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水分子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2、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了解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能对学过的反应进行分类。

3、能够对已知物质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4、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学过的化学反应。

重点难点:重点: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水的分解与合成。

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学法指导:1、以实验探究法为主,以讲授法为辅。

2、小组合作学习。

预习案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氢气和氧气的有关性质及检验方法(1)氢气的有关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氧气的有关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氢气的检验方法: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4)氧气的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探究案实验探究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实验: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溶液),接通直流电源,观察现象。

问题思考接通电源后两个电极上有何现象?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根据经验猜想,两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怎样检验?总结两个电极产生(),负极产生()气,能();正极产生()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文字表达是()实验探究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问题思考点燃可燃烧气体前,应先()如何检验氢气?总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色,干燥冷却的烧杯内壁有()出现,说明有()生成,用手触摸烧杯感到(),说明反应放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对标自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达标测评: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氧气→二氧化硫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D、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硫2、电解水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A、大小不同B、是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质量不同D、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5.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选项()选项现象与操作分子的性质A 铁轨中间留有空隙分子间有间隔B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具有一定质量C 打开酒瓶会闻到特殊气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给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6.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 水→氢气+氧气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 镁+氧气→氧化镁7、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理想的燃料是()A、煤B、氢气C、天然气D、汽油8、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水原子B、水分子C、氢、氧原子D、氢、氧分子9、氧化汞→汞 + 氧气,可以用下图来表示:由该图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有:氧化汞受热分解,这个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金属汞是由________________直接构成的。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水的分解反应,了解分解反应(3)微观表示模型化、游戏化,更直观地分析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1)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课前准备】水电解分解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物质。

但是,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本节我们首先来学习水的分解。

二、新课学习一、水的分解实验探究2-2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

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视频:电解水[现象:两管内均产生气泡,正极产生气泡的速度慢,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快]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视频:电解水氢气的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我们由此气体可燃,可知此气体是氢气。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视频:电解水氧气的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们由此气体支持燃烧,可知此气体是氧气。

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对比一下实验现象正极负极现象产生气泡(慢)产生气泡(快)体积比 1 2性质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能燃烧结论氧气氢气文字表达式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及现象这样记忆: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我们对现象进行实质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个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变化》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共15页PPT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变化》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共15页PPT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九年级 化学《水分子的变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Leabharlann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2.2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共29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2.2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共29张PPT)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7时54分21.11.1107:54November 11,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7时54分39秒07:54:3911 November 2021
结论:
水通电,生成__氧__气___和__氢__气___。
§§22.2.2水水分
水 通电 氧气
氢气
(反应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表示“生成”
表示“和”
§§22.2.2水水分
【练一练】
加热硫酸铜晶体,反应生成了 硫酸铜和水,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 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资料夹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 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 的火焰。
§§22.2.2水水分
【实验探究】
§§22.2.2水水分
(1)现象:两个电极上同时产生气泡, 一段时间后,与负极相连一端的液面比 与正极相连一端的液面下降得 多 (多 或少),约为 2:1 (1:2或2:1)。
下列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的是( )
A、水结冰
B、蜡熔化
C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酒精挥发
§§22.2.2水水分
谈谈你的收获!
§2.2 水
感 谢 您 的 指 导 !
§2.2 水
§2.2 水
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2.2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新版鲁教版8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2.2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新版鲁教版8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教学重、难点】1.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2.2水分子的变化》(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31-3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水电解时在两个电极连接的玻璃管口产生的是什么物质?怎么来验证它们?2.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3.什么叫分解反应?什么叫化合反应?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水电解器的两极上都有________产生。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能被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

3.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________。

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________。

5.氢气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_,有________生成,放出________。

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指名尖子生更正)(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评检测题:为什么这样填写?(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师寄语: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有效途径。

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3.知道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学习过程:[引入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水水分子的本身并没有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一、自主学习提纲:★知识点一:水通直流电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1、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

2.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

猜测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说明这是;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说明这是。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约是。

★知识点二:分解反应4.小组讨论:你认为分解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5.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以上四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象这样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6.有人说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和水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知识点三.微观解释电解水实验○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32并完成下列问题:7.通过电解水试验,结合教材中的反应图解完成下列问题:在电解水实验中没变的微粒有哪些?变化的微粒有哪些?你从中受到那些教育?《考验自我》:(1)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是什么变化?(2)变化时,水分子本身,而是水分子的、和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四: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学生阅读教材:(1)识记分子.原子的定义教师写过程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2.2《水分子的变化》(共24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2.2《水分子的变化》(共24张PPT)

一变多
化合反应:
AB → A + B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多变一
A + B → AB
四、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 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 密度、熔点、沸点等。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读法
水 通电 氧气
氢气 (分解反应)
(反应物)(反应条件) (生成物)
表示“生成” 表示“和” 读法: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叫做分解反应。
AB A + B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7时54分35秒07:54:3511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7时54 分35秒上午7时54分07:54:3521.11.11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7时54分21.11.1107:54November 11, 2021

鲁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_1

鲁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_1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水的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

2.理解化学变化的表达。

3.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4.逐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水通电发生化学变化。

2.能用文字、化学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水通电后的变化。

2.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引入:水天然循环通过水三态变化来实现。

水三态变化中,水分子不变。

而给水通直流电,情况
又怎样呢?
师:明确水电解实验中需观察的现象。

生:仔细观看微视频
(因水电解实验中现有仪器操作复杂,且现象不明显,故借助微视频实验教学)
生:描述现象,得出水通电后生成的新物质。

师:由水通电发生化学变化,引出表示化学变化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的反应物、生成物以
及反应条件。

生:得出实验结论。

生:仔细观看水通电后水分子微观变化动画图,从微观角度体会水通电后的变化。

生:借助水分子模型,动手拆、组,体会通电后水分子的变化。

师:以水通电为例,引出化学变化的实质。

生:再次观看水通电后水分子微观变化动画图。

师:拓展延伸: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原子种类、数目、大小、质量等是否发生改变呢?
生:知识大团聚。

【当堂检测】用化学符号表示水、氢气、氧气、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氢原子、氧原子;
课本35页2、3题,练习册第二单元第二节2、3题(见课件“我收获了吗?”)
【课外提升】练习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平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师寄语:实验是学好化学有效途径。

学习目标:
1.认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水;2.理解化合反应的含义;3.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在实验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都看到了电视上播放的有关神州六号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了吧,你知道它使用的
燃料是什么吗?这些燃料有哪些优点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

一、自主学习提纲:
★知识点一:水的合成
1.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
来证明你的猜想?
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1)通过实验请同学们总结出该实验的现象有哪些?(2)请同学们写出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3)讨论该反应与上节学过的分解反应有什么不同?(4)你能否根据教材P38的图示画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图示?
★知识点二:化合反应
3.阅读教材:
(1)识记化合反应的定义.
(2)镁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以上三个反应的特点是有哪些?
4.有人说像食盐溶于水变成食盐水是化合反应,你同意吗?○知识拓展:
(1)氢气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
(2)你还知道哪些新型能源?
5.化学反应的本质:。

★知识点三: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40并完成下列问题:
6.识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尝试练习:.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教师写过程
教师演示实验:
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结论:(1)氢气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水电解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和氧气燃烧又生成了_____________,这两个实验都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叫做化合反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叫做化学性质,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叫做物理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 。

总结: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
象:
2、氢气作为新能源的突出
优点是:资源丰富;发热量
高;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你得到的方法什么?
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学习,我发现学生能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