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常用公式汇总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包括:
有理数加法公式: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有理数减法公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公式: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有理数除法公式: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此外,还有多项式的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公式等。
这些公式在七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和运用。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公式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公式公式是数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用来表示数学关系的符号组合。
在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公式,它们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数学公式。
一、面积公式1. 矩形的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等于宽度乘以长度。
面积 = 宽度 ×长度2.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面积 = 边长 ×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与高的乘积的一半。
面积 = 底边 ×高 / 2二、周长公式1. 矩形的周长公式:矩形的周长等于长和宽的两倍之和。
周长 = (长 + 宽)× 22.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
周长 = 边长 × 4三、体积公式1. 直方体的体积公式:直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和高的乘积。
体积 = 长 ×宽 ×高2.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体积 = 边长 ×边长 ×边长四、角度公式1. 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结果等于180度。
2. 同位角的性质:同位角是指两条平行线与同一条截线所夹的角,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如果a与b是同位角,那么a = b。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中的一些常用公式。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不仅如此,公式本身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特点。
公式是数学家们长时间研究、总结和归纳得出的结论,它们准确地揭示了数学之美。
公式具有简洁、明确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问题中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法。
在学习公式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理解公式的含义和用途,只有理解了公式所表示的数学关系,才能正确地应用它。
其次,要熟练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式的本质和应用条件。
七年级上册数学常用公式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常用公式及等量关系1、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t v s 时间速度路程⨯=, )()()(t s v 时间路程速度=, )()()(v s t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快行路程+慢行路程=原相距路程(2)追及问题:快行路程-慢行路程=原相距路程(3)航行问题: V 顺 = V 静+V 水 ; V 逆= V 静—V 水 ; V 顺 - V 水= V 逆+V 水=V 静 ;V 顺 - V 静= V 静-V 逆= V 水 ; 2逆顺水v v v -= ; 2逆顺静v v v +=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4)环行跑道(同一地点出发)反向:每相遇一次合走一圈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相遇的次数同向:每追上一次多走一圈, 快的路程-慢的路程=环形周长×追上的次数(5)车过桥或通过山洞隧道问题过桥:(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长+车长。
过山洞隧道:(洞长+列车长)÷速度=过洞时间;(洞长+列车长)÷过洞时间=速度;速度×过洞时间=洞长+车长。
(6)时钟问题:通常将时钟问题看作以整时整分为起点的同向追击问题来分析。
常用数据:①时针的速度是0.5°/分;②分针的速度是6°/分;③秒针的速度是6°/秒2、销售盈亏问题(1)进价售价利润-=; (2)%100⨯=进价利润利润率 (3)10折扣数打折前的标价打折后售价⨯=; (4)盈利:售价利润率)(进价=+⨯1 (5)亏损:售价利润率)(进价=-⨯1 3、工程问题(1)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2)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七年级上公式
七年级上公式: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仅供参考:【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和÷(倍数+1)=一倍数;一倍数×倍数=另一数,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1.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公式:对于ax²+bx+c=0,求根公式为x=(-b±√(b²-4ac))/2a。
- 一次方程的解:对于ax+b=0,求解公式为x=-b/a。
-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
-两点间距离公式:对于坐标点A(x₁,y₁)和点B(x₂,y₂),距离公式为d=√((x₂-x₁)²+(y₂-y₁)²)。
-两点间的中点公式:对于坐标点A(x₁,y₁)和点B(x₂,y₂),中点公式为M((x₁+x₂)/2,(y₁+y₂)/2)。
2.几何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海伦求面积公式S=√(p(p-a)(p-b)(p-c)),其中p为半周长。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即a²+b²=c²。
-圆的周长公式:对于半径为r的圆,周长公式为C=2πr。
-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对于平面Ax+By+Cz+D=0和直线的方程为lx+my+nz+p=0,两者垂直的条件为A*l+B*m+C*n=0。
3.统计学公式-平均数:对于一组数值x₁,x₂,...,xₙ,平均数公式为xₙ=(x₁+x₂+...+xₙ)/n。
-中位数:对于一组有序数值,其中位数是中间数(对于奇数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对于偶数个数)。
-众数:对于一组数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
-方差:对于一组数值x₁,x₂,...,xₙ,方差公式为s²=((x₁-xₙ)²+(x₂-xₙ)²+...+(xₙ-xₙ)²)/(n-1),其中xₙ为平均数,n为样本数。
-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标准差公式为s=√s²。
4.概率公式-基本概率公式:P(A)=n(A)/n(S),即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的样本点数除以样本空间的样本点数。
初一上册数学必背公式
初一上册数学常用公式总结以下是一些初一上册数学中常用的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非常重要。
1.加法交换律:a+b=b+a2.这个公式说明,加法运算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而结果不变。
例如,5+3=3+5=8。
3.加法结合律:(a+b)+c=a+(b+c)4.这个公式说明,当三个数相加时,可以先加前两个数,然后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加后两个数,再加入第一个数,结果不变。
例如,(2+3)+5=2+(3+5)=10。
5.减法基本性质:a-b-c=a-(b+c)6.这个公式说明,从一个数中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
例如,8-(2+3)=8-5=3。
7.乘法交换律:ab=ba8.这个公式说明,乘法运算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而结果不变。
例如,2×3=3×2=6。
9.乘法结合律:(ab)c=a(bc)10.这个公式说明,当两个数相乘时,可以先将它们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得到结果。
例如,(2×3)×5=2×(3×5)=30。
11.分配律:a(b+c)=ab+ac12.这个公式说明,当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时,可以分别将这个数与两个数相乘,再求和。
例如,2×(3+4)=2×7=14。
13.除法基本性质:a÷b÷c=a÷(bc)14.这个公式说明,当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时,可以分别将这个数除以两个数,再求商。
例如,8÷(2×3)=8÷6=1.33。
以上是初一上册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常用初一数学公式汇总
常用数学公式汇总一、基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完全立方公式:(a±b)3=(a±b)(a2 ab+b2)3. 同底数幂相乘: am×an=am+n(m、n为正整数,a≠0)同底数幂相除:am÷an=am-n(m、n为正整数,a≠0)a0=1(a≠0)a-p=(a≠0,p为正整数)4. 等差数列:(1)sn ==na1+ n(n-1)d;(2)an=a1+(n-1)d;(3)n =+1;(4)若a,A,b成等差数列,则:2A=a+b;(5)若m+n=k+i,则:am+an=ak+ai ;(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末项,d为公差,sn为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5. 等比数列:(1)an=a1q-1;(2)sn =(q 1)(3)若a,G,b成等比数列,则:G2=ab;(4)若m+n=k+i,则:am•an=ak•ai ;(5)am-an=(m-n)d(6)=q(m-n)(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末项,q为公比,sn为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2+bx+c=a(x-x1)(x-x2)其中:x1= ;x2= (b2-4ac 0)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 ,x1•x2=二、基础几何公式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和概念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和概念?
答:七年级上册数学涉及多个章节和主题,每个主题都有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和概念的例子:
1.有理数:
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数轴: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在数轴上表示数0的点。
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法则: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乘法法则: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此外,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记住公式和概念,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通过多做练习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及时复习,您可以更好地掌握七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七年级数学常用公式
一、代数相关公式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x = -b/a2.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两个一元一次方程:ax + by = c,dx + ey = fx = (ce - bf) / (ae - bd)y = (af - cd) / (ae - bd)- 三个一元一次方程:ax + by + cz = d,ex + fy + gz = h,ix + jy + kz = lx = (dl - bh - cf) / (ai - ae - af + bi + cj - bk)y = (gl - dy - cz) / (ai - ae - af + bi + cj - bk)z = (hk - dl + dx + cy) / (ai - ae - af + bi + cj - bk)3.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ax^2 + bx + c = 0x = (-b ± √(b^2 - 4ac)) / (2a)4.平方差公式:(a+b)(a-b)=a^2-b^25. 二次平均值不等式:(a + b) / 2 ≥ √(ab)6. 完全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7.因式分解:- 求两个整数乘积为0:ab = 0,则a = 0 或 b = 0-a^2-b^2=(a+b)(a-b)- a^2 + 2ab + b^2 = (a + b)^2- a^2 - 2ab + b^2 = (a - b)^2- a^3 + b^3 = (a + b)(a^2 - ab + b^2)- a^3 - b^3 = (a - b)(a^2 + ab + b^2)- a^3 + 3a^2b + 3ab^2 + b^3 = (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 = (a - b)^3 -a^4-b^4=(a^2+b^2)(a^2-b^2)8.指数运算法则:-a^m*a^n=a^(m+n)-(a^m)^n=a^(m*n)-(a*b)^n=a^n*b^n-a^-n=1/a^n9.多项式乘法公式:- (a + b)^2 = a^2 + 2ab + b^2- (a - b)^2 = a^2 - 2ab + b^2- (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 - (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 -a^4-b^4=(a^2+b^2)(a^2-b^2)- (a + b)(a^2 - ab + b^2) = a^3 + b^3- (a - b)(a^2 + ab + b^2) = a^3 - b^3二、几何相关公式1.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2.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3.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边长*高)/24.圆周长公式:圆周长=2πr(π约等于3.14)5.圆面积公式:圆面积=πr^2三、比例和百分数相关公式1.比例的性质:a/b=c/d2.比例计算:-求缺失项:已知a/b=c/d,求b或d:b=(a*d)/c或d=(b*c)/a-比例的倒数:a/b=c/d,则b/a=d/c-比例的翻转:a/b=c/d,则b/a=d/c-比例的平方:a/b=c/d,则(a^2)/(b^2)=(c^2)/(d^2)3.百分数转换:百分数值=实际数值*百分数%(百分数%=百分数值/实际数值*100%)4.百分数计算:-求部分数值:已知总数值和百分数%,求部分数值:部分数值=总数值*百分数%(百分数%=部分数值/总数值*100%)-求总数值:已知部分数值和百分数%,求总数值:总数值=部分数值/百分数%*100%-增加百分数:已知原数值和增加的百分数%,求最终数值:最终数值=原数值*(1+增加的百分数%)-减少百分数:已知原数值和减少的百分数%,求最终数值:最终数值=原数值*(1-减少的百分数%)四、统计学相关公式1.平均数计算:数据集合的平均数=所有数值之和/数据个数2.中位数计算:数据集合按照大小排序后,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中间的数值;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数。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式与定义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式与定义初中数学怎么学,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在为此发愁,其实,数学学习很简单,小编在此整理了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式与定义,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式与定义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与负数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1.2 有理数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①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七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七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利器。
因此,掌握并熟练运用数学公式对于学习数学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对七年级数学中常用的公式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整数。
1.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公式。
加法,a + b = c。
减法,a b = c。
2.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公式。
乘法,a × b = c。
除法,a ÷ b = c。
3. 整数的绝对值公式。
|a| = b。
二、分数。
1.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公式。
加法,a/b + c/d = (ad + bc)/bd。
减法,a/b c/d = (ad bc)/bd。
2.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公式。
乘法,a/b × c/d = ac/bd。
除法,a/b ÷ c/d = ad/bc。
三、代数。
1. 代数式展开公式。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b)² = a² 2ab + b²。
a² b² = (a + b)(a b)。
2.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公式。
ax + b = c。
x = (c b)/a。
四、几何。
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S = l × w。
正方形,S = a²。
三角形,S = 1/2 × b × h。
梯形,S = 1/2 × (a + b) × h。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周长,C = 2πr。
面积,S = πr²。
五、统计与概率。
1. 平均数公式。
平均数,(a₁ + a₂ + … + aₙ)/n。
2. 概率计算公式。
事件发生的概率,P(A) = n(A)/n(S)。
以上就是七年级数学中常用的公式总结,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七年级上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七年级上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提供七年级上数学公式的大全表,这些公式对于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请按照以下格式来记忆这些公式,以便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方便地使用它们。
一、代数公式1. 二次方程的解: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解可用以下公式表示:x = (-b ± √(b^2 - 4ac)) / 2a2. 因式分解公式:对于一元二次多项式ax^2 + bx + c,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将其因式分解:ax^2 + bx + c = a(x - α)(x - β),其中α和β分别是方程的两个解。
3. 平方差公式:对于任意实数a和b,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将其平方差因式分解:a^2 - b^2 = (a + b)(a - b)二、几何公式1.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形的周长C和面积A分别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2(l + w),A = lw,其中l和w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
2.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正方形的周长C和面积A分别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4s,A = s^2,其中s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3.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对于任意三角形,其周长C和面积A可使用以下公式计算:C = a + b + c,其中a、b和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
A = (1/2)bh,其中b是底边的长度,h是与底边垂直的高度。
三、比例和百分数公式1. 比例关系公式:当两个量呈现比例关系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未知量的值:a/b = c/d,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
2. 百分数转化公式:用分数表示的百分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转化为百分数:百分数 = 分数 × 100%3. 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公式:已知百分数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将其转化为分数形式:分数 = 百分数 / 100四、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其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和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A、B和C分别表示相应的角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都全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都全了第一章有理数正数与负数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有理数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加减法①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除法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初中数学定理与常用公式汇总
初中数学定理与常用公式汇总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推论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七年级上册数学常用公式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常用公式及等量关系1、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t v s 时间速度路程⨯=, )()()(t s v 时间路程速度=, )()()(v s t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快行路程+慢行路程=原相距路程〔2〕追及问题:快行路程-慢行路程=原相距路程〔3〕航行问题: V 顺 = V 静+V 水 ; V 逆= V 静—V 水 ; V 顺 - V 水= V 逆+V 水=V 静 ;V 顺 - V 静= V 静-V 逆= V 水 ; 2逆顺水v v v -= ; 2逆顺静v v v +=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4)环行跑道(同一地点出发)反向:每相遇一次合走一圈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相遇的次数同向:每追上一次多走一圈, 快的路程-慢的路程=环形周长×追上的次数(5)车过桥或通过山洞隧道问题过桥:〔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长+车长。
过山洞隧道:〔洞长+列车长〕÷速度=过洞时间;〔洞长+列车长〕÷过洞时间=速度;速度×过洞时间=洞长+车长。
〔6〕时钟问题:通常将时钟问题看作以整时整分为起点的同向追击问题来分析。
常用数据:①时针的速度是0.5°/分;②分针的速度是6°/分;③秒针的速度是6°/秒2、销售盈亏问题(1)进价售价利润-=; 〔2〕%100⨯=进价利润利润率 (3)10折扣数打折前的标价打折后售价⨯=; 〔4〕盈利:售价利润率)(进价=+⨯1 (5)亏损:售价利润率)(进价=-⨯1 3、工程问题(1)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2〕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七年级)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七年级)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七年级)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 ab+b2)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 |a-b|≥|a|-|b|-|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与系数的关系-b+√(b2-4ac)/2a-b-√(b2-4ac)/2aX1+X2=-b/aX1*X2=c/a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 A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 -B)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 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 +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 osB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 n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 +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其他常用数学公式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h正棱锥侧面积S=1/2c*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 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常用公式及等量关系
1、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
)()()(t v s 时间速度路程⨯=, )()()(t s v 时间路程速度=
, )
()()(v s t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快行路程+慢行路程=原相距路程
(2)追及问题:快行路程-慢行路程=原相距路程
(3)航行问题: V 顺 = V 静+V 水 ; V 逆= V 静—V 水 ; V 顺 - V 水= V 逆+V 水=V 静 ;
V 顺 - V 静= V 静-V 逆= V 水 ; 2逆顺水v v v -= ; 2
逆顺静v v v +=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4)环行跑道(同一地点出发)
反向:每相遇一次合走一圈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相遇的次数
同向:每追上一次多走一圈, 快的路程-慢的路程=环形周长×追上的次数
(5)车过桥或通过山洞隧道问题
过桥:(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长+车长。
过山洞隧道:(洞长+列车长)÷速度=过洞时间;
(洞长+列车长)÷过洞时间=速度;
速度×过洞时间=洞长+车长。
(6)时钟问题:
通常将时钟问题看作以整时整分为起点的同向追击问题来分析。
常用数据:①时针的速度是0.5°/分;②分针的速度是6°/分;③秒针的速度是6°/秒
2、销售盈亏问题
(1)进价售价利润-=; (2)%100⨯=进价
利润利润率 (3)10
折扣数打折前的标价打折后售价⨯=; (4)盈利:售价利润率)(进价=+⨯1 (5)亏损:售价利润率)(进价=-⨯
1 3、工程问题
(1)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 ;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2)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即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先做的工作量+后做的工作量=1
7、数字问题
(1)数的表示方法:
一个两位数,一般可设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为b(其中a、b均为整数,且1≤a≤9, 0≤b≤9),则这个两位数表示为:10a+b.
一个三位数,一般可设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其中a、b、c均为整数,且1≤a≤9, 0≤b≤9, 0≤c≤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
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n+2或2n-2,2n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
(3)日历问题
任何日历表中,上下相邻的日期相差7,左右相邻的日期相差1
8、每两队比赛一次的比赛总场次、握手问题、一条直线上有数点求线段条数问题、一个顶
点引出数条射线求角的个数问题、数条直线相交求最多交点个数问题
21)
(
n
n
9、比例分配问题
全部数量=各种成分的数量之和
把一份设为x,例:甲、乙、丙的比为2:3:4 可设甲为2x,乙为3x,丙为4X 10、比赛积分问题
比赛总积分=胜场积分+平场积分+负场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