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合集下载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课件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课件

拓展延伸
还可以增加颜色的纯度, 使画面的色相饱和度增 加,提高金属质感。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丝绸
皮毛
牛仔
光滑、细腻、柔软等等。 柔软、温暖、高贵等等。 厚重、质地硬、狂野等等。
新课导入
观察以上几张图片,大家对每种不同的材 料的感觉都是不同的,集中在它质地不同 所以带给大家的感觉不同。
新课导入
那么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是如何表达的呢? 我们先来欣赏一些作品吧!
2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油画人物画
湘美版七年级下册
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学课件
目 录
新课导入 作品欣赏 新课讲授 尝试探究 交流展示 拓展延伸
1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平时买衣服都会选择什么 样的呢?除了衣服的美观,还会注意哪方面呢?
注意柔软度、面料……
新课导入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展示几组图片,说说他 们的材料和给你的感受。
画家笔下的质感是指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 用不同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材料真实感
新课讲授
那画家在作品中是如何传达质感的,运用什么方 法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几个作品吧!
新课讲授
为了增强地毯的质 感,在颜料中掺上锯 木的木屑和沙子,增 强了地毯的质感。增 加画面真实感。
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对 比。画面热烈而明 快,增强了画面欢庆 氛围。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

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这⼀课的内容,它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与评述的综合课型。该课提出的是美术知识中的⼀个重要⽅⾯——“质感”。通过这⼀课的学习,让七年级的学⽣了解质感,学习画出质感的⼏种⽅法。初步了解质感在绘画中的重要意义,学⽣们在欣赏和动⼿尝试中感受各种材质的⾃然特质。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学⽣。他们对“质感”是陌⽣的,但对材质的⾃然纹理是⽐较熟悉的,因为他们都是来⾃农村的孩⼦,特别对⾃然材料感受很深。他们只是不知道对这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就叫“质感”,也不清楚质感在美术作品中的⼴泛运⽤,更不知道如何去表现质感。这需要教师使⽤正确的教学⽅法进⾏引导,更直观的进⾏实物效果展⽰,尽量使⽤多媒体去分析画家作品中的质感,讨论质感的运⽤,展⽰材质实物图⽚,增强视觉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知识⽬标:了解质感,学习⽤形状去表现质感。

过程⽬标:通过欣赏与观察,了解质感。通过观察与练习表现⽅式,体会质感的表现。

情感⽬标:感受材质本⾝的美,学习细⼼观察⽣活中的材料纹理,感受质感之美。进⼀步提⾼观察能⼒及培养对⽣活的热爱。教学重点:了解质感,学习⽤形状去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感受材料中的质感,理解作品中质感的表现。

教学⽅法:欣赏、评述、练习表现、讨论交流。

教具:课本、教学课件、实物材料(⽯头、树⽪、⽻⽑、棉布等)。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预习案:

一、学生自主预习《画家笔下的质感》课文内容。

二、准备好疑问。

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四、感受质感:

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3.小结: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时,心中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想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是否很想知道怎样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4.表现质感的方法:(结合图片来分析)

5.欣赏课本第15页,各种物体的材质对比。

6.欣赏课本第17页,各种线条的运用对比。

检测案: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初步尝试绘画出一张富有材料和质感的作品。

2.要求:独立完成,并能体现材料的美感。

3.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张贴在黑板上,由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运用那种方法法和追求表达何种质感?)教师评价。

二、教学拓展:

《画家笔下的质感》第二课时

预习案:

复习上节课教学内容,预习新课。

《高原人》摄影赵志强

《雪山下的篝火》水彩傅啓中

《钢水·汗水》油画广廷渤

2.分组讨论:通过我们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比较,找出我们的画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我们的画面和这些作品的差别在哪

里?

3.讨论的结果:我们的画面深入刻画的程度不够,画面的空间感、物体的体积感都没表现充分,物体的质感表达不明确,形体塑造缺乏表现力。使画面显得粗糙,不够精致。

画家笔下的质感公开课教案

画家笔下的质感公开课教案
(请学生来表现头发和钢筋的质感)
三、质感的表现
1、用形状表现质感
2、用线条表现质感
四、作品赏析
(1)欣赏邵增虎的油画作品《任弼时》多种类材质表现。
思考:①画家画了什么?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②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呢?
③是怎么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利用线条的组织排列(茅草屋、石头地、发白的军装等)。
小结:通过对物体质感的真实描绘,更好地突出作品的情感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Biblioteka Baidu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一、提问:什么是质感?
教师拿出装备好的物体让学生对比,说说不同物体的质感,
引出“质感”的概念。
二、质感的分类
人工质感和天然质感
小结: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时,心中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想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是否很想知道怎样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课题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总课时
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及创新能力。

七年级美术下_第三课_画家笔下的质感新

七年级美术下_第三课_画家笔下的质感新

用形状表现质感
连线
用线条表现质感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 觉。 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百度文库出来 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用形状表现质感 用线条表现质感 不用的笔触表现质感
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来 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画面中排球表面剥落、损坏、漏 气变形.....画家通过刻画破损排球特 定的质感,让观看者深刻地感受到 一个冠军的诞生需要付出怎样的艰 辛,从而表达了对冠军的敬意。
绘画的质感表现
• 用形状表现质感 • 用线条表现质感 • 不用的笔触表现质感
游戏:猜物
物体 质感 感受
羽毛 石头
布 不锈钢
轻巧 柔软 飘逸 柔美 坚硬 粗糙 顽强 坚毅
柔软 细腻 舒适 温暖 光滑 重 冷冰冰 坚 重的 硬
质感:
柔软、蓬松
感受:
温暖、舒适
质感:
透明、反光强
感受:
晶莹、纯净
质感:
光滑、温和
感受:
清新、高雅
冷军的人物油画欣赏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画面中画了什么?如何表现主题?新旧排球对比的意义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
观察、触摸,说说物品的质感。 2. 思考用哪种线条来表现这种质感。 3. 探讨线条的组织、排列有什么规 律。
1.
折带皴
荷叶皴
解索皴
济南汇文实验学校
安玉丰
尝 试 表 现:
运用所学知识,描绘一件你喜欢的物品。
要求:
1.能表现出物品的质感 2.线条、笔触富有变化
尝 试 表 现:
运用所学知识,描绘一件你喜欢的物品。
要求:
1.能表现出物品的质感 2.线条、笔触富有变化
永恒的记忆
达利
(西班牙)
不同的笔触表现不同的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
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
质感:
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和 视觉感受。
《 父 亲 》 罗 中 立

通过对物体质感的真实描绘, 更好地突出作品的情感主题,增 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质感→主题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柘 植 彩 子 水 彩 画
冷 军 油 画
冷军
油画
小组活动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案设计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案设计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触摸物质,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形象的描述物质表面给予的视觉感和触觉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能够运用绘画手段,表现几种不同物品的质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不断发现和感受质感之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质感特征,掌握质感的表现方法和情感主题表达之间内在联系。

难点:怎样表现物体的质感以及质感表现对美术作品表达的主体作用。

教学资源:百度图片、羽毛、布料、毛线

说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一、探究阶段(媒体展示图片)

(一)观察比较

1.触摸自己的衣服和课桌,看看“手感”一样吗? 有什么区别? 引出“质感”概念。(多媒体展示)

2.美图欣赏说感受

(二)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欣赏图片合作交流说出物体的质感并完成表格。

二、分析领悟名作欣赏

(一)教师引导分析、欣赏、领悟《任弼时》这幅油画作品

1.画家画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二)分组讨论:《根》

你如何分析、欣赏、领悟这幅作品?

(1)表现什么?

描绘了苍茫雄浑的黄土高原——中华文明的摇篮。

(2)像什么?

高原上沟壑纵横,就像一张老人沧桑的脸,又像露了千百年的大树之根。(3)什么质感?

画家通过细腻的刻画表现了黄土高原粗糙坚硬的质感。

(4)什么主题?

画中那历经沧桑的风貌不禁使人联想到千百年来生长于此的华夏祖先,以及他们历经的无数艰苦与艰辛,从而感受到那厚重的黄土之下,我们深浅而密布血脉之根,文化之根。

画家笔下的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

质感不同的物体形状变 化是不同的,注意观察 物体的形状,尤其是转 折的地方,硬或软,薄 或厚,可以通过细心的
描绘轮廓与结构形态表 现出来。
※用线条表现质感
线条的变化非常丰
富,在描绘质感方 面具有很强的表现 力,可以将软硬、 粗细、光涩等多种 感觉形式表现出来。
实践练习:
※试着选择一个 ※选择一个自己
《根》油画 瞿亚申贺大田
《根》 翟亚申 贺大田
※描绘了苍茫雄浑的黄
※画中那历经沧桑的风貌不
土高原——中华文明的摇 篮。
※高原上沟壑纵横,就像
一张老人沧桑的脸,又像 裸露了千百年的大树之根。
※画家通过细腻的刻画表
禁使人联想到千百年来生长 于斯的华夏祖先,以及他们 历经的无数苦难与艰辛,从 而感受到那厚重的黄土之下, 我们深潜而密布血脉之根, 文化之根。
《任弼时》邵增虎
《任弼时》

邵增虎
简陋的茅草屋,崎岖的石头地,洗的发白,
满是褶皱的旧军装,画家用不同的艺术手法, 真实的表现了各种物质的不同质感,表现了 革命战争中环境的辛苦,突出刻画了即使在 艰苦的环境中仍保持着革命理想,并为之义 无反顾、勇往直前的革命者形象。
如何表现物体的质感
※ 用形状表现质感
简单的形,通过 线条的变化,画 出几种不同的质 感来。
喜欢的东西,尝 试用铅笔表现它 的质感。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湖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

你认为用线条表现质感与线条的哪些因素有关?

长短、曲直、粗细、宽窄、轻重、排线的方法、

知识递进质感,特别是转折处的厚薄软硬的结构变化。那么,有

圈状、点状、编织状、轻重排线状也能变化出不同的质感像——海绵、切片面包、藤编储物盒、书本等。

环节三:教师微视频演示表现质感的技巧方法

师:大家看,这两件物品可以用怎样的线条和笔触表现?

陷处,用点状笔触表现圆面上微小的起伏。接下来老师又用了彩铅丰富物体的色彩质感,用暖色邻近色中黄、

土黄、土红、褐色等找出干枯莲蓬的色彩变化,书本用

对比色紫色衬托莲蓬。老师尝试了用多种工具材料表达了

微视频演示步骤方法

学生作品

三部分-----学生练习表现质感

板书设计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年月日

的相对真实。

根据材质的轻重、刚柔、光涩、明暗等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

笔触和质地:利用运笔的缓疾、提按、刚柔、方圆、轻重、疏密等变化表现物体不同的质地。如玻璃、金性、树皮等材质适宜用挺拔紧密的线条,绒毛,丝绸等材质适宜用轻柔的线条。

学生作业

尝试表现一件作品,要求

结合形状与线条明暗表现物体

的材质特征。(鞋子、文具、

玻璃鱼缸、藤编竹篮、绒毛玩

具等)

作品展示分析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通过

色彩、明暗、笔触、线条等手

段描绘出物体的质感,将会获

得有趣的艺术体

验。今天只是一次尝试,同学

们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再深

入学习素描,作画者想取得一

定的成就,学好素描是基础。

板书设计: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用形状表现质感用线条表现质感

教学

后记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d e)质感教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3课画家笔下(de)质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de)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de)方法.

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de)使用中获得体验(de)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de)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材重难点:

重点:

运用材料表达质感(de)表现手法.

难点:

能够利用不同(de)材料特征表达不同(de)质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画家笔下(de)质感第一课时

预习案:

一、学生自主预习画家笔下(de)质感课文内容.

二、准备好疑问.

课堂活动案:

一、导入新课:

1.以学生(de)文具盒为例,说明你喜欢它(de)原因.(材料和感受)

2.活动一:教师选取四件物品(黑板擦、校服、窗户玻璃和黑板),请二位学生说明他们给你(de)感受.

二、讲授新课:

1.问题:“你如何理解“质感”一词”请学生回答.

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de)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de)柔软与钢(de)坚硬、瓷(de)光滑与陶(de)粗糙.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de)手法所表现出来(de)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de)质感.

学习质感、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de)概念.

2.活动二: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请一位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四、感受质感:

1.不同(de)材料给人(de)质感不同.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美术教案《画家笔下的质感》

美术教案《画家笔下的质感》

湘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题:《画家笔下的质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启发学生的艺术感,通过对常用静物质感特点的归纳分析,让同学们深入认识客观事物的质感特点,掌握塑造物体质感的色彩规律和表现技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色彩写生的基本规律,加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提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三)德育渗透:通过优秀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生活、讴歌生活。

(四)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质感特征,掌握常用静物质感的表现方法。

(五)教学难点:水粉常用静物写生中质感的表现要领及物体的塑造方法。

二、设计评价

(一)利用多媒体、视频等网络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业和优秀作品,让学生直观比较出自己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差距,看到自身的不足,引起反思,学生就会对老师讲解的

内容集中注意力,抓住这一刻立即导入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课程内容过程中配以实物照片和写生效果,让学生结合老师的讲和自己的看,达到分析、比较、认识物体质感特点的目的。这个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主动找规律,主动分析认识物体的质感特点。

(三)本节课采用比较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实物与图片展示法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上周开始进行静物色彩写生,同学们的整体画面效果还不错。下面选取了几个同学的作业,我们共同来点评一下。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感的不同及表现不同质感的手法、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表达—尝试—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不同质地物体的美感,培养

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认识质感及表现方法的不同,能运用不同方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法表现不同质感。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时间:2分钟)

(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14至16页,19页。思考:什么是质感?

质感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

师:同学们先触摸一下自己的校服和面前的课桌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一样吗?

学生:校服:轻巧、柔软课桌:光滑、坚硬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导入: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多媒体展示图片)

并引出质感的分类: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二、观察比较:(感受质感,认识质感肌理)(时间:3分钟)

师:展示几幅图片:欣赏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看到的质感反差较大的几组物质,看看它们的质感怎样?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总结(展示总结图片)

三、初试锋芒:

探究分析,质感的表现,用线条和笔触表现羽毛和石头的质感。

(时间:3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了解了物体的质感及感受,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

同学们抬头看屏幕,我们用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展示线条和笔触图片)

初中美术_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画家笔下的质感》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一部分学

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

经过几周的美术教学工作,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虽然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美术技能及想象能力尚有差距。所以在此基础上重点还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夯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追求发展。

《画家笔下的质感》效果分析

绘画中的质感是指触觉感受的视觉表现,通常包括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硬、软等质地。绘画中表现的质感是通过描绘光影变化及物体表面的纹理手段获得的,其中也包括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等种种因素。质感对增强绘画表现的感染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活动一”在赏析绘画作品之后,模仿画家的方式尝试表现,以草图形式表现感受为主。学生能够表现物体的质感。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编写,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美术作品中质感表现方法的研究、学习,了解绘画艺术语言,并运用于造型表现活动。

教材从油画《根》的欣赏赏析导入,画面以蛮荒高原山体质感的真实描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之感受苍凉久远的意境,联想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理解质感表现在绘画中的意义。在油画《任弼时》中提取更多类材质,帮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丰富感受。导入部分通过作品赏析帮助学生了解绘画中质感的表现,了解艺术表现与生活的关系,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同时,彰显了民族历史文化,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重难点:

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课堂教学(目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以学生的文具盒为例,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材料和感受)

2.活动一:教师选取四件物品(黑板擦、校服、窗户玻璃和黑板),请二位学生说明他们给你的感受。

三、讲授新课:

1.问题:“你如何理解“质感”一词?”请学生回答。

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学习质感、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的概念。

2.活动二: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请一位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

四、感受质感:

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

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小结: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时,心中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

望,那就是想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是否很想知道怎样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表现质感的方法:(结合图片来分析)

第一、色彩表现。欣赏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作品,同时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

第二、明暗、线条。素描作品欣赏,体会由明暗和线条带来的真实感。

第三、运用材料。

五、领悟材料美:

1.欣赏油画《根》,(黄土高原的雄厚与苍茫)。

2.欣赏邵增虎的油画作品《任弼时》,(茅草屋、石头地、发白的军装等)。

3.欣赏杨志坚油画作品《冠军的诞生》,体验质感的描述与表现。

4.欣赏素描作品《手套》,体验材质的表达。

5.欣赏课本第15页,各种物体的材质对比。

6.欣赏课本第17页,各种线条的运用对比。

六、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初步尝试绘画出一张富有材料和质感的作品。

2.要求:独立完成,并能体现材料的美感。

3.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张贴在黑板上,由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运用那种方法法和追求表达何种质感?)教师评价。

七、教学拓展:

1.在建筑(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灯具(水晶灯)、家具(沙发)和陶瓷用品(茶具)说明材料和质感知识的运用广泛。

2.从摄影艺术、生活用品和造型设计方面说明。

3.广告设计和服装设计都要运用材料和质感的知识。

八、教师小结:

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留心观察、细心地体会,还可以利用其它材料进行研究,为生活创造更多更美的图形,为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

九、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上周尝试了质感的表达,同学们的整体画面效果还不错。下面选取了几个同学的作业,我们共同来点评一下。

二、作业点评:

这个环节会讲到同学画面的表现方法,所以会问到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质感的表达方法有几种?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用形状表现质感、用线条表现质感,用色彩表现质感。

三、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下一步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画面效果?

作品欣赏:

《高原人》摄影赵志强

《雪山下的篝火》水彩傅啓中

《钢水.汗水》油画广廷渤

分组讨论:通过我们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比较,找出我们的画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我们的画面和这些作品的差别在哪里?

讨论的结果:我们的画面深入刻画的程度不够,画面的空间感、物体的体积感都没表现充分,物体的质感表达不明确,形体塑造缺乏表现力。使画面显得粗糙,不够精致。

2.提出要求:下一步我们就要在深入刻画上下功夫,要非常明确地交待出物体的质感、真实感。

要想表现物体的质感,首先我们要对物体的质感特征有所认识,我把我们常

用静物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a.器物类b.透明物体c.瓜果、蔬菜类d.衬布3.下面我会结合图片逐个对这四类物品的质感特征进行详细的讲解。

a.器物类:通过陶器和瓷器的图片的展示,分析比较出它们不同的质感特点。

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的物体。如未漆的木器、石膏制品、粗陶、陈旧铁器等。

陶器、陈旧铁器这种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这类制品的特点:这类物品形体转折清晰,受光、背光、明暗交界线、反光等层次清楚,固有色明显,其色彩关系和素描关系主要受光源色和大环境色的反射影像,而较少受周围小局部物体的折射、反射影响。

瓷器、金属性制品这种表面光洁有较强光泽的物体的特点:这类物体表面光洁,折射强,周围环境和物体的形和色,都会在这些物体表面形成反射成像。高光明亮清晰,明显带有光源的色彩倾向。不同的面反射不同的物象,暗部反光明确,受环境色影响很大。

b.透明物体: 如:玻璃、透明塑料、水等

透明体总会或多或少地减弱其背后的物象的色彩对比和素描对比,越透明无色的物体越能直接地反映出其背景的色彩特征。有色透明体的颜色必然会影响到其背后物象的色彩倾向。

c.瓜果、蔬菜类:展示瓜果蔬菜的图片和写生效果图,讲解分析瓜果蔬菜的质感特点。

表面结实有光泽的蔬菜瓜果。如:苹果、葡萄、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冬瓜、茄子等。这类蔬菜水果光泽感强,有明显的高光和明确的反光,受环境色影响较大,色彩关系复杂。

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的蔬菜瓜果。如:土豆、地瓜、刺黄瓜、梨、杏、毛桃、等。这类蔬菜水果光泽感较弱,没有明显的高光,也没有明确的反光,受环境色影响较小。

d.衬布:展示衬布的图片和写生效果图,讲解分析衬布的质感特点。

一种是棉麻类衬布:吸光性强,没有明显的光泽,形体起伏明确、固有色较明显。一种是绸缎丝质类衬布:光泽强而很容易受光源和环境的影响,使明暗关系复杂交错而显得闪烁生辉,光彩亮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