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服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雷云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6e4a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3.png)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茶艺知识与鉴赏》教材第三章“茶叶的种类与鉴赏”,详细内容涉及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茶叶的性状、产区、制作工艺以及品鉴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六大类茶叶的基本特征,掌握茶叶的品鉴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提高茶叶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品鉴方法。
教学重点:六大类茶叶的特征、茶叶的品鉴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样品、茶具、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茶叶品鉴表、茶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茶叶样品,引导学生思考茶叶的种类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六大类茶叶的性状、产区、制作工艺;b. 讲解茶叶的品鉴方法,强调观色、闻香、品味的重要性;3. 实践操作:a. 分组进行茶叶品鉴实践,每组品鉴两种茶叶;b. 学生根据品鉴表记录茶叶的观色、闻香、品味特点;4. 例题讲解:a. 展示一款绿茶,讲解其制作工艺和品鉴方法;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品鉴,加深对绿茶的认识;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款红茶的品鉴,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茶叶的种类与鉴赏a. 绿茶b. 红茶c. 乌龙茶d. 白茶e. 黄茶f. 黑茶2. 茶叶品鉴方法:观色、闻香、品味七、作业设计a. 龙井茶b. 金骏眉红茶2. 答案:a. 龙井茶:外观扁平光滑,色泽嫩绿,香气清雅,味道鲜爽;b. 金骏眉红茶:外观细小紧结,色泽乌黑,香气馥郁,味道甘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茶叶品鉴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茶叶的观色、闻香、品味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茶叶品种,提高茶叶鉴赏能力,关注茶文化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茶叶品鉴方法的掌握;2. 实践操作中学生的操作技巧;3. 课后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茶叶鉴赏能力。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品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品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1bb44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7.png)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品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茶艺教程》第三章节“茶冲泡与品鉴”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四大类茶冲泡方法,以及品茶基本技巧和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大类茶冲泡方法。
2. 培养学生品茶基本技巧和礼仪。
3. 提高学生对茶文化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种类繁多,冲泡方法各异,学生难以一次性掌握。
教学重点:四大类茶冲泡方法和品茶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茶具、热水壶、计时器、品茗杯等。
学具:笔记本、笔、品茗杯、茶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为学生展示一场茶艺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茶艺魅力。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四大类茶特点和冲泡方法。
(2)讲解品茶基本技巧和礼仪。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绿茶为例,详细讲解冲泡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冲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冲泡心得,讨论遇到问题。
7. 课堂展示(10分钟)各小组进行茶艺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四大类茶冲泡方法。
2. 品茶基本技巧和礼仪。
3. 绿茶冲泡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2. 作业题目:设计一场茶艺表演,包括茶品选择、冲泡方法、表演流程等。
答案: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意设计茶艺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四大类茶冲泡方法和品茶技巧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茶艺比赛,提高实践能力;组织茶艺讲座,加深学生对茶文化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小组讨论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学生对茶艺产生浓厚兴趣,我将精心设计一场实践情景引入。
我会选择一场具有代表性茶艺表演,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茶艺雅致和韵味。
在这一过程中,我会着重关注学生情绪反应和参与程度,适时引导他们关注茶艺细节和美感。
茶艺教案综合实践课程
![茶艺教案综合实践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c723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c.png)
一、课程名称茶艺综合实践课程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及茶的种类、产地、特点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茶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习茶艺的基本操作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中国茶文化概述2. 茶的种类及特点3. 茶具的认识与使用4. 茶艺的基本操作技巧5. 茶艺表演与礼仪6. 茶与健康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述茶文化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茶艺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和看法。
(二)中国茶文化概述1. 教师讲解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及茶的种类。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茶文化在各个朝代的演变。
(三)茶的种类及特点1. 教师介绍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茶类的基本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品尝,区分不同茶类的口感和香气。
(四)茶具的认识与使用1. 教师讲解茶具的种类、材质、用途等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茶具的认识与使用实践。
(五)茶艺的基本操作技巧1. 教师演示泡茶的基本步骤,包括洗茶、注水、出汤、品茶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泡茶的基本技巧,并进行实践。
(六)茶艺表演与礼仪1. 教师讲解茶艺表演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茶艺表演,展示所学茶艺。
(七)茶与健康1. 教师讲解茶叶的营养成分及茶对人体的益处。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茶与健康关系的认识。
五、课程评价1. 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茶艺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茶艺表演中的表现。
4. 学生对茶与健康关系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教学内容应丰富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茶艺。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茶艺》优秀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茶艺》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dc4fba50e2524de4187e26.png)
山东科技版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茶艺》教学设计一、主题内容分析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
是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我们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可现在的青少年又很少与茶接触,有必要在学校里进行发扬民族优秀的茶文化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茶,喜欢茶。
因此,编创了茶艺教材,开设了茶艺课。
在茶艺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实践。
在茶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学上的点滴细节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到位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对茶叶等方面的探究,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冲泡茶叶的方法,体会劳动的快乐,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我国茶文化的了解。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一种适合激发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茶艺”这一主题以“茶”为载体,通过识茶、泡茶等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习,培养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慧潜能。
活动1 走进茶艺一、教材分析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国家。
走进茶艺,加深对茶的了解,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可是在世界上有许多茶文化,这些茶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有些相近,通过这篇研究,我们将了解茶作为一种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职茶艺服务课程教学设计初探——融入中华茶文化精神“和”
![中职茶艺服务课程教学设计初探——融入中华茶文化精神“和”](https://img.taocdn.com/s3/m/34da4c4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e.png)
中职茶艺服务课程教学设计初探①———融入中华茶文化精神“和”欧至娜(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广西梧州543200)[摘要]和,天下之大道,茶,大道之载体。
通过中华茶文化精神“和”的内涵的阐述,以中华茶文化精神“和”为载体,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华茶文化精神“和”如何融入中职茶艺服务课程教学设计。
进而从“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小结”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让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掌握中华茶文化精神“和”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养成以“和”为精神实质和追求境界的茶文化信仰,并在日常生活中将“和”作为行为准则和追求目标,践行“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职茶艺课;教学设计;茶文化精神“和”[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26-0058-02一、中华茶文化精神“和”的内涵和,天下之大道,茶,大道之载体。
“和”,指不同事物或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和”精神的实质贯穿始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对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茶,作为物化和文化的产物,以中华茶文化精神“和”为载体,通过茶事活动,以茶修身,致清导和,以茶为礼,构建“和谐”。
中华茶文化精神“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追求目标上有着共同的理想,传递给中职学生优秀的茶文化精神“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融合起来。
二、中华茶文化精神“和”融入教学分析(一)编写中职茶艺课程校本教材,精细教学内容本校旅游专业茶艺课授课内容以《茶艺服务与技巧》作为基础教材,结合《轻松茶艺全书》和《茶艺师》丛书,在茶艺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时,将茶文化精神“和”进行构建,融入茶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华茶文化历史、轻松鉴茶(茶叶的基础知识)、轻松泡茶(六大茶类冲泡技艺与表演)、轻松选茶具、轻松茶礼仪五个项目。
其中,在理论教学上,着重在“中华茶文化历史”“轻松鉴茶(茶叶的基础知识)”“轻松选茶具”三个项目的内容中,增加茶文化精神“和”的内涵传递;在实操教学上,“轻松泡茶”和“轻松茶礼仪”教学过程中传递“和”精神的包容,让学生领会茶文化精神“和”内涵。
茶艺课程教案
![茶艺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1c74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3.png)
茶艺课程教案一、教学设计1.课程设计的理念在教学中,以茶艺师及水吧服务工作过程为导向序化教学内容,串行整合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学中做并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能力。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课程设计的思路(1)教学做一体: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组建双师队伍;强调学生分组分工与自主学习,交流研讨与课堂讨论。
(2)注重课程内容重构与实际运作。
结合茶艺师考证的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利用校内校外基地,紧靠各种赛事,由易到难,最大限度实现教学做一体。
3.课程设计的步骤(1)以茶艺师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茶艺的传统与时尚、实用与内涵结合,形成新的工作任务和新的工作领域。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生命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追求,茶因此成为了人们健康生活方式伴侣的首选,茶产业也因此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茶服务业发展,全国大中城市茶馆业、茶叶市场发展迅速,对茶艺、茶叶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
茶的发现、利用几乎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一样久远,茶文化形成的历史已经很长,茶叶的物质性和文化性、技术性、艺术性,是通过茶艺师的工作来表现的,这是茶艺与一般的服务业不同的地方。
它应该是既传统又时尚、既实用又有内涵。
(2)通过具体的茶艺工作过程开始融入到专业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再提升到高层次的具体茶艺工作过程中,不断到加强和提高茶艺师的职业能力。
课程的内容设计、构架上,从茶艺师具体的工作开始,把茶的历史、茶的发现、利用等文化融入其中,通过对茶叶专业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表达,包括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茶叶保健运用、茶艺技术构成要素、民族文化及茶艺礼节等内容,进行茶艺学习与体验、实践,再回到茶艺师的工作当中,把人们利用茶的相关特性、茶的内涵、礼仪及文化表现出来,把茶的物质性,技术性,艺术性、茶道精神性的融合在一起,提升到高层次的具体茶艺工作过程中,从而得到了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茶艺课程教案设计完整茶艺教学设计一等奖(1)
![茶艺课程教案设计完整茶艺教学设计一等奖(1)](https://img.taocdn.com/s3/m/d4aadb2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2.png)
茶艺课程教案设计完整茶艺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茶艺知识与技能》教材第四章“泡茶技艺与茶艺表演”,详细内容包括茶的种类、泡茶用水、茶具选用、泡茶手法、茶艺表演的基本步骤及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茶叶的特点及泡茶用水、茶具的选用原则,提高学生的泡茶技艺。
2. 培养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茶艺表演,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泡茶手法的熟练运用和茶艺表演的编排。
教学重点:茶叶种类、泡茶用水、茶具选用、茶艺表演的基本步骤及礼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茶具、泡茶用水、茶艺表演视频、PPT。
学具:笔记本、笔、茶叶、茶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茶艺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茶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茶叶的种类、特点及泡茶用水、茶具选用原则。
(2)讲解泡茶手法及茶艺表演的基本步骤。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茶叶进行泡茶实践。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泡茶手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茶艺表演的基本步骤及礼仪。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编排茶艺表演,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茶叶种类及特点2. 泡茶用水、茶具选用原则3. 泡茶手法4. 茶艺表演基本步骤及礼仪七、作业设计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编排一段茶艺表演,录制视频。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茶艺比赛,提高实践能力。
(2)开展茶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泡茶手法的熟练运用2. 茶艺表演的编排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践一、泡茶手法的熟练运用泡茶手法是茶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正确的泡茶手法不仅能保证茶叶的口感和营养成分,还能体现泡茶者的素养和审美。
1. 茶叶投放:根据茶叶种类和泡茶器具,掌握适量的茶叶投放量。
2. 泡茶用水:选用适合泡茶的水质,如山泉水、纯净水等,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下载 [完整版]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下载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ddd4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d.png)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茶艺知识与技能》教材第五章“茶的品鉴与鉴赏”,详细内容涉及茶的色泽、香气、口感、形态等方面的品鉴技巧,重点解析绿茶、红茶、乌龙茶三大类茶的品鉴要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茶叶品鉴的基本技巧,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茶叶,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品尝、分析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叶品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不同茶叶的香气和口感的辨识。
教学重点:绿茶、红茶、乌龙茶三大类茶的品鉴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茶叶样品(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具、热水壶、计时器等。
学生准备:品茗杯、茶荷、茶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茶艺历史典故,引发学生对茶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茶叶的基本分类及特点;b. 讲解茶叶品鉴的四大要素:色泽、香气、口感、形态;c. 详细解析绿茶、红茶、乌龙茶三大类茶的品鉴要领。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茶叶样品;b. 学生按照品鉴要领,品尝茶叶,记录感受;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以一款绿茶为例,讲解品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其色泽、香气、口感、形态等特点。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品鉴一款红茶,并与同学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茶叶品鉴四大要素:色泽、香气、口感、形态2. 绿茶、红茶、乌龙茶品鉴要领a. 绿茶:清香、色泽翠绿、口感鲜爽、形态匀整;b. 红茶:醇厚、色泽红亮、口感甘甜、形态紧结;c. 乌龙茶:浓郁、色泽黄绿、口感回甘、形态卷曲。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品鉴报告模板(包含色泽、香气、口感、形态等方面的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茶艺文化;b. 组织茶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茶叶品鉴技巧的掌握,特别是不同茶叶的香气和口感的辨识。
茶艺与服务的教案
![茶艺与服务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f0b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6.png)
茶艺与服务的教案教案标题:茶艺与服务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1. 茶艺基本知识:a. 茶叶的分类和特点;b. 茶具的种类和用途;c. 茶艺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2. 服务意识和技能:a. 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和原则;b. 服务礼仪和形象管理;c. 解决客户问题和投诉的方法。
3.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a. 听取客户需求并提供相应服务;b. 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任务;c. 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4. 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a. 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培养;b. 保护客户隐私和信息安全;c. 遵守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茶艺与服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茶艺基本知识的讲解(15分钟)讲解茶叶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种类的茶具及其用途,以及茶艺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第三步:服务意识和技能的培养(20分钟)讲解客户服务的重要性和原则,介绍服务礼仪和形象管理的要点,以及解决客户问题和投诉的方法。
第四步: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2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模拟客户服务场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五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15分钟)讲解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保护客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学生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或白板;2. 茶叶和茶具样本;3. 角色扮演的道具。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的评估;2. 角色扮演表现的评估;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估。
教学扩展:1. 组织茶艺与服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2. 邀请专业的茶艺师或服务员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学习更高级的茶艺和服务技巧;3.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茶艺和服务能力。
(完整版)茶艺上课教案
![(完整版)茶艺上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8ed3eb9f3f90f77c61b16.png)
茶艺教育目标:一、初步认识茶具及其作用。
二、充足掌握沏茶的基本程序和品饮的步骤。
三、感觉茶文化的内涵,品尝--“和”“敬”“礼”。
教课要点和难点:沏茶的基本流程;感觉茶文化的内涵。
教课方法:解说法,演示法,练习法,发问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茶具,热水,茶巾。
进教室从前重申安全,纪律,卫生,将人数均匀分红 4 组。
教课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刚走进教室的时候,有没有同学注意门口的牌子上边写着什么呢?回答:茶艺坊。
很好。
那茶艺坊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在这里学习茶艺,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茶艺” 。
二、新授茶,发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听说在 4000多年从前,人类的先人就开始喝茶了。
最先是把茶当成食品来利用的,在长久食用的过程中,人类认识了茶的药用功能。
从秦汉之际至魏晋南北朝期间,有许多古代文籍描绘了茶的药性。
当时人们以为茶的药物作用主要有悦志、益思、少眠、轻身、有力、明目、醒酒、助消化等,而此中最主要的,最激烈的功能就是令人喜悦,这正是茶从食品经过药物阶段转变为饮料的决定性要素,大概是在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期间,茶作为一种饮品被推行。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也是封建文化的巅峰。
喝茶民风的流行,形成了系统的茶文化,此中最有名的是我们先前提过的陆羽的《茶经》。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宋朝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喝茶之风特别流行,既形成了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流行了兴趣盎然的市民茶文化。
历史上有名的“龙凤茶饼”就始承于此。
明朝紫砂茶壶流行,出现了现在最常用的喝茶器具。
宜兴紫砂茶壶的制作,相传始于明朝正德年间。
制壶被后代称为供春壶,有“供春之壶,胜如白玉”之说。
龚(供)春也被称为紫沙壶真实意义上的始祖,第一位制壶大师。
到明万历年间,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后又出现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壶中好手”。
清朝后期,因为市场上有六大茶类销售,人们已不再单饮一种茶类,而是根据各地民俗习惯采用不一样茶类,如江浙一带人,多数饮绿茶,北方人喜爱花茶或绿茶。
《茶艺》课程教学设计.doc
![《茶艺》课程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6e2aca951ed9ad51f11df215.png)
《茶艺》课程教学设计1、课程课时教安排本课程为16学时,每个项目为1个学时,通过线上学习及互动,结合定期线下面授指导及自主学习及课外拓展学习活动获得较好学习效果。
其中,定期线下操作面授指导将安排8次辅导操作指导、交流讨论及答疑时间,每次2 课时;学习者在指定时间及地点,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自由选择跟主讲教师探讨交流时段, 方便学习者时间选择。
自主学习为学生线上学习后查找相关资料学习和练习时间;课外拓展学习活动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前往提供的学习实践场所选择性的深入学习,随着课程建设与发展推进,会逐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建立学习和实践基地,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价值。
2、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习者可以利用自己购买和拥有的教学器材在合适的环境里学习,也可以借助茶艺实训室学习,也可以通过线上观看了解基本学习内容和操作技巧方法,利用线下面授实操指导来进行操作学习,同时课程主讲教师也会申请安排学校茶艺实训室在学习期里定期开放,方便缺乏实操条件的选课者进行学习,根据学习者需要逐步建立更广泛的实践学习场所,从而也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茶艺课程学习者借助:观一思一练一问一创,也就是说通过观看学习平台各种教学资源一一思考课程理论及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一一练习所示范的操作技能一一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和探讨一创新理论内涵及技能技术,来实现学习目标。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通过讲解、示范演示,案例分析,以及任务驱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和获得学习价值。
(1)线上学习内容:目前,《茶艺》慕课已建成完善系统的授课学习和参考学习视频,学习者可以通过观看课程所提供的相关学习视频及完成所规定的作业,来完成全部学习内容,并达到学习要求及目标。
学习者也需要通过线上参与讨论和交流作业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习内容。
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线上交流方式,按照教师指定辅导时间,提出问题并获得教师学习指导;(2)线下学习内容:《茶艺》慕课提供8次面授指导学习者,由课程教师团队主要针对实操部分进行指导来提高学习质量;当学习者遇到学习困难或问题时,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时间安排,自由选择课程教师团队指定面授时间和场所,参加线下学习;本课程是理实一体化内容,也需要学习者线上学习后,利用一定线下时间进行巩固;同时,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当地茶叶市场、茶馆等经营场所进行自主调研、体验与实践等;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课程提供的参考辅助资料,并依据自己其他学习目标和偏好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本课程操作需要一定练习时间方可达到要求水准,因此也需要学习者线下进行一定时间练习,达到规定实操能力水平;3、章节课时安排及每课时教学内容概述4、课程视频资源建设情况:5、课程作业情况及要求:(1)线上作业:完成填空题、选择题、简单题和论述题,以及讨论、分析报告等;(2)线下作业:练习泡茶操作、茶艺表演和茶席设计、茶席撰写文案等;6、课程考核形式及要求:(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会与选课院校教师建立指导团队,共同指导考核)本课程通过要求学生需要参与实操、设计作品、表演作品及网上题库答题四项考核,且每项均达到及格线为通过条件;(1)理论单选题:每节课后完成,答题若发生错误可重新阅读相关材料和观看视频重做,最终需要全部答对;课程结束前通过题库出题完成一份网上考题试卷,成绩达到60分才可以算作课程通过条件之一;(2)实操:所有基本操作项目需达到技术指标要求,才可能获得课程通过,学生可以通过上传演示视频得到教师审核,或通过现场实操获得教师审核方式均可。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f7ed0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02.png)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茶艺》为主题,教材选用的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一章中的茶文化部分。
内容包括:茶的起源、茶的历史、茶的分类、泡茶的基本技巧、茶道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
2. 使学生熟悉茶的分类和基本泡茶技巧,提高生活品质。
3. 培养学生尊重传统、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茶的分类和泡茶的基本技巧。
难点:茶道的精神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茶叶标本、茶具一套。
学具:笔记本、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杯香茗开启课堂,让学生感受茶的香气,引发学生对茶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茶的起源、发展历史,讲解茶的分类和泡茶技巧。
3. 演示:展示茶道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茶道的精神。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泡茶,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茶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泡茶技巧、茶道精神。
七、作业设计:1.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喜欢的茶的历史和文化。
2. 练习泡茶,记录泡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了基本的了解,掌握了茶的分类和泡茶技巧。
但在茶道精神的理解上仍有待加强,下一步教学中将结合更多实例让学生深入体会茶道精神。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茶园、茶厂,深入了解茶的种植、加工过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劳动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道的精神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茶的分类和泡茶的基本技巧。
二、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解析:(1)茶道的精神:茶道是一种追求和谐、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包含了禅宗、儒教、道教等思想文化内涵。
要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茶道的精神,需要深入讲解茶道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和实践方式。
(2)学生的实践操作:泡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艺,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要领。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正确使用茶具、掌握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技巧是泡好一壶茶的的关键。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彩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彩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687e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7.png)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彩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茶艺教程》第四章“茶艺表演与鉴赏”,详细内容包括:茶艺表演的历史与发展、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茶艺表演的礼仪与技巧、名茶品鉴要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茶艺表演的历史与发展,掌握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和礼仪。
2. 培养学生品茶、评茶的能力,提高对茶叶品质的鉴赏水平。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茶艺表演的技巧,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艺表演的礼仪与技巧、名茶品鉴要领。
教学重点: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茶叶品质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茶具、课件、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品茗杯、茶荷、茶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茶艺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茶艺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茶艺表演的历史与发展(2)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3)茶艺表演的礼仪与技巧(4)名茶品鉴要领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茶艺表演节目。
(2)每组进行茶艺表演,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示范表演。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茶叶,并描述其特点。
(2)让学生模拟茶艺表演,练习礼仪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茶艺表演的历史与发展2. 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3. 茶艺表演的礼仪与技巧4. 名茶品鉴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茶艺表演节目,包括表演程序、所用茶叶和茶具等。
2. 答案示例:茶艺表演节目:《春日品茗》表演程序:1. 热场:表演者介绍表演主题,展示茶具。
2. 茶叶介绍:介绍所用茶叶的产地、特点等。
3. 茶艺表演:按照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进行表演。
4. 品茗:邀请观众品尝,分享品茶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茶艺表演环节表现积极。
但在茶叶品鉴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5a918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d.png)
2024年精选茶艺课教学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茶艺知识与鉴赏》教材第四章“茶的冲泡艺术”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茶艺的基本概念、茶具的认识与使用、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茶道精神与礼仪、以及现代茶艺的创新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茶艺的基本知识和冲泡技巧,提升对茶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茶道精神,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交礼仪。
3. 激发学生对茶艺创新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叶的冲泡技巧和茶道精神的实践。
教学重点:茶艺的基本知识、茶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冲泡礼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茶具、热水壶、计时器、展示PPT等。
学具:笔记本、笔、茶具(每人一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茶叶的历史图片和茶艺表演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茶艺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茶艺的基本概念、茶具的认识与使用、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3. 实践操作:a. 演示绿茶冲泡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c. 选取一组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4. 茶道精神与礼仪:讲解茶道精神,引导学生实践冲泡过程中的礼仪。
5. 现代茶艺创新与发展:介绍现代茶艺的创新趋势,鼓励学生思考并发表见解。
六、板书设计1. 茶艺基本概念2. 茶具的认识与使用3.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4. 茶道精神与礼仪5. 现代茶艺创新与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种茶叶,设计一套冲泡流程,并阐述其创新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茶艺社团,深入了解茶文化,提高茶艺水平。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茶艺展览,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茶叶的冲泡技巧和茶道精神的实践。
2. 实践操作:演示绿茶冲泡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 作业设计:选择一种茶叶,设计一套冲泡流程,并阐述其创新点。
一、茶叶的冲泡技巧和茶道精神的实践1. 冲泡技巧:a. 茶叶的选择:根据茶叶的品种、季节、产地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茶叶进行冲泡。
茶艺服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雷云(DOC)
![茶艺服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雷云(DOC)](https://img.taocdn.com/s3/m/910fa71c0740be1e650e9a28.png)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四川省新津县职业高级中学雷云一、课程基本信息本课程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定位二、课程定位1、课程面向岗位是高档、大型茶艺馆以及星级酒店茶室、茶叶生产企业所需的人才。
初级岗位:茶事服务人员;中期岗位:主管或店长;后期岗位:经理2、中高职课程能力目标衔接方面的定位是:中职阶段是具有茶事接待的工作能力,立足基础岗位。
高职阶段的工作能力是中职技能的升华,是具有茶艺馆的工作管理能力,面向中期岗位。
三、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茶艺服务》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茶艺相关的设施设备对客服务过程的学习与实训,使学生了解茶艺服务的内容、茶艺服务的程序,掌握茶艺基本服务技巧,学会与客人沟通与交流,为从事茶艺服务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胜任茶艺服务员的基本工作。
能力目标通过完成《茶艺服务实训》课程中所设计的项目和任务,学生能运用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茶事服务的标准,能进行对客茶艺接待服务,能向顾客传播茶文化。
能独立完成一次完整的对客服务接待,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规范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茶叶知识、茶艺礼仪、茶具、茶俗茶事以及茶文化知识等。
素质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热爱茶事服务这项工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并且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
四、 课程内容设计五、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序号 模块(或子模块名称)学时分配 1 服务前准备 4 2 迎接客人 2 3 点单服务 6 4 冲泡服务12 5 结账、送客服务 2 6 服务过程测试 2 7 制定创业计划书 4 8 茶艺表演指导与展示 4合计36编号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 子项目编号、名称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1 服务前准备1-1仪容 具有接待前的准备能力 茶艺师化妆技巧、着装要求、茶艺服务用语 茶艺表演展示引起学生兴趣 茶艺师职业化妆、仪态展示 验收标准:操作技能评分表 1-2仪态 1-3语言2接待服务工作2-1迎客 具有独立完成迎接客人的能茶艺师的仪态 茶艺师仪态美展示 分小组编排与服务礼仪有关的礼仪操力验收标准:操作技能评分表2-2点单能为客人提供点单服务并做适当推销点单服务过程,掌握各类茶的特点,推销技巧分小组,份角色扮演,以任务的方式向客人推荐制定茶类的饮品分小组展示,学生PPT展示(每小组一种茶类)验收标准:操作技能评分表2-3冲泡能为客人提供茶饮冲泡服务各类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分小组,分角色扮演为客人冲泡不同的茶类分小组展示,小组评价验收标准:操作技能评分表2-4结账送客能准确的为客人结账、礼貌送客结账的方法、送客的要求分小组,分角色扮演,为客人进行结账、送客训练分小组展示,小组评价验收标准:操作技能评分表3 服务过程测试3-1各小组设计一次完整的客人接待服务从准备接待到送客结账全部流程学生合作、创新、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服务各小组分组准备,反复协调,课堂中演示两次,老师指点、修改演示的方式进行4 茶艺创业计划设计4-1制定创业计划书能通过小组合作制定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商机识别、选址、营销策略、制定计划书方法分小组进行茶艺项目创业计划书的商讨与制作分小组展示创业计划PPT展示,小组评价验收标准:操作技能评分表5 茶艺表演与展示5-1汇报表演与展示茶艺表演展示2组,3组服务流程展示,1组茶艺创业计划展示六、情景项目设计编号能力训练项目名称子项目编号、名称能力目标课内项目情景设计课外项目情景设计备注1 服务前准备1-1仪容具有接待前的准备能力(仪容、仪态、语言准备)美国人史密斯先生看到了中国茶的市场,有意在美国开一家地道的中国茶艺馆,并有意想与你所工作的某高档茶艺馆进行联合经营,并将为此来到你所工作的茶艺馆考察,茶艺馆经理要你接待他。
茶艺服务教案.
![茶艺服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97d4304431b90d6c85c7aa.png)
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茶艺服务与技巧教案旅游酒店专业组韩淑兰授课内容:《茶艺概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知识:了解茶艺的界说和基本内容;了解历史上茶艺馆的演变和发展;掌握茶艺馆的特点以及环境与布局、掌握茶艺人员的礼仪要求,了解和学习茶艺馆经营与管理的新理念。
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茶艺的基本概念和茶艺服务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茶艺有个大概的了解。
重点难点:学习茶艺的意义及茶艺人员的礼仪要求。
教学方法:讲解、展示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茶艺馆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授课内容:《茶艺概论》第二章茶叶知识教学目的:知识;了解有关茶叶的基本知识;了解茶的发展;掌握茶树的基本认识、掌握茶叶得生产和制作过程,了解中国名茶及产茶区。
能力;通过学习通晓茶叶得生产和制作过程,同时对中国名茶和产茶区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重点难点:中国名茶及产茶区得认知,茶叶的生产和制作过程。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茶叶生产制作流程相片。
教学过程授课内容:《茶艺概论》第三章茶与健康教学目的:知识;了解有关茶叶的内质特征即茶叶的色、香、味、形以及茶叶的化学本质特征;学习茶叶的营养成分;掌握茶的功效,知晓茶叶的选购与保存。
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茶叶的选购与保存方法,同时对茶叶的功效能够有个初步的认识。
重点难点:茶叶的内质特征和功效是本节的难点,茶叶的选购与保存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自行阅读归纳相结合。
教学用具:名茶评审内质审评样茶,各种保存茶叶的器具及包装袋(盒)。
教学过程授课内容:《茶艺概论》第四章茶艺的形式教学目的:知识;了解茶艺形式的五个要项;学习和领会茶艺的精神;掌握形式与精神统一的茶艺内容。
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茶叶选择和茶具搭配的方法,同时学习和掌握一些紫砂茶具的保养常识和方法。
重点难点:泡茶用水要求是进行茶艺表演的重点,而行茶方法则是茶艺的难点。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够领会茶艺内容和精神,通晓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行茶技巧。
中职茶艺服务用书教案
![中职茶艺服务用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b09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1.png)
中职茶艺服务用书教案教案标题:中职茶艺服务用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茶艺服务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掌握茶艺服务的流程和要点;3.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服务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茶艺服务的概念和意义;2. 茶艺服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3. 茶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4. 茶艺师的形象和礼仪要求;5. 客户服务技巧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茶艺服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2.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服务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老师向学生展示茶艺服务的流程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茶艺师和客户,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茶艺服务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老师讲解茶艺服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巧;3. 示范:老师现场示范茶艺服务的流程和技巧;4. 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茶艺服务的实际操作;5. 总结: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6. 反馈: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表现和成绩;2.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3. 教师的观察和评价;4. 教学过程的改进和调整。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2. 茶具和茶叶:茶壶、茶杯、茶叶等;3. 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 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反馈;4. 教学过程的改进和调整。
茶艺教案(完整版
![茶艺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e28f7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6.png)
茶艺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茶艺》教材第三章《绿茶的鉴赏与冲泡》以及第四章《红茶的鉴赏与冲泡》。
内容包括绿茶和红茶的起源、分类、品质特点、冲泡技巧以及茶文化的相关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茶和红茶的历史背景、分类及品质特点,提高对茶叶的认知能力。
2. 掌握绿茶和红茶的冲泡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绿茶和红茶的分类、品质特点及冲泡技巧。
难点:如何辨别茶叶的品质,以及冲泡过程中水温、茶具选用等细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茶叶、茶具、投影仪、电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茶叶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茶叶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茶叶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绿茶和红茶的历史背景、分类及品质特点。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绿茶和红茶的冲泡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冲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针对茶叶品质的辨别,进行实例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品尝,辨别不同品质的茶叶。
7. 课堂拓展:介绍茶艺表演、茶道精神等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绿茶:(1)历史背景(2)分类(3)品质特点(4)冲泡技巧2. 红茶:(1)历史背景(2)分类(3)品质特点(4)冲泡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绿茶和红茶的分类及品质特点。
(2)尝试用所学知识,为家人冲泡一杯美味的茶。
2. 答案:(1)绿茶:绿茶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四大类。
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口感鲜爽。
红茶:红茶分为全发酵和部分发酵两大类。
品质特点为红汤红叶,口感醇厚。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绿茶和红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茶叶的认知和冲泡技巧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茶艺社团、茶艺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茶艺技能和文化素养。
茶艺课程轨迹教学方案模板
![茶艺课程轨迹教学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96110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9.png)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茶艺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40学时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茶艺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文化内涵。
2. 掌握泡茶的基本技巧、茶具使用方法、茶艺礼仪。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生活品质。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讲茶艺基础知识(4学时)1. 茶艺的概念、起源与发展2. 茶的分类与特点3.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4. 茶艺礼仪第二讲茶艺泡制技巧(8学时)1. 玻璃杯泡法2. 盖碗泡法3. 壶泡法4. 工夫茶泡法第三讲茶艺美学与品鉴(8学时)1. 茶艺美学特点2. 茶叶品鉴方法3. 不同茶叶的香气、滋味特点4. 茶艺与音乐、书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第四讲茶艺实践与交流(8学时)1. 茶艺实践操作2. 茶艺表演与展示3. 茶艺知识竞赛4. 茶艺社团活动第五讲茶艺产业与发展(4学时)1. 茶艺产业现状2. 茶艺产业发展趋势3. 茶艺产业发展前景4. 茶艺产业政策与法规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茶艺基础知识、泡制技巧、美学与品鉴等。
2. 演示法:展示茶艺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4. 互动法:组织茶艺知识竞赛、茶艺表演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5. 案例分析法:通过茶艺产业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茶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0%)2. 茶艺操作技能:泡茶技巧、茶艺表演(30%)3. 茶艺知识竞赛:茶艺知识掌握程度(20%)4. 期末考试:茶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30%)六、教学资源1. 教材:《茶艺》2. 教学课件3. 茶具:玻璃杯、盖碗、壶、茶盘、茶匙等4. 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5. 实践基地:茶艺室、茶艺表演场地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茶艺基础知识第二周:茶的分类与特点、茶具使用方法第三周:茶艺泡制技巧、茶艺礼仪第四周:茶艺美学与品鉴、茶叶品鉴方法第五周:茶艺实践与交流、茶艺表演与展示第六周:茶艺知识竞赛、茶艺社团活动第七周:茶艺产业与发展、茶艺产业发展前景第八周:期末考试、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茶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生活品质,培养审美情趣,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四川省新津县职业高级中学雷云
一、课程基本信息
本课程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定位
二、课程定位
1、课程面向岗位是高档、大型茶艺馆以及星级酒店茶室、茶叶生产企业所需的人才。
初级岗位:茶事服务人员;中期岗位:主管或店长;后期岗位:经理
2、中高职课程能力目标衔接方面的定位是:中职阶段是具有茶事接待的工作能力,立足基础岗位。
高职阶段的工作能力是中职技能的升华,是具有茶艺馆的工作管理能力,面向中期岗位。
三、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茶艺服务》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茶艺相关的设施设备对客服务过程的学习与实训,使学生了解茶艺服务的内容、茶艺服务的程序,掌握茶艺基本服务技巧,学会与客人沟通与交流,为从事茶艺服务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胜任茶艺服务员的基本工作。
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茶艺服务实训》课程中所设计的项目和任务,学生能运用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茶事服务的标准,能进行对客茶艺接待服务,能向顾客传播茶文化。
能独立完成一次完整的对客服务接待,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规范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茶叶知识、茶艺礼仪、茶具、茶俗茶事以及茶文化知识等。
素质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热爱茶事服务这项工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并且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
四、课程内容设计
五、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六、情景项目设计
八、第一节课设计(面向全课、力争体验)
(一)课程引入
教师播放视频,《铁观音茶艺表演》《茶艺工作人员的一天》,让学生了解茶艺馆的工作环境以及茶艺服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及状态。
(二)课程设计
项目引入:美国人史密斯先生看到了中国茶的市场,有意在美国开一家地道的中国茶艺馆,并有意想与你所工作的某高档茶艺馆进行联合经营,并将为此来到你所工作的茶艺馆考察,茶艺馆经理要你接待他。
为此你将作何准备?
茶艺服务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最后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高水平总结)
(一)课前准备
指导准备茶艺表演展示2组,3组服务流程展示,1组茶艺创业计划展示。
(二)课程设计
学生自行组织一次展示表演,茶艺表演展示2组,3组服务流程展示,1组茶艺创业计划展示交叉进行。
(三)学生总结发言学习茶艺课程的心得
(四)行业工作人员点评,行业发展介绍
(五)教师全面评价
(六)由行业工作人员评出最佳表演奖
(七)颁奖
(八)教师寄语
九、考核方案
(一)学生学习能力考试(20分)
课外作业完成情况,视频作业提交情况。
(二)学生常规管理(10分)
包括学生出勤状况、学习态度等。
(三)理论笔试(40分)
(四)技能考试(30分)
服务过程测试与展示,就是技能考试。
整体编排和配合占60%,个人表现占40%。
十、教学材料
教材《茶艺实训教程》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
教参《茶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茶艺服务实训教程》科学出版社
十一、实训场地:茶艺实训室
十二、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绿茶green tea 黄茶yellow tea 白茶white tea 乌龙茶wulong tea
红茶black tea 茉莉花茶jasmine tea 盖碗covered teacup
品茗杯tea-sipping cup 紫砂壶dark-red enameled pottery teapot
闻香杯fragrance-smelling cup 公道杯fair mug 茶罐tea canister
茶盘tea tray 茶巾tea towel 茶壶tea pot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一、以茶艺服务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将学生引导到很接近实际工作岗位的情景中,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学到原本分散在课本不同位置的知识,并且在工作环节中运用。
二、在课外项目情景中,创新学生的作业方式,小组成员通过利用手机录制视频,向教师提交,进行网络分享,接受网络评价,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
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
三、以能力为中心,考核方式多元化。
四、作为具有衔接意义的课程,中职阶段茶事服务工作能力立足于基础服务岗位,为高职阶段茶艺课程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