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

小学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

小学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导语:在小学科学《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这个教学单元中,我们将介绍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和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材料的来源和用途,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启发学生对材料选择和使用的思考。

一、学习目标1. 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和特点。

2. 举例说明不同材料的来源和应用。

3. 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4. 理解材料选择和使用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通过实例介绍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和特点。

2. 鼓励学生观察和比较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 启发学生对材料选择和使用的思考。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教学板书。

2. 活动所需的材料: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实物样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教学板书介绍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

解释它们的定义和区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2. 探究活动(25分钟)划分学生为小组,为每个小组分配一种材料(如木材、纸张、金属、塑料等)。

要求学生观察材料的外观、触感和重量,并尝试找出相同材料的其他用途。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在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理解。

3. 示例和应用(25分钟)通过展示具体的实例和应用,加深学生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理解。

这些实例可以包括:a. 天然材料:木材作为建筑和家具的主要材料,棉花作为纺织品的原材料,石油作为燃料和塑料的来源等。

b. 人造材料:钢铁作为建筑和交通工具的主要材料,塑料作为包装材料和日用品的材料,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等。

通过这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优缺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2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2

4.1.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新版本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一课题。

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材料有了基本的认知,本课将继续从三个层面来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

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器官去观察、触摸发现身边的材料,并尝试用生活经验来分类。

第二阶:理性认识阶段。

能根据材料的不同用途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

第三阶段:对比总结。

分析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不同,并能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物品,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认识物品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但是并不具备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思想,至于各种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就更不能明白了。

因此,本节课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描述的能力。

以期树立学生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中材料的简单分类。

2.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之处。

【教学难点】了解身边物品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多寡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展示几件物品——塑料直尺、剪刀、书籍、桌子、窗帘等。

请问: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度。

]二、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要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能、透明程度能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16.1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材分析】《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身边的材料》的第一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天然材料是指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材料,而人造材料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材料。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常见的材料有所了解。

但在分类和对材料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闻味等方法,认识和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能够分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触摸、闻味等方法,培养对材料的感知和分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难点:让学生能够分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触摸体验法:让学生触摸不同材料的物品,感受它们的质感,从而加深对材料的认识。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对材料的分类和鉴别。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应用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木头、棉花、塑料、玻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属于什么材料?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2.学习天然材料(1)展示天然材料实物,如木头、棉花、羊毛等,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感受它们的质感。

(2)引导学生分析天然材料的特点,如木头是植物的果实,棉花是植物的纤维,羊毛是动物的绒毛等。

小学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

小学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

小学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引言:科学是一门全面的学科,涉及各个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科学教案《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展开讨论。

通过对教案内容的解析和分析,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定义和特点;2.能够举例说明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3.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应用领域;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它们有什么特点,并能辨别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引导他们思考物品的来源。

例如,一个木头玩具进入教室,我们可以问学生它是由什么做成的?这些材料从哪里来?2.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可以使用图示、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概念。

重点强调天然材料是由自然界的材料制成,例如,木头、石头、土壤等;人造材料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技术制造的,例如,塑料、玻璃纤维、人工合成纤维等。

3.示例展示(3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让学生观察、比较并分类。

例如,展示木头、石头、塑料袋、纸张、金属等,让学生将它们分类,并去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同时,可以让学生触摸、闻到和听到这些材料,加深他们对材料特性的认识。

4.小组活动(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种天然材料和一种人造材料,进行观察和比较。

他们应该记录下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通过图片、文字、海报或其他形式向全班展示。

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组织他们的内容,提醒他们描述清晰和有条理。

5.总结和评价(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确认他们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4.1【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新版本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一课题。

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材料有了基本的认知,本课将继续从三个层面来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

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器官去观察、触摸发现身边的材料,并尝试用生活经验来分类。

第二阶:理性认识阶段。

能根据材料的不同用途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

第三阶段:对比总结。

分析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不同,并能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物品,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认识物品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但是并不具备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思想,至于各种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就更不能明白了。

因此,本节课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描述的能力。

以期树立学生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中材料的简单分类。

2.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之处。

【教学难点】了解身边物品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多寡的原因。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1-【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展示几件物品——塑料直尺、剪刀、书籍、桌子、窗帘等。

请问: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度。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苏教版(2017)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苏教版(2017)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生活中材料的简单分类。

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通过小组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3.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材料根据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理解其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对生活的中一些常见的材料分类。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烧杯,镊子,打火机,燃烧匙,滴管。

【教学过程】一、利用房子的VR模型导入,激趣引新老师想建造一座新房子,设计师给出了房屋设计模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房屋模型,说一说建造他们各个部分都需要什么材料?二、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别与联系1.你能否把建造房屋的这些材料分类?如果按材料的来源来分呢?2.学生自主学习视频资源,总结概念,像石油、木头、棉花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像塑料、纸这样经过加工处理的是人造材料。

3.出示一些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说一说其中有何联系。

4.利用vbook平台“视频资源库”的功能,把制造塑料、纸、玻璃、铁锅的过程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自主探究。

提供八种材料进行连线,更加清晰概念: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人造材料。

三、探究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1.房屋建造进入软装阶段,你想选用哪种材料制成地毯?2.这里有棉花和腈纶棉,怎么比较它们?小组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组内同学进行分工。

组长进行汇报。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浸一浸、烧一烧进行探究活动。

3.先让学生看一看和摸一摸的方式对物品进行区分。

4.再用浸一浸的方法研究棉花与腈纶棉吸水本领。

也可以把同样大小的棉花与腈纶棉的一端放在盛有烧杯的水里,然后用镊子拿起来观察另一端是否有水流出,水量的多少是否不同。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说课稿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说课稿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内容。

教材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这两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材料的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对一些常见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木头、纸张、塑料等。

但是他们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对这两种材料的区别和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提高对材料的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应用。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材料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深入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点。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衣服、桌子等,引导学生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

2.讲解示范:详细讲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材料。

3.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点。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刘惠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一课。

本单元四课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的。

本课引领开启本单元的学习,对后面3课学习内容起概括作用。

本课按照由面到点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地安排了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观察图片思考造房子所需的材料,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所谓“天然材料”指的是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都属于人造材料,如纸、玻璃、塑料等。

第二部分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身边具体物品的比较,如校园里的树、课桌、书包、文具、衣服等,发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根本区别在于产生方式和自身性能的不同。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浸一浸、烧一烧等方式比较棉花和晴纶棉,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初步感知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特性。

第三部分是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将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形成人造物,体会到性质决定用途,进一步了解材料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第四部分是一个阅读活动,通过阅读了解物品中使用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多寡的原因,旨在树立保护环境资源的观念,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二、学习目标1.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异同。

3.树立保护环境资源的观念,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

难点:1.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了解身边物品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多、少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

五、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1.出示房子图片,思考建房所需材料。

提问:你知道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吗?2.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教师出示图片:木材、钢筋、砂石、水泥等。

3.揭示概念:(1)天然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材、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天然材料。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材通过图片和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有了直观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本质区别认识还不够清晰,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这些材料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认识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及其区别。

2.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学生对材料有直观的认识。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如天然材料(木头、石头等)和人造材料(塑料、钢铁等)。

2.准备PPT,展示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准备问题纸条,让学生写下对材料的认识和疑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材料属于哪一类,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

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如木头用于制作家具,塑料用于制作包装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材料的区别,让学生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材料(如木头、石头、塑料、钢铁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尝试,分析这些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2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天然材料如木头、石头、棉花等和人造材料如塑料、玻璃、钢铁等有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分辨和运用这些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和分辨不同的材料。

但学生对人造材料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别,能够分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别及应用。

2.难点:人造材料的概念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实物、材料样品、活动器材等。

2.学具:每人一份材料样品、活动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材料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提供各种材料样品和活动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辨和归类材料。

4.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掌握情况,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合理使用这些材料?”并分享一些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材料的重要性。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1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1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中的第1课。

本课是对后面3课学习内容的引领概括。

学生通过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认识常见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来源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

本课教科书安排了以下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让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的积累利用多种感官和方法去认识材料,展示自己的观察与平常的积累,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实作为依据,为他们打开一片视野,从而引起对材料的兴趣,愿意去探索材料世界的科学奥秘。

第二个内容:是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平时积累较好抓住材料特点,让学生在研讨中,拓展学生的认知。

第三部分内容:是知道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对材料的研讨,知道材料可以粗略划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并且揭示两种材料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分析具体事例中了解材料的构成、发展和变化。

在对棉花和腈纶进行比较中,发现它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旨在了解材料之间的性质差异和来源渠道不同。

教科书上还安排了一个思考身边的物品中使用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多寡的原因。

意在巩固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材料的探究活动,树立保护环境资源的观念,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二年级上册科学“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的单元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的材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他们的观察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把握课堂节奏,逻辑清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2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2      苏教版

4.1.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中材料的简单分类。

2.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之处。

【教学难点】了解身边物品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多寡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展示几件物品——塑料直尺、剪刀、书籍、桌子、窗帘等。

请问: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度。

]二、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

1.展示:一座房子的图片。

师:请问这座房子都是用什么材料建造而成的?2.生:独立观察并进行思考两分钟,回答问题。

3.师:你能用表格将这些材料的名称记录下来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4.学生记录。

并尝试进行分类。

5.学生活动:汇报记录结果。

其他小组聆听汇报,并对他人的结果进行点评或者补充。

教师汇总意见,并进行评价。

6.小结:常见的材料中,有的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材、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天然材料;有的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材料。

7.学生活动:根据上面的学习,请调查一下你同桌的书包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请记录在表格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并能初步对材料进行分类。

]三、研讨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特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3.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科学探究: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

科学态度:1.能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观察与分析。

2.能基于身边材料的生活经验,对常见材料有感性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知道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能利用实验比较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区别。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棉制品,烧杯,量筒,镊子,打火机,水木屑,砂石,纸,塑料,玻璃。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与问题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幅图片,你能从中找出建造它所需要的材料么?2.生观察后回答。

3.师引导: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你能按来源区分身边的材料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通过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研讨与发现1.认识天然材料。

出示:砂石、木材、棉花师:这是什么?这些材料我们可以从哪里得来?生:大自然。

师:对,像砂石、木材、棉花等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就是天然材料。

2.认识人造材料出示:玻璃加工过程视频提问:玻璃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加工制成的,它能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吗?生:玻璃是用石英砂等天然材料为原料,经过烧制而成。

生:他不能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它不是天然材料。

随机出示:玻璃、塑料、金属、陶瓷图片师:像玻璃、塑料、金属等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叫人造材料。

3.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前面这幅图,你能直接找出造房子的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吗?生:砂石是天然材料、木材是天然材料。

玻璃、钢材、水泥等是人造材料。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从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品入手,放手让学生去发现。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4.12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4.12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下4.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课题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3.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科学探究: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

科学态度:1.能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观察与分析。

2.能基于身边材料的生活经验,对常见材料有感性认识。

重点知道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难点能利用实验比较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区别。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小朋友,你知道吗?爸爸给妈妈做的小桌子,妈妈给我做的布裙子,我给洋娃娃折的纸扇子,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小结:材料是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之一。

从文具、衣帽、轮船到宇宙飞船,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了生活中成千上万的物品。

2、你知道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吗?3、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提示】回答:桌子——木材,布裙子——棉布,纸扇子——纸回答:石子、水泥、木材、钢筋、玻璃、大理石等完成“活动手册”任务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度。

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并能初步对材料进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1、分析一下,下面这组材料来自哪里?小结: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属于天然材料。

分析交流:都来自大自然。

了解常见材料的分类2、在常见的材料中,与天然材料相对的是人造材料。

什么是人造材料?【提示】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材料。

3、结合图片,说说纸、玻璃、塑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提示】①人们把树木等木质天然材料加工成木质纤维,再经过浆化等一系列处理制造出纸。

②玻璃是沙粒与其它矿物质反应制造出来的。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案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了解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在教师引导下,能根据材料的来源,将材料进行分类;能搜集有关新材料的资料;能倾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3.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己的力量。

4.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材料的来源,将材料进行分类;分工合作,分享彼此的想法。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石子、玻璃等材料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房子是怎么造成的吗?师:谁来说说房子是由什么材料建造而成的呢?生:沙子、石子。

生:砖块、水泥。

生:钢筋。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呢!楼房是由沙子、水泥、砖块、石子、钢筋等材料建造而成的。

我们生活中用到的多种多样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

(板书:材料。

)你们想研究一下吗?(二)探究活动1.认识常见材料。

师:我们冬天穿的棉袄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生:棉花、布料。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生:窗户是由玻璃制成的。

生:我们用的书桌是用木头做成的。

师:短短几分钟同学们就找出了这么多的材料,可见我们的材料世界真是丰富多彩。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种材料,想认识一下吗?你们能辨认出是什么材料吗?2.给常见材料分类。

师:你们能给这些材料分类吗?生:棉花、木材、羊毛、沙子为一类,人造革、玻璃、水泥为一类。

师: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吗?生:棉花、木材、羊毛、沙子是自然形成的,而人造革、玻璃、水泥是人类加工过的。

师:你们同意吗?分类的方法有许多,人们一般把材料分成两类: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人们加工处理天然材料制造出来的,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

(板书课题: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了解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案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案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材料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和使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材料选择的意识,认识到不同材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教学难点:如何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以及如何对材料进行分类和使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材料,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材料的来源和特点,进而引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巩固练习:通过实例和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类和使用,并让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归纳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材料。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图片展示、实例分析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演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材料进行分类,并思考这些材料的来源和使用范围。

2.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材料。

3.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软件:PPT等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2.教学器材:实物展示台、实验器材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

4.课外读物或网站推荐等。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掌握了如何对材料进行分类和使用。

同时,学生也认识到不同材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了环保意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2、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2、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授课设计课题12、天然资料与人造资料课时1日期1、知道资料分为天然资料和人造资料,认识我们身边有哪些资料是天然材料,哪些资料是人造资料。

2、经过比较棉花与晴纶棉,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与不相同点,初步认识天然授课目的资料与人造资料的异同之处。

3、联系生活实质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用天然资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用人造资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1、认识我们身边有哪些天然资料与人造资料,认识天然资料与人造资料的授课重点相同和不相同之处。

2、经过比较棉花与晴纶棉,发现他们的相似处与不相同点。

授课难点经过研究比较,认识人造资料与天然资料的相似之处与不相同之处。

授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棉花、晴纶棉等等。

观察我们身边的物品,想一想这些物品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初步认识天然预习要求资料与人造资料各自的特点。

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3页的一首小诗:爸爸用木头,给妈妈做小桌子,那木头是哪来的?妈妈用布,给我做花裙子,那布是哪来的?我用纸,给洋娃娃折扇子,那纸是哪来的?2、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木头、花布和纸张分别是从哪里来的?3、教师引导:同学们,木头、花布和纸张都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资料,这些资料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研究第四单元——身边的资料。

4、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资料的分类。

1板书课题:12、天然资料与人造资料二、研究生活中的天然资料与人造资料研究建筑房子的资料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座大房子里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知道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资料吗?学生说一说造房子需要用到的资料。

预设:沙子、水泥、砖头、木材、钢筋、铝合金、玻璃、瓷砖、电线、大理石、灯具、塑料等等。

教师相机出示这些资料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资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属于天然资料的有:沙子、木材、石料、大理石。

属于人造资料的有:水泥、钢筋、铝合金、玻璃、瓷砖、电线、灯具、塑料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材料是天然材料,哪些材料是人造材料。

2、通过比较棉花与晴纶棉,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点,初步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教学重点:
1、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通过比较棉花与晴纶棉,发现他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比较,了解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棉花、晴纶棉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身边的物品,想一想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初步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各自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33页的一首小诗:
爸爸用木头,
给妈妈做小桌子,
那木头是哪来的?
妈妈用布,
给我做花裙子,
那布是哪来的?
我用纸,
给洋娃娃折扇子,
那纸是哪来的?
2、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木头、花布和纸张分别是从哪里来的?
3、教师引导:同学们,木头、花布和纸张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探究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4、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材料的分类。

板书课题: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二、探究生活中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探究建造房子的材料
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座大房子里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知道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吗?
学生说一说造房子需要用到的材料。

预设:
沙子、水泥、砖头、木料、钢筋、铝合金、玻璃、瓷砖、电线、大理石、灯具、塑料等等。

教师相机出示这些材料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
属于天然材料的有:沙子、木料、石料、大理石。

属于人造材料的有:水泥、钢筋、铝合金、玻璃、瓷砖、电线、灯具、塑料等等。

三、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概念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材料,一类是人造材料,那么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呢?
出示课本35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
预设:
天然材料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

人造材料是指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者是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根据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哪
些材料是天然材料?哪些材料是人造材料呢?
天然材料:木头、石料、棉花、羊毛、沙子、蚕丝。

人造材料:纸张、玻璃、塑料、钢筋、水泥、布料。

四、体会人造材料的加工处理
教师引导:同学们,人造材料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得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造材料是如何通过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

出示课本35页纸张、玻璃、塑料这三种人造材料的制造过程。

图1:木质纤维通过浆化形成纸张。

图2:沙粒与其他矿物质发生反应而制成玻璃。

图3:石油通过加工制成塑料。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知道哪些人造材料是怎样制成的呢?
学生列举生活中人造材料的制作过程。

预设:
铁矿石经过加工形成铁,再经过提炼形成钢。

人造石(又称“人造大理石”)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是用不饱和聚脂树脂与填料、颜料混合,加入少量引发剂,经一定的加工程序制成的。

人造皮革,它是在纺织布基或无纺布基上,由各种不同配方的 PVC 和 PU 等发泡或覆膜加工制作而成。

五、比较棉花与晴纶棉,发现它们的异同之处。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木板与复合板、棉花与晴纶棉等等,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通过比较棉花与晴纶棉,来找一找他们的相似处和不同之处。

教师出示棉花与晴纶棉,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要想比较棉花与晴纶棉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呢?
学生讨论,预设:
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用水浸一浸、用火烧一烧、看一看他们的保暖性、再看一看它们的弹性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同学们,下面大家就可以用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法,来比较一下全棉花与晴纶棉,找一找他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记住:同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合作,还要注意做好活动记录。

出示活动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活动过程及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完成活动记录表的填写。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刚的比较,我们发现棉花与晴纶棉比较相似。

其实,不仅棉花与晴纶棉,其他的一些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也都有一些不同之处。

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学会辨别哪些是人造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

全班交流讨论:同学们,现在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却越来越多,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我们以塑料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塑料?
包装袋、塑料盆、碗筷、桌子、凳子、学习用品、电线、家用电器外壳等等。

教师引导:可以这样说,塑料制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支笔,大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有塑料的身影。

大家想一想,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塑料制品的优点:颜色鲜艳、轻便、价格低廉、可塑性好等等。

教师小结:正因为塑料制品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地方使用塑料制品。

与塑料制品一样,有很多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并且,随着人们需求量的增加,天然材料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者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就是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使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更多的了解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