28℃、29℃、30℃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2mg/h。

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植物的总光合速度(也即是总光合作用强度)= 净光合速度+呼吸速度植物的总光合速度=真正光合速度=实际光合速度植物的净光合速度=表参观合速度一、依照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定(1)若是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存”、“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那么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若是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那么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若是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那么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别离暗处置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转变,取得如下表的数据。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29℃下的净光合速度相等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度为2mg/h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置1h后重量转变值最大,故B正确。

1h光照后与暗处置前的重量转变表示在这2h内的重量净转变,真正总光合速度=净光合速度+呼吸速度。

27℃、28℃、29℃、30℃总光合速度别离为五、7、九、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9℃。

27℃、28℃、29℃、30℃净光合速度别离为4、五、六、2mg/h。

答案:B二、依照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定(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假设纵坐标是“光合速度(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度”;假设纵坐标是“CO2吸收速度”或“O2释放速度”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度等于呼吸速度),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度”。

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

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

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题大招适用题型【例】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识别标志题大招操作步骤角度一:文字(物质+动词=XX 率)角度二:曲线曲线1 曲线2曲线只在第一象限(过0点),则为总光合,如曲线1;曲线在第一、四象限(不过0点),则为净光合,如曲线2。

角度三:图像(细胞器之间气体交换)(1)黑暗下: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减少,植物不能生长。

呼吸(黑暗条件下)总光合净光合CO 2释放固定吸收O 2吸收产生释放有机物消耗制造积累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题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大招操作步骤(2)弱光下: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有机物减少,植物不能生长。

(3)弱光情况下: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无有机物积累,长期如此植物不能生长。

(4)较强光照时, 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有机物积累,植物能生长题大招例题分析答案:D分析:从文字的角度,将题目中的所有物质+动词全部转换为XX率。

曲线中CO2的吸收代表净光合,黑暗下CO2的释放代表呼吸。

解答:A、光照时间相同,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总光合)等于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总光合),都为3.0+3.5=6.5,A错误;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等于净光合积累量,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积累量,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错误;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因光照不变而不变,C错误;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D正确。

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区分

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区分


6 CO2 + 12H2O +能量
试想一下呼吸速率的表示方法 (1)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消耗糖的数量
(2)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3)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吸收的氧气的量
三、区别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1、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么?是的,呼吸作用与光无关
2、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 Yes
3、因此光合作用(或叶绿体)生产的糖类(A) 会有一部分(B)被呼吸作用消耗掉 剩下的糖类才是积累量(C)。ABC的数量关系是? A=B+C 4、如果定义:A为总光合量,B为呼吸量,C为净光合量 总(真)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净 (表观)光合速率
• 总光合作用【真、真正、实际光合作用】: 一段时间内植物体内发生光合作用的总量; • 净光合作用【表观光合作用】:一段时间 内植物体内发生光合作用的总量减去呼吸 作用的量。
那么呼吸速率在什么条件下测定呢?
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的CO2释放速率 就是呼吸速率
总结:
1、在有光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在无光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可测定呼吸速率) 3、总(实际)光合作用量(速率) = 净光合生产量(速率) + 呼吸作用量(速率) 。 光合作用实际产O2量 =实测(净)O2释放量+呼吸作用耗O2量 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 =实测(净) CO2消耗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光合作用C6H12O6实际生产量 =实测(净)C6H12O6生产量 +呼吸作用C6H12O6消耗量 4、叶绿体(光合作用)的 CO2吸收量才是总光合量
请观察图中植物 请观察图中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 大气中的CO 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 2 吸收的CO2的来源 释放的O2的去路

总光合作用量与净光合作用量的区别及相关的试题考查

总光合作用量与净光合作用量的区别及相关的试题考查

总光合作用量与净光合作用量的区别及相关的试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指标为光合速率,通常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氧气的释放量或有机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呼吸作用的指标通常为呼吸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可用植物叶的干重、鲜重表示。

如在一定时间内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或所吸收氧气的量或消耗葡萄糖的量来具体表示。

在光下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时,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在进行,实际上测量出来的结果是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表观光合速率。

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真正光合速率。

即: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在试题中有如下一些表述分别代表不同的光合量典型试题剖析:例1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识图,涉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知识的考查。

光照下CO 2吸收量表示的是净量,而黑暗下CO 2释放量为呼吸作用的指标。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光照下CO 2吸收量(也叫表观CO 2吸收量)+黑暗下CO 2释放量。

可以将曲线图中的信息转化为表格信息:A 答案中35℃和30℃时所对应的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都是6.5mg/h 。

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为3.7 mg/h 。

温度在25℃-30℃时,光合作用效率逐渐的增加。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与呼吸作用消耗量相等。

答案 A例2如下图所示,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 2吸收量随光强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当光照强度为c 时,比较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A 1、B 1以及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A 2、B 2,比较结果分别为 ( )A .A 1=B 1;A 2<B 2 B .A 1>B 1 ; A 2=B 2C .A 1<B 1;A 2=B 2D .A 1=B 1; A 2>B 2解析:本题应明确有机物积累速率是指物质的净光合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作者:卫香云韩继东
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07期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者,其担负着为整个生态系统中提供能量和有机物的重任,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上也处在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不可或缺。

因此,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就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从细胞结构、坐标曲线和概念描述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理解总光合和净光合(如图1)。

一、从结构上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我们可以用下面三个图来进行说明。

图2表示的仅仅是叶绿体的活动,这就是总光合(可以用二氧化碳、氧气和葡萄糖等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即该细胞的总光合的量为m。

图3表示的仅仅是线粒体的活动,这就是细胞呼吸的强度,用n表示。

图4表示的是整个细胞最终与外界发生的气体交换值,这就是净光合,用M表示。

现在我们从一个细胞的完整结构上(图5—图8)来分析总光合、净光合和呼吸,并判断光合和呼吸的强弱。

图5可表示黑暗下,没有光合,只有呼吸。

细胞的总光合=0,呼吸=M,净光合=总光合-呼吸=-M。

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图6表示总光合=m,呼吸=m,即总光合=呼吸,净光合=总光合-呼吸=0。

此时细胞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量为0 。

图7可表示光照较强,总光合=M+m,呼吸=m,即总光合> 呼吸。

净光合=总光合-呼吸
=M。

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图8可表示光照较弱,总光合=m,呼吸=M+m,即总光合< 呼吸。

净光合=总光合-呼吸=-M。

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二、从坐标曲线上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曲线图的特点是能反映数据变化的趋势和一些特定点的生物学含义,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会绘制曲线图来描述一些生物量的变化规律,能读懂曲线是高中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下面两图所示光照强度下,纵坐标所示数据都是30单位,那么它们到底表示的是总光合还净光合呢?这就要参照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位置,如果交点为0,则为总光合。

例如图9表示该植物光照强度为Q时,其总光合作用强度为30单位。

如果交点为负数,则为净
光合,例如,图10中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司对应纵坐标30就为净光合,要算总光合的话还得加上各自的呼吸数据,例如,较粗的实线代表的植物的呼吸为10,较细的实线代表的植物的呼吸为20,所以他们的总光合分别为40和50。

三、从概念上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有些材料中没有细胞图解和曲线图,只是一些语言描述,这样,我们就要从中判断是总光合还是真光合。

其表示方法通常使用下列表格中的一些概念。

三个方面,结构是基础,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细胞结构上,无论是坐标曲线还是概念描述都是对细胞结构上所发生的生命现象的反映。

在这个问题上,结构决定一切。

所以当材料中同时出现细胞结构、坐标曲线和概念描述,且相互矛盾时,应遵循细胞结构优先于坐标曲线,坐标曲线优先于概念描述。

特殊情况还得综合考虑,如概念的前面特别强调“光合作用”,则往往是指的总光合。

四、例题分析
例如,图11表示某绿色植物不同温度(15℃和25℃)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

请据回答:
若图12表示的是该绿色植物的氧气释放量时,则应当是光照强度为_____千勒克司时的测定值;若图12表示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时,则应当是在光照强度为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解析:(1)明确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区别。

因为图11中曲线与纵坐标交点为负数,所以图11中直接读数为净光合。

(2)再从图12中读出氧气量,例如25℃(两个温度任取一个即可,最终结果一样)时每小时氧气量为50 mL。

(见图13)
(3)按照设问要求,当图12表示氧气释放量速率(即净光合)为50mL/小时时,在图11中读出对应的光照强度——因图11本身直接读数为净光合速率,所以直接读出的50mL/小时对应的光照强度4千勒克斯即可。

(见图14)
(4)当图12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速率(即总光合)为50mL/小时时,在图11中读出对应的光照强度——因图11本身直接读数为净光合,需要先把总光合速率转化成净光合速率(净光合=总光合-呼吸=50-20=30),再从图11中读出净光合速率为30mL/小时对应的光照强度2.5千勒克斯即可。

(见图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