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教案资料讲解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见梁襄王》这篇文章。
(2)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3)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和他的政治主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内容。
(2)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文章进行逐句解析,理解孟子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传承儒家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孟子见梁襄王》的文章内容。
(2)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和他的政治主张。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文本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句式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章内容。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堂分享。
4. 文本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句解析,理解孟子的观点。
(2)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孟子观点的合理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
2. 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3. 选取一个与孟子观点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情况的评价。
2.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价。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1)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古代法庭的场景。
(2)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孟子的辩论技巧。
2.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题目:一、《孟子见梁襄王》学习要点(一)简介《孟子见梁襄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全书261章中的一章。
梁襄王即战国时的魏襄王(因魏国迁都大梁,即今河南开封,所以别称“梁”),他是魏惠王的儿子。
战国时。
社会矛盾激烈,战争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民困苦“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至此时者也。
”孟子为宣传仁政主张,到魏国见梁惠王(联系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此后又见梁襄王(继梁惠王而成为国君),而梁襄王庸碌,更易走上贪得土地而好战之路,孟子于是针对性很强地提出了“不嗜杀人者”能得百姓归附而统一天下。
本文则是孟子见梁襄王之后,出来对人谈起他对梁襄王的印象以及他与梁襄王谈话的内容,表现了孟子一贯的民本思想和仁政主张。
(二)课文内容1、内容结构课文是孟子见梁襄王后发表的一段话,根据表述思路,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谈对梁襄王的印象。
可以看出孟子是很善于观察人的,以便有针对地发表言论,而梁襄王则是远望不像个国君,没有气度,没有内在的东西而显现于外表的精神风貌;就是接近了也见不出什么可敬畏的仪容。
而下文所说的他的问话也可看他却是个贪得少谋志大才疏的庸碌之人。
第二层(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由梁襄王的突然发问“天下恶乎定”,孟子结合当时的形势。
孟子则简捷地回答:“定于一”,这也是梁襄王愿意听的想做到的事,于是他问“孰能一之”,孟子便依据当时国君已做的、正在做的和想要做的发动战争之事,针对性很强地摆出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观点,这也是孟子仁政(王道)主张的具体体现。
第三层(到文末):说明不嗜杀人者得百姓归附而统一天下。
由于梁襄王问“孰能与之”,孟子便抓住机会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及时雨救活旱灾干枯禾苗为喻说明救民保民则得民归附。
接着又尖锐地点明当今的君主没有“不嗜杀人者”,而百姓盼望“不嗜杀人者”而归附他。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教案标题:孟子见梁惠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孟子见梁惠王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劝诫和教导。
3. 探讨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孟子见梁惠王的目的和意义。
2.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教导。
3. 探讨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1. 理解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2.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劝诫和教导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 孟子见梁惠王的原文及相关注释。
2. 学生课本和笔记。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孟子见梁惠王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孟子见梁惠王的目的和意义。
主体:1.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劝诫和教导。
a.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政治批评,如他对梁惠王暴政的指责。
b. 探讨孟子对梁惠王的道德教导,如他对仁义道德的强调。
2. 探讨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a. 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王道”观念,即君主应该以仁义为基础来治理国家。
b. 分析孟子的“天命”观念,即君主应该遵循天命,以保持合法性和稳定性。
c. 讨论孟子的“民主”观念,即君主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和需求。
总结:1. 总结孟子见梁惠王的目的和意义。
2. 强调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对后世的影响。
拓展活动: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探讨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与现代政治的联系。
2. 鼓励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孟子见梁惠王的理解和观点。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
2. 学生撰写的短文。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孟子的其他著作,深入了解他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2. 探究其他古代中国哲学家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行比较和对比。
孟子见梁惠王_
思考题:
1、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 什么样的问题? 核心是什么?
利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一句话就栩栩如生地 刻画了一个人
重利。 直 2、从梁惠王的问 率 话中可看出他是一 个怎样的人君呢?
3仁是蕴藏在内 、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 的,义是发之 良药?
于外的
先破后立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语录体 著有《孟子》一书,属 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孟 子》与 《论语》《大学》《中庸》 合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 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 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 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 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 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 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 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 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 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2.善于铺排
重难点探究:
孟子的义利观究竟是怎样的?我们 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他的义利观? 人有不为 “重义”只是以义为上、 也,而后 可以有为。 先义后利、以义求利,
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
既然梁惠王只知言利,孟子还向他 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 有着怎样的个性?
答案: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 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 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探讨1: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
会失败?
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 历史的原因。可以说,不是孟子的失败,而 是历史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哀。正因为历史 没有选择孟子,所以战国才会如此硝烟弥漫, 人民才会困顿不堪。历史没有选择孟子,但 是我们这个世界还是需要孟子。
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教案设计意图
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教案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孟子》三章,具体包括《梁惠王上》、《公孙丑上》和《滕文公上》三个章节。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孟子的仁政、民本、道德修养等思想展开,通过讲述孟子与各国君王的对话,揭示孟子倡导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政治理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孟子》三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观点。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对古文词汇、句式的理解。
3. 引导学生领略孟子的道德人格魅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文词汇、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孟子仁政、民本、道德修养等思想观念的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孟子》译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如一个关于道德修养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孟子思想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详细讲解《孟子》三章的原文、译文,分析孟子的主要观点。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孟子》三章2. 主要观点:仁政、民本、道德修养3. 重点词汇、句式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概括《孟子》三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民本思想的看法。
答案:(1)《孟子》三章主要讲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道德修养等思想。
(2)略。
(3)When you are on the right path, you will have many helpers; when you are on the wrong path, you will have few helper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六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资料
《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资料文化背景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致力于武力征伐,醉心于霸业,孟子倡导“仁政”“王道”之说,曾到过梁(即魏)、齐、宋、滕、鲁等国家,游说过齐宣王、梁惠王等,但他的学说始终没有获得施行的机会。
《孟子》由孟子及其门人合著,今存七篇,每篇分上、下。
篇名和《论语》相似,都是摘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作为篇名。
孔子将“仁”作为人的最高道德规范,但他没有说明人为什么要行“仁”,孟子的“性善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为人,人生来就和禽兽相区别的地方,是人的天性中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即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德的萌芽。
本然地、充分地发展这些萌芽,足可以保有天下;而如果不发展它们,则可能连父母都不能奉养。
就这样,孟子从界定“人”的特质出发,强调了勉力行“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政治学说方面,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思想。
“仁政”“王道”的核心是保民、爱民,具体做法是:制定百姓的产业,并实行低赋税的政策,使百姓得以衣食无忧,上可供奉父母,下可养护妻儿;对百姓重在教化,使具备孝悌之德,而尽量少动用刑罚。
孟子认为,推行“仁政”“王道”对于君主来说并不难,只要把他们本性中“仁”的因素加以发展、推广即可,即“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公孙丑上》)。
后世封建王朝从汉朝开始以儒家思想立国,虽然“仁政”思想并未真正实现,但不可否认它对在位者总是一种警醒,并且是士人批评时政的重要的理论武器。
孟子倡导“仁政”,是和他的民本思想紧密相联的。
他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民”之所以“贵”,是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民心者也会失去天下。
由民贵君轻思想更进一步,孟子指出,像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君,是“残贼之人”,是“一夫”,臣子诛杀他们,不算犯上作乱的“弑君”。
孟子见梁惠王 教案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教案标题:孟子见梁惠王教学目标:1. 了解孟子与梁惠王的相遇及对话背景;2. 分析孟子与梁惠王的思想观点和争论内容;3. 掌握孟子的仁政思想,并理解其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思想观点;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思想观点;2. 学生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文本;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内容吗?他们之间的争论是关于什么的?讲解(15分钟)1. 分析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思想观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2. 重点讲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仁爱、仁政、民生、民主等概念;3. 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国家治理有何重要性?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争论内容;2.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和国家治理有何启示?延伸拓展(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的其他思想观点;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观后感,包括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2.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完成观后感的撰写,并在下节课上交;2.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孟子的其他思想观点,可以自主搜索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思想观点,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孟子见梁惠王》1
沐经典之风,树高德之人——《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孟子文章的思想有基本的理解和认知,对孟子风格和手法也有比较深度的掌握,具备了经典释义、经典评价和运用经典的基本能力。
学生能通过诵读经典,进一步理解孟子思想,并阐发在新时代下的意义,解决纷争。
二、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先”“后”和掌握句式“何以……”。
2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体会文本中体现的儒家“仁政”观。
3进一步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
4评价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在新时代下运用孟子“义利”观解决纷争。
三、教学重点:1评价孟子的“义利”观,阐述在新时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运用孟子的“义利”观,解决时代纷争。
四、教学难点:运用孟子的“义利”观或“仁政”思想,解决时代纷争。
五、教学方法:诵读和讨论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书香轻拂沁心灵,诗行轻滑渗血液。
在现实中迷惘了怎么办?在喧嚣中沉沦了怎么办?遇到争端了怎么办?——读经典一、导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他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提出“性善论”的主张。
2他反对不义的战争,反对“霸道”,主张施行保民而王的“王道”。
3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
4他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为“仁政”,其思想对后世有深刻影响。
5记录他言论的书,被奉为经典,他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他被称为“亚圣”。
他就是孟子,他是2021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继孔子后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仁政”观点,不但在当时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在今天孟子的思想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学习《孟子见梁惠王》一文,让我们读经典,释经典,品经典,用经典。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导入以悬念式设计,让学生通过逐层深入,了解孟子)板书题目。
二、读经典: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诵读经典(全班齐读和经典领读结合)(设计读是为了理清字词,也是为了理解经典的需要)注意字词读音和意义乘hèng:古代一辆战车为一乘。
孟子见梁惠王 精品教案
孟子见梁惠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
2.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句子并体会大意。
3.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思想。
4.发现孟子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言,导入新课。
1.出示名言:梁惠王章句上之一、二中的名言“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2.对照名言,谈谈梁惠王章句上之一、二对你的启发。
3.板书课题:梁惠王章句上之三、之四。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老师范读,学生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请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找出读错的字词和断句错误的地方。
3.第三遍,全体学生齐读,找出文中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通过以上三种诵读法,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使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4.学生交流文章关键字句的含义
5.出示《孟子》中《梁惠王章句上之三》《梁惠王章句上之四》的简单翻译,学生整体理解文意。
6.再读一读、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示?
7.同学交流,教师指导:
1 / 2
三、展示提高。
1.指名学生配乐读
2.学生个人诵读展示。
(配乐)
3.集体诵读(配乐)。
2 / 2。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孟子见梁惠王教案3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对文章的翻译;
2.小组展示:每一小组先派一个人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4.分组进行辩论赛
3.小组合作,进行知识点分享,实现知识点整合.用实例印证,加深理解,同时对所学过的文章名句进行回忆,复习。
4.知识点的提升,让学生明确孟子“利义”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主要思想
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义’而已矣。”
背景资料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阶级分化激烈的时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统治阶级的虐政之下,“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提出了“仁政”的主张,认为统治者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以“仁”施政,争取民心。孟子倡导“仁政”,其核心是保民、爱民,具体做法是:规定百姓的产业,并实行低赋税政策,使百姓衣食无忧,上可供养父母,下可养护妻儿;对百姓重在教化,使具备孝悌之德,而尽量少用刑罚。孟子认为,推行“仁政”并不难,只要把他们本性中“仁”的因素加以发展、推广即可。
在孔孟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追求,使行动失去准绳。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五、能力提升,思想碰撞
1.思想碰撞:现代生活中应如何对待义与利?
正方:先利后义 反方:先义后利
明确: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分组,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辩论,加深学生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理解。
1.民本思想
2.仁政学说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2.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动的比喻说理方式。2、通假字及其他实词。
二.本文短小易读,加之前面学习对孟子思想及文风已有了解,重点引导自读、讨论,适当拓展,加深体会。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讨论理解:
1、黄仁宇说孟子是不拘礼仪的,本文能看出吗?
文章开头,孟子说梁襄王不似人君,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为什么还要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孟子怎样说理的?
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描写充分,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引申讨论:当今世界,美国能独霸天下吗?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孟子见梁惠王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孟子见梁惠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自主翻译文章2、能力目标:分析文章层次,梳理文章脉络3、情感目标:了解孟子的义利观,培养积极健康的义利观重点和难点:1、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
2、难点:讨论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问答、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思是说君子讲求的是道义,小人讲求的是利益。
“义”与“利”看似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其实处理好了两者关系,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物质生活相对发达的今天,当两者发生碰撞的时候,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确实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今天我们就从《孟子见梁惠王》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民本思想”,主张德治。
三、自主学习(一)、抽学生朗读文章并正音庶(shù )人万乘(shèng) 弑(shì)其君不夺不餍(yàn)(二)、全班齐读突破重点字、词、句1、自读文章,把握文章字、词、句,划记不懂之处。
(检查预习)2、抽学生回答①亦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句首助词,无义亦有“仁义”而已矣副词,但、只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副词,也②上下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③弑其君(子杀父,臣杀君,曰弑)④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的意动用法)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⑥不夺不餍(餍:满足)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回答4、自主学习小检测:课文翻译(抽学生上黑板板演,师生订正)①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②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③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四、合作探讨(学生小组讨论,并自由回答)1、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核心是什么?利2、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本文思路是什么?请分析。
孟子见梁襄王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高三上册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孟子的治世精神。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进一步体会孟子生动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化解1.背景知识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
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
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3.犀利特点在文中的体现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不嗜杀人者也”。
这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
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
孟子的言词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犀利了。
4.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梁襄王的话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自己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是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以严密的逻辑联系,用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
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
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提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孟子见梁襄王》公开课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的经典片段;(2)了解孟子及其思想,理解孟子见梁襄王的历史背景;(3)分析并解读文言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点;(3)学会从历史背景出发,全面分析文本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仁政、民本思想的伟大;(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爱国情怀;(3)学会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1. 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情节及意义;2. 孟子仁政、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把握;3.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2. 孟子思想的深入理解,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3. 人物描写、对话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2)讲述孟子见梁襄王的历史背景;(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孟子思想;(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内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文本要点。
4. 深入分析:(1)分析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情节,理解其意义;(2)探讨孟子仁政、民本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3)分析人物描写、对话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要点;(2)强调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经典片段;2. 写一篇关于孟子仁政、民本思想的心得体会;3. 选择一篇与孟子思想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情节和孟子思想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否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思维活跃度等。
高二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孟子见梁惠王 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得法译文,了解儒家学说基本思想,理解文中“仁”“义”较重要概念,并能有较为深广的体会。
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为本单元儒道两家学术影响及其互补性整体认识奠定一定基础。
结合本校悠久历史中涉及仁义内容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素养的熏陶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得法译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儒家基本思想及传承与发展的一定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对一些字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落实。
【教学方法】指导学习法、落实字词法、前后联系法、相同句式推断译文法、标注法、自主和合作学习法、多媒体助学法等。
【教学步骤】一、以学生所学《论语》(要求用一个字概括孔子思想核心[“仁”])导入学习。
二、引入、简介继承发展孔子学术思想的孟子。
(利用课件)三、学生在初步预习的基础上再次通读(齐读)课文。
四、教者点评指导,或行课文范读。
五、学生在前基础上又齐读课文。
六、学生在已初步预习的基础上运用教者曾经教给的方法依据注释动口出声译文,并标注好译文中遇到阻碍处。
七、发动学生小组内交流刚才译文时遇阻碍问题,通过合作方式尽量消除一些阻碍,解决一些问题(要求动笔勾写,竭记重点[词语],仍解决不了的留待教师帮助解决)。
八、学生小组发言人在班上交流(可简略反馈合作学习状况),着重就尚未能理解解决的译文问题当堂质疑。
九、教者释疑(也可适当据情况发动[别组]学生帮助释疑),并借机(适当借助课件)再示范,指导学生落实字词,且教给据相同句式推断译文法(课件提供句实践)。
1组:不远千里万乘之国后义而先利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2组:亦(句首语气词,无义)将有以利吾国乎亦(但,只)有“仁义”而已矣王亦(?[但,只])曰“仁义”而已矣3组: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何以利吾国?何以利吾家?何以利吾身?十、启迪、发动学生探究课文主要思想,并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者点评引示后课件放出)可明确:(主要思想)行仁政人生的追求应是义而不是利先义后利——先利后利会祸患无穷(孟子的义利观)十一、结合本校悠久历史中涉及仁义内容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提升素养的熏陶教育(可附含孟子的义利观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最新深圳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高二 《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相关文学常识;2、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3、比较阅读相关材料,探讨孟子的“义利观”,辨析孔子、孟子、荀子“义利观”的异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探讨相关理念。
教学难点:“义利观”的探讨、辨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末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二、文学常识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动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被称为“亚圣”。
2、《孟子》: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之后“退而与万章之徒,著《孟子》七篇”。
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3、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三、自学探讨1、指名朗读。
2、正音:3、齐读课文。
4、合作学习:结合注释、工具书翻译课文;完成学案。
5、展示合作学习成果(1)字词句: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案;(2)翻译课文:当堂口译;(3)孟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6、齐读课文。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题目:一、《孟子见梁襄王》学习要点(一)简介《孟子见梁襄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全书261章中的一章。
梁襄王即战国时的魏襄王(因魏国迁都大梁,即今河南开封,所以别称“梁”),他是魏惠王的儿子。
战国时。
社会矛盾激烈,战争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民困苦“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至此时者也。
”孟子为宣传仁政主张,到魏国见梁惠王(联系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此后又见梁襄王(继梁惠王而成为国君),而梁襄王庸碌,更易走上贪得土地而好战之路,孟子于是针对性很强地提出了“不嗜杀人者”能得百姓归附而统一天下。
本文则是孟子见梁襄王之后,出来对人谈起他对梁襄王的印象以及他与梁襄王谈话的内容,表现了孟子一贯的民本思想和仁政主张。
(二)课文内容1、内容结构课文是孟子见梁襄王后发表的一段话,根据表述思路,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谈对梁襄王的印象。
可以看出孟子是很善于观察人的,以便有针对地发表言论,而梁襄王则是远望不像个国君,没有气度,没有内在的东西而显现于外表的精神风貌;就是接近了也见不出什么可敬畏的仪容。
而下文所说的他的问话也可看他却是个贪得少谋志大才疏的庸碌之人。
第二层(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由梁襄王的突然发问“天下恶乎定”,孟子结合当时的形势。
孟子则简捷地回答:“定于一”,这也是梁襄王愿意听的想做到的事,于是他问“孰能一之”,孟子便依据当时国君已做的、正在做的和想要做的发动战争之事,针对性很强地摆出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观点,这也是孟子仁政(王道)主张的具体体现。
第三层(到文末):说明不嗜杀人者得百姓归附而统一天下。
由于梁襄王问“孰能与之”,孟子便抓住机会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及时雨救活旱灾干枯禾苗为喻说明救民保民则得民归附。
接着又尖锐地点明当今的君主没有“不嗜杀人者”,而百姓盼望“不嗜杀人者”而归附他。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选修《孟子见梁惠王》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4)(1)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 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 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 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
斩:被斩首。 剖:被剖心。胣tuō:被车裂。靡:
同“糜”,腐烂。 道:这里指规矩、准绳。
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聪明人,有 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圣人,有不替大盗 防守财物的吗?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龙逢 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车裂,子胥被抛尸 江中任其腐烂。即使像这四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 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因而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 “做强盗也有规矩吗?”
为:为了。 胠qū:打开。 箧qiè:箱子。 探:掏。 囊:口 袋。 发:打开。 匮guì:“柜”。 为:做。 摄:打结, 收紧。 缄jiān、縢téng:绳索。 扃jiōng:插闩shuān 。鐍 jué:琐钥。 揭:举,扛着。 乡:通“向”,先前。
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 范准备,必定要收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就是 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作法。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 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绳结、 插闩与锁钥不够坚固哩。既然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 聪明作法,不就是为大盗作好了积聚财物的准备吗?
孟 子 见 梁 惠 王
教学目标
1.认识庄子对儒家仁义的虚伪和当时社会的 黑暗的揭露和批评。 2.了解庄子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 原始的政治主张,同时了解庄子社会观和政治 观的消极面。 3.把握文中疑难词语。
教学难点
儒道的对峙和互补。
第一课时
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山东邹城人,名轲, 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 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 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 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 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 其“孟母三迁”、“孟母断 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游金萍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
2、体会《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中体现的儒家的“仁政”的观
点。
3、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
4、积累有关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5、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同于教学目标3和5.
教学难点:
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0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观点,并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0年后的今天,这些先贤圣哲的思想不但在高考试卷上占了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重温经典,学习《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了解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17页。
板书课题
二、介绍教学目标。
三、既是文化经典,我们既要了解它,读懂它,更要明白它的深邃的思想及其影响,所以,我拟采用“知”“读”“悟”“评”这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教学。
四、一知。
文化经典来自先贤圣哲,我们在学习它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既要知他的生平,又要知它的思想。
(一)知生平。
(二)知思想。
四、刚才我们了解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明白了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那么是仁,实行仁会给统治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读。
(一)读准字音
叟()庶()人万乘( )
弑()其君不夺不餍()
(二)读懂文意
重点字词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
②亦有仁义而已矣亦:但,只。
③上下交征利。
交争利:互相求取利益。
④弑其君弑: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⑤苟为后义后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
先。
名词意动用法。
⑥不夺不餍餍:满足。
成语和格言:不远千里上下交征利
文言句式:①何以利吾国?②何以利吾家?③何以利吾身?
“何以”介词宾语前置句。
请一学生朗读,点评。
学生齐读,读出孟子的语言的滔滔气势。
五、悟。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孟子要推行他的思想,就得不停地在各诸侯国之间奔走、游说。
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统治者接受他的观点呢。
那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与统治者讨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并且还得注意讲话的方式。
提问:当时,统治者对什么最感兴趣?
学生回答。
(师)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悟。
(一)悟思想。
问题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义利观)
问题2:本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义利观?依据何在?
人生的追求应是义而不是利。
先义后利先利后利会祸患无穷。
先义后利实至名归。
教师总结:从这篇文章来看,我们明确文章主旨,须学会归纳:①抓住句意②逐层归纳③确立观点
六、评。
讲到这里,我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已基本完成。
可是2000多年了,孟老先生的思想一直还在熠熠闪光,特别是他的先义后利的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孟子观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评价。
问题:孟子的义利观有何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现实评价。
七.课外延伸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②“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上》)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的异同及体现的儒家思想,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