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合集下载

11-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实验指导书

11-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应力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包括应变片的分选、试件表面处理、应变片粘贴、质量检查、联结导线及防护等环节,应变片粘贴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应变电测的精度。

从事实验应力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掌握这项基本操作技术。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焊接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1.电阻应变片,每实验小组一包约10枚;2.502胶水(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3.25W电烙铁、电吹风、镊子、砂纸等工具;4.兆欧表(测绝缘电阻用);5.万用表;6.丙酮等清洗器材;7.框架试件、纯弯曲梁试件,温度补偿片;三、实验内容:按图四所示应变片位置,在补偿快上或等强度梁上粘贴2片应变片。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电桥测量同一包装袋中的各应变片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0.5欧姆内的2枚应变片粘贴用;2.将试件待贴位置用细纱纸打成45咬叉纹,除掉绣迹;3.用丙酮醮棉球将应变片位置擦洗干净,直到擦过的棉球不变色为止。

按图4所示位置用尖刀画出贴片方向线,然后再用棉球擦一次;4.一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一手拿502胶水瓶,在应变片基底底面上涂抹一层薄胶水,并迅速将应变片平放在试件贴片位置上,让胶水均匀分布在整个粘贴面上,使应变片基准箭头对准方向线,将一小片聚四氟乙烯薄膜盖在应变片上,用大拇指垂直挤压应变片半至一分钟(注意按时不要使应变片错动,其压力约为半公斤)。

轻轻掀开薄膜,检查有无气泡、翘曲等现象,否则需要重贴。

注意胶水不要用的太多或太少,过多则胶水太厚影响应变片性能,过少则粘接不牢靠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502胶有刺激性气味,切不可滴及眼睛;5.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的电阻值应与粘贴前一致,如属敏感栅断开则需要重贴。

6.将接线端子上先挂上锡,然后将接线端子粘贴在应变片根部,待全部干燥后将导线一端与应变片引线一端分别焊接于端子上,焊接时间要短,焊点要求光滑、小巧、成球状。

7.用电吹风加热固化,然后用兆欧表检查各应变片(一根导线)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一般应大于50兆欧姆。

电阻应变计的粘贴及防护实际操作(实验报告书 完成 4H)

电阻应变计的粘贴及防护实际操作(实验报告书 完成 4H)

实验力学
实验报告书
实验项目名称: 电阻应变计的粘贴及防护实际操作学年:学期:
入学班级: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电阻应变计的粘贴及防护实际操作(4H)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使用的设备及器材
三、简述贴片、接线、检查等工艺过程的主要步骤
四、应变实测
(1)试样的材料、尺寸及贴电阻片的位置
(2)实验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
(以载荷增量为100N为准)
五、问题讨论
(1)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2) 做好应变片防护的目的是什么?
(3) 影响实验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选择、粘贴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过程及方法2.掌握选择应变片的原则及粘贴质量的检查二、实验步骤1.目测电阻应变片有无折痕.断丝等缺陷,有缺陷的应变片不能粘贴。

必须更换。

2.用数字万用表或电桥精确测量应变片电阻值的大小。

注意:不要用手或不干净的物品直接接触应变片基底。

测量时应放在干净的书面上,不能使其受力,应保持平直。

记录下各个应变片的阻值,要求应变片阻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对于标称电阻为120欧姆的应变片,测量时数字万用表必须打到200欧姆档位上。

所测电阻值为原始电阻。

要求同一电桥中各应变片之间阻值相差均不得大于0.5欧姆,否则,需要更换。

3.试件表面处理:实验所用试件为等强度梁,为了粘贴牢固,必须对试件表面进行处理。

(1)在等强度梁选择好贴片位置,用细纱纸打磨干净,要求打磨成45度交叉线,如等强度梁上以前贴好的应变片,先用小刀铲掉。

应变片为一次性消耗材料,粘贴后再起下来不能再用。

(2)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洗贴处,直到棉球无黑迹为止。

(3)在贴片处划出十字线,作为贴片坐标,再用棉球擦一下。

4.应变片粘贴在502粘贴剂瓶口打一小细孔(用大头针),以便只流出少量胶液,一手捏住应变片的引出线,一手拿502,瓶口向下,在应变片基底上挤一小滴胶水,并用瓶口轻轻涂抹均匀,将多余的胶水甩去,立即放在应变贴片位置。

然后轻轻撕去塑料薄膜。

5.粘贴质量的检查(1)目测或用放大镜检查应变片是否粘牢,有无气泡、翘起等现象。

(2)用万用表检查电阻值。

正常情况下,阻值与未贴片前的相差无几。

6.焊线用电烙铁将应变片的引线焊接到等强度反梁上的引线焊点处。

注意焊锡不要太多。

7.用兆欧表检查应变片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组织,应大于500M欧。

8.应变片保护用704硅橡胶覆于应变片上,防止受潮。

三、实验所用材料及工具箱式电阻应变片等强度梁502粘接剂万用表剪刀镊子电烙铁焊丝等四、注意事项(1)手指不能直接接触502胶,否则粘手,注意不要擦到眼睛或衣服上.(2)不要用两手握兆欧表引线端的金属部分,防止触电;不要长时间短路,防止烧毁兆欧表。

【精品】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

【精品】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

一、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结构、规格、用途等。

2.学会设计布片方案。

3.掌握选片、打磨、粘贴、接线、固定、防护等操作工艺和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YD-88便携式超级应变仪。

2.QJ23型电桥。

3.试件、应变片、砂布、镊子、丙酮、药棉、502胶水、玻璃纸等。

4.试件见图1-5。

三、实验原理应变片的构造很简单。

把一条很细具有高电阻率的金属丝,在制片机上排绕后,用胶水粘在两片薄纸之间,再焊上较粗的引出线,就成了早期常用的丝绕式应变片。

应变片一般由敏感栅(即金属丝)、粘结剂、基底、引线及覆盖层五部分组成。

如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表面上,金属丝随构件一起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且,这电阻变化与构件应变有确定的线性关系。

应变片已有多种类型,若按敏感栅所用材料来分,有丝绕式应变片、箔式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

前两种的敏感栅是以金属丝或箔制成,可统称为金属式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半导体应变片则是一类较新品种,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

无论何类应变片,其构成不外基底、敏感栅和引线三大部分。

引线是从敏感栅到测量导线之间的过渡部分,用以将敏感栅接入测量电路。

基底用来保持敏感栅及其与引线接头部的几何形状,在应变片安装以后,由它将构件变形传递给敏感栅,并在金属构件与敏感栅之间起绝缘作用。

目前常见的电阻片有以下几种:(1)丝绕式用电阻丝盘绕电阻片称为丝绕式电阻片(见图1-1和图1-2a),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半圆弯头平绕式,这种电阻片多用纸底和纸盖,价格低廉,适于实验室广泛使用,缺点是精度较差,横肉向效应系数较大。

(2)短接式这种电阻片的制作比较容易,在一排拉直的电阻丝之间,在预定的标距上用较粗的导线相间地造成短路,这种电阻片有用纸底的,也有用胶底的(见图1-2b)。

短路接式电阻片的优点是几何形状比容易于保证,而且横向效应系数近于零。

图1-2(3)箔式电阻片它是在合金箔(康铜箔或镍铬箔)的一面涂胶形成胶底,然后在箔面上用照相腐蚀成形法制成的(见图1-2c),所以几何形状和尺寸非常精密,而且由于电阻丝部分是平而薄的矩形截面,所以粘贴牢固,丝的散热性能好,横向效应系数也较低,和丝绕式应变片相比,箔式片有下列优点:a.随着光刻技术的发展,箔式片能保证尺寸准确、线条均匀,故灵敏系数分散性小。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实验目的:1. 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2. 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过程3. 学会防潮层的制作;4. 认识并理解粘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要求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在模拟试件上粘贴应变片。

三、实验仪表和器材:1. 模拟试件(小钢板;2. 常温用电阻应变片;3. 数字万用表;4. 兆欧表;5. 粘合剂:T-1型502胶,CH31双管胶(环氧树脂或硅橡胶;6. 丙酮浸泡的棉球;7. 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锡膏等小工具;8. 接线柱、短引线。

四、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时, 要将应变片粘贴到试件上, 当试件发生变形, 应变片就会跟随一起变形, 这时应变片中的电阻丝就会因其机械变形而导致电阻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电阻的变化也就反应了结构的变形情况,这就是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

五、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则:从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中可以看出, 首先要保证应变片与被测物体共同产生变形,其次,要保证电阻应变片本身的电阻值的稳定,才能2 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 这是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

因此应变片本身的质量和粘贴质量的好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应变片必须牢固地粘贴在试件的被测测点上,因此对粘贴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为保证粘贴质量和测量正确,要求如下:1. 认真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保证应变片的质量;2. 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 使应变片能够牢固地粘贴到试件上,不脱落,不翘曲,不含气泡;3. 粘结剂的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工艺性能良好,并且蠕变小, 粘贴强度高,温、湿度影响小,确保粘贴质量,并使应变片与试件绝缘,且不发生蠕变,保证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4. 粘贴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无误, 因为试件上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变是不同的,应变片必须粘贴到要测试的应变测点上,也必须是要测试的应变方向。

电测法实验报告——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电测法实验报告——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电测法实验报告——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
1、常温用电阻应变片,接线端子,测量导线
2、电烙铁,焊锡,助焊剂
3、纱布,502,镊子,丙酮,药棉,聚四氟乙烯薄膜,吸耳球
4、万用欧姆表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和分选应变片:检查有无锈斑,基地和盖层有无破损,引线是否牢固,阻值是否正常。

2,粘贴表面的准备:除去粘贴表面的油污、漆、锈斑、电镀层等,用胶布交叉打磨出细纹以增加粘结力,接着用浸有酒精的脱脂棉球擦洗,并用钢针画出贴片定位线。

最后再次擦洗,直至不见油污
3,贴片:在应变面的地面和处理过的粘贴表面上,各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502,用镊子将应变片放上并调好位置,盖上聚四氟乙烯薄膜,
用手指柔和滚压,挤出多余的胶,并排出应变片下的气泡,使应变片和
试件完全贴合,揭掉薄膜。

4,固化
5,测量导线的焊接与固定:将接线端子的用502粘贴在粘贴表面上,将应变片的引出线焊接在端子片上,再焊接导线。

6,检查:观察贴片方位是否正确,用万用欧姆表测量导线端的电阻,以检查有无短路断路。

四、实验心得
本实验让我熟悉了粘贴应变片的全过程,贴片需要心细,认真,小小的差池都会导致最后应变片的测量结果有问题。

电阻应变片粘贴注意事项

电阻应变片粘贴注意事项

电阻应变片粘贴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阻应变片(Strain Gauge)的粘贴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以确保粘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表面准备:应先清洁并确保被粘附表面的干净、干燥和光滑。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或溶剂,如酒精或去离子水,清洁表面以去除尘埃、油脂或其他污染物。

2. 表面处理:有时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粘附性。

根据应用情况,可以使用研磨、打磨、喷砂等方法,以增加表面粗糙度或提供更好的粘附性。

3. 使用合适的胶粘剂:选择适合应变片和被粘附表面的胶粘剂非常重要。

确保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耐高温性能,并且与被粘附材料相容。

遵循胶粘剂制造商的建议和说明,正确使用和储存胶粘剂。

4. 粘贴位置选择:应仔细选择粘贴位置,确保应变片能够准确测量所需的应变。

在确定粘贴位置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应变分布和变形情况,并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粘贴。

5. 粘贴压力和温度:在粘贴过程中,适当的压力和温度可以帮助胶粘剂达到更好的粘附效果。

根据胶粘剂制造商的建议,控制粘贴压力和温度,确保胶粘剂与应变片和被粘附表面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

6. 粘贴后固化时间:在粘贴应变片后,需要给胶粘剂足够的固化时间,以确保其达到最佳的粘附性能。

根据胶粘剂制造商的建议,遵循固化时间的指导,避免在固化前施加应变或负载。

7. 校准和验证:完成粘贴后,进行校准和验证步骤以确保应
1/ 2
变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标准的应变加载或测试方法,检验应变片的输出和响应,验证其性能和精度。

2/ 2。

试验一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试验一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粘贴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常温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2.初步掌握焊线和检查。

二、实验对象土木专业本科教学三、实验设备1. 常温电阻应变片2. 锯条3. 砂布4. 丙酮(或酒精)等清洗器材5. 502 粘接剂6. 测量导线7. 电烙铁8. 万用表四、实验步骤1. 定出试件被测位置,画出贴片定位线。

在贴片处用细砂布按45 ° 方向交叉打磨,然后用浸有丙酮(或酒精)的棉球将打磨处擦洗干净(钢试件用丙酮棉球,铝试件用酒精棉球)直至棉球洁白为止。

2. 一手镊住应变片引线,一手拿 502 胶,在应变片基底底面涂上 502 胶(挤上一滴502 胶即可),立即将应变片底面向下放在试件被测位置上,并使应变片基准对准定位线。

将一小片薄膜盖在应变片上,用手指柔和滚压挤出多余的胶,然后手指静压一分钟,使应变片和试件完全粘合后再放开。

从应变片无引线的一端向有引线的一端揭掉薄膜。

检查应变片与试件之间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若有则需重贴。

(注意: 502 胶不能用的过多或过少,过多使胶层太厚影响应变片测试性能,过少则粘结不牢不能准确传递应变,也影响应变片测试性能。

此外小心不要被 502 胶粘住手指,如被粘住用丙酮泡洗)3. 将导线与应变片连接的一端去掉 2 毫米塑料皮,涂上焊锡。

4. 将应变片引线与试件轻轻拉开,把一端涂上焊锡的导线与应变片引线靠近用胶布固定在试件上,然后用电烙铁将应变片引线与导线焊接。

焊点要光滑,防止虚焊。

5. 用万用表检查:与应变片焊接的导线是否导通(两导线之间电阻约 120 欧左右);应变片与试件之间是否绝缘(绝缘电阻大于100 兆欧)。

应变片代号原始电阻(Ω)焊后电阻(Ω)绝缘电阻(MΩ)1 120 119.4 ∞2 120 119.3 ∞。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浅论_乔俊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浅论_乔俊
根 据 构 件 的 材 料 ,形 状 和 应 力 状 态 等 情 况 ,选 择 合 适 的 应 变 片 种 类 和 规 格 。 2 .2 试件的表面处理
(1)用 锉 刀 ,刮 刀 去 除 试 件 表 面 粘 贴 应 片 处 的 漆 层、油 污 、锈层。(漆 层 用 除 垢 刮 刀 刮除,油 污 用 甲 苯 、四 氯 化 碳 或 油 漆 等 溶 剂 清 除 ,锈 层 用 钢 丝 刷 刷 掉 ,再 用 锉 刀 打 平 )。
(2)用锉刀和砂布打磨试件表面,打磨出 与贴片方向成45°角的交叉微细纹路,使得 表 面 粗 糙 度 达 到 Ra6.3左 右 。(注 :试 件 表 面 不要打磨太光,否则会使应变片粘贴不牢)。
(3)如 打 磨 后 ,不 立 即 进 行 应 变 片 的 粘 贴 ,可 涂 一 层 凡 士 林 防 止 氧 化 。
4.4 行动导向教学还要求教师要逐步 提 高 自 己 的 专 业 知 识 水 平 ,熟 练 掌 握 行 动 导 向 教 学 法 中 的 教 学 技 巧 和 方 式 方 法 ,以 便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任务。
5 总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之
一 ,这 种 教 育 理 念 特 别 符 合 逻 辑 推 理 能 力 较 弱 的 青 少 年 的 认 知 规 律 。但 是 高 职 教 育 中也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用这种教学模 式 ,如 一 些 概 念 性 学 习 就 比 较 适 合 运 用 演 示 法 。所 以 ,在 教 学 中 运 用 何 种 方 法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而 定 ,不 能 一 味 的 就 采 用 行 动 导 向 法 教 学 。在 教 学 流 程 的 安 排 中 , 行 动 导 向 教 学 法 ,要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逐 步 展 开 ,不 追 求 为 了 完 美 而 一 步 到 位 。与 此 同 时 ,作 为 普 通 教 师 ,要 深 入 研 究 行 动 导 向 教 学 法 的 内 涵 与 精 髓 ,只 有 教 师 全 面 掌 握 并 且 能 够 熟 练 地 运 用 这 种 教 学 法 时 ,高 职 院 校 高 职 数 学 的 教 学 效 果 ,便 会 有 一 个 大 的

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一、试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下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二、试验用品:1、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2、粘结剂(502胶,JC-311型胶粘剂等)3、数字万用表。

4、低压高阻表。

5、Φ8钢筋棍或锯片及引线若干。

6、丙酮、镊子、脱脂绵。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1.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剔除丝栅中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电阻应变片。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值,进行电阻选配。

同一测区所用应变片的电阻值之间的差值不得超过仪器可调平的允许范围。

2.试验测点表面准备:用砂纸等工具除去试件表面漆层,电锈层,锈斑、污垢覆盖层后,画出测点定位线,然后用0#砂纸磨平,再打成与测量方向成45º交叉的纹线,最后用绵球蘸丙酮沿一个方向擦拭干净。

3.贴片:使用502胶,要掌握好时机,左手捏住应变片引线,右手上胶,胶层应均匀而薄,待一分钟左右,当胶水发粘时,校正方向贴好再垫上玻璃纸,用手指滚压即可。

4.固化:502胶靠自然干燥让溶剂挥发而固化。

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应变片阻值及其绝缘电阻值的测量等。

胶层固化后,应变片从表面看来应无气泡和折皱,电阻值应无明显变化。

绝缘电阻值是检查胶层干燥后固化程度的标志,胶层完全干燥或固化后,绝缘电阻有可能达到1000MΩ以上。

不过,一般地静、动态测量要求达到大于200MΩ以上为合格。

5.固定导线:应变片到电阻应变仪之间的测量导线布置,应使用同一测区导线用同规格、同型号、同长度,并且排列整齐,分区成束捆扎屏蔽网接地。

应变片导线也应事先固定,防止扯坏应变片,连接焊点应光滑,牢固,防止虚焊,引出线应作编号并记录。

6.有必要重贴时,一定要除掉原有胶层,重新擦洗,涂胶粘贴。

7.做防潮处理:表面腊封或涂一层JC—311型胶粘剂。

四、试验报告:1.简述预埋钢筋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简述选片原则、贴片、焊线、防潮防水处理的注意事项。

3.记录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说明解决的方法。

3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技术实验

3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技术实验

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技术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技术;2.为后续将进行的应力集中系数实验做好在试件上粘贴应变计、接线、防潮、检查等准备工作。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1.常温用电阻应变计,每小组一包约20枚;2.万用表;3.502粘结剂;4.电烙铁、镊子等工具;5.带孔板状拉伸试件;6.丙酮等清洗器材,防潮用硅胶;7.测量导线若干;8.100伏兆欧表(测绝缘电阻用)。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2.用万用表测量各应变计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土0.5欧姆内的14—15枚应变计供粘贴用。

3.将新购买或经冰箱保存的性能有效的502粘结剂瓶口打一小细孔,以便只流出少量胶液。

4.先将试件待贴位置用细砂纸打成45°交叉纹,并用丙酮醮棉球将贴片位置附近擦洗干净直到棉球洁白为止。

按图1—1所示布片图用画针画方向线,线的间距根据应变计的宽度确定,并尽量紧密。

画线后再用棉球擦一下。

图1-1 应变计粘贴位置示意图5.一手捏住应变计引出线,一手拿502粘结剂瓶,将瓶口向下在应变计基底底面上涂抹一层粘结剂,涂粘结剂后,立即将应变计底面向下平放在试件贴片部位上,并使应变计基准对准方向线,将一小片聚四氟乙烯薄膜盖在应变计上,用拇指滚压应变计挤出多余粘贴剂(注意按住时不要使用应变计移动),手指保持不动约1分钟后再放开,轻轻掀开薄膜,检查有气无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否则需重贴。

注意粘结剂不要用得过多或过少,过多,则胶层太厚影响应变计性能,过少则粘结不牢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如用力过大,胶几乎全部被挤出,粘结不牢,甚至压坏应变计敏感栅。

此外注意不要被502胶粘住手指或皮肤,如被粘上可用丙酮洗掉。

502粘结剂有刺激性气味,不宜多吸入,切不要滴及眼睛。

6.将引出线与试件轻轻脱离,用万用表检查应变计是否通路,如属敏感栅断开则需重贴,如属焊点与引出线脱开尚可补焊。

7.在应变计引出线一端距端头约2mm处粘贴接线端子,并将引出线焊在接线端子上。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实验报告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实验报告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粘贴方法对电阻应变片测量结果的影响,为电阻应变片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二、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片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应变和应力的传感器,其粘贴技术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粘贴方法包括机械粘贴和化学粘贴两种,机械粘贴是指利用胶水或胶带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材料上,而化学粘贴则是利用特殊的胶水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材料上。

实验将对比这两种不同的粘贴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电阻应变片、被测材料、胶水/胶带、化学粘合剂等。

2. 机械粘贴实验,将电阻应变片用胶水或胶带粘贴在被测材料上,注意粘贴的平整度和紧密度。

3. 化学粘贴实验,利用化学粘合剂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材料上,同样需要注意粘贴的平整度和紧密度。

4. 进行应变测试,对粘贴好的电阻应变片进行应变测试,记录测量结果。

5. 数据对比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粘贴方法的测试结果,分析其差异和影响因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机械粘贴和化学粘贴方法对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机械粘贴容易造成粘贴不紧密、不平整,从而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而化学粘贴则能够更好地保证电阻应变片与被测材料的紧密接触,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论。

综合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在粘贴电阻应变片时,采用化学粘贴方法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选择化学粘贴方法,以确保电阻应变片的粘贴质量和测量准确性。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灰尘和水分对粘贴质量的影响。

2. 在粘贴过程中,要确保电阻应变片与被测材料的紧密接触,避免出现空隙和气泡。

3. 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工具,保持实验设备的整洁。

七、参考文献。

1. 赵明,刘建华.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2015,30(5): 12-15.2. Smith, J., & Johnson, R. (2018). The impact of adhesive methods on strain gauge measurement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3(4), 567-580.八、致谢。

电阻应变片粘贴方法与引线连接技术

电阻应变片粘贴方法与引线连接技术

电阻应变片粘贴方法与引线连接技术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应变的传感器元件,通过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来获得受力物体的应变情况。

在使用电阻应变片时,常常需要将其粘贴在被测物体上,并通过引线连接到测量电路中。

以下将详细介绍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和引线连接技术。

1.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1)清洁被测物体表面:使用洁净无纤维布擦拭被测物体表面,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污垢。

(2)选择适当的胶粘剂:通常使用导电胶粘剂,如导电胶或导电胶片。

确保胶粘剂与电阻应变片及被测物体具有良好的接触。

(3)涂抹胶粘剂:用胶刷或滴管将胶粘剂涂抹在电阻应变片的背面或被测物体表面,形成一个薄而均匀的胶层。

(4)粘贴电阻应变片:将涂抹了胶粘剂的电阻应变片贴在被测物体上,并用适当的压力使其与被测物体紧密结合。

确保电阻应变片与被测物体之间无气泡存在。

(5)等待固化:根据胶粘剂的要求,等待一段时间使其固化,以确保电阻应变片与被测物体之间的粘结牢固。

2.电阻应变片的引线连接技术:(1)引线选择:首先选择合适的引线,一般使用导线或插头连接电阻应变片与测量电路。

引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以确保准确传递电阻应变片的信号。

(2)引线焊接:使用电阻焊接技术将引线与电阻应变片连接。

首先,在电阻应变片的电极上涂敷焊剂,然后将引线的导线端与电极进行对接,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焊接,直至焊点牢固。

焊接完成后,使用绝缘胶带或热缩管将焊点进行绝缘保护。

(3)引线固定:为了避免外力对引线和焊点的影响,需要对引线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胶粘剂或绝缘胶带将引线固定在被测物体上,并避免引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应力和应变。

(4)引线保护:引线连接完成后,还需进行引线的保护工作。

使用绝缘套管或绝缘胶带对引线进行绝缘,以避免外部环境的湿度、腐蚀等因素对引线的影响。

总结:通过上述的粘贴方法和引线连接技术,可以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物体上,并与测量电路连接。

粘贴过程中要确保胶粘剂的均匀涂抹和牢固粘结,引线连接过程中要确保焊点牢固可靠,并对引线进行固定和保护。

电阻片的粘帖技术

电阻片的粘帖技术

• 检查应变片质量 • 挑选能组成温度补偿的应变片(阻值相差小于±0.1Ω )
• 在选定贴应变片的位置划出十字线 • 划线深度要适中
• 先用粗砂纸打磨结构表面 • 再用细砂纸精磨(45º 交叉纹)
• 用棉纱或脱脂棉花沾丙酮清洁结构表面 • 擦洗2~3遍后,表面不可再用手接触!
• 用透明胶带将应变片与构件临时固定 • 移动胶带位置使应变片达到正确定位
测试工作
测定构件物理尺寸和测点位置 根据自定方案分级加载 记录各级载荷下各应变片的应变读数(重 复测试几次) 分析实验结果,准备实验报告
• 将应变片引线焊接在接线片上,焊点要光滑牢固。 • 引线需形成弧线与接线片相连
• 将连接应变仪的导线焊接在接线片上(注意焊接质量) • 把导线用绝缘胶带固定在构件上,再一次检查应变片质量
• 在应变片周围涂上单分子硅胶或石蜡(防潮需要) • 涂胶或石蜡前也要清洁表面
• 硅胶固化后应变片粘贴工作完毕 • 在连接应变仪前再次检查应变片的阻值和绝缘情况
• 在应变片反面涂上一滴胶水(大小视应变片面积而定) • 胶水量不宜过多
• 将塑料薄膜盖在应变片上,用母指按压挤出多余胶水 • 按压时间一般1分钟,室温低时适当延长
• 将应变片引线拉起至根部(引线如粘在构件上需小心操作!) • 在紧连应变片的下部用胶水粘接一片连接片(焊片)
• 为了使胶水快速固化,可用电吹风加热处理(注意距离) • 用万用表测量应变片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MΩ
电阻应变片粘贴 技术与综合 应用实验
实验目的
学习和定的结构表 面上粘贴好应变片。 测定某截面应力分布, 或测定沿杆轴线的内 力分布。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应变片的粘贴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浅论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浅论
4.3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活 动 进 行 严 密 组 织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要 用 自 己 的 脑 、心 、手 给 学 生 做 课 堂 展 示 ,引 导 学生向老师一样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进 行 情 景 学 习 ,要 给 每 一 位 学 生 提 供 参 与 学 习 的 机 会 ,要 不 断 引 导 、帮 助 、鼓 励 遇 到 困 难 的 学 生 ,不 能 让 其 自 信 心 、自 尊 心 受 到 打击。
(2)在 应 变 片 上 面 放 一 层 玻 璃 纸 或 一 层 透 明 的 塑 料 薄 膜 ,然 后 用 手 指 滚 压 挤 出 多 余 的 粘 接 剂 。粘 接 剂 层 的 厚 度,在 满 足 粘 贴
表1
胶水牌号 401 406 414 415 416 460 480 495 496 499
(2)用锉刀和砂布打磨试件表面,打磨出 与贴片方向成45°角的交叉微细纹路,使得 表 面 粗 糙 度 达 到 Ra6.3左 右 。(注 :试 件 表 面 不要打磨太光,否则会使应变片粘贴不牢)。
(3)如 打 磨 后 ,不 立 即 进 行 应 变 片 的 粘 贴 ,可 涂 一 层 凡 士 林 防 止 氧 化 。
电阻应变片,简称应变片,是非电量电
图1
测 法 中 一 种 常 用 的 转 换 元 件 。利 用 应 变 片 及 相 应 的 电 测 仪 器 ,测 量 出 工 程 结 构 的 应 力 分 布 情 况 进 行 应 力 分 析 ,这 对 验 证 工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理 论 ,分 析 使 用 中 产 生 破 坏 的 原 因 ,以 及 确 定 设 计 方 案 等 都 是 非 常 必 要 的。
4.4 行动导向教学还要求教师要逐步 提 高 自 己 的 专 业 知 识 水 平 ,熟 练 掌 握 行 动 导 向 教 学 法 中 的 教 学 技 巧 和 方 式 方 法 ,以 便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任务。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再挂少许焊锡丝短端挂上焊锡完成后呈白色精选课件精选课件99将短导线与万用表的两个表笔连接测量电阻值与前面相同阻值应与粘贴前基本一致1202精选课件精选课件1010将兆欧表的一个表笔与短导线连接另一个表笔与钢板连接顺时针转动兆欧表手柄指针将发生偏转表针所指数据为绝缘度估读大概值
实验目的及试件描述
本实验通过在一小钢板上粘贴应变片的过 程,了解应变片粘贴的全过程,并掌握粘 贴步骤、要求对应变测试的影响。
划十字定位线, 长线为应变测量方向
清洗
丙酮棉球
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基底处理?
应变片的粘贴
涂502胶水
正面(引线在上)—胶基(黄色片)
背面(引线在下) 涂502胶水
正面(引线在上)—纸基(白色片)
背面(引线在下)
正面朝上,电阻丝中心与十字交叉点对准,丝绕方向与长线一致,定位后垫塑 料薄膜用手滚压。
接线柱的粘贴
放置在位置上之后,用笔尖等工具轻轻压住,在侧面点少许502胶水
若接线柱距应变片较远,在两者之间粘贴一层透明胶带
焊接(一)
1.电烙铁烧热后沾少许松香 电烙铁
2.再挂少许焊锡
松香
焊锡
3.将电烙铁放置在接线柱上约3~4秒,然后移走烙铁,接线柱上应已挂上焊锡, 若焊锡太少(焊锡应扑满接线柱表面),则重复2、3步。另一接线柱相同。
焊接(二)
4.电烙铁与短线共同放入松香中 5.再挂少许焊锡
6.将短导线剥出的铜 丝(短端)挂上焊锡
完成后呈白色
3.用短导线压住应变片的细引线,再将烙铁放在接线柱上稍用力下压,待焊锡熔 化后移走烙铁,保持短导线不动,3~5秒后焊锡凉后,焊接完成。另一相同。
检查应变片电阻值
将短导线与万用表的两个表笔连接测量电阻值(与前面相同),阻值应与粘贴前基 本一致

实验4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实验4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实验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应力测量是结构试验中很主要的测量内容,一般均采用电阻应变法测量应变而求得。

电阻应变法精度高,灵敏度高并可远距离、多点测量及快速数据采集处理等优点。

另外,用电阻应变片作为转换元件加上一些弹性元件能制作各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来测定结构试验中各种物理量的变化。

要达到预期的测量目的或试验的成功,必须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与电阻应变仪的正确作用。

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常温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在结构上粘贴应变片,测量该位置的应变应力值,并与理论值比较。

二、设备及耗材1.电阻应变片,接线端子2.数字万用电表,测量导线3.悬臂梁、砝码、温度补偿块等4:砂布、丙酮、药棉等清洗器材5,502胶、防潮剂、玻璃纸及胶带6,划针、镊子、电烙铁、剪刀等7,静态电阻应变仪三、电阻应变片简介电阻应变片(简称应变片)是由很细的电阻丝绕成栅状或用很薄的金属箔腐蚀成栅状,并用胶水粘贴固定在两层绝缘薄片中制成,如图2—1所示。

栅的两端各焊一小段引线,以供试验时与导线联接。

应变片的基本参数有灵敏系数K、初始电阻值R、标距L和宽度B。

实验时,将应变片用专门的胶水牢固地粘贴在构件表面需测应变处。

当该部位沿应变片L方向产生线变形时,应变片亦随之一起变形,应变片的电阻值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AR与该处构件的长度变化△L成正比,即其中R——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R——应变片电阻变化值;△R/R=K·△L/LK——应变片的灵敏系数,表示每单位应变所造成的相对电阻变化。

由制造厂家抽样标定给出的,一般K值在2.0左右。

由于构件的变形是通过应变片的电阻变化来测定,因此,应变测试中,应变片的粘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

应变片的粘贴质量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建筑结构试验中要求认真掌握应变片粘贴技术。

应变片粘贴过程有应变片的筛选、测点表面处理与测点定位、应变片粘贴固化、导线焊接与固定和应变片粘贴质量检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 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过程;
3. 学会防潮层的制作;
4. 认识并理解粘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要求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在模拟试件上粘贴应变片。

三、实验仪表和器材:
1. 模拟试件(小钢板 ;
2. 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3. 数字万用表;
4. 兆欧表;
5. 粘合剂:T-1型 502胶, CH31双管胶(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6. 丙酮浸泡的棉球;
7. 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
8. 接线柱、短引线。

四、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
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时, 要将应变片粘贴到试件上, 当试件发生变形, 应变片就会跟随一起变形, 这时应变片中的电阻丝就会因其机械变形而导致电阻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电阻的变化也就反应了结构的变形情况,这就是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

五、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则:
从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中可以看出, 首先要保证应变片与被测物体共同产生变形,其次,要保证电阻应变片本身的电阻值的稳定,才能
1
2 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这是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

因此应变片本身的
质量和粘贴质量的好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应变片必须牢固地粘贴在试件的被测测点上,因此对粘贴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为保证粘贴质量和测量正确,要求如下:
1. 认真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保证应变片的质量;
2. 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 使应变片能够牢固地粘贴到试件上,不脱落,不翘曲,不含气泡;
3. 粘结剂的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工艺性能良好,并且蠕变小, 粘贴强度高,温、湿度影响小,确保粘贴质量,并使应变片与试件绝缘,且不发生蠕变,保证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
4. 粘贴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无误, 因为试件上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变是不同的,应变片必须粘贴到要测试的应变测点上,也必须是要测试的应变方向。

5. 做好防潮工作, 使应变片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潮, 以保证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
1. 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在应变片灵敏数 K 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 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 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

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 R , 将电阻值在120±2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 记录该片的阻值和灵敏系数 (应变片灵敏系数由厂家标定,本实验默认为 2.00 。

2. 试件表面的处理:
用锉刀和粗砂纸等工具将试件在钢板上的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电镀层除去, 再用细砂纸打磨成 45°交叉纹, 之后用镊子镊起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至棉球洁白为止。

见图 1-1。

图 1-1 钢试件应变片粘贴处表面处理示意图
(小钢板
3. 测点定位:
应变片粘贴的位置及方向对应变测量的影响非常大,应变片必须准确地粘贴在结构或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

本实验中假设要测定试件的中心点的轴向应变,为达到上述要求,对于钢构件,要在试件上用钢板尺和划针画一个十字线 (一根长,一根短 ,十字线的交叉点对准测点位置,较长的一根线要与应变测量方向一致。

见图 1-2。

图 1-2 钢试件应变片定位示意图
4. 应变片粘贴:
(1应变片的粘贴:注意分清应变片的正、反面 (有引出线引出的一面为正面 ,用左手捏住应变片的引线,右手上胶,在应变片的粘贴面 (反面上匀而薄地涂上一层粘结剂 (502瞬间粘结剂。

待一分钟后,当胶水发粘时,校正方向 (应变片的定位线与十字线交叉线对准, 其电阻栅的丝绕方向与十字线中较长线的方向一致,即保证电阻栅的中心与十字交叉点对准,再垫上塑料薄膜,用手沿一个方向滚压 1~2分钟即可。

见图 1-3。

图 1-3 钢试件应变片粘贴示意图
粘贴要点:分清正反面,胶水不要涂得太多而影响粘贴效果,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

(2应变片粘贴完毕后的检查:应变片贴好后,先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再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查应变片有无短路、断路和阻值发
3
4 生突变 (因应变片粘贴不平整导致的现象,如发生上述现象,就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这时要重贴。

5. 导线固定:
由于应变片的引出线很细, 特别是引出线与应变片电阻丝的连接强度很低,极易被拉断,因此需要进行过渡。

导线是将应变片的感受信息传递给测试仪器的过渡线, 其一端与应变片的引出线相连, 另一端与测试仪器 (通常为应变仪相连接。

(1 接线柱的粘贴:
接线柱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引线与接入应变仪的导线连接上。

用镊子将接线柱按在要粘贴的位置,然后滴一滴胶水在接线柱边缘,待一分钟后,接线柱就会粘贴在试件上。

见图 1-4。

(
(2 焊接:
用电烙铁将应变片的引出线和导线一起焊接在接线柱上。

焊接要点:连接点必须用焊锡焊接,以保证测试线路导电性能的质量要求,焊点大小应均匀,不能过大,不能有虚焊。

技巧一:接线柱挂锡。

电烙铁热了之后, 先挂少许松香, 再挂少许焊锡, 然后将电烙铁在接线柱上放置 2~3秒钟左右拿开即可。

通常要求接线柱上基本挂满焊锡,如果接线柱上未能挂上焊锡或挂的焊锡较少,可再重复一次。

见图 1-5。

(注意:焊锡也不可太多,若焊锡太多流到试件上,则会引起应变片与试件发生短路现象。

图 1-4 接线柱粘贴示意图
透明胶带 (a 接线柱距应变片较近 (b 接线柱距应变片较远
接线柱
5 技巧二:导线挂锡。

电烙铁热了之后,先挂少许松香,再挂少许焊锡, 然后将电烙铁与导线的裸露线芯的四周都接触上,整个导线挂锡就完成了。

技巧三:引出线及导线的焊接。

先用导线挂锡的一端将应变片的引出线压在接线柱上,再把电烙铁放到接线柱上,当焊锡熔化之后立即将电烙铁移走,拿导线的手此时不能移动, 3~5秒之后,焊锡重新凝固,整个的焊接就分剪掉。

6. 绝缘度检查: 应变片与试件之间必须是绝缘的,否则,实际电阻就会是应变片的电阻与试件电阻的并联, 从而导致测试的不准确。

检查绝缘度就是用兆欧表 (测量大电阻的专用仪器检查应变片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在50M Ω以上为合格, 低于50M Ω则用红外线灯烤至合格, 若再达不到要求, 则重贴。

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兆欧表的 E 端接试件, L 端接应变片的引线,由慢至快地摇动仪表的手柄,指针偏转至某一位置基本不动时,读数即为绝缘电
图 1-6 绝缘度测量方法示意图
兆欧表图 1-5 接线柱粘贴示意图
7. 制作防潮层:应变片在潮湿环境或混凝土中必须具有足够的绝缘度,一旦应变片受潮,其阻值就会不稳定,从而导致无法准确地测量应变,因此,在应变片贴好后,必须制作防潮层。

防潮层可以用环氧树脂一份 CH31A 与一份 CH31B 混合而成,然后将配置好的防潮剂涂在应变片上(包括引线的裸露部分,也可以用硅橡胶涂在应变片上(防潮要求不高时采用,再用万用表和兆欧表检查一遍。

防潮剂一般需固化 24 小时。

七、记录表格:记录表格:粘贴前应变片阻值(Ω 粘贴后应变片阻值(Ω 应变片灵敏度绝缘度(MΩ 八、思考题:思考题:将测量的应变片电阻值、灵敏系数及绝缘度记录在下表中。

1. 为什么用电阻应变片能够测量应变? 2. 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简述应变片粘贴的基本要求及其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九、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实验仪表及器材; 2.简述整个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3.实验数据(粘贴前后的应变片阻值、灵敏系数及绝缘度; 4.若在是实验中出现问题,简单分析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5.思考题解答。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