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英文文献
乡村旅游英文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英文参考文献
在进行乡村旅游方面的英文参考文献中,您可以参考以下一些经典的学术期刊、研究论文或专业书籍:
1. Hall, C. M., & Müller, D. K. (2004).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localism and cultural change.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 Sharpley, R., & Vass, A. (2006). Tourism, farming and diversification: an attitudinal study. Tourism management, 27(5), 1040-1052.
3. Lane, B. (2009). Rural tourism: An over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8(1), 3-12.
4. Getz, D. (2000). Explore wine tourism: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destinations.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5. Page, S. J., & Getz, D. (2016). Event studies: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 for planned events. Routledge.
这些文献涵盖了乡村旅游发展、农业与旅游的关系、乡村旅游管理和规划等多个方面,可以作为您研究乡村旅游的参考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乡村旅游外文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外文文献综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提供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休闲方式,还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本文将对乡村旅游的外文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参考。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体验农村生活、了解乡村文化、参观农村景点等。
二、乡村旅游的影响
1.经济影响
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对当地农村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环境影响
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乡村旅游能够促进环境保护,提高人们对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也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社会影响
乡村旅游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同时,乡村旅游也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了解。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也将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未来的乡村旅游将融合更多的元素,如文化、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等。
2.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乡村旅游将更加智能化。游客能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线上预订、线下导航、语音导览等。
3.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乡村旅游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的环境和文化遗产。同时,乡村旅游也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福利。
四、乡村旅游的挑战
1.规划和管理
乡村旅游的规划和管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
旅游业发展外文文献
旅游业发展外文文献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业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强人们的社会意识和国际意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共同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验的丰富,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除了传统的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人们对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运动旅游等各种主题旅游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旅游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在旅游产业的推广和发展中,科技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的发展,让旅游者可以更加便捷、快捷地获得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和服务。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则让旅游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旅游服务。旅游业也需要不断借助科技手段,推出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
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注意保护环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旅游业在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推出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旅游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综合性产业。
乡村旅游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乡村旅游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Assess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Turkey Using SWOT Analysis
n:
XXX。located at the crossroads of Asia。Europe。and Africa。covers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780,000 square kilometers and has a coastline of 8,000 kilometers。According to the 2000 n census。the country has a n of 67,803,927.with approximately 35% XXX has nearly 37,000 villages。with two-thirds of them having pXXX。one-third of XXX.
Body:
XXX years。In order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rural tourism in XXX。a SWOT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 Threat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Strengths:
Turkey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with many XXX。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such as mountains。forests。XXX。XXX。XXX.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旅游生态补偿研究文献分析
图3 1992—2020 年国内旅游生态补偿文献关键词分析图谱
表3 1992—2020 年国内外旅游生态补偿文献高频词国内研究高频词词频中心性年份
生态补偿1200.782004
生态补偿机制400.122007
旅游生态补偿330.332012
生态旅游260.142007
可持续发展230.332013
旅游140.042010
旅游业130.132010
生态文明120.142014
生态环境110.132012
自然保护区100.162010
生态补偿标准90.142014
精准扶贫80.032018
生态保护802013
支付意愿80.122017
旅游产业70.052010
#0生态补偿
#1生态旅游
#2旅游业
#3精准扶贫
#4对策
#5国家公园
#6生态环境
#7循环经济
图4 2002—2020 年国内旅游生态补偿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注:因1992—2001年相关论文数量较少,未达到聚类分析统计条件,故从2002年开始分析。
二、国外旅游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一)生态补偿概念研究与实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生态补偿相关研究工作。恩格尔(Engel)等将生态补偿定义为环境保护者或组织向环境受益者、政府、组织等征收的有明确支付条件和交付金额的环境保护成本[1]。库佩瑞斯(CuPeras)等认为,生态补偿是对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前期主要从宏观角度考虑生态补偿的意义、实施可行性等,后期主要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生态补偿实践评估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在生态补偿概念界定方面,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提出的生态补偿概念提到广泛认同,即生态补偿是通过经济的调节手段,对生态补偿机制中相关方的利益进行合理补偿,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11]。
3-外文翻译 英文文献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节选)
原文来源:Environment Impacts of Ecotourism;Edited by Ralf Buckley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Ecotourism Research,Griffith University,Australia
CAIB Publishing;Oct,2008
生态旅游由于其实际或潜在的积极影响受到社会和保护区以及公司和消费者广泛吹捧。例如,在讨论进入保护区方面,旅游说客和生态旅游经营者宣称他们不仅将会采取措施师环境影响减到最小,而且生态旅游还会产生利益。然而,保护区也为旅游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好处。
每年被人类消耗或污染的自然资源有很多。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水,可呼吸的空气和可用的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是每个这些领域的主要的蓄水池。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已被不同程度地广泛地修改了。近原始的荒野地区和其他小改造的地区的环境正在不断减少,像城市中心,垃圾堆放场,矿场和单一种植区几乎完全修改的环境在继续扩大。有很多没有完全修改而又很重要的地方,如农村住宅,布罗德埃克牧区和被采伐的原始森林在最少修改的地区也继续扩大。为制止和扭转这些趋势,只在人类的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发生大规模和深远的变化时才能成为可能。然而,如果在短期内没有这种变化,规模更大的混乱将逼近人类。
关于可持续能力和关乎人类生存的任何长期策略唯一最重要的组分,能够使世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区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原封不动的和功能的状态。当然,这是保护区全局系统的主要目标,包括世界遗产地区、生物圈储备、国家公园和其他保护区域。然而,这些公园还不能独自地防止生物多样性持续损失:首先,因为他们是太小和不充分地代表性的;第二,因为他们不充分地被保护。目前,有公开和私有土地其他地区在被保护区系统之外的,它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空气和水的质量有很大贡献。它们包括:像极地,高山,沙漠和海洋生态系一样很少人的地方;那些为木材和家畜产品使用的但其中很少使用牧场保留其原有的性质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森林地和牧场;人类的生活方式没有介入对自然环境的密集的修改的部族和社区土地。然后,随着人口和资源消耗量的继续增长,所有这些未保护的区域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和修改,例如采伐,农业清除和类似的冲击加速。特别是,其中一些区域涉及保护和储备,而且逐渐增长的人口压力正在导致土地清除和移民直到储备界限,有时会在保护的过程中出现侵犯。在被保护区界限不是明确界定或没有发现的地区,这样侵犯也许一般包括偷猎,非法收获,小规模移民和时而的军事演习。然而,甚而在国家公园界限已建立和强制执行的区域,侵犯可能仍然发生。有时,相关的立法也许允许发展某些类在公园界限之外的可能在保护区的周长附近增加杂草、病原生物、野生动物、水污染和火来源的压力,并且这些能不再人类进一步的干涉下在保护区里得到传播。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综述
早期的城市文化旅游研究学者Jon和Stephen (2005)认为,在旅游资源区域合作的重要关系上,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导向者。政府工作内容有三部分重点:一是,保障能够提供旅游资源区域合作的各类组织;二是,负责组织区域间的各项旅游合作的活动;三是,统筹协调旅游区域合作中的各方关系。
Joope (1996)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在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关系中,为减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中央政府应该从地方的角度出发考虑其旅游资源区域合作中经济需要。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和统一的合作安排,促使各个层级主体在合作中,就经济和自然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统筹协调,最终形成一致意向。但是,也可能会由于行政区域类似程度相对较高,所以会在行政管理中存在利益冲突。
Gary (1999)认为:制订旅游相关政策的过程应该包括如下程序:首先是,制定政策导向目标;然后是,制定政策具体内容;最后是,制定政策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防控预案
Peter W (1998)阐述了美国保护遗产地环境的背景、行政管理措施、立法、保护运动方式等方面,并对遗产地交易过程中滥用的行为实施限制计划。比如,城市的发展权可以转让,但是必须要以合理的规划作为重要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行政手段,如制定相关法律、投入足量的规划资金、将权利授权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公众积极参与选举从而产生的地方行政支持。
Viera Dvorakova (2005)认为:在进行古迹遗址管理时,必须要以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为基本原则。他还指出,要持续分析古迹遗址文化和其产生的经济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生态旅游评估研究
· 封面文章 ·
编者按: 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平衡共同进步,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有效工具和措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被广泛开展。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已由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形式发展至结合具体自然保护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现状。在生态文明、乡村旅游振兴和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使生态旅游发展有了更新更高的发展要求。为了对目前国内生态旅游学术研究进行科学总结并提出相关研究方向的建议,《环境保护科学》编辑部特向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毋茜博士团队发起“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内容的约稿,以期通过针对国内生态旅游评估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把握其研究前沿、热点、演化路径和未来趋势提供借鉴。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生态旅游评估研究分析
毋 茜1,2
(1.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教育中心,海南 三亚 572022)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刊载的生态旅游评估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通过对近20年生态旅游评估领域中的发刊量、科研合作、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知识图谱。结果表明,生态旅游评估的研究主体和机构呈现出关联性弱的特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自然保护区等高频词具有强关联性;研究方向和角度体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指出,生态旅游研究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未来对生态旅游者,及消费、体验将成为研究趋势;此外,需要加强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
草原旅游的英文作文
草原旅游的英文作文
英文:
As someone who has experienced grassland tourism, I can say that it is truly a unique and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The vast open spaces, the fresh air, and the stunning natural scenery all make for a perfect getaway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city life.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things about grassland tourism is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local nomadic tribes. These tribes have a rich culture and history, and it is fascinating to learn about their way of life. I remember staying with a nomadic family for a few days, and they taught me how to milk a cow, make traditional dairy products, and even how to ride a horse. It was an
文旅融合 乡村旅游英文文献
文旅融合乡村旅游英文文献
Rural Tourism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Abstract。
Introduction。
Sigificance of rural tourism for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over, rural tourism can also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can help to create jobs and boost local economi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however,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must be balanced with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conservation efforts to ensur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Role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enhancing the rural tourism experience。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s critical in enhancing the rural tourism experience. The authenticity and uniqueness of rural culture is what attracts tourists to rural areas in the first place. By integrating cultural elements into tourism activities, visitors can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local traditions and lifestyles. Cultural integration can involve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such as
基于CiteSpace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热点与前沿研究
自生态旅游概念于1983年提出后,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 念与“两山”理论之下,生态旅游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 逐渐兴起⑴,生态旅游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战略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生态旅游融合乡村旅游在实现旅游产 业扶贫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2]116o当 前国内研究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略有差异,但都强调生 态旅游的双重效益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一勺O 生态旅游在我国旅游热潮中因本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及其对 旅游行业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受到旅游业者和相关研究者的持 续关注。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发现,有学者从经济视角出发认 为,生态旅游有助于旅游产业的扶贫和发展⑵吧也是影响农 户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闵。在发展生态旅游突出经济优势的
为研究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起点,原因是我国将这一年确
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在国家政策影响下国内对生态旅
游的研究关注度迅速增加,研究成果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
势,尤其是在2006年高质量文献发表数量达到158篇,之
后几年间高质量文献年发表数量也保持在140篇以上。在 波动下降期有关生态旅游的文献数量呈现波动趋势并有所
本文旨在挖掘国内研究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与趋
—41 —
势,并综合考虑了文献的学术性、全面性与价值性等问题。 文献检索利用中国知网平台,文献类别为期刊论文,期刊来 源为“北大核心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在主题搜索 时界定了 “绿色旅游” “环保旅游” “生态旅游”等相关概念, 有研究者表明“生态旅游”内涵与“环保旅游”“绿色旅游”内 涵相似相融‘⑹,考虑文献搜索的全面性,本文以“生态旅
(生态旅游——文献综述)
生态旅游的研究及其现状——文献综述
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首次出现于1965 年, Hetzer 评论旅游活动在发展中国家所造成的冲击,并提出“Ecological Tourism”用以取代传统观光模式,同时开始呼吁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要重视环境的感受,提倡一种对当地文化与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与游客最大满足的旅游活动。当时就生态旅游提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①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
下进行。
②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
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以下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进行前景分析:风景名胜观光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五、考察/探险旅游、观光农业旅游湖泊湿地旅游、山(岳)地旅游、草原旅游、森林旅游
国内外生态旅游现状回顾
⑴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1995年1月8日至19日,中国旅游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96年由武汉市外事局和旅游局共同主持召开了解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研讨会,1999年为生态环境年,全国各省市已向国家申报了一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和景点,如:四川九寨沟、云南迪庆、湖北神农架、甘肃新丝绸之路、长江三峡、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作者:卢学爽王力峰
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10期
卢学爽王力峰
(桂林理工大学,桂林,541004)
摘要:随着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社会的消极影响越发突出,生态旅游逐渐走入大众视线。国内以生态旅游为研究内容不断细致化、深入化,研究方法日渐实证化,但笔者总结出当前生态旅游研究的内容不平衡、体系认证和模型构建模糊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应重视的方向。
关键词: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00-00
Abstract: With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destination environment, the negative social impact of the more prominent, eco-tourism gradually into the public eye. Domestic eco-tourism as content constantly detailed, in-depth, increasing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ent ecotourism research unbalanced system certification and model and obscure, based on eco-touris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生态旅游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出处:
Techera E J, Klein N. The role of law in shark-based eco-tourism: Lessons from Australia[J]. Marine Policy, 2013, 39(1):21-28.
翻译后中文字数:9710
第一部分为译文,第二部分为原文。
默认格式:中文五号宋体,英文五号Times New Roma,行间距1.5倍。
法律在鲨鱼生态旅游中的作用:澳大利亚的经验教训
摘要:海洋旅游为经济,教育,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机遇,但相对于人来说,动物和环境是存在风险的,需要越来越重视法律和政策。鲨鱼生态旅游尤其如此,这可能是这些物种的重要保护工具。澳大利亚长期以来的旅游历史涉及鲨鱼和大白鲨,本文考察了澳大利亚的鲨鱼生态旅游法律和政策,确定了从澳大利亚鲨鱼生态旅游中获得的经验教训,作为确定最佳实践法律战略的第一步,既可以支持旅游行业又确保环境友好。
关键词:澳大利亚环境法,生态旅游,法规,鲨鱼旅游
1.引言
过去二十年来,基于自然的旅游业,包括海洋类和其他物种的发展迅速增长[1]。旅游业可以带来多种好处,包括教育公众,提高对物种及其保护地位的认识[2]。但是,对于有关物种和海洋环境,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3]。适当的法律框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成功举措的案例研究为对其他国家或其他物种可能利用的各种监管方案提供了重要的见解。本文对澳大利亚基于鲨鱼的生态旅游的治理进行了探讨。
许多鲨鱼种类的保护状况日益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包括在国家和国际层面实施法律机制[4]。基于鲨鱼的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保护工具,因为它促成了海洋保护区的娱乐性利用,可以创造替代生计,促进海洋研究,提高公众对特定鲨鱼物种的困境的认识。虽然生物和社会科学家都有一些重要的文献,但是研究这个领域的法律治理研究相对较少[5]。本文探讨了法律在促进鲨鱼生态旅游作为保护工具方面的作用,并强调了澳大利亚方法及其
乡村旅游外文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外文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为主要旅游目的地,以农村风光、民俗文化、乡土风情、农业生态等为旅游资源,以农村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随着人们对自然、环保、健康等需求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一股新兴力量。本文将综述乡村旅游的相关外文文献,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与特点
1. 《乡村旅游的定义与发展》(李光耀,2011)
该文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为主要旅游目的地,以农村风光、民俗文化、乡土风情、农业生态等为旅游资源,以农村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特点是文化性、生态性、休闲性,具有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农业生态等多方面的旅游资源。
2. 《乡村旅游的定义、特点与发展趋势》(王秋菊,2016)
该文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为主要旅游目的地,以农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以农村文化、民俗、风情等为旅游内容,以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旅游等多种需求为目的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特点是多元化、生态化、文化化、个性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农村生态、人文风情等多方面的旅游资源。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王璐,2015)
该文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产品单一、开发不成熟、服务质量不高等。同时,乡村旅游也面临着市场需
求的不断变化、政策环境的不稳定等挑战。因此,要加强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外文翻译文献
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外文翻译文献
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外文翻译文献
Rural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urism is a popular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author reviews three diverse books that study tourism from various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economic, sociological,
psychological,and anthropological.Ryan’s book is multidisciplinary in approach and covers all major topics of tourism;tourist experience;and marketing.Michal Smith details the negative affe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Finally,Valene Smith’s book presents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that document cultural changes caused by tourism development. Despite their different focuses, all three books agree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its benefits and costs and that changes to the destination areas are inevitable. Careful planning and marketing can lessen the harmful effe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e Journal 31.4457-465457©1993 (Dec)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Ecotoufism in the Small Island Caribbean
Weave~ David B., Prof. Dl:, UniversiO, of Regina, Luther College, Regina,
Saskatchewan $4S OA2, Canada
ABSTRACT: Ecotourism-related strategies can serve to enhance the tourism
industries of small Caribbean islands, which are presently dominated by a 3S (sea,
sand, sun) product. In the first place, the principles of Alternative Tourism can be
applied to 3S tourism in order to minimiz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Secondly,
diversionary ecotourism opportunities can be promoted to diversify the tourism
product, thus providing a nature-oriented alternative to resort-based tourists. Thirdly,
regional ecotourism, catering to ecotourists, can be fostered in mountainous interiors,
peripheral islands, undeveloped coastlines, rural agricultural areas and in offshore
reefs. A fourth strategy, exemplified by Dominica, entails a comprehensive
ecotourism approach for destinations in which 3S tourism is undesired or unsuited.
Introdactien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 has attract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interest among both academics and non-academics since the term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mid-1980s (see for example Boo t990; Goriup 1991; Lindberg 1991; Nelson, Butler and Wall 1993; Whelan 1991; Ziffer 1989). In a frequently cited definition, Ceballos-Lascurain (1988) characterizes ecotourism as
Tourism that involves travelling to relatively undisturbed
or uncontaminated natural areas with the specific object of
studying, admiring and enjoying the scenery and its wild
plants and animals, as well as any existing cultural aspects
(both past and present) found in these areas.
While this definition is useful in str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orientation of ecotourism, it is clear that the term has also come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 f characteristics which collectively define an "alternative tourism" (AT) paradigm (Dernoi 1981; Krippendorf 1987; Singh, Theuns and Go 1989). This paradigm has emerged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mass tourism" (CMT), which has been criticized as an often inappropriate form of tourism, especially for smaller destinations. CMT characteristics, outlined and contrasted in Tab 1 with the AT model, tend to appear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s of a destination's cycle of evolution (Butler 1980; Christaller 1963; Stansfield 1978). With respect to accommodations, attractions, market and economic impact, the argument can be made that ecotourism and AT are merely other names for the early "exploration" stage of the resort cycle, when relatively unspoiled areas are opened up to further tourist incursions by a few pioneer travellers. However, as pointed out by Weaver (1991), what distinguishes this "circumstantial" AT from "deliberate" AT is the lack of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which attempt to ensure that the activity is maintained at environmentally,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 sustainable levels. "Deliberate" ecotourism,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very" much associated with intentions of identifying and working within the carrying capacities of a particular area, and o f discouraging the emergence of a CM T product where it is deeme d to be undesirable or inappropriate.
The recent proliferation of ecotourism case studies, based largely in the underdeveloped world, is not surprising in light of deliberate ecotourism's status as the fastest growing form o f tourism (Whelan 1991). For example, Dearden (1989) and Zurick (1992) examined the p h e n o m e n o n of mountain trekking in Nepal and northern Thailand respectively, while Boo (1990), and Fennell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