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 1.4.3正切函数图像及性质教材分析 新人教A版必修4
必修四1.4.3 正切函数图像及性质《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弦余弦函数图像及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又一个具体三角函数的学习,其研究方法与前面正余弦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研究方法类似,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融通和运用,也是学生对学习函数规律的总结和探索。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也是之后学好《已知三角函数求值》的关键。
2、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切函数图像的推导思路及画法,即“正弦函数图像类比推导法”
2、准确写出正切函数的性质,并通过练习体验正切函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投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实践第一的观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重点、难点与疑点
(一)、教学重点: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我打算用类比正弦函数图像类比推导法,单位圆中的正切线作正切函数图象法,引导学生作出正切函数图,并探索函数性质;
2、学会画正切函数的简图,体会与x轴的交点以及渐近线x=π/2 +kπ,k∈Z在确定图象形状时所起的关键作用。
(二)、教学难点:体验正切函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疑点:正切函数在每个单调区间是增函数,但由于定义域的不连续性并非整个定义域内的增函数;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解析
一、教材解析的理论
本文解析的内容为新人 A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研究,其出发点就是将教材看作是一个系统。解析系统的要素之间整体与局部的组成关系,以及形成的不相同质态的分系统及其排列次序。
进行教材解析,第一从整个数学教育睁开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再到课堂授课等方面研究教材解析的意义;尔后,依据成立正确教材观、深刻理解课标、解析教材特点、解析教材内容结构、办理教材等
步骤研究如何科学解析高中数学教材,其中的案例均来自人教 A 版高中数学 ( 必修四 ) ;最后,结合典例解析的感悟,提出了高中数学教材解析时应坚持的思想性、实践性、整体性及睁开性原那么,以提升教材解析的收效。
二、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的教材解析
从系统上看作为新课程高中数学特别重要的必修四,它是由“第
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三局部内容
组成。内容层层递进,渐渐深入,这对于睁开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
都有好处。
本章内容以三角恒等变换重点,领悟向量方法的作用,并利用单
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等成立的正弦、余弦值的等量关系。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中表达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向
量方法的应用;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
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过程中,向来引导学生
领悟化归思想;在应用公式进行恒等变换的过程中,浸透了观察、类
比、特别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了“观察〞“思虑〞“研究〞等栏目的作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进行引导。教材还对三角变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了明确的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四《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优秀教学设计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一、教材分析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一节课的内容。本节主要给出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索,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建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公式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并为建立其他和差公式打好基础。
2.通过课题背景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探索和简单应用。 难点 探索过程的组织和引导。 四、学情分析
之前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平面向量的运算和应用,在此基础上,要考虑如何利用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值来表示cos()αβ-,牢固的掌握这个公式,并会灵活运用公式进行下一节内容的学习。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性学习法:通过自学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分析、探索、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
3.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以文峰塔高度测量为背景素材(见课件)引入问题。并针对问题中的0cos15用计算器或不用计算器计算求值,以激趣激疑,导入课题。
问题:(1)能不能不用计算器求值 :0cos 45 ,0cos30 ,0cos15
(2)0
cos(4530)cos 45cos30-=-是否成立?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必修四B版教案高中数学必修4全部教案
人教B版数学必修4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数(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范围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1.1.1 角的概念的推广
1.1.2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2.1 三角函数的定义
1.2.2 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
1.2.3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2.4 诱导公式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3.1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3.2 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3.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三角函数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初等函数,它与本模块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构成了高中“三角”知识的主体,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后继内容和高等数学的基础。(2)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模型之一,是研究度量几何的基础,又是研究自然界周期变化规律最强有力的数学工具。
(3)三角函数作为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与其它学科如天文学、物理学等联系非
常紧密。因此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平面几何中的相似形和圆。研究三角函数的方法,主要是在必修1中建立的研究初等函数的方法。因此,通过对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以初步地把“数”与“形”联系起来。
(5)通过对三角函数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单元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 (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必修4第三章教材分析【精华】
必修4第三章教材分析
(一)编写特色
1.用向量证明和角公式,引导学生用向量研究和差化积公式。
2.建立和角公式与旋转变换之间的联系。
3.融入算法,引导学生找出求正弦函数值的算法。
4.引导学生独立的由和角公式推导出倍角公式与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5.和角公式在三角恒等变换及三角计算中的应用。
(二)内容结构
1.内容编排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和角公式、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与和差化积公式,为了引起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同时为了加强三角变换的实际应用,本章的开篇从一个实际问题
出发,通过数学化,得到一个必须通过三角变换才能解决的数学
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全章共分
三大节。
第一大节,首先利用向量的方法证明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接着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再利用诱导公式推出两角和、差的
正弦公式,又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推出两角和、差的正切公
式;
第二大节,推导出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第三大节,推导出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并通过例题讲
解以上各公式的应用。
2,地位与作用
变换是数学的重要工具,也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代数变
换是学生熟悉的,与代数变换一样,三角变换也是只变其形不变其质,它可以揭示那些外形不同但实质相同的三角函数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本册第一章,学生接触了同角三角函数式的变换。在本章,学生将
运用向量方法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由此出发导出其他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并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通过本章学习,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及应用科学中应用广泛,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本章将通过三角恒等变形揭示一些问题的
高中数学必修四详细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详细教案
教学主题: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教学目标:
1. 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和数量积的运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平面向量进行简单的几何问题求解。
教学重点:
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2. 平面向量的加减法;
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教学难点:
1.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和数量积的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必修四》;
2. 手写板或投影仪;
3. 练习题册。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平面向量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复习前几节课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讲解(30分钟)
1. 讲解平面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分别介绍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积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3. 通过实例演示不同类型的向量运算,让学生理解运算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册,让他们进行练习;
2. 在学生练习的同时,巡视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讲评(10分钟)
1. 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讲解解题方法;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疑惑。
五、拓展(10分钟)
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问题,让他们尝试运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加深对平面向量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
1. 布置练习题册相关内容的作业,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完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实例演练和综合应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高中数学(必修4)教材分析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探索
y A sin(x ) 作图观察wenku.baidu.com
理性思考 一般化
具体结论
三 “平面向量”的编写意 图 内容的呈现延续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 向量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数学、物理)
是近代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建构模型 研究模型 应用模型
实际背景 —— 抽象概念 —— 构建数学
应用模型位移力向量向量运算坐标表示源于实际高于实际平面向量的内容与结构重视形与数的结合向量既是几何对象也是代数对象向量有几何表示和坐标表示重视向量与物理几何的联系强化应用意识向量方法实质是向量运算的应用四三角恒等变换的编写意图三角恒等变换实质是三角运算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与全书和谐生长周期运动两个周期运动的叠加
是沟通代数、几何、三角的工具; 向量语言和向量方法具有应用性、工具性。 位移、力 向量 向量运算 坐标表示
向量是形与数结合的又一范例,
源于实际、高于实际
平面向量的内容与结构
重视形与数的结合
向量既是几何对象,也是代数对象
向量有几何表示和坐标表示
重视向量与物理、几何的联系
—— 强化应用意识 向量方法实质是向量运算的应用
4
)
一般化
重视演绎推理,展示公式结构
—— 特殊与一般
观察公式特点,了解公式联系
——发展观察、推理和运算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分析
圆锥曲线与方程
课标教材(12课时)
选修1-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4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1.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2.2 双曲线 3 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2.2.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2.3 抛物线 3 2.3.1抛物线极其简单方程 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小结 2
(三)教材内容简要说明(选修3)
选修3系列(6个专题)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每个专题1学分,每两个专题组成1个模块)
(三)教材内容简要说明(选修4)
(二)
高 中 数 学 课 程 结 构 图
选修3-6
选修3-5 选修2-3 选修1-2 选修1-1 选修2-2 选修2-1 选修3-3 选修3-2 必 修 1 必 修 2 必 修 3 必 修 4 必 修 5 选修3-1 选修3-4
选修4-10
……
选修4-4 选修4-3 选修4-2 选修4-1
*上图中
选修1-1
(12课时)
• 课标
选修2-1 (16课时)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 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 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 模型的过程(参见例1),掌握椭 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 性质。 (3)了解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 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 的简单几何性质。 (4)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 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5)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6篇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把握平面对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把握平面对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平面对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4、把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对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对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对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
五,课堂小结
(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过的学问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教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P107习题2.4A组2、7题
课后小结
(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过的学问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教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习题
作业
P107习题2.4A组2、7题
高中数学必修4优秀教案篇二
教学预备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理解并把握弧度制的定义;(2)领悟弧度制定义的合理性;(3)把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4)娴熟地进展角度
制与弧度制的换算;(5)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6) 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熟悉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把握弧度制的定义,领悟定义的合理性。依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以详细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
高中数学必修四《任意角》教学设计
1.1.1 任意角(教学设计)
内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④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适合对象:高一学生
【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也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研究度量几何的基础,又是研究自然界周期变化规律的最强有力的数学工具.因此,本节课作为高中三角函数的起始课,有着衔接初高中学习,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为今后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介绍象限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角的概念.【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用“旋转”定义角;
(2)理解“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3)掌握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α)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完成角的概念的推广这一认知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角表示法的训练,提高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角的定义的推广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和知识的力量,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同时体会到创新的乐趣;(3)通过对角的集合表示的严密化,培养学生形成扎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及象限角的定义,会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任意角
第一章三角函数
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2.本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应用.三角函数是高中教材中的一种重要函数,与其他的函数相比,具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以角为自变量,是周期函数.三角函数是解决其他问题的重要工具,是高中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基本初等函数,是深化函数性质的极好素材.本章的认知基础主要是几何中圆的性质、相似形的有关知识,特别强调了单位圆的直观作用,借助单位圆直观地认识任意角、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本章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函数的图象及基本性质.难点是弧度制和图象变换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关键是学好三角函数定义.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画图.“五点画图”虽然简单,但却易学难掌握.在本章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列举熟知的实例,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三角函数模型的意义.教学时,可结合本章引言的章头图,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思考,让学生知道三角函数可以刻画这些周期变化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三角函数的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结合三角形的基础知识为背景的三角函数知识,频频在各省高考试题中出现,难度虽有降低,却是经久不衰的高考考查内容.
5.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标题课时
1.1任意角和弧度制约2课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约3课时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约2课时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约4课时
1.5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约2课时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四《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说课稿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二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就是运用坐标这一量化工具表达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为研究平面中的距离、垂直、角度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它把向量的数量积与坐标运算两个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是全章重点之一。本节课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难度不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方法;
2.掌握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条件及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能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解决有关长度、角度、垂直等几何问题. (2)教学难点
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解决有关长度、角度、垂直等几何问题.
二、学情分析
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平面向量数量积概念及运算,但数量积是用长度和夹角这两个概念来表示的,应用起来不太方便,如何用坐标这一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来表示数量积,使之应用更方便,就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认知发展和知识构建的一个合情、合理的“生长点”。
高中数学必修四课程标准与教材解读
二、课程内容加强与削弱的方面及依据
1、标准强调向量概念的几何背景,强调理解向量运算 (加、减、数乘、数量积)及其性质的几何意义。 2、本模块用向量的数量积来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刻画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体现了向 量方法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也沟通了代数、 几何与三角的联系。 3、标准在平面向量部分删减了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 线段定比分点及中点坐标公式、平移公式等内容。
三、内容与要求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 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 1) 通过实例,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 何意义。
(2)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 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二、课程内容加强与削弱的方面及依据
1、加强几何直观,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三角函数的基础是几何中的相似形和圆,而研究方法 又主要是代数的,因此三角函数集中地体现了数形结合 思想,在代数和几何之间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在本章中,充分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一方面是以形 助数,突出几何直观对理解抽象数学概念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加强与削弱的方面及依据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降低了对三角 变换的要求,特别是不再要求用积化和差、和差 化积、半角公式等作复杂的恒等变形,而把推导 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作为三角恒等变 换的基本训练,避免任意加大三角变换的难度, 防止在三角变换中深挖洞的现象。
高中必修四数学教案
高中必修四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高中必修四数学课程
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高中必修四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教学难点:数学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提升
教学方法:综合应用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和目标
二、讲解(30分钟)
1.讲解高中必修四数学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整数、有理数、无理数、代数运算等内容
2.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数学运算规则和方法
三、练习(20分钟)
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2.辅导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解答疑惑和困惑
4.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四、总结(5分钟)
1.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鼓励学生勤勉学习,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教案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教案
教学内容: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数列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3. 能够灵活运用数列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 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证明;
2. 灵活运用数列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入数列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数列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介绍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3. 练习:做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数列的理解。
4. 拓展: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类型的数列,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及性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的疑惑。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教材、板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列的概念和性质,重点讲解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数学必修四
高中数学必修四
高中数学必修四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函数、向量与坐标、立
体几何、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概率与统计等几个部分。
首先是三角函数,包括角度的弧度制与度数制之间的转化、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常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
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等。
接下来是向量与坐标,包括向量的概念与性质、向量的运
算法则、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向量的关系、向量的数量积与
坐标、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与共线性、向量的夹角与正交、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平面向量与四边形等。
然后是立体几何,包括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多面体的概
念与性质、球面与球等。
接着是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包括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等差
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算术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基
本关系、数列求和等。
最后是概率与统计,包括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试验与事件组合、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排列与组合、数理统计与抽样等。
高中数学必修四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π π 在区间 ,π 的简图是( 3 2
二.填空题
1.(2009 宁夏海南卷文)已知函数 f ( x) 2sin( x )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7 f 12
。
2.(2009 年上海卷)函数 y 2cos x sin 2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3.(2009 辽宁卷文)已知函数 f ( x) sin( x )( 0)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三.解答题
1、 (2008)已知函数 f ( x) A sin( x )(a 0,0 ), x R 的最大值是 1,其图像经 过点 M (
1
y x
图一
分析: 通过单位圆可以将很抽象的角度 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中,用坐标来表示。而 三角函数的正负取决于坐标正负。
这里给一个例题:选择①sinθ>0,②sinθ<0,③cosθ>0,④cosθ<0,⑤tanθ>0, ⑥tanθ<0 中适应的关系式的序号填空: (1) 当角θ为第一象限角时,①③⑤是对的 (2) 当角θ为第二象限角时,①④⑥是对的 (3) 当角θ为第三象限角时,②④⑤是对的 (4) 当角θ为第四象限角时,②③⑥是对的 通过对单位圆的认识,课本又引入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α)=-ta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2+α) = cosα
6
B.
4
C.
3
D.
2
)
7. (2008 海南、 宁夏文科卷) 函数 f ( x) cos 2 x 2sin x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A. -3,1 B. -2,2 C. -3,
3 2
D. -2,
3 2
)
8.(2007 海南、宁夏)函数 y sin 2 x
, )。 3 2
分析:推导公式的运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且要能自 己推导,这一章不仅给出二倍角公式,半角公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点就是辅 助角公式的运用。 掌握推导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对于高考题型也就掌握了大部分 了。 下面是辅助角公式的具体内容: asinα+bcosα= sin(a+φ),其中 tanφ=b/a,其终边过点(a, b) asinα+bcosα= cos(a-φ),其中 tanφ=a/b,其终边过点(b,a) 这个公式通常用于特殊角, 下列是一些具体事例,让我们从中体会辅助角公 式。 化简
二:三角函数分析 (一)任意角和弧度制
课本从体操转体以及齿轮转动引出正角和负角的概念, 加上零角就构成了任 意角。 因为同一个角度位置可以用不同角的大小来表示,所以就给出了下列几何 定义: 一般的,我们有: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S={β|β=α+K· 360º,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 都可以表示成为角 α与整数个周期的和。 因为角可以用单位进行度量,1 度=周角的 1/360,这叫角度制,为了方便, 数学上还引用了弧度制。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1 弧度的角, 用 rad 表示。一般,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制是一个负数,零角 的弧度数为 0,如果半径为 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 l,那么,角α的弧度 数的绝对值是|α|=l/r 分析:通过了解任意角和弧度制来引出三角函数概念,这是最基本的内容。 接下来 就进入更深一步的学习。
1 3 sin x (1) cos x 2 2
(2) 3 sin x cos x =2sin(x+ /3)=2cos( /6-x)
=sin( /6-x)=cos( /3+x)
分析: 这两个题都是利用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以及推导公式化简的, 很灵活, 而且都可以化为两种形式。
四: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中包含其线性运算河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还有数量积,因以三角 函数为主,这里就不详细叙述。
分析:诱导公式的运用很灵活,学生需要多做题,练题,举一反三
(三)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 y=Asin(ωx+ψ)的图象
课本通过抽象的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等,再给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 图象,使学生更形象的了解三角函数。 下面是函数的图象:
图二
要求:1、能正确画出 y sin x , y cos x , y tan x 的图象 2、给定条件,能够求 y sin x , y cos x , y tan x 的定义域、值域、单 调区间; 3、给定条件,能够求 y A sin( x ) 中的 A, , 。 4、掌握正弦余弦函数图象平移法则,区分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 之间的差别。
五:总结
高中必修四的内容里主要就是叙述了三角函数以及平面向量的知识, 我以三 角函数为主展开分析它其中的深意以及内容要求。 课本主要先说明各种新有名词, 比如任意角弧度制,单位圆等这些都不难,学生也能接受,然后先进入诱导公式 的学习,先在代数上使学生熟知如何将任意角转换为锐角三角形: ;再来就进入 图像的学习,使学生更形象的了解三角函数;后面进入三角恒等变换,要求学生 更灵活掌握其运用。但是总体来说,必修四的三角函数内容虽是高考的必考点, 但只要熟练掌握它的公式运用,和每一种常考方法,多加练习,对于学生来说, 高三后期不作为一个难点。
1 是 4
B.最小正周期为 的偶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
2
的奇函数 2
的偶函数 2
)
2、 (2008)已知函数 f ( x) (1 cos 2 x)sin x, x R ,则 f ( x) 是( A、最小正周期为 的奇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 的偶函数
3.(2009 浙江文)已知 a 是实数,则函数 f ( x) 1 a sin ax 的图象不可能 是( ...
一:内容简括
(一)三角函数
1:任意角,弧度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
(1) 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 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能画出 y=sinx,y=cosx,y=tan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3) 借助图像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 最小值,图像与 x 轴交点等) 。 (4)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eg: sin^2(α)+cos^2(α)=1 1+tan^2(α) =sec^2(α) 1+cot^2(α)=csc^2(α) (5) 结合实例,了解 y=Asin(ωx+ψ)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 y=Asin(ωx+ψ)的图像,观察参数 A,ω,ψ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 (6) 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三角函数的描述周期变化现 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1 3 5、结合图象,会求诸如 sin x 的取值范围。 2 2
6、 会作出含有绝对值的正弦、 余弦、 正切函数图象。 如 y sin x ,y sin x 分析:此两章节详细的叙述出三角函数的具体性质,这是高中学习的重点,也是 高考的重点。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学 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 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 用。
的奇函数 2 D、最小正周期为 的偶函数 2
B、最小正周期为
)
4.(2009 山东卷文)将函数 y sin 2 x 的图象向左平移 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A. y 2cos x
2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所 4
). B. y 2sin x
2
C. y 1 sin( 2 x
4
)
D. y cos 2 x
5.(2009 江西卷文)函数 f ( x) (1 3 tan x) cos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
B.
3 2
C.
D.
2
6. (2009 全国卷Ⅰ文) 如果函数 y 3cos(2 x ) 的图像关于点 ( 的最小值为 A.
4 那么 , 0) 中心对称, 3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A= sinA/cosA
来自百度文库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
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一般 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解析】 ∵sin(α-3π)=2cos(α-4π), ∴-sin(3π-α)=2cos(4π-α), ∴sinα=-2cosα,且 cosα≠0. sin+5cos -2cos+5cos 3cos 3 ∴原式= = = =- -2cos+sin -2cos-2cos -4cos 4
三:三角恒等变换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 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上说明要求学生能运用 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下面是三角函数的推导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tanβ+tanα)/(1-tanαtanβ)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α)^2-(sina)^2=2(cosα)^2-1=1-(sinα)^2 tan2α=(2tanα)/(1-(tanα)^2)
参考文献
[1]章建越.数学必修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附录:
三角函数高考真题
一.选择题 1、 (2009)函数 y 2cos 2 x A.最小正周期为 的奇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
任意负角的 三角函数 任意正角的 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 数
0~2 的角 的三角函数
上述步骤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化归思想。这也是接下来要掌握的内 容的基础。 接下来给出一个关于诱导公式的例题: 已知 sin(α-3π)=2cos(α-4π),求
sin (-)+5cos (2-) 的值. 3 2sin - -sin (-) 2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以及其诱导公式
引进弧度制时我们看到, 在半径长为单位长的圆中,角α的弧度制的绝对值 等于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原点Ο为圆心,以单位长 度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 这样我们锐角三角形可以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 数。 如图是对于单位圆的认识
sinα=y cosα=x tanα=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育研究方法》课程
期末研究报告
学 学 姓 期: 号: 名: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1443201000046 李秋霖
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以三角函数为主
摘要:三角函数在高中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此教材分析主要针对必修四的 三角函数和三角恒等变换。 从任意三角形推广到周期函数, 特殊化到锐角三角形, 然后又联系到解三角形,类比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联系了物理生物, 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 第三章从差角余弦公式到和角公式再到倍角公式,最后掌 握简单三角恒等变换。 关键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三角恒等变换
(1) 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向量方 法的作用。 (2) 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 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3) 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引导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 角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