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发展史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开始进行火箭科研和试验。
首枚中国自行研制并发射的火箭DF-1是从苏联进口技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具有射程1000公里。
196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人造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197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运载火箭。
在此期间,中国自行研制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2C等系列火箭。
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商业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这标志着中国首次进入国际卫星通信市场。
1997年:中国成功发射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将“福州卫星电视广播地面转发站”送入预定轨道。
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自主设计、发射和控制卫星的能力。
2003年:中国首次以载人方式进入太空。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成功进行了21小时的太空飞行。
2024年:中国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这次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进入探月阶段。
2024年:中国成功发射首艘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
这是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一步,为后续的空间站模块研发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做好准备。
2024年:中国成功发射首枚长征四号C火箭,将“群星一号”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和“群星二号”星座试验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重要突破,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发展卫星遥感技术。
2024年:中国成功发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并于2024年成功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
这是中国自主运营的货运飞船,为中国的空间站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补给和运输能力。
以上只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历程的一些重要事件,中国航天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自主发射能力和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之一、未来,中国航天技术将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包括空间站的建设、深空探测和火星探测等。
微波遥感
微波遥感技术和应用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张霁1005040221一、遥感技术的介绍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目前利用人造卫星每隔18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它好比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能从云朵上看清万物根本面目,从高空感知地下和海底的宝藏。
二、微波遥感的定义运用波长为1~1 000mm的微波电磁波的遥感技术。
包括通过接收地面目标物辐射的微波能量,或接收遥感器本身发射出的电磁波束的回波信号,根据其特征来判别目标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包括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技术。
微波遥感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冰雪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全天侯工作。
微波遥感是传感器的工作波长在微波波谱区的遥感技术,是利用微波投射于物体表面,由其反射回的微波波长改变及频移确定其大小、形态以及移动速度的技术。
常用的微波波长范围为0. 8~30厘米。
其中又细分为K、Ku、X、G、C、S、Ls、L等波段。
微波遥感的工作方式分主动式(有源)微波遥感和被动式(无源)微波遥感。
前者由传感器发射微波波束再接收由地面物体反射或散射回来的回波,如侧视雷达;后者接收地面物体自身辐射的微波,如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等。
三、遥感技术的发展史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
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1、萌芽时期1608年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学望远镜并首次观测月球。
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PPT课件
编辑ppt
17
高光谱遥感的特点
一般认为,光谱分辨率在10-1λ数量级范围内的 遥感称为多光谱(Multi-spectral)遥感,光谱分 辨率在10-2λ数量级范围内的遥感称为高光谱 (Hyper-spectral)遥感,光谱分辨率在10-3λ数 量级范围内的遥感称为超光谱(Ultra-spectral) 遥感。
9
成像光谱技术则把遥感波段从几个、几十个推 向数百个、上千个。高光谱遥感数据每个像元 可以提供几乎连续的地物光谱曲线,使我们利 用高光谱反演陆地细节成为可能。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当前遥感领域的前沿 技术。
编辑ppt
10
编辑ppt
11
高光谱遥感发展历史: 国外机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始 于成像光谱仪(Imaging Spectrometer)的研究计划。该计划最早由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JPL) 的一些学者提出。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1”探月卫星上,成像光谱仪也作 为一种主要载荷进入月球轨道。这是我国的第一台基于富里叶变换的 航天干涉成像光谱仪,它具有光谱分辨率高的特点。
2008年发射的环境与减灾小卫星(HJ-1)星座中,也搭载一台工作在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区(0.45—0.95μm)、具有128个波段、光谱分 辨率优于5nm的高光谱成像仪。它将对广大陆地及海洋环境和灾害进 行不间断的业务性观测。
编辑ppt
27
高光谱的应用Leabharlann (1)海洋遥感方面。 由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具有光谱覆盖范围广、分辨
率高和波段多等许多优点,因此已成为海洋水色、水 温的有效探测工具。它不仅可用于海水中叶绿素浓度、 悬浮泥沙含量、某些污染物和表层水温探测,也可用 于海冰、海岸带等的探测。
遥感导论复习重点
遥感导论复习重点第一章遥感概述§1-1遥感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一、遥感概念遥感(RemoteSening)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2、狭义遥感:即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测控技术。
遥测:对目标的某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行远距离册测量的技术。
分接触和非接触测量。
遥控:远距离控制目标的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技术。
二、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同步观测:探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2.时效性:获取信息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特点。
3.数据综合性先进性: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
4.经济性:用途广,效益高的特点。
5.局限性:利用的电磁波段有限。
§1-2遥感过程及系统一、遥感过程的实现光谱特性:一切物体固有的对电磁波反射、透射、吸收的能力。
由于环境不同,物体的反射、辐射电磁波是不同的。
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应用遥感是一个接收、传送、处理和分析遥感信息,并最后识别目标的复杂技术过程。
二、遥感的技术系统依据遥感过程遥感系统分为:1.信息源2.信息的获取和接收传感器遥感平台地面站:是为了接收和记录遥感平台传送来得图像胶片或数字磁带数据而建立的。
由地面数据接收和记录系统(TRRS)和图像数据处理系统(IDPS)两部分组成。
3.信息的处理4.信息的应用-1-§1-3遥感的类型遥感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按照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2.按照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3.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4.按信息获取方式分:5.按照波段宽度及波谱的连续性分:6.按应用领域分:较多§1-4遥感的发展简史一、遥感发展概况(一)遥感的萌芽及其初期发展时期(二)现代遥感发展时期从以下四个阶段了解遥感发展过程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航天遥感阶段(1957-)二、我国遥感发展概况及其特点三、当前遥感发展主要特点与展望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图象和数据;遥感应用不断深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支持是遥感发展的又一新动向;复习题1.试述遥感的探测系统及其实现过程。
遥感的概念
遥感的概念遥感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常被误解的科学分支。
它可以被定义为远程收集有关地球表面特征的数据,然后将数据转换为有用信息的过程。
它主要使用视觉、测量或激光传感器,收集可视化或被探测的地貌、物质或动态变化属性的数据,制作地理空间信息。
虽然遥感在大自然及社会环境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它的概念性模糊和技术模糊,使得它的定义变得乏味。
从历史上来说,遥感的概念被追溯到古代古罗马时期,但它最先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开始使用几乎无法想象的这一技术,以改变对地球和地球系统的观察。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空军部队开发了全国最大的空中遥感项目,用于为政府收集全国的地理空间信息。
20世纪80年代,美国再次重新设计了遥感系统,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并使用新的遥感器技术。
现在,遥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产业,各国政府也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收集方式。
从技术上讲,遥感是一项复杂而多功能的技术,它主要基于光学、辐射学、电磁学、地球物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结合,并基于这些学科技术所形成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表示:记录、建模和分析。
记录是收集遥感数据的过程,它可以使用遥感仪设备,如遥感仪、雷达仪和激光雷达仪等,来收集有关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
建模是将收集的数据转换为可用的信息的过程,它可以使用遥感建模仪,如遥感建模器和GIS建模器等,将地理信息转换为可视化的空间模型。
最后,分析是通过研究处理和转换数据来探究感兴趣的特定地理,物理或生态问题的过程,它可以通过遥感分析仪,如遥感分析仪和GIS分析仪等,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有用的信息。
遥感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
在大自然环境中,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和观测海洋、山脉、湖泊、森林等自然环境中的变化,以及其他气候因素和土地利用等问题。
在社会环境中,它可以广泛用于蒙古化、城市发展、设施、交通、边界分析和农业等系统分析。
遥感的原理与应用教学
遥感的原理与应用教学一、遥感的概述•什么是遥感?•遥感的历史发展•遥感的分类二、遥感的原理1.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2.遥感的基本原理–辐射传输理论–电磁谱和能谱特征–感知和信号处理三、遥感的应用领域•农业•林业•水资源•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管理四、遥感的教学方法与资源1.教学方法–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地实习2.教学资源–数据下载–软件工具五、遥感教学的挑战与发展•技术更新迭代快•增加实际案例分析•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六、结语•教学总结•遥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上是对《遥感的原理与应用教学》的简要概述,下面将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一、遥感的概述遥感是通过感知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技术。
它可以获取地表、大气和海洋的光谱、空间和时域信息,为人们研究地球系统、资源环境和自然灾害提供了有效手段。
遥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经历了从航空摄影到卫星遥感再到无人机遥感的演变。
根据获取数据的方式,遥感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方式。
二、遥感的原理遥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器感知地球表面发射、反射或散射的电磁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以解读的图像或数据。
遥感的主要原理包括辐射传输理论、电磁谱和能谱特征以及感知和信号处理等方面。
辐射传输理论主要研究电磁辐射在大气、地表和地物之间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电磁谱和能谱特征研究地物及其背景在不同波段下的光谱特征;感知和信号处理则是将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遥感的应用领域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资源、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和灾害管理等领域。
在农业中,可以利用遥感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灾害风险等,提供农田管理和粮食安全的决策支持。
在林业领域,遥感可以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林火监测等。
在水资源管理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质、水量和水土流失等情况。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更新和土地利用分析。
在环境监测中,遥感可以提供空气质量、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监测数据。
在灾害管理中,可以利用遥感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扩散,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国外卫星发展简史
国外卫星发展简史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1号”(代号PS-1),从此开启了人类由来已久漫游太空的旅程;1960年4月1日,美国在其东海岸把世界上第一颗遥感卫星——“泰罗斯1号”(TIROS-1)气象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揭开了当代科学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地球”的序幕;1968年12月21日,美国阿波罗-8号(Apollo-8)宇宙飞行器发送回了第一幅地球影像,标志着人类开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之地球的新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的新阶段及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启动了陆地观测卫星系统Landsat(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相继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卫星的轨道设计为与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以确保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25°-30°)的午前成像,而且卫星以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同一地点,保证遥感观测条件的基本一致,利于图像的对比分析。
影像幅宽185公里,轨道周期16天。
Landsat-1采用多光谱扫描仪MSS(MultiSpectral Scanner)多光谱扫描仪,包括绿色、红色、近红外-1、近红外-2四个光谱段,影像空间分辨率80m;1982年和1984年发射的Landsat-4与Landsat-5,载荷除MSS以外,增加了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其几何分辨率提高到30m;1999年发射的Landsat-7,装备有加强型多光谱扫描仪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其全色波段几何分辨率达到15m,辐射分辨率(即对电磁波的能量的敏感程度)也有所提高。
辉煌的太空征程中国航天发展简史
月球探测工程
总结词
月球探测工程是中国深空探测的重要里程碑,它推动了我国在月球科学、深空探测等领 域的发展。
详细描述
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始于2004年,先后成功实施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等 任务。这些探测器对月球进行了详细的探测和科学研究,获取了大量有关月球的数据和 样本,为人类深入了解月球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同时,月球探测工程也推动了我国在深
卫星技术
通信卫星
中国已成功发射多颗通信卫星, 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可靠的通信 服务,尤其在偏远地区和海洋应
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导航卫星
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已逐渐覆盖全球,为用户提供 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增强了 国家在导航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
遥感卫星
中国遥感卫星技术不断发展,通 过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为国家资源 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有
卫星等。
1992年,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 天工程二期计划,目标是建立
永久性空间站。
199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 一号无人飞船,标志着中国载 人航天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 二号无人飞船,进一步验证了 载人航天技术。
创新发展阶段(2000-至今)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标志着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辉煌的太空征程中国航天 发展简史
•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 中国航天重大事件 •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 • 中国航天未来展望
01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56-1965年)
01
02
03
04
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正式 起步,成立了第一个航天研究 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遥感发展历史
遥感发展历史任何一门科学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和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相一致,不可能超越时代,遥感技术当然也不例外。
它的形成是与传感技术、宇航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联系,与军事侦察、环境监测、资源开发利用和全球变化的需要相适应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普通照相机和飞机的基础上,一些新的信息探测系统相继出现。
人类观测电磁辐射的能力从可见光扩展到了紫外、红外、微波等,对目标物信息的收集方式从摄影到非摄影;资料由像片到数据(非图像);平台由汽车、飞机发展到了卫星、火箭;应用研究从军事、测绘领域扩展到了农、林、水、气象、地质、地理、环境和工程等部门。
这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术语,以便概括这种信息探测系统及其过程。
1960年美国学者伊林L.布鲁伊特(Evelyn L..Pruitt)提出“遥感”这一科学术语,1962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召开的<国际环境科学遥感讨论会)上,这一名词被正式通过,从此就标志着遥感这门新学科的形成。
但是,在遥感一词出现以前,就已产生了遥感技术。
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常规航空摄影阶段、航空遥感阶段和航天遥感阶段。
遥感的概念遥感的英文是“remote sensing”,意即“遥远的感知”,在日本叫“远隔探知”或“远隔探查”。
其科学含义一般理解为:在遥远的地方,感测目标物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不与目标物接触,凭借其发出的某些信息识别目标。
所以有人将遥感技术作为一种侦察技术。
根据遥感的这一概念,人和动物都具有一定的遥感本领。
例如,人的眼睛识别物体的过程就是一种遥感过程,它是靠物体的色调、亮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大小等信息,来判定物体的属性。
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并用接收到的回波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方位和属性。
现代遥感技术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的遥感现象和过程而产生的。
目前,对遥感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译,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RS发展史及技术应用论文
浅谈RS发展史及技术应用1.rs发展史遥感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至今已经经历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阶段。
广义的讲,遥感技术是从19世纪初期(1839年)出现摄影术开始的。
19世纪中叶(1858年),就有人使用气球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
1903年飞机问世以后,便开始了可称为航空遥感受的第一次试验,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并将航空像应用于地形和地图制图等方面。
可以说这揭开了当今遥感技术的序幕。
随着无线电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期,遥感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遥感器从第一代的航空摄影机,第二代的多光谱摄影机、扫描仪,很快发展到第三代固体扫描仪(ccd);遥感器的运载工具,从收音机很快发展到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遥感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从图像的直接传输发展到非图像的无线电传输;而图像元也从地面80m*80m,30m*30m,20*20m,10m*10m,6m*6m等发展非常迅速。
在这期间,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我们不仅可以直接接收、处理和提供和卫星的遥感信息,而且具有航空航天遥感信息采集的能力,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像航空摄影机、全景摄影机、红外线扫描仪、多炮谱扫描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多种用途的航空航天遥感受仪器和用于地物波谱测定的仪器。
而且,进行过多次规模较大的航空遥感试验。
近十几年来,我国还自行设计制造了多种遥感信息处理系统。
如假彩色合成仪,密度分割仪,tj-82图像计算机处理系统,微机图像处理系统等。
应用范围几乎扩展到各行各业。
如近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森林防火、抗震救灾等等。
2.rs技术应用rs技术依其遥感仪器所选用的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纳遥感技术,物理场(如重力和磁力场)遥感技术。
电磁波遥感技术是利用各种物体/物质反射或发射出不同特性的电磁波进行遥感的。
其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遥感技术。
按照感测目标的能源作用可分为:主动式遥感技术和被动式遥感技术。
遥感导论知识要点
电磁波谱:波长从小到大:ϒ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可见光波谱在0.38~0.76µm,
紫色:0.38~0.43µm;蓝色:0.43~0.47µm;青色:0.47~0.50µm;
绿色:0.50~0.56µm;黄色:0.56~0.59µm;橙色:0.59~0.62µm;红色:0.62~0.76µ。
公式:
基尔霍夫定律:
定义:实际物体辐射与黑体辐射之比,也称比辐射率或发射功率。
公式:
被动遥感主要利用电磁波谱哪些波段?
答: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等稳定辐射。
太阳常数: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可以看作大气顶端接受的太阳辐射。(I0=1.360*103W/m2)
思考题:
1、无云的晴天,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
这是由于散射原理,因为无云的晴天,天空是由气体原子和分子组成,它比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发生了瑞利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波长较短的可见光,蓝光和紫光先散射出来,所以天空呈现蓝色。
2、朝霞和夕阳为什么都是橘红色?
这是由于散射原理,天空是由气体原子和分子组成,它比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发生了瑞利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由于朝霞和夕阳穿过大气层的距离比白天的长,所以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都被散射殆尽,只剩下波长长的橘红色和红色散射出来,所以是橘红色。
电磁辐射的度量:
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
辐射通量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是波长的函数,单位W
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单位W/m2
辐照度(I):被辐射物体表面上的辐射通量密度,单位W/m2
遥感基础知识
遥感基础知识遥感原理与应用(A)第 1 章绪论§1 遥感的基本概念1.1 遥感的涵义“遥感”一词最早源于美国,由Evelyn.L.pruitt(伊夫林.L.布鲁依特)于1960年提出。
其英文原词是Remote sensing,即遥远感知的意思。
在一定距离的空间,不与目标物接触,通过信息系统去获取有关目标物的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言之,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1.1.1 广义遥感是指以现代工具为技术手段,对目标进行遥远感知的整个过程。
从这一概念看,遥感技术的范围很广,因为没限定目标的空间范围。
1.1.2 狭义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目标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接收、传输、处理和分析,从而识别目标物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狭义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属高新技术领域范畴。
§2 遥感系统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3 遥感的分类和特点3.1 遥感的分类3.1.1 按遥感平台分●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船上,指对地月系统外的目标的探测。
●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地球的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气球等;●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
3.1.2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0.05—0.38μm)●可见光遥感(0.38—0.76μm)●红外遥感(0.76—1000μm)●微波遥感(1mm—10m)●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成若干个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3.1.3 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前者是由探测器主动向目标发射一定能量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的反射或散射信号。
遥感发展历史(附演讲稿)PPT课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的“泰罗斯-1”号气象卫星,开创了人类从空间观测 地球大气层的先河。
地球资源卫星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射的“陆地卫星”和苏联发射的“宇宙”系列卫星,能 够从空间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为地球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源。
卫星遥感的出现
1972年,美国发射的“地球资源卫 星-1”号,首次实现了对地球表面的 陆地和海洋进行全球覆盖的观测,标 志着卫星遥感时代的开始。
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策支持
03
提供政策支持,促进遥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遥感产业的
健康发展。
遥感技术的应用普及与教育
应用领域拓展
积极探索遥感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拓展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
公众科普教育
加强遥感技术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遥感技术的认知和理解。
人才培养
加强遥感技术人才的培养,为遥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包括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 、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遥感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高光谱、高分辨率、多光谱卫星相继出现 ,遥感数据的获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1世纪初,遥感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拓 展,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全球导航 卫星系统(GNSS)与遥感的融合应用等。
遥感发展历史(附演讲 稿)ppt课件
https://
REPORTING
• 遥感技术的起源 • 现代遥感技术的应用 • 遥感技术的未来展望 • 遥感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 演讲稿内容概述
目录
PART 01
遥感技术的起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地球科学中的红外遥感技术研究
地球科学中的红外遥感技术研究引言地球科学中的红外遥感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研究和预测天气、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
本文将从概念、原理、应用等方面介绍地球科学中的红外遥感技术研究。
一、概念红外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信息进行探测和分析的技术。
在地球科学中,红外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表或大气中红外波段辐射能量信息,从而提取有用的地学、气象、环境等信息。
红外遥感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人们已经发现,地球表面和大气中不同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探测和分析不同地物或气体。
二、原理红外遥感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地表或大气中物质对红外波段辐射的不同吸收和反射特性。
红外辐射是太阳辐射谱中不可见部分,是指在0.7微米(可见光)和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波辐射。
与可见光不同,红外辐射可以穿透云层、雾霾、二氧化碳等大气层中的物质,因此可以获取更加深入的地物信息。
地面和大气中的不同材料对红外辐射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这是红外遥感技术的最基本原理。
例如,土壤、水、草地、森林等地物对红外辐射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不同,在不同波段的红外辐射中这些地物都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和亮度。
红外辐射也可以用来研究大气层中的一些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等,这些气体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能力也不同。
三、应用红外遥感技术在地球科学中应用广泛,其中比较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象预测: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大气层中的温度变化,包括地表温度、海洋表面温度、大气温度等。
这些信息对天气预测、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2. 环境保护: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例如烟雾、二氧化氮、甲烷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环保人员了解环境变化和污染物扩散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农业、林业: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情况。
遥感发展史
第一章 概论
遥感基本概念
遥感定义
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 的情况下,获取其特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 行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的一门技术。
遥感基本原理
地球上任何物体都在不停吸收、发射和反射信 息和能量(电磁波),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 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 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自身发射的电磁波,来 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2 2
9
10 11
遥感应用模型及一般方法
植被遥感应用 海洋遥感应用
2
2 2
12
13 14
城市遥感应用
地质遥感应用 课程小结及答疑
2
2 2
遥感发展史-萌芽时期
1608年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望 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放大三 倍的科学望远镜并首次观测月 球 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 1839年第一张摄影像片
遥感发展史-初期发展(1858-1956年)
•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
黎的鸟瞰像片 • 1903年飞机的发明 • 1909年第一张航空像片 • 一战期间(1914-1918):形成
1903年,J·纽布朗纳设计了一 种捆绑在飞鸽身上的微型相机
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 系 • 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 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 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 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 • • •
遥感发展史-现代遥感(1957-)
•
•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 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 目前已形成现代遥感技术系统:多平台(5000颗 以上)、多种传感器、多系列(军事侦察卫星系列、 气象卫星系列、陆地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测 地卫星系列、天文观测卫星系列、通讯卫星系列) 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出现了全数字化、可视化、智能 化和网络化发展特点 遥感应用更趋于实用化、商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遥感的历史发展
0 引言:遥感的历史发展由于遥感在地表资源环境监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全球变化等等许多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它正处于飞速发展中。
更理想的平台、更先进的传感器和影像处理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以促进遥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遥感技术,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这样的问题所以被提出来,首先与地球资源技术卫星的实验成功有关。
遥感技术得以蓬勃发展,也与这一方法的有关。
1 什么是遥感“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
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就具有这样的能力。
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例如,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着火的树木温度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温度高,它们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更多的能量,这样,当消防指挥官面对着熊熊烈火担心不已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正好有一个载着热红外波段传感器的卫星经过大兴安岭上空,传感器拍摄到大兴安岭周围方圆上万平方公里的影像,因为着火的森林在热红外波段比没着火的森林辐射更多的电磁能量,在影像着火的森林就会显示出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更亮的浅色调。
当影像经过处理,交到消防指挥官手里时,指挥官一看,图像上发亮的范围这么大,而消防队员只是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点上,说明火情逼人,必须马上调遣更多的消防员到不同的地点参加灭火战斗。
1.1 遥感的分类?(1)按遥感平台的高度分类大体上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航天遥感又称太空遥感(space remote sensing)泛指利用各种太空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以地球人造卫星为主体,包括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太空站,有时也把各种行星探测器包括在内。
卫星遥感(satellite remote sensing)为航天遥感的组成部分,以人造地球卫星作为遥感平台,主要利用卫星对地球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和电子观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发展史遥感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至今已经经历了地面用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阶段。
广义的讲,遥感技术是从19世纪初期(1839年)出现摄影术开始的。
19世纪中叶(1858年),就有人使用气球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
1903年飞机问世以后,便开始了可称为航空遥感受的第一次试验,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并将航空像应用于地形和地图制图等方面。
可以说这揭开了当今遥感技术的序幕。
随着窨技术、无线电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期,遥感技术有了很在发展。
遥感器从第一代的航空摄影机,第二代的多光谱摄影机、扫描仪,很快发展到第三代固体扫描仪(CCD);遥感器的运载工具,从收音机很快发展到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遥感谱从可风炮发展中国家到红外和微波,遥感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从图像的直接传发展到非图像的无线电传输;而图像元也从地面80m*80m,30m*30m,20*20m,1 0m*10m,6m*6m。
在这期间,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我们不仅可以直接接收、处理和提供和卫星的遥感信息,而且具有航空航天遥感信息采集的能力,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像航空摄影机、全景摄影机、红外线扫描仪、多炮谱扫描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多种用途的航空航天遥感受仪器和用于地物波谱测定的仪器。
而且,进行过多次规模较大的航空遥感受试验。
近十几年来,我国还自行设计制造了多种遥感信息处理系统。
如假彩色合成仪,密度分割仪,TJ-82图像计算机处理系统,微机图像处理系统等。
1 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1.1 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类型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出现现已发展起来的遥感平台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500km)和太阳同步卫星(600~1000km)。
传感器有框幅式光学仪器,缝隙,全景相机,光机扫描仪,光电扫描仪,CCD线阵,面阵扫描仪,微波散射计,雷达测高仪,激光扫描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等。
它们几乎覆盖了可透过大气窗口的所有电磁波段,而且有些遥感平台还可以多角度成像,如三行CCD阵列可以同时得到3个角度的扫描成像;EOS Terra卫星上的MISR可同时从9个角度对地成像。
(2)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不断提高仅从陆地卫星系列来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发射的陆地卫星有4个波段(MSS),其平均光谱分辨率为150nm,空间分辨率为80米,重复覆盖周期为16-18天;80年代的T M增加到7个波段,在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的平均光谱分辨率为137nm,空间分辨率增加到30米;2000年后,出现增强型TM(ETM),其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可达15米。
法国S POT4卫星多光谱波段的平均光谱分辨率为87nm,空间分辨率为20米,重复周期为26天;SPOT5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2.5米,重复覆盖周期提高到1-5天。
1999年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是我国第一颗资源卫星,最高空间分辨率达19.5米,重复覆盖周期为26天。
1999年发射的美国IKONOS-2卫星可获得4个波段4米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和1个波段1米空间分辨率的全色数据。
IKONOS发射稍后,又出现了空间分辨率更高的OrbView-3(轨道观察3号)和Quickbird(快鸟),其最高空间分辨率分别达1米和0.62米。
(3)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遥感技术的最大成就之一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1]。
第一代航空成像光谱仪以AIS—1和AIS—2为代表,光谱分辨率分别为9.3nm和10.6nm;1987年,第二代高光谱成像仪问世,即美国宇航局(NASA)研制的航空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其光谱分辨率为10nm;EOSAM—1(Terra)卫星上的MODIS具有36个波段。
如今的卫星高光谱分辨率可达到10nm,波段几百个,如在轨的美国EO-1高光谱遥感卫星上的Hyperion 传感器,具有220个波段,光谱分辨率为10nm。
我国“九五”研制的航空成像光谱仪为128个波段。
1.2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遥感信息处理技术最早为光学图像处理,后来发展成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博士提出把常规地图变成数学形式的设想,可以看成是数字图像的启蒙;到1972年随美国陆地卫星的发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才真正地发展起来。
随着遥感信息获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基础科学等的发展,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图像的校正与恢复,图像增强,图像分类,数据的复合与GIS的综合,高光谱图像分析,生物物理建模,图像传输与压缩等方面。
其中图像的校正与恢复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
图像增强方面目前已发展了一些软件化的实用处理方法,包括辐射增强,空间域增强,频率域增强,彩色增强,多光谱增强等。
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定量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方面,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基于光谱统计分析的分类方法,如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为了提高基于光谱统计分析的分类精度和准确性,出现了一些光谱特征分类的辅助处理技术,如上下文分析方法,基于地形信息的计算机分类处理,辅以纹理特征的光谱特征分类法等。
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新方法,如神经网络分类器,基于小波分析的遥感图像分类法,基于分形技术的遥感图像分类,模糊聚类法,树分类器,专家系统方法等[2]。
在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方面,也发展了许多处理方法,如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技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方法等。
这些方法均已在高光谱图像处理中得到应用。
遥感的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探讨了卫星遥感信息的产业化问题,认为,产业化是卫星遥感技术持续发展的动力,并提出后遥感应用技术的开拓是实现卫星遥感信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后遥感应用技术产业化自197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陆地卫星以来,遥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空间技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之一。
产业化是卫星遥感技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后遥感应用技术的开拓将是卫星遥感信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1.3 遥感技术应用现状总体上说,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应用深度也不断加强。
目前,在地学科学、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监测、考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评价、牧场管理等各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遥感技术也已成为实现数字地球战略思想的关键技术之一。
地球科学中的矿产勘查,地质填图等是较早应用遥感技术的领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潜力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在精细农业、环境评价、数字城市等新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
此外,GIS 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P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也无疑为遥感技术的更广、更深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总之,卫星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地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遥感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了。
国土:土地利用普查和监测农业:作物长势与产量预估水利:流域分析、洪水监测、林业:森林蓄积量评估,森林火灾监测,病虫害监测渔业:鱼群活动监测与捕鱼作业指导城市:热岛效应、交通、绿地、、遥感信息工程应用1 地质包括地质找矿、岩性分类、地震和火山活动、地下水、地热依据:一定的地貌类型与一定的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而一定的地质构造又能反映出一定的成矿条件。
线性构造和成矿条件的关系: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区成矿条件好2)断裂和褶皱强烈的构造处成矿条件好3)构造线交叉地区成矿几率大岩性分类:在地面无植被覆盖的岩石裸露地区,利用不同岩石间光谱特性差异,可对岩性进行识别分类地震和火山活动与断层有关;地下水也一般在断层中发现;热红外像片上可反映地热信息。
2 土地资源土地利用调查:利用不同分辨率的图像融合,增强空间分辨率和光谱特性。
土地分布和面积统计。
地籍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融合处理土壤改良精细农业: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土地适用性评价农作物估产:利用两个参数叶面积指数和植土比,分析反射光谱特性。
3 城市建设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动态监测和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工业、零售业分布、房地产规划/居民区分布、人口、占用耕地等等。
举例:城市规划(北京、武汉)城市调查4 林业林木覆盖类型、森林立地因子的界定、城市园林绿化5 线路工程工程稳定性分析、线路规划举例:选线(润阳大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地质稳定性分析(地质构造)6 生态环境城市热岛效应监测:利用热红外扫描影像,分析城市热岛分布和产生原因石漠化水土保持和土壤侵蚀:三维动态模型分析灾害:如滑坡,研究地质构造。
河流淤积滩涂7 水利三峡输水管隧道地表水体调查:水系分布特征分析农业灌溉、防洪、抗旱、抗涝8 旅游研究旅游景点的分布特征开发新的旅游景点监测和保护旅游资源风景点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故宫、长城、兵马俑、天安门等)9 军事全天候和全天时侦察:微波和热红外优势揭露军事伪装军事目标的识别2 产业化是卫星遥感技术持续发展的动力2.1 卫星遥感技术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化前景遥感技术应用的基础是遥感信息的获取。
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形成各种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复杂过程是由人类生活的真实地表空间的复杂性、千变万化性和成像过程的复杂性共同决定的。
具体地说,人类生存的地表空间是复杂的,是宏观有序,微观混乱的地理综合体,成像获取的遥感图像的光谱值是混合光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信息论角度来讲,遥感成像过程是信息从多到少的映射,是个确定过程,是把一个千变万化、形形色色的地球表面高度概括、总结、选择、压缩的过程。
正是这个过程,使得遥感影像中包含的信息具有宏观性、多样性、综合性、周期性、量化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遥感影像中包含着人类生产活动各个研究和应用领域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信息,各个研究和应用部门均可以从不同的遥感影像中提取和挖掘出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为本部门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这也就是遥感信息具有跨部门,跨学科的特点。
遥感信息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遥感技术从一起源就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化前景。
2.2 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需要加速产业化卫星遥感信息的获取技术得到了惊人的发展,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一个空间分辨率由公里级,百米级,到米级,分米级,光谱分辨率由几百个纳米,几十个纳米,到几个纳米的多空间尺度、多光谱尺度以及多时间尺度的海量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技术已经形成,但卫星遥感信息的应用则相对发展滞后,出现了卫星遥感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应用滞后的矛盾。
这个矛盾使得人们在欣喜地获得大量可用数据的同时,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对知识万分饥渴,深感信息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