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卷(全国Ⅰ.文)含详解
5 设 曲线 心率等于 A 解析 基础题
x2 a2
y2 b2
令 ( a 0 b 0 ) 的渐 线 抛物线 y x2 1 相
则该 曲线的离
3
本小题考查
B 2 曲线的渐
C
5
直线
D
6
曲线的离心率
线方程
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解
题 曲线
x2 a2
y2 b2
令 ( a 0 b 0 ) 的一条渐 线方程为 y =
因 渐 线 抛 物 线 相 所
那
w.w.w.k.s.5.u. c.o. m
关于点 ( (D)
π
6
(B)
π
4
(C)
π
3
π
4π , 0) 中心对 3
φ 的最小值为
2
解析 本小题考查 角函数的 象性质 基础题 解: Q 函数 y
3 cos ( 2 x φ ) 的
关于点
4π 3
代 中心对
w.w.w.k.s.5.u. c. o.m
V=
4 3 πR 3
n 次独立 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Pn (k ) = Cnk P k (1 − P ) n − k (k = 0 1, 2 L n)
一 1 选择题
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
sin 585 o 的值为
(A) −
2 2
(B)
2 2
(C) −
3 2
(D)
3 2
基础题
解析 本小题考查诱导公式 特殊角的 角函数值
故选择 ∴ 4 (A) 知 tan a =4,cot β =
7 11
(B) −
7 11
1 ,则 tan(a+ β )= 3 7 7 (C) (D) − 13 13
2009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北京卷)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Ⅱ卷3至9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设集合21{|2},{1}2A x x B x x =-<<=≤,则A B = ( ) A .{12}x x -≤< B .1{|1}2x x -<≤C .{|2}x x <D .{|12}x x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以及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1{|2},2A x x =-<<{}2{1}|11B x x x x =≤=-≤≤,∴{12}A B x x =-≤< ,故选A.2.已知向量(1,0),(0,1),(),a b c ka b k R d a b ===+∈=-,如果//c d ,那么A .1k =且c 与d 同向B .1k =且c 与d 反向C .1k =-且c 与d 同向D .1k =-且c 与d 反向 【答案】D.w 【解析】.k.s.5.u.c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平行)、向量的加减法.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a()1,0=,b()0,1=,若1k =,则c =a +b()1,1=,d =a -b()1,1=-,显然,a 与b 不平行,排除A 、B.若1k =-,则c =-a +b()1,1=-,d =-a +b()1,1=--,即c //d 且c 与d 反向,排除C ,故选D3.若4(12)2(,a b a b +=+为有理数),则a b += ( )A .33B . 29C .23D .19 【答案】B.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及其展开式.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412341234444441222222CC C C C +=++++1421282417122=++++=+,由已知,得171222a b +=+,∴171229a b +=+=.故选B..k.s.5.u.c 4.为了得到函数3lg10x y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lg y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答案】C.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A .()()lg 31lg103y x x =++=+,B .()()lg 31lg103y x x =-+=-,C .()3lg 31lg 10x y x +=+-=, D .()3lg 31lg10x y x -=--=.故应选C.5.用数字1,2,3,4,5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 ( ) A .8 B .24 C .48 D .120 【答案】C.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知识以及分步计数原理知识.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2和4排在末位时,共有122A =种排法, 其余三位数从余下的四个数中任取三个有3443224A =⨯⨯=种排法,于是由分步计数原理,符合题意的偶数共有22448⨯=(个).故选C.6.“6πα=”是“1cos22α=”的A .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k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简易逻辑中充要条件的判断.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当6πα=时,1cos2cos32πα==,反之,当1cos22α=时,有()2236k k k Z ππαπαπ=+⇒=+∈,或()2236k k k Z ππαπαπ=-⇒=-∈,故应选A.7.若正四棱柱1111ABCD ABC D -的底面边长为1,1AB 与底面ABCD 成60°角,则11AC 到底面ABCD 的距离为 ( )A .33B . 1C .2D .3【答案】D.w 【解析】.k 本题主要考查正四棱柱的概念、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直线与平面的距离等概念.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依题意,160B AB ︒∠=,如图,11tan603BB ︒=⨯=,故选D.8.设D 是正123PP P ∆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点0P 是123PPP ∆的中心,若集合0{|,||||,1,2,3}i S P P D PP PP i =∈≤=,则集合S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 A . 三角形区域 B .四边形区域C . 五边形区域D .六边形区域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与平面几何基础知识..5.u.c.o.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与理解、信息迁移以及学生的学习潜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属于创新题型.大光明 如图,A 、B 、C 、D 、E 、F 为各边三等分点,答案是集合S 为六边形ABCDEF ,其中,()021,3i P A P A PA i =≤=即点P 可以是点A.第Ⅱ卷(110分) 注意事项:1.用铅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009年高考北京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A x x x R =≤∈,{4,}B x x Z =∈,则A B ⋂=( )(A)(0,2) (B)[0,2] (C){}0,2 (D){0,1,2}2.设,a b 为实数,若复数11+2ii a bi=++,则( ) (A )31,22a b == (B)3,1a b == (C)13,22a b == (D)1,3a b ==3.曲线2xy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21y x =+ (B)21y x =- (C) 23y x =-- (D) 22y x =--4.若4cos 5α=-,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1tan 21tan2αα+=-( )(A) 12- (B) 12(C) 2 (D) -25.已知命题1p :函数22x x y -=-在R 为增函数;2p :函数22x x y -=+在R 为减函数,则在命题1q :12""p p 或,2q :12""p p 且,3q :()12""p p 非或和4q :()12""p p 且非中,真命题的是( )(A )1q ,3q (B )2q ,3q (C )1q ,4q (D )2q ,4q6.停车场划出一排12个停车位置,今有8辆车需要停放,要求空车位连在一起,则不同的停车方法有( )(A )88A 种 (B )812A 种 (C ) 8188A C 种 (D )8189A C 种7.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2a π (B) 273a π (C) 2113a π (D) 25a π8.设双曲线的—个焦点为F ;虚轴的—个端点为B ,如果直线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9.设{}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已知241a a ⨯=,37S =,则5S =( ) (A )152 (B)314 (C)334(D)172 10. 函数()f x 定义域为D ,若满足①()f x 在D 内是单调函数②存在Db a ⊆],[使()f x 在[],a b 上的值域为,22a b ⎡⎤⎢⎥⎣⎦,那么就称)(x f y =为“成功函数”,若函数)1,0)((log )(≠>+=a a t a x f x a 是“成功函数”,则t 的取值范围为( )(A ).()+∞,0 (B ).⎪⎭⎫ ⎝⎛∞-41, (C). ⎪⎭⎫ ⎝⎛41,0 (D). ⎥⎦⎤ ⎝⎛41,0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ⅰ)(含答案解析版)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sin585°的值为()A.B.C.D.2.(5分)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B,则集合∁U(A∩B)中的元素共有()A.3个B.4个C.5个D.6个3.(5分)不等式<1的解集为()A.{x|0<x<1}∪{x|x>1}B.{x|0<x<1}C.{x|﹣1<x<0}D.{x|x<0}4.(5分)已知tana=4,cotβ=,则tan(a+β)=()A.B.﹣C.D.﹣5.(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x2+1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2C.D.6.(5分)已知函数f(x)的反函数为g(x)=1+2lgx(x>0),则f(1)+g(1)=()A.0B.1C.2D.47.(5分)甲组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乙组有6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若从甲、乙两组中各选出2名同学,则选出的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不同选法共有()A.150种B.180种C.300种D.345种8.(5分)设非零向量、、满足,则=()A.150°B.120°C.60°D.30°9.(5分)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D为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与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B.C.D.10.(5分)如果函数y=3cos(2x+φ)的图象关于点(,0)中心对称,那么|φ|的最小值为()A.B.C.D.11.(5分)已知二面角α﹣l﹣β为60°,动点P、Q分别在面α、β内,P到β的距离为,Q到α的距离为,则P、Q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A.1B.2C.D.412.(5分)已知椭圆C:+y2=1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为l,点A∈l,线段AF 交C于点B,若=3,则||=()A.B.2C.D.3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x﹣y)10的展开式中,x7y3的系数与x3y7的系数之和等于.14.(5分)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的和为S n,若S9=72,则a2+a4+a9=.15.(5分)已知OA为球O的半径,过OA的中点M且垂直于OA的平面截球面得到圆M.若圆M的面积为3π,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16.(5分)若直线m被两平行线l1:x﹣y+1=0与l2:x﹣y+3=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则m的倾斜角可以是①15°②30°③45°④60°⑤75°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公比是正数的等比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已知a1=1,b1=3,a3+b3=17,T3﹣S3=12,求{a n},{b n}的通项公式.18.(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2﹣c2=2b,且sinAcosC=3cosAsinC,求b.19.(12分)如图,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SD⊥底面ABCD,AD=,DC=SD=2,点M在侧棱SC上,∠ABM=60°(I)证明:M是侧棱SC的中点;(Ⅱ)求二面角S﹣AM﹣B的大小.20.(12分)甲、乙二人进行一次围棋比赛,约定先胜3局者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比赛结束.假设在一局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乙获胜的概率为0.4,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已知前2局中,甲、乙各胜1局.(Ⅰ)求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的概率;(Ⅱ)求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的概率.21.(12分)已知函数f(x)=x4﹣3x2+6.(Ⅰ)讨论f(x)的单调性;(Ⅱ)设点P在曲线y=f(x)上,若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l通过坐标原点,求l的方程.22.(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E:y2=x与圆M:(x﹣4)2+y2=r2(r>0)相交于A、B、C、D四个点.(Ⅰ)求r的取值范围;(Ⅱ)当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时,求对角线AC、BD的交点P的坐标.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sin585°的值为()A.B.C.D.【考点】GE:诱导公式.【分析】由sin(α+2kπ)=sinα、sin(α+π)=﹣sinα及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解之.【解答】解:sin585°=sin(585°﹣360°)=sin225°=sin(45°+180°)=﹣sin4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诱导公式及特殊角三角函数值.2.(5分)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B,则集合∁U(A∩B)中的元素共有()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1H: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交集含义取A、B的公共元素写出A∩B,再根据补集的含义求解.【解答】解:A∪B={3,4,5,7,8,9},A∩B={4,7,9}∴∁U(A∩B)={3,5,8}故选A.也可用摩根律:∁U(A∩B)=(∁U A)∪(∁U 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较简单.3.(5分)不等式<1的解集为()A.{x|0<x<1}∪{x|x>1}B.{x|0<x<1}C.{x|﹣1<x<0}D.{x|x<0}【考点】7E: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分析】本题为绝对值不等式,去绝对值是关键,可利用绝对值意义去绝对值,也可两边平方去绝对值.【解答】解:∵<1,∴|x+1|<|x﹣1|,∴x2+2x+1<x2﹣2x+1.∴x<0.∴不等式的解集为{x|x<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绝对值不等式,属基本题.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去绝对值,去绝对值的方法主要有:利用绝对值的意义、讨论和平方.4.(5分)已知tana=4,cotβ=,则tan(a+β)=()A.B.﹣C.D.﹣【考点】GP: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已知中cotβ=,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公式,我们求出β角的正切值,然后代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tana=4,cotβ=,∴tanβ=3∴tan(a+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其中根据已知中β角的余切值,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公式,求出β角的正切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x2+1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2C.D.【考点】KC:双曲线的性质;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求出渐近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根据判别式等于0,找到a和b 的关系,从而推断出a和c的关系,答案可得.【解答】解:由题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整理得ax2﹣bx+a=0,因渐近线与抛物线相切,所以b2﹣4a2=0,即,故选:C.【点评】本小题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双曲线的离心率,基础题.6.(5分)已知函数f(x)的反函数为g(x)=1+2lgx(x>0),则f(1)+g(1)=()A.0B.1C.2D.4【考点】4R:反函数.【专题】11:计算题.【分析】将x=1代入即可求得g(1),欲求f(1),只须求当g(x)=1时x的值即可.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由题令1+2lgx=1得x=1,即f(1)=1,又g(1)=1,所以f(1)+g(1)=2,故选:C.【点评】本小题考查反函数,题目虽然简单,却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情况,也考查了运用知识的能力.7.(5分)甲组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乙组有6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若从甲、乙两组中各选出2名同学,则选出的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不同选法共有()A.150种B.180种C.300种D.345种【考点】D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D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专题】5O:排列组合.【分析】选出的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不同选法,1名女同学来自甲组和乙组两类型.【解答】解:分两类(1)甲组中选出一名女生有C51•C31•C62=225种选法;(2)乙组中选出一名女生有C52•C61•C21=120种选法.故共有345种选法.故选:D.【点评】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类乘法计数原理,最关键做到不重不漏,先分类,后分步!8.(5分)设非零向量、、满足,则=()A.150°B.120°C.60°D.30°【考点】9S: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向量的模长相等可构成菱形的两条相邻边,三个向量起点处的对角线长等于菱形的边长,这样得到一个含有特殊角的菱形.【解答】解: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向量的模长相等∴、可构成菱形的两条相邻边,∵∴、为起点处的对角线长等于菱形的边长,∴两个向量的夹角是120°,故选:B.【点评】本小题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基础题.向量知识,向量观点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很多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它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融数形于一体.9.(5分)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D为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与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B.C.D.【考点】LO: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首先找到异面直线AB与CC1所成的角(如∠A1AB);而欲求其余弦值可考虑余弦定理,则只要表示出A1B的长度即可;不妨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为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之.【解答】解:设BC的中点为D,连接A1D、AD、A1B,易知θ=∠A1AB即为异面直线AB与CC1所成的角;并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为1,则|AD|=,|A1D|=,|A1B|=,由余弦定理,得cosθ==.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的夹角与余弦定理.10.(5分)如果函数y=3cos(2x+φ)的图象关于点(,0)中心对称,那么|φ|的最小值为()A.B.C.D.【考点】HB:余弦函数的对称性.【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函数y=3cos(2x+φ)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令x=代入函数使其等于0,求出φ的值,进而可得|φ|的最小值.【解答】解:∵函数y=3cos(2x+φ)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由此易得.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函数的对称性.属基础题.11.(5分)已知二面角α﹣l﹣β为60°,动点P、Q分别在面α、β内,P到β的距离为,Q到α的距离为,则P、Q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A.1B.2C.D.4【考点】LQ: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分别作QA⊥α于A,AC⊥l于C,PB⊥β于B,PD⊥l于D,连CQ,BD 则∠ACQ=∠PBD=60°,在三角形APQ中将PQ表示出来,再研究其最值即可.【解答】解:如图分别作QA⊥α于A,AC⊥l于C,PB⊥β于B,PD⊥l于D,连CQ,BD则∠ACQ=∠PDB=60°,,又∵当且仅当AP=0,即点A与点P重合时取最小值.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12.(5分)已知椭圆C:+y2=1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为l,点A∈l,线段AF 交C于点B,若=3,则||=()A.B.2C.D.3【考点】K4:椭圆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过点B作BM⊥x轴于M,设右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N,根据椭圆的性质可知FN=1,进而根据,求出BM,AN,进而可得|AF|.【解答】解:过点B作BM⊥x轴于M,并设右准线l与x轴的交点为N,易知FN=1.由题意,故FM=,故B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即BM=,故AN=1,∴.故选:A.【点评】本小题考查椭圆的准线、向量的运用、椭圆的定义,属基础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x﹣y)10的展开式中,x7y3的系数与x3y7的系数之和等于﹣240.【考点】DA:二项式定理.【专题】11:计算题.【分析】首先要了解二项式定理:(a+b)n=C n0a n b0+C n1a n﹣1b1+C n2a n﹣2b2++C n r a n﹣r b r++C n n a0b n,各项的通项公式为:T r=C n r a n﹣r b r.然后根据题目已知求解即可.+1【解答】解:因为(x﹣y)10的展开式中含x7y3的项为C103x10﹣3y3(﹣1)3=﹣C103x7y3,含x3y7的项为C107x10﹣7y7(﹣1)7=﹣C107x3y7.由C103=C107=120知,x7y3与x3y7的系数之和为﹣240.故答案为﹣2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问题,对于公式:(a+b)n=C n0a n b0+C n1a n ﹣1b1+C n2a n﹣2b2++C n r a n﹣r b r++C n n a0b n,属于重点考点,同学们需要理解记忆.14.(5分)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的和为S n,若S9=72,则a2+a4+a9=24.【考点】83:等差数列的性质.【分析】先由S9=72用性质求得a5,而3(a1+4d)=3a5,从而求得答案.【解答】解:∵∴a5=8又∵a2+a4+a9=3(a1+4d)=3a5=24故答案是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及项与项间的内在联系.15.(5分)已知OA为球O的半径,过OA的中点M且垂直于OA的平面截球面得到圆M.若圆M的面积为3π,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16π.【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由题意求出圆M的半径,设出球的半径,二者与OM构成直角三角形,求出球的半径,然后可求球的表面积.【解答】解:∵圆M的面积为3π,∴圆M的半径r=,设球的半径为R,由图可知,R2=R2+3,∴R2=3,∴R2=4.∴S=4πR2=16π.球故答案为:16π【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理解并能够应用小圆的半径、球的半径、以及球心与圆心的连线的关系,是本题的突破口,解题重点所在,仔细体会.16.(5分)若直线m被两平行线l1:x﹣y+1=0与l2:x﹣y+3=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则m的倾斜角可以是①15°②30°③45°④60°⑤75°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①或⑤(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考点】I2:直线的倾斜角;N1:平行截割定理.【专题】11:计算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分析】先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结合题意直线m被两平行线l1与l2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求出直线m与l1的夹角为30°,推出结果.【解答】解: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由图知直线m与l1的夹角为30°,l1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m的倾斜角等于30°+45°=75°或45°﹣30°=15°.故填写①或⑤故答案为:①或⑤【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公比是正数的等比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已知a1=1,b1=3,a3+b3=17,T3﹣S3=12,求{a n},{b n}的通项公式.【考点】8M: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专题】11:计算题.【分析】设{a n}的公差为d,数列{b n}的公比为q>0,由题得,由此能得到{a n},{b n}的通项公式.【解答】解:设{a n}的公差为d,数列{b n}的公比为q>0,由题得,解得q=2,d=2∴a n=1+2(n﹣1)=2n﹣1,bn=3•2n﹣1.【点评】本小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基础题.18.(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2﹣c2=2b,且sinAcosC=3cosAsinC,求b.【考点】HR:余弦定理.【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将sinAcosC=3cosAsinC化成边的关系,再根据a2﹣c2=2b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法一:在△ABC中∵sinAcosC=3cosAsinC,则由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有:,化简并整理得:2(a2﹣c2)=b2.又由已知a2﹣c2=2b∴4b=b2.解得b=4或b=0(舍);法二:由余弦定理得:a2﹣c2=b2﹣2bccosA.又a2﹣c2=2b,b≠0.所以b=2ccosA+2①又sinAcosC=3cosAsinC,∴sinAcosC+cosAsinC=4cosAsinCsin(A+C)=4cosAsinC,即sinB=4cosAsinC由正弦定理得,故b=4ccosA②由①,②解得b=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属基础题.19.(12分)如图,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SD⊥底面ABCD,AD=,DC=SD=2,点M在侧棱SC上,∠ABM=60°(I)证明:M是侧棱SC的中点;(Ⅱ)求二面角S﹣AM﹣B的大小.【考点】LO: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MJ: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分析】(Ⅰ)法一:要证明M是侧棱SC的中点,作MN∥SD交CD于N,作NE⊥AB交AB于E,连ME、NB,则MN⊥面ABCD,ME⊥AB,设MN=x,则NC=EB=x,解RT△MNE即可得x的值,进而得到M为侧棱SC的中点;法二:分别以DA、DC、DS为x、y、z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并求出S点的坐标、C点的坐标和M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中点公式进行判断;法三:分别以DA、DC、DS为x、y、z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构造空间向量,然后数乘向量的方法来证明.(Ⅱ)我们可以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DC、DS为x、y、z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我们可以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S﹣AM﹣B的大小.【解答】证明:(Ⅰ)作MN∥SD交CD于N,作NE⊥AB交AB于E,连ME、NB,则MN⊥面ABCD,ME⊥AB,设MN=x,则NC=EB=x,在RT△MEB中,∵∠MBE=60°∴.在RT△MNE中由ME2=NE2+MN2∴3x2=x2+2解得x=1,从而∴M为侧棱SC的中点M.(Ⅰ)证法二:分别以DA、DC、DS为x、y、z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设M(0,a,b)(a>0,b>0),则,,由题得,即解之个方程组得a=1,b=1即M(0,1,1)所以M是侧棱SC的中点.(I)证法三:设,则又故,即,解得λ=1,所以M是侧棱SC的中点.(Ⅱ)由(Ⅰ)得,又,,设分别是平面SAM、MAB的法向量,则且,即且分别令得z1=1,y1=1,y2=0,z2=2,即,∴二面角S﹣AM﹣B的大小.【点评】空间两条直线夹角的余弦值等于他们方向向量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空间直线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等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夹角的正弦值;空间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等于他的两个半平面方向向量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20.(12分)甲、乙二人进行一次围棋比赛,约定先胜3局者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比赛结束.假设在一局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乙获胜的概率为0.4,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已知前2局中,甲、乙各胜1局.(Ⅰ)求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的概率;(Ⅱ)求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的概率.【考点】C8:相互独立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专题】12: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记“第i局甲获胜”为事件A i(i=3,4,5),“第j局甲获胜”为事件B i(j=3,4,5),(1)“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包含“甲连胜3、4局”与“乙连胜3、4局”两个互斥的事件,而每局比赛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进而计算可得答案,(2)若“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即甲在后3局中,甲胜2局,包括3种情况,根据概率的计算方法,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记“第i局甲获胜”为事件A i(i=3,4,5),“第j局甲获胜”为事件B i(j=3,4,5).(Ⅰ)设“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为事件A,则A=A3•A4+B3•B4,由于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故P(A)=P(A3•A4+B3•B4)=P(A3•A4)+P(B3•B4)=P(A3)P(A4)+P(B3)P (B4)=0.6×0.6+0.4×0.4=0.52.(Ⅱ)记“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为事件H,因前两局中,甲、乙各胜1局,故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当且仅当在后面的比赛中,甲先胜2局,从而B=A3•A4+B3•A4•A5+A3•B4•A5,由于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故P(H)=P(A3•A4+B3•A4•A5+A3•B4•A5)=P(A3•A4)+P(B3•A4•A5)+P(A3•B4•A5)=P(A3)P(A4)+P(B3)P(A4)P(A5)+P(A3)P(B4)P(A5)=0.6×0.6+0.4×0.6×0.6+0.6×0.4×0.6=0.648【点评】本小题考查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解题之前,要分析明确事件间的关系,一般先按互斥事件分情况,再由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21.(12分)已知函数f(x)=x4﹣3x2+6.(Ⅰ)讨论f(x)的单调性;(Ⅱ)设点P在曲线y=f(x)上,若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l通过坐标原点,求l的方程.【考点】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16:压轴题.【分析】(1)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步骤进行求解.(2)根据已知,只需求出f(x)在点P处的导数,即斜率,就可以求出切线方程.【解答】解:(Ⅰ)令f′(x)>0得或;令f′(x)<0得或因此,f(x)在区间和为增函数;在区间和为减函数.(Ⅱ)设点P(x0,f(x0)),由l过原点知,l的方程为y=f′(x0)x,因此f(x0)=f′(x0)x0,即x04﹣3x02+6﹣x0(4x03﹣6x0)=0,整理得(x02+1)(x02﹣2)=0,解得或.所以的方程为y=2x或y=﹣2x【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等函数基础知识,应熟练掌握.22.(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E:y2=x与圆M:(x﹣4)2+y2=r2(r>0)相交于A、B、C、D四个点.(Ⅰ)求r的取值范围;(Ⅱ)当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时,求对角线AC、BD的交点P的坐标.【考点】IR:两点间的距离公式;JF:圆方程的综合应用;K8:抛物线的性质.【专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分析】(1)先联立抛物线与圆的方程消去y,得到x的二次方程,根据抛物线E:y2=x与圆M:(x﹣4)2+y2=r2(r>0)相交于A、B、C、D四个点的充要条件是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可求出r的范围.(2)先设出四点A,B,C,D的坐标再由(1)中的x二次方程得到两根之和、两根之积,表示出面积并求出其的平方值,最后根据三次均值不等式确定得到最大值时的点P的坐标.【解答】解:(Ⅰ)将抛物线E:y2=x代入圆M:(x﹣4)2+y2=r2(r>0)的方程,消去y2,整理得x2﹣7x+16﹣r2=0(1)抛物线E:y2=x与圆M:(x﹣4)2+y2=r2(r>0)相交于A、B、C、D四个点的充要条件是:方程(1)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即.解这个方程组得,.(II)设四个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直线AC、BD的方程分别为y﹣=•(x﹣x1),y+=(x﹣x1),解得点P的坐标为(,0),则由(I)根据韦达定理有x1+x2=7,x1x2=16﹣r2,则∴令,则S2=(7+2t)2(7﹣2t)下面求S2的最大值.由三次均值有:当且仅当7+2t=14﹣4t,即时取最大值.经检验此时满足题意.故所求的点P的坐标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和圆的综合问题.圆锥曲线是高考必考题,要强化复习.。
2009年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1数学文)
2009年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1数学文)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Ⅰ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B P A P B +=+24πS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4π3V R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 n kn n P k C P P k n -=-=,,,一、选择题(1)sin 585°的值为 (A) 22-(B)22(C)32- (D) 32 (2)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A B ,则集合C u (A B )中的元素共有(A) 3个(B ) 4个(C )5个(D )6个(3)不等式111x x +?-的解集为(A ){}}{011x x x x (B ){}01x x ??(C ) }{10x x -?? (D )}{0x x ? (4)已知tan a =4,cot β=13,则tan(a+β)= (A)711 (B)711- (C) 713 (D) 713-(5)设双曲线()222200x y a b a b-=1>,>的渐近线与抛物线21y =x +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A )3 (B )2 (C )5(D )6(6)已知函数()f x 的反函数为()()10g x x =+2lgx >,则(1)(1)f +g =(A )0 (B )1 (C )2 (D )4(7)甲组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乙组有6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若从甲、乙两组中各选出2名同学,则选出的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不同选法共有(A )150种(B )180种(C )300种(D )345种(8)设非零向量a b c 、、满足a b c ==,a +b =c ,则a b ,=(A )150° (B )120° (C )60° (D )30° (9)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34 (B) 54 (C) 74(D)34(10) 如果函数3cos(2)y x φ=+的图像关于点4(,0)3π中心对称,那么φ的最小值为(A)6π (B) 4π (C) 3π(D)2π (11)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0 ,动点P 、Q 分别在面,αβ内,P 到β的距离为3,Q 到α的距离为23,则P 、Q 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A )2 (B )2 (C )23 (D )4(12)已知椭圆22:12x C y +=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l ,点A l ∈,线段AF 交C 于点B 。
北京市2009年考答案
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1 页 ( 共 8 页)200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阅卷须知:1.为便于阅卷,本试卷答案中有关解答题的推导步骤写得较为详细,阅卷时,只要考生将主要过程正确写出即可。
2.若考生的解法与给出的解法不同,正确者可参照评分参考相应给分。
3.评分参考中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此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本小题满分5分)解:1120096-⎛⎫-+--⎪⎝⎭=61-+=5.14.(本小题满分5分)解:去分母,得(2)6(2)(2)(2)x x x x x ++-=-+. 解得1x =.经检验,1x=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是1x=.15.(本小题满分5分)证明:∵ FE ⊥AC 于点E , ∠ACB =90°,∴ ∠FEC =∠ACB =90°. ∴ ∠F +∠ECF =90°. 又∵ CD ⊥AB 于点D , ∴ ∠A +∠ECF =90° . ∴ ∠A =∠F .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2 页 ( 共 8 页)在△ABC 和△FCE 中,,, ,A F AC B FEC BC C E ∠=∠⎧⎪∠=∠⎨⎪=⎩∴ △ABC ≌△FCE . ∴ AB =FC .16.(本小题满分5分)解: 2(1)(21)(1)1x x x ---++22221(21)1x x x x x =--+-+++22221211x x x x x =--+---+ 251x x =-+ .当2514x x -=时,原式=2(5)114115x x -+=+=.17.(本小题满分5分)解:(1)由图象可知, 函数(0)m yx x =>的图象经过点A (1,6),可得 6m =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 y kx b =+. ∵ A (1,6),B (6,1)两点在函数y kx b =+的图象上,∴6,6 1.k b k b +=⎧⎨+=⎩ 解得 1,7.k 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7y x =-+ .(2)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是 3 .18.(本小题满分5分)解法一:设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为x 万人次,则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为(469)x -万人次. 依题意,得 (469) 1 696x x +-=. 解得 353x =.469435369 1 343x -=⨯-= .答: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为353万人次,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为1 343万人次.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3 页 ( 共 8 页)解法二:设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为x 万人次,则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为y 万人次. 依题意,得 1 696,469.x y y x +=⎧⎨=-⎩解得 353,1 343.x y =⎧⎨=⎩答: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为353万人次,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为1 343万人次.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第19题5分,第20题5分,第21题6分,第22题4分) 19.(本小题满分5分)解法一:如图1,过点D 作DG ⊥BC 于点G .∵ AD //BC ,∠B = 90°,∴ ∠A = 90°. 可得四边形ABGD 为矩形. ∴ BG=AD =1,AB=DG . ∵ BC =4, ∴ GC =3. ∵ ∠DGC = 90°,∠C = 45°, ∴ ∠CDG = 45°. ∴ DG=GC =3. ∴ AB =3. 又∵ E 为AB 中点, ∴ 12B E A B==32.∵ EF //DC , ∴ ∠EFB = 45°. 在△BEF 中,∠B =90°, ∴ EF=sin 452BE =︒.解法二:如图2,延长FE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G . ∵ AD ∥BC ,EF //DC ,∴ 四边形GFCD 为平行四边形,∠G =∠1. ∴ GD=FC . ∵ EA =EB ,∠2=∠3, ∴ △GAE ≌△FBE . ∴ AG =BF .∵ AD =1,BC =4,设AG=x ,则BF=x ,CF =4x -,GD =1x +. ∴ 14x x +=-. 解得32x =.图1图2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4 页 ( 共 8 页)∵ ∠C = 45°,∴ ∠1= 45°. 在△BEF 中,∠B =90°, ∴ EF=cos 45BF =︒20. (本小题满分5分)(1)证明:连结OM ,则OM =OB .∴ ∠1=∠2 .∵ BM 平分∠ABC , ∴ ∠1=∠3 . ∴ ∠2=∠3 . ∴ OM ∥BC .∴ ∠AMO =∠AEB .在△ABC 中, AB =AC ,AE 是角平分线, ∴ AE ⊥BC . ∴ ∠AEB =90°. ∴ ∠AMO =90°. ∴ OM ⊥AE .∴ AE 与⊙O 相切 .(2)解:在△ABC 中, AB =AC ,AE 是角平分线,∴ BE =12BC ,∠ABC =∠C .∵ BC = 4,cos C 31=,∴ BE =2,1cos 3ABC ∠= .在△ABE 中,∠AEB =90°, ∴ AB =cos BE ABC=∠6.设⊙O 的半径为r ,则AO =6r -. ∵ OM ∥BC ,∴ △AO M ∽△ABE . ∴ O M A O B E A B=.∴626r r -=.解得 r =32.∴ ⊙O 的半径为32.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5 页 ( 共 8 页)21. (本小题满分6分)解:(1) 表1 2004—2008年北京市财政教育实际投入与预算的差值统计表(单位:亿元)(2)8 6.7 5.714.67.342.38.4655++++==(亿元).所以2004—2008年市财政教育实际投入与预算差值的平均数是8.46亿元.(3)141.7+8.46=150.16(亿元)估计2009年市财政教育实际投入可能达到150.16亿元.22.(本小题满分4分) 解:(1)拼接成的平行四边形是 ABCD (如图3). (2)正确画出图形(如图4). 平行四边形MNPQ 的面积为25.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8分,第25题7分) 23.(本小题满分7分)解:(1)由题意得,)1(816--=∆k ≥0 . ∴k ≤3 .k 为正整数,∴k =1,2,3.图3图4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6 页 ( 共 8 页)(2) 当1k =时,方程22410x x k ++-=有一个根为零;当2k =时,方程22410x x k ++-=无整数根;当3k =时,方程22410x x k ++-=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综上所述,1k =和2k =不合题意,舍去;3k =符合题意. 当3k =时,二次函数为2242y x x =++,把它的 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 为2246y x x =+-.(3)设二次函数2246y x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两点,则(3,0),(1,0)A B -. 依题意翻折后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直线12y x b =+经过A 点时,可得32b =;当直线12y x b =+经过B 点时,可得12b =-.由图象可知,符合题意的b (3)b <的取值范围 为1322b -<<.24.(本小题满分8分)解:(1)①直线1FG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为 互相垂直 .证明:如图1,设直线1FG 与直线CD 的交点为H .∵ 线段EC 、1EP 分别绕点E 逆时针旋转90°依次得到线段EF 、1EG ,∴ 1190P EG CEF ∠=∠=︒,11EG EP =,EF EC=.∵ 1190G EF P EF ∠=︒-∠,1190P EC P EF∠=︒-∠,∴ 11G EF P EC ∠=∠. ∴ △1G EF ≌△1P EC . ∴ 11G FE P CE ∠=∠. ∵ ECCD⊥,∴ 190P CE ∠=︒. ∴ 190G FE ∠=︒ . ∴ 90E F H ∠=︒. ∴ 90F H C∠=︒.∴ 1FG ⊥CD .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7 页 ( 共 8 页)②按题目要求所画图形见图1,直线12G G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为互相垂直 .(2)∵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 A D C ∠=∠.∵ AD =6,AE =1,4tan 3B =,∴ 5D E=,4tan tan 3ED C B ∠==.可得 CE=4 .由(1)可得四边形FECH 为正方形. ∴ CH=CE=4.①如图2,当1P 点在线段CH 的延长线上时, ∵ 11FG CP x ==,14P H x =-, ∴ 11111(4)22P FG x x SFG P H ∆-=⨯⨯=.∴ 2122yx x=-(x >4).②如图3,当1P 点在线段CH 上(不与C 、H 两点重合)时, ∵ 11FG CP x ==,14P H x =-, ∴ 11111(4)22P FG x x SFG P H ∆-=⨯⨯=.∴ 2122yx x=-+(0<x <4).③当1P 点与H 点重合时,即4x=时,△11P FG 不存在.综上所述,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122y x x =-(x >4)或2122yx x=-+(0<x <4).25.(本小题满分7分)解:(1)∵ A (6-,0),C (0,),∴ OA =6,OC =34. 设DE 与y 轴交于点M .由DE ∥AB 可得 △DMC ∽△AOC . 又CD =12AC ,∴1.2M D C M C D O AC OC A===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8 页 ( 共 8 页)∴ CM =34,MD =3 . 同理可得 EM =3 . ∴OM =∴ D 点的坐标为 (3,36).(2)由(1)可得点M 的坐标为(0,36).由 DE ∥AB ,EM =MD ,可得y 轴所在直线是线段ED 的垂直平分线 . ∴ 点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F 在y 轴上 . ∴ ED 与CF 互相垂直平分 . ∴ CD =DF =FE =EC .∴ 四边形CDFE 为菱形,且点M 为其对称中心. 作直线BM .设BM 与CD 、EF 分别交于点S 、点T .可证△FTM ≌△CSM . ∴ FT = CS . ∵ FE = CD , ∴ TE = SD . ∵ EC =DF ,∴ TE+ EC + CS+ST =SD+DF+FT+TS . ∴ 直线MB 将四边形CDFE 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四边形. 由点B 的坐标(6,0),点M (0,36)在直线y kx b =+上, 可得直线BM 的解析式为363+-=x y .(3)确定G 点位置的方法:过A 点作A H ⊥B M 于点H ,则A H 与y 轴的交点为所求的 G 点.由OB =6,OM= 可得 ∠OBM =60°.∴ ∠BAH =30°.在Rt △OAG 中,OG =BAH AO ∠⋅tan =32.∴ G 点的坐标为(0,32).(或G 点的位置为线段OC 中点)。
2009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
的各个数的和等于(Fra bibliotek)10EF
1 2
(D)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
,则下列结论中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09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9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24πS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g g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4π3V R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n k n n P k C P P k n -=-=L ,,,一、选择题 (1)sin585的值为 (A)22- (B)22 (C)32- (D) 32(2)设集合A={4,5,6,7,9},B={3,4,7,8,9},全集U =A U B ,则集合[u (A I B )中的元素共有(A) 3个 (B ) 4个 (C )5个 (D )6个(3)不等式111x x +〈-的解集为 (A ){}}{011x x x x 〈〈〉U (B ){}01x x 〈〈 (C ) }{10x x -〈〈 (D )}{0x x 〈(4)已知tan a =4,cot β=13,则tan(a+β)= (A)711 (B)711- (C)713(D)713-(5)设双曲线()222200x y a b a b-=1>,>的渐近线与抛物线21y =x +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A )3 (B )2 (C )5 (D )6(6)已知函数()f x 的反函数为()()10g x x =+2lgx >,则(1)(1)f +g =(A )0 (B )1 (C )2 (D )4(7)甲组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乙组有6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若从甲、乙两组中各选出2名同学,则选出的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不同选法共有(A )150种 (B )180种 (C )300种 (D )345种(8)设非零向量a b c 、、满足a b c ==,a +b =c ,则a b ,=(A )150°B )120° (C )60° (D )30°(9)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3 (B)5 (C)7 (D)34(10) 如果函数3cos(2)y x φ=+的图像关于点4(,0)3π中心对称,那么φ的最小值为(A)6π (B) 4π (C) 3π (D) 2π(11)已知二面角αιβ--为600 ,动点P 、Q 分别在面,αβ内,P 到β3Q 到α的距离为3则P 、Q 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A)2(B) 2 (C)3(D) 3(12)已知椭圆22:12x C y +=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l ,点A l ∈,线段AF 交C 于点B 。
200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_文科数学(含答案)
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1,3,5,7,9,0,3,6,9,12A B ==,则A B =A .{3,5}B .{3,6}C .{3,7}D .{3,9}2. 复数3223ii+=- A .1 B .1- C .i (D)i -3.对变量,x y 有观测数据(i x ,i y )(1,2,10i =⋅⋅⋅),得散点图1;对变量,u v 有观测数据(i u ,i v )(i=1,2,…,10),得散点图2. 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A .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正相关B .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负相关C .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正相关D .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负相关 4.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1p :∃x ∈R , 2sin 2x +2cos 2x =122p : ,x y R ∃∈, sin()sin sin x y x y -=- 3p : ∀x ∈[]0,π,1cos 2sin 2xx -= 4p : sin cos 2x y x y π=⇒+=其中假命题的是A .1p ,4pB .2p ,4pC .1p ,3pD .2p ,3p5.已知圆1C :2(1)x ++2(1)y -=1,圆2C 与圆1C 关于直线10x y --=对称,则圆2C 的方程为A .2(2)x ++2(2)y -=1 B .2(2)x -+2(2)y +=1 C .2(2)x ++2(2)y +=1 D .2(2)x -+2(2)y -=16.设,x y 满足24,1,22,x y x y x y +≥⎧⎪-≥⎨⎪-≤⎩则z x y =+A .有最小值2,最大值3B .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C .有最大值3,无最小值D .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2 7.已知()()3,2,1,0=-=-a b ,向量λ+a b 与2-a b 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A .17-B .17C .16- D .168.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110m m m a a a -++-=,2138m S -=,则m =A .38B .20C .10D .99.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线长为1,线段11B 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12E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AC BE ⊥B .EF ∥平面ABCDC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D .△AEF 的面积与△BEF 的面积相等 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2,0.5x h =-=,那么输出的各个数的和等于 A .3 B . 3.5 C . 4 D .4.511.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则该棱锥的全面积(单位:2cm )为A .48122+B .48242+C .36122+D .36242+12.用min{a ,b ,c}表示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min{2,2,10}xf x x x =+-(x ≥0),则()f x 的最大值为A .4B .5C .6D .7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3 13.曲线21x y xe x =++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14.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坐标为原点,焦点在x 轴上,直线y=x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若(2,2)P 为AB 的中点,则抛物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15.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0q >, 已知2a =1,216n n n a a a +++=,则{n a }的前4项和4S =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2sin()f x x ωφ=+的图像如图所示,则712f π⎛⎫=⎪⎝⎭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为了解某海域海底构造,在海平面内一条直线上的A ,B ,C 三点进行测量,已知50AB m =,120BC m =,于A 处测得水深80AD m =,于B 处测得水深200BE m =,于C 处测得水深110CF m =,求∠DEF 的余弦值.4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B 是等边三角形,∠P AC =∠PBC =90 º. (Ⅰ)证明:AB ⊥PC ;(Ⅱ)若4PC =,且平面PAC ⊥平面PBC ,求三棱锥P ABC -体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有工人1000名,其中250名工人参加过短期培训(称为A 类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参加过长期培训(称为B 类工人).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按A 类,B 类分二层)从该工厂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调查他们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数).(Ⅰ)A 类工人中和B 类工人各抽查多少工人?(Ⅱ)从A 类工人中抽查结果和从B 类工人中的抽查结果分别如下表1和表2. 表1:生产能力分组[)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人数 48x53表2:生产能力分组[)110,120[)120,130[)130,140[)140,150人数6y3618(i )先确定,x y ,再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就生产能力而言,A 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与B 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哪个更小?(不用计算,可通过观察直方图直接回答结论)(ii )分别估计A 类工人和B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并估计该工厂工人和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的中心为直角坐标系xOy的原点,焦点在x轴上,它的一个项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分别是7和1.(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若P为椭圆C的动点,M为过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OPeOM,(e为椭圆C的离心率),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56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3223()39f x x ax a x a =--+. (Ⅰ)设1a =,求函数()f x 的极值; (2)若14a >,且当[]1,4x a ∈时,)('x f ≤12a 恒成立,试确定a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2—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1:4cos ,3sin ,x t y t =-+⎧⎨=+⎩(t 为参数), C 2:8cos ,3sin ,x y θθ=⎧⎨=⎩(θ为参数).(Ⅰ)化C 1,C 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Ⅱ)若C 1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2t π=,Q 为C 2上的动点,求PQ 中点M 到直线332,:2x t C y t=+⎧⎨=-+⎩ (t 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如图,O 为数轴的原点,A ,B ,M 为数轴上三点,C 为线段OM 上的动点,设x 表示C 与原点的距离,y 表示C 到A 距离4倍与C 到B 距离的6倍的和.(Ⅰ)将y 表示为x 的函数;(Ⅱ)要使y 的值不超过70,x 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取值?7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1.D 2.C 3.C 4.A 5.B 6.B 7.A 8.C 9.D 10.B 11.A 12.C 13.31y x =+ 14.24y x = 15.15216.0 1.【答案】D 【解析】集合A 与集合B 都有元素3和9,故AB =}{3,9,选.D 。
2009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2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题文科数学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24πS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4π3V R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n k n n P k C P P k n -=-=,,,一、选择题(1)已知全集U ={1,2,3,4,5,6,7,8},M ={1,3,5,7},N ={5,6,7},则()UM N =(A) {5,7} (B ) {2,4} (C ){2.4.8} (D ){1,3,5,6,7}(2)函数≤0)的反函数是(A )2y x =(x ≥0) (B )2y x =-(x ≥0) (B )2y x =(x ≤0) (D )2y x =-(x ≤0) (3) 函数22log 2xy x-=+的图像 (A )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主线y x =-对称 (C ) 关于y 轴对称 (D )关于直线y x =对称 (4)已知△ABC 中,12cot 5A =-,则cos A = (A) 1213 (B) 513 (C) 513- (D) 1213-(5) 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AA =2AB ,E 为1AA 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1CD 所形成角的余弦值为(A )1010 (B) 15 (C) 31010 (D) 35(6) 已知向量a = (2,1), a ·b = 10,︱a + b ︱= 52,则︱b ︱= (A )5 (B )10 (C )5 (D )25(7)设2lg ,(lg ),lg ,a e b e c e ===则(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c b a >>(8)双曲线13622=-y x 的渐近线与圆)0()3(222>=+-r r y x 相切,则r= (A )3 (B )2 (C )3 (D )6 (9)若将函数)0)(4tan(>+=ωπωx y 的图像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6tan(πω+=x y 的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A)61 (B)41 (C)31 (D)21 (10)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恰有1门相同的选法有(A )6种 (B )12种 (C )24种 (D )30种(11)已知直线)0)(2(>+=k x k y 与抛物线C:x y 82=相交A 、B 两点,F 为C 的焦点。
200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0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2009•北京)设集合,则A∪B=()A.{x|﹣1≤x<2} B.C.{x|x<2} D.{x|1≤x<2}【考点】并集及其运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集合B,解x2≤1,可得集合B,再求AB的并集可得答案.【解答】解:∵,B={x|x2≤1}={x|﹣1≤x≤1},∴A∪B={x|﹣1≤x<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以及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2.(5分)(2009•北京)已知向量=(1,0),=(0,1),=k+(k∈R),=﹣,如果∥,那么()A.k=1且c与d同向B.k=1且c与d反向C.k=﹣1且c与d同向D.k=﹣1且c与d反向【考点】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所给的选项特点,检验k=1是否满足条件,再检验k=﹣1是否满足条件,从而选出应选的选项.【解答】解:∵=(1,0),=(0,1),若k=1,则=+=(1,1),=﹣=(1,﹣1),显然,与不平行,排除A、B.若k=﹣1,则=﹣+=(﹣1,1),=﹣=(1,﹣1),即∥且与反向,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向量的坐标表示,当两个向量平行时,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另一个向量坐标的若干倍.3.(5分)(2009•北京)若(a,b为理数),则a+b=()A.33 B.29 C.23 D.19【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将二项式展开,利用组合数公式化简展开式,列出方程求出a,b,求出a+b.【解答】解:∵=,由已知,得,∴a+b=17+12=2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要熟练掌握公式.4.(5分)(2009•北京)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lg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考点】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先根据对数函数的运算法则对函数进行化简,即可选出答案.【解答】解:∵,∴只需把函数y=lg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5.(5分)(2009•北京)用数字1,2,3,4,5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A.8 B.24 C.48 D.120【考点】计数原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需要分步计数,首先选择2和4排在末位时,共有A21种结果,再从余下的其余三位数从余下的四个数中任取三个有A43种结果,根据由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符合题意的偶数.【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需要分步计数,2和4排在末位时,共有A21=2种排法,其余三位数从余下的四个数中任取三个有A43=4×3×2=24种排法,根据由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符合题意的偶数共有2×24=48(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原理,是一个数字问题,这种问题是最典型的排列组合问题,经常出现限制条件,并且限制条件变化多样,是一个易错题.6.(5分)(2009•北京)“”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充要条件.【专题】简易逻辑.【分析】当α=时,cos2;反之,当时,,k∈Z,或.所以“”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解答】解:当α=时,cos2,反之,当时,可得⇒,k∈Z,或⇒,“”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7.(5分)(2009•北京)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1,AB1与底面ABCD 成60°角,则A1C1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A.B.1 C.D.【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画出图象,利用线段的关系,角的三角函数,求解即可.【解答】解:依题意,BB1的长度即A1C1到上面ABCD的距离,∠B1AB=60°,BB1=1×tan6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四棱柱的概念、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直线与平面的距离等概念,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8.(5分)(2009•北京)设D是正△P1P2P3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点P0是△P1P2P3的中心,若集合S={P|P∈D,|PP0|≤|PP i|,i=1,2,3},则集合S表示的平面区域是()A.三角形区域B.四边形区域C.五边形区域D.六边形区域【考点】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要求集合S={P|P∈D,|PP0|≤|PP i|,i=1,2,3},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形状,我们要先根据集合中点P满足的性质,找出所表示区域的边界,进而判断出区域各边界围成的图形形状.【解答】解:如图,A、B、C、D、E、F为各边三等分点,若|PP0|=|PP i|当i=1时,P点落在P1P0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P∈D,故P点的轨迹为ED;当i=2时,P点落在P2P0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P∈D,故P点的轨迹为AF;当i=3时,P点落在P3P0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P∈D,故P点的轨迹为BC;故满足条件集合S={P|P∈D,|PP0|≤|PP i|,i=1,2,3},则集合S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六边形ABCDEF,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与平面几何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阅读与理解、信息迁移以及学生的学习潜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创新题型.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9.(5分)(2009•北京)若sinθ=﹣,tanθ>0,则cosθ=.【考点】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分析】根据sin2θ+cos2θ=1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θ在第三象限,∴,∴cosθ=.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10.(5分)(2009•北京)若数列{a n}满足:a1=1,a n+1=2a n(n∈N*),则a5=16;前8项的和S8=255.(用数字作答)【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a1=1,a n+1=2a n通过分别求出a1,a2,a3,a4,a5;通过a n+1=2a n可推知数列为等比数列,根据求和公式进而求得S8.【解答】解:a1=1,a2=2a1=2,a3=2a2=4,a4=2a3=8,a5=2a4=16,∵a n+1=2a n,即=2∴数列{a n}为等比数列,首项为1,公比为2.∴,∴故答案为:16,25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递推数列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11.(5分)(2009•北京)(文)若实数x,y满足则s=x+y的最大值为9.【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基本知识,先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再求出可行域中各角点的坐标,将各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的解析式,分析后易得目标函数s=x+y 的最大值.【解答】解: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所示,由图易得:当x=4,y=5时,s=x+y=4+5=9为最大值.故答案为:9.【点评】在解决线性规划的问题时,我们常用“角点法”,其步骤为:①由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②求出可行域各个角点的坐标⇒③将坐标逐一代入目标函数⇒④验证,求出最优解.12.(5分)(2009•北京)已知函数若f(x)=2,则x=log32.【考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专题】计算题.【分析】要求若f(x)=2时,对应自变量x的值,我们可根据构造方程,然后根据分段函数的分段标准进行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x=log32,无解,故答案:log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和简单的已知函数值求x的值.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分段函数分段处理,这是研究分段函数图象和性质最核心的理念,具体做法是: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是各段上x、y取值范围的并集,分段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要在各段上分别论证;分段函数的最大值,是各段上最大值中的最大者.13.(5分)(2009•北京)椭圆+=1的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上,若|PF1|=4,则|PF2|= 2,∠F1PF2的大小为120°.【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第一问用定义法,由|PF1|+|PF2|=6,且|PF1|=4,易得|PF2|;第二问如图所示:角所在三角形三边已求得,用余弦定理求解.【解答】解:∵|PF1|+|PF2|=2a=6,∴|PF2|=6﹣|PF1|=2.在△F1PF2中,cos∠F1PF2===﹣,∴∠F1PF2=120°.故答案为:2;1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定义的应用及焦点三角形问题,这类题是常考类型,难度不大,考查灵活,特别是对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考查的很到位.14.(5分)(2009•北京)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1∉A且k+1∉A,那么称k是A的一个“孤立元”,给定S={1,2,3,4,5,6,7,8},由S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6个.【考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专题】新定义;集合.【分析】列举几个特殊的集合体会孤立元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解答】解:依题意可知,没有与之相邻的元素是“孤立元”,因而无“孤立元”是指在集合中有与k相邻的元素.因此,符合题意的集合是:{1,2,3},{2,3,4},{3,4,5},{4,5,6},{5,6,7},{6,7,8}共6个.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与理解、信息迁移以及学生的学习潜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创新题型.列举时要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从一端开始,做到不重不漏.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80分)15.(12分)(2009•北京)已知函数f(x)=2sin(π﹣x)cosx.(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Ⅱ)求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1)先将函数f(x)化简为f(x)=sin2x,再由T=可得答案.(2)先由x的范围确定2x的范围,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可求出最值.【解答】解:(Ⅰ)∵f(x)=2sin(π﹣x)cosx=2sinxcosx=sin2x,∴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Ⅱ)由﹣≤2x≤π,∴﹣≤sin2x≤1,∴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三角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等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基本运算能力.16.(14分)(2009•北京)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D⊥底面ABCD,点E在棱PB上.(1)求证:平面AEC⊥平面PDB;(2)当PD=AB,且E为PB的中点时,求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Ⅰ)欲证平面AEC⊥平面PDB,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在平面AEC内一直线与平面PDB垂直,而根据题意可得AC⊥平面PDB;(Ⅱ)设AC∩BD=O,连接OE,根据线面所成角的定义可知∠AEO为AE与平面PDB所的角,在Rt△AOE中求出此角即可.【解答】(Ⅰ)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PD⊥底面ABCD,∴PD⊥AC,∴AC⊥平面PDB,∴平面AEC⊥平面PDB.(Ⅱ)解:设AC∩BD=O,连接OE,由(Ⅰ)知AC⊥平面PDB于O,∴∠AEO为AE与平面PDB所的角,∴O,E分别为DB、PB的中点,∴OE∥PD,,又∵PD⊥底面ABCD,∴OE⊥底面ABCD,OE⊥AO,在Rt△AOE中,,∴∠AEO=45°,即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17.(13分)(2009•北京)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遇到红灯时停留的时间都是2min.(Ⅰ)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Ⅱ)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ξ的分布列及期望.【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题意知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这名学生在第一和第二个路口没有遇到红灯,在第三个路口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根据公式得到结果.(2)由题意知变量的可能取值,根据所给的条件可知本题符合独立重复试验,根据独立重复试验公式得到变量的分布列,算出期望.【解答】解:(Ⅰ)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为事件A,∵事件A等于事件“这名学生在第一和第二个路口没有遇到红灯,在第三个路口遇到红灯”,∴事件A的概率为(Ⅱ)由题意可得ξ可能取的值为0,2,4,6,8(单位:min)事件“ξ=2k”等价于事件“该学生在路上遇到k次红灯”(k=0,1,2,3,4),∴,∴即ξ的分布列是ξ0 2 4 6 8P∴ξ的期望是【点评】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互独立事件是指,两事件发生的概率互不影响,而对立事件是指同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的事件,遇到求用至少来表述的事件的概率时,往往先求它的对立事件的概率.18.(14分)(2009•北京)设函数f(x)=x3﹣3ax+b(a≠0).(Ⅰ)若曲线y=f(x)在点(2,f(2))处与直线y=8相切,求a,b的值;(Ⅱ)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与极值点.【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1)已知函数的解析式f(x)=x3﹣3ax+b,把点(2,f(2))代入,再根据f(x)在点(2,f(2))处与直线y=8相切,求出a,b的值;(2)由题意先对函数y进行求导,解出极值点,然后再根据极值点的值讨论函数的增减性及其增减区间;【解答】解:(Ⅰ)f′(x)=3x2﹣3a,∵曲线y=f(x)在点(2,f(2))处与直线y=8相切,∴(Ⅱ)∵f′(x)=3(x2﹣a)(a≠0),当a<0时,f′(x)>0,函数f(x)在(﹣∞,+∞)上单调递增,此时函数f(x)没有极值点.当a>0时,由,当时,f′(x)>0,函数f(x)单调递增,当时,f′(x)<0,函数f(x)单调递减,当时,f′(x)>0,函数f(x)单调递增,∴此时是f(x)的极大值点,是f(x)的极小值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14分)(2009•北京)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右准线方程为.(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Ⅱ)已知直线x﹣y+m=0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线段AB的中点在圆x2+y2=5上,求m的值.【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Ⅰ)由离心率和准线方程求的a和c,再根据b2=c2﹣a2求得b,进而可得双曲线的方程.(Ⅱ)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线段AB的中点为M(x0,y0),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根据韦达定理表示出x0和y0,把点M代入圆的方程气的m.【解答】解:(Ⅰ)由题意,得,解得,∴b2=c2﹣a2=2,∴所求双曲线C的方程为.(Ⅱ)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线段AB的中点为M(x0,y0),由得x2﹣2mx﹣m2﹣2=0(判别式△>0),∴=m,y0=x0+m=2m,∵点M(x0,y0)在圆x2+y2=5上,∴m2+(2m)2=5,∴m=±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圆的切线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曲线和方程的关系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推理、运算能力20.(13分)(2009•北京)设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pn+q(n∈N*,P>0).数列{b n}定义如下:对于正整数m,b m是使得不等式a n≥m成立的所有n中的最小值.(Ⅰ)若,求b3;(Ⅱ)若p=2,q=﹣1,求数列{b m}的前2m项和公式;(Ⅲ)是否存在p和q,使得b m=3m+2(m∈N*)?如果存在,求p和q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先得出a n,再解关于n的不等式,利用正整数的条件得出具体结果;(Ⅱ)先得出a n,再解关于n的不等式,根据{b n}的定义求得b n再求得S2m;(Ⅲ)根据b m的定义转化关于m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答】解:(Ⅰ)由题意,得,解,得.∴成立的所有n中的最小正整数为7,即b3=7.(Ⅱ)由题意,得a n=2n﹣1,对于正整数m,由a n≥m,得.根据b m的定义可知当m=2k﹣1时,b m=k(k∈N*);当m=2k时,b m=k+1(k∈N*).∴b1+b2+…+b2m=(b1+b3+…+b2m﹣1)+(b2+b4+…+b2m)=(1+2+3+…+m)+[2+3+4+…+(m+1)]=.(Ⅲ)假设存在p和q满足条件,由不等式pn+q≥m及p>0得.∵b m=3m+2(m∈N*),根据b m的定义可知,对于任意的正整数m都有,即﹣2p﹣q≤(3p﹣1)m<﹣p﹣q对任意的正整数m都成立.当3p﹣1>0(或3p﹣1<0)时,得(或),这与上述结论矛盾!当3p﹣1=0,即时,得,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存在p和q,使得b m=3m+2(m∈N*);p和q的取值范围分别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概念、数列的基本性质,考查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是数列与不等式综合的较难层次题.。
2009年高考北京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数学(文史类)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l 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回交。
第Ⅰ卷 (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设全集U={1,2,3,4,5,6,7,8},集合=A {2,3,4,5},=B {2,4,6,8},则集合A CUB 等于(A ){3,5}(B ){1,2,3,4,5,7}(C ){6,8}(D ){1,2,4,6,7,8}2. 已知向量)6,(,)3,2(x b a =-=,则“=x 9”是“b a //”的(A )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 充要条件(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等差数列}{n a 中,9,331==a a ,若243=k a ,则k 等于(A )79(B )80 (C )81 (D )824. 函数⎩⎨⎧<≥=)0()0(2)(2x xx x f x ,若1)(0=x f ,则0x 等于(A )-1或0 (B )0(C )0或1(D )120095. 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 )4 (B )34(C )38(D )86. 已知),0(,137cos sin πααα∈=+,则αtan 等于 (A )512 (B )512- (C )125 (D )125-7. 执行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S 等于 (A )5(B )7 (C )9(D )138. 已知集合},,{c b a A =,}1,0,1{-=B , 定义:f 是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如果 B y A x ∈∃∈∀,使)(x f y =,且y 唯一确定,那么就称f 是集合A 到B 的一个映射.则满足0)()()(>++c f b f a f 的映射f 的个数是 (A )10(B )9 (C )8 (D )7正视图左视图2 22 2俯视图第Ⅱ卷(非选择题11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9. 复数i i ⋅+)43(的模等于 . 10. ABC Δ中,已知︒=∠120A , 2,4==AC AB ,那么=BC .11. 若直线)1(+=x k y 与圆0222=-+x y x 相切,则=k .12. 等比数列}{n a 中,16321=++a a a ,32432=++a a a ,则公比=q . 13. 在某次摸底考试中, 随机抽取100个人的成绩,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 若参加考试的共有4000人, 那么分数在90分以上的 人数约为 人, 若以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则本次考试的平均分约为 .14. 若[0,3],[0,2]a b ∈∈,函数22()2f x x ax b =-+有零点的概率为 . 三、 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2009年高考北京文科试题
2009年高考北京文科试题(1)设集合}221|{<<-=x x A ,B={x | x ²≤1},则A ∪B= A .{x |-1≤x <2} B .}121|{≤<-x xC .{x |x <2}D .{x |1≤x <2} (2)已知向量(10)(01)()a b c ka b k R d a b c d ===+∈=-,,,,,,如果,那么A .k=1且c d与同向 B .k=1且c d与反向C .k=-1且c d与同向D .k=-1且c d与反向(3)若4(1,a a b =+为有理数),则a +b= A .33B .29C .23D .19(4)为了得到函数103lg+=x y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lg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5)用数字1,2,3,4,5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 A .8B .24C .48D .120(6) “6πα=”是“212cos =α”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边长为1,AB 1与底面ABCD 成600角,则A 1C 1 到底面ABCD 的距离为A .B . 1C .D (8)设D 是正ΔP 1P 2P 3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点P 0是ΔP 1P 2P 3的中心。
若集合S={P |P ∈D ,|PP 0|≤|PP i |,i =1,2,3},则集合S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A .三角形区域B .四边形区域C .五边形区域D .六边形区域(9)若sin θ=45-,tan θ>0,则cos θ= 。
2009年高考北京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摘要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是金融自由化、金融业务表外化、金融技术现代化等。
但更主要的内因是投资机构内部的协调、配合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应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风险监管一、引言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金融衍生品是从基础的金融工具衍生发展出来的新的金融产品,其价值由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而决定。
金融衍生品是和现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包括期货、期权、掉期和互换等。
比如我们国家准备推出的股指期货,就是从股票价格指数衍生出来的,其标的物便是股价指数。
金融衍生品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主要是为规避金融风险的需要而设计产生的。
当时的世界经济局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这些新的问题都客观上呼唤一种新的金融工具来规避放大的风险。
同时,自由资本主义和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复兴,对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设计和推广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金融衍生品的种类(1)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都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
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了统一规定。
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
因此,期货交易流动性较高,远期交易流动性较低。
掉期合约是一种内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
更为准确他说,掉期合约是当事人之间签讨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合约。
较为常见的是利率掉期合约和货币掉期合约。
掉期合约中规定的交换货币是同种货币,则为利率掉期;是异种货币,则为货币掉期。
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利的交易。
期权合约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
北京市朝阳区2009年高三2月统一考试(数学文)
北京市朝阳区2009年高三2月统一考试数学(文科) 2009.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若 cos 0α>,且tan 0α<,则α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 2. 设平面向量(35)(21)==-,,,a b ,则2a +b =( )A .(7),-1B .(17)-,C .(7,7)D .(1),63. 已知函数()xf x a =(0a >且1a ≠),其反函数为1()fx -.若(2)9f =,则11()(1)3f f-+的值是( )A .-1B .1C .2D .34.校有教师200人,其中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100人,二级教师40人,为了了解教师的健康状况,从中抽取40人的一个样本,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高级、一级、二级教师的人数分别是( )A .20,12,8B .12,20,8C .15,15,10D .14,12,145.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 ,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 .如果,,m n m n αβ⊂⊂,那么αβB .如果,,m n αβαβ⊂⊂,那么mnC .如果,,,m n m n αβαβ⊂⊂且共面,那么m ∥nD .如果m ∥n ,m α⊥,n β⊥,那么αβ⊥6.从原点向圆228120x y y +-+=引两条切线,则两条切线所夹的劣弧的弧长是( )A .3πB .23πC .43πD .π7. 在R 上可导的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0x f x '⋅<的解集为( ). A.(,1)(0,1)-∞- B.(1,0)(1,)-+∞ C.(2,1)(1,2)-- D.(,2)(2,)-∞-+∞8. 在R 上定义运算*:(1)x y x y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x x a *->的解集是集合{|11}x x -≤≤的子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 B. [2,1)(1,0]--- C. [0,1)(1,2] D.[2,0]-第Ⅱ卷(共11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09年高考试题精选2009年高考试题文(北京卷)
09年高考试题精选2009年高考试题文(北京卷) 测试题 2019.91,甲、乙两班各派2名同学参加年级数学竞赛,参赛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都为0.6,且参赛同学的成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求:(Ⅰ)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各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 (Ⅱ)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至少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2,已知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边AB 、CD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如图所示,记二面角A-DE-C 的大小为).0(πθθ<< (Ⅰ)证明BF ∥平面ADE ;(Ⅱ)若△ACD 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是否在直线EF 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θ的余弦值.3,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2+∈∈+-=N n R q p q n pn S n(Ⅰ)求q 的值;(Ⅱ)若51a a 与的等差中项为18,n b 满足n n b a 2log 2=,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4,已知函数,)2()(31)(23d x d a x d a ax x f +++++=d a x d a ax x g 4)2(2)(2++++=,其中,0,0>>d a 设0x 为)(x f 的极小值点,0x 为1212,0)()(,)(x x x g x g x g <==并且的极值点.将.,,,)0,(),0,()),(,()),(,(321100D C B A x x x g x x f x 依次记为(Ⅰ)求0x 的值;(Ⅱ)若四边形ABCD 为梯形,且面积为1,求d a ,的值.5,已知点)0)(,(),,(212211≠x x y x B y x A 是抛物线)0(22>=p px y 上的两个动点,O 是坐标原点,向量.||||,-=+满足 设圆C 的方程为x x x y x )(2122+-+ y y y )(21+-.0=(Ⅰ)证明线段AB 是圆C 的直径;(Ⅱ)当圆C 的圆心到直线02=-y x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552时,求p 的值.6,方程)1(log 2)1(log 22--=-x x 的解为 .7,设⎩⎨⎧>≤=,0,ln ,0,)(x x x e x g x 则=))21((g g .8,如图,半径为2的半球内有一内接正六棱锥P-ABCDEF , 则此正六棱锥的侧面积是 .9,5名乒乓球队员中,有2名老队员和3名新队员,现从中选出3名队员排成1,2,3号参加团体比赛,则入选的3名队员中至少有1名老队员,且1、2号中至少有1名新队员的排法有 种.(以数作答)10,设集合,则A .B .C .D .测试题答案1, 本小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频率乘法公式和互斥事件的概率加21{|2},{1}2A x x B x x =-<<=≤A B ={12}x x -≤<1{|1}2x x -<≤{|2}x x <{|12}x x ≤<法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满分12分.(I )解:甲班参赛同学中恰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为.48.04.06.012=⨯⨯C乙班参赛同学中恰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为.48.04.06.012=⨯⨯C故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各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为 .2304.048.048.0=⨯=P ……………………6分(II )解法一:甲、乙两班4名参赛同学成绩都不及格的概率为,0256.04.04=故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至少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为 .9744.00256.01=-=P ………………6分解法二:甲、乙两班4名参赛同学成绩都不及格的概率为.1536.04.06.014=⨯⨯C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至少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为.3456.04.06.02224=⨯⨯C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恰有3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为.3456.04.06.02224=⨯⨯C 甲、乙两班4名参赛同学成绩都及格的概率为1296.06.04=, 故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至少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为 ..9744.01296.03456.03456.01536.0=+++=P2,(I )证明: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CD 的中点. ∴ED ∥FD ,且EB=FD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 ∴EF ∥ED.∵BD ⊂平面AED ,而BF ∉平面AED. ∴BF ∥平面AED. …………4分(II )解法一: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 过点A 作AG ⊥平面BCDE ,垂足为G ,连结GC ,GD.∵△ACD 为正三角形. ∴AC=AD , ∴GC=GD ,∴G 在CD 的垂直平分线上, 又∵EF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 …………4分过G 作GH ⊥ED ,垂足为H ,连结AH ,则AH ⊥DE. ∴∠AHG 是二面角A-DE-C 的平面角,即∠AHG=θ. 设除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 ,连结AF. 在折后图的△AEF 中,AF=3 a ,EF=2AE=2 a , ∴△AEF 为直角三角形,AG ·EF=AE ·AF ,∴AC=a 23.在Rt △ADE 中,AH ·DE=AD ·AE ,∴AH=52a,∴52a GH =∴.41cos ==AH GH θ ………12分解法二: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 连结AF ,在平面AEF 内过点A 作AG ⊥EF ,垂足为G ′ ∵△ACD 为正三角形,F 为CD 的中点, ∴AD ⊥CD. 又∵EF ⊥CD , ∴CD ⊥平面AEF , ∵A G ′⊂平面AEF , ∴CD ⊥A G ′,又∵A G ′⊥EF ,且CD ∩EF=F ,CD ⊂平面BCDE ,EF ⊂平面BCDE , ∴AC ⊥平面BCDE ,∴G 为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 过G 作CH ⊥ED ,垂足为H ,连结AH ,则AH ⊥DE …………8分∴∠AHG 是二面角A-DE-C 的平面角,即∠AHG=θ. 设原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在折后图的△AEF 中,AF=a 3,EF=2AE=2a , ∴△AEF 为直角三角形,AG ·EF=AE ·AF∴AC=a 23.在Rt △ADE 中,AH ·DE=AD ·AE ,∴AE=52a,∴52a GH =∴.41cos ==AH GH θ ………12分解法三: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 连结AF ,在平面AEF 内过点A 作AG ⊥EF ,垂足为G ′ ∵△ACD 为正三角形,F 为CD 的中点, ∴AF ⊥CD. 又∵EF ⊥CD , ∴CD ⊥平面AEF , ∵CD ⊂平面BCDE ,∴平面AEF ⊥平面BCDE.又∵平面AEF ∩平面BCDE=DEF ,A G ′⊥EF.∴A G ′⊥平面BCDE ,即G ′为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8分 过G 作GH ⊥DE ,垂足为H ,连结AH ,则AH ⊥DE , ∴∠AHG 是二面角A-DE-C 的平面角,即∠AHG=θ. ∴△AEF 为直角三角形,AG ·EF=AE ·AF∴AC=a 23.在Rt △ADE 中,AH ·DE=AD ·AE ,∴AH=52a,∴52aGH =∴.41cos ==AH GH θ 3, (I )解法一:当,2,111q p S a n +-===时当qn n p q n pn S S a n n n n --+--+-=-=≥-)1(2)1(2,2221时=.22--p pn }{n a 是等差数列,.0,222=∴--=+-∴q p p q p ………………4分解法二:当,2,111q p S a n +-===时 当qn n p q n pn S S a n n n n --+--+-=-=≥-)1(2)1(2,2221时=.22--p pn当.2]2)1(2[22,31p p n p p pn a a n n n =------=-≥-时得所以又,2323,23222.232222-=+--=--⋅=+-=++-=p q p p p p a q p p q p a.0=∴q ………………………………4分(II )解:,26.18,233511--==∴+=p p a a a a a 又.68.4,1826-=∴=∴=--∴n a p p p n ………………8分 又.2log 232-==n b n n n b b a 得16222,2431)1(411====∴+--+n n n n b b b ,即}{n b 是等比数列.所以数列}{n b 的前n 项和).116(152161)161(2-=--=n n n T4, (I )解:).2)(1(2)(2)(2d a ax x d a x d a ax x f +++=++++=' 令.2110,0)(a dx x a x f n --=-=≠='或得由 …………2分,0)(,1,0)(,121.121.0,0>'-><'-<<---<-->>x f x x f x adadd a 时当时当所以)(x f 在x=-1处取极小值,即.10-=x ………………6分(II )解:.4)42()(2d a x d a ax x g ++++=,44)21)(4()21(21()(,31)2()(31)1()(,1,41,,0,0,0)1)(4(,0)(.21,21242)(,,0220012121a d d a a d d a a d a a d g x g a d d a d a a f x f x adx x x d a x d a ax x g adx a d a d a x x g R x a -=++--++--=--==++-++-=-=-=--=∴>>>=+++=--=--=+-=∴∈> 即由即处取得极小值在, ).0,1(),0,2,1(),4,21(),31,1(2--------∴D a dC a d a d B a A …………9分由四边形ABCD 是梯形及BC 与AD 不平行,得AB ∥CD.22212,43d a a d a =-=-∴即.由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1,得,1|||)||(|21=⋅+AD CD AB 即,1,13)24(21==⋅+d aa d a d 得从而.32,122==a a 得5, (I )证法一:|,|||-=+整理得即,22,)()(222222OB OB OA OA OB OB OA OA OB OA OB OA +⋅-=+⋅+-=+∴.0=⋅OB OA.02121=+∴y y x x ① ……3分设点M (x ,y )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上的任意一点,则.0=⋅即.0))(())((2121=--+--y y y y x x x x展开上式并将①代入得.0)()(212122=--+-+y y y x x x y x 故线段AB 是圆C 的直径. 证法二:|,|||OB OA OB OA -=+整理得即,22,)()(222222+⋅-=+⋅+-=+∴.0=⋅OB OA.02121=+∴y y x x ① ……3分若直线(x ,y )在以线AB 为直径的圆上,则),(1212211x x x x x x y y x x y y ≠≠-=--⋅--去分母得,0))(())((2121=--+--y y y y x x x x点),(),,(),,(),,(22122111y x y x y x y x 满足上方程,展开并将①代入得0)()(212122=+-+=+y y y x x x y x ,所以线AB 是圆C 的直径.……6分 证法三:|,|||-=+整理得即,22,)()(222222OB OB OA OA OB OB OA OA OB OA OB OA +⋅-=+⋅+-=+∴.02121=+∴y y x x ① ……3分以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41)2()2(22121221221y y x x y y y x x x -+-=--+--,展开,并将①代入得0)()(212122=+-+=+y y y x x x y x . 所以线段AB 是圆C 的直径………………6分(II )解法一:设圆C 的圆心为C (x ,y ),则,,0,4),0(2,2.2,22121212122221212221212121y y x x y y x x py y x x p px y px y y y y x x x -=∴=+=∴>==⎪⎪⎩⎪⎪⎨⎧+=+= 又.4,04221212222121p y y x x p yy y y -=∴≠=-∴)(412222121y y p x x y ≠=+=∴),2(12)2(412221212221p y p p y y y y y y p +=-++=所以圆心的轨迹方程为:.222p px y -= ………………11分 设圆心C 到直线02=-y x 的距离为d ,则 pp p y y p y py x d 5|)(|5|22(1|5|2|2222+-=-+=-=当5,pd p y 有最小值时=,由题设得5525=p,.2=∴p ……14分解法二:设圆C 的圆心为C (x ,y ),则,,0,4),0(2,2.2,22121212122221212221212121y y x x y y x x py y x x p px y px y y y y x x x -=∴=+=∴>==⎪⎪⎩⎪⎪⎨⎧+=+= 又.4,022121p y y x x -=∴≠ ………………9分 )(412222121y y p x x x ≠=+=),2(12)2(412221212221p y p p y y y y y y p +=-++=所以圆心的轨迹方程为:.222p px y -= ………………11分设直线02022=-=+-y x y x 与的距离为552,则.2±=m因为222022p px y y x -==+-与的公共点. 所以当222022p px y y x -==+-与仅有一个公共点时,该点到02=-y x 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552,⎩⎨⎧-==--∴.2,02222p px y y x将②代入③得.0)22(44,02222222=--=∆=-+-p p p p p py y 有,0>p .2=∴p 6, 5 7, 218, 769, 4810, A。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数学)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数学)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中学数学》
【年(卷),期】2009(000)007
【总页数】2页(P6-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文科数学) [J],
2.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数学) [J],
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数学) [J],
4.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数学 [J], 王芝平
5.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北京卷)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Ⅱ卷3至9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设集合21{|2},{1}2A x x B x x =-<<=≤,则A B = ( ) A .{12}x x -≤< B .1{|1}2x x -<≤C .{|2}x x <D .{|12}x x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以及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1{|2},2A x x =-<<{}2{1}|11B x x x x =≤=-≤≤,∴{12}A B x x =-≤<,故选A.2.已知向量(1,0),(0,1),(),a b c ka b k R d a b ===+∈=-,如果//c d ,那么 A .1k =且c 与d 同向 B .1k =且c 与d 反向 C .1k =-且c 与d 同向 D .1k =-且c 与d 反向 【答案】D.w 【解析】.k.s.5.u.c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平行)、向量的加减法.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a()1,0=,b()0,1=,若1k =,则c =a +b ()1,1=,d =a -b ()1,1=-,显然,a 与b 不平行,排除A 、B.若1k =-,则c =-a +b ()1,1=-,d =-a +b ()1,1=--,即c //d 且c 与d 反向,排除C ,故选D3.若4(1,a a b +=+为有理数),则a b += ( )A .33B . 29C .23D .19 【答案】B.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及其展开式.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412341234444441CCC CC+=++++112417=++=+,由已知,得17a +=+171229a b +=+=.故选B..k.s.5.u.c 4.为了得到函数3lg10x y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lg y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答案】C.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A .()()lg 31lg103y x x =++=+,B .()()lg 31lg103y x x =-+=-,C .()3lg 31lg 10x y x +=+-=, D .()3lg 31lg10x y x -=--=.故应选C.5.用数字1,2,3,4,5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 ( ) A .8 B .24 C .48 D .120 【答案】C.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知识以及分步计数原理知识.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2和4排在末位时,共有122A =种排法,其余三位数从余下的四个数中任取三个有3443224A =⨯⨯=种排法,2009年高考试题下载/gaokao/于是由分步计数原理,符合题意的偶数共有22448⨯=(个).故选C.6.“6πα=”是“1cos 22α=”的A .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k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简易逻辑中充要条件的判断.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当6πα=时,1cos 2cos32πα==,反之,当1cos 22α=时,有()2236k k k Z ππαπαπ=+⇒=+∈,或()2236k k k Z ππαπαπ=-⇒=-∈,故应选A.7.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边长为1,1AB 与底面ABCD 成60°角,则11A C 到底面ABCD 的距离为 ( )A.3B . 1C .D【答案】D.w 【解析】.k 本题主要考查正四棱柱的概念、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直线与平面的距离等概念.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依题意,160B AB ︒∠=,如图,11tan60BB ︒=⨯= D.8.设D 是正123PP P ∆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点P 是123PP P ∆的中心,若集合0{|,||||,1,2,3}i S P P D PP PP i =∈≤=,则集合S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A . 三角形区域B .四边形区域C . 五边形区域D .六边形区域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与平面几何基础知识..5.u.c.o.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与理解、信息迁移以及学生的学习潜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属于创新题型.大光明 如图,A 、B 、C 、D 、E 、F 为各边三等分点,答案是集合S 为六边形ABCDEF ,其中,()021,3i P A P A PA i =≤=即点P 可以是点A.第Ⅱ卷(110分) 注意事项:1.用铅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二 三 总分15 16 17 18 19 20 分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9.若4sin ,tan 05θθ=->,则cos θ= . 【答案】3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三角函数的运算。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由已知,θ在第三象限,∴2243cos 1sin 155θθ⎛⎫=--=---=- ⎪⎝⎭,∴应填35-. 10.若数列{}n a 满足:111,2()n n a a a n N *+==∈,则5a =;前8项的和8S =.(用数字作答)【答案】16 255.w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递推数列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m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1213243541,22,24,28,216a a a a a a a a a ========,易知882125521S -==-,∴应填255.2009年高考试题下载/gaokao/11.若实数,x y 满足20,4,5,x y x x +-≥⎧⎪≤⎨⎪≤⎩则s x y =+的最大值为 .【答案】9【解析】.s.5.u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方面的基础知.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如图,当4,5x y ==时,459s x y =+=+=为最大值.故应填9.12.已知函数3,1,(),1,x x f x x x ⎧≤=⎨->⎩若()2f x =,则x = ..w.w.k.s.5【答案】3log 2.w 【解析】5.u.c 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和简单的已知函数值求x 的值.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由31log 232x x x ≤⎧⇒=⎨=⎩,122x x x >⎧⎨-=⇒=-⎩无解,故应填3log 2. 13.椭圆22192x y +=的焦点为12,F F ,点P 在椭圆上,若1||4PF =,则2||PF = ;12F PF ∠的大小为 .【答案】2,120︒.w 【解析】u.c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焦点、长轴、短轴、焦距之间的关系以及余弦定理.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229,3a b ==, ∴22927c a b =-=-=, ∴1227F F =,又1124,26PF PF PF a =+==,∴22PF =,又由余弦定理,得()2221224271cos 2242F PF +-∠==-⨯⨯,∴12120F PF ︒∠=,故应填2,120︒.14.设A 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 A ∈,如果1k A -∉且1k A +∉,那么称k 是A 的一个“孤立元”,给定{1,2,3,4,5,6,7,8,}S =,由S 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 个.【答案】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与理解、信息迁移以及学生的学习潜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属于创新题型.什么是“孤立元”?依题意可知,必须是没有与k 相邻的元素,因而无“孤立元”是指在集合中有与k 相邻的元素.故所求的集合可分为如下两类: 因此,符合题意的集合是:{}{}{}{}{}{}1,2,3,2,3,4,3,4,5,4,5,6,5,6,7,6,7,8共6个.故应填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共12分) 已知函数()2sin()cos f x x x π=-. (Ⅰ)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Ⅱ)求()f x 在区间,62π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三角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等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Ⅰ)∵()()2sin cos 2sin cos sin 2f x x x x x xπ=-==,∴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Ⅱ)由2623x x ππππ-≤≤⇒-≤≤,∴3sin 212x -≤≤,∴()f x 在区间,62ππ⎡⎤-⎢⎥⎣⎦上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3. 16.(本小题共14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D ABCD ⊥底面,点E 在棱PB 上.2009年高考试题下载/gaokao/(Ⅰ)求证:平面AEC PDB ⊥平面; (Ⅱ)当2PD AB =且E 为PB 的中点时,求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解法1】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Ⅰ)∵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C ⊥BD ,∵PD ABCD ⊥底面, ∴PD ⊥AC ,∴AC ⊥平面PDB , ∴平面AEC PDB ⊥平面.(Ⅱ)设AC∩BD=O ,连接OE , 由(Ⅰ)知AC ⊥平面PDB 于O , ∴∠AEO 为AE 与平面PDB 所的角, ∴O ,E 分别为DB 、PB 的中点,∴OE//PD ,12OE PD =,又∵PD ABCD ⊥底面, ∴OE ⊥底面ABCD ,OE ⊥AO ,在Rt △AOE 中,1222OE PD AB AO ===,∴45AEO ︒∠=,即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 【解法2】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设,,AB a PD h ==则()()()()(),0,0,,,0,0,,0,0,0,0,0,0,A a B a a C a D P h ,(Ⅰ)∵()()(),,0,0,0,,,,0AC a a DP h DB a a =-==,∴0,0AC DP AC DB ⋅=⋅=,∴AC ⊥DP ,AC ⊥BD ,∴AC ⊥平面PDB , ∴平面AEC PDB ⊥平面. (Ⅱ)当2PD AB =且E 为PB 的中点时,()11,,22P E a a ⎛⎫⎪ ⎪⎝⎭,设AC BD O ⋂=,则11(,,0)22O a a ,连接OE ,由(Ⅰ)知AC ⊥平面PDB 于O ,∴∠AEO 为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112,,,0,0,2222EA a a a EO a ⎛⎫⎛⎫=--=- ⎪ ⎪ ⎪ ⎪⎝⎭⎝⎭, ∴2cos 2EA EO AEO EA EO⋅∠==⋅,∴45AEO ︒∠=,即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17.(本小题共13分)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13,遇到红灯时停留的时间都是2min.(Ⅰ)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 (Ⅱ)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至多是4min 的概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随机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等概率的基础知识,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Ⅰ)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为事件A ,因为事件A 等于事件“这名学生在第一和第二个路口没有遇到红灯,在第三个路口遇到红灯”,所以事件A 的概率为()11141133327P A ⎛⎫⎛⎫=-⨯-⨯=⎪ ⎪⎝⎭⎝⎭. (Ⅱ)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至多是4min 为事件B ,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遇到k 次红灯的事件()0,1,2k B k =.则由题意,得()40216381P B ⎛⎫==⎪⎝⎭, ()()132212142412321224,33813381P B C P B C ⎛⎫⎛⎫⎛⎫⎛⎫==== ⎪⎪⎪ ⎪⎝⎭⎝⎭⎝⎭⎝⎭. 由于事件B 等价于“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至多遇到两次红灯”,∴事件B 的概率为()()()()01289P B P B P B P B =++=.18.(本小题共14分)2009年高考试题下载/gaokao/设函数3()3(0)f x x ax b a =-+≠. (Ⅰ)若曲线()y f x =在点(2,(2))f 处与直线8y =相切,求,a b 的值; (Ⅱ)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Ⅰ)()'233f x x a=-,∵曲线()y f x =在点(2,(2))f 处与直线8y =相切,∴()()()'203404,24.86828f a a b a b f ⎧=-=⎧=⎧⎪⎪⇒⇒⎨⎨⎨=-+==⎪⎩⎪⎩⎩(Ⅱ)∵()()()'230f x x a a =-≠,当0a <时,()'0f x >,函数()f x 在(),-∞+∞上单调递增,此时函数()f x 没有极值点.当0a >时,由()'0f x x =⇒=当(,x ∈-∞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增,当(x ∈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减,当)x ∈+∞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增,∴此时x =()f x的极大值点,x =()f x 的极小值点.19.(本小题共14分)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右准线方程为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