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 体弱儿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高危儿、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及转诊制度为了进一步做好高危儿、体弱儿的筛查、诊治和管理,提升少儿健康

管理质量,依据江苏省高危儿、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的相关要求,联合实

际状况拟订高危儿、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一、分级管理

1、Ⅰ类高危儿 / 体弱儿:由乡镇卫生院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

的儿保门诊负责成立专案进行规范管理。

2、Ⅱ类高危儿 / 体弱儿:由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管理。

3、Ⅲ类体弱儿:由省辖市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余有诊治能力的医疗

机构接诊并推行专案管理。

二、管理方法

1、筛查和登记: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现的全部高危儿/ 体弱儿登记在“高危儿/体弱儿管理登记簿”上,记录转诊和转归。

2、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对筛查出的Ⅱ类和Ⅲ类高危儿/ 体弱儿填写转诊单,转诊至指定医疗机构。

3、专案管理:高危儿/体弱儿专案管理一般由少儿保健专业机构肩负。

4、随访:基层医疗机构对转诊的高危儿、体弱儿进行追踪随访。

5、转归:转归后转回所在基层医疗机构按0-6 岁少儿健康管理服

务规范进行管理。

精心收集整理,因文档各样差别性,请按实质需求再行改正编写调整字体属性及大小

幼儿园患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患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患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患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患儿体弱儿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患儿体弱儿管理制度1

(一)召开体弱儿童家长座谈会及疾病治疗专题讲座,发放家长指导资料,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对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活动期、生长迟缓、单纯性肥胖等幼儿应列为体偌儿管理范围,进行专册登记,按要求做好个案记录。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

(三)园长、保健员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四)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五)针对不同的病种实施相应的护理、食疗。

(六)对所有的体弱儿按规定进行立档管理,并做好随访记录以及结案工作。

幼儿园患儿体弱儿管理制度2

幼儿园患儿、体弱儿管理制度

1、幼儿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必须彻底消毒。患儿痊愈后经医生诊断方可回园。

2、幼儿离园一个月以上要经校医务所重新检查,经医生诊断后方可回园。

3、幼发烧38℃以上,幼儿摔伤,须送医务所处理。幼儿无其它原因长哭不安,情绪低落,也应送医务所诊断。

4、对活动期佝偻病、贫血、身高、体重低于2个标准差及患有哮喘、营养不良,过于肥胖的幼儿要建立卡片,专案观察,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加强生活护理,适当参加活动。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 克/L (〈克/L 均登记在册,

落实管理措施:≤100 克/L 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3 身高测体重<P3

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

准差或者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 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 2、骨龄延迟〈2 个标注差 3、身高年长速〉 4cm 4、智力正常。应管理不

记个案,身高超过 P3 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

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 2 岁以上小儿一年得呼吸道感染 6 次

以上或者患肺炎 2 次以上。

7、哮喘:时常发作者。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

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

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

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

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催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

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

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

谢,增进食欲增强反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 1-2 小

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诊疗技术的提高,高危儿、体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存活儿童却在不同年龄段逐渐出现发育障碍问题,严重影响高危儿及体弱儿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更好地对高危儿及体弱儿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使高危儿及体弱儿能在行为发育上得到改善并赶上正常儿童,促进他们的身心更好的发育,降低儿童死亡的发生,现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管理规范。

一、高危定义及管理范围

(一)高危定义

高危儿: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日后可能发生残障(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症状)的婴儿。

体弱儿:指在出生后因各种原因出现的影响儿童健康因素的儿童。包括: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双胎、体重不增,佝偻病活动期、中重度营养不良、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单纯性肥胖、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缺陷、视力低常、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器质性疾病等。

(二)管理范围

县域内筛查出的所有高危儿、体弱儿均纳入管理范围。

二、各级职责

(一)村级职责

村级保健人员负责本村高危儿、体弱儿的筛查工作,对发现的高危儿、体弱儿转送到镇卫生院进行确诊,并负责村级随访工作。负责宣传儿童预防保健知识,和儿童健康管理程序。

(二)镇中心卫生院职责

各镇卫生院要开设儿保门诊或儿科,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设备,开展儿童健康保健服务;负责本镇高危儿童的筛查、早期识别,做好高危儿童的专案管理与随访,及时做好随访登记、做好信息上报与反馈;指导高危儿童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复查与矫治;加强儿科能力培训,提高基本儿童保健服务和基本救治能力。

患儿 体弱幼儿管理制度

患儿 体弱幼儿管理制度

患儿体弱幼儿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患儿体弱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育,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患儿体弱幼儿的护理工作,包括门诊、住院和康复等不同

环境下的护理。

第三条:患儿体弱幼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弱多病、功能不全、发育迟缓、体表及黏

膜易受损害的儿童。

第四条:护理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护理伦理和职业操守,依法为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

护理服务。

第五条:患儿体弱幼儿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分级、分组,并实施个体化护理计划。

第六条:建立健全患儿体弱幼儿的健康档案,包括病历、护理记录、评估、筛查等内容。

第七条:建立健全患儿体弱幼儿的宣教制度,加强家属和患儿的健康教育。

第八条:建立健全患儿体弱幼儿的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二章人员要求

第九条: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第十条:医师应熟悉患儿体弱幼儿的常见病症和并发症,能够及时诊断和处理。

第十一条: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护理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类设备,保证护理质量。

第十二条:康复师应具备相关康复知识和技能,能够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指导康复训练。

第三章护理要求

第十三条:患儿体弱幼儿的护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患儿的意愿,保障其权益。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了解各种儿童疾病的护理要点,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制

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第十五条:对于体弱多病的患儿,应加强日常护理、定期评估、筛查和干预,保障其身心

健康。

第十六条:对于功能不全的患儿,应根据其特点,制定功能训练计划,帮助其恢复功能、

高危儿管理制度

高危儿管理制度

高危儿管理制度

一、高危儿管理对象:

1.高危新生儿:重点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2.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

3.单纯性肥胖

4.贫血

5.活动性佝偻病

6.先心病

二、高危儿管理程序

筛查→登记→管理→结案

三、高危儿管理方法

1、对所有高危儿建卡存档,做到定期随访,对曾在并新生儿期进行急救的高危

儿可以增加随访次数。

2、随访中给予全面体检,神经行为发育检查等。

3、随访检查的同时给予早期教育知识辅导做好高危儿家庭监测的宣传工作。

4、如随访中发现有生长发育延迟,智能发育迟缓、脑瘫言语障碍问题,应及时

进行干预治疗,对于不能治疗的患者转上级医院

5、有条件的针对随访婴儿利用耳声发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凡三次听力筛查异

常者转上级医院,以确保出生后6个月内对听力筛查障碍患儿给予明确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对言语、智能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6、有条件的一岁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或高危儿脑损伤筛

查,及时发现运动发育迟缓或早期脑瘫,给康复训练指导。

儿童保健-体弱儿管理制度

儿童保健-体弱儿管理制度

儿童保健-体弱儿管理

————————————————————————————————作者:————————————————————————————————日期:

2

体弱儿管理

一、管理范围

1、早产儿

2、低出生体重儿

3、出生一个月增重不足500g婴儿

4、体重<X-2SD 5活动期佝偻病6、中度以上营养性贫血

7、中度以上营养不良8、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9、智力发育迟缓

二、管理方法

(一)、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1、定义: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凡婴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均称之为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42周的足月小样儿和胎龄在42周以上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

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g。是低出生体重儿最多见的原因,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

2、管理措施

(1)、注意保暖: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要注意保温问题,因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且散热较快,易发生低体温。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ºC,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 ºC,上、下午各测体温一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 ºC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各类高危儿童管理制度

各类高危儿童管理制度

各类高危儿童管理制度

一、先天性疾病高危儿童管理制度

1、保健:先天性疾病高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的保健。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

营养,避免食用过多对身体有害的食物。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确

保健康。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温暖和关怀,避免孩子感到孤单和焦虑。

2、教育:先天性疾病高危儿童在教育上需要特别的关注。学校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老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学有所成。

3、心理:先天性疾病高危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

的爱和理解,尽量减少压力和焦虑。学校应该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社会应该关注先天性疾病高危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二、早产儿高危儿童管理制度

1、保健:早产儿高危儿童在保健方面需要特别的关注。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给予孩

子科学的护理和喂养。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确保身体健康。另外,家长要注重孩子的情

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怀和陪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教育:早产儿高危儿童在教育方面需要特别的关注。学校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老师要给予孩子额外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3、心理:早产儿高危儿童在心理方面需要特别的关注。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学校要积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应该关注早产儿高危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血红蛋白

<110g/L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营养不良:

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

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二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先天性心脏病:

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____次/年,肺炎____次/年,哮喘。

二、单纯性肥胖肥胖分度:

轻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____%(不记个案应管理)中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____%重度:体重超过或等于标准体重____%(中重度应记个案)三、措施1、我园全体教工要关心特殊儿童的生活,做好保健、护理、治疗、教养工作。

2、针对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3、做好患儿的个案记录,观察记录二周一次,有特殊情况或发生疾病应及时记,做好定期分析(原则上与体格测量体检同步),重度每月一次,轻度2~____月一次,作好生长曲线图记录。

4、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挑食的不良习惯,保证营养素的全面摄入。

5、加强户外活动,以轻松愉快活动为主,不参加剧烈运动,保证一定活动时间,随时注意观察活动量,勤擦汗,增强体质。生长迟缓多做牵拉运动,机械刺激骨骼生长,有利于身高增长。

6、贫血儿原则上在原来饮食基础上增加优质蛋白和铁丰富的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鱼、瘦肉等,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Vc促进铁的吸收,少食过粗纤维的食物。血红蛋白≤100g/L,除饮食治疗同上外,再加药物治疗,按医嘱选用铁剂、Vc。

高危儿管理工作制度

高危儿管理工作制度

高危儿管理工作制度

1、按照《镇安县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办法》要求,在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时,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综合营养评估和辅助检查等,做好体弱儿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高危儿童。

2、对筛查出的高危儿应及时进行登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定期随访。

3、针对高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管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幼儿在家的情况。

4、做好高危儿的转诊和登记工作。规范填写“高危儿转诊反馈通知单”和“高危儿转诊登记册”。督促家长凭“通知单”及时携带儿童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诊治。

5、对未及时收到转诊回执的对象,认真做好随访工作,每月追踪督促一次,直至收到回执。

6、疾病治疗后,及时结案转为健康系统管理。

7、妇幼保健院定期组织人员对高危儿管理工作进行质控,确保管理质量。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1

(一)召开体弱儿童家长座谈会及疾病治疗专题讲座,发放家长指导资料,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对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活动期、生长迟缓、单纯性肥胖等幼儿应列为体偌儿管理范围,进行专册登记,按要求做好个案记录。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

(三)园长、保健员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四)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五)针对不同的病种实施相应的护理、食疗。

(六)对所有的体弱儿按规定进行立档管理,并做好随访记录以及结案工作。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2

1、体弱儿童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登记,还包括结案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

2、建立个案,根据不同情况,按期进行复查,及时了解幼儿情况。

3、根据不同的病种,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食疗。

4、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

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应进行1-2小时的户外活动,但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

5、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6、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7、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与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幼儿在家情况。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3

●平时情况要求:

1.幼儿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必须彻底消毒。患儿痊愈后经医生诊断方可回园。

体弱儿及肥胖儿管理制度

体弱儿及肥胖儿管理制度

体弱儿及肥胖儿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管理

1.管理范围

体弱儿包括: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发育行为异常、常见畸形等。

2.管理方法

(1) 建立体弱儿登记制度,全部体弱儿应登记在“体弱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

(2) 专案管理:对患中度及中度以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活动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应建立体弱儿管理卡片,进行专案管理,填写“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中相应的专案管理记录。针对儿童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及追踪随访。

(3) 管理措施:详见如下具体各类管理。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

1.管理对象:儿童入园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患有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的儿童。

2.管理内容:

(1) 入园体检和定期体检中发现的营养不良儿童应在“体弱儿童

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进行登记,并填写“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中的营养不良专案管理记录。

(2) 对每个营养不良儿童进行病因分析,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定期对营养不良儿童进行监测:每月测量身高、体重 1次,并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配合医院治疗。

(4) 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转诊至医疗保健机构。转诊后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5) 结案:直至该儿童营养不良得以完全纠正,体重 /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即可结案。

高危孩子管理制度

高危孩子管理制度

高危孩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高危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加强对高危孩子的管理和关爱,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寄宿机构、福利院等教育、矫治和庇护高危孩子的单位。

第三条高危孩子是指那些身心健康、生活受到根本威胁或者矫治救助需要的18周岁以下

少年儿童,包括但不限于犯罪少年、烈性少年、早恋早育少年、家庭矛盾少年、流浪乞讨

少年等。

第四条高危孩子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关爱、矫治、教育、保护”的原则,坚持法治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方针。

第五条高危孩子管理工作应该依法,全面加强对其的心理、教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帮助,旨在让高危孩子尽快融入社会,走上正轨。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六条对高危孩子的管理工作属于教育、民政、司法等多个部门,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合作共同进行管理。

第七条学校、寄宿机构、福利院等教育、矫治和庇护高危孩子的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高危孩子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监督落实教育、保护和康复措施,做好高危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健康和心理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章管理制度

第九条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高危孩子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高危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禁止行为、惩罚措施等。

第十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高危孩子的入户、送教、教管、送社等全程管控的制度,对高危孩子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

第十一条为了保障高危孩子的合法权益,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家长监护、社会监督等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高危孩子的情况。

体弱 高危儿管理制度

体弱 高危儿管理制度

体弱高危儿管理制度

一、前言

体弱高危儿指的是由于早产、低体重、出生缺陷、疾病等原因使婴儿体质较弱,存在较高

的生命危险的儿童。对于这类儿童的管理工作,是医院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科

学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是医院在推进儿童

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二、管理制度的基本理念

1. 以患儿为中心。患儿的安全和健康始终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有的管理措施都必须以患

儿的利益为先。

2. 以科学为依据。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现代医学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确保管理

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 以团队合作为保障。患儿的管理涉及多个科室和多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必须建立起紧密

协作的团队,确保患儿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治疗。

4. 以持续改进为动力。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必须加强对制度的监督和

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三、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1. 患儿登记管理

(1)新生儿出生登记。对于出生时就存在体弱高危因素的婴儿,应及时进行登记并建档,确保及时掌握其情况和需求。

(2)患儿入院登记。所有体弱高危儿入院后,需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分配专门的医护人

员进行全面评估和规划治疗方案。

2. 专案管理

(1)建立专门的专案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等,针对

每位患儿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定期评估和复查。对于患儿的病情和康复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安全管理

(1)建立严格的安全制度。包括婴儿定时喂养、舒适睡眠、环境消毒等,确保患儿的生

高危儿管理技术规范

高危儿管理技术规范

高危儿管理技术规范

篇一:高危儿范围及管理方法

1、新生儿访视,不少于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第二次在14左右,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最少增加一次访视。增加的访视时间最好在7-14天之间,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28天满月的检查必须在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2、高危儿包括

(1)、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史等。

(2)、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

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疼药物史等。

(3)、出生时异常如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3、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手册中要有管理记录)。

其它高危儿进行登记管理。所有高危儿均登记在高危儿登记薄上。专案管理的高危儿和登记管理的高危儿分开登记。

篇二:高危儿管理制度

高危儿管理制度

一、高危儿管理对象:

1.高危妊娠孕母的婴儿,如妊娠高症、宫内感染等。

2.孕母过去有死胎、死亡新生儿史的婴儿。

3.异常分娩的婴儿,如产钳助产、臂位助产等。

4.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异常,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5.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

6.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是乎2500克。

7.活动性佝偻病:常见3个月—2岁的小儿,有明显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同时有中度的骨骼改变体征。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加宽,血钙血磷均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儿、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及转诊制度为了进一步做好高危儿、体弱儿的筛查、诊治和管理,提高儿童健康管理质量,根据江苏省高危儿、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高危儿、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一、分级管理

1、Ⅰ类高危儿/体弱儿: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儿保门诊负责建立专案进行规范管理。

2、Ⅱ类高危儿/体弱儿:由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管理。

3、Ⅲ类体弱儿:由省辖市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有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诊并实行专案管理。

二、管理办法

1、筛查和登记: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高危儿/体弱儿登记在“高危儿/体弱儿管理登记簿”上,记录转诊和转归。

2、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对筛查出的Ⅱ类和Ⅲ类高危儿/体弱儿填写转诊单,转诊至指定医疗机构。

3、专案管理:高危儿/体弱儿专案管理一般由儿童保健专业机构承担。

4、随访:基层医疗机构对转诊的高危儿、体弱儿进行追踪随访。

5、转归:转归后转回所在基层医疗机构按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进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