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中毒
氨对人体健康危害标准
![氨对人体健康危害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d01b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7.png)
氨对人体健康危害标准
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以下是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标准:
1. 吸入氨气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轻度暴露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
高浓度的氨气暴露会导致支气管炎、肺水肿和气道损伤等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
2.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氨气环境可能导致氨中毒。
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和乏力等。
严重中毒可导致意识丧失、肝损伤和呼吸停止。
3. 氨气能与眼睛、皮肤和黏膜发生直接接触,并导致刺激和损伤。
接触氨气可能导致眼红、疼痛、眼睑水肿和视力模糊。
暴露在高浓度氨气环境下,氨气会灼伤皮肤,并引起皮疹、瘙痒和脱屑等症状。
4. 长期接触氨气可能增加患上哮喘、支气管炎和肺功能障碍的风险。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的建议,以下是氨气的允许接触
限制值(TLV,time-weighted average):
- 对非生产性氨气(如家庭用品)的TLV-TWA限制值为
25ppm(每立方米气体中的氨气含量不超过25ppm)。
- 对工业氨气(如农业、化工)的TLV-TWA限制值为35ppm。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氨气的毒性因个体差异和暴露时间等因素而异,以上仅为参考值。
对于特定情况下的氨气接触和暴露,应根据当地法规和相关职业卫生指南进行评估和控制。
同时,应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手套和穿戴防护服等。
氨中毒学说
![氨中毒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ec6ea7e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f.png)
氨中毒学说氨中毒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性,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生产、农业和药物治疗等。
由于氨是一种无色、味道强烈的气体,所以对于它的毒性经常被忽视或者低估。
然而,氨中毒已经被证明对人类和动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呼吸系统到神经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氨中毒学说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氨中毒的表现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中毒最常见的来源是工业事故,因为氨在高浓度下就能引起呼吸暂停和窒息。
一般而言,急性氨中毒会导致头晕、眩晕、喉部炎症和咳嗽等症状。
另外,高浓度的氨还会造成眼睛和皮肤的刺痛感。
相反,慢性中毒症状的表现相对较为缓慢,也更难以诊断。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氨气体可能导致肺功能下降、肝损伤、肾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关于氨中毒的机制尚不清楚。
最初的研究表明,氨能够直接作用于神经元细胞膜,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导致神经元功能受损。
另外,氨也可能通过激活胆碱能和过氧化氢酶等受体而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
最近的研究表明,氨与神经炎症和代谢异常有关。
某些实验表明,慢性氨中毒可以导致大脑与肝脏的异常代谢,从而导致神经元的死亡、轻度炎症和功能丧失。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某些神经元通过检测氨浓度而发生功能性调节,因此氨浓度的长期升高可能导致神经元丧失调节功能。
氨中毒不仅对人类有影响,而且对动物的生存和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农业中,氨气可作为肥料和杀虫剂使用,但是高浓度的氨气体释放到空气中会引起动物死亡。
氨气还可以作为地下的排泄物,因此污染物可由废水和废料传播到周围的环境中,从而对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氨中毒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采取一系列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对于工业环境,自然通风和保持设备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安全检查和持续的员工培训也有助于避免氨中毒。
其次,应该尽量减少氨的使用和排放。
例如,在农业领域,可以使用不含氨的肥料和非氨气体杀虫剂来代替氨气甚至不使用化学物质。
最后,加强氨气的监管控制和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也是必需的。
氨急性中毒应急预案
![氨急性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b597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c.png)
一、预案背景氨(NH3)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眼、皮肤和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急性氨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吸入较大量氨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全身性疾病,常伴有眼、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灼伤。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氨急性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对氨急性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危害;2. 确保事故发生后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3. 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氨急性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现场安全;(2)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3)物资保障组:负责提供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4)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进展;(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人员住宿、交通保障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发现氨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指挥部。
2. 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组:(1)立即疏散周边群众,设立警戒线;(2)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3)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人员进入。
4. 环境监测组:(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5. 物资保障组:(1)调配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2)提供救援人员所需的防护装备和医疗用品。
6. 宣传报道组:(1)收集事故信息,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进展;(2)做好舆论引导,稳定人心。
7. 后勤保障组:(1)提供救援人员所需的住宿、交通保障;(2)保障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
8. 事故处理结束后,指挥部组织各小组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发生氨中毒的急救措施
![发生氨中毒的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d170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e.png)
发生氨中毒的急救措施
氨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突发状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以下
是针对氨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 立即将受害者从受污染的环境中转移至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暴露在氨气中。
2. 如果受害者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你
不熟悉心肺复苏术,应立即寻求医疗人员的帮助。
3. 如果受害者仍在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医护人员前
来协助。
4. 如果可能,移除受害者身上的受污染的衣物,并用清水彻底
冲洗受污染的皮肤。
避免接触受污染的衣物,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5. 如果受害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喉咙灼热感,应立即给予氧气,
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6.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受害者的症状并提
供安慰和支持。
以上是针对氨中毒的急救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急救过程中,确保自己的安全是首要任务,尽量避免暴露在受污染的环境中。
同时,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将能够提供更专业的治疗和救助。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氨中毒学说机制
![氨中毒学说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397cf0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6.png)
氨中毒学说机制
氨中毒是指人体内氨浓度过高,导致中毒症状的一种状况。
氨主要通过食物摄入,然后在体内通过代谢产生。
氨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肝脏转化成尿素,然后由尿液排出体外。
然而,当肝脏功能受损或代谢过程出现问题时,体内的氨积累就会发生,导致氨中毒。
氨中毒的机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肝脏功能障碍: 正常情况下,肝脏是氨代谢的主要器官。
氨主要通过尿素循环转化为尿素,然后由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肝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地将氨转化为尿素,氨就会在体内积累。
肝病、肝衰竭、肝性脑病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氨中毒。
2. 肠道菌群产生氨: 在肠道中,一些细菌可以产生氨。
当肠道通透性增加或菌群失衡时,这些菌群产生的氨可能进入血液,增加体内氨的浓度。
3. 尿素循环紊乱: 尿素循环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多个酶的参与。
如果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尿素的生成就可能受到干扰,导致氨的积累。
4.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高浓度的氨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影响,导致脑部功能障碍。
这可能包括认知功能下降、昏迷、抽搐等症状。
氨中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氨中毒症状的主要原因。
氨中毒可能导致氨尿症、肝性脑病等病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患有肝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有潜在肝功能问题的人群,及时的监测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 1。
氨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氨中毒应急救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238be0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7.png)
氨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氨气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症状,如果发现有人中毒,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保护自己:先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氨气,要穿戴好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
2. 疏散人员:尽快将受到氨气威胁的人员疏散到开阔的地方,并迅速通风。
3. 呼叫急救: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情况及所在的位置,请求专业医援。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其领扣、腰带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5. 清除污染源:切勿盲目接触、清除氨气泄漏源,以免加重危险。
应等待专业人员到场处理。
6. 实施人工呼吸:如果中毒者已停止呼吸,由熟悉急救技术的人员实施人工呼吸,并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术。
7. 提供氧气:为中毒者提供氧气以恢复呼吸,如果有氧气瓶或其他供氧设备,应立即使用。
8. 寻求医疗帮助:即使中毒者恢复了呼吸和意识,也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重要提示:以上措施仅供参考,面对氨气中毒时必须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人员到场进行救援。
切勿擅自冒险救援,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氨中毒后急救措施
![氨中毒后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d6bd2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0.png)
氨中毒后急救措施一、氨中毒的定义和病因氨中毒是指人体暴露在高浓度氨气环境下后,吸入或经皮肤吸收使氨气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引起中毒症状的一种急性中毒病。
氨气主要来源于化学工业、农业和家庭用品中,常见于氮肥生产、制冷和清洗剂等领域。
二、氨中毒的症状氨中毒的症状因个人对氨气的耐受性和暴露时间而异,以下是常见症状:1.呼吸道症状: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气促等。
2.眼睛刺激:眼红、眼痛、流泪等。
3.皮肤症状:接触氨气后,皮肤会出现灼痛、红肿、起疱等症状。
4.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腹痛等。
5.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失眠等。
6.全身反应:乏力、全身不适、面色苍白等。
三、氨中毒的急救措施1. 呼吸道救援氨中毒后,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并打开门窗保持通风。
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和唾液,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
2. 切断暴露源如果发现患者正在暴露在氨气环境中,应立即将其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切断氨气暴露源,例如关闭泄漏的管道或容器,以减少进一步的中毒风险。
3.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氨中毒属于急性中毒,需要专业医疗救助。
在急救措施完成后,应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和意识水平等。
4. 高浓度氧气治疗氨中毒后,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治疗十分重要,可以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等方式给患者输送氧气,以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氧合情况。
5. 对症治疗针对氨中毒引起的不同症状,可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
例如,对于呼吸道症状,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呼吸困难;对于眼睛刺激,可用清洗眼睛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皮肤症状,可用清洗和覆盖受损部位等方法进行处理。
四、如何预防氨中毒1.提高安全意识:在接触可能存在氨气的工作环境时,应提高安全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适当的呼吸防护器具、护目镜和手套等。
氨中毒的原理
![氨中毒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a3a35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03.png)
氨中毒的原理咱今天就来说说氨中毒这档子事儿啊。
你想想,氨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乱窜。
要是一不小心,让它在我们身体里捣乱起来,那可不得了!氨是从哪儿来的呢?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呢!比如说一些含氮的物质分解的时候,氨就可能冒出来啦。
就好像是一群小捣蛋鬼,趁你不注意就跑出来惹事。
那氨中毒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好比是身体这个大城堡被氨这个小淘气给入侵啦!它会影响我们身体里的好多功能呢。
比如说会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变得怪怪的,就像电路出了故障,一会儿亮一会儿暗的,让人觉得头晕乎乎的,甚至可能会神志不清呢,这多吓人呀!它还可能让我们的呼吸变得不顺畅,就好像有人捂住了你的口鼻,喘不上气的感觉可难受啦。
咱再打个比方,氨中毒就像是身体里来了一场暴风雨,把一切都搅得乱七八糟的。
那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这场“暴风雨”呢?首先得注意周围的环境呀,像一些化工厂啦、养殖场啦这些地方,可得小心点儿。
别没事儿就往那些可能有大量氨的地方跑,这不是自找麻烦嘛!还有啊,平时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呢。
要保持家里和工作的地方通风良好,别把那些可能产生氨的东西捂得严严实实的,得给它们留个“透气”的机会呀。
不然,氨不就都憋在那里,等着找机会来捣乱嘛。
要是真不小心氨中毒了,那可别慌神儿呀!得赶紧去看医生,让医生这个“大救星”来帮忙。
医生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把氨这个小淘气从我们身体里赶出去,让我们的身体重新恢复平静和健康。
总之呢,氨中毒可不是小事儿,我们可得重视起来呀!别不当回事儿,觉得离自己很远。
就像那句话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咱得时刻警惕着,别让氨这个小淘气在我们身上得逞,让我们的身体一直健健康康的,那多好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氨中毒急救措施与防范措施
![氨中毒急救措施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d583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4.png)
氨中毒急救措施与防范措施氨中毒的定义与危害氨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和医疗领域。
然而,高浓度的氨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氨中毒是指人体吸入高浓度氨气后导致的中毒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氨中毒的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和损伤,包括气道刺激、肺水肿等;二是对神经系统的抑制和损害,包括头痛、头晕、意识丧失等。
因此,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和防范措施对于减少氨中毒的危害至关重要。
氨中毒的急救措施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氨中毒患者的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氨气。
同时,注意周围环境的通风状况,避免再次暴露于高浓度氨气中。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氨中毒后,患者很可能出现气道刺激和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在急救时,需要尽快保持或恢复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患者的头部处于正常位置,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轻轻拍打患者的后背,促使气道分泌物排出;•不要强行给患者灌水或食物,以免进一步引起误吸。
3. 给予氧气供给氧气是氨中毒急救的重要手段之一。
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及时给予氧气供给。
可以使用面罩、鼻导管等方式,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氧气。
同时,注意氧气流量的控制,避免过度给氧引起氧中毒。
4. 进行心肺复苏对于氨中毒导致的严重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没有意识和呼吸反应,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
按压胸部时,应正确掌握力度和频率,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
人工呼吸时,可以口对口或使用呼吸囊进行,保证氧气的输入。
5. 就医就诊氨中毒的急救措施虽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救护患者,但并不能替代医学治疗。
因此,在进行急救措施后,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氨中毒的防范措施1.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氨气的工作环境中,应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减少氨中毒的风险。
氨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氨中毒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f64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5.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本企业应对氨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氨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事故分类1. 轻度氨中毒:患者出现眼结膜刺激症状,如流泪、眼痛、咳嗽等。
2. 中度氨中毒:患者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痰等。
3. 重度氨中毒:患者出现肺水肿、休克、昏迷等症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氨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信息报告等工作。
3.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救护等工作。
4. 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支持、设备保障等工作。
5. 信息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发布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发现氨中毒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保障组、信息报道组开展工作。
(3)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开展现场救援,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戒线,防止事故扩大。
(4)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3. 后续处理(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对受影响的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关爱。
(3)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六、预防与预警1. 加强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建立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5.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药品,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氨中毒的紧急医疗保护与预防措施
![氨中毒的紧急医疗保护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b62a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3.png)
氨中毒的紧急医疗保护与预防措施什么是氨中毒?氨中毒是指人体暴露于高浓度氨气体后引起的一系列中毒反应,其中包括呼吸系统和皮肤黏膜受损,进而发生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氨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但也有可能通过皮肤直接吸收。
氨中毒的发生与接触氨的方式、浓度、时间和身体状况都有关系。
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制药、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如果不正确地使用或储存氨,或在不充分通风的环境中接触氨,就有可能遭遇氨中毒的风险。
氨中毒应急处理氨中毒是一种紧急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以下是一些应对氨中毒的应急处理措施:1. 立即撤离现场一旦发现有氨气泄漏,一定要马上离开现场,并让其他人也远离。
如果未能迅速脱离高浓度氨气体,就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在出现严重症状前就失去意识或死亡。
2. 迅速就医在呼气道中毒的情况下,要立即到医院寻求紧急治疗。
在抵达医院前,可以让中毒者及时脱离氨气体的区域,观察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便更好地为中毒者提供有效治疗。
3. 进行紧急抢救在氨中毒发生后,需要尽快进行紧急抢救。
抢救措施包括清除呼吸道、维持心肺功能、注射解毒药物等。
如果中毒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应该在不断检查意识和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等生命支持措施等,直到接受到救护人员的帮助。
4. 及时进行防护在面对氨气泄漏的情况下,除了尽快远离现场外,还应该使用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这些工具可以有效阻止氨气体进入呼吸道或皮肤黏膜,从而有效预防氨中毒的风险。
氨中毒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氨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
1. 加强通风氨气的聚集是导致中毒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使用氨的环境中,应该加强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充足,从而有效降低氨气浓度。
2. 提供足够的保护设备使用防护设备是预防氨中毒的重要手段。
除了呼吸器、防护服外,还可以使用安全眼镜、手套等工具保护身体。
氨中毒及泄漏预防处理措施
![氨中毒及泄漏预防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aad7b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f.png)
氨中毒及泄漏预防处理措施氨气是一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遇到泄漏或者浓度过高,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为了避免氨气泄漏和毒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一、氨中毒的症状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气味感知器失灵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氨中毒。
氨中毒的症状有以下几种:1. 呼吸困难:氨气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并且会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
2. 眼部刺激:氨气会刺激眼睛,造成眼部红肿、发痒、流泪等症状。
3. 喉咙刺激:氨气也会刺激喉咙,引起喉咙疼痛、干咳、呕吐等症状。
4.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氨中毒还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二、氨中毒的治疗方法氨中毒的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而定。
轻度中毒者应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进行充足的休息和饮水,缓解症状。
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应即刻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在医院抢救中,可以采用如下治疗方法:1. 给予高浓度氧气:高浓度氧气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呼吸受限等症状。
2. 给予液体:氨中毒会导致身体脱水,因此可以在医院给患者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 支持性治疗:对于严重中毒的患者,在医院还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心血管系统的支持、电解质平衡、呼吸机辅助治疗等。
4. 给予抗惊厥、镇痛等药物:对于严重中毒的患者,还需要给予抗惊厥、镇痛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氨泄漏的预防处理措施1. 做好防护措施:危险品操作人员应该穿着防护服、戴上手套、戴上防毒面具等防护措施,以防止接触氨气造成危害。
2.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 做好安全培训:加强对危险品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建立常规检查制度:建立常规检查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5. 建立紧急预案:对于氨泄漏事故,还需要建立紧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理程序,保障人员安全。
氨中毒实验报告
![氨中毒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cd250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0.png)
氨中毒实验报告
氨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症状,随着氨浓度的升高,会出现意识混乱、肌肉震颤、甚至昏迷等反应。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给小白鼠注射氨水来模拟氨中毒现象,研究氨中毒的过程和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
实验前,首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包括:小白鼠,氨水,注射器,瓶口吸管等。
需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氨水浓度,以免对小白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实验开始前,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
第一组注
射氨水,第二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注射氨水的小白鼠,按照每100克体重注射0.6毫升氨水的标准来进行注射。
整个注射过程需要尽量轻柔,以免对小白鼠造成额外的压力。
注射完毕后,开始观察小白鼠的反应。
在注射氨水后的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等不同时间段内,记录小白
鼠的反应。
包括:一般动态、食欲、体重、呼吸、尿液等方面。
同样,对于对照组也要进行相应的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注射氨水后的小白鼠在1小时后就开始出现混乱不安,甚至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白
鼠的情况更加严重,最终出现死亡。
而对照组的小白鼠,虽然也出现了部分问题,但总体上状况良好。
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经验结论和治疗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合理控制氨水的浓度,注射时尽量轻柔,避免对小白鼠造成过大创伤。
如若发现小白鼠出现氨中毒症状,应及时降低氨浓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尽快就医。
氨中毒实验报告
![氨中毒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0413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4.png)
氨中毒实验报告引言: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践中。
然而,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氨气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并评估其毒性浓度的安全范围。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氨气(浓度为10%,20%,30%,40%,50%),实验动物(小白鼠),实验设备(气体采样器,实验舱,呼吸面具)。
实验方法:1. 将实验舱置于实验室工作台上,并确保其通风良好。
2. 准备好不同浓度的氨气,并缓慢注入实验舱内,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氨气污染。
3. 将小白鼠放置于实验舱中,并通过呼吸面具供氧。
4. 在各个浓度的氨气暴露下,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变化、呼吸频率和身体状况。
5. 根据观察结果,评估不同浓度氨气的毒性程度。
6. 实验结束后,立即移除小白鼠并清洁实验舱。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不同浓度的氨气暴露时间和观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低浓度(10%和20%)氨气暴露下,小白鼠呼吸频率稍有增加,但行为活动正常。
体检结果未显示异常。
2. 中等浓度(30%和40%)氨气暴露下,小白鼠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明显增加,活动力下降。
体检结果显示轻微的肺部炎症和充血。
3. 高浓度(50%)氨气暴露下,小白鼠表现出显著的窒息症状,呼吸急促,运动困难,甚至出现昏厥现象。
体检结果显示明显的肺部损伤和炎症。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氨气的毒性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浓度的增加,氨气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也随之加剧。
在低浓度下,氨气对生物体影响较小,仅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频率增加,但未引起明显病理变化。
然而,随着浓度的增加,氨气可导致明显的呼吸困难和肺部炎症,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窒息。
这与氨气的刺激性和毒性有关,高浓度的氨气可直接对粘膜和肺组织造成损伤。
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氨气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也增大。
2. 在实验条件下,低浓度的氨气对小白鼠无明显伤害。
空气中氨中毒
![空气中氨中毒](https://img.taocdn.com/s3/m/34287a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0.png)
空气中氨中毒空气中氨中毒是指人体吸入过多氨气体并引起中毒。
氨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常见于化工、农业、动植物屎尿分解产生等环境中。
在气味不明显的环境中,人体难以察觉氨气的存在。
氨气易挥发,对人体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因此,空气中氨中毒可引起人体多种不同的症状,而且极易发生致命性的后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气中氨中毒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1. 氨气的来源氨气的主要来源是化工和农业行业。
在化工行业,氨气被用作制造肥料、合成纤维、制冷剂、金属表面处理等。
在农业行业,氨气常被用于加压作物保鲜、杀菌等。
在家庭中,空气中氨气多来自于厨房中的煤气、油烟等,以及宠物尿液和粪便的分解产物。
2. 空气中氨中毒的危害人体吸入了过量的氨气,会引起中毒反应。
中毒程度的严重程度和时间长短有关,也与个人的体质、年龄和健康状况有关。
症状的表现包括:1) 呼吸系统症状:吸入氨气后,可引起喉咙刺痛、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窒息。
2) 眼部症状:吸入氨气后,双眼会出现烧灼感,并有流泪、红肿等所产生的不适感。
3) 皮肤接触症状:与氨气接触皮肤会引起皮肤过敏、瘙痒和水泡等。
4) 神经系统症状:氨气的刺激会导致头痛、头晕、眩晕和恶心等中毒表现。
5) 肝肾系统症状:长期接触氨气的人可能引发一些肝肾损伤,如贫血、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
6) 后果严重的毒性反应: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导致严重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可以致死。
3. 空气中氨中毒的预防措施1) 注意通风:一个空气流通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减轻氨气危害。
在化工、农业、家庭等需要使用氨气的地方,应该设法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吸入。
2) 穿戴防护服:在高氨气浓度的情况下,穿戴防护服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一定要选择具有不透气性和阻隔性的防护服,以减少氨气的吸入。
3) 确保氨气容器安全:化工行业或农业行业中,对于氨气的使用和储存应严格掌控。
容器要做到整洁且完好无损,在储存时要放置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
氨中毒急救措施
![氨中毒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52df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c.png)
氨中毒急救措施氨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广泛用于生产化肥、药品、合成纤维、金属表面处理等方面。
而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氨气体却会造成身体的严重损伤,包括氨中毒的风险。
当身体吸入过量的氨气体时,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防止氨中毒引发的各种危害。
氨中毒可能的危害氨中毒是指人体吸入高浓度氨气体,或在接触氨液体时身体发生的变化。
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一旦吸入人体会刺激呼吸道和眼睛等粘膜,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胸闷和过敏反应等。
严重的情况下,氨中毒还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等后果。
氨中毒的急救措施一旦发现躲在氨中毒,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1. 迅速将患者从现场移走首先应当让氨中毒者立即从污染现场里撤离,并尽可能远离氨气的来源。
这是最重要的防止继续氧气,以后救护人员的康复。
2. 摘除口罩和衣物另外患者的口罩和衣服都可能有氨气,所以需要摘掉。
保持开放的空气通道。
3. 行动迅速,立即实施急救在调动急救人员的同时,需要对患者立即进行急救。
包括以下的措施:•紧急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房间。
•让受害人到呼吸清凉的空气中去。
如果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应该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打电话或寻求紧急救援人员的帮助。
如果气管和喉咙痉挛,则需要马上送医院救治。
•给患者饮一些淡盐水或糖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观察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情况,并在实施救护时保持现场整洁和安静。
4. 持续监护氨中毒急救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此时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监护,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状况,一旦发现呼吸器官故障或者失去意识,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通过采用生命支持措施,对氨中毒的情况进行持续监控和数据分析,以制定更为科学的随访和康复计划。
结语氨中毒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均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因此,在面对氨气的时候,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身体,并且在遇到氨中毒的情况时,要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氨中毒的常见原因
![氨中毒的常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539586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b.png)
氨中毒的常见原因
常见的氨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氨气泄露:氨气泄露是氨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制造化肥、制冷剂、清洁剂等过程中使用氨气,如果发生泄露,会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气浓度升高。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氨气环境下,人体会吸入过多的氨气,引发氨中毒。
2. 氨水接触:氨水是一种含有氨气的溶液,常用于清洗和消毒。
如果皮肤直接接触到高浓度的氨水,会导致皮肤烧伤、溃疡等症状。
同时,如果氨水被误食或吸入,也会导致氨中毒。
3. 食物中毒:某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氨含量,如腐烂的鱼类、蔬菜等。
如果食用了这些食物,体内的氨含量会升高,引发氨中毒。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如果食物保存不当,细菌会分解蛋白质产生氨气,加剧食物中毒的风险。
4. 肝功能障碍:肝脏是氨的主要代谢器官,负责将体内产生的氨转化为尿素,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肝功能受损,无法正常代谢氨,就会导致氨在体内积聚,引发氨中毒。
肝功能障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肝硬化、酒精滥用等。
5.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氨中毒。
例如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如尿素周期酶缺乏症,会影响体内氨的代谢,导致氨中毒。
此外,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也可能干扰氨的代谢,增加氨中毒的风险。
总之,氨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氨气泄露、氨水接触、食物中毒、肝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一些遗传性代谢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为预防氨中毒,应加强工业生产安全,正确使用氨气和氨水,避免食用腐烂的食物,保持肝脏健康,避免滥用药物。
氨中毒学说机制
![氨中毒学说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3efca99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8.png)
氨中毒学说机制1. 引言氨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常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肥料。
然而,高浓度的氨气对人体有毒性,可导致氨中毒。
氨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研究氨中毒的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氨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氨的来源、毒性机制、生物转化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全面探讨氨中毒的学说机制。
2. 氨的来源氨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业生产:氨广泛用于制造化肥、合成塑料、制冷剂等工业生产过程中。
工业生产过程中,氨可能会泄漏到环境中,造成氨气浓度升高。
•农业施肥:氨也是一种常用的农业肥料。
在施肥过程中,氨被释放到大气中,如果施肥过量或者不当,也可能导致氨中毒。
•生物代谢:氨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之一,在人体和动物体内产生。
正常情况下,氨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
然而,某些疾病或器官损伤可能导致氨的代谢紊乱,造成氨中毒。
3. 氨的毒性机制氨的毒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机制来实现:•氨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其pH值较高,可引起组织和细胞的酸碱平衡紊乱。
•氨可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盐类,导致细胞膜的破坏和细胞功能异常。
•氨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氨基酸盐,干扰蛋白质的正常功能。
•氨可抑制某些酶的活性,干扰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综上所述,氨的毒性机制主要包括酸碱平衡紊乱、细胞膜破坏、蛋白质功能异常和代谢干扰等方面。
4. 氨的生物转化在人体和动物体内,氨被转化为尿素是主要的代谢途径。
尿素很不容易通过细胞膜,因此能有效地将氨排出体外。
氨转化为尿素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氨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反应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2.谷氨酰胺通过谷氨酰胺酶反应被水解成谷氨酸和氨。
3.谷氨酸通过尿素循环反应与氨结合,形成尿素。
4.尿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这一生物转化过程在肝脏中进行,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如果肝脏功能异常,转化过程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氨在体内堆积,引发氨中毒。
5. 氨中毒的临床表现氨中毒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氨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中度氨中毒可出现嗜睡、混乱、抽搐等症状;重度氨中毒可导致昏迷、脑水肿甚至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摘要】目的:①复制家兔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用十二指肠灌注复方氯化铵法,观察氨中毒对家兔脑功能影响;②用耳缘静脉注射谷氨酸钠法治疗肝性脑病,探讨其治疗机制。
了解降低肠道pH及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是针对氨中毒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
方法:全班分为7大组,其中第一,二组为假手术组,其他组为模型组,第二,六,七组为症状明显抢救组,第一,三,四,五组为早期治疗组。
结果:结扎肝脏并注射复方氯化铵溶液,家兔出现肝性脑病,注射复方谷氨酸钠可解氨毒,醋酸也具有缓解作用;不结扎肝脏则不出现肝性脑病。
结论:血氨升高容易引起肝性脑病,肝脏对氨具有解毒作用,肝功能不全在肝性脑病的发生中占极大地作用。
复方谷氨酸钠可以治疗肝性脑病。
【关键词】氨中毒肝性脑病复方氯化氨复方谷氨酸钠AbstractObjective::①Copy rabbit model of acute hepatic dysfunction, duodenal perfusion with ammonium chloride compound, observation ammonia poisoning effect on brain function in rabbits; ②by ear vein injection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disease, to explore its therapeutic mechanism. Understand the lower intestinal pH and injection of sodium glutamate compound for ammonia poisoning is a basic treatment.Methods: The class is divided into 7 major groups, the first and second group, sham operation group, model group, the other group, the second, sixth, seventh group symptoms rescue groups, the first, three, four, five group early treatment group.Results: ligation and injection of compound 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 the liver,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rabbits injected with compound sodium glutamate can be toxic ammonia, acetic acid also has a relief role; did not undergo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s not the liver.Conclusion: The elevated blood ammonia easily lead to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 liver detoxification of ammonia, hepatic dysfun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significantly accounted for the role. Sodium glutamate compound can be treated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Key words Ammonia poison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Ammonium chloride compound Compound sodium glutamate【引言】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性脑病的主要病因为肝硬化、重症病毒性和中毒性肝炎、长期的阻塞性黄疸、肝脓肿,以及门腔静脉分流术都可引起肝功能衰竭(以下简称肝衰)和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多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由某些诱因引起。
正常情况下,体内氨不断产生,又不断被清除,血氨浓度不超过67 μmol/L。
当肝衰时体内产氨过多,肝清除能力下降,都可破坏血氨的相对稳定,使其浓度增高(超过117μmol/L,甚至高达587μmol/L )。
游离状态的氨能透过细胞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诱发肝性脑病。
氨代谢紊乱引起的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1.1 对象:家兔(2.8kg);1.2 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谷氨酸钠溶液;1.3 实验仪器:10ml 注射器、50ml 注射器及针头,手术剪,镊子、止血钳、兔手术台、棉线若干、婴儿秤、 缝针、导管; 2 实验方法2.1 实验分组 本组实验为假手术组,早期治疗组2.2 麻醉 家兔称重,按 5ml/kg 剂量由耳缘静脉注射 13.5ml 氨基甲酸乙酯。
待家兔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3 急性肝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复制 从胸骨剑突下沿腹正中线行长 8cm 的切口,打开腹腔;暴露肝脏,向下压肝脏,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镰状韧带,再将肝叶上翻,钝性分离肝胃韧带,使肝叶完全游离,辨明肝脏各叶,用粗棉线绕肝左外叶、左中叶、 右中叶根部一周,不结扎肝脏。
找出十二指肠,找其上壁血管较少的一处做一环形缝合,在环形中间剪一个小口,沿小肠方向插入导 管并向下推进 4~5cm ,切口荷包缝合固定导管,用止血钳关闭腹腔切口。
2.4 试剂注射 每隔5min 向十二指肠导管中注入25g/L 复方氯化铵溶液5ml ,动态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仔细观察并记录。
直至出现呼吸急促,口角抽搐为止,记录所用的复方氯化铵溶液的总量,并计算每公斤体重的用量。
2.5 治疗 按20ml/kg 体重剂量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5g/L 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并按5ml/kg体重剂量向十二指肠注入10g/L 醋酸进行治疗处理,观察症状有无缓解。
【结果】我们一组为假手术组,早期治疗组。
在家兔注射复方氯化铵溶液10次,总计50ml 后出现呼吸急促,口角抽搐。
此时自耳缘静脉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同时向十二指肠注入醋酸进行治疗。
最终,治疗及时,抢救成功。
4 小组讨论实验类型 组数手术前呼吸频率第一次给药呼吸频率第二次给药呼吸频率第三次给药呼吸频率抽搐痉挛发生时间 用药总量药物体重比死亡时间复发谷氨酸钠用量假手术主早期治疗组 第一组4650525440min 后仍未发生50ml18.52//症状明显抢救组第二组 46 44 49 50 33min36s 40ml 11.4 / / 模型组早期治疗组第三组46 44 49 50 33min36s 40ml 11.4 / 95ml 第四组 37 37 42 48 15min 30ml 10.34 / 2ml 第五组4041475119min35ml// /症状明显抢救组第六组未测未测未测未测3min 40ml11.932分钟 / 第七组4042726640min 后仍未发生40ml17.31未死亡/4.1 假手术的目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的不同点是其肝叶健全,即肝功能健全。
主要用于对比证明肝对氨有解毒作用,由实验结果的第一组可见(其中第二组的数据不准确可能由于肝的结扎没有到位),肝功能不全的家兔对氨的解毒作用明显低于肝功能健全的家兔,说明肝有解氨中毒的作用。
4.2 复方氯化铵溶液对肝性脑病的作用机理,肝大部分结扎在实验中的作用:4.2.1 据氨中毒学说,正常情况下,血氨的来源于清除保持动态平衡,而氨在肝中合成尿素是维持此平衡的关键。
在结扎大部分肝的基础上灌注氯化铵导致血氨增高,增高的血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通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引起脑的功能障碍,出现震颤、抽搐、昏迷等类似肝性脑病症状。
4.2.2 肝大部分结扎术在实验性肝性脑病中的作用:采用家兔大部分肝结扎,是为了复制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造成肝解毒功能急剧降低,在此基础上经十二指肠灌入复方氯化铵溶液,导致肠道中氨生成增多并吸收入血。
4.3 家兔呼吸频率和肌紧张有何改变,为什么?4.3.1 家兔呼吸频率的改变: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给药后家兔的呼吸频率是加快的,(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第七组的呼吸频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其中第三组的呼吸频率的变化相对第四组小并综合预防组的数据,可以猜测家兔呼吸频率的增加是由于氨中毒引起的。
4.3.2 随着实验的进行家兔的肌紧张加剧,以至于出现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表现。
4.3.3 说明:血氨浓度升高,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干扰葡萄糖的生物氮化过程,而脑组织随时都要依赖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
氨与脑内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影响糖代谢,使A TP 产生不足,产生谷氨酰胺为抑制神经的递质,并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并且氨对神经细胞膜也有抑制作用是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并干扰神经传导活动。
其中乙酰胆碱有扩张血管减慢心率的作用,从而可见家兔呼吸频率加快的原因。
而其中肌紧张加剧可能由于脑组织中氨大量增加使大量谷氨酸转化成谷氨酰胺使氨中毒早期生成γ-氨基丁酸的底物-谷氨酸减少,引起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减少有关。
4.4 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的影响和作用机理:4.4.1 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后可以缓解家兔氨中毒的症状,且治疗组的效果最好,作为预防则其效果不大。
4.4.2 作用机理:谷氨酸可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成为无毒的谷酰胺,由尿排出,进而降低血氨。
谷氨酸还可参与脑细胞的代谢,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结论】5 肝功能健全可使氨中毒的作用时间延长,即肝有对氨的解毒作用。
复方谷氨酸钠溶液有缓解氨中毒的作用。
参考文献陆源,林国华,杨午鸣主编机能学实验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6 P177~179 7.2 生理学张志雄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8 P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