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感染
感染的定义和名词解释
感染的定义和名词解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体内并定植,繁殖并引起宿主组织、器官或全身的反应过程。
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它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水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
感染可以出现在各个年龄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就如同每个人的免疫系统也有所不同。
感染通常分为两类:局部感染和全身性感染。
局部感染指病原体侵入宿主体内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如皮肤创伤后的局部感染,或是肺部的细菌感染。
而全身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体内后,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迅速传播至全身各个器官,引起全身性症状,如败血症。
感染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感染症一般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急性感染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病情,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咳嗽等;而慢性感染则长期存在于宿主体内,如结核菌感染、梅毒等。
感染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直接接触、血液传播、垂直传播和水传播等方式进行。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如结核病;飞沫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形成的飞沫传播,如流感;直接接触是指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源,如手足口病;血液传播则是指通过血液的直接接触传播,如艾滋病;垂直传播是指母体通过胎盘、母乳传给胎儿或新生儿,如乙肝;水传播是指通过水源传播,如霍乱。
在抗感染方面,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然而,近年来,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了耐药菌的出现。
因此,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和推广预防性接种等做法越发被重视,以减少感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感染控制也成为预防和治疗感染症的重要环节。
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个人及环境卫生、手卫生、消毒与无菌操作以及隔离措施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的传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保护医务人员和其他人群的健康。
总结而言,感染是一种病原体进入宿主体内并引起宿主反应的过程,可以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性感染。
全身念珠菌感染症状是什么【健康小知识】
全身念珠菌感染症状是什么
文章导读
全身性念珠菌感染是身体多个部位的一种感染,这是一种侵袭性的感染。
全身
念珠菌感染的症状也比较明显,每个部位的感染症状都是不一样的。
严重情况还可能累及
身体其他部位器官。
1.全身性念珠菌病是由以白念珠菌为主的念珠菌属所致的侵袭性感染,其表现为真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和肝,脾,肾,骨,皮肤及皮下组织或其他组织的灶性病变。
不同
部位的感染导致的症状不同,既可侵犯皮肤和粘膜,又能累及内脏。
2.白色念珠菌可以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但平时可以在阴道等很多身体部位寄生并相安
无事。
即使是一些具有性乱史的男女也未必发病,只是隐性感染源而已。
只有在身体环境
发生某些变化适宜念珠菌大量繁殖时,才会发生感染,如糖尿病、口服避孕药、药物、
妊娠和食物等都可以成为感染的原因。
3.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的真菌(白色念珠菌为主)引起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的急性或
慢性感染.念头珠菌属在正常情况下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体口腔、胃肠道、阴道粘膜及
皮肤上在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如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患糖尿病、肿瘤的病人很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
全身感染的名词解释
全身感染的名词解释全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术语,也被称为全身性感染或者敗血症。
它指的是病原体进入体内后引起全身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的一种疾病。
虽然全身感染是一种常见病症,但其严重程度、预后和治疗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取决于病原体的种类、感染部位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全身感染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侵入体内引起的。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入身体,例如呼吸道、血液、消化道、泌尿系统、外伤和手术伤口等。
一旦病原体进入体内,它们会通过侵犯组织、释放毒素或者扩散到其他器官、组织引发感染。
同时,全身感染还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和全身血管扩张,从而导致高热、低血压等全身症状。
全身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持续高热、寒战、淋巴结肿大、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低血压以及意识状态改变等。
当全身感染引起多个器官的功能损害时,症状将更为严重,可能导致多个系统的衰竭。
因此,全身感染是一种危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治疗全身感染需要根据病原体的种类、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个体化制定方案。
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以控制感染源和减轻病原体的负担。
此外,控制炎症反应和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也是治疗全身感染的重要环节。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床旁血液净化、免疫调节和器官支持等治疗手段。
预防全身感染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潜在的感染源,例如生病的人、污染的食物和水源。
此外,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乱用药物也是预防全身感染的重要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手术后的患者和长期使用导尿管、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患者,有必要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例如使用抗菌药物和定期监测感染指标。
总之,全身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导致多个器官的功能损害和衰竭。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预防全身感染需从多方面入手,提高个人卫生水平,避免接触潜在的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的防控手段。
4、全身性感染
【临床表现】
①骤起寒战,继以高热可达40~41 ℃, 或低温(老年或衰弱病人),起病急,病情 重,发展迅速; 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 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神志淡漠或烦躁、 谵妄和昏迷。 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 难; ④肝脾可肿大,严重者出现黄疸或皮下 出血瘀斑等。
【实验室检查】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 症、菌血症、脓毒症综合征?
大便泻泄,加地榆炭、黄芩炭,银 花改银花炭;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 数有力者,加生大黄(后下),芒硝(分 冲); 呕吐口渴者,加竹叶、生石膏(打 碎);阴液损伤者,加鲜石斛、玄参、麦 冬;痉厥者,加羚羊角、钩藤(后下)、 龙齿(先煎)、茯神; 并发黄疸者,加生大黄(后下)、生 山栀、茵陈; 并发流注、附骨疽、肺痈者,则参 照各病治疗。
第 四节
全身性感染
致病微生物经局部感染灶进入血液循 环,并在其内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 起严重的全身性反应者,称全身性感染。 1、脓毒症(sepsis): 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体温、循环、呼 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2、菌血症(bacteremia): 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称菌 血症。
脓毒综脓 毒症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作出初步诊断。 可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及其脓液性状, 结合一些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综合分析,可大致区分致病菌为革兰氏染 色阳性或阴性杆菌。但对原发感染病灶比较 隐蔽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人,有时诊断可 发生困难。另外,对临床表现如寒战、发热、 脉搏细速、低血压、腹胀、粘膜皮肤瘀斑或 神志改变,不能用原发感染病来解释时,也 应提高警惕。对这类病人应密切观察和进一 步检查,以免误诊和漏诊。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包括体温、呼吸、 心率及白细胞计数方面的改变,非感染所特 有,亦可见于创伤、休克、胰腺炎等情况, 是各种严重侵袭造成体内炎症介质大量释放 而引起的全身效应,即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征。 临床上出现下述两项或两项以上表现: 体温>38 ℃或< 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 PaCO2 < 32mmHg; 白细 胞计数>12×109/L或 < 4×109/L, 或未成 熟粒细胞>10%,即称为SIRS。
大学精品课件:全身感染类型
全身感染( systemic infection ):感染发生后,致病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通过血被播散而引起全身急性症状。
临床上常见类型有:
①毒血症( toxemia ):致病菌侵入宿主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并经血液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如白喉、破伤风等。
②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 ):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死亡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也可由感染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后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
在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时,可出现内毒素体克、DIC 等症状,甚至死亡,如小儿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③菌血症( bacteremia ):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液,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波浪热(布鲁菌病)等。
④败血症( septicemia ):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出现全身性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和黏膜淤血、肝脾肿大等,如鼠疫、炭疽、气性坏疽等。
⑤脓毒血症( pyemia ):化脓性致病菌从感染部位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液扩散至宿主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皮下脓肿和肺脓肿等。
全身性感染的解释原理
全身性感染的解释原理全身性感染,也被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
全身性感染可以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也可以由机体自身的炎症反应异常引起。
下面将从感染机制、炎症反应机制以及免疫状况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感染机制:1. 微生物侵入:全身性感染的发生首先需要有致病微生物侵入机体内部,如细菌进入血流、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2. 微生物繁殖:微生物侵入后,会通过繁殖扩散增加感染范围。
微生物通过释放毒素、结合宿主细胞等途径,破坏宿主组织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3. 感染的范围:当感染病灶破坏数量超过机体抵御能力时,病原微生物便会进入循环系统并扩散到全身。
感染可以通过血液、淋巴管或浆膜腔等途径进入全身。
二、炎症反应机制:1. 细胞因子释放: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等。
这些炎症介质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并导致炎症反应细胞的聚集和活化。
2. 血管扩张和渗透:炎症介质的作用下,血管发生扩张和渗透性增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和细胞因子进入炎症部位,引发局部水肿和红肿。
3. 白细胞激活:炎症介质激发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迁移,以及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
这些细胞在感染病灶处释放细胞因子,加剧炎症反应。
4. 凝血功能紊乱:全身性感染时,机体会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现象。
炎症介质的作用下,止血和溶解机制失衡,导致血栓形成和纤溶系统活化,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三、免疫状况:1. 免疫缺陷:某些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存在缺陷,如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严重营养不良、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等。
这些情况下,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全身性感染。
2. 免疫过度:免疫系统也有可能出现过度反应,即过度激活。
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1.发热:全身性感染往往会导致高热,体温超过38摄氏度。
发热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其目的是提高体温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活力。
2.心率加快:全身性感染会导致心率加快,以应对机体激活的免疫反应。
心率加快有助于输送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到炎症部位。
3.低血压:全身性感染可能破坏血管壁,导致血管扩张和弹力下降,从而引起低血压。
低血压可能威胁生命,因为它会导致各个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引起器官功能障碍。
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全身性感染可能引起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如肺部感染引起呼吸困难,肾脏感染引起尿液减少等。
MODS 是全身性感染最严重的后果之一5.意识状态改变:全身性感染时,病原体可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导致意识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昏迷等。
治疗策略如下:1.抗生素治疗:针对感染的病原体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耐药性,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
2.液体复苏:全身性感染往往会导致低血容量和低血压,因此需要给予液体复苏以维持血液循环和器官灌注。
晶体液和胶体液可以用于补充体液。
3.血管升压药物:对于低血压无法纠正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血管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增加心脏收缩力和收缩血管。
4.成分输血:全身性感染可能导致出血和凝血障碍,因此可能需要进行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输血。
5.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可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热药物降低体温,给予镇静剂改善意识状态等。
6.免疫支持治疗:对于全身性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可能下降,因此可能需要使用免疫增强剂,如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
总之,全身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状态,其临床特点包括发热、心率加快、低血压、MODS和意识状态改变。
治疗策略包括抗生素治疗、液体复苏、血管升压药物、成分输血、对症治疗和免疫支持治疗。
全身性感染名词解释
全身性感染名词解释全身性感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也称为多纤维病综合征(MFS)。
患者会出现多组织纤维正常基质的异常积累,可能导致骨骼、眼睛、血管和皮肤等多个系统的病变。
下面是对全身性感病常用的相关词汇的解释。
1. 遗传:全身性感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常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
患者通常有一个患病的亲代,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病因是新发生的突变。
2. 纤维:纤维是全身性感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指的是在多个组织中非正常纤维的增生和积累。
这些纤维正常基质的异常积累会导致组织的异常变化和功能异常。
3. 基质:基质是指细胞之间的空间,由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内基质组成。
在全身性感病中,基质的异常积累可能导致相关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异常。
4. 骨骼:全身性感病常表现为骨骼系统的异常,例如骨关节松弛、关节脱位、脊柱侧弯、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
这些病变可能导致患者的身高下降、骨折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5. 眼睛:全身性感病可引起眼睛方面的问题,如近视、散光、角膜脱垂和晶状体脱位等。
眼部症状可能导致视力受损或眼部不适。
6. 血管:全身性感病常伴有血管的异常和易损性,如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和动脉夹层等。
这些病变可能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和高血压等症状。
7. 皮肤:全身性感病可导致皮肤的异常变化,如过度柔软的皮肤、娇嫩的皮肤、易于形成瘢痕的皮肤和易于瘀伤的皮肤等。
这些皮肤变化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并增加皮肤受伤的风险。
8. 疼痛:全身性感病患者常伴有慢性疼痛,特别是关节和肌肉疼痛。
这些疼痛可能由于骨骼和软组织结构的异常、神经病变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
9. 体检:全身性感病通常通过患者的体格检查来进行初步筛查,包括骨骼、眼睛、皮肤和血管等系统的检查。
体检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病变和指导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10. 遗传咨询:全身性感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患者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接受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为患者提供遗传风险评估、家庭规划和基因测试等方面的信息和建议。
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一、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全身性感染,也被称为脓毒症(sepsis),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
它常常发生在已经存在感染灶的患者身上,但也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而导致细菌等微生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引起。
全身性感染具有以下的临床特点:1. 发热和寒战:全身性感染时,患者体温通常会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并伴随着寒战。
2. 心率增快:全身性感染造成机体免疫反应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心率加快。
这是机体为了尽可能将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受感染组织以抵抗炎症所做出的自我保护反应。
3. 低血压:当全身性感染严重到一定程度时,血管内壁受损使得血液容易渗漏到周围组织,从而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低血压。
这是全身性感染最严重和危险的特点之一。
4. 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等呼吸系统异常。
这是因为全身性感染引起肺部炎症及损伤所致。
5. 意识状态改变:由于全身性感染引起的毒素释放、代谢紊乱和缺氧,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混乱、嗜睡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6. 其他器官受损:除了上述常见的临床表现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如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血凝障碍等。
二、全身性感染的治疗策略全身性感染是一种严重并有生命危险的疾病,因此早期定位和积极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是全身性感染治疗中常用的策略:1. 抗生素治疗: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控制感染并挽救生命的关键。
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可能的感染来源和病原体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治疗应及时开始,一旦收到特异性病原体的培养结果可以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2. 液体复苏:低血压是全身性感染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通过输注液体来纠正低血压非常重要,以维持足够的组织灌注和氧供应。
晶体胶体溶液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酌情使用。
3. 血管活性药物:当液体复苏无效或血压无法得到纠正时,可考虑给予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支持治疗。
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可用于增加心脏泵出量和提高血压。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全身性外科感染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手部急性化脓 性感染
全身性外科感 染
手部急性化脓 性感染与全身 性外科感染的 联系
病例分析和经 验分享
PRT ONE
PRT TWO
手部创伤:如割 伤、刺伤、擦伤 等
细菌感染:如金 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等
症状:红肿、疼 痛、发热、皮肤 溃烂等
并发症:如骨髓 炎、败血症等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营 养状态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全身性外 科感染
加强锻炼: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 染可能导致全身性 外科感染
全身性外科感染可 能引发手部急性化 脓性感染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 染和全身性外科感 染都可能导致并发 症和后遗症
并发症和后遗症可 能相互影响加重病 情
汇报人: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出汗 等症状
疼痛:局部或全身疼痛可能伴有压痛、 触痛等症状
红肿:局部皮肤红肿可能伴有肿胀、 疼痛等症状
脓肿:局部皮肤出现脓肿可能伴有疼 痛、发热等症状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部位和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感染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进行手部消毒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加强营养:保持 良好的营养状态 提高免疫力抵抗 感染
感染扩散: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脓毒症等 组织坏死:可能导致手部组织坏死影响手部功能 关节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手部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手部神经损伤影响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
全身性外科感染
全身性外科感染(总分:1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题型(总题数:5,分数:5.00)1.关于全身性感染的定义,除外______(分数:1.00)A.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B.在体内生长繁殖C.在体内产生毒素D.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E.通常指毒血症和菌血症√解析:2.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全身性感染的病因______(分数:1.00)A.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B.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C.急性腹膜炎D.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E.破伤风√解析:3.能引起转移性脓肿的细菌是______(分数:1.00)A.葡萄球菌√B.链球菌C.大肠杆菌D.绿脓杆菌E.变形杆菌解析:4.以下哪种细菌不会引起脓毒血症______(分数:1.00)A.破伤风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菌D.铜绿假单胞菌E.溶血性链球菌解析:5.全身化脓性感染做血细菌培养,其采血的最好时机是______(分数:1.00)A.应用抗生素后B.应用抗生素前C.寒战、高热时√D.发热时E.随时均可解析:二、A2题型(总题数:2,分数:2.00)6.某女,26岁,头、前胸烧伤6天,检查:T 40℃、P 100次/分、R 23次/分、BP 100/70mmHg,创面有脓性分泌物。
疑为烧伤并脓毒症,确诊脓毒症应根据______(分数:1.00)A.寒战、高热B.脉速C.皮肤黏膜淤血点D.贫血E.血细菌培养阳性√解析:7.某男,37岁,发热12日,右背部脓肿切开引流,日前又寒战、发热,体温39.2℃,右臂部肿胀,穿刺抽出脓液,初步诊断是______(分数:1.00)A.毒血症B.右臂部疖C.右背部疖D.脓肿E.脓毒症√解析:三、A3题型(总题数:2,分数:6.00)某男,14岁,额部多发性疖。
未治红肿,扩大,弛张性高热,4天后臀部皮下又发现一肿块,疼痛,压痛明显,且有波动感(分数:3.00)(1).进一步确诊的方法______(分数:1.00)A.头部X线摄片B.臀部肿块B超检查√C.臀部X摄片D.查血象E.脓毒血症解析:(2).诊断应考虑______(分数:1.00)A.臀部脓肿B.疖病C.毒血症D.寒性脓肿E.脓毒血症√解析:(3).治疗方案为______(分数:1.00)A.醇浴退热B.额部换药C.臀部脓肿切开引流及抗生素治疗√D.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E.综合应用多种抗生素解析:女性,30岁,部肿块,红、肿、疼痛3天,寒战、发热39℃,查体:背部肿物3cm×5cm,触之有波动感(分数:3.00)(1).当病灶做局部引流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后,仍有寒战、高热,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______(分数:1.00)A.联合应用抗生素,并加大剂量B.尽快明确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C.寻找有无其他感染病灶√D.使用抗霉菌药物治疗E.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解析:(2).为了提高病人血培养的阳性率,最好的抽血时间是______(分数:1.00)A.发热开始时B.寒战开始时C.发热最高峰时√D.寒战结束时E.预计寒战发热时解析:(3).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有脓血征象,其主要特点是______• A.寒战后,高热呈稽留热• B.白细胞计数30×109/L• C.休克出现早• D.肝、肾功能损害• E.转移性脓肿(分数:1.00)A.B.C.D.E. √解析:。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及全身性外科感染的护理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一)病因:致病因素:病原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易感因素(二)病理生理:1.炎症反应致病微生物侵入组织后,人体即产生局部防御反应,出现充血、水肿、坏死等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的作用是使入侵微生物局限化并最终清除。
2.感染的结局感染的演变与结局取决于致病菌的种类、数量和毒性,机体抵抗力,感染的部位以及治疗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等。
(1)炎症消退(2)炎症局限(3)炎症扩散(4)转为慢性感染(三)分类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病程在3周以内为急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为慢性感染;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为亚急性感染。
(四)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急性感染的典型症状。
2.全身表现感染轻,可无全身症状。
感染较重的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
全身感染严重,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易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感染性休克。
(五)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测定是最常用的检查,白细胞计数>12X109%或白细胞计数<4X109/L.或出现未成熟的白细胞,常提示感染严重。
(六)处理原则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增强人体的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消除感染因素和毒性物质,适时引流脓液或清除坏死组织。
1.局部疗法(1)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用药和物理治疗等。
①患部制动:局部制动,避免受压,抬高患处,适当固定,以免感染范围扩大。
②局部用药:对组织肿胀明显者可予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和感染局限化。
③物理治疗:早期可采用局部热敷或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疗法(2)手术治疗形成脓肿时,切开引流。
脏器感染或已发展为全身性感染,应积极处理感染病灶或切除感染组织。
2.全身疗法(1)支持治疗保证休息,加强营养支持,提供高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饮食,及时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供给。
(2)抗生素治疗小范围或较轻的局部感染,可不用或仅口服抗生素,较重或有扩散趋势的感染,需全身用药。
全身外科感染的名词解释
全身外科感染的名词解释全身外科感染,也被称为全身性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指的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常见于严重外科手术后或外伤患者。
这种感染可以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休克,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对全身外科感染的相关术语进行解释,并深入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1. 感染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感染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全身外科感染的主要特征之一。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其他刺激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这个过程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加快、白细胞计数异常等症状。
2. 休克休克是全身外科感染严重发展的终末阶段,是一种血流动力学障碍。
当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或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时,细菌或炎性介质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毛细血管漏,导致血管扩张和血容量减少,最终引发组织器官缺血缺氧。
3. 病原体在全身外科感染中,病原体通常指的是可以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病原体通过手术切口、创伤、血液等传播途径进入机体,繁殖和感染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出现感染症状。
4. 创口感染创口感染是全身外科感染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它指的是手术或外伤后切口受到病原体感染,症状轻者可能仅局限于皮肤红肿疼痛,但重者则会进一步发展成全身感染,导致全身外科感染。
5. 多重药物耐药菌感染(MDR)多重药物耐药菌感染是全身外科感染中的另一个问题。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致病菌出现了耐药性,即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
这些耐药菌带来了更大的感染风险,同时限制了治疗选择。
6. 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全身外科感染的预后至关重要。
在早期阶段,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并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培养、炎症反应指标等,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一旦诊断,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源、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措施是必要的。
7. 预防感染在外科手术中,预防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脓血症名词解释
脓血症名词解释脓血症(septicemia)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常见于细菌或其他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脓血症具有高度的致死性和危害性,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临床上常常需要紧急救治。
脓血症的主要特征是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导致全身性感染。
脓血症的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并且常常是由局部感染扩散而来。
当局部感染控制不佳或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引发脓血症。
此外,脓血症也可由其他病原体引起,如真菌或病毒,但较为罕见。
脓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可出现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头痛、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
严重的脓血症可以导致内脏器官损害,进而引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脓血症的并发症通常较为严重,治疗也较为困难。
脓血症的诊断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重点包括血液培养、血常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等。
血液培养是脓血症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培养分离致病菌,并确定感染情况。
同时,监测炎症指标可以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炎症反应情况。
脓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立即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扩散和清除致病菌。
根据具体病情可以选择单一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此外,针对症状和并发症可进行必要的支持治疗,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对于严重脓血症患者,还需积极干预并发症,如血压不稳定需要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药物治疗等。
预防是脓血症的关键措施之一,主要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提高免疫力等。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手术患者等,还可考虑应用预防性抗生素。
总之,脓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常常威胁患者的生命。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保护患者的关键,同时也需要加强预防措施,减少脓血症的发生。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全身性感染是指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主要包括脓毒症和菌血症。
脓毒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明显的改变。
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检出病原菌,称为菌血症。
一、病因导致全身性感染的原因包括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免疫力低下。
它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如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等。
常见致病菌包括:①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②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等;③厌氧菌,如拟杆菌,梭状杆菌、厌氧葡萄球菌和厌氧链球菌等;④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等。
导致脓毒症的危险因素:①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如老年人、婴幼儿及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尿毒症、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癌药者;②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静脉导管感染;③危重病人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病原菌和内毒素经肠道移位而导致的肠源性感染;④局部病灶处理不当,脓肿未及时引流,清创不彻底,伤口存有异物、死腔、引流不畅等;⑤使用广谱抗生素改变了原有共生菌状态,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转为致病菌引发感染。
二、临床表现不同病原菌引发的全身性感染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其共性表现如下:①骤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老年人及衰弱病人可出现体温不升(低于36℃);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神志淡漠、谵妄甚至昏迷;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④肝脾可肿大,严重者出现黄疸或皮下出血瘀斑等。
如病情进一步发展,病人出现意识模糊、体温不升、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冰凉、血压降低、白细胞计数增高,常提示为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感染如未能控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乃至衰竭。
全身性感染与治疗方法
全身性感染与治疗方法全身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状况,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介绍全身性感染的定义、原因、症状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全身性感染的定义与原因全身性感染,也被称为败血症,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通过血液进入体内引起的感染。
这些致病微生物通常来自于创伤或其他感染部位,并在血液中传播到全身各个器官。
导致全身性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
最常见的来源是医院内的医疗操作,如手术、插管等;此外,患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系统失调的人群,如癌症患者、艾滋病患者等也更容易患上全身性感染。
此外,开放性创伤、败毁灾害等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二、全身性感染的常见症状1. 发热:发生在没有其他明显原因的表现为体温超过38℃的时候。
2. 心率加快:通常会出现心率加速,心律不齐等症状。
3. 低血压:由于感染导致血管扩张和液体丢失,会导致血压下降。
4. 呼吸困难:严重提醒感染已经波及肺部,可能导致肺炎或其他并发症。
5. 意识改变:全身性感染可能引起中毒性代谢紊乱,导致患者出现混乱、意识模糊等表现。
三、全身性感染的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全身性感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具体的抗生素选择需要根据致病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定。
对于未能确定致病菌种类和敏感性的患者,可能需要广谱抗生素,并在后续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 液体复苏:由于全身性感染容易导致低血压和休克,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液体复苏,以纠正血容量不足和维持组织灌注。
晶体液和胶体液是常用的液体复苏选择。
3. 支持性治疗:全身性感染患者通常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氧合情况等,并及时纠正异常指标。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肾脏功能支持,或其他器官系统的支持疗法。
4. 手术干预:对于局部感染比较明显或无法通过抗生素控制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清除感染灶。
手术可以包括引流、切除坏死组织、修复破裂器官等。
5. 免疫调节治疗:近年来,一些新型免疫调节药物也逐渐应用于全身性感染的治疗中。
什么性病会感染全身
什么性病会感染全身文章目录*一、什么性病会感染全身1. 患什么性病会感染全身2. 性病有哪些危害3. 性病如何治疗*二、性病要注意什么*三、怎样预防性病感染什么性病会感染全身1、患什么性病会感染全身 1.1、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严重。
梅毒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梅毒。
梅毒感染不具免疫性,故可重复感染。
1.2、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生殖器、肛门周围、会阴部的表皮瘤样增生性疾病,在性生活活跃人群中,通过性接触或被污染物而传染,母婴间传播。
1.3、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本病尚可与淋菌性尿道炎伴发,若不及时治疗而引起合症性有附睾炎,前列腺炎。
1.4、淋病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
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经污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它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是淋菌性尿道炎的简称。
1.5、艾滋病在高危人群中以性病患者、吸毒者、同性恋者、娼妓等发生率高,潜伏期一般6个月到8--12年或更长,由初发感染携带病毒发展到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最终发展成为艾滋病。
2、性病有哪些危害淋病但若不及时、正规治疗,以致反复感染,则可以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输精管炎和精囊炎,这些部位的炎症会影响精子的贮存、存活及输出,结果造成男子不育。
如支原体可以使男患者三分之一出现精子含量低,异常精子数增多,活动力下降,以及粘滞度异常,淋病可引起男性的前列腺、附睾、睾丸发炎,因此造成不育。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有时会诱发阴茎癌、宫颈癌、肛门癌,爱滋病常并发卡波氏肉瘤。
有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腹膜炎、输卵管积脓和盆腔脓肿。
生殖器疱疹有时会导致尿道狭窄。
梅毒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流产、早产、胚胎死亡、先天畸形、胎传梅毒;沙眼衣原体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自发性流产主要与淋病、支原体或单疱病毒有关;淋病可致新生儿淋病,造成有缺陷新生儿出生,还可致新生儿眼炎导致失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床 表 现
1、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平均为6—12日,亦可短于24小 时或长达20—30日、甚至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 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常持续12—24小时 3、发作期:肌肉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 ⑴肌肉紧张性收缩表现为:咬肌首先受累出现咀嚼不便、张 口困难、牙关紧闭;面肌受累出现“苦笑”面容;颈项肌受累 出现颈项强直、头向后仰、不能作点头动作;背腹肌受累出 现角弓反张、腹肌紧张(板状腹);四肢肌受累出现屈膝、 、 ; 肌和 肌受累出现 困难、 阵发性 表现为: 肌肉持续紧张收缩 , , 、 、 、 动或 , 均可 发 肌 痉挛和 4、 发 、 、 、 ( )、 ( 、 不张, 常 发 )、酸 、 等
临 床 表 现
全身化脓性感染发病特点是急、快、重 1、共同临床表现 ⑴有寒战、高热、头痛、头晕等全身症状 ⑵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严重者可出现大量出汗、贫血、呼吸急促、心跳加 快、神志的改变或感染性休克 ⑷体检可有肝、脾肿大,甚至可有黄疸、皮下淤血及肾 损伤 2、特 表现 ⑴ 血症 寒战、高热,可高 40 —41 , 皮 、 出现淤血点, 有神志改变 特 的寒战、 热 身体 ⑵脓血症 不 发 的脓肿 血症 高热、 快 贫血是 大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伤口分泌物检查和X线检查 如损伤或手术后,伤口出现不寻常的疼痛,局部肿 胀迅速加剧,伤口周围皮肤有捻发音,并有严重的 全身中毒症状,如脉搏加速、烦躁不安进行性贫血, 即应考虑有气性坏疽的可能; 伤口内的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大量革兰氏阳性细菌, X线检查伤口肌群间有气体,是诊断气性坏疽的三 个重要依据。
7、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首选青霉素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保证充足的营养 9、留置导尿 每日应做会阴护理、膀胱冲洗 10、防止受伤 应防止病人坠床等受伤 11、终末处理 病人解除隔离、出院后应淋浴、更衣,进行消毒处理
健康指导
1.加强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保护,避免创伤,普及新法接生,正确 而及时地处理伤口等。 2.正确处理伤口,及时彻底清创所有伤口都应进行清创。对于污 染严重的伤口,特别是战伤,要切除一切坏死及无活力的组织, 清除异物,切开死腔,敞开伤口,充分引流,不予缝合。 3.加强宣传教育,积极预防。 (1)自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通过类毒素的注射,人体内 产生了抗体,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中和进入体 内的破伤风毒素,不致发病。 (2)被动免疫 注射从动物(牛或马)血清中精制所得的破伤风 抗毒素(TAT)。伤后尽早肌肉注射破伤风抗生素1 500IU。伤口 污染严重者或受伤已超过12小时,剂量可加倍。
临 床 表 现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左移、幼稚型;血培养有 细菌,是确立诊断的重要依据,最好是在寒战发热时抽血 送检。 (1)革兰氏阳性菌:多见于痈、蜂窝织炎。可有或无寒战, 稽留热/弛张热,面红肢暖,谵妄/昏迷,可出现转移性脓肿 (2)革兰氏阴性菌:多见于胆道、尿路、肠道、烧伤。突 起寒战,间歇热,严重可体温不升,四肢冷、发绀、少 尿,白细胞可减少,休克出现早,时间长。 (3)真菌:多为二重感染。突起寒热(39.5~40),迅速恶化、 休克,血中出现晚幼粒、中幼粒
(三)治疗原则 气性坏疽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 气性坏疽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死 故一旦确诊,应立即积极治疗。 亡。故一旦确诊,应立即积极治疗。 1.严格执行接触性隔离制度,加强护理,严防交叉感染。 2.紧急清创:在全麻下行清创术,用大量3%双氧水冲洗,清 创范围应达正常肌组织,切口必须充分,切口敞开,不予缝合, 清创引流。肢体广泛坏死者应予高位截肢,以挽救生命, 残 端不予缝合。 3.大量应用抗生素。术前、术中和术后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待毒 血症和局部情况好转后减量应用。 4.高压氧治疗,可在3个大气压的纯氧下进行治疗,第一天 3次,第2、3日每天2次,共7次,每次2小时,间隔6—8小时 。 5.全身支援治疗。多次少量输血,保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6. 对症处理。
二.气性坏疽
(一)概述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 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该感染发病急,预后差。 气性坏疽的致病菌为梭状芽孢杆菌 1、梭状芽孢杆菌的特点: ⑴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菌 ⑵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 ⑶主要包括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 临床上见到的气性坏疽,通常是两种以上的致病菌混合感染。 2、发病原因 ⑴梭状芽孢杆菌的侵入 ⑵伤口的缺氧
外科感染的护理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
医学技术系 范淑云
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
一、概述 全身化脓性感染是指致病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后, 全身化脓性感染是指致病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的严重全 身性反应全身化脓性感染主要包括败血症和脓血症 1、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 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 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 并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症状 2、脓血症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入血 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 、脓血症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 液循环, 液循环,并在全身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者 3、菌血症是指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内,迅速被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 是指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内, 、菌血症是指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内 迅速被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 引起或仅引起短暂而轻微的全身反应 4、毒血症是指由于致病菌、严重损伤或感染后组织破坏分解所产生的大量毒 是指由于致病菌、 、毒血症是指由于致病菌 素进入血液循环后所引起剧烈的全身反应 目前, 目前,全身性感染主要包括脓毒症和菌血症 1、脓毒症是指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 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 是指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 、脓毒症是指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 如体温、循环、 外科感染的统称 2、菌血症是指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 且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 是指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且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 、菌血症是指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
附:注射方法
皮内过敏试验:用0.1ml抗毒素,加等渗盐水稀释成1ml。在前 臂屈面皮内注射稀释液0.1ml;15-30分钟后若出现潮红、微隆 起的硬块,则为阳性,应进行脱敏法注射。但此法并不能完全 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故最好不用这种抗毒素作注射。理想的 制品是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它无过敏反应,1次注射后在 4 5 10 人体内可存留4~5周,免疫效能比破伤风毒素在10倍以上。其 预防剂量为250~500U,肌肉注射。 脱敏法注射:是将1ml抗毒素用等渗盐水稀释10倍,分为1、2、 3、4ml,每半小时依次皮下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注意观察 有无反应。如病人发生面苍白、软弱、荨麻疹或皮肤痛痒、打 喷嚏、咳嗽、关节疼痛甚至休克者,应立即皮下注射麻黄素 50mg或肾上腺素1mg(成人剂量),并停止抗毒素注射。
第四节
特异性感染
一.破伤风 (一)概述:破伤风是由破伤风芽胞梭状杆菌侵入伤口,大量繁 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 性特异性感染。 发病条件: 1.机体抵抗力低下
2.破伤风杆菌的侵入 3.伤口的缺氧
破伤风外毒素的特点 ⑴痉挛毒素:全身横纹肌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 ⑵溶血毒素: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5、抽搐的护理 ⑴减少外界刺激:室内遮光、安静;医护人员走路轻、语声低、 操作稳、使用器具无噪音;护理治疗安排集中而有序,尽量在 痉挛发作控制的一段时间内完成;重型病人应专人护理 ⑵人工冬眠护理 ①轻症给予镇静安眠药物 ②重症给予冬眠药物,使用中注意各项监测,应使病人处于浅 睡状态。
6.保持呼吸道通畅:常鼓励病人咳嗽或采用吸痰;如痉挛发作 频繁,持续时间长,抽搐时有紫绀现象且分泌物不易咳出者, 及早做气管切开。
常 见 致 病 菌
1、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拟杆菌、 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肠 杆菌等 。多见于腹腔、肠道、泌尿系 2、革兰氏阳性菌 金萄菌、表萄菌、 肠球菌 3、无芽胞厌氧菌 多见于腹腔肿、 阑尾脓肿、肛旁脓肿、吸入性肺炎等, 多同时有需氧菌感染 4、真菌 白念珠菌、曲霉菌,条件 感染
护理诊断
㈠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外伤有关 ㈡疼痛 与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有关 ㈢吞咽障碍 与咬肌及咽肌痉挛有关 ㈣尿潴留 与膀胱肌肉痉挛有关 ㈤活动无耐力 与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有关 ㈥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 与痉挛消耗和不能进食有关 ㈦焦虑 与病情反复有关 ㈧有受伤的危险 与剧烈抽搐造成肌肉撕裂或骨折有关 ㈨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机体消耗过大及补充不足有关 ㈩有窒息的危险 与喉头痉挛及清理呼吸道低效有关 (十一)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感染有关
治疗原则
1.严格执行接触性隔离制度 2.清除毒素来源: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 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 液冲洗和经常湿敷 注意:如原发伤口在发病时已愈合,则一般不需进行清创 3.中和游离的毒素: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游离毒素,但 不可中和结合毒素 4.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可使用水合氯醛、 苯巴比妥钠、地西泮或冬眠合剂Ⅰ号等。避免声、光剌激。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防治并发症:窒息、肺部感染,骨折、舌咬伤,必要时气管 切开、辅助呼吸。 7.支持治疗: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药物,水电平衡
护理措施
1、隔离 ⑴病室准备:应置于隔离病室,室内遮光、安静,温度15—20℃, 湿度约60%,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 ⑵严格隔离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护理人员应穿隔离衣;病 人的用品和排泄物均应消毒,更换下的伤口敷料应予焚烧,防止 交叉感染 2、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吸氧使血氧饱和度在95% 左右,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注意观察伤口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加强换药 4、中和游离毒素: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使用前需做过敏试验,疗 程一般为5—7天