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探索和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复杂性,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质性研究方法不仅着眼于表面现象,更注重研究背后的意义和内在联系。在进行质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获取和分析数据。以下是五种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
1. 访谈法
访谈是质性研究中最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它可以是结构化的,即研究者使用预先设计的问题向被访者提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即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灵活适应被访者的回答给出追问。访谈法可以通过深入对话和交流,揭示出被访者的观点、感受、体验和看法。
2. 观察法
观察法主要通过研究者的观察行为和环境来获取数据。观察可以是参与性的,即研究者直接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并观察记录;也可以是非参与性的,即研究者被动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而不干预。观察法适用于研究社会行为、文化实践和组织活动,它可以揭示视觉、听觉和非语言等多种数据。
3.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是通过对文本材料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内在含义和主题的方法。文本可以是书籍、报告、采访记录、社交媒体帖子等等。研究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来研究文本。文本分析可以看到文字
表面背后的隐含信息,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意义。
4.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通过对特定个体、事件、组织或社群进行深入研究来了解其全貌和内在结构的方法。个案研究可以通过访谈、观察和文献研究等方式来收集数据。个案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特定情境和现象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探索个体或组织的背景、动机、决策和反应。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质性研究方法
基于理论的分析:将质性数据与现有理论相结合
基于理论的分析的定义
• 将质性数据与现有理论相结合 • 检验理论假设和提出新理论
基于理论的分析的方法
• 使用概念映射和理论饱和度技术 • 保证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创新性
05
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估与报告
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估标准与方法
质量评估标准
•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达到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3
质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明确研究目的与问题:质性研究的核心
研究目的
• 了解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 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改进提供依据
研究问题
• 探讨现象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 分析现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基于研究问题与对象的考虑
研究方法的选择
•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 考虑研究资源和时间限制
研究对象的考虑
• 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和需求 • 确保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和适宜性
数据收集与整理:质性研究的关键步骤
数据收集
•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 •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整理
•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 • 建立数据框架和概念体系
04
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与解释
主题分析:从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模式
深度访谈
• 一对一的访谈形式 • 了解个体的观点、感受和经历 • 适用于深入了解和揭示个体特征的研究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1. 访谈法:访谈是一种问卷调查的补充形式,它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被访者的内心世界和想法,能够向被访者提出更具体、更丰富的问题,以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2. 观察法:观察法常被认为是质性研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提供对行为对象的无编辑的、客观的观察。
3. 聚焦小组讨论法:聚焦小组讨论法则借助小组的统一思想和参与讨论的动态影响,让参与的个体能够更友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常常被用于获取个体的内心和心理反映,以深入的解释被访对象的主观意愿、行为以及某种特定现象的原因。
5. 历史書面方法:历史書面方法是收集有关古代或近代历史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常常使用档案资料、报纸和学术资料来分析一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作为重要的资料支持研究的结论。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与定量研究方法相对应。质性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深入了解和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意义和过程。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人类个体、群体,也可以是社会机构、文化现象等。
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在于它强调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灵活的设计。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往往更加密切,研究者需要通过观察、访谈、文件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采用文字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质性研究方法不关注数量和普遍性,而是关注个体和特殊性。它通过描述和解释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在机制,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质性研究方法有许多具体的方法论和技术,如个案研究、现象学、内容分析等。其中,个案研究着重研究个体或特定情境下的现象,现象学则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来捕捉现象的本质特征,内容分析则通过对文本和文化产品的分析来了解其意义和影响。
质性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深入和全面的理解,揭示问题的内在机制和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同时,它也有一些挑战,如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主观性,研究者的个人偏好和信念可能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总之,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质性研究方法(1)
质性研究⽅法(1)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得⽐较多,在⼤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为研究⼯具、在⾃然情境下采⽤多种资料收集⽅法对社会现象进⾏整体性探究、使⽤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对⾯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常⽣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的影响。⾃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个事件进⾏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且要了解事件发⽣和变化时的社会⽂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度理解他们的⾏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的“前设”和“偏见”进⾏反省,了解⾃⼰与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法,建构理论的⽅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归纳法,⾃下⽽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法,⾃下⽽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到样本之外。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针对研究者所在的社会环境,试图揭示其内在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此外,质性研究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某一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现象,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帮助。根据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质性研究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方法。
首先,观察法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人员在观察活动时,可以通过观察者记录、视频记录、照片记录等多种方式来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情感。此外,观察记录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研究发掘更多的见解。
其次,参与者观察是一种质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它涉及研究者参与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或活动,并同受试者交流,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研究背景和社会现象。在参与者观察中,研究者通常会用访谈表、视频记录和其他方式对所参与的社会情境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反映和研究社会的变迁。
第三,文献研究是有关质性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涉及研究者对可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该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从不同的文献资料中,收集和解析研究背景所反映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研究背景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此外,采访也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获取有关受试者的信息,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观点。采访可以通过电话、脸谱、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实施,以确保受试者能够给出真实和丰富的回
答。
最后,日志记录法也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涉及研究者收集受试者的日常观察、活动经历、记录等内容,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受试者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总之,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更深入的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的发掘。质性研究的五种不同方法能够更好地确认社会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可以指导政策制定,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非统计数据来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个案的深入分析,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
1. 访谈:研究人员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交流来收集数据。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预先制定问题)或非结构化的(更为开放和灵活),以便深入了解受访者的观点和经验。
2. 观察: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记录现场行为来收集数据。观察可以是参与式(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或非参与式(研究人员只观察),可以是实地观察或通过视频等工具进行远程观察。
3. 文本分析: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书籍、文章、文件、社交媒体帖子等文本材料来收集数据。这可以包括语言内容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以了解文本中的主题、观点和模式。
4. 焦点小组讨论:研究人员组织一小组人进行集体讨论,以获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焦点小组通常由6-12名参与者组成,旨在促进互动和深度讨论。
5. 反思和参与:研究人员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并与其建立亲密的关系。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特定群体,如社区、组织或文化群体,以获取更深入
的理解。
6. 场景分析:研究人员通过对特定场景或社会环境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场景可以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
以上方法常常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质性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深入理解研究对象所处的背景和意义,以建立丰富的描述和解释。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性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3.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只说黑体字)
量的研究通过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性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很需要量的研究作为研究的一种补充的手段。
二、质性研究的适用范围
1.课题所研究的问题的类型
特殊性问题
过程性问题
意义类问题、情境类问题
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
特殊性问题:指的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所呈现的问题,研究只对这个个案本身进行探讨。
过程性问题:探究的是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情的动态变化上面。如“网上辅导在电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意义类问题:探讨的是当事人对有关事情的意义解释。如:“常德地区电大教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的?”
情境性问题:探讨的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如:“常德市电大教师每天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的?”
这类问题是质性研究者经常使用的问题。因为它们反映了质性研究的两个重要长处:(1)对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进行研究;(2)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
一般来说,质性研究通常使用“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因为这两类问题可以对现象的本相和意义进行研究。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指的是研究者从事某种研究的动机、原因和期望,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个人的目的、实用的目的、科学研究的目的(Maxwell,1996)
3. 如何选择研究的方法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研究方法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
4. 如何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
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度问题,效度问题,推论问题,伦理道德问题。
信度和效度是量的研究用来检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的。将这两种检测手段用于质性研究并不完全适用。
推广度:质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认识少数个案生活的本质,而达到认识大多数人生活中深层次体验的目的。研究的结论能得到与研究对象处于同一或相似背景的人们的认同,就说明研究具备推广度。推理:对于论点的证明,包括证明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完备性等。伦理道德:伦理道德问题贯穿于研究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伦理道德主要包括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公正合理原
则、公平回报原则等。
三、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包括:
1.研究设计
2.问题的选择
3.资料收集
4.资料的整理分析
5.成果表达
6.研究结果的评估
1.研究设计。
质性研究设计主要包括:①研究的现象与问题;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研究的背景知识;④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⑤研究的评估和检测手段。
2.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即被研究者,而且包括被研究的时间、地点、事件等。
质性研究因其特性,使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即抽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
“目的性抽样”有很多具体的策略: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
同质性抽样,关键个案抽样等等。
例如:强度抽样:指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目的是了解在这样一个具有密集,丰富信息的案例中,所研究的问题会呈现什么状况。比如:对“电大成人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的调查,就可以选择一个课业相对繁重的专业中的在职学员人群作为个案调查的基地。那么我们便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目前电大的在职学员课业负担可能重到什么程度,这么重的负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
3.资料收集
质性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观察(Observations)、访谈(Interviews)、实物收集(Documents)等主要方法手段。下面分别介绍:
3.1 访谈
访谈的作用:
访谈的类型
访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
在封闭型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
与此相反,开放型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初期往往使用开放型访谈的形式,了解被访者关心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转向半开放型访谈,重点就前面访谈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