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面的质感是如何通过绘画技法来表达的;
2.能够认识到画家在绘画质感上的表现手法,通过实际画作进行练手锻炼,提升自己的画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质感表现的手法;
2.练习画家笔下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
难点
1.分析画家的质感表现手法;
2.在绘画中灵活运用质感表现技法。
三、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谈论质感在我们身边存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质感的重要性;
2.向学生介绍画家的质感表现手法。
二、学习画家的质感表现手法
1.向学生展示几幅经典名画,并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分析画家的质感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尝试模仿画家的手法,练习各种质感的表现。
三、实践绘画
1.以布、纸、木板等材质为对象,让学生进行质感表现的实践绘画;
2.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指导、点拨,并对学生绘画成果进行评价。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成果;
2.归纳总结今天所学的质感表现技法,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质感表现的技法,并练习运用;
2.自选材质进行实践绘画,并在绘画过程中运用所学质感表现技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理解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质感的表现形式以及画家的表现手法,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在实践绘画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绘画技法。
后续教学需要进一步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和提高。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2 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感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知识与技能: 学习不同质感的基本表现方法。
观察——表达——尝试——表现。
过程与方法: 灵活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
准确而恰当的表现物体的质感。
铅笔、橡皮,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第一课时一、讲交流。
1、什么是质感?质感是物体具有的特质,质感体验是人的感官经验的积累评价导入。
2、什么是肌理?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肌理有天然和人工之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3、绘画中质感的表现: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再现其特质,使其符合人们的感觉。
二、对合作(一)探究阶段(媒体展示图片)比较交流、观察比较一:牛仔——皮毛——丝绸观察比较二:玻璃——岩石——不锈钢(二)交流感受物体肌理、质感牛仔——粗糙、无光泽、厚重、不光滑皮毛——蓬松、有光泽、柔软、光滑丝绸——细腻、有光泽、柔软、光滑感受粗犷、奔放温暖、高贵华丽、典雅独立思考。
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及达能力。
玻璃——坚硬、透明、光滑、能反光晶莹、纯净岩石——坚硬、不透明、粗糙、无光泽朴实、原始不锈钢——紧密、不透明、光滑、能反光冰冷、现代两大类不同质感的静物:用不同材质制作的物体光滑度、厚度、硬度、透明度不同,表现着不同质感。
1、粗质感的静物:如:陶土器(砖头、陶罐),竹木制品,粗织纤维(呢、麻、牛仔……),以及一些表面粗糙的物体(核桃等)。
特点:质地较粗,表面反射光线能力不很强,受环境的影响也不明显。
2、细质感的静物:如:上釉瓷器,金属器皿(不锈钢制品),玻璃制品,表面光滑的蔬果(苹果西红柿等),石膏制品,皮革,棉布,绸布等。
特点: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受光源及环境的影响。
三、深品味、不同质感静物的表现要点:学生探入提高。
1、通过粗细质感静物对比表现质感。
2、通过明暗对比表现质感。
七年级美术下_第三课_画家笔下的质感新
用形状表现质感
连线
用线条表现质感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对不同物质的特质的感 觉。 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来 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用形状表现质感 用线条表现质感 不用的笔触表现质感
游戏:猜物
物体 质感 感受
羽毛 石头
布 不锈钢
轻巧 柔软 飘逸 柔美 坚硬 粗糙 顽强 坚毅
柔软 细腻 舒适 温暖 光滑 重 冷冰冰 坚 重的 硬
质感:
柔软、蓬松
感受:
温暖、舒适
质感:
透明、反光强
感受:
晶莹、纯净
质感:
光滑、温和Leabharlann 感受:清新、高雅冷军的人物油画欣赏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画面中画了什么?如何表现主题?新旧排球对比的意义
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出来 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画面中排球表面剥落、损坏、漏 气变形.....画家通过刻画破损排球特 定的质感,让观看者深刻地感受到 一个冠军的诞生需要付出怎样的艰 辛,从而表达了对冠军的敬意。
绘画的质感表现
• 用形状表现质感 • 用线条表现质感 • 不用的笔触表现质感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初中美术湘美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课件_4
Asymptomatic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on an ProDepression A Risk Factor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Mammography Benchmarks Angoff Process
Asymptomatic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on an ProDepression A Risk Factor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Mammography Benchmarks Angoff Process
画家笔下的质感
1
Asymptomatic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on an ProDepression A Risk Factor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Mammography Benchmarks Angoff Process
Asymptomatic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on an ProDepression A Risk Factor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Mammography Benchmarks Angoff Process
Asymptomatic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on an ProDepression A Risk Factor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Mammography Benchmarks Angoff Process
Asymptomatic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on an ProDepression A Risk Factor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Mammography Benchmarks Angoff Process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课件1湘美版
物质
羽毛 石头 丝绸 毛皮 玉器
质感
轻巧、柔软 坚硬、粗糙 光泽、柔软、细腻 柔软、蓬松 光滑、温和
感受
飘逸、柔美 顽强、坚毅 华丽、典雅 温暖、舒适 清新、高雅
宁静迷蒙的湖面 鬼斧神工的奇石 清晨的露珠,嫩绿的小草,大自然为我们带来无 古老朴实的石屋 磅礴壮观的瀑布 斑驳沧桑的枯树 限美妙的自然质感之美。
思考•练习
想一想,在生活中或旅行 中有哪 些质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试着 说出几组质感反差明显的物质。
分析领悟:
——画家笔下的质感
课堂新知:
•
邵增虎是一位风格自定的部队油 画家。1937年出生,安徽绩溪人。 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同年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 军事画家。1990年以前,他的作品以 主题性绘画为主,代表作品有《农机专 家之死》、《螺号响了》等。90年代以 后,作者的画笔转向了对大自然的描绘, 创作了一批感情深沉、风格独特的风景 画。这幅作品是他90年代以前的代表作 之一,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物体质感?
通过颜色、形状、线条来表 现质感。
学习活动三:
围绕《冠军的诞生》这一主 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 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讲。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
动手实践:
仿照《冠军的诞生》, 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具盒,用草 图的形式绘制,体现质感。, 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游戏:你说 我猜
请同学们触摸物品、 描述物品,另一个同学 来猜出这个物品。
画家笔下或 视觉感受。 •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 滑与陶的粗糙。 • 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 法所表现出来的材质真实感,是 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画家表现质感的常用手法。
2.学会通过运用不同线条和阴影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
3.学会选择合适的画材,表现物体的质感。
4.通过绘画作品锻炼观察细节和处理细节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1.学会在绘画中体会物体的立体感。
2.培养学生对不同质感的物体有敏锐的观察力。
3.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创意,表现自己的想法。
4.通过互相欣赏作品,促进学生彼此交流和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呈现出对质感的独到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发现和理解事物之美。
3.通过创作体验,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4.借助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画家表现质感的常用手法,如运用线条和阴影等。
2.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1.意识到观察不同物体质感的重要性和细节决定质感的观念。
2.运用合适画材描述不同的物体质感,并体现在绘画作品中。
三、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物体质感的感受,如石头、草地、人体等。
2.引入艺术作品,鼓励学生从画家的视角去观察作品。
3.引导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讲授。
1.解释如何通过绘画表现物体的几何体外形。
2.介绍如何使用不同材质的画具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
3.查看并分析绘画作品,引移学生注意作品中的阴影和光线。
4.引导学生通过卷起画笔的方式,呈现不同材质的笔尖。
练习1.选择物体并收集实物,分析不同材质的质感和形状。
2.运用不同的画具材质,模拟并绘制不同材质视觉效果,同时观察并分析不同材质下的线条及阴影情况。
总结1.回顾课堂所学习的知识。
2.每位学生呈现制作的绘画作品,并彼此沟通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定期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关注学生表现质感的手法和创作理念。
2.督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水平与进步。
3.指导学生观察艺术品,整理绘画作品,从而加深对质感表现技巧和审美意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观察比较:
请同学们观 察、触摸以下几 种物质,分组讨 论完成下表。
自主学习活动一:
质感:指触觉或视觉羽毛
质感
轻巧、柔软 坚硬、粗糙 光泽、柔软、细腻 柔软、蓬松 透明、高光反光强烈 光滑、温和
感受
飘逸、柔美 顽强、坚毅 华丽、典雅 温暖、舒适 晶莹、纯净 清新、高雅
1.画家画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感 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主
题的?
《任弼时》 油画 邵增虎
谢谢观赏
石头
丝绸 毛皮 玻璃 玉器
宁静迷蒙的湖面 鬼斧神工的奇石 清晨的露珠,嫩绿的小草,大自然为我们带来无 古老朴实的石屋 磅礴壮观的瀑布 斑驳沧桑的枯树 限美妙的自然质感之美。
思考•练习
想一想,在生活中或旅行中有哪 些质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试着 说出几组质感反差明显的物质。
分析领悟:
——画家笔下的质感
七年级美术下__第三课_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湘版普通初中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3课视觉中的红屋顶第一课时
【授课年级】初中七年级
【授课教师】一中附中黄凤鹏
【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板块,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中质感的表现的方法研究学习,了解绘画艺术语言,并运用于造型表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触摸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并且学会用绘画方式去描绘对质感的情感表达。
【设计理念】本课的内容根据教材建议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不同物质的不同感受,了解质感的表现方法、尝试与绘画表现。
第二课时不同质感的尝试练习,知识巩固。
【学情分析】通过给学段的学生绘画基础还不扎实,也不喜欢纯讲义教学所以游戏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性地教学,以学生为主而非满堂灌形式。
采取的是激趣生动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不同物质的不同感受,了解美术作品中质感的表现方法,尝试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笔触去表现不同物质的质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生活中不同物质的质感所带来的情感表达,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质感、学习掌握画出质感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用形状去表现物体质感。
【教法学法】激趣法、讲授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3、通过暗部反光部分表现质感。
4、通过高光表现质感。
学生思考。
提高观察能力。
15
四、小结。
交流。
强调要点。
3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导入。
充分交流。
不同物体的质感表现方法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温故知新。
5
二、尝试练习。
适当指导。
1、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
合作交流、
全面提高。
两大类不同质感的静物:用不同材质制作的物体光滑度、厚度、硬度、透明度不同,表现着不同质感。
1、粗质感的静物:
如:陶土器(砖头、陶罐),竹木制品,粗织纤维(呢、麻、牛仔……),以及一些表面粗糙的物体(核桃等)。
特点:质地较粗,表面反射光线能力不很强,受环境的影响也不明显。
2、细质感的静物:
如:上釉瓷器,金属器皿(不锈钢制品),玻璃制品,表面光滑的蔬果(苹果西红柿等),石膏制品,皮革,棉布,绸布等。
特点: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受光源及环境的影响。
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25
三、深入探究。
品味、提高。
不同质感静物的表现要点:
1、通过粗细质感静物对比表现质感。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讲评导入。
交流。
展示学生上节课的习作,讲评,及时表扬。
1、什么是质感?
质感是物体具有的特质,质感体验是人的感官经验的积累。
2、绘画中质感的表现:
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再现其特质,使其符合人们的感觉。
湘教版_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_第3课_画家笔下的质感_备课教案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与
反思
①风和日丽②狂风暴雨
分小组进行根据主题开始构思、创作。
四、总结与思考
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学生自评和互评,从中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
评出:最佳创意之星、最佳速度之星。
作业与课堂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不同的色彩和笔触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让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色彩知识来装扮自己,美化我们的生活,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姿。
方法与过程目标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重点
感受不同材质的肌理和质感的差异;肌理和质感简单的制作方法;肌理、质感表现对美术作品表达主题的作用。
本课难点
体验肌理、质感的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课重点
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本课难点
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每天看到的景物大自然都赋予了其各自的颜色。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树叶是绿色的等等,那么,向日葵是什么颜色的呢?(生答)揭示课题:《向日葵》
提问一:这三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都采用了极端写实的表现手法,肌理和质感等细节表现的非常逼真。)
提问二:作者如此强调肌理、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绘画作品中材质美感和表现主题的内在联系?
(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主题。)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感的不同及表现不同质感的手法、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表达—尝试—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不同质地物体的美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认识质感及表现方法的不同,能运用不同方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法表现不同质感。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时间:2分钟)(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14至16页,19页。
思考:什么是质感?质感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师:同学们先触摸一下自己的校服和面前的课桌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一样吗?学生:校服:轻巧、柔软课桌:光滑、坚硬(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导入: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引出质感的分类: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二、观察比较:(感受质感,认识质感肌理)(时间:3分钟)师:展示几幅图片:欣赏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看到的质感反差较大的几组物质,看看它们的质感怎样?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总结(展示总结图片)三、初试锋芒:探究分析,质感的表现,用线条和笔触表现羽毛和石头的质感。
(时间:3分钟)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了解了物体的质感及感受,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同学们抬头看屏幕,我们用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展示线条和笔触图片)师:不同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来的质感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观察一下羽毛用什么线条来画呢?生:光滑的,轻的柔软的。
(石头:硬的、重的线条)动手小实践:展示羽毛和石头图片,让学生动手简单的画一画。
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或展示板上)画一画。
师在小组间来回指导学生。
第0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提问二:作者如此强调肌理、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绘画作品中材质美感和表现主题的内在联系?
〔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主题。〕
幻灯片展示作品
出示问题,分析总结
五、开展学习活动及提出相关要求
6.布置学习活动一的要求及相关准备工作。
课文以欣赏感受导入,逐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材质在轻重、刚柔、明暗以及光滑与粗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讨论交流,引入制作不同的肌理效果及表现质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肌理与质感这一视觉语言体系,尝试其简单的制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材料作为造型艺术的根本要素之一,对与表达主题、表达情感具有的重要作用。
浏阳市中学教师集体备课用纸
科目
美术
年级
七下
班级
168-
170
周次
授课时间
月日-月日
课题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综合·实践
主备人
祝曲波
辅备人
备课组
建 议
本课主要尝试从“肌理与质感的表现〞这个角度来帮助学生了解绘画艺术表现的又一种视觉语言体系。尝试运用明暗、笔触、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物体的质感,学习肌理与质感的制作方法与表现技巧,可以使学生获得新颖、有趣的艺术体验,并能初步理解美术作品中质感表现与表达情感主题的关系。艺术家们充分表现质感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往往可以更好地为表达情感主题效劳。
提倡选择教师提供的绘画线稿为根底进行改造,如果自己独立选择参照作品,宜选择其能够更加适合表达改造后的造型,提倡根据特定材料特性,大胆改造画面原有造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重难点:
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课堂教学(目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以学生的文具盒为例,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
(材料和感受)
2.活动一:教师选取四件物品(黑板擦、校服、窗户玻璃和黑板),请二位学生说明他们给你的感受。
三、讲授新课:
1.问题:“你如何理解“质感”一词?”请学生回答。
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学习质感、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的概念。
2.活动二: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请一位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
四、感受质感:
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
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
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小结: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时,心中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
望,那就是想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
你是否很想知道怎样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表现质感的方法:(结合图片来分析)
第一、色彩表现。
欣赏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作品,同时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
第二、明暗、线条。
素描作品欣赏,体会由明暗和线条带来的真实感。
第三、运用材料。
五、领悟材料美:
1.欣赏油画《根》,(黄土高原的雄厚与苍茫)。
2.欣赏邵增虎的油画作品《任弼时》,(茅草屋、石头地、发白的军装等)。
3.欣赏杨志坚油画作品《冠军的诞生》,体验质感的描述与表现。
4.欣赏素描作品《手套》,体验材质的表达。
5.欣赏课本第15页,各种物体的材质对比。
6.欣赏课本第17页,各种线条的运用对比。
六、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初步尝试绘画出一张富有材料和质感的作品。
2.要求:独立完成,并能体现材料的美感。
3.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张贴在黑板上,由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运用那种方法法和追求表达何种质感?)教师评价。
七、教学拓展:
1.在建筑(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灯具(水晶灯)、家具(沙发)和陶瓷用品(茶具)说明材料和质感知识的运用广泛。
2.从摄影艺术、生活用品和造型设计方面说明。
3.广告设计和服装设计都要运用材料和质感的知识。
八、教师小结:
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留心观察、细心地体会,还可以利用其它材料进行研究,为生活创造更多更美的图形,为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
九、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上周尝试了质感的表达,同学们的整体画面效果还不错。
下面选取了几个同学的作业,我们共同来点评一下。
二、作业点评:
这个环节会讲到同学画面的表现方法,所以会问到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质感的表达方法有几种?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用形状表现质感、用线条表现质感,用色彩表现质感。
三、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下一步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画面效果?
作品欣赏:
《高原人》摄影赵志强
《雪山下的篝火》水彩傅啓中
《钢水.汗水》油画广廷渤
分组讨论:通过我们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比较,找出我们的画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我们的画面和这些作品的差别在哪里?
讨论的结果:我们的画面深入刻画的程度不够,画面的空间感、物体的体积感都没表现充分,物体的质感表达不明确,形体塑造缺乏表现力。
使画面显得粗糙,不够精致。
2.提出要求:下一步我们就要在深入刻画上下功夫,要非常明确地交待出物体的质感、真实感。
要想表现物体的质感,首先我们要对物体的质感特征有所认识,我把我们常
用静物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a.器物类b.透明物体c.瓜果、蔬菜类d.衬布3.下面我会结合图片逐个对这四类物品的质感特征进行详细的讲解。
a.器物类:通过陶器和瓷器的图片的展示,分析比较出它们不同的质感特点。
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的物体。
如未漆的木器、石膏制品、粗陶、陈旧铁器等。
陶器、陈旧铁器这种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这类制品的特点:这类物品形体转折清晰,受光、背光、明暗交界线、反光等层次清楚,固有色明显,其色彩关系和素描关系主要受光源色和大环境色的反射影像,而较少受周围小局部物体的折射、反射影响。
瓷器、金属性制品这种表面光洁有较强光泽的物体的特点:这类物体表面光洁,折射强,周围环境和物体的形和色,都会在这些物体表面形成反射成像。
高光明亮清晰,明显带有光源的色彩倾向。
不同的面反射不同的物象,暗部反光明确,受环境色影响很大。
b.透明物体: 如:玻璃、透明塑料、水等
透明体总会或多或少地减弱其背后的物象的色彩对比和素描对比,越透明无色的物体越能直接地反映出其背景的色彩特征。
有色透明体的颜色必然会影响到其背后物象的色彩倾向。
c.瓜果、蔬菜类:展示瓜果蔬菜的图片和写生效果图,讲解分析瓜果蔬菜的质感特点。
表面结实有光泽的蔬菜瓜果。
如:苹果、葡萄、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冬瓜、茄子等。
这类蔬菜水果光泽感强,有明显的高光和明确的反光,受环境色影响较大,色彩关系复杂。
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的蔬菜瓜果。
如:土豆、地瓜、刺黄瓜、梨、杏、毛桃、等。
这类蔬菜水果光泽感较弱,没有明显的高光,也没有明确的反光,受环境色影响较小。
d.衬布:展示衬布的图片和写生效果图,讲解分析衬布的质感特点。
一种是棉麻类衬布:吸光性强,没有明显的光泽,形体起伏明确、固有色较明显。
一种是绸缎丝质类衬布:光泽强而很容易受光源和环境的影响,使明暗关系复杂交错而显得闪烁生辉,光彩亮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单个物体质感写生练习,要深入塑造物体,要求质感明确、具有真实感和艺术感。
五、教师评价
1.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张贴在黑板上,由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运用那种方法法和追求表达何种质感?)
2.教师评价。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