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总结,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二级结论
速度反向延长交水平位移中点处, x2=2x1 ;
切总等于
x1 x2 β s
x
即
α
v
速度偏角的正切值等于 2 倍的位移偏角正切值。
③两个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且 t= 2 y ,由下降的高度决定,与初速 g
度 v0 无关;
④任何两个时刻间的速度变化量 v=g t ,且方向恒为竖直向下。 ⑤斜面上起落的平抛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是定值。此夹角正切为斜面倾角正 切的 2 倍。 12、绳端物体速度分解(1)连接物体的初末位置,找到合速度方向。(2)分解: 分解成沿绳和垂直于绳两方向
a g sin g cos 物体在倾斜的皮带上上滑,物体无初速度或初速度小于皮带速度,一定有
a g cos g sin , 物 体 初 速 度 大 于 皮 带 速 度 , 则 物 体 加 速 度 一 定 为
a g sin g cos 5.两个原来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瞬间:
力学条件:貌合神离,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 运动学条件: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一无个,一定是弹力 二个(最多),弹力和摩擦力 12.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无论其它受力情况如何,所受平面支持力和滑动
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平面成= tan FN = tan 1 。
Ff
二、运动学
1、 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
地为参照物。
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思路是:位移→时间→
船与上游河岸夹角为 ,航程 s 最短 s=d (d 为河宽)此时时间不短
t d ( cos v水 )
v船 sin
v船
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 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河岸)时,所用
(完整版)高中物理的二级结论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212TSSa,aSSnTn121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等分时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1:3:5:……
等分位移: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t
= t下,V上= -V下
.“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
;V
=16.7km/s
.地球同步卫星:T=24h,h=3.6×104km=5.6R
(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
.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和最大环绕速度均为V=7.9km/s,卫星的最小周期约为86分钟(环
)
.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量成反比。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①题目要求电压或电流从零可调(校对电路、测伏安特性曲线),一定要用分压式。
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很多时,限流式不起器安全时用分压式。
④分压和限流都可以用时,限流优先(能耗小)。
.伏安法测量电阻时,电流表内、外接的选择:
①R
远大于RA时,采用内接法,误差来源于电流表分压,测量值偏大;
.一定质量的理想(分子力不计)气体,内能看温度,做功看体积,吸热放热综合以上两项用
.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的功对应,电场力的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减少量):
电EW。
.粒子飞出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通过沿电场方向的位移的中心”。
.讨论电荷在电场里移动过程中电场力的功基本方法:把电荷放在起点处,标出位移方向和
V2=2aS求滑行距离.
.“S=3t+2t2”:a=4m/s2 ,V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最新整理)
高三物理——结论性语句及二级结论一、力和牛顿运动定律1.静力学(1)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3)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F 1-F 2|≤F ≤F 1+F 2.(4)三个共点力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个共点力平衡时也有这样的特点.(5)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图1(6)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 μα=.2.运动和力(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 =μg (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 =g sin α(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 =g (sin α-μcos α) (4)沿如图2所示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5)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 1上,则m 1和m 2的相互作用力为N =m 2Fm 1+m 2,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6)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 tan α.(7)如图5所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9)超重:a 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 失重:a 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 (10)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x x x x a m a m a m F 332211++=∑(整体法——求系统外力)y y y y a m a m a m F 332211++=∑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直线运动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比例时间等分(T ):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3∶5∶…∶(2n -1).③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aT 2,进一步有x m -x n =(m -n )aT 2,此结论常用于求加速度a =ΔxT 2=x m -x nm -n T 2.位移等分(x ):通过第1个x 、第2个x 、第3个x 、…、第n 个x 所用时间比: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①v =v t 2=v 0+v 2=x 1+x 22T.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v 1+v 22.③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2v 1v 2v 1+v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中间位置的速度v t2=v =v 0+v 2,v x 2=v 20+v 22. 4.如果物体位移的表达式为x =At 2+Bt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B (m/s),加速度a =2A (m/s 2). 5.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 =2hg.6.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t 上=t 下=v 0g =2Hg ,同一位置的速率v 上=v 下.上升最大高度202m v h g= 7.追及相遇问题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追不上的关键:v 匀=v 匀减. v 0=0的匀加速追匀速:v 匀=v 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 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时间相等,位移相等.A 与B 相距Δs ,A 追上B :s A =s B +Δs ;如果A 、B 相向运动,相遇时:s A +s B =Δs .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 0,如果题干中的时间t 大于t 0,用v 20=2ax 或x =v 0t 02求滑行距离;若t 小于t 0时,x =v 0t +12at 2.9.逐差法:若是连续6段位移,则有: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过河(1)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则小船过河所用时间最短,t =dv 船.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 最短,s =d . (2)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 =dv 船.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 =d ×v 水v 船.2.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分解不沿绳那个速度为沿绳和垂直于绳三、圆周运动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mg tan θ,方向水平,指向圆心.图14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图15(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gR,最低点最小速度为5gR,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为6mg.(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 min=gR,如图16所示,小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图16(3)竖直轨道圆周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绳上拉力F T =3mg ,向心加速度a =2g ,与绳长无关.小球在“杆”模型最高点v min =0,v 临=gR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 v =v 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图17四、万有引力与航天1.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R ): g =GMR2.距离该星球表面h 处(即距球心R +h 处):g ′=GM r 2=2)(h R GM +. 2.人造卫星: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2r =ma =mg ′.速度 v 2T =,加速度2GMar =<g第一宇宙速度v 1=gR =GMR=7.9 km/s ,211.2km/s v =,316.7km/s v = 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 =R =6.4×106 m ,v 运=v 1,T =2πRg=84.6分钟. 3.同步卫星T =24小时,h =5.6R =36 000 km ,v =3.1 km/s.4.重要变换式:GM =gR 2(R 为地球半径)5.行星密度:ρ=3πGT 2,式中T 为绕行星表面运转的卫星的周期.6. 卫星变轨: 2143v v v v >>>7.恒星质量: 2324r M GT π=或GgR 2=8.引力势能:P GMm E r=-,卫星动能 2k GMm E r =,卫星机械能2GMmE r =-同一卫星在半长轴为a =R 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机械能,等于半径为R 圆周轨道上的机械能。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最新整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高三物理——结论性语句及二级结论一、力和牛顿运动定律1.静力学(1)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3)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F1-F2|≤F≤F1+F2.(4)三个共点力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个共点力平衡时也有这样的特点.(5)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图1(6)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μα=.2.运动和力(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μg(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g sin α(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 α-μcos α)(4)沿如图2所示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5)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1上,则m1和m2的相互作用力为N=m2Fm1+m2,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6)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 tan α.(7)如图5所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9)超重:a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失重:a 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 (10)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x x x x a m a m a m F 332211++=∑(整体法——求系统外力) y y y y a m a m a m F 332211++=∑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直线运动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比例时间等分(T ):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比:v 1∶v 2∶v 3∶…∶v n =1∶2∶3∶…∶n .②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3∶5∶…∶(2n -1).③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aT 2,进一步有x m -x n =(m -n )aT 2,此结论常用于求加速度a =ΔxT2=x m -x nm -n T2. 位移等分(x ):通过第1个x 、第2个x 、第3个x 、…、第n 个x 所用时间比:t 1∶t 2∶t 3∶…∶t n =1∶(2-1)∶(3-2)∶…∶(n -n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①v =v t2=v 0+v 2=x 1+x 22T.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v 1+v 22.③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2v 1v 2v 1+v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中间位置的速度v t2=v =v 0+v2,v x2=v 20+v 22.4.如果物体位移的表达式为x =At 2+Bt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B (m/s),加速度a =2A (m/s 2). 5.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 =2hg.6.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t 上=t 下=v 0g=2Hg,同一位置的速率v 上=v 下.上升最大高度202m v h g=7.追及相遇问题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追不上的关键:v 匀=v 匀减.v 0=0的匀加速追匀速:v 匀=v 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时间相等,位移相等.A 与B 相距Δs ,A 追上B :s A =s B +Δs ;如果A 、B 相向运动,相遇时:s A +s B =Δs .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 0,如果题干中的时间t 大于t 0,用v 20=2ax 或x =v 0t 02求滑行距离;若t 小于t 0时,x =v 0t+12at 2. 9.逐差法:若是连续6段位移,则有: 21234569)()(Tx x x x x x a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过河(1)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则小船过河所用时间最短,t =dv 船.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 最短,s =d .(2)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 =dv 船.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 =d ×v 水v 船.2.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分解不沿绳那个速度为沿绳和垂直于绳三、圆周运动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 =mg tan θ,方向水平,指向圆心.图14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图15(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gR ,最低点最小速度为5gR ,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为6mg .(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 min =gR ,如图16所示,小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 .图16(3)竖直轨道圆周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绳上拉力F T =3mg ,向心加速度a =2g ,与绳长无关.小球在“杆”模型最高点v min =0,v 临=gR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v =v 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图17四、万有引力与航天1.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R ): g =GMR2.距离该星球表面h 处(即距球心R +h 处):g ′=GMr 2=2)(h R GM +.2.人造卫星: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2r =ma =mg ′.速度GMv r32r T GM=,加速度2GM a r =<g第一宇宙速度v 1=gR =GMR=7.9 km/s ,211.2km/s v =,316.7km/s v =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 =R =6.4×106m ,v 运=v 1,T =2πRg=84.6分钟. 3.同步卫星T =24小时,h =5.6R =36 000 km ,v =4.重要变换式:GM =gR 2(R 为地球半径) 5.行星密度:ρ=3πGT 2,式中T6. 卫星变轨:2143v v v v >>>7.恒星质量: 2324r M GT π=或G gR 2=8.引力势能:P GMm E r =-,卫星动能 2k GMm E r =,卫星机械能2GMmE r=-同一卫星在半长轴为a =R 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机械能,等于半径为R圆周轨道上的机械能。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物理主要二级结论之杨若古兰创作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无力的合力平衡的力.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方向与大力不异3.拉密定理:三个力感化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感化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反比,即4.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78.撑持力(压力)必定垂直撑持面指向被撑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纷歧定等于重力G.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和另一分力F2.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二、活动学1F已知方向F2的最小值F2的最小值F2的最小值F2活动)时间等分(T ):①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S 1:S 2:S 3=12:22:32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S Ⅰ:S Ⅱ:S Ⅲ=1:3:5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a=ΔS/T 2 a =( S n -S n-k )/k T 2位移等分(S 0): ① 1S 0处、2 S 0处、3 S 0处···速度比:V 1:V 2:V 3:···V n =② 经过1S 0时、2 S 0时、3 S 0时···时间比:③ 经过第一个1S 0、第二个 2 S 0、第三个 3S 0···时间比2.匀变速直线活动中的平均速度3.匀变速直线活动中的两头时刻的速度两头地位的速度4.变速直线活动中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v 1,后一半时间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路程v 1,后一半路程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5.自在落体 6.竖直上抛活动)1(::)23(:)12(:1::::321----=n n t t t t n )::3:2:1n n::3:2:1 221v v v +=-同一地位 v 上=v 下 7.绳端物体速度分解,确S=v o t/2,求滑行距离;若t 9.匀加速直线活动位移公式:S = A t + B t 2式中a=2B (m/s 2) V 0=A (m/s )10.追逐、相遇成绩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 V 匀=V 匀减V 0=0的匀加速追匀速:V 匀=V 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S max = 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位移相等,时间相等.A 与B 相距△S,A 追上B :S A =S B +△S,相向活动相遇时:S A =S B +△S. 11.划子过河:⑴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 最短 s=d d 为河宽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 a=μg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 a =g(sinα-μcosα) 45.7F 感化下匀加速活动8.以下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α增大, 时间变短当α=45°时所用时间最短 小球着落时间相等αα9.超重:a 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降低) 失重:a 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降低) 四、圆周活动,万有引力:1.水平面内的圆周活动:F=mg tg α方向水平,指向圆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 . 3)竖直轨道圆活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系小球,从水平地位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T=3mg ,a =2g ,与绳长有关.“杆”最高点v min =0,v 临 = ,v > v 临,杆对小球为拉力v = v 临v < v 临,杆对小球为撑持力4)重力加速度, 某星球概况处(即距球心R ):g=GM/R 2 距离该星球概况h 处(即距球心R+h 处) gR B5推导卫星的线速度 ;卫星的运转周期 . 卫星由近地点到远地点,万有引力做负功.第一宇宙速度 V Ⅰ= = =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 = R = m ,V 运 = V Ⅰ 6)同步卫星T=24小时,h=5.6R=36000km ,7)主要变换式:GM = GR 2 (R 为地球半径)8)行星密度:ρ = 3 /GT 2 式中T 为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的周期,即可测. 三、机械能1.判断某力是否作功,做正功还是负功 ① F 与S 的夹角(恒力)② F 与V 的夹角(曲线活动的情况)③ 能量变更(两个相联系的物体作曲线活动的情况) 2.求功的六种方法①W = F S cosa (恒力) 定义式 ② W = P t (变力,恒力) ③ W = △E K (变力,恒力)④ W = △E (除重力做功的变力,恒力) 功能道理 ⑤ 图象法 (变力,恒力)⑥ 气体做功: W = P △V (P ——气体的压强;△V ——气体的体积变更)61046⨯⋅gR R GM /skm /97⋅gR /2ππrGMv =GM r T 324π=3.恒力做功的大小与路面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活动形态有关.4.摩擦生热:Q = f ·S 绝对 .Q 常不等于功的大小(功能关系)1.反弹:△p = m (v 1+v 2)2.弹开:速度,动能都与质量成反比.3.一维弹性碰撞: V 1'= [(m 1—m 2)V 1 + 2 m 2V 2]/(m 1 + m 2) V 2'= [(m 2—m 1)V 2 + 2 m 1V 2]/(m 1 + m 2)当V 2 = 0时, V 1'= (m 1—m 2)V 1 /(m 1 + m 2) V 2'= 2 m 1V 1/(m 1 + m 2)特点:大碰小,一路跑;小碰大,向后转;质量相等,速度交换.4.1球(V 1)追2球(V 2)相碰,可能发生的情况:① P 1 + P 2 = P '1 + P '2 ;m 1V 1'+ m 2 V 2'= m 1V 1 + m 2V 2动量守恒.② E'K1 +E 'K2 ≤ E K1 +E K2动能不添加③ V 1'≤ V 2' 1球不穿过2球④当V 2 = 0时,( m 1V 1)2/ 2(m 1 + m 2)≤ E'K ≤( m 1V 1)2/2m 1E K =( mV )2/ 2m= P 2 / 2m = I 2 / 2m 5.三把力学金钥匙五、振动和波1.平衡地位:振动物体静止时,∑F外=0 ;振动过程中沿振动方向∑F=0.2.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和波速:留意“双向”和“多解”.3.振动图上,振动质点的活动方向:看下一时刻,“上坡上”,“下坡下”.4.振动图上,介质质点的活动方向:看前一质点,“在上则上”,“鄙人则下”.5.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由介质决定)6.已知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要画经过一段位移S或一段时间t 的波形图:“去整存零,平行挪动”.7.双重系列答案:△X-△X)(K=0、1、2、3…)六、热和功 分子活动论∶1.求气体压强的途径∶①固体封闭∶《活塞》或《缸体》《全体》列力平衡方程 ;②液体封闭:《某液面》列压强平衡方程 ;③零碎活动:《液柱》《活塞》《全体》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由几何关系确定气体的体积.2.1 atm=76 cmHg = 10.3 m H 2O ≈ 10 m H 2O 3.等容变更:△p =P ·△T/ T4.等压变更:△V =V ·△T/ T 七、静电场:1.粒子沿中间线垂直电场线飞入匀强电场,飞出时速度的反向耽误线通过电场中间. 2.3.匀强电场中,等势线是彼此平行等距离的直线,与电场线垂d直.4. 5.LC振荡电路中两组互余的物理量:此长彼消.1)电容器带电量q,极板间电压u,电场强度E及电场能E c等量为一组;(变大都变大)2)自感线圈里的电流I,磁感应强度B及磁场能E B等量为一组;(变小都变小)电量大小变更趋势分歧:同增同减同为最大或零值,异组量大小变更趋势相反,此增彼减,若q,u,E及E c等量按正弦规律变更,则I,B,E B等量必按余弦规律变更.电容器充电时电流减小,流出负极,流入正极;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放电时电流增大,流出正极,流入负极,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八、恒定电流1.串连电路:总电阻大于任一分电阻;2.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3.和为定值的两个电阻,阻值相等时并联值最大.4.估算准绳:串联时,大为主;并联时,小为主.5. 6.并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发生变更,电路有消长关系,某个电阻增大,它本人的电流小,与它并联的电阻上电流变大.7.外电路中任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8.画等效电路:始于一点,电流表等效短路;电压表,电容器等效电路;等势点合并.9.R=r101112.含电容器的电路中,电容器是断路,其电压值等于与它并联的电阻上的电压,波动时,与它串联的电阻是虚设.电路发生变更时,有充放电电流.13九、直流电实验1.考虑电表内阻影响时,电压表是可读出电压值的电阻;电流表是可读出电流值的电阻.2.电表选用测量值禁绝超出量程;测量值越接近满偏值(表针的偏转角度尽量大)误差越小,普通大于1/3满偏值的.3程大的指针摆角小.指针摆角小.4.电压测量值偏大,给电压表串联一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的电阻;电流测量值偏大,给电流表并联一比电流表内阻大得多的电阻;5.分压电路:普通选择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电阻1)若采取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出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时;2)当用电器电阻弘远于滑动变阻器的全值电阻,且实验请求的电压变更范围大(或请求多组实验数据)时;3)电压,电流请求从“零”开始可连续变更时,分流电路:变阻器的阻值应与电路中其它电阻的阻值比较接近;分压和限流都可以用时,限流优先,能耗小.6.变阻器:并联时,小阻值的用来粗调,大阻值的用来细调;串联时,大阻值的用来粗调,小阻值的用来细调.72)如R x.3)如R A、R V均不知的情况时,用试触法判定:电流表变更大内接,电压表变更大外接.8.欧姆表:123)选档,换档后均必须调“零”才可测量,测量终了,旋钮置OFF或交流电压最高档.9.故障分析:串联电路间断路点两端有电压,通路两端无电压(电压表并联测量).断开电源,用欧姆表测:断路点两端电阻无量大,短路处电阻为零.10.描点后画线的准绳:1)已知规律(表达式):通过尽量多的点,欠亨过的点应靠近直线,并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舍弃个别阔别的点.2)未知规律:依点顺序用平滑曲线连点.11r:结果的误差.结果的误差..十、磁场1.安培力方向必定垂直电流与磁场方向决定的平面,即同时有F A⊥I,F A⊥B.2.期与速度有关).3.在有界磁场中,粒子通过一段圆弧,则圆心必定在这段弧两端点连线的中垂线上.4.半径垂直速度方向,即可找到圆心,半径大小由几何关系来求.5.与粒子的带电性质和带电量多少有关,与进入的方向有关.6.7.B的夹角,S线圈的面积)8.当线圈平面平行于磁场方向,即,磁力矩最大,十一、电磁感应1.楞次定律:(障碍缘由)内外环电流方向:“增反减同”自感电流的方向:“增反减同”磁铁绝对线圈活动:“你追我退,你退我追”通电导线或线圈旁的线框:线框活动时:“你来我推,你走我拉”电流变更时:“你增我阔别,你减我靠近”2力.3.楞次定律的逆命题:双解,加速向左=减速向右4.两次感应成绩: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结合安培定则和楞次定律顺次判定.57图1时发生的焦耳热.图2中:两线框着落过程:重力做功相等甲落地时的速度大于乙落地时的速度.十二、交流电e为互余关系,此消彼长.12.线圈从中性面开始动弹:线圈从平行磁场方向开始动弹:.变压器原线圈:相当于电动机;副线圈相当于发电机.6.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不异的量:7. 输电计算的基本模式:十三、 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过玻璃砖,向与界面夹锐角的一侧平移;光过棱镜,向底边偏折.2. 光射到球面、柱面上时,半径是法线. 十四、光的赋性1. 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的干涉条纹两头为白色,两侧为黑色条纹.2. 单色光的衍射条纹两头最宽,两侧逐步变窄;白光衍射时,两头条纹为白色,两侧为黑色条纹.3. 增透膜的最小厚度为绿光在膜中波长的1/4.4. 用尺度样板检查工件概况的情况:条纹向窄处弯是凹;向宽处弯是凸.5. 电磁波穿过介质概况时,频率(和光的色彩)不变.光入介6 射线 射线发电机P 输U 输U 用U 线贯穿本领电离本领临界角C 大小可见光能量E 小大紫外线γ射线大小干涉条纹宽窄 X射线绕射本领强弱γ射线大短附录1SI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 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物资的量摩[尔] mol发光强度坎[德拉] cd附录2。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最新整理)
高三物理——结论性语句及二级结论一、力和牛顿运动定律1.静力学(1)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3)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F 1-F 2|≤F ≤F 1+F 2.(4)三个共点力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个共点力平衡时也有这样的特点.(5)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图1(6)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 μα=.2.运动和力(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 =μg (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 =g sin α(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 =g (sin α-μcos α) (4)沿如图2所示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5)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 1上,则m 1和m 2的相互作用力为N =m 2Fm 1+m 2,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6)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 =g tan α.(7)如图5所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9)超重:a 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 失重:a 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 (10)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x x x x a m a m a m F 332211++=∑(整体法——求系统外力)y y y y a m a m a m F 332211++=∑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直线运动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比例时间等分(T ):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3∶5∶…∶(2n -1).③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aT 2,进一步有x m -x n =(m -n )aT 2,此结论常用于求加速度a =ΔxT 2=x m -x nm -n T 2.位移等分(x ):通过第1个x 、第2个x 、第3个x 、…、第n 个x 所用时间比: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①v =v t 2=v 0+v 2=x 1+x 22T.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v 1+v 22.③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2v 1v 2v 1+v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中间位置的速度v t2=v =v 0+v 2,v x 2=v 20+v 22. 4.如果物体位移的表达式为x =At 2+Bt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B (m/s),加速度a =2A (m/s 2). 5.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 =2hg. 6.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t 上=t 下=v 0g =2H g ,同一位置的速率v 上=v 下.上升最大高度202m v h g= 7.追及相遇问题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追不上的关键:v 匀=v 匀减. v 0=0的匀加速追匀速:v 匀=v 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 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时间相等,位移相等.A 与B 相距Δs ,A 追上B :s A =s B +Δs ;如果A 、B 相向运动,相遇时:s A +s B =Δs .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 0,如果题干中的时间t 大于t 0,用v 20=2ax 或x =v 0t 02求滑行距离;若t 小于t 0时,x =v 0t +12at 2.9.逐差法:若是连续6段位移,则有: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过河(1)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则小船过河所用时间最短,t =dv 船.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 最短,s =d . (2)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 =dv 船.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 =d ×v 水v 船.2.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分解不沿绳那个速度为沿绳和垂直于绳三、圆周运动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 =mg tan θ,方向水平,指向圆心.图14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图15(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gR ,最低点最小速度为5gR ,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为6mg . (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 min =gR ,如图16所示,小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 .图16(3)竖直轨道圆周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绳上拉力F T =3mg ,向心加速度a =2g ,与绳长无关.小球在“杆”模型最高点v min =0,v 临=gR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 v =v 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图17四、万有引力与航天1.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R ): g =GMR2.距离该星球表面h 处(即距球心R +h 处):g ′=GM r 2=2)(h R GM +. 2.人造卫星:G Mm r 2=m v 2r =mω2r =m 4π2T2r =ma =mg ′.速度 GM v r32rT GM =,加速度2GMar =<g第一宇宙速度v1=gR=GM R=7.9 km/s,211.2km/sv=,316.7km/sv=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R=6.4×106 m,v运=v1,T=2πRg=84.6分钟.3.同步卫星T=24小时,h=5.6R=36 000 km,v=3.1 km/s.4.重要变换式:GM=gR2(R为地球半径)5.行星密度:ρ=3πGT2,式中T为绕行星表面运转的卫星的周期.6. 卫星变轨:2143v v v v>>>7.恒星质量:2324rMGTπ=或GgR2=8.引力势能:PGMmEr=-,卫星动能2kGMmEr=,卫星机械能2GMmEr=-同一卫星在半长轴为a=R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机械能,等于半径为R圆周轨道上的机械能。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汇总.docx
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有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二、运动学: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3.匀变速直线运动:4.匀变速直线运动,v0 = 0时: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4:5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5:7:95.自由落体:n秒末速度(m/s):10,20,30,40,50n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6.上抛运动:有对称性: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8.“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
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求滑行距离。
9.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0.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11.物体刚好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12.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
高中物理常见结论公式二级结论)
荿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集葿温馨提示螅1、“二级结论”是常见知识和经验的总结,都是可以推导的。
膂2、先想前提,后记结论,切勿盲目照搬、套用。
蒂3、常用于解选择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一般不要用于计算题中。
蕿一、静力学:膆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F 大+F 小 F 合 F 大-F羄2 .两个力的合力:小。
膁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虿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F F F(拉密定理)。
薇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 1 2 3sin sin sin1 2 3tan 。
莁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罿6 .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虿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羇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肃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羂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蝿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肄二、运动学:袅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螁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衿2 .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 蒅3.匀变速直线运动:芃时间等分时,SSaT nn 12,薀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 22 2VV 122, VVS t 22羈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袆V t2S12TS2,SS21a, a2TS S n 1n 1 T2羅4.匀变速直线运动, v 0 = 0 时:荿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 1:2:3: 4:5肈各时刻总位移比: 1: 4:9:16:25 芇各段时间内位移比: 1:3:5:7:9蒃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 2 ∶ 3 ∶ ⋯ ⋯莂到达各分点时间比 1∶ 2 ∶ 3 ∶ ⋯ ⋯膈通过各段时间比 1∶ 2 1 ∶ ( 3 2)∶ ⋯ ⋯蒄5.自由落体: (g 取 10m/s2)膅n 秒末速度( m/s ): 10 ,20,30,40,50 膁n 秒末下落高度 (m) :5、20、45、80、125芈第 n 秒内下落高度 (m) : 5、15、 25、35、45袅6 .上抛运动:对称性:t 上=t , vv下下上,hm2v 2g薃7 .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F 1 F 2FF 1 F 2方向与大力相同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F 1F 2F 3sinsinsin4.两个分力 F 1 和 F 2 的合力为 F ,若已知合力 (或一个分力) 的大小和方向, 又知另一个分力 (或合力) 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F 1已知方向F 1F 2的最小值F 1FFF 2的最小值F 2 的最小值mg5.物体沿倾角为 α 的斜面匀速下滑时,μ= tan α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 G 。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 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F 1二、运动学F 2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F2: 22:32时间等分( T ): ① 1T 内、 2T 内、 3T 内 ····位移比: S 1: S 2: S 3=1② 1T 末、 2T 末、 3T 末 ····速度比: V 1: V 2: V 3=1:2: 3③ 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 ··的位移之比:S : S :S =1: 3: 5ⅠⅡⅢ④ 2 S n -S n-k = k aT 2 22S=aT a= S/T a =( S n -S n-k ) /k T位移等分( S 0): ① 1S 0 处、 2 S 0 处、 3 S 0 处 ···速度比: V 1 :V 2: V 3: ··V n = 1 :2 :3 : : n ② 经过 1S 0 时、 2 S 0 时、 3 S 0 时···时间比:1 :2 :3 :: n )③ 经过第一个 1S 0、第二个 2 S 0、第三个 3 S 0 ·时间比: t : t : : t 1 : ( 2 1) : ( 3vv 0 v tS 1 S 2vt / 22T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2v 0v t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v v t / 22v 02v t 2vt / 22中间位置的速度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v 1 v 2前一半时间 v 1,后一半时间 v 2。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最新整理)
高三物理——结论性语句及二级结论一、力和牛顿运动定律1.静力学(1)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3)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F 1-F 2|≤F ≤F 1+F 2.(4)三个共点力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个共点力平衡时也有这样的特点.(5)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图1(6)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 μα=.2.运动和力(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 =μg (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 =g sin α(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 =g (sin α-μcos α) (4)沿如图2所示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5)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1上,则m1和m2的相互作用力为N=m2Fm1+m2,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6)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 tan α.(7)如图5所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9)超重:a 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 失重:a 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 (10)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x x x x a m a m a m F 332211++=∑(整体法——求系统外力) y y y y a m a m a m F 332211++=∑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直线运动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比例时间等分(T ):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3∶5∶…∶(2n -1). ③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aT 2,进一步有x m -x n =(m -n )aT 2,此结论常用于求加速度a =ΔxT2=x m -x n m -n T 2.位移等分(x ):通过第1个x 、第2个x 、第3个x 、…、第n 个x 所用时间比:t 1∶t 2∶t 3∶…∶t n =1∶(2-1)∶(3-2)∶…∶(n -n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①v =v t 2=v 0+v 2=x 1+x 22T.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v 1+v 22.③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2v 1v 2v 1+v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中间位置的速度v t 2=v =v 0+v2,v x 2=v 20+v22.4.如果物体位移的表达式为x =At 2+Bt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 0=B (m/s),加速度a =2A (m/s 2).5.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 =2h g.6.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t 上=t 下=v 0g=2H g,同一位置的速率v 上=v 下.上升最大高度202m v h g=7.追及相遇问题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追不上的关键:v 匀=v 匀减.v 0=0的匀加速追匀速:v 匀=v 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时间相等,位移相等.A 与B 相距Δs ,A 追上B :s A =s B +Δs ;如果A 、B 相向运动,相遇时:s A +s B =Δs .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 0,如果题干中的时间t 大于t 0,用v 20=2ax 或x =v 0t 02求滑行距离;若t 小于t 0时,x =v 0t +12at 2.9.逐差法:若是连续6段位移,则有: 21234569)()(Tx x x x x x a ++-++=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过河(1)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则小船过河所用时间最短,t =dv 船.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 最短,s =d . (2)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 =dv 船.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 =d ×v 水v 船.2.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分解不沿绳那个速度为沿绳和垂直于绳三、圆周运动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mg tan θ,方向水平,指向圆心.图14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图15(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gR,最低点最小速度为5gR,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为6mg.(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 min=gR,如图16所示,小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 .图16(3)竖直轨道圆周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绳上拉力F T =3mg ,向心加速度a =2g ,与绳长无关.小球在“杆”模型最高点v min =0,v 临=gR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v =v 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 v <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图17四、万有引力与航天1.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R ): g =GM R 2.距离该星球表面h 处(即距球心R +h 处):g ′=GM r 2=2)(h R GM+.2.人造卫星:G Mm r 2=m v 2r =m ω2r =m 4π2T2r =ma =mg ′.速度v2T =,加速度2GMar =<g 第一宇宙速度v 1=gR =GM R=7.9 km/s ,211.2km/s v =,316.7km/s v =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 =R =6.4×106 m ,v 运=v 1,T =2πR g=84.6分钟.3.同步卫星T =24小时,h =5.6R =36 000 km ,v =3.1 km/s.4.重要变换式:GM =gR 2(R 为地球半径) 5.行星密度:ρ=3πGT 2,式中T 为绕行星表面运转的卫星的周期.6. 卫星变轨: 2143v v v v >>>7.恒星质量: 2324r M GT π=或GgR 2=8.引力势能:P GMm E r =-,卫星动能 2k GMm E r =,卫星机械能2GMmE r=- 同一卫星在半长轴为a =R 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机械能,等于半径为R 圆周轨道上的机械能。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总结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总结
1. 速度和加速度结论:
- 加速度为常数时,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
- 当速度为常数时,加速度为零。
2. 运动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结论: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会互相抵消,因为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 牛顿第一定律结论:
-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不会改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 外力的存在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结论:
- 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F = m * a,其中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结论:
- 对于任何作用力,都会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
用力。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6. 动能和功结论:
- 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分为动能和势能。
- 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用公式 K = 1/2 * m
* v^2 计算。
-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可用公式 W = F * d * cosθ 计算,其中
F 是力,d 是力的作用距离,θ 是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以上是高中物理二级的结论总结。
这些结论是物理学的基础,
可以帮助理解物体运动的特性和力的作用原理。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其中,F=ma,F为作用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2.功与能:物体的功等于物体受到的力与位移的乘积。
能量可以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3.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者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5.电流和电势差: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势差是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的能量变化。
6.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磁感应强度是单位面积垂直于磁场方向的磁通量,磁通量是磁场穿过一个平面的总磁通量。
7.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线在光学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则是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的反弹现象。
8.波动理论:波是一种能量传递的形式,具有波长和频率的特性,可以是机械波或者电磁波。
- 1 -。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模板).docx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一、静力学1 .物体沿角α的斜面匀速下滑,μ= tanα2.硬杆上的力未必沿杆,但用接的硬杆上的力一定沿杆方向。
3.上的力一定沿着子指向子收的方向。
4 .支持力(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的物体,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摩擦力方向一定与支持力(力)垂直。
5. 共点力平衡F方法一:三角形解法。
θ特点:三角形象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通常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大A小化,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生化的。
l F N F F BHθL GO方法二:相似三角形法。
特点: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其它二个力的方向均生化,且三个力中没有二力保持垂直关系,但可以找到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的二、运学1.初速度零的匀加速直运(或末速度零的匀减速直运)( 1 )等分(T):① 1T 内、 2T 内、 3T 内⋯位移比: S1: S2: S3=1 2: 2 2:3 2② 1T 末、 2T 末、 3T 末⋯速度比: V1: V2: V 3 =1 : 2 : 3③第一个 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SⅠ: SⅡ: SⅢ=1 : 3 : 5。
④ S=aT 2n n-k= k aT 2S -S( 2 )位移等分(S0):1 :2 :3 : :n① 1S 0、 2 S 0、 3 S 0⋯速度比:V1:V2:V3:··V n=1: 2 : 3 : :n②1S 0、 2 S 0、 3 S 0·· 比:③ 第一个1S0、第二个 2 S 0、第三个 3 S 0·· 比t1 : t 2 : t3 :: t n 1 : ( 2 1) : ( 32) : : ( nn 1)vvt / 2v0 v t22 .匀速直运中的中刻的速2度2v0v tvx / 22中位置的速度3 .速直运中的平均速度v1v2v2前一半 v1,后一半 v2。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一、静力学1.几个力均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余全部力的协力均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均衡,随意两个力的协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协力:F1F2 F F1F2方向与鼎力同样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均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余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F1F2F3sin sin sin4.两个分力F1和 F2的协力为F,若已知协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协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F1已知方向F1F2的最小值F1F FF2的最小值F2的最小值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μ= tanαmg6.“二力杆”(轻质硬杆)均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必定沿着绳索指向绳索缩短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必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必定等于重力 G。
9.已知协力不变,此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剖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例F1二、运动学F2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F 时间均分( T):① 1T 内、 2T 内、 3T内····位移比: S1: S2:S3=12: 22: 32② 1T 末、 2T 末、 3T末····速度比: V 1:V 2: V 3=1: 2: 3③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的位移之比:SⅠ:SⅡ: SⅢ =1:3: 52222④ΔS=aT S n-S n-k = k aT a= S/T a =( S n-S n-k) /k T位移均分( S0):① 1S0处、 2 S0处、 3 S0处·速度比: V 1: V 2: V 3:··V n =1: 2 : 3 ::n②经过 1S时、 2 S时、 3 S时··时间比:1:③ 经过第一个 1S 0、第二个 2 S 0、第三个3 S 0 ·时间比t 1 : t 2 : t 3 :: t n 1 : ( 21) : ( 3 2) : : ( nn 1)v 0 v tS 1 S 2vvt / 22T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匀速度2vvt / 2v 0 v t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辰的速度2v 02 v t 2v t / 22中间地点的速度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匀速度v 1v 2前一半时间 v 1,后一半时间 v 2。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超全)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集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312123sin sin sin F F F ααα==(拉密定理)。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 μα=。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10、若三个非平行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并使该物体保持平衡,则这三个力必相交于一点。
它们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如图3所示)11、若F 1、F 2、F 3的合力为零,且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则有F 1/sin θ1=F 2/sin θ2=F 3/sin θ3,如图4所示。
12、已知合力F 、分力F 1的大小,分力F 2于F 的夹角θ,则F 1>Fsin θ时,F 2有两个解:θθ22212s in c o s F F F F -±=;F 1=Fsin θ时,有一个解,F 2=Fcos θ;F 1<Fsin θ没有解,如图6所示。
13、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互相垂直,则这两个角必相等。
14、如图所示,在系于高低不同的两杆之间且长L 大于两杆间隔d 的绳上用光滑钩挂衣物时,衣物离低杆近,且AC 、BC 与杆的夹角相等,sin θ=d/L ,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绳长为半径画圆且交对面杆上'A 、'B 两点,则'AA 与'BB 的交点C 为平衡悬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F1 - F2≤F ≤F1 + F2方向与大力相同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F1F2F3sin sin sin4.两个分力F1和 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F1已知方向F1F2的最小值F1F FF2的最小值F2的最小值mg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μ = tanα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F1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二、运动学F2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 T):① 1T 内、1232: 22: 322T 内、 3T 内·位移比: S: S : S =1F② 1T 末、1232T 末、 3T 末·速度比: V: V: V =1: 2: 3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SⅠ: SⅡ: SⅢ =1: 3: 52n n-k22a =(n n-k)/k T2④Δ S=aT S -S= k aT a= S/T S -S位移等分():① 1S000123n1 :2 :3 : : n S处、 2 S 处、 3 S 处··速度比: V: V : V:··V =②经过0001: 2 : 3 ::n)1S 时、 2 S 时、 3 S 时··时间比:③000··时间比经过第一个 1S、第二个 2 S 、第三个 3 St1 : t 2 : t3 : : t n1: ( 2 1) : ( 32) : : ( nn 1)vv0 v t S1S2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vt/222T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vvt / 2v0 v t 2v02v t2中间位置的速度v s/ 22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v1v2前一半时间v1,后一半时间v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2前一半路程v1,后一半路程v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2v1 v2vv2v115.自由落体2ht gv o2H6.竖直上抛运动t 上同一位置v上=v下t下g7.绳端物体速度分解gv点光源v2θ平面镜ωθ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0,确定了滑行时间t 大于 t0时,用v t22as 或S=v o t/2,求滑行距离;若t 小于 t0时s v0 t 1 at2222) V =A( m/s )9.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 = A t + B t式中 a=2B( m/s10.追赶、相遇问题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V 匀 =V 匀减V =0 的匀加速追匀速: V =V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0匀匀加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位移相等,时间相等。
A 与B 相距△S,A追上B:S A=S B+△S,相向运动相遇时:S A=S B+△S。
11.小船过河:⑴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 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 d / v船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 最短s=d d 为河宽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 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 d / v船② 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v水s dv船三、运动和力V 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μgV d 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g sin αV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g( sin α-μ cos)α4.沿如图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当α =45°时所用时间最短沿角平分线滑下最快小球下落时间相等α增大,时间变短小球下落时间相等2m2F 5.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1上,则 m1和 m2的相互作用力为Nm1m2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Fααm1m2ααm1FFm2Fm2 m1m1m2 6.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tg αa aαa aaaa光滑,相对静止弹力为零相对静止光滑,弹力为零7.如图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
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Fg a aF简谐振动至最高点在力 F 作用下匀加速运动在力F作用下匀加速运动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F BFB9.超重: a 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失重: a 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mg tg α方向水平,指向圆心NNmgmg2.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盘旋飞车走壁Tθθ火车 R、V、 mmg33.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mvvmmvLL绳.o.o1) 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gR ,最低点最小速度5gR ,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6mg 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 min =gR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 2.5R。
H3)竖直轨道圆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R 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T=3mg, a=2g,与绳长无关。
“杆”最高点 v min=0, v临=gR,v> v 临,杆对小球为拉力v= v 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v< v 临,杆对小球为支持力4)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R): g=GM/R 2距离该星球表面h 处(即距球心R+h 处):g'GM GMr 2( R h) 2Mm v2m24 2ma mg'5)人造卫星:G r 2m r r m T 2 r推导卫星的线速度v GM;卫星的运行周期T42 r 3r。
GM卫星由近地点到远地点,万有引力做负功。
第一宇宙速度V=gR =GM / R =7 9km/ sⅠ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 = R =64106m, V 运= VⅠ, T= 2R/ g=84.6 分钟6)同步卫星T=24 小时, h=5.6R=36000km , v = 3.1km/s7)重要变换式: GM = GR2( R 为地球半径)8)行星密度:ρ = 3 /GT2式中 T 为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的周期,即可测。
三、机械能1.判断某力是否作功,做正功还是负功① F 与 S 的夹角(恒力)② F 与 V 的夹角(曲线运动的情况)③能量变化(两个相联系的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2.求功的六种方法①W = F S cosa (恒力)定义式②W = P t (变力,恒力)③ W = △E K(变力,恒力)④ W = △E (除重力做功的变力,恒力)功能原理⑤图象法(变力,恒力)4⑥气体做功:W = P △V(P——气体的压强;△V——气体的体积变化)3.恒力做功的大小与路面粗糙程度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4.摩擦生热:Q = f S·相对。
Q 常不等于功的大小(功能关系)SS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W = μ mg S四、动量1.反弹:△p =m( v1 +v2)2.弹开:速度,动能都与质量成反比。
3.一维弹性碰撞:V1'= [( m1—m2)V1 + 2 m2 V2 ]/ ( m1 + m2)V2' = [( m2—m1) V2 + 2 m1 V2]/ ( m1 + m2)当V2 = 0 时,V1' = ( m1—m2) V1 / ( m1 + m2)V2' = 2 m 1 V1/ ( m1 + m2)特点:大碰小,一起跑;小碰大,向后转;质量相等,速度交换。
4. 1 球( V1)追 2 球( V2)相碰,可能发生的情况:①P1 + P2=P'1+ P'2; m1 V1' + m2 V2' = m1V1 +m2V2动量守恒。
②E'K1+E'K2≤E+E动能不增加K1K2③V'≤V ' 1 球不穿过 2 球12④2= 0时,( 1 12/ 212)≤'E K 1 12/ 2m1当 V m V)( m+ m≤( m V)K222/ 2mE =( mV)/ 2m = P / 2m = I5.三把力学金钥匙研究对象研究角度质点力的瞬时作用效果质点力作用一段位移(空间累积)的效果系统质点力作用一段时间(时间累积)系统的效果物理概念物理规律F、 m、 a F=m·aW = F S cosa W =E K2— E K1P = W/ tP =FV cosaE K = mv2 /212E = EE P = mghP = mv Ft = mV2—mV 1I = F t m V ' + m2V ' =112m1 V1 +m2 V2适用条件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普遍适用∑F外=0∑F外>>∑F内某一方向∑F外=0 △p x= 0五、振动和波1.平衡位置:振动物体静止时,∑F外=0;振动过程中沿振动方向∑ F=0。
2.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和波速:注意“双向”和“多解”。
3.振动图上,振动质点的运动方向:看下一时刻,“上坡上”,“下坡下”。
4.振动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看前一质点,“在上则上”,“在下则下”。
5.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由介质决定)6.已知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要画经过一段位移S 或一段时间t 的波形图:“去整存零,平行移动”。
57.双重系列答案:y/cm y/cm55△xx/m x/m 012345012345-5-5向右:△t = ( K+1/4 ) T( K=0、 1、 2、 3⋯)S = K λ+△X( K=0、 1、 2、 3⋯)向左:△t = ( K+3/4 ) T K=0、 1、 2、 3⋯)S = K λ+(λ-△X)(K=0、 1、 2、 3⋯)六、热和功分子运动论∶1.求气体的途径∶① 固体封∶《活塞》或《缸体》《整体》列力平衡方程;② 液体封:《某液面》列平衡方程;③ 系运:《液柱》《活塞》《整体》列牛第二定律方程。
由几何关系确定气体的体。
2. 1 atm=76 cmHg = 10.3 m H 2O ≈ 10 m 2HO3.等容化:△p=P△·T/ T4.等化:△V=V△·T/ T七、静电场:1.粒子沿中心垂直入匀,出速度的反向延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